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戰前德國的領土面積
德國在一戰前的領土面積約為54萬平方公里,是歐洲除俄羅斯以外面積最大的國家(注意當時阿爾薩斯—洛林為德國而非法國領土)。
但德國在卑斯麥時代以後完全背離了鐵血宰相所強調的外交原則,結果在一戰前四面挑釁而受英、法、俄的共同敵視,並給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而最終捲入一戰。一戰中很有意義的事件是德國在東線擊敗了沙俄,並迫使新生的蘇俄政府割讓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由於德國戰敗,不但這些領土全部吐了出來,甚至賠上了阿爾薩斯—洛林和大片東普魯士領土。而一戰的慘敗又觸發了德國挑起了二戰,從而進一步割地賠款。
⑵ 一戰德國曾經佔領哪些國家
樓上穿越了吧,樓主問的一戰,那會還沒蘇聯呢....你們直接就穿越到二戰了啊,
一戰德國打的比二戰苦逼多了,至少二戰德國佔領了法國,還打到了莫斯科才被冬將軍打回來
雖然出於不同原因,但一戰時德國在西線同樣是先打了比利時,佔領比利時和盧森堡後借這兩個國家的道進攻法國,不同的是,一戰中德軍之打到巴黎近郊的馬恩河到凡爾登一帶就打不下去了,進入戰略相持,最終只佔領了法國東北部,而東線德國打下了波蘭、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還佔領了一小片俄國的地皮,但沒能進一步進軍,直到十月革命推翻沙俄,新建立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戰爭....之後德國還打了羅馬尼亞,佔領了小半地方後就被打回來了.....殖民地戰爭德國是全面失敗的,幾乎沒能佔領任何地方...
附圖,1921年時戰線是藍色的那條
另外一戰中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這些國家是和奧匈在打...德國只是有限的參與了一下
⑶ 第一次世界大戰
開始是可索沃事件
結束是德國投降
⑷ 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沙皇俄國的面積與解體前蘇聯的面積。
沙俄的面積更大,一戰前,沙俄的疆域面積是2280萬平方公里。
1917年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後,蘇俄歸還了沙俄侵佔的部分領土,芬蘭、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的一些國家獲得獨立,大約共放棄了1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及戰後,蘇聯從鄰國中又取得了近7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形成了2240萬平方公里的版圖。
⑸ 二戰結束後德國失去了哪些領土呢
歐洲分為東歐、南歐、中歐、北歐、西歐,四大地域,日耳曼民族最早居住在中歐。
1871年,由日耳曼民族所建立的普魯士國,橫掃盤踞在中歐地區的其他德意志國家,統一日耳曼民族,建立了德國。
英國的小弟波蘭拿到了東普魯士三分之二的領土,和西普魯士全部的領土、切石青、波次坦也被蘇聯強勢的劃到了波蘭領土內。法國得到了科隆地區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丹麥得到了石勒蘇益格州的五分之一。但澤成為公共領土。
德國被美、蘇切割為“東、西兩德”,分別由美、蘇共同管理。
自此,德國在二戰中共損失了18 .4萬平方公里。
⑹ 一戰末期的俄國為何向德國割土求和
那個時候的蘇聯剛剛成立,國內經濟十分糟糕。其蘇聯領袖為了先達到自己所承諾的目標,讓百姓們可以吃上牛奶和麵包。無心在與國際上的事情糾纏不清。於是就主動求和,先穩住國外形勢。內部應當弄成鐵板一塊,再向外進攻。
蘇聯的這種做法可以說是讓德國有了喘息的機會,一戰結束的時候,身為戰敗國的德國被英,法兩國瓜分的一干二凈。國內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是苦不堪言,有了蘇聯這場及時雨。這個也是可以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當然,這也為世界第二次大戰埋下了伏筆。
在這個合約簽訂之後,蘇聯有時間處理自身內部矛盾,而德國也有機會休養生息。兩個國家都在開始慢慢積蓄力量,准備後續的爆發。而英法兩國作為勝利者,在盡情的享受著他們勝利的果實。
⑺ 一戰中的德國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分贓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基本矛盾有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從19世紀七八十年代至20世紀初,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英國和法國的同盟,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了同法國、俄羅斯的關系,俄羅斯考慮暫時與英法結盟,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此時,歐洲就像一罐火葯桶,只要一粒火星落入,火葯桶就會炸得遍地開花!
在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時,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隨後,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接著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交戰的一方為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另一方為協約國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以及支持它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國。同盟國的義大利,知道了自己不禁打,後加入到了協約國方面作戰。
當時的德國從基礎實力上看,本土面積約54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6000萬,海外殖民地25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殖民帝國。另外還擁有豐富的煤、鐵資源,這是德國工業發展的保障,德國豐富的煤鐵資源完全可以支撐起德國的長期持續作戰。德國唯一的軟肋就是石油,不過當時工業對石油的依賴度還是比較低的,此時德國的油荒遠沒有二戰時嚴重,來自奧匈帝國的石油已經足夠德國使用。
從工業實力上看,德國是當時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工業實力已經超過了英國,僅低於美國,其各項工業指標都名列前茅,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15.7%。此外,德國的工業水平和技術革新能力比美國都高,穩居世界第一,德國當時號稱自己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假!
從國家發展上看,當時德國已經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僅僅在校生就有1000多萬,德國擁有世界上最傑出的科學家和數量龐大的技工,人力資源極為豐富。此外,德國擁有完善的醫療、衛生、教育、金融等體系,擁有發達的基礎設施建設,僅僅鐵路里程就有6.1萬公里, 德國城市化率高達60%,德國的發展水平中國直到80年初代才勉強追上。當時的德國不管是發展水平還是發展潛力絕對世界一流。
戰爭爆發初期德國是完全有機會贏得勝利的,因為根據《施里芬作戰》計劃,德軍主力將在俄國未動員前的「時間差」,集中兵力從比利時進攻法國,一舉擊潰英法比軍隊,佔領法國巴黎迫使西線結束投降,而後在回過頭來對付東線俄軍。但由於長驅直入,後勤補給得不到保障,在軍隊中不管將領還是士兵都驕傲自滿,自作主張改變作戰計劃,還有英法方面的積極准備很快就在馬恩河敗下陣來,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
在東線,奧匈帝國對俄國開戰有所顧忌,德國為了緩解兩線作戰的壓力,支持奧匈帝國出兵俄羅斯,我支持你,不怕!過去抽他!俄國每次暴打奧匈帝國,德國就會出兵攻打俄國。德國同時讓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俄開戰,打是打不過!但牽制了俄羅斯!就這樣德國只是緩解了壓力,但不能擺脫困境!盡管俄國人頂住了德奧聯軍的進攻,但軍隊傷亡慘重,國內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國家瀕臨崩潰,最終引發了革命,導致了沙俄的崩潰。1918年3月,剛剛成立的蘇俄和德國妥協,簽訂了《布列斯特條約》,割讓大片土地給德國,退出了一戰。
在西線,德國向英法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以及法國北部紛紛淪陷,英法只能憑借堅固的工事抵擋德軍猛烈的進攻。1917年,德國發動第三次攻勢,德軍一度突破了法國防線,前鋒距離巴黎只有37公里,差點幹掉法國。由於俄國退出一戰,德國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德國差點在戰爭中翻盤!幸虧美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
在海上,德國人同樣非常活躍。德國人主動對當時世界海上霸主英國發起了挑戰,德國的公海艦隊打的英國海軍焦頭爛額,在北海的海戰中英國人差點讓德國海軍得手。
德國在西線打敗英法,在東線打廢俄國。一國之力單挑英法俄三大強國,而且打的不落下風,不得不說德國真厲害。即使美國參戰後,德國仍然表現的非常強勢,在幾大國的圍攻下幾次發動反攻,把英法美搞得非常狼狽。爆發的內亂加之中國加入協約國對德宣戰迫使德國退出戰爭,協約國想要幹掉德國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德國投降前,英法美聯軍剛剛打到德國邊境。德國之所以投降是因為美國的許諾,「投降後會寬大處理的」。
德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作為一戰的罪魁禍首,一戰後協約國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德國不僅損失了八分之一的土地和十分之一的人口,還要支付巨額的戰爭賠款。同時,為了防止德國重新崛起,德國的軍事力量受到嚴重限制,軍隊數量僅能保持10萬人,很多工廠和軍事設備都拆除被英法拿去了。此外,還受到了英法的嚴密監視。
盡管德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但德國保存了大部分實力。德國的人和技術還在,工廠和基礎設施也沒有遭到多大的破壞,這是德國能夠崛起的基礎。戰後,美國對德國進行了大力扶持,特別是美國向德國提供了大筆的貸款,使得德國很快恢復了工業生產,經濟發展迅速,到三十年代已是大國之列。三十年代初納粹黨上台後,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德國不僅經濟一枝獨秀,而且軍事力量急劇膨脹,到二戰前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和軍事強國,具備了挑戰英法的資本。重新走上了戰爭的老路。
⑻ 一戰時期哪些國家領土大
一戰參與國家眾多,領土並不起太大作用。主要領土大國有俄羅斯、中國、美國、巴西、奧斯曼土耳其、英國(含自治領)等。如圖所示
主要參戰國有: (圖中綠色為協約國,黃色為同盟國,灰色為中立國)
協約國
英國、法國、沙皇俄國、塞爾維亞、美國、比利時、中華民國、日本、義大利(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希臘、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紐西蘭、南非、葡萄牙、巴西等
同盟國
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