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德國(希特勒)比日本壞但為什麼中德關系比中日關系好
日本侵略中國之前,中德關系非常的友好,中國軍校經常去一些作戰優秀學生去德國深造。德國的軍事家也很認真叫我們中國的軍事學子,蔣校長的黃埔軍校就了很多很多的人。而且日本侵略中國時德國一直在勸日本撤兵。最關鍵的在於德國把戰爭歷史意義看的非常重,光明正大。我強大我有野心,既然輸了那我認錯,道歉對受到軍事摧殘的國家進行賠償。對我們中國也沒有宣布成為敵人。而日本寧願把雞巴用大腿夾起來也不承認自己是男人,日本軍事作戰沒有人性殘忍,戰爭本事國與國的軍事較量,卻無辜殺害手無寸鐵的百姓,很多國家都稱呼日本是殘忍的惡魔。中國就更不意外了
B. 德國人對華人友好么
普通百姓對華人還是很友好的,前提是不要做出一些讓人生惡的事情,有些中國人垃圾亂倒,不分類,大聲喧嘩。做菜油煙過大不清洗等等都有可能惹人反感。正常交往來說還是很好打交道的,普通老百姓都是很善良的。。。官方就不好說了。。。尤其是簽證官。。。那也是讓人表示很無語的存在
C. 二戰德國跟中國好像很友好
一個國家不是一個人,自然有各種各樣的觀點態度,不過國家的行動永遠圍繞利益 這一點是必然的
二戰中德國對華政策的改變: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下的德國,在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下,德國陸軍被限制在十萬人,為了保持國力,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等人在隱蔽軍事組織,派軍人到海外任職同時(如古德里安到前蘇聯波羅的海國家任職,羅姆到美洲國家任顧問),塞克特更主張同蘇聯和中國建立軍事合作關系,逐步在德國形成了親華勢力,1933年塞克特到中國任職,這是在希特勒上台的背景下發生的,希特勒的納粹是強烈反蘇,且與日本軍國主義聯合排華,都與塞克特親蘇親華的政策相左。同時塞克特仇視波蘭,而希特勒為了麻痹西方,一面大喊反蘇,一面同波蘭假意友好,在1934年1月同波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分化蘇波關系。由於德國在中國的利益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北,因為長江流域是英法美的勢力范圍,德日關系的發展受這種因素影響很大,在1932年日本建立偽滿州國的時候,對東北大豆等原料有很大依賴的德國就開始向日本傾斜,1933年親日的納粹上台就反映了這個趨勢。同時德國內部的親華勢力依然有巨大影響,同中國依然保持了密切關系,但是已經逐步受到削弱。1935年法肯豪森接替擔任總顧問,他參加過八國聯軍侵華,擔任過駐日武官,盡管也因一戰日本攻擊德國而反日,支持中國抗戰,但是顯然受德國內政策影響,採取了騎牆態度,比如在幫助中國制定防禦政策時,馮•法肯豪森建議蔣介石與日本人打一場消耗戰,他通過計算認為日本無望取得一場長期戰爭,他建議蔣介石應該守住黃河一線,但不應在戰爭的初期和中期向北出擊,同時應該放棄一些北方省份,包括山東,但撤退應該是緩慢的,日本將會為他們的每一步付出代價。德國保護北方自身利益免受戰火是首要目的,在中德貿易中,他對德國發來不能使用的武器,對武器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馮•法肯豪森對宋美齡表示,這兩個問題的原因,前者有可能是德方發錯了貨,至於價格偏高,則是因為中方在驗貨時出了問題,也是站在德國立場上。德國在對華關繫上顯然日益受國內親日勢力影響,對中國日益疏遠。7.7事變後,德國顧問沒有對華北抗戰給予支持,列強及德國都不願意調停中日戰爭,只有蘇聯支持中國,雙方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為防止中蘇聯合,德國被迫參與調停中日戰爭,在淞滬抗戰失利,南京陷落後,日本侵略戰爭野心膨脹,在德國陶德曼調停中提出中國無法接受的亡國條件,遭到拒絕。德國的調停失敗後,1938年初,其國內的親日的法西斯勢力大增,控制了國防和外交,他們認為中國已經失敗了,所以親日的里賓特洛甫取了一系列措施,來解決德日關系中的幾大障礙——承認滿洲國問題、在華軍事顧問問題和軍火出口問題。1938年2月21日,德國承認滿洲國為獨立的國家。同年3月3日,德國決定在中日戰爭結束前不再接收中國軍事學員,並遣散現有的中國在德軍事學員。4月22日,令在華的德國軍事顧問返回德國。可以說隨著在東北、山東以及華北有德國利益的中國領土落入日本手中,以及江南富庶地區被攻佔,德國法西斯政權認為同中國政治、經濟上的往來都是沒有價值了,而完全和日本侵略者勾結起來,中德兩國關系逐步由合作轉為敵對。
D. 為何德國跟俄羅斯關系親密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以來西方通過全世界的殖民掠奪,成為最強大的群體,為此開啟了對世界的掌控。尤其是對於一切威脅的國家,都進行大力的圍堵和打壓,以至於形成了幾百年的恩怨。尤其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那是難解難分幾百年,到現在都是水火不容。在蘇聯解體後,西方不但沒有放鬆對俄羅斯的打壓,甚至還進一步加強,這一點那是尤其明顯。但是其中有一個國家非常特殊,那就是德國,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為何德國會成為跟俄羅斯最親密的國家呢 ?其實根本原因只有一條。
所以跟俄羅斯緩和關系,也是保障德國安全利益的核心,這一點那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對於俄羅斯的打壓和圍堵,德國是不能參加也不敢參加的,跟日本一樣。
E. 為什麼二戰之前德國和中國關系那麼好
當時希特勒希望同中國結盟從西邊和南邊夾擊蘇聯,蔣介石也是希望通過德國人之手來建立強大的國家。其次,德國從中國獲得稀有金屬,中國從德國獲得軍事援助。早在一戰結束後民國政府就開始請德國顧問,到法肯豪森已經快二十多年了,這段時間也是中國政府在經濟,基礎設施,民生發展最快的時候。蔣介石還通過各種談判廢除了很多不平等條約,也希望通過德國人的幫助建立一百個德械師。而一戰後的德國被戰勝國各種欺凌,跟當時中國的過一樣,同病相憐,所以當時德國人是真心幫助中國,中國將各種原料便宜賣給德國,通過相互幫助實現互強。但希特勒上台後,覺得日本軍力比中國強大,又不想等中國發展,中日戰爭爆發後,國內納粹黨戈林為首的親日派壓抑住了以國防部部長佛洛姆貝格為首的親中派,也是使得希特勒放棄中國的一大原因
F. 曾水火不相容的法國與德國,為何如今能實現和平相處
原因有以下三點:德國戰敗之後,深刻認識到自己行為,對受害國家進行道歉和賠償、法德雙方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著想,雙方需要結合和雙方領導人有意緩和雙方關系,從而達成和解等等。
03、雙方領導人有意緩和雙方關系,從而達成和解
由於歷史關系,德國和法國關系本來就不合,雙方一直是水火不相容,到了二戰之後,雙方領導為了各自國家的利益,就不得不找機會緩和雙方的關系,比如《德法友好合作條約》的簽訂,雙方正式達成和解。
G. 德國對中國友好嗎
德國和中國關系很好。
中國和德國是貿易夥伴,沒有什麼矛盾摩擦,德國和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友好。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德國不聽從美國、北約、歐盟等的指使,一切聽從利益出發。因為中國又是比較友好的國家,兩國利益相投,所以德國和中國的關系是很好的。
提起德國,很多人都不陌生。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是一個非常發達的現代化國家。在近代,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把歐洲乃至世界攪得天翻地覆。而中國,作為一個積貧積弱的大國,則一直飽受欺凌。不過有趣的是,在一戰後,中國和德國的關系迅速升溫,兩國好得和鐵哥們一樣。其實,兩國關系之所以那麼好,自然是有原因的。
1,中國和德國關系一直不錯。雖然德國在清末也曾侵略中國,但相對而言,德國對中國的傷害較小。
2,形勢使然。一戰後,德國戰敗,德國遭到了協約國的嚴厲懲罰。德國不僅丟掉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和大片領土,而且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作為戰敗國,德國已經失去了耀武揚威的資本。
作為被打壓對象,德國希望和中國保持密切的關系,獲得中國的市場和原材料。而中國同樣希望和德國親近,因為中國需要德國的工業品和各種支持。
3,一戰後,由於德國廢除了與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並免除了中國的賠款,所以兩國成為了地位平等的國家,這為兩國關系的飛速發展打下了基礎。實際上,由於兩國同樣處於弱勢,同樣被美英等列強欺壓,所以兩國甚至可以說屬於難兄難弟,因此兩國走到一起就不難理解了。
此外,中德親近據說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那就是一戰時北洋政府曾在徐樹錚的運作下,暗地裡支持德國,偷偷地向困在青島的德軍提供武器和補給,這讓德國大為感動。當然,據傳聞希特勒在落魄時也曾得到一對旅居歐洲的中國夫婦幫助。所以感恩的德國人一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