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乒乓球在國外真的像國內網上說的那樣完全沒人玩嗎
當然不是,我估計是外國因為總是輸找出的借口,在我們中國乒乓球也是趨於小眾的運動,在外國即使再小眾也是有人玩兒的。這些年在奧運會上和國際大賽上,外國的乒乓球隊員被中國確實壓的喘不過氣來了,可能就有了這種死鴨子嘴硬的傳言。
這些年國外被中國乒乓球壓的時間確實太久了,所以擅長迷惑自己的老外們才想出了這種一看汪慧就很可笑的理由,借口自己國家乒乓球運動的差勁,所激塌以國外已經沒有人玩兒乒乓球了是完全不可能的。
2. 乒乓球德國隊為啥沒有教練了
乒乓球啟此德國隊為啥沒有教練了的原因:德國男乒的整體水平堪豎亂稱上乘。尤其是本次退賽的奧恰洛夫、波爾、弗朗悄纖迅西斯卡三人,可謂是德國男乒中的佼佼者。可以說,波爾、奧恰洛夫、弗朗西斯卡三人共同撐起了當前德國男乒的大好局面。而現在,他們卻紛紛宣布退賽,這無疑在乒乓界中引起軒然大波。在之前,他們從沒主動退出過世界錦標賽這樣的大型比賽,因為這種大型比賽是他們獲得關注和榮譽的主要渠道。在近期的歐錦賽、德甲聯賽上,這三人極其活躍,並沒因為此前的傷病而一蹶不振。可是媒體言之鑿鑿,稱三人本次退賽是由於舊疾復發,需要安靜調養。
3. 為什麼乒乓球是歐洲發明卻在歐洲不流行
在歐洲也很流行,不過沒有咱們中國人那麼熱情罷了。
歐洲的乒乓球中心在德國,德國有許多乒乓球俱高舉圓樂部,並且有著非常完善的俱樂部管理體系,運營戚塌的相當成功,很多的世界乒乓球運動員都在那裡打球,有的球員如:白俄羅斯的薩姆索諾夫、克羅埃西亞的普里莫拉茨等,他們自己國家的乒乓球總體水平比較低,如果沒有德國俱樂部,他們的乒乓才華很有可能就會埋沒,正是因為有了德國的俱樂部答氏,才使他們成了世界級名將,也正因為德國乒乓球水平的提高,促進了歐洲乒乓球水平的提高,才形成了現在歐亞抗衡的局面,應該說,中國和德國是世界乒乓球兩大中心,為世界乒乓球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貢獻。
4. 為什麼歐洲人,美洲人玩乒乓球不行
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點,普及程度低。在歐美國家,乒乓球的普及度和熱度遠不如在中國。說白了,玩的人少。畢竟亞洲尤其是在中國在這個項目具有絕對優勢,歐美國家可以說已經喪失了在這個項目走上國際的志向。
第二點,和第氏纖一點有關,就是訓練強度不夠。歐美國家並沒有把乒乓球作為重點運動項目來培養,中國國家隊的訓練強度不亞於特種部隊,每天訓練若干小時,節假日基本也不休,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一天不練,一動手你自己就知道;三天不練,一動手你隊友就知道,一禮拜不練,一動手全世界都知道了。」這句話充分反映了乒乓球項殲脊仿目的競爭之激烈。而一些國家的運動員甚至是「兼職」打球,白天要上班,下班才訓練,訓練強度也很低相當於野宴咱們上體育課而已。
第三,人種有別。從人種整體上說,適合打乒乓球的人種排行是黃、白、黑。這只是整體排行,實際上有個體差異,並不是每個黑人都不如白人,也不是每個白人都不如黃人。也就是說,黃種人的身體條件擅長合打乒乓球。
中國人的基因、乒乓球文化、訓練強度都不是外國人可以相提並論的,當然是項目霸主了。
不過,歐洲乒乓球的普及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也擁有研究機構,也有相當大的訓練強度,但很無奈,中國依然稱霸世界。而且,這還是在國際比賽要求做出了各種調整和限制的情況下。如果不限制的參賽人數和積分,估計世界前五百名過半是華人,這個項目也就基本沒外國什麼事兒了。
5. 為什麼我國的乒乓球這么強,但是青少年沒有很普及
什麼?乒乓球影響力小?確實這樣,可能因為我們是在中國,所以我們覺得乒乓球普及度很高,實際上,放眼全球,打乒乓球的國家其實不多。亞洲來看,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等,歐洲德國、法國、瑞典、葡萄牙等,再加上非洲的奈及利亞等少數幾國。
其實21世紀後乒乓球在全國大火是2016年裡約奧運會後,國乒在劉國梁帶領下成了第一支網紅球隊,開創了一個網紅時代,他們到處上綜藝,憑著龍科帥氣的面龐和精緻的五官,收獲了大批粉絲,帶動更多人了解乒乓。在之前某年的乒超聯賽上還出現過只有一個老頭啃燒餅的傳聞。
6. 作為國球,為何乒乓球在年輕人中的影響力越來越低
因為乒乓球畢竟是小球,它和籃球、足球這種大球沒法比。
在中國,我們的乒乓球一直都是天下無敵的狀態。我們所有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會打乒乓球。可能是因為審美疲勞,或者是乒乓球本身的限制,導致了現在的影響力不如其他運動。
這也直接的導致了年輕人會更加喜愛,籃球和足球。
7. 德國人為什麼也喜歡乒乓球
熱愛乒乓球運動,德國實力也在提升。德國強主要強在德國的波爾和東歐的奧恰洛夫,其他人一般,這兩個人退了之後就跟不上來了,以後估計就不如日本韓國了,這兩國年輕的好手也不少。
前幾年在討論這一問題時,常常會想到日本和韓國,尤其是近幾年中日之間不斷的碰撞,讓人以為日本真的可能是中國最強的對手了。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中國隊的第一對手已非日韓,而是德國。
在德國,乒乓球走入社區,乒乓球俱樂部比較多,在群眾中開展得不錯,另外波爾在乒乓球領域的成功,使得很多德國人對乒乓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
2003年,乒乓球被德國奧委會推薦為健康運動。通過推廣乒乓球的鍛煉作用,鼓勵更多的人參與這項運動。雖然足球是德國的第一運動,但乒乓球顯然在參與率上更勝一籌。在多特蒙德一處住宅區的路邊,曾看到兩張水磨石砌的球台,著實讓人意外。如此簡易球台,在中國也已不多見。
8. 德國隊奪得奧運會乒乓球比賽銀牌後,德國媒體是怎麼說的
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在東京奧運會上,我們獲得了男單、女單、男團、女團的冠軍,只是丟失了混雙一塊金牌。在男團的對戰中,遇到了德國隊,他們有驚無險,以3-0拿下了德國隊,讓他們見識到我們的強大。德國媒體的評價也是有趣。
德國媒體對德國隊拿到銀牌很高興,也是認為,中國隊的實力,太牛氣了。要是奧恰洛夫帶著大家努力拚一把,是不是可以逆襲呢?媒體們沒有給出答案,但是,他們承認德國的小夥子們,幹得漂亮!
德國隊的實力,的確很不錯。奧恰洛夫認為他們有實力拿到金牌。那就看他個人和團隊的努力了。畢竟,奪冠這個事,不是說就可以做到的。那得到場上顯身手才行。大家覺得,德國隊能否獲得冠軍?
9. 德國乒乓球為什麼厲害
德國乒乓球厲害的原因:
1、德國人普遍身材高大,德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更是平均身高超過1米85。
這點在乒乓球比賽中佔有很大的優勢。最直接的體現是,身高馬大,胳膊長,力量足。身高馬大,可以使德國乒乓球運動員在賽場上有一個很好視野和全局觀。胳膊長可以使德國運動員兼顧乒乓球左右檯面,能很好的預防對手左右調角。而力量足更能使德國運動員扣球的速度加強,攻勢更加兇猛。
3、德國人對乒乓球這項運動非常喜愛。
德國人可以說是非常喜歡乒乓球了。他們對乒乓球的喜愛程度不亞於我們中國人。因為熱愛乒乓球運動,所以他們樂意於花費精力和下功夫學習乒乓球,因此,他們的乒乓球水平一直在穩定提高。源於這份熱愛,德國乒乓球打敗歐洲無敵手,這也使德國隊擁有向金牌發起沖擊的能力。
10. 波爾的故事:1人對抗國乒4代人,為何不受德國民眾歡迎
他相貌俊雅、彬彬有禮,被譽為乒壇紳士;
他是歐洲乒壇神童,1人對抗國乒4代人;
他曾出版自傳,取名《我的中國》;
因娶了菲律賓丑妻,而被德國民眾抗議;
他就是乒壇的「不老男神」:波爾!
01 歐洲神童天賦異稟,被譽為老瓦接班人
蒂姆·波爾(Timo Boll),1981年3月8日出生於德國奧登沃德,身高181cm,體重74kg。
可能大家不知道,在德國也有滿周歲「抓周」的習俗。在波爾剛滿1歲的當天,家人們特意在桌子上擺了一堆物件給小波爾選,有足球、鋼筆、釘錘、手槍、玩具等。小波爾睜著大眼睛,最後選擇了一把勺子,可能天意如此,他的確是個戀家的人,更是個顧家的好男人。
他的父親是個乒乓球業余好手,自稱「打遍小鎮無敵手」,在家鄉經常跟鎮上的高手「乒乒乓乓」地打球,這種悅耳的聲音自然吸引了年幼的波爾。當時,德國的乒乓球運動在民眾間並不普及,排在前十位的國民運動都是一些足球、網球、籃球、自行車這些力量型項目,乒乓球最好的名詞也不過是八九名。
但是經過波爾的「過濾」,他仍然挑選了乒乓球作為自己童年的愛好。為此,他父親專門在地下室置辦了一張乒乓球桌,供他練習。這一年,4歲的波爾開始系統地跟父親學習了。
不學則已,一學驚人。一個月後,小波爾的正手就擊打得像模像樣,頗具威脅,有時候父親一不留神就接不住球。這讓父親很是高興,5歲的時候,就讓孩子加入了專業的TSV Hochst俱樂部,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就這樣,波爾邊讀小學、邊在俱樂部練球(這與國內大多數孩子一樣),此時的他開始展露出乒乓運動的天賦,在俱樂部的水平日漸增高,可是俱樂部的教練水平也不太高,以為波爾僅僅是比別的孩子聰明些而已,直到波爾遇到了一個人。
1989年,波爾8歲,德國最著名的杜塞爾多夫體校教練漢塞爾發現了波爾,他驚喜地看到波爾的天賦水平遠遠高於普通的孩子,於是力邀波爾去自己的學校參加集訓。波爾的父母沒有反對,也沒有贊同,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波爾。
這個「選了勺子」的小男孩讓漢塞爾失望了,他拒絕了。因為這個學校離波爾的家鄉有200公里遠,戀家的波爾不願意去這么遠的地方練球。這在中國不可思議,我們國內的孩子只要被知名俱樂部、或者省體校選中,哪怕幾千公里都會背井離鄉去學習,比如遼寧的馬琳選擇了千里之外的汕頭乒乓球體校,鞍山的李曉霞選了山東省體工大隊。
就這樣,「啟蒙恩師」漢塞爾帶著無比的遺憾離開了,波爾後來選擇了離家很近的普豐斯塔特接受訓練。
進入中學後,波爾的天賦仍然未被充分「發掘」,依然不顯山不露水,自從欣賞他的漢塞爾走後,第二個伯樂遲遲沒有到來。但是波爾自己本身並沒有荒廢乒乓球運動,只是此時的他沉默寡言,相對很文靜。在其他蠢蠢欲動的青春期少年泡妞的時候,他只是安靜地選擇打球。
伯樂終於來了,而且還是個中國人。1996年,前中國乒乓球國手許增才(他的太太是前國手陳子荷)從瑞典輾轉來到德國,成為了TSV Hochst俱樂部的隊員兼教練。跟漢塞爾一樣,許增才很快也發現了波爾的乒乓球天賦,而且波爾與生俱來的謙虛與勤奮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決定幫助波爾。兩人亦師亦友,波爾從許增才身上學到了真正的乒乓球技術:步伐、正手連續攻擊、跑動發力等等,這些之前波爾從未接觸過的「中國童子功」,令他大開眼界,天賦終於被伯樂挖了出來,許增才後來也被波爾稱為「永遠的老師」。
被點撥的波爾開始爆發了。一年後,波爾加盟法蘭克福4級隊,他開始逐漸壟斷了1997、1998年兩屆歐洲青年錦標賽的冠軍,成績無比閃耀,如日中天。此時波爾的第三位貴人(或者叫伯樂)登場了。
德國國家隊總教練埃娃被光芒四射的波爾吸引了,他感覺到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要誕生了,甚至用「天才」來稱呼波爾。隨後,他一手將波爾提拔到國家隊3號主力的位置(另外兩位是波爾的前輩羅斯科夫和費茨納爾),這時候的波爾不過才17歲。
1999年,18歲的波爾已經升任隊中1號主力,這時候他的教練換成了中國教練李乒(李先覺之子),這是波爾的第4位伯樂。此時波爾練球更加勤奮了,結束隊里的訓練後,還把李乒請到家裡給自己「開小灶」,單獨訓練自己。
李乒執教一陣後,馬上斷言:這孩子肯定會大有出息,甚至在幾年後會超越老瓦成為中國隊的主要對手。做出同樣預言的,還有中國隊前任主教練許紹發,以及剛剛再次拿到世乒賽男單冠軍的老瓦本人。
三位果然沒有看錯波爾。2002年,波爾連續擊敗王勵勤和孔令輝,拿到了乒乓球世界盃的男單冠軍,這是波爾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2003年1月,波爾登上男子乒乓球選手世界排名第一的寶座。
2005年,波爾再次拿到了世界盃男單冠軍(戰勝王勵勤、馬琳、王皓),還順便收割了瑞典公開賽、日本公開賽的男單冠軍。
就是在奧運賽場上,波爾也幫助德國隊取得了2枚「寶貴」的銀牌和1枚銅牌:2008年北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亞軍、2012年倫敦奧運會乒乓球男團季軍、2020年東京奧運會乒乓球男團亞軍。
02 相繼與4代國乒過招,曾令劉國梁失眠
就在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當波爾出現了球場上,觀眾們不禁驚呼:這位大叔,居然還在打球?
是的,波爾僅僅比那位「不懂球的胖子」劉國梁年輕5歲而已,今年已經整整40歲了!這在國乒普遍不到30歲就退役的情況下,顯得多麼的「另類」。
說起波爾的中國「緣分」,那可是由來已久。從劉國梁/孔令輝到二王一馬,再到張繼科/馬龍,又到更年輕的樊振東/王楚欽(這兩位比波爾小了16歲以上)……波爾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整整4代國乒!
就像有網友所說:「鐵打的波爾,流水的國乒。」不管中國的乒壇如何地風起雲涌,但是波爾就如同一個旁觀者,同時也是一位參與者。用他的話說:「如果沒有中國人,我早就成為大滿貫了。」
這話透露出波爾對奧運會痛徹心扉的遺憾與沮喪,因為每次參加奧運會,中國隊都會派出世界前3名球員,無論哪一位波爾都無法取勝。這不得不說,對波爾是一種不幸。
事實上,波爾同樣令中國隊頭疼。早在2011年的世乒賽時,劉國梁在談及波爾的時候曾說:有波爾我就睡不好。有波爾在,任何意外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其實球場上的對手,私下裡大家都是很好的朋友,包括波爾的師弟奧恰洛夫也一樣,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當年陳玘結婚的時候,兩人還跟著劉國梁、馬琳、王皓等人一起當了伴郎。
謙遜、紳士的波爾與每一位中國隊員都能變成朋友,甚至很多女隊員在選擇跨國混雙組合時,都願意首選波爾!
波爾是非常喜歡中國文化的,也經常嘗試著融入國乒團隊。又一次,從不吃辣的波爾請了劉國梁等人吃了一頓火鍋,當然更愛的還是北京烤鴨,哪怕回國後,還會在當地尋找烤鴨館子。
跟中國隊員吃飯的時候,他還學會了敬酒。如果看到隊員向劉國梁敬酒,他也「生澀」地舉起酒杯,恭恭敬敬地與劉國梁等人碰杯,然後一飲而盡。
他甚至給自傳起名為《我的中國》,封面是火紅色五星紅旗,和他那張帥氣的東歐男人的臉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另外波爾對中國的功夫片情有獨鍾,尤其是喜歡李小龍、成龍的電影,比如《警察故事》等,只要中國有比賽,他總要買點DVD帶回去。
從1997年開始,16歲的波爾就經常在訓練、比賽的過程中拜訪中國,他的護照本上最多時有十幾個中國簽證章;2005年開始他還曾經加盟中國乒超聯賽,在廣東、江蘇等地的俱樂部訓練、比賽。
我們來看看波爾對部分中國隊員的評價:
波爾談王皓:王皓是一位非常全面的運動員,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弱點,擁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反手技術。
波爾談馬琳:從天賦和擊球感覺看,馬琳都具備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球員的潛力,無論我是落後還是領先,馬琳都給我一種比較難纏的感覺。
波爾談王勵勤:從身體上看,王勵勤是世界乒壇最出色的的球員,身體素質簡直是十項全能的。雖然,無論是正手還是反手,王勵勤都不如王皓和馬琳那麼出色。
波爾談馬龍:馬龍是一個進攻型的選手,在搭檔里,我和馬龍的技戰術配合得非常好,如果再選跨國配對我仍然會選擇馬龍。(馬龍對此的說法是,我的理想跨國搭檔是波爾,因為他是國外選手裡最強的。)
03 娶丑妻視若至寶,卻被德國人非議
年少成名、英俊帥氣、儒雅紳士,這讓波爾全世界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球迷,尤其是女球迷,甚至有3個瘋狂的日本女球迷為了看他換衣服、而且做出攀爬酒店外窗的危險行為!
羅戴麗雅-傑克比,一個7歲喪父的菲律賓移民(跟叔叔一起到德國打工),此時剛剛應聘成功這家理發店的洗頭妹。當時的她一頭烏發、小麥色的皮膚、豐腴的身體一下子吸引住了帥氣的波爾,但是初次見面,波爾並沒有勇氣去表白。
2000年7月,距離相識1年後,波爾終於鼓足勇氣再次來到理發店,此時女孩已經升級做了理發師,她負責為波爾理發。如同對待普通的顧客,女孩隨意地與波爾聊著天。聊著聊著就不對勁了,她發現波爾不答話了,透過鏡子觀看,波爾在盯著自己一直看。
臨走前,波爾再也忍耐不住了,大膽而又羞澀地走到女孩面前說:以後我的頭都找你剪,我叫蒂姆,今年高中畢業,是職業乒乓球選手,這是我的電話。
說完,波爾紅著臉逃了出去,留下了滿臉驚愕的亞裔女孩。不過此後,波爾發揮自己乒乓球技術中的獨門絕技——「兩面弧圈」,時不時的在節日或者女孩生日時送上鮮花、甜言蜜語,意圖侵蝕著女孩的心理防線。
事實證明,懂打球戰略的波爾,在戀愛上用這一招並不好使。2002年世界盃奪冠那晚,波爾覺得時機成熟了,他撥通了女孩的電話,因為忘記了時差,對方還在睡覺。不出所料,他求婚失敗了,亞裔姑娘特有的東方戀愛觀讓波爾陷入了被動。
但波爾在球場的超凡韌性也表現了出來,失敗後的兩三年裡,波爾對女孩展開了「死纏爛打」的圍攻,終於在2003年12月31日,波爾得到了對方,他們結婚了!
婚禮異常簡陋,這與波爾一貫節儉的作風非常吻合,亞裔姑娘自然也沒有反對。沒有媒體到場、沒有盛大婚宴、沒有白色婚紗,他們只是穿了同色系的西服套裝,簡單化了妝而已。
紙是包不住火的,這場婚禮在德國民眾間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波爾從「德國天才」掉落到了地獄,所有的人都罵他是「只會選勺子的膽小鬼」、「愛上醜八怪的笨蛋」。甚至連波爾的德國女隊友也「酸溜溜」地說:波爾在球場上是個男子漢,可是在婚姻上,他表現得非常糟糕。
到最後,所有的德國人都相信:那個東方女孩,早晚要把波爾毀掉!
對此,波爾反應平靜,只給出了三個字:我愛她。對於說自己「戀家」「兒女情長」,波爾更是理直氣壯的反擊:我這人就喜歡安靜,就喜歡跟家人在一起,我從小就習慣了,如果做不到,我情願不參加集訓!
這一下,所有人都閉了嘴。事實證明,婚後的波爾是幸福,妻子也很快樂。他不酗酒,不抽煙,更沒鬧出過什麼緋聞,而且一向節儉的波爾變成了「寵妻狂魔」,他不斷地在比賽間隙買各種名牌包包,以至於光包包就買了幾十個。
波爾更是幸福的。他從不參與家務,連襪子和內衣都不會洗,更別提分擔做飯、帶孩子了。妻子默默地承受了這一切,這讓波爾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賽場上去。要知道,在德國,一向獨立自主、講究AA制的家庭主婦絕不會做得到。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每當比賽結束後,只要能趕上最快的飛機,波爾連飯都要忍到家裡再吃!是的,這個「抓周」抓到了勺子的男人,一輩子就是這么戀家、顧家,他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
【後記】
從4歲打球、到40歲還在拼搏,雖然他從未贏得奧運冠軍,但是他最好地詮釋了什麼奧運冠軍。
我們不知道波爾會不會還要繼續戰斗下去,也不知道他到底什麼時候與乒壇告別,但是他作為國乒身後的「鞭策者」,得到十幾億國人的敬重。
始於快樂,歸於平淡。近30年的職業生涯,他始終堅持自我,不追名逐利,永遠是那麼的彬彬有禮。或許這就是波爾運動生涯長青的原因吧,祝福波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