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德國西牆是什麼

二戰德國西牆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02 06:28:07

Ⅰ 東德和西德的分界線,關於柏林牆的來歷是什麼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語:Berlin Wall)是冷戰期間民主德國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的邊防系統,以將其與聯邦德國管轄的西柏林市分割開來。

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67.8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民主德國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德居民逃往西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兩個德國的分裂對峙持續了41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為東西方兩大陣營交鋒的最前沿,各為其主,各不相讓。柏林牆的出現,成為冷戰的符號和象徵。

(1)二戰德國西牆是什麼擴展閱讀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國政府開始沿著西柏林的邊界修建柏林牆。先是完全封鎖西柏林的邊界,民主德國軍隊和工人開始破壞道路使車輛無法正常通行,並安裝帶刺的鐵絲網和圍牆。柏林西側外圍共修築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區43公里。

鐵絲網在修建時相對法定民主德國領土稍向內側,以確保能夠射殺已翻越柏林牆的東德人。8月17日後,開始放置混凝土構件,邊界被修建成真正的牆。在修建期間,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和工人階級戰斗隊得到授權,可以射擊任何試圖穿越的人。

之後又安裝了圍欄、雷區和其他障礙,從而清理出一個巨大的無人區來分辨逃亡者。到1961年11月20日,柏林牆基本建成。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得以實現。

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和北約的成員國。

Ⅱ 二戰後東德西德之間的柏林牆倒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柏林牆(德語:Berliner Mauer;英語:Berlin Wall),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柏林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國(含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所屬的西柏林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

柏林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柏林牆是德國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

1989年,受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宣布開放邊境和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思想的影響,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89年5月起,大批公民通過匈牙利外逃至聯邦德國。

1989年10月18日,民主德國領導人、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里希·昂納克宣布辭職。萊比錫等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政府放寬出國旅行和對新聞媒體的限制等。新當選的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埃貢·克倫茨表示,民主德國要在世界開放的形勢下革新社會主義,進行徹底改革。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部長會議決定,在人民議院的有關新的旅遊法規生效之前,私人旅遊和關於公民移居國外的規定立即生效。這項規定的內容如下:

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

Ⅲ 「東德」「西德」「柏林牆」是怎麼回事

柏林牆
在歐洲土地上,尚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水泥牆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柏林牆(Berliner Mauer),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東德(含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和西柏林,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

背景

柏林牆一段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設在波恩。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抵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歷史

柏林牆在1961年8月13日開始建造,一開始只是鐵絲網,後來被大量換成真正的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但多數西方國家認為建圍牆的真正目的是不讓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柏林牆有超過155公里長,約3~4米高,主要可分為:

第零層防線: 302座瞭望台

第一層防線: 約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牆,有的地方附鐵絲圍攔和警報器

第二層防線: 鋼制拒馬

第三層防線: 2米高的鐵絲圍攔

第四層防線: 音響警報纜

第五層防線: 鐵絲網

第六層防線: 碉堡(共22個)

第七層防線: 用來引導(滑)警犬的纜線(共600隻警犬)

第八層防線: 6~15米寬的無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腳印,埋有地雷

第九層防線: 3~5米深的反車輛壕溝

第十層防線: 5米高的路燈

第十一層防線: 武裝警衛(共14000人)

第十二層防線: 2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附警報器

第十三層防線: 空地

第十四層防線: 第二道水泥牆,3.5~4.2米高、15厘米厚,可以抵擋裝甲車輛的撞擊

第十五層防線: 有些地方需要游過施普雷河(Spree)

1987年6月12日,羅納德·里根訪問西柏林時,在勃蘭登堡門的柏林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

1987年6月12日,美國總統里根在勃蘭登堡門發表演說,建議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拆掉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東德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對上級命令的誤解,錯誤地宣布柏林牆即將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此事件也成為「柏林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結構倒塌,而是爾後被拆除。柏林牆的倒塌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東西方冷戰終結的開始,也是東西柏林和東西德統一的標志。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德國和柏林完成統一。

今天,在柏林仍保留有一小段圍牆的遺跡以作為紀念和歷史見證,不斷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參觀。

德國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即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的分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大國際事件,是雅爾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所領導的國家集團對峙的直接後果。1949年5月10日,德國西部統治機構經西方佔領國當局的同意,宣布將該地區成立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波恩為首都,並於23日正式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

8月中旬,舉行了聯邦議院的選舉,9月又召開了聯邦議院及聯邦參議院聯席會議,自由民主黨人西奧多-休斯當選為聯邦德國首任總統。9月15日組成了以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康拉德-阿登納為聯邦總理的聯邦政府。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一屆聯邦政府宣告正式成立。次日,美英法三個佔領區宣布合並。

在這一過程前後,德國的蘇占區也發生了深刻變化。早在1945年10月,蘇聯佔領當局就己將其權力移交給德國東部各級地方政權機構。1946年,德國共產黨與德國東部的社會民主黨合並,正式組成德國統一社會黨。統一社會黨在德國東部政權機構中迅速占據了主導地位。1949年10月7月,德國人民委員會舉行第9次會議,通過由統一社會黨制定的《民主德國全國陣線宣言》,提出德國人民爭取祖國統一的綱領,要求建立統一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同日,人民委員會還通過一項決議,決定成立「臨時人民議院」,並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政府」,決議委託奧托-格羅提渥組織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臨時政府。幾天之後,威廉-皮克出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統,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德國東部全部行政權力正式移交給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自從德國分裂以後,雖然重新統一德國一直是東、西德乃至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但由於受到整個國際形勢尤其是歐洲政治地理格局的制約,關於重新統一德國問題一直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80年代末,隨著美、蘇關系的緩和和歐洲政治形勢的變化,德國統一問題再度成為各國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預言,德國將在10年內實現統一。法國總統密特朗說,德國統一將是本世紀末主要的事情之一,然而德國統一進程的發展之快則大大地超出人們的預料。

1987年,昂納克作為東德領導人首次訪問波恩,揭開了兩國關系中新的一頁。

1987年9月,匈牙利開放了它與奧地利邊界,在此後的幾個月內,先後有50多萬東德人從奧地利進入西德,西德承認這些東德人是它的公民,接著民主德國接二連三地發生全國規模的遊行示威,黨和國家領導人發生重大改組;11月9日,東德開放柏林牆以及同西德的邊界,西方人士認為,民德發生的這些事件,是德國「事實上重新統一的預兆。」

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了兩個德國統一的10點計劃,在東、西方引起了不同的反響,美國國務院當天立即表示支持科爾的建議,發言人塔特懷勒說:「科爾總理反映了他的人民對德國統一的最深切的願望……,這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爭取的目標」。

東德總理莫德羅斯斷然拒絕科爾的計劃,但建議建立一個鬆散的聯邦,東德政府認為:科爾的計劃幾乎沒有注意到兩個德國的主權和獨立,如果採用「聯邦」一詞,人們就懂得是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的存在,2月1日,即莫德羅訪蘇兩天後提出了一項歷史性的兩德統一方案,根據其方案,在統一的德國保持「軍事中立」的前提下,東西德首先簽訂條約,建立把經濟、貨幣和運輸系統統一起來的聯邦。此後兩國建立議會委員會等聯合機構。第三步則是將兩國主權交給已建立的權力機構,最後通過選舉,召開統一的議會會議,制定統一的憲法和決定統一的政府,以德意志聯邦形式統一德國,首都設在柏林。

莫德羅的統一方案大大促進了德國統一的進程,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科爾發表聲明「堅決拒絕德國中文化的概念」。認為新的德國採取中立政策是危險的,統一的德國應留在西方聯盟內,不能中立化,也不能非軍事化。

美國則強調,必須在德國繼續同北約結盟並不斷加強同歐洲共同體的聯系的條件下實現統一,統一的德國仍應是北約的正式成員,法國也反對德國保持中立。

英國對統一的德國深有戒心,撒切爾夫人強調:「德國的統一不能影響歐洲的邊界和安全。

蘇聯則強調:一個統一的德國留在北約組織內是不能接受的,戈爾巴喬夫還發出警告說,統一後的德國必須尊重歐洲的邊界,任何破壞軍事——戰略均勢的行動都是蘇聯所不能接受的。

波蘭總理馬佐維耶茨基強調,西德應「最終和無條件地承認奧德——尼斯河是波蘭西部邊界,並強烈要求參加關於德國統一的談判過程。

鑒於德國曾是兩次大戰的策源地這一事實,統一後的德國是否會對歐洲各國再次構成威脅,自然是東、西歐國家普遍關心的問題,這也成了德國統一進程中的一個主要症結,但在某種意義上說,蘇聯對德國統一所持的態度則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德國統一問題受各種錯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所制約,但統一的列車已經起動,一個統一的,強大的德國將在歐洲重新出現,似乎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1990年7月1日,兩德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第一個國家條約生效後,7月6日,兩德又開始就實現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進行談判,並於8月23日鑒署具有歷史意義的兩德「統一條約」,又稱政治條約,或第二個國家條約,條約規定,民德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加入西德。

由於德國統一已大勢所趨,而蘇聯國內的政治形式卻相當嚴峻,為了減少統一後的德國對它自身安全利益的損害,同時為得到德國的經濟援助,並盡可能為自己在歐洲新格局中爭取一個較為主動的地位,蘇聯由過去反對統一的德國歸屬北約轉而改為採取順水推舟的作法,1990年7月14日至16日科爾訪蘇時,雙方就德國統一問題最終達成協議,雙方宣布統一後的德國將享有「充分的主權」,「它有權獨立地決定屬於哪個聯盟」,協議內容還包括統一後的德國的疆域,3至4年內蘇軍撤出民主德國地區;美、英、法軍隊在此期間留在西柏林,未來德軍最高限額為37萬人;未來德國不得製造、擁有和支配原子、化學和生物武器等。由於統一後德國聯盟歸屬問題得到解決,消除了德國統一外部因素的最大障礙,9月20日,在莫斯科召開的「2+4」外長最後一輪會議上簽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其後兩個德國在10月3日實現了統一,這一天,在整個德國,特別在被重新定為首都的柏林,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至此困繞歐洲40多年的德國問題獲得最終解決,這標志著以德國分裂為特徵的歐洲戰後的政治地理格局的結束,而以德國統一為起點的歐洲新的政治地理格局的開始。

Ⅳ 柏林牆是什麼

柏林牆的正式名稱叫"反法西斯防衛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東西方冷戰關系的產物。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戰敗的德國不僅喪失了戰前和戰爭期間吞並的別國領土,而且根據1945年美、英、蘇三國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東普魯士和奧得--尼斯河以東的約11.4萬平方公里的德國領土分別割讓給了蘇聯和波蘭,其餘的德國領土和首都大柏林市則由美蘇英法4國分區佔領,建立4個佔領區,並由4國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接管德國的最高權力。
盡管在戰後關於德國的國際文書中,有關各國都表示要保持德國的統一,使德國在清除納粹和軍國主義之後成為一個和平民主的國家,但是,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不同,目的和利益迥異,對各項協議都作有利於自已的解釋。於是圍繞著實施波茨坦協定、恢復德國統一以及西柏林問題,4大國及其佔領區內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尖銳復雜的斗爭。
隨著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蘇由戰時的盟友變為競爭對手,蘇聯佔領區和西方佔領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德國的分裂也一步步成為現實。
1947年至1949年期間,美、英、法先後將其在德國西部的佔領區合並,召開西佔區立憲議會,制定臨時憲法,實行貨幣改革,用西馬克取代原來的帝國馬克。1949年5月10日,西佔區立憲議會決定以波恩為首都建立聯邦國家,5月23日通過《基本法》,即臨時憲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
在蘇聯佔領下的德國東部5個州,1946年4月舉行了鄉鎮、區州的選舉,建立了相應的各級議會和政府,由德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合並而成的德國統一社會黨在各級政權機構中居主導地位。
1949年10月7日,蘇占區的德國人民委員會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至此,在德國土地上形成了兩個德意志國家。
分裂後的德國,處在東西方政治、軍事較量的漩渦之中,成為在歐洲相互對峙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前沿。1954年10月,聯邦德國同美、英、法等西方國家簽署了巴黎協定,翌年該協定生效,西德結束被佔領狀態,成為主權國家並加入了北約。幾天之後,5月14日,以蘇聯為盟主、包括民主德國在內的東方軍事集團--華沙條約組織也宣告成立。在此後的長時期中,德國的分裂被視為戰後歐洲秩序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在此情況下,原德國首都柏林的東半部蘇占區和西半部美英法佔區形成了兩套體制:兩個市政府,兩套警察體系,兩種貨幣。1948年12月又出現了兩個市議會。美、英、法管制下的西柏林得到馬歇爾計劃中的巨額援款,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被建成西方世界的「櫥窗」。但它地處東德的腹地,象個孤島。
1945年到1961年間,每年約有數十萬民主德國公民通過柏林逃往聯邦德國,使民德蒙受巨大損失。
柏林牆的建立
1961年8月13日凌晨2時,一道道耀眼的探照燈刺破夜空,宣告了柏林市28年東西分隔的開始。星期天,當柏林人一覺醒來時,發現一道40公里長的帶刺鐵絲網沿著蘇聯佔領區界限被匆匆布下。民主德國人民議院發布命令,用鐵絲網封鎖西柏林,後改為混凝土牆,建成舉世矚目的"柏林牆",切斷了東西柏林間的自由往來。
柏林牆於1964年建成。1975年對柏林牆的最後一次工程竣工。柏林牆全長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牆104.5公里、水泥牆10公里、鐵絲網55公里。牆高約3.6米。沿牆修建了253個瞭望塔、136個碉堡、270個警犬樁、108公里長的防汽車和坦克的壕溝。此外,還有一接觸使會發出信號的鐵柵欄119.5公里和供邊防軍士兵巡邏用的巡邏道119.5公里。柏林牆設有7個過境站,供牆兩邊的人員來往之用。
總共有5千人越過柏林牆逃出,至少255人在越境時死亡,其中的171人是在試圖越過市中心的混凝土牆時喪生的。
柏林及其混凝土屏障也成了冷戰及東西德間諜戰的最前沿。克格勃和中央情報局在兩邊分別設有大規模的諜報機構相互對敵,蘇聯就在連接波茨坦與西柏林的格利尼克橋(Glienicke)上與西方交換被俘間諜。
1961年10月27到28日間,美蘇兩軍就美方進入蘇占區權力一事發生爭執,雙方坦克在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查利檢查哨正面對峙了16小時之久,這可能是東西方關系中最敏感危險的一幕。
柏林牆的推倒
柏林牆自建立之日起就一直受到西方的強烈反對和指責,邊境事件層出不窮。西方常以「違反人權」為由,要求拆除柏林牆。民主德國領導人昂納克就此指出,他不反對拆除,但這必須是在導致建牆的因素消失之後。進入80年代後,隨著東西方關系的緩和及兩德關系的改善,柏林牆一帶的緊張氣氛大為緩解,埋在兩德邊界上的自動射擊裝置和地雷被拆除,往來人員明顯增多。
1989年,波蘭和匈牙利颳起了"改革"和"自由化"的旋風, 民主德國的萊比錫等地也爆發了要求"自由化"的群眾遊行。民德執政的統一社會黨內部斗爭激烈,昂納克被迫辭職。在戈爾巴喬夫的「新思維」影響下,新上任的民德領導人克倫茨作出了突破性的決定—開放柏林牆關卡。
1989年11月9日,在宣布民德公民可以自由穿越柏林牆的那個晚上,約10萬人象潮水一般從柏林牆的東邊湧向西邊,所有的護欄全部被挪走,28年的人為阻隔就這樣消失了。
1990年6月13日,民德政府開始拆除全部柏林牆。 1990年10月3日兩德實現統一,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以德國分裂為基礎、蘇美分治為特徵的「雅爾塔格局」徹底完結。

Ⅳ 東西柏林牆是怎麼回事言簡意賅點,謝謝

柏林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啟飢隱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東德(含東德的首都東柏林)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悄廳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89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柏林牆的建立,是德國歷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疤,這個民族那時肢梁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再次分裂。

Ⅵ 二戰德國的齊格菲防線是如何被攻破的

每當提到防線突破戰,人們總會首先想到法國的馬其諾防線.實際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防線突破戰並非人們熟知的馬其諾防線,而是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被盟軍攻破的德國「齊格菲」防線.後者無論從防線本身的工事規模,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數量以及戰役結果所帶來的戰略意義都要遠遠勝過前者.巧合的是兩次戰役中德軍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然其命運卻截然相反一一曾成功攻破法軍馬其諾防線的德軍,卻在其本國境內的.齊格菲"防線攻防戰中輸了個一敗塗地!雖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德軍的失敗乃是歷史必然,但從軍事角度看,作戰上接二連三的諸多失誤乃是其迅速潰敗的重要原因.失誤一:構造的失衡"齊格菲"防線是二戰前德國在其西部邊境構築的永備築壘體系,也稱"西線屏障"或"齊格菲陣地".其建立目的是為防衛德國西線邊界,並以之作為向西進攻的出發基地."齊格菲"之名源於德國民間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英雄王子——傳說他曾經殺死巨龍,以龍血沐浴全身,而後可刀槍不入.德國以之命名防線,取其"堅不可摧"之意.防線工程於1936年3月開始構築,至1939年8月基本建成.德國政府先後共投入10萬工程兵部隊,約35萬勞工,工程總耗資高達35億馬克."齊格菲防線"中設置的"龍牙"障礙物.齊格菲"防線全長約630千米(馬其諾防線全長390千米),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累沃起,沿著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至德國,瑞士邊界結束,共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區.其中,中防區最為牢固,最大縱深達到75千米(馬其諾防線最大縱深15千米).防線共構築有各類永備築城工事14000個(馬其諾防線永備工事5800個),平均每千米正面上的工事數量達到22個(馬其諾防線每千米為15個).防線內部還構築有較完備的道路網,以便於軍隊實施機動.看上去,.齊格菲"防線猶如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然事實並非如此一一如此龐大的防線下,隱藏著許多致命弱點.首先,防線許多地段未構築斜切陣地,一旦對方機械化裝備突入陣地,便可肆無忌憚地.橫沖直撞",這在日後的實戰中即得到了證明.其次,缺少能進行環形反坦克防禦的支撐點和抵抗樞紐,對突入戰地的坦克缺乏有效抵禦手段和能力.再次,防線中大量小型工事並不堅固且偽裝極差,極易被炮火識別並摧毀.第四,部分工事在構建的時候設計不盡合理,其隱蔽措施嚴重束縛了武器威力和機動能力的發揮..失誤二:指揮用人的失當.在一場戰斗或是戰役中,指揮員作用至關重要.此次戰役德軍之所以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用人失當.先看參戰方盟軍部隊幾員大將:善於布陣造勢的布萊德雷,這位"戰術大師"坐鎮中帳,運籌帷幄,在戰役中表現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全方位的大局觀;善打大規模進攻戰的蒙哥馬利,北非戰場使這位元帥一戰成名,此次戰役中同樣戰功顯赫,防線突破口的選擇和"手榴彈行動"都由其一手包辦;善於攻堅的.鐵血"將軍巴頓,這位酷愛馬術的美軍四星上將,天生有著駕御機動"坐騎"——坦克的能力,戰場上素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盟軍指揮官可謂人才濟濟.反觀德軍一方,時任西線總司令的是倫德斯泰特,此人素以用兵謹慎,作戰思想保守而著稱.二戰期間就曾多次因抵制希特勒作戰命令而被後者解除職務.出任西線總司令一職後倫德斯泰特本性不改,始終堅決避敵,退讓的防守策略,致使德軍戰場形勢始終處於被動局面.可以說無論從前線指揮官的數量,還是經驗來講,德軍都完全處於下風.失誤三:作戰方針的失誤布萊德雷和巴頓.蒙哥馬利在一起戰役中,德軍作戰方針缺乏針對性.可能是受到接連幾次戰役失利的影響,希特勒收斂了很多.此次是命令部下一味死守原地,展積極防禦.前線指揮機關指示精神,採取了構壘防線,:,放棄進攻的被動做法.1940年的法軍在馬其頓錯誤,4年後的德軍在"齊線蹈其覆轍!"在"齊格菲"對萊茵河上魯登道夫鐵橋的體現了德軍防禦的機械,情形是,盟軍已攻克科隆,涅米根到德國本土科隆之間多英里的區域,形成了首尾呼應;此時盟軍要想繼續向必須經過魯登道夫鐵橋.況且,德軍已經沒有能力守住,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炸毀盟軍的推進步伐,為後續部贏得時間.但德軍指揮官卻多的精力放到了堅守"陣地"到美第7裝甲師開上鐵橋時,,再想炸橋為時已晚,只地看著美軍的裝甲部隊轟鳴的眼前駛過.:突破地點的選擇對於進攻一方來說.既要便於進攻,又要便於後撤,這樣一個"平衡點"很難找到,因為防禦者總是比進熟悉地形,防禦者不會輕易留下可乘之機.但戰鬥打響不一樣了,動態的戰場上總縱即逝的戰機,這就要求進攻一方的指揮員具備捕捉戰機的能力以及相當的勇氣和魄力,此次戰役中盟軍將領蒙哥馬利恰恰就是這樣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官.1945年2月7日,隨著科爾馬戰斗的勝利,美軍第1集團軍左翼繼續向北部進攻,在魯爾水壩與德軍展開了激烈對抗.無奈之下德軍只好打開水壩造成河水泛濫,美軍第9集團軍因此被迫推遲進攻2個星期.此時德軍集團軍司令馮·布拉斯維茨和希特勒本人都認為盟軍不可能穿過一邊是洪水,一邊是德國森林的沼澤地.但事實上德國人大錯特錯——盟軍恰恰選擇了這個地點作為突破口,2月8日上午10點半,經擴編的英軍第30集團軍在靠近德國,荷蘭邊界的馬斯河和沃爾河之間僅7英里的戰線上發起了進攻,第一輪波次就投入5個師,打了德軍一個措手不及.當天晚上防線就被撕開了一個缺口,數千名德軍被俘.此次"偷襲"的成功同時也宣告了"齊格菲"防線崩潰的開始.失誤五:空戰對峙的失敗.飛機在二戰時期對於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當時高炮技術不成熟,飛機居高臨下的優勢非常突出一一受當時技術水平的影響,飛機轟炸准確率其實並不高,但由於參戰雙方都是利用大規模軍團作戰,目標面積很大,這使得轟炸的效果仍然會很明顯.此次戰役中兩次關鍵性戰斗,盟軍都是先通過空中轟炸,打亂德軍防線作戰部署,而後發突破"齊格菲"陣地的.

這並不完全是防線本身和指揮官的問題,畢竟齊格飛防線還是成功阻擋了盟軍4個月之久,以「世界上沒有永遠堅固的防線這句話」做依據來看,齊格飛防線還是成功的,畢竟當時的德軍已近不是11943年前的德軍,甚至不如諾曼底戰役及法國戰役期間的實力,1945年2月,德軍在西線最後的精銳也被消耗在阿登地區,這其中包括大量精銳的裝甲部隊,飛機以及火炮,再趕上蘇軍在東線發動了維斯瓦河至奧德河一線的全面攻勢,西線有實力的部隊都被調去了東線,留在西線齊格飛防線背後的德軍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的B集團軍群,部隊里充斥著平民組成的國民軍,老弱病殘已經不是稀奇事,坦克都被調去了東線,飛機也因為缺少油料和飛行員而不能作戰,甚至連彈葯都很匱乏,別看德軍背後是魯爾工業區,但是由於盟軍的轟炸,工業區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他們面對的是兵精糧足的百萬盟軍部隊,這種局面無論是倫德斯泰特還是莫德爾,都已經無能為力了,防線修的再堅固,沒有人守在上面,那充其量只是一堆建築而已。這就是德軍兩線作戰最終的苦果

Ⅶ 二戰德國的齊格菲防線是如何被攻破的

每當提到防線突破戰,人們總會首先想到法國的馬其諾防線,實際上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防線突破戰並非人們熟知的馬其諾防線,而是1944年9月至1945年2月被盟軍攻破的德國「齊格菲」防線。後者無論從防線本身的工事規模,戰役雙方投入的兵力數量以及戰役結果所帶來的戰略意義都要遠遠勝過前者。巧合的是兩次戰役中德軍都是當之無愧的主角,然而其命運卻截然相反一一曾成功攻破法軍馬其諾防線的德軍,卻在其本國境內的「齊格菲」防線攻防戰中輸了個一敗塗地!雖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德軍的失敗乃是歷史必然,但從軍事角度看,作戰上接二連三的諸多失誤乃是其迅速潰敗的重要原因。

失誤一:構造的失衡
「齊格菲」防線是二戰前,德國在其西部邊境構築的永備築壘體系,也稱「西線屏障」或「齊格菲陣地」。其建立目的是為防衛德國西線邊界,並以之作為向西進攻的出發基地。「齊格菲」之名源於德國民間史詩《尼貝龍根之歌》中的英雄王子——傳說他曾經殺死巨龍,以龍血沐浴全身,而後可刀槍不入。德國以之命名防線,取其「堅不可摧」之意。

防線工程於1936年3月開始構築,至1939年8月基本建成。德國正府先後共投入10萬工程兵部隊,約35萬勞工,工程總耗資高達35億馬克!「齊格菲防線」中設置了「龍牙」障礙物,防線全長約630公里(馬其諾防線全長390千米),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累沃起,沿著與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至德國、瑞士邊界結束。共劃分為北、中、南3個防區。其中,中防區最為牢固,最大縱深達到75公里(馬其諾防線最大縱深15千米)。防線共構築有各類永備築城工事14000個(馬其諾防線永備工事5800個),平均每公里正面上的工事數量達到22個(馬其諾防線每千米為15個)。防線內部還構築有較完備的道路網,以便於軍隊實施機動。

看上去「齊格菲」防線猶如銅牆鐵壁,固若金湯。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一一如此龐大的防線下,隱藏著許多致命弱點。首先,防線許多地段未構築斜切陣地,一旦對方機械化裝備突入陣地,便可肆無忌憚的「橫沖直撞」,這在日後的實戰中即得到了證明。

其次,該防線缺少能進行環形反坦克防禦的支撐點和抵抗樞紐,對突入戰地的坦克缺乏有效抵禦手段和能力。

再次,防線中大量小型工事並不堅固且偽裝極差,極易被炮火識別並摧毀。

第四,部分工事在構建的時候設計不盡合理,其隱蔽措施嚴重束縛了武器威力和機動能力的發揮。

失誤二:指揮用人的失當
在一場戰斗或是戰役中,指揮員作用至關重要。此次戰役德軍之所以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用人失當。

先看參戰方盟軍部隊幾員大將:善於布陣造勢的布萊德雷。這位「戰術大師」坐鎮中帳,運籌帷幄,在戰役中表現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和全方位的大局觀;善打大規模進攻戰的蒙哥馬利。北非戰場使這位元帥一戰成名,此次戰役中同樣戰功顯赫。防線突破口的選擇和「手榴彈行動」都由其一手包辦;善於攻堅的「鐵血將軍」巴頓。這位酷愛馬術的美軍四星上將,天生有著駕御機動「坐騎」——坦克的能力。戰場上素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盟軍指揮官可謂人才濟濟。而反觀德軍一方,時任西線總司令的是倫德斯泰特。此人素以用兵謹慎,作戰思想保守而著稱。二戰期間就曾多次因抵制希特勒作戰命令而被後者解除職務。出任西線總司令一職後,倫德斯泰特本性不改,始終堅決避敵。退讓的防守策略,致使德軍戰場形勢始終處於被動局面。可以說無論從前線指揮官的數量,還是經驗來講,德軍都完全處於下風。

失誤三:作戰方針的失誤
德軍作戰方針缺乏針對性。可能是受到接連幾次戰役失利的影響,希特勒收斂了很多。此次他命令部下一味死守原地,展開積極防禦。前線指揮機關隨按照他的指示精神,採取了構壘防線,放棄進攻的被動做法。

1940年的法軍在馬奇諾防線的錯誤,四年後的德軍重蹈覆轍。在「齊格菲」防線重點之一的萊茵河上魯登道夫鐵橋戰斗中就體現了德軍防禦的機械。當時的情形是:盟軍已攻克科隆,從雷米根到德國本土科隆之間的區域已經形成了首尾呼應。而此時盟軍如果想繼續前進,就必須經過魯登道夫鐵橋。況且,德軍已經沒有能力守住。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炸毀該橋,阻滯盟軍的推進步伐,為後續部隊馳援贏得時間。但德軍指揮官卻把精力放到了「堅守陣地」上。直到美軍第7裝甲師開上鐵橋時,再想炸橋為時已晚,只能看著美軍的裝甲部隊轟鳴著駛過。

突破地點的選擇對於進攻的一方來說,既要便於進攻,又要便於後撤。這樣一個「平衡點」很難找到。因為防禦者總是比進攻的一方更熟悉地形,所以不會輕易留下可乘之機。但戰鬥打響之後就不一樣了。動態的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這就要求進攻一方的指揮員具備捕捉戰機的能力以及相當的勇氣和魄力。在此次戰役中,盟軍將領蒙哥馬利恰恰就是這樣一名出色的軍事指揮官。

1945年2月7日,隨著科爾馬戰斗的勝利,美軍第1集團軍左翼繼續向北部進攻,在魯爾水壩與德軍展開了激烈對抗。無奈之下德軍只好打開水壩造成河水泛濫,美軍第9集團軍因此被迫推遲進攻兩個星期。此時德軍集團軍司令馮·布拉斯維茨和希特勒本人都認為盟軍不可能穿過一邊是洪水,一邊是德國森林的沼澤地。但事實上德國人大錯特錯——盟軍恰恰選擇了這個地點作為突破口。

1945年2月8日上午10點半,經擴編的英軍第30集團軍在靠近德國、荷蘭邊界的馬斯河和沃爾河之間僅7英里的戰線上發起了進攻。第一輪攻勢就投入5個師,打了德軍一個措手不及。當天晚上防線就被撕開了一個缺口,數千名德軍被俘。此次「偷襲」的成功同時也宣告了「齊格菲」防線崩潰的開始。

失誤四:空戰對峙的失敗
飛機在二戰時期對於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當時防空戰術並不成熟,飛機居高臨下的優勢非常突出一一受當時技術水平的影響,飛機轟炸准確率其實並不高。但由於參戰雙方都是利用大規模軍團作戰,目標面積很大,這使得轟炸的效果仍然會很明顯。在此次戰役中,兩次關鍵性戰斗,盟軍都是先通過空中轟炸,打亂德軍防線作戰部署,而後才發起突擊,突破了「齊格菲」防線的德軍陣地。

這並不完全是防線本身和指揮官的問題,畢竟齊格飛防線還是成功阻擋了盟軍4個月之久,以「世界上沒有永遠堅固的防線這句話」做依據來看,齊格飛防線還是成功的,畢竟當時的德軍已經不是1943年前的德軍,甚至不如諾曼底戰役及法國戰役期間的實力。1945年2月,德軍在西線最後的精銳也被消耗在阿登地區,這其中包括大量精銳的裝甲部隊,飛機以及火炮。再趕上蘇軍在東線發動了維斯瓦河至奧德河一線的全面攻勢,西線有實力的部隊都被調去了東線,留在西線「齊格菲防線」背後的德軍只剩下一個空架子的B集團軍群,部隊里充斥著平民組成的國民軍,老弱病殘已經不是稀奇事,坦克都被調去了東線,飛機也因為缺少油料和飛行員而不能作戰,甚至連彈葯都很匱乏。別看在該防線的背後是德國的魯爾工業區,由於盟軍的轟炸,魯爾工業區已經基本不復存在了。而德軍面對的則是兵精糧足的百萬盟軍部隊,這種局面無論是倫德斯泰特還是莫德爾,都已經無能為力了。防線修的再堅固,沒有人駐守,充其量只是一堆建築而已。這就是德軍兩線作戰最終的苦果。

Ⅷ 誰有二戰中德國的齊格菲防線的資料

齊格菲防線(長630千米)的投資是35億帝國馬克,相當於當時的14億美元。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其西部邊境地區構築的一永備防禦工程,以其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姓氏命名。德國人通常稱之為「西部壁壘」,世界著名四大防線之一。1936年開始構築,1939年8月基本建成、投入總計55萬人。防線自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地域,全長630千米。全防線共構築有各 類永備工事1.4萬個。有火炮、裝甲機槍、指揮所、隱蔽部和彈葯庫等。防線內設有完善的道路網。便於部隊實施機動。防禦工事構築的特點是數量多、容量小、結構簡單。防線由保障地帶、主要防禦地帶和後方陣地組成,縱深35~75 千米 工事構築的特點是工事小 ,數量多 ,結構較簡單。總共構築永備築城工事約14000 個 。包括鋼筋混凝土和裝甲的機槍、火炮工事及指揮所、觀察所、人員掩蔽部、彈葯庫等 。主要的障礙物有「 龍牙 」(多列角錐形鋼筋混凝土樁砦)、防坦克壕及有刺鐵絲網 。地雷爆炸 性障 礙物設置也較廣泛。 1945年2月,西線盟軍進逼齊格菲防線,東線蘇軍進至奧得河,對柏林構成嚴重威脅。在此情況下,德軍不得不把西線半數以上的裝甲兵和大批坦克、火炮調到蘇德戰場。在西線則企圖以剩下的大約59個師的兵力,依託沿萊茵河西岸構築的齊格菲防線,阻止盟軍的推進。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將軍當時預言,如果再發動一次大規模進攻,就可使法西斯德國受到致命的打擊。為此,盟軍制定的軍事行動計劃是:首先殲滅萊茵河以西的德軍,爾後強渡萊茵河攻佔魯爾區,繼而發動最後進攻,進抵易北河與蘇軍會師。2月8日,加拿大第一集團軍在進行了5個半小時的炮火准備後發起進攻,2月13日突破德軍主要防禦地帶後向東南推進。2月22日,美軍第九集團軍和第一集團軍開始強渡魯爾河,至3月2日,美軍抵達靠近杜塞多爾夫的萊茵河,次日與加軍會合,使德軍15個師陷入被包圍殲滅的威脅之中。德軍在遭到損失後慌忙撤到了萊茵河東岸。美軍第三集團軍一部於2月23日發起進攻後,在特里爾附近首先突入齊格菲防線。3月初,該集團軍發動進攻,於3月9日-10日抵達萊茵河。3月15日,盟軍第六集團軍從齊格菲防線南面、第十二集團軍一部從北面同時實施強大的向心攻擊,於3月25日全部肅清了薩爾盆地的敵人。3月23日,盟軍開始強渡萊茵河,並對河東魯爾工業區進行突擊。在魯爾工業區防守的是西線德軍最強大的「B」集團軍群。3月23日夜,第二十一集團軍群發起進攻,一夜之間,英第二集團軍和美第九集團軍強渡了萊茵河,在河東岸奪取了登陸場。第十二集團軍群在輔助方向上進攻的也很順利,於4月1日與第二十一集團軍群的部隊在利普施塔特地域會合,從而對魯爾工業區的德軍18個師,共32、5萬人完成了合圍。德軍抵抗18天後投降,「B」集團軍群總司令莫德爾自殺。魯爾合圍後,盟軍統帥部決定立即在全線發起最後的進攻。第十二集團軍群於4月16日進抵易北河,19日攻佔萊比錫,而後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內。4月25日,美第一集團軍的部隊在托爾高地域的易北河上與蘇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會師。從此,反法西斯戰線在歐洲的東西兩個戰場聯結起來。此時,法西斯德國滅亡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以反法西斯各國取得勝利而告結束的前景已經確定無疑。在這重要時刻,蘇、美、英三國首腦於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蘇聯的克里米亞的雅爾塔舉行了會議,雅爾塔會議是繼德黑蘭會議之後,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舉行的又一次重要會議。會議討論了鏟除NC主義,分區佔領德國、蘇聯參加對日作戰以及戰後安排等問題,簽訂了《雅爾塔協議》,並發表了《克里米亞宣言》2003年德國政府決定在這個冬季拆毀6個大碉堡,這些碉堡是當年希特勒建築的「西牆」的部分建築,「西牆」原本由總 長630公里的碉堡、戰壕以及坦克防空壕組成,具有歷史紀念意義,因此這次拆除引起了一些爭論。德國的「西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來防止聯軍從德國西部邊境進攻的。德國政府的一個委員會,鑒於建築本身不安全,而且也成為新納粹分子的聚集場所,因此決定拆除這些建築。但是,一些歷史學家和二戰時期的老兵卻認為這些在1936年至1940年在德國和瑞士及法國接壤邊境附近建成的碉堡,是歷史的見證,應當保存。 西牆原本具有2萬個地堡,但許多地堡在聯軍於1944至1945年攻入時已經摧毀,當年在此陣亡的德國兵士數以萬計。回顧歷史,當年希特勒很重視西部防衛,因此曾動員50萬工人,撥用全國20%的建築材料來興建這道西牆,原本規模是相當宏偉的。

Ⅸ 當初有關德國的那堵牆是怎麼回事呢

環繞西柏林的一道圍牆。東德政府根據人民議院1961年8月12日通過的法令,於8月12~13日夜間修築。目的是制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為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1970年,雖然東西德之間關系有所改善,東德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 1980年,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除築牆外還嚴格限制西柏林與東德之間的人口流動。後根據東、西德政府 1971年12月20日簽署的協議,限制略有放寬。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國政局劇變。民主德國在向德國西部移民浪潮的沖擊下,於同年 11 月9日,將存在28年零3個月的柏林牆推倒,促進了德國的統一。

在歐洲土地上,尚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水泥牆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
柏林牆(Berliner Mauer),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是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的圍牆,目的是隔離西德(含東德的首都西柏林)和西德(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從而阻隔東西柏林之間市民的往來。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1961年建造,1990年拆除,兩德重歸統一。柏林牆的建立,是德國歷史上難以抹去的一道傷疤,這個民族那時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再次分裂。

背景

柏林牆一段二次大戰以後,德國和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設在波恩。美英法蘇的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西柏林在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然而,美英法三國認為規定和現狀相抵觸而推遲實施,所以西柏林一直都不是西德的領土,直至冷戰結束、兩德統一。
最初柏林市民是能在各區之間自由活動的,但隨著冷戰緊張氣氛的提升,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1949年到1961年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入西柏林。

Ⅹ 二戰柏林牆歷史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納粹德國及其首都柏林被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分成四區佔領。原納粹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相繼成立。兩個德國的分裂對峙持續了41年。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成為東西方兩大陣營交鋒的最前沿,各為其主,各不相讓。這期間,柏林牆的出現,便具有了標志性意義,成為冷戰的符號和象徵。
1949年,蘇聯佔領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東德或民主德國),首都設在東柏林(柏林的蘇聯佔領區),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西德或聯邦德國),首都設在波恩——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為止。
美、英、法、蘇簽署的四國佔領協定保證聯邦德國和西柏林之間的空中走廊。聯邦德國法律和西柏林基本法都規定,西柏林是聯邦德國的領土。由於西柏林的領土完全在民主德國境內,蘇聯為迫使聯邦德國放棄西柏林,開始強行對西柏林實施封鎖,前後共造成3次「柏林危機」。第一次發生於1948年6月24日,又稱「柏林封鎖」,其導火線為蘇聯阻斷鐵路和到柏林西部的通道。1949年5月11日,蘇聯宣布解除封鎖,停止行動之後,危機緩和。第二次發生於1958年,蘇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英、美、法6個月內撤出西柏林駐軍,後來以蘇聯讓步結束。第三次發生於1961年,蘇聯重新提出西柏林撤軍要求,最後以正式開始修建柏林牆結束。美蘇關系以蘇聯宣布凍結柏林問題而得以緩和。 1952年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關閉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邊境,只有東西柏林邊界仍然開放。大批民主德國公民經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及其他西方國家,造成大量技術人才和勞動力的嚴重外流。人力資源的流失帶給民主德國的直接損失約為70億至90億美元,年輕勞動力的流失造成民主德國225億馬克的教育投資損失, 教授和其他知識分子的流失為民主德國的經濟建設增加了困難。
柏林牆修築前,約有250萬民主德國居民逃離民主德國,他們中的許多人通過西柏林前往聯邦德國和其他西歐國家。柏林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沖突導致的,它是二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志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1960年起,民主德國邊防軍將其視為非法越境並向越境者開槍射擊。1961年8月24日,發生第一次槍擊逃亡者事件。1982年《開槍射擊令》下達後,槍擊穿越柏林牆者被合法化。截至1989年,共有61人因穿越柏林牆被民主德國邊防哨兵槍殺。
1970年,雖然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之間關系有所改善,民主德國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外逃。1971年9月,美、蘇、英、法四國簽署《四國柏林協議》,允許放棄任何單方面改變柏林現狀的嘗試,給西柏林人一個自由出入城市和在東柏林探親的國際法保證。1971年12月20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 簽署《通行協議》,人員往來限制略有放寬。1972年5月,美、蘇、英、法四國又簽署《中轉協議》,以緩解西柏林局勢和方便東西柏林的居民通行。1980年,柏林牆的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
1989年,隨著東歐劇變的發生,民主德國出現大批公民外逃的現象,政局發生動盪。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德國以及西柏林,當晚柏林牆在民主德國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德國政府正式決定拆除柏林牆。1990年10月3日,分裂41年的兩德統一。 柏林牆有超過155公里長,約3~4米高,主要可分為:
第零層防線:302座瞭望台
第一層防線:約3.5米高、光滑、淡色的水泥牆,有的地方附鐵絲圍攔和警報器
第二層防線:鋼制拒馬
第三層防線:2米高的鐵絲圍攔
第四層防線:音響警報纜
第五層防線:通電的鐵絲網
第六層防線:共22個碉堡
第七層防線:用來引導(滑)警犬的纜線(共600隻警犬)
第八層防線:6~15米寬的無草皮空地,可以留下逃亡者的腳印,埋有地雷
第九層防線:3~5米深的反車輛壕溝
第十層防線:5米高的路燈
第十一層防線:武裝警衛(共14000人)
第十二層防線:2米高的通電鐵絲網,附警報器
第十三層防線:空地
第十四層防線:第二道水泥牆,高3.5~4.2米、厚15厘米 ,可以抵擋裝甲車輛的撞擊
第十五層防線:有些地方需要游過施普雷河 西柏林城市外圍有若干可航行水道,西柏林市政廳在邊界處放置了一串白色浮標並注有「地區邊界」字樣。西柏林的遊船必須小心保持在西柏林一側,在東側則有民主德國邊防軍的巡邏艇巡邏。
東柏林河岸上通常修建有工事,在哈弗爾河等部分河道和湖岸兩邊會修建圍牆。民主德國居民不能到達這些水域的東側。在施普雷河的某些地段,水下安置了柵欄以阻擋潛水越境者。
市區內的水上界限並未標註明確,柏林牆在這些地方被河道隔斷,水面情況被邊防軍監視。有時一些西柏林的船隻和游泳者誤入邊界時民主德國邊防軍會開槍射擊,並造成過一些傷亡。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西牆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4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4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51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