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近代德國政權變動不斷

為什麼近代德國政權變動不斷

發布時間:2023-05-24 01:36:47

『壹』 分析德國法西斯專制制度建立的社會歷史原因

1.經濟上: 經濟危機為納粹運動的崛起提供了客觀條件, 經濟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激化了各種矛盾,社會各階層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正是利用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動盪以及人們群眾對共和國政府的不滿情緒,納粹黨大肆進行蠱惑人心的宣傳。以全民族利益代表者的面目,打出復興德意志民族的旗幟,宣揚民族復仇主義,高叫擴大生存空間,並且以能夠恢復國民經濟為宣傳手段,拉攏了全體德國人民 。憑借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納粹勢力影響迅速擴大。
歷史文化上: 舊帝國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傳統是法西斯上台的歷史根源., 德國統一後,建立了保留濃厚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的君主立憲制,尤其軍隊在帝國中占據重要地位。一戰後,建立的民主政權,並沒有摧毀專制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基礎,民主共和的根基很薄弱,這使得民眾很容易接受反共和制的宣傳和鼓動。並且一戰後,戰勝國對德國的裁決引起了強烈的民族矛盾,德國人對周邊的法國和英國人極度不滿,很容易受到鼓動,產生強烈的反抗情緒,納粹黨抓住這點,牢牢抓住了國人的心。
政治上:1、德國壟斷資產階級對法西斯勢力大力扶持。這是法西斯能夠立足的根基,就是有強大的統治基礎。納粹黨領袖希特勒積極同統治階級和軍隊加強聯系。希特勒一再向資本家保證,決不觸犯私有財產;攻擊社會主義蘇聯和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主張建立獨裁統治。壟斷資產階級也迫切需要一個強權人物來穩定統治秩序。從1930年起壟斷資本家的金錢源源不斷的流入納粹黨的金庫。1933年在壟斷資本家的支持下,希特勒被任命為內閣總理。壟斷資產階級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支持,擴大了納粹黨的活動能力和活動范圍,進一步提高了它的地位。2、當時的政府未能建立起統一的反法西斯同盟,任其肆意發展,最終導致影響了斗爭的進程,也就是說忽視了法西斯的發展,掉以輕心。3、希特勒的個人努力,他發揮自己的個人領導到能力,周遊全國,煽動人民相信他那政黨。
後果:1、加速了對其殖民地的擴張,因為當時正值經濟危機,法西斯上台後以此方法來應付危機。尤其是加速了對中國的加緊剝削和資本輸出。
2、加速了德國對外擴張和侵略。法西斯強調的就是軍國主義,完全的軍事化統治,同時也加重了被殖民地區的壓榨。
3、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法西斯上台後,軸心國的成立,希特勒等人的野心有了大的發揮平台,東邊與蘇聯、南邊與義大利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加緊對西歐小國的吞並與收攏。北非戰場上,軸心國義大利對埃塞爾比亞的侵略、、、、、這都說明,法西斯的上台無疑就是一個影響世界和平的不穩定因素。
4,是世界人民的災難,把被殖民地區的人民和世界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貳』 1928~1933年德國國內政治形式的變化,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國際形勢的哪些基本變化

我來幫您回答吧,前兩位都是教科書般刻板的回答,甚至文不對題
實際上,真正的歷史學不會以這樣下定義般臉譜式的研究歷史問題

首先,1928-1933年德國,甚至義大利都沒有侵略任何其它的國家----樓上的那位"達人"明顯是答非所問

我來仔細幫您分析一下德國國內的政治形勢變化
您要了解魏瑪共和國時代的政治形勢,就必須了解1871-1914年的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形勢---即保守黨力量為主要力量,社會民主黨,人民進步黨開始興起---到1912年的時候後兩者建立同盟,在Reichstag(即德國的下議院)里占據過半的席位---這引發保守力量的恐慌---不得不以發動世界大戰試圖挽回優勢---以徹底失敗而告終

這樣大戰後,社會民主黨開始占據優勢---盡管左翼分裂出去建立德國共產黨(後被鎮壓),但是1919年的選舉,社會民主黨仍然獲得8成選票
在這以後,德國的內部政治形勢主要在左右兩翼之間遊走----反映了30年代歐洲的極端政治力量的興起(無論左派右派,都得走極端路線來試圖操縱政府,實行金融控制來向其它國家轉嫁危機---包括被教科書贊頌的羅斯福)
而魏瑪共和國在左派與右派極端分子的威脅下,一開國就危機四伏:左派指責社民黨因阻止共產革命而出賣工人利益;右派則反對民主制度,堅持要令德國返回昔日之帝制。而且,尤其包括軍方勢力的右派為了破壞共和,更聲稱它出賣了德國,令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失敗----叫「背後一刀」

1920年左派極端分子搞大罷工,1923年希特勒在巴伐利亞搞暴動----直到1923年施特雷澤曼成為總理後,才暫時穩定下局勢(一直到1929年)。他的策略是吸引美國貸款,並且接受凡爾賽協定,對外同波蘭等國確定邊界。然而,1920年代初期的德國只是表面繁榮,她之所以經濟復甦,有賴外國貸款,故漸增本國國債,並令整體貿易額下跌、失業並扮率上升。施特雷澤曼的改革始終是治標不治本,未能真正令民主制度在德國紮根。1929年施特雷澤曼死後,德國國內的矛盾再次激化----再次回到我剛才講到的1919-1923年的左右極端主義互相碰撞的情況---而且還剛好趕上了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衰退

在庫爾特·馮·施萊謝爾代表軍方進行了幾個月的政治游說後,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在1930年3月29日任命財經專家海因里希·布呂寧接替赫爾曼·米勒為總理。因為新政府未能在議會取得多數代表支持,所歷蔽租以只能讓國家總統掌握緊急狀態令,以致共和政權趨向保守。---這以後,興登堡不斷使用緊急狀態令,政治穩定度很公信度開始下跌

1932年下半年,經濟衰落終於結束,經濟指標略見上升。不過,德國人普遍不再信任共和政府。最初,德國資本家與地主支持政府趨向保守。他們並非十分喜好布呂寧,只是相信保守分子可以維護他們的利益。但當工人階級與中產階級都普遍反對布呂寧的時候,資本家與地主都轉向支持布呂寧的政敵希特勒與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1931年末,保守政策最後失敗。興登堡與德國國防軍決定放棄布呂寧,轉而與希特勒和胡根貝爾格肢兆合作。興登堡本來是第二帝國的重臣。這時候他雖然貴為總統,但實際上他不支持民主,而是反動派的支持者。1932年5月30日,布呂寧在喪失興登堡的支持後自願下台。五個星期後,在布呂寧的支持下,興登堡再度當選總統,壓倒另一位候選人希特勒。

然而1932年7月選舉的結果反映了納粹黨對政府的影響愈來愈大。在1930年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得到一百多票,是第二大黨;這次它的議席比以前增加了超過兩倍。納粹黨所以能迅速壯大,全靠大量工人、失業者、農民與中產人士。這數百萬激進的支持者最初要求納粹黨走向左派,希望能振興德國與改造德國社會。這一切也有經濟危機的原因---總之,這一切導致了希特勒在1933年的1月成為總理---保守派的中央黨,保守黨開始支持希特勒,他們以為能夠控制住希特勒為他們服務---去建立威權政府,以保護中產階級的利益(因為納粹黨這時候既有社民黨的左派思想可以吸引下層,又能獲得大工業家的支持) ---希特勒後來清洗沖鋒隊表明他必須放棄左派人士,當然這是後話了

上面我分析了這么多,您看著可能覺得亂---我就在總結一下,和國際形勢的變化究竟有什麼聯系呢?
1928年以前,國際形勢較為穩定----以美國資本來刺激歐洲工業復甦的計劃進展的很順利,然而經濟危機導致德國政府所依賴的穩定調節器崩潰---原先極端主義的相互矛盾又回來了----無論是左派還是右派,都希望建立強硬的政府來擴大本國的經濟輸出,實行高關稅政策---對外擴張,擴大市場(但這些僅僅是施政綱領,其實在英國都有,和什麼法西斯勢力侵略其他國家沒什麼必然關系,那隻不過是勝利者的托辭而已,德國和美國的命運不同,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國內市場遠比德國大,資源也更豐富)
所以德國在1928-1933年左右翼的極端主義開始結合,出現了一個大雜燴式的納粹黨(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您看看25點綱領就能了解納粹黨是左右結合的黨派---繼承了俾斯麥的國家社會主義和早期的德意志祖國黨的觀點,和佛朗哥的長槍黨類似(現在西班牙的許多中左派還說佛朗哥是聖人,而我們卻把他歸結為右派分子。。。)
這一切都代表了在國際貿易體系解體後,各國都希望推選出強硬政府來調節資本運作,甚至擺脫金本位----希特勒國有化中央銀行---來推行干涉政策,進而擴大市場,這種國際形勢的變化,導致了上述的德國內部政治形勢的變化

打這么多字很累
順便推薦您讀一下本人的原創文章
崛起之後的彷徨----德意志帝國的外交政策1871-1914
就在本人的空間

本人建了 以史為鏡 這一歷史知道團,希望您以後能多多支持我團,有歷史方面的疑問可以來
詢(我團雖新建,高人卻不少)
另外,有數學,物理,天文學的問題均可向在下咨詢,謝謝

參考資料
A History of The German Republic,1936
Hitler and the Collapse of Weimar Germany, Leamington Spa

『叄』 1949年德國分裂為哪兩個政權有什麼影響

德國是二戰的策源地加戰敗國,因此在戰爭結束後,遭到了雅爾塔體系的制裁,被戰勝國分區佔領。冷戰的序幕拉開後,蘇聯和美國這兩個超級大國,基本主導了德國的秩序。在蘇、美對峙的歷史背景下,德國在1949年分化為東德、西德兩個政權,繼而成為了冷戰的前線。在此後的大部分時間里,德國是蘇、美軍事對抗的「前沿基地」。

不可否認,德國為了完成國家統一,花費了許多錢財,也付出了不少代價。兩德統一後,德國東西部之間的差異,也尚沒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但是兩德實現統一的這段歷史,卻仍給了人們很多啟示。它告訴我們:只有自身具備足夠的實力,才能有效藉助歷史浪潮的推動,並主宰自身的命運。

『肆』 19世紀70年代德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

變化:
1、繼續堅持西方聯盟,更積極地推動歐洲一體化
2、加強德俄關系,擴大德國在中東歐的影響
3、積極開燃粗展全方位外交,擴大在亞非拉的影響
4、積極「承擔更大責任」,謀求成為政治大國
原因:檔鋒
1、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本國生產力、國力的增強,要求行段晌瓜分殖民地的重新洗牌。
2、德國通過王朝戰爭統一全國,保留了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傳統。
3、推行二元制君主立憲政體,政權穩定。

『伍』 中世紀德意志為何四分五裂(詳解)

在中世紀早期,王位是選舉確定的,這為晚期分裂的邦國制度打下了基礎。德意志王國是由五大氏族公國在抗擊外族入侵的共同利益的驅使下聯合起來構成的,國王是由五大公爵共同推舉出來的,並且作為法律確定下來,延續到封建帝國的消亡。王位的選舉制為諸侯爭奪王位提供了法律依據,他們利用選舉國王限制和削弱王權的集權,在頻繁不斷地爭奪王位的斗爭中擴大自己的勢力。因而到中世紀的晚期,在英、法相繼出現中央集權統治,產生民族國家之時,德意志的選帝侯制度則更鞏固,邦國更獨立、更自治,封建分裂更為加劇。正如恩格斯所說的:「皇帝要選舉決定,這就絕對不允許一個王朝的權力成為民族的體現,相反地,只要各諸侯開始感到某皇室的權力變得十分強大——尤其是在有決定意義的15世紀——就經常引起王朝的更替。」(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卷,第648頁。)

一個經常更替的王朝不可能是集權的,也不可能代表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公國以及後來的邦國的地域界限始終沒有徹底地消除,各邦國都有自己的經濟中心和政治中心,帝國卻始終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甚至沒有固定的首都。各邦國獨立自治,相互之間沒有密切地往來。帝國的經濟、政治、司法以及外交和軍事等各種各樣的權利都被分割,掌握在地方統治者的手中,皇權的強大與否取決於王朝家族的勢力,皇帝所能依靠的政治力量極為有限,為了皇室的利益而犧牲集權向諸侯妥協以換取支持的事例屢見不鮮。中世紀德意志歷史上最為強大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歷任皇帝:弗里德里希一世、亨利六世以及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加強皇權的同時又給予各公爵各種特許權,以鼓勵他們對外擴張,其中最重要的是邦國的自治權。諸侯自治權的增強必然要削弱帝國的中央集權,同時也遏制了新興的第三等級在政治上的發展和壯大,第三等級始終沒有登上政治舞台。所以在13世紀的德意志沒有出現英、法那樣的三級議會制,三級議會制是民族國家形成的起點,德意志的封建政體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前都沒有受到較大的沖擊,沒有發生較為劇烈的演變。

在德意志,「世界主義」的政治思想始終占據主導地位,極為強烈地左右著統治者制定的內政外交政策。自從奧托一世在羅馬接受教皇加冕的皇冠後,歷任德皇都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羅馬皇帝」的頭銜看得比加強中央集權還重要。為了這個稱號,一次又一次地出兵義大利,在政教之爭中耗盡了實力。為了這個稱號,弗里德里希二世甚至不惜犧牲皇權的利益於1220年承認了教俗諸侯為獨立的邦君,最終確立了分權的邦國制。「羅馬皇帝」的稱號給歷任德皇編織了一個難圓的夢,即建立一個「基督教大一統的帝國」。為此,他們把教會作為賴以依靠的政治勢力,所造成的後果是政權和教權糾纏在一起,相互輔持,同時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制約。在皇權培植下發展起來的教會勢力活躍在國家的政治舞台上,形成了世俗的和教會的兩大封建主集團,構成了政教並存的二元式的統治模式。這就使統治集團內部的斗爭更為復雜,在大多數情況下,政治斗爭和社會斗爭都是以宗教的形式表現出來,如:為加強皇權而得到皇帝支持的教會改革;因爭奪權勢而引發的主教授職權之爭;為反對封建特權統治而發生的異端運動;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人文主義以及被恩格斯稱為「第一號革命」的宗教改革(註:《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卷,第459頁。),等等。

這種政教二元的統治模式給德意志封建制度的發展打下了極為深刻的烙印。

首先,建立基督教大一統帝國的夢想幾乎困擾著每一位執政者,他們更看重擴大統治的地域范圍,較為忽視對已有領地的集權統治,甚至以犧牲集權的代價來滿足對外擴張的需要。這個包括義大利人、法蘭西人和斯拉夫人的大帝國沒有一個固定的、長久的政治中心,而是把羅馬作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甚至非德意志的諸侯和君主也有權作為德意志國王的候選人和選帝侯。這樣的國家政權不可能是民族的體現。其次,君權神授的思想以及在羅馬進行加冕禮的傳統使德意志皇權與羅馬教廷有著割不斷的聯系,這就使羅馬教廷有可能經常地干預德意志的政務,並因此使許多內政轉化為國際間的爭斗,所以中世紀,特別是在晚期,德意志成為一個國際大戰場。國內的政務與國際事務糾纏在一起,這就使地方諸侯有可能藉助外部的政治勢力與帝國的中央集權相抗衡,封建分裂勢力始終很強大。再次,基督教界大一統的帝國思想阻礙了民族意識的滋生,不論是帝國的統治者還是地方諸侯,甚至是在城市的市民和廣大民眾中,建立民族國家的意識和要求都遲遲沒有表現出來,分裂的政治格局在社會中促成了社會利益集團的建立。以漢撒同盟為首的商人集團出於海外貿易的需要只與有共同利益的城市結盟,包括其它國家的城市,他們並不關心德意志的帝國政權,建立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的政治要求並不十分強烈。施瓦本城市同盟、萊茵城市同盟與法國、瑞士等國的政治勢力相聯合,風行一時的農民組織「鞋會」也與瑞士結成同盟反對諸侯的封建特權,這些政治力量都沒有與皇權建立聯盟,整個帝國內缺少凝聚力。

在西歐封建政體中,特許權是法律的主要形式,「權利、自由和社會存在的每一種形式都表現為一種特權」。不僅統治者自身享有特權,而且還給予社會各個階層一定的特許權:邦國諸侯的自主權;城市的自治權;教會的特恩權;市民的人身自由權;自由農民不受地方司法權管轄的特許權,等等。這些廣泛的特許權使每個社會階層都各歸其位,較為安定地享有自己的社會地位。一定程度的自主權使他們享有相當的自由度,可以因自我利益的需要聯合起來,從而產生了諸如漢撒同盟、萊茵城市同盟和施瓦本城市同盟這樣沒有地域界限且又獨立的社會集團。這些集團彼此分散,因為它們之間既沒有共同的經濟利益關系,又享有不同的特許權,更受各自所在地區政治局勢的限制,所以不可能提出較為一致的政治要求。城市市民沒有組成一個等級,即第三等級參與國家的政務。第三等級是民族國家形成最重要的社會基礎。英國歷史學家卡列認為,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化的國家是告別中世紀邁進現代化社會的門檻。德意志正是缺少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化的社會基礎和政治條件,因而遲遲不能告別中世紀。

『陸』 義大利。德國的政局動盪,為什麼不改自己的政黨制度呢德國在制度上又做了哪些設計呢

德國的法西斯黨建立於1920年,該年希特勒把一個小黨德國工人黨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其影響一步步擴大,終於在1932年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希特勒藉助該黨的力量,於1933年1月30日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開始在德國建立法西斯獨裁專政。德國持續了14年的民主政體結束了,德國歷史翻開了最黑暗的一頁。希特勒上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軍事封建帝國主義的歷史傳統是希特勒上台的歷史根源。

雖然德國和英法等國都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我們知道歷史上它們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英法等過是通過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所以封建殘余保留的較少,具有良好的資產階級民主傳統,因此盡管當時面臨經濟危機時法西斯主義也曾喧囂一時,但卻沒有能夠上台。

而德國則是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統一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因此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軍事封建主義的影響根深蒂固。盡管後來經過11月革命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統治,但1919年建立的魏瑪共和國並沒有徹底摧毀舊制度的根基,舊的國家機器幾乎被全部保留下來。所以舊官僚、舊軍官等繼續控制權利。

由於軍國主義傳統,軍隊在國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一些軍國主義者要求建立強有力的政府。由於長期的專制統治和專制文化的影響,在很多群眾思想中,對民主自由輕視,而對專制卻很渴望,盲目崇拜權威。很容易接受希特勒的反共和制的宣傳。

第二、經濟危機是希特勒上台的客觀條件。

在1929-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中,受打擊最嚴重的就是德國。因為它的經濟沒有緩沖的餘地,它失去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勢力范圍和海外投資;除了龐大的國外債務,另外交付大量的戰爭賠款。這個時候的德國人民處於飢寒交迫之中。許多人對這個世界絕望了,僅柏林每天就有60多人自殺,這還不包括凍死和餓死的。

德國政府對此採取了什麼措施呢?對外宣布停止賠款,對內把納稅額提高了幾十億馬克,而且還大量削減工資、救濟金和養老金。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對政府的不滿逐漸爆發出來。全德國都爆發了暴風雨般的罷工和失業者的示威遊行,國內的階級矛盾空前尖銳。人民特別是小資產階級對魏瑪共和國已經徹底失望,他們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德國統治階級對面對危機無能為力的政府政府也日益不滿,他們希望能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

這次經濟危機給希特勒及其納粹黨提供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希特勒抓住了這一機遇,掀起了納粹運動的第二次高潮,納粹黨的影響迅速擴大。從1929年開始,經過了緩慢發展階段的納粹黨進入了飛速發展和奪取政權階段。納粹運動之興起和發展,主要是利用了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動盪,利用了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是經濟危機為法西斯力量的興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第三、希特勒迎合德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進行了蠱惑人心的宣傳,騙取了人民的支持。這是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

在20世紀初,德國盛行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股潮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強加給德國《凡爾賽和約》,使德國失去土地的1/8、人口的1/10、鐵礦3/4、煤1/3,以及所有的海外投資和殖民地,還有巨額的戰爭賠款。列寧稱之為搶劫一空、駭人聽聞。當時的德國外長因不敢簽字憤而辭職。和約不僅給德國人民帶來了奇災大難,也使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損傷,使德國從上到下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由於十月革命和德國11月革命的影響,下層群眾對社會主義的渴望也十分強烈。

希特勒就利用了人民群眾的這種情緒,在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上大做文章。納粹黨的名字中二者都有,黨的綱領中也包含了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內容,它在宣傳上也是如此。他在宣傳中以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出現,宣揚亞利安民族至高無上,高叫要復興德國;向工人許諾要實行民族社會主義,消除失業;向農民保證給予土地,向軍國主義者保證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納粹黨在宣傳上傾盡了全力,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希特勒組織了數千名宣傳員和大批學生深入城市和農村,到最基層進行大肆宣傳。在1932年的選舉中納彩的宣傳活動也達到了高潮,他們在大小城市張貼了100萬張彩色招貼畫,散發800萬本小冊子和1200萬份黨報特刊,一天之內在各地舉行3000次大會。而且在選舉中充分利用了當時的先進科技,電影、唱片、高音喇叭和宣傳車。希特勒還租了一架飛機在全國各地奔波講演,有時一天講演竟達49次。整個德國都被納粹黨攪動了。被危機推入絕境的下層民眾,感到終於看到了希望,紛紛湧向納粹黨。

第四、在德國未能建立起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泛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也是希特勒得以上台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當時的德國,唯一可以阻止希特勒上台的社會力量是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廣大革命群眾。作為德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德國共產黨為反對法西斯上台進行了堅持不懈的斗爭,同時也積極進行了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努力。德共的主要聯合的對象就是社會民主黨。德國的社會民主黨是一個很有影響的大黨,德國工人階級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它的影響之下。如果社共兩黨聯合,力量將超過法西斯的力量。

1932年3-4月的總統選舉中,德共建議與社會民主黨共同提候選人來阻止法西斯上台,但被拒絕,社會民主黨自己也不提。這時共有4個候選人:興登堡(現任總統,軍國主義分子)、希特勒、台爾曼(共產黨)、杜施特堡(民族黨)。共產黨的選舉口號是:「選舉興登堡就是選舉希特勒,選舉希特勒就是選舉戰爭」。社民黨的口號是:「選舉興登堡就是打擊希特勒」,其根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結果興登堡當選,其後果被共產黨不幸言中。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天,德共向社民黨呼籲立即舉行全國的總罷工,來打倒希特勒(有先例,1920年卡普暴動,工人的罷工挽救了共和國),但社會民主黨以希特勒上台沒有違反憲法為理由給予拒絕。結果,由於他們一再拒絕德共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要求,工人階級被分裂了,沒有力量打退反動派的進攻。德國的工人階級最終也沒能走到一起,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希特勒上台了。

第五、壟斷資產階級的大力扶植,是希特勒上台的根本原因。

納粹黨在爭取下層群眾支持的同時,十分注意同統治階級勾結。由於納粹黨進行社會主義宣傳,壟斷資產階級一開始對它有所戒備。但希特勒積極努力,多次與經濟界的重要人物進行會談,他保證決不侵犯他們的利益,而且還要為他們開辟海外市場。壟斷資產階級開始在政治和經濟上對他進行大力支持。

鋼鐵大王蒂森,在1932年的國會選舉中三天就給了300萬馬克的選舉活動費。不僅給納粹黨大量資金,而且還獻計獻策,進行幕後活動。1932年11月,一些德國著名的大壟斷資本家沙赫特、西門子、克虜伯等人聯名寫信給興登堡,要求任命希特勒為總理。就連前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到1930年為止也給了希特勒200萬馬克,被廢的皇太子兩次上書興登堡,勸他讓希特勒上台組閣。納粹黨還得到了外國資本家的支持,如英國的石油大王德特丁、美國的汽車大王福特等都資助過納粹黨。

我們看到,壟斷資產階級是納粹黨的後台,沒有他們的直接支持和積極扶植,納粹黨別說上台執政,就連能不能存在都是個問題。

『柒』 德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

民主德國政治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民主德國的政治體制從初期就具
有自己的特點:一黨領導下的多黨參政的政黨制度和一元化的議會制政
府。然而在實踐中所表現出的主要弊端是集中過多,統得過死。所以在民
德幾十年的發展中一直在朝著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
方向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調整。這種改革和調整所涉及的問題主要有以下
幾個方面:(一)改革元首體制,加強集體領導。民德在建國初期實行總統
制,1960年9月威廉·皮克逝世,為加強集體領導,改總統制為國務委員
會制。1968年將這一制度寫進憲法。1971年5月烏布利希辭職,1972年
公布的《部長會議法)和1974年憲法的修改,對國務委員會的權力又作了
限制。新憲法規定,國務委員會是人民議院的執行機關。(二)加強黨的領
導,重現黨政分工。民德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要求加強而不是削
弱黨的領導。得是,他們認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加強國家的職能和作用同
樣也是重要的。因此,民德在理論和實踐上十分重視黨政分工問題。民德
認為,在具有科學根據的戰略和策略基礎上從政治上領導國家的發展是
馬列主義政黨的任務。這里包括制定總路線、總政策,確定長期的發展目
標和規劃。而國家政權的任務在於具體組織這些戰略計劃和任務的實施。
在處理黨政分工問題上民德十分重視立法的作用。1968年民德憲法
(1974年作了修改)對國家政權機構的任務作了具體的規定。在各級政府
和行政機構以及企業、事業單位,民德強調實行首長負責制,黨組織起保
證和監督作用。(三)加強法制建設。到80年代民德制定了各種法律、法令
和規章達4000多項。為確保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主義不受破壞,民德還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督機構,這里包括從1963年起建立的從中央到地方
的各級工農監察委員會和群眾團體設立的各種監督小組和監察哨等。
(四)改革和完善幹部制度。到80年代民德已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幹部制
度,其中包括幹部的選拔、培訓、考核、待遇和退休等制度。早在60年代中
期,民德就已經提出了幹部隊伍的知識化和專業化。1965年德國統一社
會黨作出決議,明確提出了幹部的標准:(1)掌握一定的馬列主義理論,並
能運用於實踐;(2)具有專業知識,懂得社會主義經濟規律;(3)具有一定
的科學組織能力,能處理本職務領域內的技術問題;(4)忠於工人階級;
(5)具有創造性和勇於改正錯誤和缺點。民德還建立了一套培訓和考核干
部的制度。培訓包括政治培訓和專業管理的培訓;考核包括對幹部的政治
表現、業務能力、執行任務的情況和成果等。到1986年德國統一社會黨第
十一次代表大會,又提出了進一步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法
制的任務。

『捌』 二戰後,最終造成德國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原因: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戰敗。根據雅爾塔協定和波茨坦協定,德國分別由美、英、法、蘇四國佔領。也就是後來所說的的東德 西德。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第二年年5月23日,合並後的西部佔領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同年10月7日,東部的蘇占區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從此正式分裂為兩個主權國家。

東西德分離後,東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西柏林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透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卻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所進行的柏林空運之支援下沒有實現。

在柏林封鎖解除(1949年5月12日)後沒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布正式成立。而東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會主義統一黨(縮寫:SED)一黨專政的社會主義政體。

(8)為什麼近代德國政權變動不斷擴展閱讀:

後續情況: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後,關於德國統一的條約達成於1990年2月13日,這個協議通過1990年2月14日的所謂「四加二協議」(英美蘇法四個佔領國和東西德國)得以實現。

東德領土於1990年10月3日正式並入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從此覆蓋德國全境,德國統一成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歐共體(後來成為歐盟)和北約的成員國。

1991年3月15日,四個佔領國正式放棄對其的佔領權。因此除了視為是一個分裂狀態下的獨立國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視為是當代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段歷史時期。

根據《柏林/波恩法令》,1994年3月10日,柏林重新成為德國的首都,直到1999年聯邦政府才統合完成;而波恩則獲得了聯邦城市的地位,目前有包括國防部、農業部等在內六個聯邦行政部門位於波恩,是德國第二大政治中心。

『玖』 一戰後,魏瑪共和國為什麼僅存在14年,卻更換18屆政府

一戰後的德國(魏瑪共和國)一度受《凡爾賽和約》(以下簡稱《和約》)的制裁,經濟停滯不前,民眾生活艱難。但隨著英美的資金支持,憑借著良好的工業基礎,僅用了10年就走出了困境。並加入國際聯盟,成為與英、法、美三國平起平坐的大國。

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1925年開始在其駐外領事館門口,除了一面魏瑪共和國的國旗外,還有一面是德意志帝國時期的黑白紅三色旗。這是怎麼回事呢?希特勒是如何在美國的幫助下,迅速成為一名獨裁者呢?

但是把整個二戰的禍首推給一個人,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過去支持納粹的人,現在說他是魔鬼,以此來減輕每個德國人的負罪感。所謂的理性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在獅子的屍體上蹦跳歌唱的往往只是烏鴉和老鼠。所以,整個德意志民族是二戰的始作俑者更為貼切。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拾』 德軍佔領西歐後,為什麼不停下來發展呢

因為德國擁有的人才無法發揮他們作用、美蘇等國家對德國實施貿易禁運等等原因,加上德國非常清楚自己面臨什麼問題是沒有辦法發展,只有拿下蘇聯的石油,德國才有辦法解決目前的困境,所以德國才沒有選擇停下來發展。


03、德國看上了蘇聯境內的油田

德國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也非常明白,要是現在自己停下來,不單單自己本國的經濟會崩潰,佔領國也好不到哪裡,因此德國把目光放在蘇聯這里。巧的是蘇聯擁有油田,德國只要把蘇聯吃下來,那麼德國現在面臨的問題都會解決,所以這也是德國不停下來發展的原因之一。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近代德國政權變動不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