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諾貝爾文學獎只有莫言獲得過,德國為什麼那麼多呢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諾貝爾所留下的遺產作為基金而創立的一項獎項。而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當今文壇最高的一項獎項,對於很多作家來說,能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他們終身的目標。而在東方文學裡面很少有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的,其中我國的作家莫言在2012年的時候憑借著《紅高粱》獲得了這一個獎項,但是之後就再也沒有了,而德國卻有11個作家獲得過這個獎項。
所以審美價值的不同以及翻譯的困難程度使得中國只有莫言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而德國這樣一個國家能夠出現11個文學獎的得主。不過我相信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作品能夠更多出現在西方國家,未來也能夠獲得更多的獎項。
❷ 德國為什麼那麼多哲學家
因為德國是一個傳統上基督教宗教情節很深的、傾向於嚴謹、刻板和沉思的國度。這種性格的人遇到科學思潮的影響很容易轉向以抽象刻板理論為特點的哲學、科學和數學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而非以輕快活潑和物慾為特點的文學家、藝術家和經濟學家等
❸ 德國文化很受關注,你知道為什麼嗎
德國出哲學家,像尼采、叔本華、馬克思、康德、費希特、胡塞爾等,都來自德國。為何德國盛產哲學家呢?這跟它的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關系密切。除了哲學家,德國還有很多文學家作家,比如托馬斯·曼、歌德、里爾克、海涅、赫爾曼·黑塞、席勒等,涌現了一大批傑出的作家。為何德國出現了那麼多的作家呢?這也跟它的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有關。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國人對秩序和規則的嚴謹執行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諾千金、簽了合同就必須執行、不能遲到,這些融入到德國人骨子裡的文明行為我們中國人真的應該好好學學。
總之,德國文化體現了德國人的性格和民族品質,他們對生活熱愛,對他人守時,對藝術、詩歌和哲學情有獨鍾。德國文化的巨大魅力正以一種無法阻擋的情勢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的其他文化。對此,我們應該多學習德國文化中的精華,然後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強項。文化和文明的意義之一就是讓更多人覺醒,讓更多好的事物擴展發揚。
❹ 為什麼德國能出那麼多優秀的哲學家,義大利能出那麼多的文學家藝術家
第一個問:
地理的因素。德國位於中歐,天氣寒冷,有效的減少了戶外活動,導致德國人喜歡呆在家裡。德國人天性沉默、嚴肅,所以在家就靠看書和思考打發時間。這些有益的腦力活動,促進了德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寒冷的天氣有助於思維的活躍,這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經濟的因素。德國的主體是普魯士,而普魯士的經濟在中歐是非常發達的(最後統一德國的就是普魯士)。哲學是一種閑暇的享受,只有有閑暇時間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學。多數德國哲學家家境殷實,衣食無憂,所以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生存去學一門技術(德國的學徒制很完善,終身性的)。這也是一個基礎。
當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體。錢學森先生在臨終前曾有一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因為大師不會孤零的出現,大師的出現是有背景的。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又是德國人)說過一個世界歷史的軸心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人類的文明集中大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這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來概之。在哲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多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才是根本原因。
德國一直處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實現國家的統一。在分裂期時期,總有勢力想成就偉業,統一國家,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謂禮賢下士),所以政治環境相對寬松,社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會增強。這就為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營養。中國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魏晉的玄學等等,都是絕好的例子。
經濟學講求供需,哲學亦是如此。只有社會有需要,才會有供給。德國社會的分裂,使得國家遭受不少的恥辱,所以他們需要一些理論來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國家的希望(這就是為什麼納粹哲學在一戰後橫行德國的原因)。所以為了解答人們的疑惑,為了國家的統一和改造,哲學理論不斷出現。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單個因素所能決定的。當這所有的因素(我舉的因素可能不完整)匯集在一起時,事情的發生也就成了必然。這或許就是答案。
第二個問:
①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
②義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典籍。
③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才濟濟,匯集一處。
④義大利處於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較早接受了東方文化。(造紙術,印刷術)
❺ 為什麼近代歐洲的大哲學家很多都是德國的
因為德意志長期封建割據,各國君主都希望有思想來幫助國家強大,鼓勵思想家發展,就像我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所以近代德國出了很多大哲學家,特別是黑格爾。
❻ 德國有那麼久的專制傳統,為什麼還誕生出了這么多的思想家
主要是出了個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國哲學家、天文學家、星雲說的創立者之一、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是唯心主義、不可知論者,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定者。
雖然康德大部分著作都很艱澀,讀他的書需要勇氣,但要研究哲學,康德卻是無法迴避的一座高峰。他對德意志心靈的影響非常巨大。
他那種嚴格遵守紀律和確保精確性的生活態度在今天的德國人身上普遍存在,最精密的儀器就是出自這些認真得近乎呆板的人群之手。更重要的是,他為德意志人的哲學思辨立下了一個榜樣,讓哲學這門科學在德意志的大地上大行其道,以至於世界領域內,最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的名字上冠有德意志標志的比例太高了。叔本華、黑格爾、費希特、馬克思、尼采……這在許多國家,只要能出現一位,就足以誇耀世間的名字,卻在德意志接二連三地出現。
海涅說:「德國被康德引入了哲學道路,哲學變成了一件民族的事業。一群出色的思想家突然出現在德國國土上,就像用魔法呼喚出來的一樣。」
❼ 為什麼德國那麼多哲學家,思想家
這個和中國近代出現一大批文豪和革命家,軍事家理由差不多。當然更像的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政治環境。在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後德國300餘年處於分裂當中,日耳曼民族四分五裂,公國林立。亂世出英豪,亂世能夠更好的引發讓人的思考,思考怎麼穩定社會。四分五裂的情況下每個公國都想統一整個日耳曼,那樣必須招納人才,想要人才集中,寬松的思想環境的寬松,這種情況下大思想家很容易出現。
2、經濟。整個德國經濟一直處於歐洲頂端,從他可以和傳統霸主法國發生那麼久的普法戰爭可以看出,哲學這種東西需要在閑暇時間思考。
3、民族習性,說道好學我們第一個想起大和民族,說道聰明第一個想到猶太民族,開玩笑的說一句說道開掛說道戰斗我相信大家也知道印度人和俄羅斯人,總所周知日耳曼民族是嚴謹的,哲學和思想正是需要這種嚴謹的態度
❽ 德國為什麼出了那麼多思想家哲學家
一、1、德國在沒有統一之前,一直都是動亂,三百多個諸侯國打來打去,而在戰亂時期人們最容易思考。延續千餘年的思考是多麼深厚的思想沉澱;2、善思考,嚴謹;3、在德國人的思維里,有更多的文化色彩,而不是英美的經驗主義,在德國的音樂、哲學、文學里略見一斑。德國藝術家不屑於創造繪畫這樣看得見的具象化的作品,而更願意創作音樂這樣流動的抽象化的作品,德國執著於文化,英法則更創造文明;4、古代的哲學思想用語主要是拉丁語、古希臘語,到了十八世紀為了傳播哲學思想,漸漸開始採用通俗語言,德語的嚴謹程度最接近古希臘語,發展較完善。
二、這和德國人的嚴謹、尚學以及尊重權威是分不開的。
要成為思想家,就要做學問,而且是踏踏實實地做學問。做學問靠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智慧,而是必須有一個「巨人的肩膀」——成熟的教育體制,尚學的社會風氣,對學術權威的尊重及信賴,以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氛圍。任何偉人的成功都有歷史的必然性,德國能孕育出眾多偉大的思想家,絕對不是偶然的。而現在中國缺乏的,正是那些滋養百花盛開的土壤。從漢代的尊崇儒學開始,中國學術就一直處在一種霸權的陰影下,當然很難孕育出偉大的思想家。
三、地理的因素。德國位於中歐,天氣寒冷,有效的減少了戶外活動,導致德國人喜歡呆在家裡。德國人天性沉默、嚴肅,所以在家就靠看書和思考打發時間。這些有益的腦力活動,促進了德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寒冷的天氣有助於思維的活躍,這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經濟的因素。德國的主體是普魯士,而普魯士的經濟在中歐是非常發達的(最後統一德國的就是普魯士)。哲學是一種閑暇的享受,只有有閑暇時間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學。多數德國哲學家家境殷實,衣食無憂,所以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生存去學一門技術(德國的學徒制很完善,終身性的)。這也是一個基礎。
當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體。錢學森先生在臨終前曾有一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因為大師不會孤零的出現,大師的出現是有背景的。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又是德國人)說過一個世界歷史的軸心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人類的文明集中大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這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來概之。在哲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多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才是根本原因。
德國一直處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實現國家的統一。在分裂期時期,總有勢力想成就偉業,統一國家,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謂禮賢下士),所以政治環境相對寬松,社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會增強。這就為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營養。中國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魏晉的玄學等等,都是絕好的例子。
經濟學講求供需,哲學亦是如此。只有社會有需要,才會有供給。德國社會的分裂,使得國家遭受不少的恥辱,所以他們需要一些理論來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國家的希望(這就是為什麼納粹哲學在一戰後橫行德國的原因)。所以為了解答人們的疑惑,為了國家的統一和改造,哲學理論不斷出現。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單個因素所能決定的。當這所有的因素(我舉的因素可能不完整)匯集在一起時,事情的發生也就成了必然。這或許就是答案。
四、總的來說是因為日耳曼民族不夠統一所致,因此即使有許多的較小的專制地區,但一直到「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俾斯麥(十九世紀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統一德國以前,德國一直是四分五裂的。這種情況便造就了德國人憂國憂民,同時可以在較寬松的國情下自由想像,要知道,一個比較小的地區,就算專制,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束縛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