Ⅰ 一戰後德國為什麼會被分為兩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西柏林問題」是怎麼回事?
柏林原稱「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德國的首都。戰後,根據有關國際協定,柏林同整個德國一樣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初期還設有統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並,成立了「三聯占區」;同年,蘇聯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國又在西部搞市議會選舉,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個完整的柏林分裂成東、西柏林兩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國境內,成了「孤島城市」;東柏林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
西柏林面積為480平方公里,占整個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萬,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系,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盡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處於西方三國軍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由於蘇、美、英、法四國及兩個德國的立場、利益不同,東西方就有關西柏林的主權及其重大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兩個柏林也同兩個德國一樣在六十年代初以前關系非常緊張,特別是1961年8月民主德國在西柏林周圍修築「柏林牆」後,柏林的緊張局勢達到了頂峰。後來隨著兩個德國關系的不斷改善,特別是1971年9月四國簽訂了「四方協定」後,柏林局勢有所緩和。但由於各方對關協定條文均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因此,雙方圍繞柏林的地位等問題仍不時發生爭執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4800292.html
Ⅱ 兩德統一前後過程——西德主導,但仍遷都東德柏林,原因是什麼
德國作為世界大戰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在戰敗後受到了嚴重的懲罰,損失了很多的錢財和土地!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兩德為什遷都東德柏林!
但在二戰結束後可就大不相同了,在二戰結束之後,反法西斯戰勝國一路直攻進其境內,先後進駐到了德國各大城市,這和一戰當時的意義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其中在二戰時蘇聯更是一度占據了德國歷史上一直以來的首都柏林,柏林一直是德國多年的政治中心,在德國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當時的蘇聯因為先一步的原因,一直牢牢的把控著整個柏林地區。
這也就是兩德統一前後過程——西德主導,但仍遷都東德柏林的原因啦!
Ⅲ 1914年那個時候德國的首都是哪還是柏林么
1914年的德國首都的確是柏林:
一百年前,工業巨擘德國的首都柏林本有望成為一座恢弘的世界名城。然而隨之而來的是長達幾十年的災難。
請讓我說句廢話:今天的柏林與一個世紀前處於戰爭前夜的柏林截然不同。誰說不是呢?這座城市孳生的災禍,都接連伴隨著罪與罰重歸故土,摧毀了這座城市過去的泥牆磚瓦。如今,冤魂仍踟躕不散,但他們往日的棲所已被碾為碎石。柏林咽下了自己當年種下的苦果。
的確,這座城市的印跡和輪廓得以保留,然而當中被柏林牆狠狠的撕成兩半。蒂爾加仍舊在柏林市中心賣弄著不修邊幅的樹蔭和林野,散發著迷人的神秘。國會大廈已恢復了當年的光彩。勃蘭登堡門頑強的存活了下來,和它一樣的還有柏林主教座堂—巨大恢弘的新教教堂,那是遵照德皇威廉二世的命令,於1905年完工的傑作,甚至可以和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相媲美。斯人已逝,他的野心抱負凝結於這座孤零零的建築,供後人觀摩和紀念,而馬路對面曾經的皇家宮殿今已夷為凄凄芳草。
柏林沉重的100年就這樣離去,在一戰後接連不斷的災禍中碾為塵土。菩提樹大街一個世紀前是一條優雅的林間大道—如今為堵塞的交通和污染所淪陷。而大波恐怖的遊客則招致波茨坦廣場如今糟糠糟粕的成了5條馬路的交匯路口。
Ⅳ 德國從古至今的歷史
提問者你好,由於我打的字數超過了字數限制,所以請你告訴我你的郵箱,我會給你發過去的。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公元前一直是高寒針葉林地貌,居住者是高大強壯的、高鼻樑金發碧眼的日耳曼人,平均壽命在40歲左右。偶爾會有凱爾特人出現,但是日耳曼人才是原住民。
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人開始進入南德和萊茵河流域,擴張的步伐止於公元前27年,「奧古斯都」屋大維手下的將軍瓦倫斯率領四個精銳的羅馬軍團進入了易北河流域,在條頓森林中遭到伏擊,全軍覆沒。不久之後屋大維鬱郁而終,羅馬人退回了萊茵河左岸,沿河布防,在德國西部和南部留下了不少的羅馬式建築。公元5世紀,蠻族大舉入侵,分割佔領了西羅馬帝國的疆土,建立了蠻族王國,其中最強大的當屬法蘭克王國。他的疆域南至比利牛斯山脈,西接布列塔尼,北鄰丹麥,東至易北河。由於當時易北河以東是非日耳曼人的領土,所以當時的德國屬於法蘭克王國的管轄。
查理曼大余薯帝死後,法蘭克分裂為三部分,東法蘭克王國便是今天德國的雛形。10世紀,日耳曼人大舉越過易北河,入侵了當時的波蘭。在這批征服者當中,條頓騎士團獲得了立窩尼亞(今天的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並不斷騷擾著諾夫哥羅德公國;普魯士則沿著波羅的海建立政權,阻斷了波蘭的出海口;還有一部分人從南德出發,進入了波希米亞(今捷克)和潘諾尼亞平原(今天的奧地利境內),為後來的哈布斯堡家族奠定了基礎。公元962年,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正式加冕為羅馬帝國皇帝,正式宣告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公元1155年,綽號「巴巴羅薩」的腓特烈一世在羅馬帝國的國號中又添加了「神聖」兩個字,意味著國號完整了,這個名字——神聖羅馬帝國——將會被永遠載入德國歷史。
隨著時間的流逝,公元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對德國的統治達到了頂峰:查理五世(又稱卡洛斯一世),是德意志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虛毀巧理五世(1500—1558年),尼德蘭君主(1506—1555年在位),西班牙國王(1516—1556年在位),德意志國王(1519—1556年在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20—1556年在位),這個處於大航海時代和宗教改革運動啟動階段的帝王,統治的領域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奧地利、尼德蘭、盧森堡、名義上的整個德意志邦聯,還有非洲的突尼西亞、奧蘭等,加上美洲正在不斷擴大的、數倍於歐洲本土面積的殖民地。他的帝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這個稱號比維多利亞的大英帝國早了三百多年。但與此同時,天主教帝國已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宗教危機。1517年,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德國修道士將「九十五條論綱」貼到維滕堡教堂的大門上,揭開了風起雲涌的歐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他就是新教的發起者馬丁·路德。此事件發生在卡洛斯「天主教帝國」的土地上,是對卡洛斯的巨大挑戰和考驗。卡洛斯決心還擊,他在1521年召集了沃姆斯宗教會議,把路德押出會場,宣布路德及其追隨者差鍵違法,但路德在同情新教的薩克森選侯庇護之下安然無恙。接著,投向新教的德意志諸侯組成了施馬爾卡登聯盟,忍無可忍的卡洛斯在1545年召開特倫特公會議,對新教諸侯宣戰,但先勝後敗,在1555年因斯布魯斯之戰中差點成為階下囚。對天主教無比虔誠的卡洛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新教之火在他的地盤上越燒越旺。經歷了因斯布魯斯之敗後,戎馬一生的卡洛斯終於心灰意冷,將德意志交給弟弟斐迪南,將西班牙和尼德蘭交給兒子菲利普二世之後,獨自回到尤斯特修道院履行與亡妻多年前的約定,安度完了生命最後的日子。
從此,哈布斯堡家族對歐陸的控制逐漸衰弱,普魯士取代了維也納方面在德國的統治。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其子腓特烈二世(即腓特烈大帝)在1740年繼承王位,即位7個月之後即進攻西里西亞,從而引發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通過戰爭,腓特烈二世樹立了「軍事天才」的個人榮譽,並將普魯士變為一個軍事國家。腓特烈二世同時還從伏爾泰那裡接受了啟蒙主義思想,改進司法和教育制度,鼓勵宗教信仰自由,並扶植科學和藝術的發展。到1786年,腓特烈二世去世時,普魯士已經成為歐洲強國之一,其行政機構的高效率和廉潔為歐洲之首。腓特烈二世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繼承王位後,先後購買了安斯巴赫侯國和拜羅伊特侯國,並對波蘭進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瓜分。 法國大革命後,普魯士參加反法同盟,但敗於法軍,被迫在1795年同意法國兼並萊茵河以西的普魯士領土。其子腓特烈·威廉三世於1806年10月參加反法戰爭,隨即在耶拿敗於拿破崙,被迫逃往柯尼斯堡。1807年普魯士和法國在涅曼河的提爾西特締結和約,普魯士割讓16萬平方公里土地,包括普屬波蘭的絕大部分領土(第二次、第三次瓜分波蘭所得,以及第一次瓜分波蘭所得領土的南半部),以及易北河以西的全部領土,並賠款1.3億法郎。1806年慘敗後,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改革,其措施包括讓公民參與政治以喚醒其民族主義情感;釋放農奴;實行地方自治;改組中央政府機構等。1809年在柏林創辦了腓特烈·威廉大學(即後來的柏林大學),同時格哈德·馮·沙恩霍斯特開始對普魯士軍隊進行改革。此後普魯士的愛國主義情緒高漲。1812年冬,拿破崙軍隊自俄國敗退,普魯士遂於次年再度參加反法同盟,於1813年3月17日對法國宣戰,10月24日,普、奧、俄三國聯軍在布呂歇爾和格奈森瑙指揮下在萊比錫大敗法軍。1815年普軍在滑鐵盧再度擊敗法軍。根據維也納會議的領土調整,普魯士疆域自默麥爾河延至萊茵河,成為德意志邦聯內德語居民占優勢的唯一強國,以及歐洲列強之一。1834年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了德意志關稅同盟,除奧地利和漢堡外,全部德意志邦國都加入該同盟。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宣布成立「自由派政府」。召開制憲會議,並拒絕接受德意志邦聯議會奉上的「德意志皇帝」稱號。但1848年歐洲革命結束後,腓特烈·威廉四世即回歸專制統治。1857年 腓特烈·威廉四世患上精神病,以其弟威廉擔任攝政王。1861年腓特烈·威廉四世逝世,攝政王即位,稱威廉一世。 1862年他因軍事改革所需預算及稅收問題與國會發生沖突,本擬退位,但在前駐法大使俾斯麥的建議下收回成命。俾斯麥表示支持軍事改革,並稱若任命他擔任首相,他將不惜一切強行推行陸軍改革和新兵役制度。1862年9月22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擔任首相,從此向德意志第二帝國過渡。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稱帝,帝國建立(另有記在是1870年9月2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稱帝,建立德意志帝國,史稱德意志第二帝國)。4月16日,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德意志帝國憲法,即:1871年憲法。憲法第五條規定:「帝國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帝國法律應取得兩個議會必要的多數同意」。第十一條規定:「聯邦的主席職位屬於普魯士王國,普魯士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稱。皇帝在國際關繫上為帝國的代表,以帝國名義宣戰,同外國締結同盟及條約,委派並接受使節。以帝國名義宣戰,必須取得聯邦議會的同意,除非聯邦的領域已遭受攻擊……」。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德國1871年憲法確立的是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因為憲法規定立法權屬於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正常的情況下,皇帝以帝國的名義對外宣戰,必須徵得聯邦議會的同意,皇帝的權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是,由於憲法同時又賦予了皇帝極大的權力,如:規定帝國皇帝有宣戰、媾和、締約、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任免官吏等權力,帝國宰相只對皇帝負責,皇帝有對宰相的任免權。十九世紀末,帝國權傾朝野,名重一時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就因為新繼位的皇帝威廉二世不能忍受他功高震主,他不得不乖乖辭職,含淚引退,隱居於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直至去世。於是威廉二世開始圖謀建立大日耳曼帝國: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作風與俾斯麥的大陸政策完全不同。世界政策即是建立強大的軍隊和殖民帝國,此導致與英國關系惡化。1890年7月英德簽定赫爾果蘭—桑給巴爾條約,解決了英德殖民地之爭的問題,暫時改善兩國關系。威廉二世早在19世紀末積極擴軍,尤其是海軍,介入外國殖民地事務,引起了英國的關注。1895英國進攻德蘭士瓦,威廉二世作出抗議,最後英國行動失敗,威廉二世祝賀德蘭士瓦,結果英國派艦艇到北海和英吉利海峽示威。1897年德國佔領中國山東半島。1898年英德簽定秘密協定,瓜分葡屬非洲,以防德國干預即將進行的第二次波耳戰爭,而德國亦答應不再支持波耳人。1899年乘美西戰爭的機會,出資購買關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然而當時德國的殖民地面積遠遠不及英法兩國,而且多是資源貧乏的土地,威廉二世不甘這些收獲,便與英法兩國直接競爭。德國決定建造一支僅次於英國的艦隊,這無疑會引起英國的不滿,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使英德關系惡化。1903年得到巴格達鐵路建築權後,推出3B計劃,連接柏林和巴格達,中途經君士坦丁堡,以把德國勢力滲入鄂圖曼帝國。英國提出要德國把連接波斯灣沿岸鐵路最後一段建築權讓給英國,但德國拒絕。於是英印總督在英軍艦隊護航下,在波斯灣進行一次示威性航行,使英德關系越來越緊張。1905年在摩洛哥與法國發生爭執,引發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威廉二世出透摩洛哥並表示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最後摩洛哥獨立。1911年引發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德國派出艦艇往摩洛哥,英國介入,最後德國獲得部份剛果領土,並承認法國為摩洛哥的保護國。1914年6月28日發生薩拉熱窩事件,德國向奧國表示無條件支持,結果俄國向奧國宣戰,德國向俄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後,德國是以速戰速決方式擊敗法俄兩國,可是戰事持續,由於德國沒有作打長期戰爭的准備,1915年糧食出現短缺,主要是英國封鎖所造成,許多糧食無法入口至德國,在6月政府實施麵包配額管制。1916年至1917年情況更嚴重,麵包嚴重短缺,城裡出現搶糧、搶店、示威的情況,許多農家不再帶作物去市集,以免被搶去,約70萬人在大戰期間活活餓死,戰後營養不良現象普遍,許多年輕人因營養不足而被認為無法勝任工作。不單糧食出現短缺,軍需也一樣,所有彈葯在1914年10月用盡,工廠人手不足,唯有靠女性填補。1918年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國,魏瑪共和國建立了。
Ⅳ 德國首都柏林為何那麼靠近東部邊境線,是什麼歷史原因造成的
說起德國首都柏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從地圖上看德國首都柏林,相信心細的朋友們會發現德國的首都柏林非常靠近德國的東部邊境線,將首都設置在邊境線附近會不會非常不合理呢?會不會太偏了呢?那麼為何會是這樣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下是怎麼回事吧。
事實上,因為德國丟了很多地方,兩次全歐大戰爭的失敗,使的德國首都柏林的位置,從原本的中間位置變成了一座邊陲城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是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場依舊是歐洲(但是對比第一次戰爭,東洋各國和非洲的戰斗更激烈了很多)。
這些地區是傳統德語區,比如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今俄語城市加里寧格勒,屬俄羅斯的飛地)就是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籍貫地,德國數學歷史上著名的七橋數學問題就發生在這個城市。所以,一百年前德國首都柏林並不靠近邊境,德國首都在柏林,有歷史傳承的原因,也有德國為振興相對落後的前東德地區的考量。其實世界上首都靠近邊陲的國家還不少,比韓國首都漢城(首爾)也叫天子守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