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後德國是如何恢復經濟的
二戰一結束,美國對西歐就開戰了"馬歇爾計劃",給德國輸入了大量資金以扶持其經濟尤其是工業的發展。
戰前德國就是一個發達工業國家,從技術到管理都不會因為房子被毀了而消失。
德國的初級、中級和高等教育在歐洲一直處於領先水平,大量的人口都是高素質的勞動力。
德國就因為這樣有了資金基礎、有高素質的勞動力、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管理水平、有當時很多項人類最先進的工業技術為基礎,所以恢復經濟很快。.
㈡ 為什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能快速崛起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能快速崛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
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
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㈢ 二戰後的德國為什麼經濟復甦哪么的快
二戰後的德國為什麼經濟復甦快的原因:
第一,德意志民族屬於深林游牧民族,天生堅強,從不恐懼任何人;
第二,德國雖在二戰大敗,但它在二戰時搶了許多東。
第三,德國和日本一樣,二戰後並不是開始就恢復很快,還處於多國分治。但這期間德國戰略性地討好眾國,得到主動之勢,蓄了幾年再將保留下來的技術,產業,老本用上,大力走資本主義大賺一筆。
第四,德國地處西歐中心,是商業要道並有利於發展商業,四周都可進行交易,吞吐量大。
第五,德國老產業可大賺一筆,並其重工業也很發達,專進行加工出口。
㈣ 誰能介紹一下二戰後德國經濟崛起
德國歷史
四、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逆境中的魏瑪共和國與德意志民族的崛起
(一)魏瑪共和國的建立(1919―1933年)
1918年11月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威廉二世被迫退位,但政權落到了資產階級手裡。臨時政府鎮壓了1919年初德共組織的柏林工人武裝起義,並殺害了盧森堡、卡爾?李卜克內西和大批工人。此後,又鎮壓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國民議會在小城魏瑪召開,組成了以右翼社會民主黨人為首的共和國政府。國民議會通過了憲法,史稱「魏瑪憲法」。這一時期的德國被稱為「魏瑪共和國」。
(二)凡爾賽和約的簽訂
1.時間:1919年6月28日。
2.內容:
①重劃德國的疆界: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薩爾煤礦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由協約國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德國不得設防;德國承認奧地利的獨立,不得同它合並;承認波蘭獨立,把原屬波蘭的領土基本上歸還波蘭。
②德國的海外殖民地,由戰勝國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其中的非洲和中東部分歸英法等國,太平洋上的島嶼大多被日本佔有。
③在軍備上,德國要接受嚴格的限制。
④德國需對協約國支付大量的賠款。
(三)德國的崛起
德國利用戰勝國之間在賠款問題上的矛盾,迅速恢復了經濟,又在洛迦諾會議上提高了政治地位,從而重新崛起。2002年4月教育部頒布的高中《歷史教學大綱》將這段內容列入閱讀課范圍,不做考試要求,因此不必詳述。
(四)第三帝國的興起
法西斯統治的建立
1.背景:
①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經濟危機,德國受經濟危機的沖擊特別嚴重,魏瑪政府顯得軟弱無能。
②統治階級傾向於建立一個獨裁政府,對內鎮壓不斷高漲的群眾運動,穩定統治秩序;對外繼續打破凡爾賽體系的束縛,提高德國的國際地位,為德國奪取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
③希特勒和法西斯組織納粹黨利用經濟危機造成的混亂形勢,打著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招牌,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騙取了日益廣泛的支持,勢力大增。
④希特勒還討好軍隊,加緊與統治階級勾結。
2.建立:
1932年夏,德國舉行國會選舉,納粹黨一躍成為國會第一大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製造「國會縱火案」,藉以打擊德國共產黨,進而取締納粹黨以外的所有政黨,逐漸掌握了國家大權。1934年,希特勒集總統、總理和軍隊最高統帥於一身,成為國家元首,法西斯獨裁統治在德國建立起來。
納粹黨採取的措施
1.政治上:取締其它所有政黨;瘋狂迫害猶太人,推行種族滅絕政策。
2.經濟和文化上:大力發展軍事工業及相關的民用工業,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嚴密控制文化教育領域,用納粹黨的理論鉗制人們的思想。
3.軍事上:從1935年開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大量擴展陸軍,積極重建空軍,開始建造軍艦。
4.對外關繫上:1933年,德國為了放手擴軍備戰,退出國聯:1936年,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進一步踐踏了凡爾賽和約。
希特勒的冒險與失敗
背景
1.西方大國推行綏靖政策:
①對德意法西斯公開武裝干涉西班牙,採取縱容侵略的「不幹涉政策」。
②德國撕毀凡爾賽和約,廢除洛迦諾公約,西方大國未予反擊。
③1938年春,德國吞並奧地利;接著,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英法意炮製慕尼黑協定,使德國侵佔蘇台德區,隨後吞並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2.德、意、日法西斯結盟:
1936年,德意秘密簽訂了「德意議定書」,形成了「柏林——羅馬軸心」;後來,德日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一年後,義大利也加入這一協定,德、意、日三國軸心正式形成。
3.《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1939年8月,蘇聯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全,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這樣,德國就為發動戰爭時免於兩線作戰,解除了後顧
冒險
1.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突然襲擊波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被打敗。(「二戰」的具體內容略)
2「二戰」的性質: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3.影響:
①給人類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和災難。
②摧毀了當時的法西斯主義,教育了各國人民,爭取和平進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③沉重打擊了國際帝國主義,促進了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
④促進了國際社會主義力量的發展壯大。
⑤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
五、二戰後,長期分裂,最終統一
(一)盟國管制期間的德國
1.分區佔領:戰後,蘇、美、英、法對德國及其首都柏林實行分區佔領。
2.對德國法西斯的處理:戰後,歐洲國際軍事法庭在德國的紐倫堡對納粹戰犯進行審判,有12名戰犯被判處絞刑,7名戰犯判處無期或有期徒刑。同時,法庭還宣判納粹黨為非法組織。
3.柏林危機:為了適應霸權政策的需要,美國採取分裂德國和扶植西德的政策。1947年初,美英將它們在德國的佔領區首先合並,以後法國佔領區也合並進來;1948年,西方國家佔領區單獨實行貨幣改革。蘇聯為了反擊,全面切斷了西方佔領區同柏林之間的水陸交通,在自己控制的地區發行新貨幣。這就是所謂的1948年「柏林危機」。柏林在1948年正式分裂成兩個城市,1961年,民主德國修築了「柏林牆」。
(二)德國的分裂
1949年,在美國的策劃下,德國西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接著,在蘇聯的支持下,德國東部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三)聯邦德國的崛起
崛起的原因
戰後,聯邦德國實行非軍事化,集中有限的財力物力進行經濟建設。同時,政局相對比較穩定,原有的勞動力素質和工業布局的基礎良好,政府在對經濟進行宏觀管理的前提下,注意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發揮了市場經濟的作用,促進了經濟的起飛。
表現
1.20世紀60年代初,聯邦德國成為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國。197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加了6倍。
2.1967年,聯邦德國參與組織「歐洲共同體」。
3.20世紀70年代,聯邦德國和日本成為最大的債權國。
(四)德國的重新統一
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使長期保持穩定的民主德國政局出現大動盪。這時,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領導更換,隨後黨的方針改變:承認反對派組織「新論壇」為合法組織;政府宣布開放東西柏林邊界,拆除「柏林牆」;決定實行多黨制。第二年春天,稱為「德國聯盟」的三個反對黨聯盟在大選中獲勝。10月,以民主德國並入聯邦德國的方式實現了兩德統一。
二、歸納整理
1、德國的政權更替(分分合合):
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萊茵同盟(1806—1815)——德意志聯邦(1815—1866)——北德意志同盟(1866—1871)——德意志帝國(1871—1918)——魏瑪共和國(1919—1933)——納粹帝國(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1945)——四國分區佔領時期(1945—1949)----東德和西德對峙(1949—1990)——統一後的聯邦德國(1990—現在)
2、經濟概況:
①17世紀,普魯士經過多年經濟發展和軍國主義擴張,已成德意志最重要的邦國之一,但還不是歐洲強國。②18世紀,腓特烈二世積極發展工商業。
③19世紀早期開始工業革命,但其分裂狀態影響了工業革命的進程。
④1871年完成統一後經濟飛速發展,又得到法國50億的戰爭賠款和兩處礦藏,兩次工業交叉進行,及時採用新技術和新設備,20世紀初工業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⑤一戰戰敗後被宰割,但德國利用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依靠美國垡迅速恢復了經濟。
⑥在1929年經濟危機的打擊下,法西斯勢力上台,使國民經濟納入軍事化軌道。
⑦二戰後藉助馬歇爾計劃恢復經濟,發展迅速,成為西歐最強的經濟大國。
⑧1967年做為發起國之一加入「歐共體」,在經濟上與美國展開競爭。
3、對外戰爭:
封建王朝:①17世紀以來,普魯士對外推行軍國主義擴張政策。②普奧是反法同盟中的主角,多次參加對法國的戰爭。此間進行的戰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本國以及歐洲的封建統治秩序。
統一戰爭:
一戰:
二戰:
概括德國的基本情況:
1、政治(1)統一前四分五裂,二戰後東、西德國分道揚鑣。德國領土分分合合;(2)通過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戰爭方式,完成統一,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殘余對德國政治有較大影響,富於侵略性和擴張性。近現代史上,德國兩次挑起世界大戰,既是發動者,又是受害者;(3)政治上,長期和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結怨深。二戰後,在美蘇夾縫之中,德法和解,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走聯合自強之路。
2、經濟(1)統一前各地區發展不平衡,統一後發展迅速;(2)兩次世界大戰沉重削弱德國經濟,戰後利用有利的國際形勢,迅速恢復、發展經濟。一戰後利用戰勝國之間的矛盾,二戰後利用東西方「冷戰」局面,都藉助美國資本輸出,恢復經濟,兩度崛起,最終成為經濟大國;(3)抓住第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實現跳躍式發展。
㈤ 二戰後,義大利和德國是如何振興經濟的
I. 在戰爭結束前德國就擁有想當數量的高科技人才。研發能力強,生產設備先進,產品工藝較高。例如德軍專門對付馬其諾防線而生產的古斯塔夫格特拉大炮長43米寬7米高11米重1350噸。由於發射炮彈對炮管內膛磨損相當厲害,所以後發的炮彈要比前面的直徑要大,也就是每一發炮彈經過精密計算單獨生產,按發射先後順序編號。由此可見當時德國具有的非凡生產工藝。在二戰後期出現的V-2火箭,噴氣式飛機雖然未能在戰事上為第三帝國挽回失敗的命運,但卻還是證明了當時德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另外盡管許多工廠毀於戰火,但大批科技人才和有經驗的技術工人依然在,並沒有造成技術斷層,為今後的重建作出了巨大貢獻。
II.盟軍的慷慨。戰後盟軍沒收了所有納粹德國的資產。以大眾汽車廠為例,它一度為盟軍控制,英國人重建了工廠,更名為沃爾夫斯堡發動機廠,公司資產被沒收。主要修理英軍車輛和生產吉普車發動機,並少量生產大眾汽車供應佔領軍和德國郵政用車。1949年盟軍放棄了對納粹沒收資產的管制,而沒有象蘇聯人那樣瘋狂的從佔領區將整個整個德國工廠搬回去--的伏爾加汽車就是全部的德國技術。也就是說西德地區的尚未毀於戰火的工業基礎設施被保存下來了,而沒有象東德地區再遭受一次比戰火更甚的洗劫。為今後的經濟重建保存了較為良好的工業基礎。
III. 馬歇爾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稱為「歐洲復興計劃」。戰後歐洲經濟破敗不堪,德國更甚。生產尚未恢復,經濟面臨崩潰,人民生計也是極大問題。由於普遍貧困導致共產主義,潮逐漸冒出頭來。馬歇爾擔任美國國務卿後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恢復歐洲經濟,恢復人民正常生活。經過馬歇爾的努力美國國會批准了該計劃。此時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即歐洲經合組織的前身。130億美元自1948年到1951年以直接援助和貸款的形式為幫助恢復工農業生產、穩定金融、擴大貿易作出了極大貢獻。在此期間幾個西歐國家的GNP增長達到了15-25%,並極大的促進了化學,工程,鋼鐵工業的迅速更新,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德國當然是其中最大的收益者。但這並非美國慷慨,而是出於與前蘇聯爭取歐洲的不得已之舉。
IV. 獨創的社會市場經濟和完善的法律。經濟部長路德維西艾哈德於1948年廢除舊貨幣,推出新貨幣,即Deutsche Mark。而且取消了物價管制,利用自由市場自身體制來決定資源配置。政府放棄集中管理經濟,恢復生產與消費的自由。以自由經濟為主,國家干預為輔,政府盡量不幹涉市場活動。即使干預也是為了鼓勵競爭,打擊壟斷,創造一種競爭秩序。這就是經濟學上稱的社會市場經濟。這是德國首創並踐行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為實現和保護這種「自由加秩序」的市場經濟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律為依託。第一,為適應自由競爭的要求,確立規制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如在競爭法方面頒布《反對限制競爭法》、修改《反對不正當競爭法》,在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頒布《損害賠償責任法》、《德國產品責任法》.第二,為適應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要求確立規制社會市場經濟主體的法律,如在規范企業法律形態方面,修正《公司法》,制定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明確國有企業必須以競爭者身份參與生產經營;在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方面,頒行《企業責任法》、《營業場所租賃法》、《標准合同條件法》、《機動車貨運法》等法律.第三,為適應社會安全的要求,確立社會分配調控的法律,如頒行《解僱保護法》、《就業促進法》、《嚴重傷殘法》、《農民養老救濟法》、《社會法典》等法律。第四,為適應國家適當調節經濟的要求,確立宏觀調控方面的法律,如頒行《德意志聯邦銀行法》、《經 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價格法》、《預演算法》、《外貿法》、《稅法》、《投資法》、《計劃法》等法律。其實早在十九世紀普魯士的律法就為許多國家借鑒,如日本的第一部憲法幾乎就是照抄了一遍。直到今天還有許多國家向德國借鑒,中國就是其中之一。由於其完善的法律系統和穩定的經濟使德國馬克有「紙本位時代的硬通貨」之美稱。
V.出色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在德國戰後迅速恢復並在高速發展國民經濟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是世人所公認的,因此被譽為創造德國「經濟奇跡」的「秘密武器」而在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中,又以作為主體與核心的「雙元制」模式最具特色。所謂「雙元制」,是一種由培訓企業和職業學校雙方在國家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分工培養技術工人的職業培訓體系。數據顯示在德國畢業學生占相應學齡人口的86%。其中25%選擇了普通教育,61%職業教育。這兩者的比率是29:71。也就是說100名中學畢業生有71人選擇了成為技術工人。職業教育為德國經濟建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具有初、中級技術質素的合格工人,是德國工業的軟基礎。 為了振興經濟,義大利和後來改革開放的中國一樣實行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鼓勵佔有優勢地位的服裝和汽車等產業創名牌並出口創匯。與此同時,為了改變南北經濟發展差異,在南部的巴里和布林迪西等三個地區設立經濟開發區,吸引外資和內資在那裡投資辦企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義大利和德國一樣,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跡。到九十年代一度超過英國,緊隨美日德法,躋身世界經濟5強行列。
㈥ 德國在二戰後成為經濟,政治大國的原因,要詳細點哦~謝啦~別的地方復制的也行,要詳細,准確一點~
經濟方面1.美國的馬歇爾計劃
2.較高的人口素質,勞動力素質
3.正確的經濟發展計劃:建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 完善的社會保障的建立 優先發展科技
4.相對和平穩定的國際國內環境
政治方面1.經濟的長足發展
2.歐洲共同體 歐盟的成立(主要發起國)
3.東德西德的合並
4.作為和平力量之一,外交政策得力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不僅面臨著因戰爭遭受的嚴重經濟衰敗局面,而且因美蘇冷戰而導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致使統一的經濟被割裂。但戰後,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又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一、西德雖經過戰爭的破壞,但是強大的工業基礎保留下來,這是戰後西德工業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的基礎。
首先,在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轟炸目標主要集中在了軍事工業上,對於盟軍來說這是對他們的一次更新技術的機遇。削弱軍事力量遠比削弱工業力量對他們來得有利。而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因此,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亨利·摩根索在《德國是我們的問題》一書中指出,科倫的福特工廠和科倫大教堂一樣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魯塞海姆汽車廠、霍斯特聯合化工廠、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克冶金聯合工廠都沒有遭到破壞。魯爾和薩爾兩地的化學工業雖遭到破壞,但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都可以恢復生產。據美軍轟炸司令部的估計,轟炸的結果全德國鋼鐵生產能力遭到破壞的只有6%,西德達12%。煤礦減產2%,焦炭4%,機器製造15%。金屬加工機床被破壞達6.5%。1945年12月12日伯思斯坦上校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一個小組上報告說:「德國工業75%安然無惹,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很容易恢復的。」
第二點在於英美法將西德分成了三個佔領區,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東德西德就像是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斗爭的各自領地。根據「非工業化」方針,盟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067號政策指令,規定要拆除德國所有軍工廠以及用於賠償的重工業工廠,規定拆除的清單涉及1600家企業及其設備。但是這項政策指令並沒有認真執行。1946年6月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在斯圖加特演說中公開表示: 「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他聲明, 「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有著巨大的工業的德國變成貧民窟,,歐洲的重建,特別是德國鄰國的重建將會是十分緩慢的。」1947年7月參謀長聯席會議制定1779號政策指令,代替1067號政策指令,提出「一個有秩序的、繁榮的歐洲需要一個穩定的生產效率高『的德國在經濟上作出貢獻。」1947年8月英美雙占區修改了對西德工業的限制政策。1948年6月1日,英、美、法三國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簽訂六國協定,宣市國際管制魯爾區。德國參加歐洲重建計劃。
西方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據哈姆森教授的估計,高妒、平爐、軋鋼設備被拆除的占整個設條的及10—25%,精密機器和光學儀器生產能力減少20%,合成燃料生產能力減少20%,化學工業因拆遷而喪失的生產能力為6%,運輸機器被拆走8%,其他工業部門損失不大。戰前德國三大工業區,魯爾和薩爾都在西德,只有西里西亞在民主德國。據1946年估計,西德佔1944年全德工業產量的63%,基本材料的67%,生產資料的62%,消費資料的60%。因此,戰後西德保留了強大的工業基礎。
二。馬歇爾計劃對西德的影響
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啟動資金,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談。而當時,人民的生計也是一大問題。吃不飽飯,幹活就不會有勁。這種情況下,想要復興更是難上加難。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當時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在他的努力下,130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到了1956年,西德利用這筆基金投資大100億馬克,大大緩解了資金缺乏的狀況。據估計,聯邦德國由於從1949年參加馬歇爾計劃,人均獲得了140馬克的補助。據1952年華盛頓出版的《美國政府的對外援助》一書的估計,到1948年美國共花掉214億美元,英國支出9億美元。這筆錢主要用於購買食品,很少用於生產。這些食品出售後所得款項大部分用於軍事當局的支出;一部分貸給德國工業家用於恢復生產的資金。
據統計,到1954年10月,西方盟國給西德的援助為44億美元,其中美國17億,英國8億,馬歇爾計劃提出的援助9億。另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字,1945年7月到1955年9月30日,美國給西德的敗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38.68億美元。1945—1947年英國給予的政府補助金和信用貸款為9億美元。這些錢主要用於恢復工業生產。我們看到的另個統計數字是,1948—1954的年西德從軍事佔領當局和馬歇爾計劃得到的資金共72.98億美元,其中38.52億用於投資。這些錢以物資形式運到西德,所得錢款存入聯邦銀行,稱為「等值基金」,再作為資金投入工礦企業。
在西德經濟恢復的最初年代外援的作用還是很大的。當然這種作用隨著西德本身經濟的恢復而逐漸減少。1948和1949年外援佔西德國民收入的5%。1948一1950年西德進口貨物的57%是靠美國的援助。外國貨款在西德長期投資中所佔比例1949年為2.8%,1950華為10.3%;1951年為5%,以後逐年減少。
三、「軟實力」:人力資源的使用
在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
而有研究表明,1950年,西德擁有在校大學生10萬人,也就是說每1萬居民中就有21個大學生。到1970年大學生達到了41萬人,也就是每1萬居民中有68名大學生。這同樣是西德復興的「非物質資本」。為迅速恢復經濟,西德政府極為重視科技投資和發展教育。而且教育為本一直都是德國的傳統,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一個繁榮的德國。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在最初可能給西德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但是,很快他們就成為西德恢復經濟的勞動力。其一,這些難民都是廉價的勞動力。他們工資低。因而企業的生產成本低,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其二,依靠他們的知識和技術恢復生產。不久他們之中有些人重建工廠,主要生產出口產品,有利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其三,他們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有利於經濟的恢復。
四、地理環境上的先天優勢
西德在地理上佔了相當大的優勢,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都出產自西德。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1936年西德在全國整個工業產值中佔61%,原料和基礎材料生產佔66%,基礎設施生產佔61%。而東部相對寥寥無幾。同時,西德擁有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而他們對於西德工業來說就是左臂右膀。相對的,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
五、「自由市場經濟」及幣制改革
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當時擔任西佔區經濟管理局長的路德維希- 艾哈德。他是國民經濟學的新自由派代表,極力推崇自由的市場經濟。他認為,真正的貨幣只有在真正的市場上才能發揮作用,而真正的市場不應該有價格控制和配給制。取消物價規定,取消產品配給制,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相對於整個德國的經濟史而言,這是一次成功的戰役。盡管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面臨了物價上漲、失業率增加、通貨膨脹等等的問題,但是很快市場經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物價日趨穩定,甚至其增長的幅度遠小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而生產力也在這一時期得到了有力的發展。
在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西德還實行了幣制改革。在二戰前,舊帝國馬克約為170億,二戰之後卻變為了700億。因此在二戰的後期,舊帝國馬克一文不值,在德國市場上充當貨幣作用的是美國的幸福牌香煙。1948年6月20日,美國佔領軍當局對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用10個舊帝國馬克換一個1個新德國馬克。在短短的幾周之內,舊帝國馬克的所有有價證券,儲蓄金,銀行存款,抵押金等等全部兌換完畢。這是一次非常苛刻的剝削行為,但是卻挽救了德國。德國馬克相對美元的兌換率逐漸上升。原本空空如也的商店中再一次充滿了各種商品,人們的生活也開始走上了正軌。
由於推行自由市場經濟,西德面臨許多的問題。貧富差距逐漸增大,底層勞動人民怨聲載道。但是,艾哈德引進了競爭的機制,誰工作的時間長,誰工作的效率高,誰就有工作,否則就是能面臨下崗。這樣的競爭機制就是依靠剝削廣大勞動人民來積累最原始的資本。由於競爭機制,資本家們一味的壓低工資,從中得到了更高的利潤。然而盡管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西德的整體社會環境還是處於穩定的狀態。由於戰爭的破壞,人民擁有最迫切的願望去修復自己的家園,去重建一個有生機的新的德國,因此,西德人民勤勤懇懇的工作著,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力量。
當然,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就是西德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西德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和廉價的勞動力,生產出價格遠低於其他國家的產品。這使得西德的外貿市場發展很快,進出口貿易增長迅速。1950年時還是貿易逆差7.21億美元,到了1960年時已經變成了順差。
六、朝鮮戰爭
此外,還需提到的就是朝鮮戰爭。這是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盡管艾哈德竭力否認,但朝鮮戰爭確實挽救了西德經濟。 (艾哈德:《來自競爭的繁榮》商務1983年,第41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國需要西德供應武器和彈葯,也需要西德參加所謂的「歐洲防務」。因而美國不得不修改對西德工業和技術的「裁減政策」。1950年5月紐約外長會議決定,把禁止生產射擊、砍殺和刺殺武器改為限制生產,取消對造船業的限制。鋼產量不再受限制。1950年鋼產量為1210萬噸,1953年達1350萬噸。1954年制定「有關監督工業的決議」,進一步放寬了限制西德工業生產的條件。以前禁止生產合成橡膠和合成燃料,限制生產軸承,現在只管制其生產能力。取消了限制重型機床、鋁、合成氨、氯生產的規定,不再對化學科研進行限制。
朝鮮戰爭爆發後,大批船舶定貨單飛往西德,要求建造的新油輪和新貨輪達200萬噸。漢堡港是德國最大的港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漢堡港遭到嚴重破壞,到1953年已有70%修復使用。到本世紀60年代,德國商胎隊已有貨輪2700艘,總噸數達65b萬DE卜朝鮮戰爭改變了西德的貿易逆差。1950年外貿逆差為30億美元,1951年為1億美元,1952年則為順差7億美元。觀察家西奧多·H.懷特說:「朝鮮戰爭僅僅給德國人迅速地無條件地帶來了好處。」《經濟學家》雜志指出;「1950年6月,朝鮮戰爭結整個貿易界帶來了繁榮。」
綜上所述,是戰後西德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的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等。
最後還應指出,50年代西德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其他資本主義國家,是由於西德起點低,這是戰爭破壞和戰後盟國推行「非工業化」政策的結果。大體到本世紀6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奇跡」已經結束,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定向同步發展,發展速度降到5%的歐洲平均發展水平。
二、經濟發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以聯邦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經濟的發展,開始改變了戰後美國經濟的霸主地位,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開始走向多極化。
2、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隨著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西歐經濟在很多領域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不願意受美國控制和操縱,開始為提高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努力。希望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希望與美國建立平等的夥伴關系,開始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促使國際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
3、有利於加強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聯邦德國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認為只有聯合的歐洲才能發展,所以從建立歐洲煤鋼聯營,到歐洲共同體的成立,德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德國經濟的發展趕超英法後,德國利用其強大的經濟實力迫使英國組織的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破產,使英國於1973年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從而加強了歐洲的團結和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作為戰敗國,首先被趕出了資本主義市場。根據「四化」方針,即非軍事化,非納粹化,非中央集權化和非工業化方針,德國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面臨著一系列的被削弱甚至被消滅的計劃。根據1946年3月制定的「限制工業計劃」,即所謂摩根索計劃,德國工業生產能力要降低到1938年的50—55%,鋼產量為1938年的1/4,即從2200萬噸降到580萬噸,化學工業和重型機器降到1938年的1/3,水泥降到1/2,車床降到1/10,汽車降到1/5,紡織工業降到l/2,只有傢俱、玻璃、自行車等民用工業不受限制。但是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聯邦德國經濟迅速恢復,到1949年11日已接近1936年的水平,1950年就超過了1936年的水平。所有的工業生產都受到了限制。但是,西德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一躍而起,卻是有著別的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
㈦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其戰後經濟是怎樣一點點恢復的
二戰後的德國和日本主要從國內和國際兩個方面進行戰後經濟恢復的,國內採取的措施包括:推行民主政治、發展科技和教育、採取比較寬松的人口政策;國際方麵包括:倡導積極的外交政策、爭取國際援助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結束於1945年,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戰爭。據史料調查統計,戰爭中共傷亡9000萬餘人,對於世界各個國家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各國經濟百廢待興。其中德國和日本是戰敗國。他們是怎樣恢復國民經濟的呢?具體如下:
㈧ 二戰後聯邦德國為促進政治、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採取的舉措有那些
二戰後德國解體,分裂成為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分別被美國和蘇聯佔領。聯邦德國二戰後實行了以下政策:
1、國民經濟非軍事化政策。這不僅使得聯邦德國的工業得以恢復,甚至超過了戰前水平。不僅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同時還促進了就業。同時也使得社會穩定。 2、西歐各國和美國的大力扶持。使得聯邦德國的經濟發展有了可靠的保證。 3、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將原有的人才研究方向從軍用轉為民用。 4、社會改革的推進,使得原有的法西斯主義得以消除。
㈨ 二戰時期德國的經濟到底如何
一、德國為了擺脫危機,不得不加強國家干預經濟,通過公共工程消滅失業,加強工業的國有化,同時也保證私有化為經濟帶來活力。
由政府舉債,興建公共工程。
大力擴軍。
配給制。
多管齊下,就這樣創造了納粹德國的「經濟奇跡」,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
二、這種飲鴆止渴的刺激經濟,帶來了幾個大問題。
如果軍隊不再需要產品,經濟該何去何從?這就成為了二戰爆發的重要的經濟因素,如果納粹德國不發動戰爭,在未來經濟就會因為大量的債務和赤字崩潰。事實上,1936-38年,德國的平均工資水平下降了25%。所以,不斷發動對外戰爭,創造軍需訂單,就成為了維持經濟的必須手段。
在1936年左右,世界市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而工業成品(德國出口的主要產品)的價格在下跌,德國政府越來越難以維持收支平衡,1933-36年,德國的出口下降了9%,進口同比上漲9%,帶來了嚴重的貿易逆差。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通過強行控制個人市場投資的方式來刮地皮。1934-38年,德國的非上市流通證券所佔的市場份額從超過一半下降到大約10%左右。
即使在戰爭爆發,西歐都被納粹佔領的情況下,德國無法將工業產品往已經工業化的西歐傾銷,資本流動無法構成循環,德國只能陷入資本的自我循環狀態。
所以可以知道,德國的擴張必然是「全球性」的,不以元首意志而轉移的,所謂「換取德意志民族更大的生存空間」,倒不如說是向東打開市場。但由於希特勒政權各方面的原因,德國沒能滅亡蘇聯,從而加速了其敗亡。
三、在戰爭爆發後,德國維持經濟和資源收入主要來源於以下幾點:
在佔領國的掠奪式經濟政策。在德國政府的「新領土」,德國買家以強制的極低價格購買當地原材料。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又使德國強行掠奪佔領國資源,法國的全國近半的車皮被用來輸送貨物給德國;1940年,挪威喪失了自身經濟收入的20%,1943年時達到了誇張的40%。
在佔領國強制征發廉價勞動力。當然,對於抵抗激烈的波蘭人和猶太人,則送進集中營強制勞動。對於其他國家,主要是以廉價僱傭勞動力為主。直到1944年,強制佔領國勞工已經佔到德國全體勞動力的1/4,這個數字是極為驚人的。
與同盟、佔領地區傀儡國的貿易。由於英國封鎖,德國基本隔絕於世界市場,無法從美洲亞洲獲得戰爭資源,於是納粹只能在歐洲范圍內尋求貿易夥伴,比如說瑞典的鐵、羅馬尼亞的石油、西班牙的鎢。甚至在蘇德交戰之前,德國與蘇聯的貿易也非常繁榮,蘇聯利用原材料、糧食和石油從德國換取了大量的工業產品。
㈩ 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都是戰敗國,戰後的德國經濟是什麼狀況
二戰後戰敗的德國不僅面臨著因戰爭遭受的嚴重經濟衰敗局面,而且因美蘇冷戰而導致德國分裂為兩個國家,致使統一的經濟被割裂。但戰後,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並在20世紀60年代初,經濟發展再次超過英法。聯邦德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呢?又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