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停止光伏

德國為什麼停止光伏

發布時間:2023-05-15 20:35:57

『壹』 光伏制氫發展現狀

光伏制氫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的過程。該技術可以實現清潔、可再生能源的轉化和儲存,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全球范圍內已經有不少國家和地區開始在光伏制氫領域進行研究和開發。以下是一些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現狀:

1. 日本:日本政府提出了「超級智慧社會」計劃,並將光伏制氫作為其中一個重點項目之一。截至2020年底,日本已建成多個大型光伏制氫設施,並計劃在未來棚槐幾年內進一步擴大規模。

2. 德國:德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光伏制氫技術,在2019年發布了《德國聯邦政府水素戰略》文件中明確提出支持該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目前德國已經建立起多個小型試驗性質的光伏制氫設施。

3. 美國:美國各州也紛紛推動相關項目並投入資金進行研究與開發工作。例如加利福尼亞州就計劃在2030年之前建造100個以上的大型太陽能+儲能+制氫系統。

4. 中國:中國也正在積極探索這項新技術,並且逐漸形成了以西北地區為核心、東南沿海等其他地區補位升級為特色的做昌產業布局。同時還涌現出不少優秀企業如華鋒股份、天合光能等專注於此類產品及服務供應商。

總鏈胡友體而言,隨著清潔能源需求增長以及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參與到這項新型產業中去。

『貳』 光伏發電為什麼叫停

沒有停止。
光伏發電系統安裝工序復雜,對附著物要求較高,但光伏發電站所依並賀托的建築物及設施應合法。許多用戶為了讓太陽能板採光更好,在樓頂大興土木,建造光伏小屋,用磚砌起數米高的支撐體,用來擱放太陽能板,支撐體是違法建築,導致城管部門對其進行拆除。

如羨蔽坦果安裝光伏發電系統需要城管,安監,規兄桐劃等部門審批,光伏系統在多地尚屬於小眾事物,裝機規模小,地方政府重視度低,使得多地城管部門在光伏系統領域的彈性執法空間過大。

『叄』 德國光伏土地是永久的嗎為什麼

德國光伏土地不是永久的,對於私人投資者來說,他們更關注盈利能力。盡管對環境保護做出積極貢獻對超過80%的受訪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超過70%的投資者認為,「節約用電成本」的動機超過了「環保」的動機。在這之前,達到光伏天花板時政府補貼凍結意味著用電成本會有很大的波動,私人投資者的中期規劃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肆』 太陽能光伏應用最早的國家地區

德國。德國的光伏產業曾經歷了爆發式增長、全民光伏的輝煌階段,亂旦德國最早大規模應用光伏技術,光伏發電量曾位居世界第一,太陽能光伏應用最早的國家地區是德國。檔游光伏發電是根據光生伏打效應原行陪銷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伍』 德國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原因為什麼不包括煤炭資源的枯竭

德國:能源轉型評價及啟示

能源評論
2022年8月4日17:01

關注
前不久,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能源監管機構)發出警告:沒有俄羅斯天然氣,德國熬不過冬天。如果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不能恢復正常供氣或繼續限制流量,德國能源形勢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這意味著因天然氣緊缺帶來的價格猛漲必然傳導到終端用戶。作為主要調節電源的燃氣發電受阻,難以配合新能源發電項目運行,電力的穩定供應將面臨很大風險。更為悲觀的預測是,能源短缺的狀況會持續3~5年,成本繼續上升,德國正面臨由能源危機而引發的國家危機,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將走向衰退。不難發現,這與德國長期以來致力於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目標背道而馳,令人扼腕嘆息。
多年來,德國的能源轉型被津津樂道,似乎已成為國際上的樣板,我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研究制定也不難看到德國的影子。但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經歷了能源供給短缺、價格飆升的困局,也暴露了能源轉型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縱觀德國的能源轉型歷史,並對其實踐成果進行分析評估,能為我國的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鏡鑒。
能源轉型的先行者
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納余濟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從2005年的4.8億噸標煤降至2019年的4.3億噸標准煤(國際能源署數據),目前能源進口依存度(凈進口量與可用總能源的比率)約為64%,尤其在原油和礦物油產品方面,德國的進洞滲滾口依存度高達97%,天然氣則為89%,煤炭為44%。自20世紀90年代起,德國推行能源轉型政策,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比達到46%,在大國中位居前列。
德國能源轉型的動因主要源於三方面,一是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德國不堪重負,發展可再生能源可以實現就近供應,減輕經濟負擔;二是應對氣候變化,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三是降低化石能源的進口依存度。
經過30多年的轉型實踐,德國的能源轉型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先行示例。
德國的電力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比例已由2000年的6%上升到2020年的46%,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佔2020年總發電量比重大於31%。德國還制定了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至65%的目標。
在需求側,德國一直推進能效提升行動,特別是在建築領域,採取技術創新和政策措施等綜合手段持續改進能效。有數據表明,德國在過去30年將能效提升了近30%。
風電和光伏發電迅猛增長
德國能源轉型成功的標志是風電和光伏發電得到了迅猛增長,佔比持續上升,這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
首先,此成果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推動。德國於2000年首次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後根據執行情況和效果進行了8次修訂,內容涉及新能源上網電價調整、補貼分攤、並網技術管理要求以及如何參與電力市場競爭等。2022年7月8日,德國政府審議通過了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內的能源政策一攬子法案修訂,旨在加快可再生能源發展,強化聯邦政府應對天然氣發電不足緊急調用備用電力(比如煤電)的政策選擇等。持續的修訂是由於法律在實施的不同階段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過度補貼造成資金入不敷出和消費者負擔上升過快的問題、新能源發電新增規模與電網發展不匹配問題、全額保障收購帶來的效率損失問題等。政府通過制定出台《可再生能源法》和滾動修訂來從法律上激勵風電和光伏發電的開發,在相當長時期內以固定價格收購其上網電量並實行全額收購,有力促進了新能源發展。
其次,公眾對能源轉型的認同度高,也能夠承受較高的電價。德國社會對於生態環境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大多數人對於擺脫化石能源持支持態度,並願意為此付出經濟代價。
最後一個因素是用好了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自2017年起,德國政府不再以指定價格收購綠色電能,而是採用拍賣競價機制來確定每年能享受補貼的新能源開發規模和投資者。這不僅推動了新能源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也減輕了消費者的負擔。
由於風電和光伏發電固有的間歇性,很多專家擔心用戶的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指標會有所下滑。但實際上,德國多年來全國負荷趨於穩定,2020年最高負荷為7600萬千瓦,僅常規電源裝機總量就達到1.1億千瓦,加上跨國聯絡線2000萬~3000萬千瓦的交換能力,合計遠超過最高負荷,確保德國即使不計新能源發電量,也能支撐起全社會用電需求。在調度管理上,長期以來德國實行「自下而上」的「自平衡」運行模式,全國有2700個平衡單元,實時運行中各平衡喊鏈單元偏差由四大輸電網運營商統籌負責,從而顯著降低整個系統的平衡壓力。
根據德國聯邦網路管理局的公開資料,2020年電網終端用戶平均停電時間創造2006年以來的最短紀錄,為10.73分鍾。由此可見,隨著可再生能源佔比持續增加,在分布式新能源加快發展的背景下,其供電可靠性並未受到影響。
轉型之路突遇「寒冬」
2021年,國際上包括一次能源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給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運行帶來較大沖擊。特別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國家飽受能源短缺和價格飆升之苦,德國也是深受其害,預計今年冬天天然氣大量短缺,屆時大量工廠將很可能暫停運轉。近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德國企業將不得不停止生產、解僱工人,供應鏈將崩潰,人們不得不貸款支付取暖費。
此輪能源危機深受地緣政治沖突的影響,其結果是歐洲蒙受的損失不可估量,德國首當其沖,危機何時結束,尚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回顧德國的轉型之路,從能源轉型的「樣板」到如今深陷能源危機的局面,有三點教訓值得正在經歷能源轉型的大國汲取。
一是德國的能源戰略不夠成功。德國早在2013年就宣布將於2022年關閉所有核電站,2019年宣布2038年前淘汰煤電,騰出的空間由新能源發電和氣電彌補。但目前核電和煤電發電量總計超過三分之一,這樣的激進戰略致使德國在當前的能源危機面前舉步維艱。一方面,失去俄羅斯氣源使德國氣電出力大打折扣,冬季取暖能源缺口很大;另一方面,增加的新能源發電彌補不了核電和煤電激進退出所造成的缺口。
據最新報道,德國和歐洲其他多國計劃重啟煤電度過這場危機。可以說,德國的能源戰略忽略了國家的能源安全和外部抗風險能力,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脫節,遠水解不了近渴,不能說是成功的戰略。
二是新能源補貼政策難以為繼。德國的補貼政策雖然刺激了光伏發電和風電的快速發展,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額補貼同樣帶來高電價問題。2015年,德國居民用電量佔比為26%左右,其平均價格為2~2.4元/千瓦時,在西歐國家中是最高的,其中新能源補貼附加在居民電價中佔比達到20%以上,家庭用電負擔沉重,後來的補貼退坡政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三是電網基礎設施滯後問題始終未能解決。德國的新能源早期主要採用分散開發的模式,考驗的是配電網的適應水平和接納能力。近年來,隨著北海及波羅的海風電的規模化開發,北電南送問題逐步顯現。新建南北直流輸電通道的方案進展緩慢,主要是由建設輸電走廊涉及征地難度大、環保政策制約、周期長、干擾多等因素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電網基礎設施滯後是影響德國新能源繼續大規模增長的主要瓶頸。
激進轉型必有代價
通觀德國能源轉型,我國也能從中得到三點啟示。
第一,能源安全始終是首要目標。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使命,大力開發風電及太陽能發電是加快能源轉型的戰略性舉措,必須長期堅持。然而,能源轉型必須建立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基礎之上,先立後破,不能急於求成。德國能源戰略的失誤源於激進的棄核棄煤政策。其傳統能源的供應主要來源於外部,由於俄烏沖突何時結束難以預料,德國的能源危機註定會持續幾年,德國尋求俄羅斯能源替代方案的經濟代價預計會更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和通脹沖擊,若出現經濟衰退就不足為奇了。相比之下,我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能源安全問題,反復強調立足國情推動煤炭清潔低碳高效開發利用,抓住機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截至目前成功地應對了此輪全球性能源危機。這充分證明了我國政府高水平的戰略預判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
第二,長遠來看,發展新能源能夠明顯降低能源供應風險。據英國石油公司統計,2021年全球化石能源消費佔比仍達到82%左右,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跨國貿易主要依靠美國、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及地區,存在因政治、經濟、軍事干預而中斷的風險,給世界能源安全帶來持久的憂患。另外,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資源豐富,分布相對均衡,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開發潛力巨大,就地就近分散供應是減少化石能源集中配置風險的有效對策。經歷本輪能源危機,國際上也得到了新能源發展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的啟示。我國也應從中汲取教訓,加大新能源的發展力度,提高抵抗能源風險的能力。
第三,應樹立系統思維,推動新能源高比例融合發展。按照目前的趨勢,我國新能源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將保持高速增長。新能源出力具有間歇性的特點,而用戶的可靠性指標又不能降低,這給電力系統保供帶來的挑戰不可低估。實際上,國內專業機構對新型電力系統發電的構建和運行規律的認知尚處於初級階段,比如,構建一個區域級高比例新能源發電(電量佔比為30%~60%)的模擬型電力系統,並進行電力電量平衡模擬研究、穩定特性解析的案例至今沒有出現,在這方面德國的現有經驗值得借鑒。
下一步,我國應抓緊研究論證,堅持以電力為中心推進能源轉型,堅持電力系統源網荷儲整體協同配置,堅持電源的多元化路徑,堅持電源與電網協調發展。一邊發展,一邊探索,不斷解決暴露出來的問題,為我國的能源轉型提供有力支撐,助力「雙碳」目標順利實現。
(作者系國網能源研究院原院長)
免責聲明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創作者,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點擊展開全文
打開騰訊新聞,閱讀體驗更好
廣告
虧虛男士有福了,小心別補太過,睡前吃它,真實調理腎虧腎虛
全部評論
打開騰訊新聞參與討論

用戶ya1pyck
太陽能電池板
江蘇網友
8月6日
回復

用戶ya1pyck
每家每戶安裝獨立的太陽能電池板,多餘的電賣給國家電網
江蘇網友
8月6日
回復
打開
騰訊新聞
參與討論
2
1

『陸』 大比例光伏風電,是否會影響德國電網安全性

不會的,德國雖然光伏風電使用范圍很大,但是光伏發電並不是全部,德國的電力結構並不是唯一的,其次德國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技術高的電網基本不會出現安全問題,這一點大可放心。德國依然是世界上電力供應最穩定的國家。




不得不說德國的高新技術,能源產業還是非常發的的,至少在這個方面德國可以把停電率最低擠進世界第二,就足以證明了德國的國家的電網是非常的安全的並且穩定性也是非常的高的,很多的國家也是非常的羨慕德國。

『柒』 德國單元樓有安裝光伏嗎

德國的單元樓一般沒有安裝信咐知光伏滑消系統,但也有例外。德國有許多公司和私人業主都在安裝光伏系統,以提高能源效率,減少碳排放。近年來,許多德國單元樓也開始安裝光伏系統,以利用太陽能發電,減少其依賴於傳統燃料的能源成本。然而,許多德國單元樓仍未安裝光伏系統,因為安裝簡做費用較高,回報期較長,且建築物結構可能不適宜安裝光伏系統。

『捌』 德國計劃可再生能源供電提前15年,光伏電池是否會迎來新革命

德國的可再生能源供應目標提前了15年。德國的可再生能源實現了“大跨步”了嗎?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一次要歸功於風能和太陽能基礎設施的擴張。在這個加速發展的時代之後,人們將不再面臨資源短缺的問題。中國綠色供應鏈聯盟光伏委員會秘書長房鹿表示,“十四五期間,光伏發電至少要新增2.5億千瓦,累計裝機容量要達到5億千瓦。

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的太陽能是地球人的共同追求,也是人類文明的終極追求。如果有一天太陽能可以取代現在的化石能源,那就意味著人類文明已經進化到了更高級的階段。與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污染的空氣相比,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循環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是一種清潔、綠色、低碳的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現在很多農村家庭還保留著太陽能熱水器,很多還進一步提煉,將廢棄物轉化為能源。

『玖』 美國為什麼總跟中國光伏產業過不去

原因很簡單一中國光伏產業崛起動搖美國對中國的能源控制
可再生能源包括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我國的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產量從2008年起就異軍突起,坐上了世界第一的寶座。從2005年德國開始對光伏進行度電補貼以來,中國光伏產業的年產量幾乎從零起步,到2014年,中國光伏產量已經達到30GW,保持著在全球遙遙領先的地位。在2005年到2012年間,美國和歐洲政府對於光伏發電的補貼,通過采購中國的光伏組件,至少有一半進入了中國光伏製造商的口袋。
在這段時間,美國和歐洲的光伏製造企業被中國的光伏企業擠壓得毫無生存空間,數百家光伏企業接連倒閉。風電企業的情況也類似。
但是,這還不是美國和歐洲宣布對中國光伏企業和風電企業進行「雙反」的真正理由。
光伏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一種,除了清潔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特徵,就是隨處可得。這種能源不像石油那樣70%集中在中東,美國只要控制了中東就控制了世界。
而光伏和風力發電具有地域分布的平均性。雖然不同地方的風力大小有區別,日照強度有區別,但理論上,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光伏作為能源。即便是在北極,只要是白天,光伏一樣可以採用。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光伏的應用規模達到了一定的比例,比如佔到了現有能源消耗量的20~30%之間,中國對於能源的進口依存度將大大下降。而如果可再生能源站到了能源總消耗量的50%的話,中國幾乎可以完全擺脫石油進口的局面。那樣,美國所謂的「亞太在平衡」戰略,美國在中東的布局,對馬六甲海峽、巴拿馬運河、霍爾木茲海峽的控制,將完全徹底地失去意義。
雖然現在中國的風力、光伏和生物質能的裝機容量才 100GW,也就是一億千瓦,佔中國能源總消費的8%左右,但是,中國新能源的發展速度卻十分迅速。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的總裝機將超過250GW,即2.5億千瓦,預計將超過屆時中國總電力裝機容量的20%。要知道,那僅僅是五年之後就將發生的。屆時,中國的石油需求將比現在減少30%以上,也就意味著中國進口石油的需求將減少60%。這樣的話,僅俄羅斯和裏海的石油就可以完全滿足中國的石油進口需求,屆時,美國對於中國的能源控制,將徹底失去意義。這是美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二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將影響美國自身的能源安全
讓美國更為擔心的是,中國的光伏企業在這不到十年的短短時間內,就已經體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除了成本低廉外,中國光伏產品的技術、性能和質量並不遜色於美國本土的產品。而且,中國的大型光伏企業,在鼎盛時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技術研發。而不少企業雖然投入的研發資金比美國的同行少很多,但獲得的搏姿猛成果卻絲毫不遜色,不少技術都處於領先的勢頭。
這樣的情形如果發展下去,不僅中國自己將實現能源自給,也就是所謂「能源獨立」,而且,會倒過來造成美國的能源會對中國企業產生依賴效應。目前,美國對中國光伏的「雙反」就遭到了美國包括眾多太陽能用戶的「低價太陽能聯盟」的反對,這意味著,美國光伏用戶對於中國光伏製造企業的依賴已經產生,如果美國政府不立刻斷然採取措施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的話,這種依賴將越來越嚴重。如果美國大部分的新能源都依賴中國的產品的話,那麼,到時候才採取貿易禁運措施的話,傷害的就將不僅僅是美國的新能源用戶,而是整個美國經濟。
此外,目前世界上除了中東、非洲和俄羅斯外,其它地區基本都是能源凈進口地區,例如歐洲、南美、東南亞、東北亞等。目前,中國的光伏企業對於這些地區的市場滲透也十分深入。而這些地區的能源,現在基本都在美國的控制之下,因此,中國的光伏企業如果這么長期發展下去,必將形成在這冊差些地區從美國的「虎口」里奪食。雖然現在光伏等新能源的發電規模對美國還遠遠沒有構成威脅,但隨著新能源規模的擴大,這些非美國的國家一旦對中國的光伏產品產生了依賴,到那個時候,局面恐怕就完全不是美國所能夠控制的了。
所以,無論是從美國自身的光伏製造業保護,從保持對中國的能源控制,從保持美國自己的能源獨立,還是保持美國對世界的能源控制力,美國都必須在中國的光基橋伏產業的發展之初,將中國光伏產業扼殺在搖籃里。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對中國光伏產業一反再反,窮追猛打,必要置之死地而後快的原因。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光伏製造企業,也不僅僅是為了保護美國自己光伏產業,而是為了通過遏制中國的光伏產業,確保中國對於進口石油的需求,確保世界上的能源消費國對於進口能源的需求,以確保美國用了半個多世紀建立起來的以石油控制世界的局面不被打破。
這就是美國對中國光伏產業雙反的多層次原因。
三美國「雙反」戰略成效顯著
應當說,美國的「雙反」政策還是很奏效的,基本達到了他們的目的。現在,中國的光伏企業,不僅因產能過剩元氣大傷,而那些還在苟延殘喘的企業,也只能基本維持成本,談不上任何發展。
雖然一年多以來,中國政府對於光伏發電的補貼政策起到了強心針的作用,但現在光伏行業里形成了「重發電輕製造」的明顯傾向。「搞電站的牛逼,搞製造的傻逼」,成為了那些拿著資本找電站買路條的光伏投資大佬的口頭禪。雖然發展光伏電站是從應用端拉動需求,也是必須的,但如果只重視發電,忽視製造,則恰恰中了美國人的圈套。這正是美國人對中國光伏進行「雙反」想要達到的目的。
比行業不景氣更為嚴重的後果是,目前中國的光伏企業已經幾乎完全放棄了技術研發。在目前極度艱難的生存條件下,所有的大型光伏企業,都在勒緊褲腰帶,設法生存。在工資都發不出的情況下,研發投入根本就不可能被列入預算。據調查,幾乎所有的中國光伏企業,從2013年起,就停止了新項目的研發投入。原有的研發項目也大多數中斷,只有少數企業還在延續已經立項的研發項目。
作為新興行業的初期,光伏產業技術更新時間較短,新技術取代舊技術的時間很快。而本來中國光伏企業在製造方面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如果一直積淀下來,將不斷加強這種優勢,而一旦中斷,則今後又要從頭再來。中國企業放棄研發,將對中國光伏產業形成長期致命的傷害。因為,不景氣時暫時的,度過以後很快能夠恢復,但技術優勢一旦失去,將喪失競爭力,造成長期落後。
在中國光伏企業停止研發的同時,美國的光伏企業卻在不斷加大投入,研發這新的技術。美國政府也從2012年開始,持續加大了對光伏產業的研究項目的資助。
如果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光伏的這種彼消此長的遏制戰略持續下去,中國光伏產業在過去近十年所形成的並不穩固的光伏製造優勢,在幾年內將盪然無存。那個時候,即便美國取消「雙反」,中國的光伏企業也將沒有任何競爭力。
在「雙反」方面,美國在2012年打出第一招之後,現在已經祭出了第二招,可以肯定這決不是最後一招。甚至還會有「雙反」之外的更狠的招數。到目前為止,美國的招數收到了效果,達到了他們希望看到的目的。
至於後面的事態如何發展,如果中國那些應對美國「雙反」的專家、企業家和官員們,如果看不到美國「雙反」的深層次原因,只是一味在成本、價格和補貼上和美國糾纏,就掉進了美國的陷阱,將註定白費力氣。那樣的話,很可能山姆大叔後面的招數都不用拿出來,就能夠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了
但是,盡管美國想搞垮中國光伏產業的決心很大,投入也很大。但是,他們的目的是註定不能得逞的。中國光伏企業的生命力已經得到證明,行業里也不乏有識之士。只要中國的光伏企業能夠認清美國「雙反」的真實原因,有的放矢,採取正確的對策,就一定能夠粉碎美國政府的陰謀,不論美國再用什麼樣的手段,都不能阻擋我國的新能源事業順利發展。望採納

『拾』 光伏為什麼危機了

首先光伏發電的一次投資成本要高於其它任何一種發電方式,所以直到目前為止,光伏發電項目大多都由某種形式的政府補貼。而近兩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各國緊縮財政支出,砍掉了光伏補貼,導致項目銳減,相對產能過剩,於是就形成了危機。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停止光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