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情感情緒】為什麼在德國技術工人受到尊敬,而中國就會被白領瞧不起呢
得益於德國完善的薪酬制度和社會福利,最重要的是工會能夠很好的為工人爭取權益,工人能夠專心從事技術鑽研。另外一點德意志民族重視實效不論出身,而中國人恰恰相反重視面子,看中關系。另外,德國完善的技校教育是這個國家工業發展的重要的基石,技術工人的薪水甚至超過白領,工休福利也非常不錯。
其實,不只是德國技術工人受到尊敬,在西方其他國家基本都是這樣,亞洲日本,韓國都是這樣,就中國算是個另類。
② 德國經濟秘密武器:崇尚工匠精神的職業教育
公式3月24日,在義大利東海岸城市裡米尼,梅伊·阿戈斯蒂諾從貨架上選取修書的材料。義大利現有手工修書店大約一百家,完全走上精品道路。梅伊·阿戈斯蒂諾對修書這門手藝有著非同一般的堅守。新華社發
德國職業教育涵蓋300多個職業崗位,本著在社會中磨煉、實踐中成長的原則,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目的,為德國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專業人士。他們如同分散在德國社會各處的「零件」,組合成德國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打造出一個又一個「世界一流」。
一半多中學生選擇職教
德國的高質量技工來自雙元制職業教育培養的學徒。而德國的職業教育還有高級繼續教育階段,即德國技師的培養,正是這兩個教育形式的組合為德國培養了大量優質技術人員。
與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不同,德國只有近一半的中學生選擇上大學之路,而一半多的中學生會選擇接受職業教育,其中包含不少成績優異的中學生。
接受雙元制教育畢業的技工,如有志繼續深造,可申請參加工業技師培訓,並參加全國統一標準的工業技師資格考試。獲得工商會頒發的工業技師證意味著可在企業生產一線從事生產管理工作,薪酬也會更高。
德國社會中不乏出身學徒但大有作為的實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14歲時做過售貨員學徒;「汽車之父」戈特利布·戴姆勒出身於一個麵包師家庭,中學畢業後曾在軍械領域做學徒;羅伯特·博世公司的創始人羅伯特·博世創業時只有20歲出頭,做過幾年學徒,沒有大學學歷,而博世本人因深知培養學徒的重要性,於1913年創建了學徒班。
德國職業教育專家克勞斯·比爾申克說,德國職業教育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德國各行各業的技師收入可孝衫亮觀,社會地位與學士相同,同樣受人尊重,「有些技師的收入甚至超過老師或醫生」。在他任教的職業學校里,有一半學生曾向他表示,願意繼續進修成為技師。
先與企業簽才能再入學
曾在中國參與職教合作達9年之久的比爾申克說,德國職業教育的最大優勢在於,學生從一開始就和企業建立關系,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學習如何與顧客打交道、與同事打交道及如何融入團隊。
他介紹說,德國的職業教育是巧寬企業和學校同時進行的雙元制教育模式,但主要內容在企業進行,學校只起到輔助作用。學生需先與企業簽訂合同成為「學徒」,之後憑借與企業簽訂的合同申請職業學校,入學學習。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也以實踐為導向,學生一周的課程往往由4天企業實習和一天在校理論學習構成。即便在學校學習理論,職業學校也為學生配備了各種實驗室,供學生隨時動手實踐。
「一切都從工廠開始,工廠是學習的起點,然後才是學校學習。學校里學到的任何知識都基於實際操作,學校的教學任務也都針對工廠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能再次在實踐中找到解決方案。」
德國職業教育的一個基本職業精神就是,一絲不苟照操作規程辦事,容不得一點「靈活性」。而正是早早接觸企業和客戶的經歷讓學生們從一開始就養成了嚴謹、負責的態度,為「德國製造」的高質量打下基礎。
比爾申克解釋說,德國企業負責人通常非常重視產品質量,因為如果質量不能保證,客戶就會停止與這家企業的合作,轉而尋找其他更好的合作夥伴。所以,質量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這塌納一點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了解學習的。(來源:重慶晨報)
③ 德國的技術型工人在一家公司能幹一輩子,為何我國工人就做不到
現如今,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工作機會逐漸變多,尤其是技術型工人。很多優秀的技術型工人如今成為了香餑餑,因為技術型工人如果有過硬的技術,那他無論到哪家公司,都能有口飯吃。但同樣是因為技術型工人到哪裡都能找到工作,所以技術型工人反而是跳槽最多的人群,畢竟有了本事,哪裡待遇好去哪裡,這個現象可以說很正常,畢竟技術型工人也都有自己的家庭,現在生活壓力這么大,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覺得錢不夠用。做同樣的工作,拿到更好的待遇,能夠更好地補貼家用,何樂而不為呢?但這種現象讓很多老闆看不懂,他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德國的技術型工人在一家公司能幹一輩子,為啥咱們國家的工人就做不到這一點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筆者以為,不是咱們國家工人做不到這一點,是因為現實不允許咱們國家的工人這么做。接下來,筆者就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④ 為什麼德國製造口碑這么好
這是因為德國在第2次世界大戰以後,大力的發展國內的工業經濟以及科技,這也使得德國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內就迅速崛起,再加上德國人特有的謹小慎微,使得德國所生產的工業產品能夠遠銷海外,德國的工業產品的質量確實受到大家的信賴,而且德國國內也出現了很多的世界級企業。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德國製造的謹小慎微,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並不是所有德國製造都是非常出色的,有一些德國製造的工業產品為了謀求更大的利益,就選擇在質量上糊弄消費者,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所以我們應該抵制這些黑心製造商。嗯。
⑤ 為何德國人甘願做技工而不願拼文憑
德國人注重技術不介意文憑主要是因為以下兩點:
德國的教育是比較規范的,他的義務教育一共有12年,從6歲到18歲。在6歲以前的學前教育在德國不屬於國家的教育體系,而是德國青少年福利救濟事業,主要是一些教會和福利會在管,上不上幼兒園還是屬於自願的。但是德國人的分流非常早,早到什麼程度呢?
10歲就開始分流,看你是要上專科還是要上本科。學生可以考慮升入普通中學,也可以考慮升入實科中學或者綜合中學,還有文理中學。
除此之外,德國的工業足夠發達,名牌一堆,比如說慕尼黑就有寶馬汽車總部,漢堡作為空客公司的三個客機總裝中心之一,斯圖加特更是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而沃爾夫斯堡則有大眾汽車,單單是汽車行業就可以掙到足夠多的錢,這樣一來使得德國工人也能掙到不少的工資。
一對比,可見我國的工業之路還有很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⑥ 德國機械製造為什麼那麼強大
未來一段時間內,德國人仍將繼續牢牢掌握引領尖端技術。中國要想實現偉大復興,科技興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就是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我們不能總是靠操作簡單設備在流水線式上完成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必須提高技術工人的社會地位和薪資水平,同時加強重點職業教育學校的師資力量,通過政策引導和教學改革,培養具有知識、具有技能、具有創新的新時代工人。
安全用氣,溫馨你我,關注訂閱講燃堂公眾號,獲得更多燃氣知識。
⑦ 德國年輕人好找工作的秘密
一隻德國施泰夫(Steiff)泰迪熊擁有35個部件,80%的泰迪熊都是用手工製成,學習製作這樣一隻小熊通常需要1年。一隻施泰夫的泰迪熊售價40-70歐元,之前為了節省薪資成本,施泰夫曾將部分生產外包給中國工廠,但那次合作僅持續了4年就結束了。該公司時任CEO公開斥責中國工廠生產的部分泰迪熊眼歪口斜,毫不可愛,質量缺陷毀了施泰夫的聲譽。他解釋說中國工廠質量不過關的原因是雇員們流動性過大,缺乏長時間的訓練。
另一家德國企業也發現同樣的問題,他們曾頻繁訪問中國合作商,希望能夠建立良好關系,但後來卻發現只要6個月,一家工廠的全部人員就幾乎都換完了。員工的流動率如此之高,令德企覺得不可思議無法接受。
上述兩個中國工廠遇到的關鍵問題:一是技能的缺失,二是人員的高流動性。這在德國企業很難理解的,因為同樣作為製造大國,德國有延續了數十年的「學徒制」。這讓他們的工人從正式踏入工作崗位那一天就已經訓練有素。
一位十八九歲的年輕人完成了學徒制就等於拿到一份正式工作合同,除非舉止不當;僱主通過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了合格的優質工人,不僅在他們半工半讀期間已經教授了他們所有的基本技能,還有效傳遞了企業的價值觀,企業文化,甚至職業操守和責任感。這些年輕人可以清晰了解到他們是不是樂意從事某個行業,服務某家公司,或是選擇重回大學繼續讀書。對於德國或是瑞士社會來說,學徒制既保障社會有很低的年輕人失業率,也控制了員工的流動率。
德國一代代的技工和工程師技術過硬,工作嚴謹,具有「工匠精神」,這些難以拷貝的軟實力,也是通過學徒制身體力行,「心口傳授」。
圖片歐洲工匠精神中有難以拷貝的軟實力,是通過學徒制身體力行,「心口傳授」
1
寫入德國聯邦法律的學徒制
在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德國在歐盟區擁有最低的失業率。德國從政府到企業都相信這要歸功於德國獨特的雙軌制職業培訓系統(DualVocationalTrainingSystem,也稱Dualsystem),「雙軌制」俗稱「學徒制」。
雖然每個州的具體實施方式會有不同,但基本在15到16歲時,大概2/3的德國青少年進入了職業學習體系,他們會同時在職業培訓學校學習,並在企業工作。我們說365行行行出狀元,德國學徒制就涉及到350個不同領域,不完全是技工或是工程師,還有眼科醫生,銀行家,貿易,手工藝一直到水管工,甚至是建築工人等等。2003年,每3家德國企業中就有一家提供學徒制,2004年德國政府要求除了一些特別小的公司,其他德企必須統一接受學徒。在德國,學徒制的學生月薪一般650歐元起步。
一般是每周在技術學校(Berufsschule)學習一兩天理論知識,另外三到四天則在公司學習實踐技藝。這一過程將根據專業和公司的不同,持續2年到3年半不等。這其中,理論教學的水準控制規定嚴格,受到商務部的監管和國家培訓法規的保護。
這一體系最初在1969年由職業培訓法案開始引入,經受了時間考驗,甚至被寫入了聯邦法律。在德國,技術型人才沒有經過完成學徒制培訓幾乎不可能找到工作。例如,海洋工程學類的招工,必須要完成學徒制。
擁有同樣「雙軌制」的還有瑞士,執行方式類似,兩國都因此受益匪淺。
作為瑞士政府學徒制的重點實施單位之一,維氏集團CEO卡爾-埃爾森納四世(CarlElsener)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稱,維氏常年保持有50名學徒,每年接納的新學徒是10到12名。在瑞士,學生從16歲開始,就可以選擇是繼續讀4年制的高中,還是做學徒。學徒每周有兩天在技術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學習與他們學徒專業有關的知識,也有文理科分工;其他的3到4天都在公司或是工廠學習。在維氏,一般對學徒的安排是第一年在學徒部學習基本技術,從鑽孔開始;第二年開始會分到不同的部門,再進行更細致的技術培訓。瑞士的學徒制以前是學徒制和讀大學二者不可能同時存在,新政策則規定完成學徒制之後依然可以讀大學。
圖片在年輕人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德國在歐盟區擁有最低的失業率。德國從政府到企業都相信這要歸功於德國獨特的學徒制
固寶琳(Gübelin)集團總裁及董事會成員,家族第六代傳人拉菲爾-固寶琳(RaphaelGubelin)接受新浪財經專訪時談到瑞士的競爭力,他首先提到的就是瑞士的「雙軌制教育」,在學校里學習理論,並在工廠里進行實踐。之後就可以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種雙軌制教育是瑞士經濟的重要支撐,把工匠精神一代傳一代。
「我們通過學徒制,培養我們的工人可以有耐心和激情去做『工匠』,而且可以在工作中充滿自豪感。他們在學校里就學習『精準』的概念,在工作中則是訓練如何實現『精準性』。這很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瑞士製造可以成為工匠精神的體現。」拉菲爾-固寶琳對新浪財經坦言。
2
為什麼需要學徒
博世集團董事斯托瑟(WernerStruth)毫不掩飾對學徒制的推崇。他對新浪財經說:「德國的技工是德國製造有力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來源於德國獨特的教育體制『雙軌制』。這在全世界而言也是獨一無二的。全球很多國家都是大學精英式教育,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學習;這在德國也有,但是說到一名合格的技術工人,他們在受教育的同時已經開始受到職業培訓,他們會在技校學習基礎知識:數學以及相關的自然科學,同時也會學習勞工法,地理和歷史。
「保時捷採取雙軌制為公司培養未來的人才。我個人就很喜歡這種機制,因為很多大學畢業生很善於引經據典,可實際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現實情況究竟怎樣。我們需要的通過實際操作積累的經驗。」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生產與物流)AlbrechtReimold對新浪財經坦言。
圖片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AlbrechtReimold對新浪財經坦言:保時捷採取雙軌制為公司培養未來的人才。我個人就很喜歡這種機制,因為很多大學畢業生很善於引經據典,可實際上他們甚至都不知道現實情況究竟怎樣
德國保時捷每年有200名學徒名額,其中150位技術工人,50位辦公室人員,包括銷售和管理。多年以來,這200位名額的申請人數一直保持在6000位左右,錄取率僅為3.3%。相比德國車企平均10%的人員流失率,保時捷公司的人員流失率是0.6%。
AlbrechtReimold還介紹說,除了200名高中畢業就可以直接進入公司的年輕學徒,在巴登-符騰堡州,還有一種針對大學學習的「雙軌學習制度」(Dual-study)。這種大學的「學徒」在類似產品開發,質控或是生產部門進行培訓,3個月在學校,3個月在公司,如此交替,三年之後獲取學士學位。這樣的機會保時捷每年只有15位。三年後通過最終測試,有可能獲得一份保時捷的永久工作合同。
「我們需要手工工匠,但更重要的還有針對機器的機械專業人士。因為在市場上,當我們快速發展時,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所以我們開始引入學徒制,學徒制對一家公司來說非常昂貴,但絕對值得,保證你們一直有專業的高素質人才。」卡爾-埃爾森納四世對新浪財經稱。
在維氏,公司需要給學徒提供學習空間,新的機器,保證他們可以在最先進的機器上進行學習。之外,就是要保證有最好的「師傅」培養這些新學徒。聯邦政府為技術學校提供補貼,所以學徒制學生可以幾乎全免費學習理論知識。公司則對學徒提供教育和薪水。如果在辦公室做學徒,第一年可拿到700瑞郎的月薪;第二年900瑞郎月薪;最後一年是1400瑞郎月薪。
3
學徒們的未來
初中畢業做學徒,還是繼續讀高中到大學深造。這兩條教育軌跡對於年輕人的未來到底會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圖片做學徒和考大學都可能通向最終事業的成功,德國前總理施羅德(GerhardSchr_der)就是個例子,他從14歲開始在五金店做一名零售學徒
在1853年創立的德國鋼琴製作工坊貝希斯坦(C.Bechstein),學徒耗時三年半,其中每年都要花費8到9個月的時間學習製造工藝。這些學徒之後可以達到大師級手工藝人的標准,還可以成為國家認證的工程師,之後他們的選擇很高,可以做公司管理層,也可以自己創業。
同樣,博世集團董事斯托瑟(WernerStruth)也對新浪財經介紹說:「如果你從16歲開始,作為學徒開始進入公司,前三年都是接受培訓,以做好一名技師的相關技藝。到19歲學徒制修完之後,可以進入技術學院,然後獲取學士學位。相比而言,普通的高中生在這三年讀完高中,然後直接進入大學。這樣一來,選擇讀高中還是做學徒,年輕人之後的職業生涯中不會有太大區別。如果你以大學畢業生的身份進入公司,不一定從工廠廠房開始,可能一開始就進入工程中心,質控或者是采購。」
斯托瑟坦言:在工廠廠房中,流水線上最高級別是「大師(Master)」,一個有經驗的工人來管理廠房,以及幾百名雇員。這種人才同樣可能進入工廠的部門經理級別。類似的部門經理通常已經有足夠的經驗開始自己創業。
「在德國來說,學徒可以成為技師,也同樣有機會有朝一日成為博士畢業生。因為他們在進入技校並完成學徒制之後,可以在之後進入大學學習。」斯托瑟對新浪財經介紹說。
很多德國政界和商界的名人都是從做學徒開始。德國前總理施羅德(GerhardSchr_der)就是個有名的例證,這位日後的德國總理14歲開始就在五金店做一名零售學徒。此次專訪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負責生產與物流)艾莫(AlbrechtReimold)時,他不無自豪地自我介紹說自己從16歲開始做學徒,所學的技藝是製作工具,因為手藝學得好,甚至一度獲得了「德國最佳工具匠人」的稱號,之後他回到大學學習,同時學了生產工藝和工程技術兩個專業。而他本人的職業生涯也是從奧迪培訓生項目開始。
義大利和英國也一直在嘗試復制學徒制,但實行起來問題重重。在英國,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一度十分推崇學徒制,鼓勵在崗職業培訓,甚至還對小企業的第一個學徒發放1500英鎊的補貼。結果是因為過去幾十年「去產業化」太徹底,很多學徒根本無計藝可學。
義大利摩德納及雷焦-艾米利亞大學(UniversitàDiModenaeReggioEmilia)產業與勞動關系國際高等研究院院長米蓋蘭-蒂波拉斯基(MicheleTiraboschi)談起義大利的學徒制只有一聲嘆息:「現實的情況與理想狀態中的學徒制相差甚遠,甚至淪為一種簡單的工具,用於剝削那些靈活又廉價的勞動力」。學徒制在年輕人的職業之路上變成了「死路一條」,結果就是無休止的臨時合同。http://mepzx.com/zd/lx
⑧ 德國欲每年引進40萬技術工人,此舉的原因是什麼
之所以要每年引進高達40萬的技術工人,就是因為對於目前的德國來說,他希望能夠抓住這次產業革命的機會,不希望就此掉隊,甚至是脫離一流國家的行列。
最後,德國目前的經濟發展也比較乏力,需要找到能夠刺激經濟發展的渠道,那麼引進技術工人,拉動技術創新也是大多數國家會選擇的一條道路。
⑨ 工人地位最高的國家
工人地位最高的國家是德國。
在德國,技術工人的地位是相當高的,包括整個國家的人對於技工也是很尊重的,和國內人們推崇的教師、公務員、醫生一樣,技術工人是許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職業,技術學院更是德國父母期待子女報考的學校。
眾所周知,德國的技工地位高,工資高!相比於對德國技工的了解,「德國製造」更是耳熟能詳,它是頂級的技術和質量的代名詞。製造強國,德國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德國30%以上的商品是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的獨家產品。
⑩ 德國工人為何每天工作六個小時,一個月都有上萬的工資
德國工人工資高的原因在於:
1,經濟強勁而勞動力的缺口很大,德國作為帶動歐洲經濟發展的火車頭,一直以來在經濟發展方面都顯得非常強勢。預計在2060年的時候德國人口會從8200萬降到6500萬,而且其中有一半的人口是不適合工作的。所以勞動力的缺口很大。德國製造業技工需求量大,每年大概有超過60%的初中畢業生直接進入技校,並且德國政府還給予相應的補貼。
4,政府制定了苛刻的工資標准,德國法定規定最高周工作時間40小時。2013年11月,德國聯合政府談判對實行法定統一的8.50歐元每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取得了一致,約合11.57美元,這個標准低於法國而高於英國。2017年的德國的平均工資為3700歐元/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