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拿破崙和二戰德國都沒有打敗俄羅斯
實際上認真研究過地圖的人不難看出,希特勒和拿破崙進攻俄羅斯都有迫不得已之處。拿破崙:波旁王朝的領土擴張嚴重受到英格蘭和俄羅斯沙皇的制約,每一寸土地都要被沙皇分一杯羹走,所以法國領土越大拿破崙受到的民眾壓力越大。因為他要做最偉大的法國皇帝,給人民承諾的是自由獨立的法蘭西政權,和沙皇談判無果的情況下才迫不得已進攻。
希特勒:完全不一樣,本來他是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的,和蘇聯的關系一直不錯,不過由於一戰後的政治困境和物資緊張,德國的科技和機動化又空前發展,而整個歐洲的石油資源幾乎都集中於高加索地區。同時德國擁有空前軍事力量,所以必須攻佔蘇聯才會擁有足夠的資源維持龐大的帝國機械化部隊開銷!
Ⅱ 我想問德國在攻打俄國真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導致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兵力補充
德國進攻蘇聯早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但是,一旦蘇聯全國動員起來,尤其是確定了日本人不敢侵犯西伯利亞,蘇聯不會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佐爾格提供的情報相當准確,呵呵),必將有大批而源源不斷的新補充兵力投入衛國戰爭前線。而當時的德國雖然已經佔領歐洲絕大部分地區,但是這些被佔領國的國民是不會像德國人那樣對希特勒忠心耿耿的,德國人崇拜希特勒,因為德國人看到和得到了希特勒政府帶給他們的利益,希特勒的口號就是「為日耳曼民族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使得德國人當然欣賞希特勒政府。但希特勒帶給那些被佔領國家的人民有什麼呢?只有掠奪和鎮壓,嚴酷的法西斯統治。雖然德國的一些佔領軍將領,比如捷克攝政海德里希,也在被佔領區實施一些綏靖政策,但那畢竟是建立在反對德國入侵的人們的鮮血之上的,綏靖政策短期也可能會有效果,但是肯定是不會被被佔領國的人民承認的。更遑論為希特勒政府上前線打仗了。所以即單從兵力補充這一點上來說,德國就遠遠比不上蘇聯。
2、資源短缺
德國的資源儲備,也遠遠比不上蘇聯的資源儲備,當時蘇聯的社會主義集中分配資源的經濟體制很容易就能使國家掌握大部分資源並將其投入到衛國戰爭中去,而德國一方面得維持侵蘇德軍的整體戰鬥力,一方面在歐洲佔領區還要維持佔領軍的正常活動和對游擊隊的圍剿,還要在法國佔領區西北海岸防禦英國人可能的反擊,還要維持大西洋上海軍的戰斗,還要維持北歐那些德控港口的運作,還要冒著被英國地中海艦隊攻擊的危險向非洲軍團輸送資源,就德國那點可憐的戰略資源儲備。。。。。。所以不得不從佔領區掠奪,而從佔領區掠奪就容易引起佔領區人民的仇恨,又回到上面那個話題上了。
3、世界環境
外援方面,雖然丘吉爾羅斯福等人都是堅定的反共產主義者,但是他們需要蘇聯來對抗德國,減輕他們所遭受的戰爭壓力,所以不論他們出於上述還是其他什麼目的,他們從很多方面支持了蘇聯人民的衛國戰爭。相比之下,德國的侵蘇行為幾乎受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一致反對,政治地位十分孤立,很多國家也對德國停止了資源出口。雖然遠東有日本和德國遙相呼應,但日本人真的什麼都沒做,對日本人來說,自己在中國的事就擺不平,在太平洋上和美國人還較著勁呢,哪還有空管德國盟友。
4、軍隊質量和數量
從軍隊方面來講,不得不承認,二戰期間德國軍隊的戰斗素質絕對很高,但是那僅僅是德國軍隊,那些仆從國軍隊如羅馬尼亞、土耳其等國的軍隊純粹就是跟在德國軍隊後面揀便宜柴禾的,還有那除了添亂沒起什麼作用的廢柴義大利軍隊,讓他們獨擋一面?開玩笑。反觀蘇聯,雖說士兵戰斗素質不高,但有一個優勢,人多!德國士兵和蘇聯士兵對抗,一個德國士兵打一個蘇聯士兵穩贏,打倆呢?打五個呢?打十個呢?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啊。
5、武器和產能
武器方面,德國武器精良是公認的,但受到產能的限制,單就坦克來說,德國的3號、4號、豹式、虎式戰爭期間一共生產40000多輛,而蘇聯光是T34就有45000輛之多,而且德國戰車精細度高、工藝復雜,零配件種類繁多,相比來說T34經濟實惠、好修不貴,兩相比較德國人就吃了大虧。
6、天氣環境
希特勒本人清楚地認識到,維持對蘇聯的佔領是不現實的,所以基於這一點,他並不想徹底、全面地征服蘇聯,只是想蘇聯像法國一樣投降,在德國控制蘇聯資源的基礎上,在蘇聯扶植一個法國貝當政府一樣的傀儡政權,這樣即達到了獲取資源和土地的目的,也省去了維持佔領區運作的麻煩。可惜,天不遂人願,斯大林和蘇聯人民的反應似乎比希特勒設想的要強烈一些,而且蘇聯冬天那惡劣的天氣和對前線補給的難度也超出了希特勒及德軍統帥部的估計。。。。。。
7、非本土作戰
相信大家都知道本土作戰和非本土作戰的優劣,本土作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但德軍偏偏是非本土作戰,相比本土作戰的蘇聯軍隊,德軍肯定是落於下風的。
Ⅲ 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轉自鐵血社區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Ⅳ 德軍在二戰期間為何與俄羅斯決戰中大敗
1.戰前情報低估了蘇聯紅軍的實力.戰前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估計蘇聯紅軍約有200個師不到,裝甲師只有50個左右.可到後來才發現單單是投入戰斗的就有300個師(當然蘇軍的師基本未滿員)
2.進攻蘇聯的時機被巴爾干半島戰局所耽誤,導致在蘇聯戰場膠著階段時正趕上蘇聯道路泥濘和天漏納豎氣嚴寒.
3.對自己的戰斗能力估計過茄枝高,導致沒有準備過冬的衣服和冬季設備.當時德軍裝甲師幾乎報廢,因為油都被凍住,也沒有嚴寒下專用的光學器材進行瞄準.想要開鑿戰壕,卻發現地面都被凍死連坑都挖不出來.凍瘡肆虐士兵,造成各個師嚴重返大減員.
4.戰略方向上存疑.當時希特勒希望奪取烏克蘭的天然糧倉以及高加索地區的豐富油田,但陸軍總參謀部希望集中優勢兵力向莫斯科突擊,通過佔領政治和交通樞紐莫斯科來瓦解蘇聯人的戰斗意識.大部分德軍將領後來都承認陸軍總參謀部的意見是正確的.
5.希特勒盲目指揮葬送了德軍南線實力最強大的集團軍:第六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被合圍直接導致了南翼A集團軍群和"頓河"集團軍群的不利局面,並間接導致了B集團軍群乾脆被撤編.德軍南翼損失慘重被迫放棄攻勢.
Ⅳ 二戰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德國充其量是只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強國。也就是和法國在一個等量級上。
剩下的英帝國,美國,蘇聯都是洲級別的大國。
如果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能把沒有實現工業化的,半封建而腐敗的沙俄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的話。那麼在蘇聯在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工業產值國家而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工業國家。這標志蘇聯這個人口眾多,幅員廣闊,資源豐富的大國已經完成了自主工業化。這時候的蘇聯除了在在鋼產量上和化學工業上海落後於德國,在所有的工業產量和指標已經超過了德國。從蘇聯三五計劃在伏爾加工業區和烏拉爾工業區鋪開的軍工的攤子,已經是德國望塵莫及的了。也就是三五計劃因為德國入侵而沒能如期完成,否則那時候再開打,德國差得更厲害。
戰前,蘇聯的軍工代表團訪問德國參觀德國坦克製造廠時,蘇聯人認為德國人在對其嚴格保密,因為已經研製了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的蘇聯根本不相信德國的3號和4號坦克是德國的主力坦克。
可以說,那個時候,美國和蘇聯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工業國家的排位,就已經顯示出了戰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端倪了。
Ⅵ 為什麼拿破崙和二戰德國都沒有打敗俄羅斯
概括地說三點原因:戰略後勤保障不足、自然條件惡劣、俄羅斯的堅壁清野政策。
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會敗給蘇聯
德國失敗的原因:
1.首要原因是天氣。蘇聯天氣轉冷,在極寒的天氣下作戰,使德軍士兵無法接受,許多士兵更是被凍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連槍栓也被凍住,根本就拉不動。
2.德國資源和工業基礎不如蘇聯,雖然德國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蘇聯好,可德國的生產速度遠比蘇聯慢,最後拼的根本就是國家綜合實力,不論是人口,還是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德國都不能支持他長期作戰,特別是同時兩面作戰。
3.蘇聯自身的兵力動員能力。「看不見的師」這一體制於三十年代初在紅軍中實行。它在二戰中成功地挽救了蘇聯。直到今天這一體制仍然被採用。這一能使蘇聯迅速擴大其兵力的體制,其過程非常簡單可靠,並且不消耗任何物資資源。在晉中之窗和平時期,每一位師長都有兩名副職。其中一人是常規的副師長,另一人則只有部分職責。他另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的師長。師參謀長(軍銜為上校)也有兩名副職,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參謀長。每個團的情況也一樣。每個營有一個營長(中校)和一個副營長。副營長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的營長。 很快就組建一個新的部隊。
巴巴羅薩計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底制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在晉中之窗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
Ⅷ 二戰時為什麼德國沒能攻下莫斯科原因
一,德國坦克生產能力有限,德國從三六年開始四五年才生產五六千輛坦克,如果有兩萬輛坦克,古德里安就不用北上南下到處支援。德國在一九四一年八月就能閃擊莫斯科。
二,蘇聯交通比較落後,公路鐵路比較少,公路還是土路,德軍補給不便,如果德國搞一個鐵路部隊,公路部隊,路快速修好九月份也能打到莫斯科。
三,德國的兵力補給不足,德國出兵一百一十三個師,不到二百五十萬人,打仗三個月就應該休整補充兵力,士兵生病 勞累 負傷 三個月就應該換防休整。德國打了半年才補充幾十萬人,兵員不足。
四,美英援助蘇聯,蘇聯實力大增。美英援助吃的糧食肉,打仗的槍炮飛機坦克子彈炮彈,軍工廠的機床 金屬 零部件,運兵的卡車,美英援助蘇聯才有實力對抗。
五,蘇聯官僚政府對國民控制嚴密,動員幾百萬上千萬人參軍,炮灰多倒了一批補充一批,德軍打敗了幾百萬蘇軍還有幾百萬蘇軍,德軍損耗補充不上來,蘇軍補充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