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統一後發生什麼事

德國統一後發生什麼事

發布時間:2023-05-14 07:53:17

A. 近代德國統一先後經歷哪些戰爭

(1)1864年,聯合奧地利擊敗丹麥,取得了丹麥控制下的部分的意志地區。 (2)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在薩多瓦戰役中,奧軍主力被擊潰,奧地利被排擠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魯士統一了德意志北方諸邦。 (3)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不久,南方諸邦並入北德意志同盟。

B. 德意志統一中的三次王朝戰爭的具體過程

第一次王朝戰爭.對丹麥的戰爭

發生於1864年。當時,丹麥王國在其本土之外還佔領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其中,荷爾斯泰因的居民主要是日爾曼人,所以加入德意志邦聯;而石勒蘇益格公國的居民除了日爾曼人外,還有大量的丹麥人,因此沒有參加德意志邦聯。丹麥國王一直企圖把這二個公國並入本國版圖。1863年頒布的丹麥新憲法規定把兩國歸入丹麥領土。此舉在德國引起強烈反對,俾斯麥乘機挑起對丹麥的戰爭。1864年2月開戰,丹麥很快戰敗。根據當年10月簽定的維也納和約,普魯士佔有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則得到了荷爾斯泰因。

第二次王朝戰爭.普奧戰爭

對丹麥的戰爭結束後,他便積極籌劃對奧戰爭,因為德意志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奧地利。他首先在外交上拉攏俄、法、意,使他們在對奧戰爭時不予干預。1866年6月17日普魯士出兵荷爾斯泰因,發達對奧戰爭。7月3日,雙方主力在薩多瓦村(捷克境內)展開決戰,普軍大勝。此後,奧軍無力再戰,只得請法國調停。8月23日,雙方在布拉格締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普魯士不僅吞並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而且還佔領了其他一些土地,使普魯士佔有全德領土的2/5和人口的2/3。

第三次王朝戰爭.普法戰爭

普奧戰爭結束後,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這個聯邦已經具有統一國家的性質,它有統一的議會,普魯士控制著其軍政和外交大權。德國統一已經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還有美茵河以南、鄰接法國的4個小邦國(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斯塔得)。這4個邦國力圖保持獨立,因而靠攏法國,抵制普魯士。而法國擔心德國因統一而變得強大,所以竭力阻擾普魯士統一的步伐。早在調停普奧戰爭時,法國就提出,普魯士的勢力不能超越美茵河以南。1870年,普法兩國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生爭執。7月13日,法駐普大使要求普王保證永遠不同意霍亨索倫族人繼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婉辭拒絕,並將事情經過電告俾斯麥,俾斯麥乘機竄改電文,以此激怒法國。電文公布後,法國於7月19日向普宣戰。戰爭爆發後,普軍優勢明顯,並迅速攻入法國境內,9月1日,雙方在色當展開決戰。普軍的數百門大炮輪輻轟炸,幾小時內法軍傷亡達2.5萬名。下午3點,法軍升起白旗投降,拿破崙三世當了俘虜。

普法戰爭後,巴伐利亞等4邦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德國統一全部完成。

C. 德國統一的影響

德國已重新統一。在這種統一的必然性背後還潛伏著許多關於國內和國外經濟後果的問題。為了對這些後果有較清晰的了解,在一個具體數量分析的框架內對這些問題進行考察將是有益的。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內部進行了一項研究(見關於,出版物的專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予以簡述,其結論是:東德走的道路對統一後德國的經濟有重大影響,但是統一對國際上的影響可能較緩和。
改變東德的經濟
在今後10年中,東德經濟的演變將會展現一個新的經濟奇跡,還是會在歐洲共同體內出現另一個地區性問題?從多方面看,預後診斷結果是良好的。例如,西德的儲蓄余額是籌集東德投資需求的現成來源。再則,盡管這個國家的東部地區長期為中央計劃體制所抑制,但它有可能很快恢復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企業水平。然而,東德的資本貧乏,而且支助東德實現西德的工資水平還需要一些時間。顯然這會造成壓力:消除東德和西德之間的收入差距的緩慢過程會造成大多數技術工人向西德移居,但過早地縮小差距將對鼓勵投資不利;無論哪種情況都可能危及東德的經濟恢復進程。 為了分析這些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工作人員編制了一個詳細的東德宏觀經濟模型(見有關模型的專欄)。一些較大的不確定因素掩蓋了東德的原始條件、外國投資者可能的反應、預期的移民模式、東德吸收大規模投資的能力(尤其是在統一後的最初幾年)以及政策和機構框架。因此,用該模型構成的前景方案並不是肯定會發生的事,而是說明在謹慎選擇的假設前提下可能出現的發展情況。它們以1990年下半年東德經濟的輪廓作為起點,假設在臨近統一之前東德的勞動生產率為西德水平的30%左右。今後10年中東德縮小生產率差距所要求的經濟增長率水平不僅取決於最初差距的大小,而且也取決於西德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前景方案假定西德的勞動生產率每年增長2.5%左右,或者說,從1990年到2001年累計縮小1/3。 假定東德的勞動力減少10%(由於移居和較低的勞動參加率),要使東德的生產率到2001年提高到西德的水平,東德的產出每年要增長13%。在資本和勞動力使用中,消除無效能現象對提高增長率有重大作用。然而,即使東德新近發行的股票收益可能使增長率得到一些彌補,但在1991—2000年期間的累計凈投資仍然需要約1.8萬億西德馬克(按1990年價格),幾乎等於西德1990年的國民生產凈值。一個不那麼雄心勃勃的目標可能是,到2001年生產率水平達到西德的80%。這可能使生產率差距接近西德最貧困的3個州與8個較繁榮的州之間目前存在的差距。這樣也需要1.1萬億西德馬克的累計凈投資,平均生產增長率達到10.5%,這仍然是一個頗為令人生畏的目標。 方案A是這里討論的兩種方案中比較樂觀的一種,它符合後一個目標(見圖)。雖然失業率在開始時很高——1991年失業人數占勞動力的1/4—但下降的速度也很快,到本方案終了時與假設的西德水平(6%)相同。1991—1992年的平均總投資額很大,占東德GDP的43%。這全部需要由外資提供資金(包括西德的財政撥款);由於西德的消費額遠超過凈產值,因而實際上需要的外資總額約為凈投資的150%。整個1991—2001年期間的凈投資,3/4來自東德以外地區(包括西德的財政撥款)。然而,對外資需求作這樣的估計,在財政撥款與其他方式的外部籌資的平衡上是微妙的。這里所作的計算是假定東德政府經常帳戶,的赤字完全由西德的撥款彌補。

按照方案A,東德進口的貨物和非生產要素勞務,開始時每年大約是1200—1300億西德馬克,相當於西德GNP的5%。隨時間的推移,這些進口凈額下降,到2001年接近於零。這種情況的出現,一部分原因是與產出有關的投資需求的下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儲蓄率上升。雖然私人儲蓄有所增加,但是對外經濟較強的地位主要是由於政府帳戶的情況有了改善。東德總的政府赤字情況是,早期非常高(幾乎是東德1991年GDP的一半),但以後穩定下降,到2000年出現最初的預算結余。 方案B(圖上也已標繪)不很樂觀,到2001年東德的生產率只有西德的60%,大量人口從東德移居西德。投資水平比方案A低,減少無效使用勞動力和資本的進展較慢,這使經濟實績不那麼強健。1991—1992年的凈投資只有方案A的60%,而這種比較軟弱的狀態在本方案中將持續始終。這是由於過高的工資需求和經濟結構上的弱點,加重了投資者在初期已有的猶豫心理。財政失衡問題從一開始就比方案A嚴重,低增長率一方面限制了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又提高了社會支出對GDP的比例,使財政失衡頑固地居高不下到2001年,東德的基本財政赤字為GDP的9%左右。累計的赤字較大,這又增加了利息支出,但是,由於假設有西德的撥款,這些利息費用記在西德的政府賬戶上。這種財政執行狀況反映在對外帳戶上,赤字遠比方案A大。
世界儲蓄
在一個資本流動性很大的世界中,投資可以敲開國際儲蓄總庫的門,而不必局限於當地資本市場。衡量統一對東德的影響的有益起點是,考慮能在多大程度上吸收全球的儲蓄來增加東德的投資和提高社會開支。方案A和方案B對東德1990—1994年的平均進口凈需求得出的數字(年均600億美元)大體相似——方案B的產出數字較低,但與同期較低的需求數互相抵消。東德這些進口凈需求所需外資同全世界4萬億美元的儲蓄額相比,顯然是比較小的——不到全世界總儲蓄額的2%。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西德較高的儲蓄,尤其是其較高的產出能在多大程度上滿足東德的需求。這將取決於西德的供應能力,轉過來又受其勞動力增長的影響。 德國的統一重新開創了東、西德之間的自由流動。由此出現的東德向西德移民,預期將提高西德的總需求和總供給。方案A中,從東德到西德的凈移民假定在1990年為32萬人,1992年減至7萬人,1993年以後每年2萬人。移民的結果是,到2001年預計西德潛在產出比沒有移民情況下高出1.25%,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投資以保持一定的資本-勞動力比率。在方案B中,1990—1991年的凈移民數字假定與方案A相同,但從1992年起要高出許多:那年為27萬人,到2001年下降至9萬人。這促使西德在2001年潛在產出提高3.5%。但是,在最初幾年中,增加的潛在產出在減去移民增加的消費和上面提到的較大的投資之後,與東德的外資需求相比是比較小的,在這一點上,兩個方案相同。
對德國和國外的影響
為了用數量表示統一對東德以外地區的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球宏觀經濟模型,即「多國模型」(見解釋模型的專欄)用有關東德的進口凈需求、財政失衡和移民等各種不同數據作為投入,計算各種方案,並與不包括國家統一的效果的基線作比較。傳播這些影響的一些主渠道可以由此勾畫出來。在提高全球投資對儲蓄的比率以後,世界范圍內的實際利率都將上升,盡管各國的上升幅度不同。東德增加的需求一部分是對准西德的貨物,這促使西德產量的增加,與外國貨相比,德國貨價格上漲(通過德國較高的價格和較硬的貨幣,使西德馬克的實際匯率升值),降低統一後德國的凈出口。 這些影響的大小程度取決於許多因素。例如,統一將如何影響德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行為?這里假定德國中央銀行將同過去一樣繼續抵制超量需求的壓力;稅率保持不變;以政府公債彌補增大的預算赤字。 生產能力的利用水平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也是重要的。在「多國模型」中,生產能力對產出不是一個絕對的制約因素。相反,生產能力利用率越高,由於需求增大而產生的通貨膨脹的壓力也越大。在下面提出的模擬模型中,生產能力利用率的起點很高,但仍然低於1972—1973年和1979—1980年曾達到的歷史高峰。再則,正如前面所討論的,從東德來的移民進一步增加有提高產出能力的趨勢。最初加於西德生產能力的壓力也將取決於東德進口需求的地理分布。這里假定在需求增長中有2/3首先在西德增加的出口中出現,其餘在其他國家的出口中顯示出來(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歷史上的進口份額為基礎進行分配)。 假設的東德進口凈額已在圖中表明。在方案A中,這項對需求的模擬導致西德的增長率在1990年提高0.6個百分點,1991年提高1.3個百分點。以後幾年的產出增長速度比原來可能達到的速度慢,因為從東德凈進口的變動率是負數,同時也是山十利率上升和貨幣升值的時滯影響。不過,由於有利的供應效果,西德產出水平仍然較高,德國作為一個整體,產出的增長始終是緊挺的(見表)。但是通貨膨脹的壓力也較大:1990—1992年產出價格的上漲,平均比基線快0.5個百分點。

歐洲貨幣體系匯率機制中產出對其他國家的效應為負值,但數值不大,而非匯率機制國家的產出效應略有正值。這兩組國家都在某種程度受較高利率的影響。匯率機制國家由於其假設的中心匯率平價的穩定性,也有實際的有效升值(如同它們的貨幣與西德馬克一起對美元和日元的比值上升),這與利率的上升相結合,抵消了對德國較強的出口地位的刺激,總的說來,方案A指出,德國統一的國際影響並不很大,需求的擴大不會使德國的生產能力承受無法控制的壓力。但是,德國較高的政府開支,到1999年將使合並的政府債務對GDP的比率提高16個百分點。在這以後趨於下降,回到基線水平上。 方案B為整個德國勾畫出一幅不太有利的前景,但不是單單指西德,因西德有來自東德的更多移民推動其產量的增長。由於失業救濟福利提高、收入增長緩慢、東德的產量增長不快、需要支付積累起來的較多債務的利息,所以合並後的財政平衡以其對GNP的比率來衡量,情況更為惡化。其結果是,到1995年政府債務超過基線,達到合並後GNP的19%,2001年達到30%。盡管如此,對金融市場和其他國家的影響與方案A差別不大,對通貨膨脹的影響也相近似。
政策上的問題和不確定因素
德國統一對德國政府赤字和債務的影響是當前政策爭論中的主要特徵。特別是政府赤字長期居高不下的可能性(例如,從上述不很樂觀的方案看)引起許多方面的關注。大家都認為減少西德的支出,尤其是減少補貼支出是限制這些赤字的可取辦法。但是,如果壓縮支出的措施不能使預算實現足夠的節余,可能需要考慮增加稅收。由於所得稅最近已作改革,提高直接稅可能會引起消極作用。提高增值稅稅率看來是比較可取的替代辦法,這樣做與政府改進稅收制度的效率這一目的相一致,也有助於使德國的增值稅稅率更接近歐洲共同體的平均稅率。 因此,方案A按1991年提高間接稅收入200億西德馬克在「多國模式」中進行模擬 。這相當於西德增值稅稅率提高近2個百分點(東德也作相似的增值稅增稅,可再增加收入30億西德馬克)。假設德國中央銀行考慮到提高間接稅以後對價格產生的初期影響而提高其貨幣流通量指標,由此增加的收入有助於限制國家統一對預算的中期沖擊:在這項模擬中,方案A的合並後政府債務比率與基線比較,到1991年不是提高到佔GNP的16%,而是只增長10%。模擬的增稅會造成短時間較高的通貨膨脹率,GNP減縮指數的上升比1991年快1.7個百分點(比方案A高一個百分點)。既然價格上漲會激起對通貨膨脹繼續上升的擔心,所以對提高間接稅一舉應加謹慎斟酌。 方案A假定匯率機制國家的中心匯率平價不變。這個方案會使其他匯率機制國家的產量略微下降。通過重整它們的貨幣對西德馬克的比價,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但是,對匯率機制國家「硬通貨」政策可靠性的消極影響——即貨幣政策對穩定價格所作的承諾——也要予以考慮。尤其是,通過緊縮貨幣政策和避免重新調整它們對西德馬克的匯率,匯率機制中其他國家近些年來已多次成功地降低它們的通貨膨脹率,使之接近於德國的水平。它們的貨幣對西德馬克貶值可能引起對它們的反通貨膨脹承諾的疑慮。 所列表表示1991年其他匯率機制國家貨幣對西德馬克貶值(貶值4%)這一方案的結果,使人們臆想匯率將進一步調整(設想每年等於調1.5%),從而在今後幾年中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其他匯率機制國家曾經歷高於方案A的通貨膨脹,但產出也較高。對德國的影響只是略有不同。
結論
山於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從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上述模型所作模擬的只能看作是德國的統一對其他國家可能產生的影響的粗略數量分析。統一後的德國除了其經濟政策和私人及企業行為上的不確定因素外,還有其他正在進行的結構變化可以減輕這些結果,包括與歐洲共同體單一市場計劃相結合的各國經濟走向更大程度的一體化。 各種方案呈現的總的景像是德國統一在國際上的影響比較緩和。而且,這些影響對東德經濟改變過程能否取得成功不特別敏感。由於東德所需要的資金同全球儲蓄相比較小,這種情況並不怎麼令人驚異。但是,東德經濟在未來幾年中所走的道路對現已統一的德國有重大影響,對其他東歐國家也能提供一些重要的教益。 【專欄】
這項研究所使用的模型
本文所描述的模型實驗是根據1990年10月獲得的情況進行的,它沒有結合以後的經濟發展和政策預告。將東德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看待,例如,東德有一個完全獨立的財政部門。雖然這一方法與統一的德國的機構特徵不相符,但它可以在不造成任何根本扭曲的情況下有助於對統一的各種影響進行分析。東德的兩個方案是根據一個詳細的模型作出的,該模型將東德的需求、供給和收入等方面的情況綜合在一起。在第75期不定期報告中對該模型作了描述。 為了對統一對東德以外的地區的影響進行評估,東德方案的各項結果被作為外部影響用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多國模型中。多國模型是由若干個分支模型組成的,這些分支模型將7個最大的工業國分成7個組別(其中,德國模型依據的是聯邦共和國統一之前的數據),其他工業國作為1個組別,發展中國家按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分為兩個組別。多國模型標准Ⅱ對此作了介紹;PaulMasson,stevensymansky和Guy Meredith撰寫的「一個經濟修正和擴展的模型」,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定期報告第71期,1990年7月出版。
關於德國的新出版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了第75號「不定期報告」《德國統一的經濟問題》,定價10美元(有關訂閱通知見封底)。本文概述的東德幾種發展方案是根據該書第四章「東德的投資需求」和第五章「東德:新的經濟奇跡?」寫的。這兩章的作者均為DonoghMcDonald和GuntherThumann。對西德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影響所作評估系根據第六章「德國統一的國內和國際宏觀經濟後果」撰寫,這章作者為PauMasson和GuyMeradth。該報告其他九章涉及許多主題,其中有財政和貨幣政策,勞動力市場,儲蓄者和投資者的行為,以及東德制度改革的挑戰。

D. 德國統一後面臨著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首先,兩種經濟體制的不相協調。其次,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懸殊。

德國東部地區經濟及社會治安的惡化給科爾政府以巨大的挑戰,為穩定東部地區的人心,科爾政府於1991年1月30日發表的《政府聲明》中詳細地闡述了首屆全德政府的內政外交大綱。1991年3月8日,在科爾的主持下討論並批准了「共同振興東部的工程」。聯邦政府同時通過了增稅決議,決定從1991年7月1日起徵收所得稅。

E. 請各位談談兩德統一對德國各方面的影響緊急需要~~~

1、德國統一使一個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民族團結了起來,停止了相互之間的爭斗,實現了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的一體化,從來促進了整個德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加快了德國走向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步伐。

2、德國的統一改變了歐洲的傳統政治格局,在歐洲近代以來,歐洲大陸的傳統政治強國是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德國的統一改變了這一格局,德國統一使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國家出現在中歐平塌敏原之上巧知,大大團寬枝削弱了法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和俄羅對中西歐的危脅,更進一步使奧地利退出了歐洲爭霸的舞台,便整個歐洲大陸的面貌為之改變,對後代歐洲歷史的進程起到了重大的影響。

3、德國的統一在經濟上有機會超過英法成為歐洲經濟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西方世界長期保持第二的位置,戰後雖被日本超越,但是德國在西歐一直持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德國的經濟強大,促進了整個歐洲經濟的發展,對於歐洲進一步的經濟一體化和歐洲保持世界經濟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F. 德國歷史的統一之後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2005年11月,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領導人安格拉·默克爾當選為德國總理,成為德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理。

G. 德國統一後的問題

1990年10月3日0時,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1990年10月3日零時,對於8000萬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人民來說,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在柏林帝國議會大廈前,伴隨著聯邦德國的國歌聲,特製的旗桿上徐徐升起了黑紅黃三色的聯邦德國國旗。這一儀式向全世界宣告,分裂長達45年之久的德國重新統一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個國家。1955年又分別加入華沙條約組織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德長期相互對峙。1989年底,民主德國政局發生激烈變化。1990年3月,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上台組閣,兩德政府正式談判統一問題。5月18日,簽署了關於建立兩德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規定從7月1日起,兩德都使用西德馬克,國家的經濟基礎是社會市場經濟,實行西德的勞動法規。8月31日,又簽署了關於兩德實行政治統一的第二個國家條約。規定民族恢復1952年7月行政區劃改革前的5個州建制,東西柏林合並成一個州,於10月3日按西德《基本法》集體加入聯邦德國。

9月12日,兩德外長又與美蘇英法外長簽署最後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使德國的統一得到前戰勝國的同意。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兩德實現統一。12月2日,全德舉行議會選舉。基督教民主聯盟獲勝,科爾任統一後德國的第一任總理。

背景資料:德國分裂與統一大事簡記

進入70年代,東、西德雙方敵視、對峙態度有所緩和。1972年5月26日,東、西德政府在柏林簽署第一個國家間條約,即關於運輸和交通的總協定。

1972年12月21日,西德和民德簽署《兩國關系基礎條約》,確定東、西德在平等的基礎上建立相互之間的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等。

1973年9月18日,東、西德同時加入聯合國。

進入80年代,隨著世界及歐洲局勢的發展變化,兩個德國的關系也發生了演變。

1984年2月,西德總理科爾和民德德國統一社會黨總書記昂納克在莫斯科會晤並發表聲明,強調兩個德國的和平共處對歐洲發展起著有利作用。

1985年3月,科爾和昂納克在莫斯科再次會晤,稱雙方願在1972年兩德簽訂的《兩國關系基礎條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系,決不允許從德意志土地上再次爆發戰爭。

1987年9月,昂納克首次訪問西德。

1988年9月14日,東、西德再次達成包括過境、擴建高速公路等協議,進一步發展相互交通往來。

1989年3月30日,民德宣布從4月1日起放寬民德人去西德旅遊的條件。

1989年8月起,大量民德公民湧入西德。

1989年10月18日,昂納克總書記宣布辭職,克倫茨接任總書記職務。11月9日,民德宣布開放柏林牆和兩國邊界。

1989年11月28日,科爾提出實行德國統一的「十點計劃」。

1989年12月19日至20日,科爾總理訪問民德,兩德領導人商定雙方之間將建立以經濟合作為中心內容的條約共同體。

1990年2月1日,民德部長會議主席莫德羅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

1990年2月7日,西德政府向民德建議立即開始有關貨幣聯盟及經濟改革的談判。13日,莫德羅和科爾在波恩舉行會談,雙方表示要在歐洲范圍內實現德國統一的目標,兩國還就建立貨幣聯盟專家委員會達成協議。

1990年2月13日,美、蘇、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渥太華商定,舉行「二加四」外長會議,討論解決有關統一的「外部問題」。

1990年2月18日,民德大選揭曉,德國聯盟獲勝並組閣。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德梅齊埃出任總理。

1990年5月18日,兩個德國簽署了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7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西德馬克取代民德馬克,民德在貨幣、經濟和社會領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現行法律制度。

1990年8月2日,兩德政府草簽了選舉條約,決定於12月2日舉行全德大選。1990年8月23日,民德人民議院特別會議通過1990年10月3日加入聯邦德國的提案。

1990年8月31日,兩德政府簽署關於實現政治統一的「統一條約」。

1990年9月12日,蘇、美、英、法4國和兩德外長在莫斯科舉行第四輪「二加四」會談並簽署《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條約對統一後德國的邊界、軍事政治地位、結束4大國對德權利和責任、統一的德國享有完全的主權等作出一系列規定。

1990年9月21日,兩德議會批准兩德統一條約。

1990年10月1日,英國、法國、美國、蘇聯和兩德外長們在紐約簽署一項宣言,宣布停止英、法、美、蘇4國在柏林和德國行使權力。

1990年10月3日,兩個德國實現統一。

1990年10月3日,吳學謙副總理在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中國大使韓培德時說:「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一貫理解、同情和支持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統一的願望。我們尊重德國人民的選擇,歡迎德國最終實現和平統一」;中國政府和人民希望德國統一將有利於歐洲和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國過去同兩個德意志國家有著良好的關系,今後願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統一的德國加強和發展中德間業已存在的友好關系

H. 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是在哪一場戰爭

德意志在近代的時候統一是很晚的了,而德意志的最終統一是通過三次戰爭完成的。第一步是1864年爆發普丹戰爭;第二步是1866年普意聯手攻打奧地利,史稱普奧戰爭;第三步也就是最後一次戰爭是1870-71年爆發普法戰爭。

戰爭的起因是西班牙的王位繼承問題,當時西班牙女王因為私生活混亂被推翻了,而西班牙有意讓與普魯士國王有親戚關系的利奧波德親王成為候選人,這讓法國大為不滿。

本來當事人本人都拒絕了,可法國竟然還威脅威廉一世,要求保證永遠不染指西班牙王位,本來卑斯麥就一直希望能夠挑起與法國的戰爭,這正好是個機會。

為此,戰事一觸即發。結果法國竟然不堪一擊,拿破崙三世都被俘虜了,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巴黎的凡爾賽宮,榮登德意志帝國皇帝。

I. 威廉一世在領導德國實現統一後的經歷是怎麼樣的

威廉一世當上德國皇帝後,可謂春風得意。他雖仍重用俾斯麥,但在有的問題上開始有了分歧。他對「文化斗爭」不滿,皇後也對俾斯麥有所批評。俾斯麥一氣之下,寫了多份辭呈,但威廉一世看中其才幹,繼續重用他。1877年他親筆在俾斯麥的辭呈上批示「永不同意」。威廉一世的政策還引起政敵的反對。1878年悉扮5月11日,他乘敞篷汽車在柏林大街的菩提樹下兜風時,有一位流氓無產者、五金工人赫德爾向他行刺,幸運的是槍打歪了。20天後,又一位叫諾比林的經濟學博士向他行刺,使他身負兆陸游重傷。他雖命大不死,但傷了元氣。為此他頒布了反動的「非常法」鎮壓國內的工人運動。1888年3月9日,族銷威廉一世患肺炎去世,終年95歲。

威廉一世生活的近一個世紀,是德國歷史上天翻地覆的時代。他領導德國實現了統一,成為歐洲強國,因此他在德國史冊上佔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J. 德意志帝國統一的影響是什麼

19世紀中期,出身於容克貴族的俾斯麥以強硬手段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姿培了德意志的統一,這一事件無論對德國對歐洲還是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1)結束了封建割據的局面,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2)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工業革命的進行,推動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可是德國的分裂狀態卻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嚴重阻礙。德國的統一,為德國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障礙,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3)實現了社會形態的更替。德國統一以後,頒布了1871年憲法,建立起了資本主義的君主立憲制度,從而使德國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為近代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的最終形成奠定了基礎,從某早冊宏種意義上說,德意志帝國統一也是一場推動社會轉型的政治革命,有利於德國社會的進步。(4)改變了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本來法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曾多次試圖稱霸歐洲大陸。德國統一以後,經濟發展迅速,成為歐洲強國,打破了法國獨霸的局面,兩強並立,歐洲的政治格局被改變。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德國也很快步入帝國主義階段,經濟實力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極大地影響陸冊了世界格局的變化。(5)保留了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普魯士原來就是封建專制國家,統一後的帝國憲法又賦予皇帝最高的權力,體現出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德意志的統一是通過武力方式實現的,這使其軍國主義色彩進一步增強。正是這種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加上其實力的不斷增長,使它成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

閱讀全文

與德國統一後發生什麼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