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十大大跨度橋梁是
橋梁從最初的交通樞紐,發展至今,技術上更加完善,表現形式上趨於多樣,新科技力量的注入,也使得全球涌現出一批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奇跡,下面是最不可思議的十大橋梁:
1.舊橋(義大利):大雜燴的集市
位於義大利城市佛羅倫薩的舊橋絕對不僅僅是一座橋,它是一條街、一個集市,也是佛羅倫斯市的地標之一。舊橋始建於1565年,本來是想為當地的貴族修建一條帶屋頂的路,但後來有不少手工藝人來到這里,慢慢就演變成一個有趣的大雜燴。由於年久失修,又經歷過幾次大洪水襲擊,希特勒曾經直接下令要炸掉它,不過,謝天謝地,這座橋至今仍保存完好。
2.半坡大橋(韓國):會噴泉的的大橋
2008年9月9日,韓國首都首爾的半坡大橋完成擴建——在橋身兩側安裝了10000個噴泉口。改建後,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看這座每秒噴出數萬噸水流的噴泉大橋。
3.米盧大橋(法國):世界最高的運輸大橋
在法國南部的小湖山谷上空342米(1125英尺)處,建有一座好似飛過谷底的大橋——米盧大橋。這座曠世大橋比埃菲爾鐵塔還要高,花費了3年時間修建,於2004年正式通車。站在橋上俯瞰河谷別有一番情趣,當有霧氣在橋下山谷縈繞時,會讓你感到一陣炫目。
她的平均高度有245米(807.1英尺),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單橋跨度(即相鄰支撐架之間的距離),341米(1122英尺),簡言之,這座橋無論在書本上看到還是實際見到,都會為之震撼。
4.哈德森波紋(新加坡):最動感人行天橋
高36米的哈德森波紋橋是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橋,300米長的大橋連接了花柏山公園和直落布蘭雅山公園,其波紋狀的設計給人一種視覺上的沖擊。
5.翻滾橋(英國):會打卷的橋
石南花芯研究室設計的打卷的橋位於倫敦帕丁頓區。平時看起來就是一座普通的鋼結構人行橋,但在船隻通過河面時,橋身可以捲起成圈狀,以便船通過。12長的橋身由八段鋼架構成,內部安置有液壓油泵,驅使橋身完成蜷曲的動作
6.奧利維爾大橋(巴西):世界首座X型雙道索橋
橫跨巴西聖保羅皮涅魯斯河的奧利維爾大橋於2008年五月通車。橋高138米,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兩條交差(呈現為X型)橋身和一座X型的支撐吊塔。
7.風雨橋(中國):侗族特有的建築
風雨橋是侗族的特色建築。圖中的橋位於侗族最大的聚集區,貴州省,長超過50米的。於1894年的清朝時期修建而成,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然而1959年的一場大火將其燒毀,在1964年完成對其修繕的工作。
風雨橋方便行人過往歇腳,也是迎賓場所。通常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築成,靠鑿榫銜接,風格獨特,建築技巧高超。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
8.千年橋(英國):世界最有名塔橋
由賀若斯-瓊斯和沃爾夫-巴里設計的倫敦塔橋(又名千年橋)不僅是當地地標,同時也是世界最美的橋梁之一。橋身在有船通過泰晤士河時,可以高高抬起。幾個世紀前,當還是依靠海路運輸的時代,橋身每天都會「開啟」五十多次。千年橋的修建共動用432名工人,使用七萬噸的混凝土,花了8年時間才完成。
9.馬格德堡橋(德國):可以行船的水橋
德國馬德堡附近的易北河上,於2003年10月完工的一座918米長的大水橋,船隻在橋上可以自由的航行。它是歐洲目前最長的水道橋工程,將東部的「米特蘭德運河」與西部的「易北-哈威爾運河」跨越易北河連接了起來。
10.杭州灣大橋(中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雙向6車道,全長35.673公里的杭州灣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橋。它的建成為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上海到寧波的車程也由之前的4個小時縮短到2.5小時。
關於這座橋的建設光進行可行性分析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於2003年通過審核,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修建的經費高達118億人民幣,可謂是中國的世紀工程之一。
2. 世界上著名的橋梁有哪些
1、杭州灣大橋(中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雙向6車道,全長36公里的杭州灣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橋。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它的建成為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上海到寧波的車程也由之前的4個小時縮短到2.5小時。
關於這座橋的建設光進行可行性分析就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於2003年通過審核,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車,修建的經費高達118億人民幣,可謂是中國的世紀工程之一.
3. 德國最長的運河 基爾運河全長98.26公里(是通過船隻最多的運河)
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叫做基爾運河,這是一條溝通北海與波羅的海的重要水道,全長98.26公里,是德國最長的運河。這條運河位於德國北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由德國所以,戰後成為國際運河,有德國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它實行了所有國家船隻自由通航的規定,所以這條運河也是通過船隻最多的國際運河。
在德國的北部,有一條著名的國際運河,它是連接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重要航道,大大的減少了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航程。這條運河全長98.26公里,是德國最長的運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它屬於德國所有。在戰後根據《凡爾賽和約》,這條運河實行了國家化。
這條運河就是基爾運河,是一條通過船隻最多的國際運河,大量的煤、石油、礦石等運輸貨物,在這條運河上來來往往。每年大概有65000艘艦船從這條運河通過,其中有60%屬德國。它位於德國北部,橫貫日德蘭半島,是一條非常重要的運輸河道。
在1936年的時候,希特勒曾經推翻《凡爾賽和約》的相關規定,關閉了運河。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還是有重新實現了所有國家船隻自由通航的規定。一直以來,德國對這條運河都很重視,也十分注重運河的基礎設施建設,在這條河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
基爾運河是一條十分繁忙的運河,也是十分安全的運河,因為德國政府十分致力於改善運河軟硬體,對運河安全也十分重視。這條全長98.26公里的運河,在兩端都建有船閘兩座,運河上還建造有7座橋梁。河道最寬的地方有162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02.5米。在世界所有運河中,基爾運河都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
4. 世界歷史上橋梁的發展歷史
橋梁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看,橋梁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
人類在原始時代,跨越水道和峽谷,是利用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谷岸生長的藤蘿等。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古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1800年(公元前19世紀)就建造了多跨的木橋。
據史料記載,中國在周代(公元前11世紀~前256年)已建有梁橋和木浮橋,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橋。,橋長達183米。古羅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橋,在公元前 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峽的浮船橋。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公元前 4世紀時建起挑出石拱橋(拱腹為台階式)。
古代橋梁在17世紀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並按建橋材料把橋分為石橋和木橋。
石橋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橋。據考證,中國在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就出現石拱橋,如出土的東漢畫像磚,刻有拱橋圖形。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建於公元605~617年,凈跨徑為37米,首創在主拱圈上加小腹拱的空腹式(敞肩式)拱。中國古代石拱橋拱圈和墩一般都比較薄,比較輕巧,如建於公元816~819年的寶帶橋,全長317米,薄墩扁拱,結構精巧。
羅馬時代,歐洲建造拱橋較多,早在公元前200~公元200年間就在羅馬台伯河建造了8座石拱橋,其中建於公元前62年的法布里西奧石拱橋,橋有2孔,各孔跨徑為24.4米。
公元98年西班牙建造了阿爾橋,高達52米。此外,出現了許多石拱水道橋,如現存於法國的加爾德引水橋,建於公元前1世紀,橋分為3層,最下層為7孔,跨徑為16~24米。羅馬時代拱橋多為半圓拱,跨徑小於25米,墩很寬,約為拱跨的三分之一。
羅馬帝國滅亡後數百年,歐洲橋梁建築進展不大。11世紀以後,尖拱技術由中東和埃及傳到歐洲,歐洲開始出現尖拱橋,如法國在公元1178~1188年建成的阿維尼翁橋,為20孔跨徑達34米尖拱橋。英國在公元1176~1209年建成的泰晤士河橋為19孔跨徑約 7米尖拱橋。
西班牙在13世紀建了不少拱橋,如托萊多的聖瑪丁橋。拱橋除圓拱、割圓拱外,還有橢圓拱和坦拱。公元1542~1632年法國建造的皮埃爾橋為七孔不等跨橢圓拱,最大跨徑約32米。當時橢圓拱曾盛行一時。
1567~1569在佛羅倫薩的聖特里尼塔建了三跨坦拱橋,其矢高同跨度比為1∶7。11~17世紀建造的橋,有的在橋面兩側設商店,如義大利威尼斯的里亞爾托橋。
石樑橋是石橋的又一形式。中國陝西省西安附近的灞橋原為石樑橋,建於漢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11~12世紀南宋泉州地區先後建造了幾十座較大型石樑橋,其中有洛陽橋、安平橋。安平橋(五里橋)原長2500米,362孔,現長2070米,332孔。英國達特穆爾現存的石板橋,有的已有2000多年。
木橋早期木橋多為梁橋,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橋,即為多跨梁式橋。木樑橋跨徑不大,伸臂木橋可以加大跨徑。中國 3世紀在甘肅安西與新疆吐魯番交界處建有伸臂木橋,「長一百五十步」。公元405~418年在甘肅臨夏附近河寬達40丈處建懸臂木橋,橋高達50丈。
八字撐木橋和拱式撐架木橋亦可以加大跨徑。16世紀義大利的巴薩諾橋為八字撐木橋。
木拱橋出現較早,公元104年在匈牙利多瑙河建成的特拉楊木拱橋,共有21孔,每孔跨徑為36米。中國在河南開封修建的虹橋,凈跨約為20米,亦為木拱橋,建於公元1032年。日本在岩國錦川河修建的錦帶橋為五孔木拱橋,建於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國僧戴曼公獨立禪師幫助修建的。
中國西南地區有用竹篾纜造的竹索橋。著名的竹索橋是四川灌縣珠浦橋,橋為8孔,最大跨徑約60米,總長330餘米,建於宋代以前。
古代橋梁基礎,在羅馬時代開始採用圍堰法施工,即打木板樁成圍堰,抽水後在其中修築橋梁基礎和橋墩。1209年建成的英國泰晤士河拱橋,其基礎就是用圍堰法修築,但是,那時只能用人工打樁和抽水,基礎較淺。中國11世紀初,著名的洛陽橋在橋址江中先遍拋石塊,其上養殖牡蠣二三年後膠固而成筏形基礎,是一個創舉。
(4)德國水道橋在哪裡擴展閱讀:
我國的橋梁,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以西周、春秋為主,包括此前的歷史時代,這是古代橋梁的創始時期。此時的橋梁除原始的獨木橋和汀步橋外,主要有梁橋和浮橋兩種形式。
當時由於生產力水平落後,多數只能建在地勢平坦,河身不寬、水流平緩的地段,橋梁也只能是寫木樑式小橋,技術問題較易解決。而在水面較寬、水流較急的河道上,則多採用浮橋。
第二階段以秦、漢為主,包括戰國和三國,是古代橋梁的創建發展時期。秦漢是我國建築史上一個璀璨奪目的發展階段,這時不僅發明了人造建築材料的磚,而且還創造了以磚石結構體系為主題的拱券結構,從而為後來拱橋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
戰國時鐵器的出現,也促進了建築方面對石料的多方面利用,從而使橋梁在原木構梁橋的基礎上,增添了石柱、石樑、石橋面等新構件。不僅如此,它的重大意義,還在於由此而使石拱橋應運而生。
因此,秦漢建築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術的出現,實際上是橋梁建築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從一些文獻和考古資料來看,約莫在東漢時,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這四大基本橋型已全部形成。
第三階段是以唐宋為主,兩晉、南北朝和隋、五代為輔的時期,這是古代橋梁發展的鼎盛時期。隋唐國力較之秦漢更為強盛,唐宋兩代又取得了較長時間的安定統一,工商業、運輸交通業以及科學技術水平等十分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
這些橋在世界橋梁史上都享有盛譽,尤其是趙州橋,類似的橋在世界別的國家中,晚了七個世紀方才出現。縱觀中國橋梁史,幾乎所有的重大發明和成就,以及能爭世界第一的橋梁,都是此時創建的。
第四階段為元、明、清三朝,這是橋梁發展的飽和期,幾乎沒有什麼大的創造和技術突破。這時的主要成就是對一些古橋進行了修繕和改造,並留下了許多修建橋梁的施工說明文獻,為後人提供了大量文字資料。
此外,也建造完成了一些像明代江西南城的萬年橋、貴州的盤江橋等艱巨工程。同時,在川滇地區興建了不少索橋,索橋建造技術也有所提高。 到清末,即1881年,隨著我國第一條鐵路的通車,迎來了我國橋梁史上的又一次技術大革命。
歷史和現狀上看,絕大多數橋梁均架設在水面上,只有閣道橋和現代城市的行人天橋和行車天橋,是架設於高樓崇閣之間或通衢大道之上。
從對天生橋的利用到人工造橋,這是一個歷史的飛躍過程。從簡單的獨木橋到今天的鋼鐵大橋;從單一的梁橋到浮橋、索橋、拱橋、園林橋、棧道橋、纖道橋等;建橋的材料從以木料為主,到以石料為主,再到以鋼鐵和鋼筋混凝土為主,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發展過程。然而,中國橋梁建築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著名的科學技術史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 J. Needham )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中國橋梁「在宋代有一個驚人的發展,造了一系列巨大的板梁橋」。到了當代中國,所建造的武漢、南京長江大橋等,更受到世人稱贊。
可見,中國的橋梁,經過了一個從童年、少年、青年到壯年的發展過程,愈趨成熟。中國在發展橋梁方面於 14 世紀以前處於領先地位,今天,她依然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橋梁大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橋梁
5. 青島的德國下水道主要建造在哪些地方
青島的德國下水道主要建造位置,東起八大關,西到輪渡,南從棧橋,北到現在八號碼頭。
德國人建的下水道,採用了領先全球的理念: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排泄與生活污水排泄分開處理。青島這一點在全中國都唯一的,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雨水通道的壓力,減少雨水通道被堵塞的概率。
直到新中國成立,經過痛下決心的治理,青島的惡臭才徹底結束了。
勉強來說,青島現在能夠避免水浸街的情況出現,還是得感謝德國人百年前就具備的先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