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英國援助德國

為什麼英國援助德國

發布時間:2023-05-24 10:42:44

① 面對德國的軍事侵略活動,英國首相張伯倫為什麼要大力推行綏靖政策

1.英法等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損失慘重,經濟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經濟呈現出蕭條的景象,在經濟蕭條的影響之下,英法等國家不得不將發展經濟作為自己的首要的目標,一切其他的目標都要服從國內經濟發展這樣一個大的主題,不能幹擾這一主題,於是在面對著德意日的侵略擴張採取了綏靖政策。
2.英法等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掀起了反戰高潮,人民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自己生活的影響,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所以英法政府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外交政策,不想在短時間內出現任何的戰爭,所以才會使得英法等國家的政府積極的推行綏靖政策。
3.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通過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開始增長,英國為了保證自己的霸權地位,抑製法國在歐洲大陸的勢力發展,於是積極的扶植德國,實行親德反法的政策,同時英法兩國希望將德國這股禍水引到蘇聯那裡,希望藉助德國消滅剛剛成立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之下英國積極的推行綏靖政策。

② 在二戰前屬老牌歐州強國的英國與法國,為何要聯手將捷克的蘇台德送給德國

主要是因為在蘇台德這個地方,主要居民就是日耳曼人,所以當德國的軍隊開進這個地區的時候,當地居民竟然夾道歡迎。捷克當初在割讓這塊領土的時候非常的憤怒,也感到恥辱,但對於德國來說,他們卻覺得是像將自己的領土重新收回來一樣倍感激動。蘇台德這個地方實際上就是一個德裔聚居區,在早期也就是第1次世界大戰之後,由於德國和奧匈帝國戰敗了,這個地方也是被迫割讓給了捷克斯洛伐克。

當看到德國越來越強大之後,捷克開始給德國拍馬屁,放寬了對蘇台德地區人民的一些限制,甚至還允許他們說德語,在這里滿足了他們的訴求,但早期的一些行為使得他們和蘇台的人民的裂痕無法彌補了。最終還是掙脫了捷克政府的束縛,同時英法兩國與德國的私下交易中,也把蘇台德割讓給了德國。

③ 一戰期間,英國為什麼主動與德國聯盟

英國和德國是死敵,怎麼會結盟那?英國和法國結盟說到底就是為了應付新興的德國。當時德中慶國的生產力已經居全球第二位,英法在海外已經形成均勢,德國如賣滑握果要繼續崛起,必然要觸及兩國的海外利益。讓轎所以英法自然結盟。

④ 英國為什麼為了保護比利時而向德國宣戰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德關系的情況。 自十七世紀以來英國的外交政策其實好簡單,就是盡量不涉及歐洲大陸大國的糾紛,只防止歐陸一國獨大威脅英國安全,故除了歐陸出現一個想獨霸歐陸的強國外羨旁,英國都會盡量不幹涉歐洲事務。 但隨著德國統一後國力突飛猛進,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主政後,德國更一改之前睦鄰的外交政策,積極發展海軍及海外殖民地,欲與各大國爭一日之長短,英國人開始憂慮德國漸成為破壞歐洲勢力平衡,威脅英國安全的國家,後來便與法俄兩國和解,於1907年三國締結協約聯盟,矛頭直指德國,這一年,也是英德關系轉向敵對的一年。 其實英國不像法國對德國有普法戰爭的舊仇,也不像德俄關系般實在是泛日耳曼及泛斯拉夫兩大民族主義的對碰,英國與德國可說是沒有太多新仇舊恨,英國與俄法結盟,都想利用法俄兩國抗衡德國,維持歐洲勢力平衡已而,所以英國不是很想與德國開戰。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在波斯尼亞被塞爾維亞裔民族份子刺殺,奧匈帝國執意要向塞爾維亞開戰,當時英國外相格雷仍認為聯同德國一同作出調停,是有希望達成和平協議,故英國當時仍不願與德國開戰。至七月底,塞爾維亞拒絕接受奧匈帝國的最後通牒,戰爭一觸即發,但英國外相格雷仍表現出為和平而努力,建議由英國召開一個國際會議來調解糾紛,亦表示就算戰爭爆發,英國應處中立。當時的英國外相格雷指也英國普遍民意都不贊成英國參戰。 但後來和平會議的建議被德奧拒絕,英國感到大戰一觸即發。在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前一天,英國外相格雷向英國內閣表達英國應就參戰與否作出決定,但內閣仍然猶豫未決。但當時較為主戰的丘吉爾已指出在同盟制度下,英國被捲入盟國的戰爭是在所難免。 但後來奧匈帝國於7月28日 向塞爾維亞宣戰,戰爭已經無可避免。當時英國仍希望戰爭只限止奧塞兩國之間,並警告如果德國攻擊法國,英國會考慮向德國開戰。但德國的態度是與法俄兩國開戰是無可避免,但盡可能令英國保持中立。當時德國為避免英國加入戰爭,曾承諾不會佔有法國任何在歐洲的領土,以及不並吞比利時,但這反而令英國更明白德國是期望戰爭多於和平,反而憂慮德國攻打法國及比利時會影響歐陸勢力均衡,故加強對德作戰的決心。 2009-10-13 00:30:38 補充: 此時,英國內閣已分成由保守黨為主的主戰派及以自由黨為主的非戰派,尚未對如派源開戰與否達成共識。後來德國先向俄羅斯宣戰,英國高調表達會協助法國,希望德國有所顧慮不向法國宣戰,但德國已計劃取道比利時攻打法國,並先攻下盧森堡。英國外相格雷此時已向德國警告,德國若攻入比利時英國會向德國開戰,並下令英國皇家海軍協助法國海軍防衛法國海岸。但德國人認為確保比利時中立的倫敦條約早在1839年簽署,精於計算的英國人不會因為一份七十五年前的歷史文件向德國宣戰,故不顧英國的警告向法國宣戰及進兵比利時,並譏笑倫敦條約是一堆廢紙。 2009-10-13 00:32:58 補充: 德國人估不到英國人除了精於計算外,無論是保守黨及自由黨,也有保護弱小國家免受侵略的信念傳統。而且德國入侵比利時,就算是不是即時威脅英國南方海岸,也令英國認為德國已大大破壞歐陸勢力均衡,再加上德國人的『廢紙論』大大激怒英國民情,令本來對參戰意見紛紜的民意走向支持開戰,而且英國人最初都認為這一場只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其他絕大部份參戰國都認為此戰爭會在同年聖誕之前結束,當時沒有人認為戰爭會延續四年之久),故英國人以為此戰只會動用海軍及有限的陸軍,故很快就加入戰爭。 2009-10-14 00:24:48 補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對比法國,無論在軍事力量及生產力上,德國都有壓倒性的勢力,詳見我以前一個相關的回答: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7007102502742 故法國根本無力獨力應付德國的渣態攻擊
參考: 英文維基
系任何情形之下,只要比利時被德國攻擊,英國系理論上必須全力保護比利時。原因好簡單,因為成功保護比利時即系成功保護法國,兩次世界大戰都系德國先攻克法國北部既三個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然後再大舉入侵法國。第一次成功左一半,第二次徹底成功,令法國亡國。呢個由低地國家入侵法國既就系著名既希利芬成劃,系由1905年既德國陸軍總參謀長希利芬提出,之後幾十年全歐都知德國一定會咁打法國,所以英國從來都極為緊張比利時系唔系比德國侵略。
歐洲歷史悠長
因拼音文字的同異而建立文化
不同種族萌芽
其後
哥倫布等航海家發現新大陸
列強崛起
其中中歐有法蘭西
普魯士及奧地利
法國大革命使歐洲出現第一個共和國
其他封建君王多番侵略法國;其後拿破崙.波拿帕特以軍事天才擊敗除英國外之歐洲君權
雄霸歐洲
傳播啟蒙思想; 至1815年
維也納會議先定瑞士為中立國
其後在1830年7月革命後比利時亦因民族主義而與荷蘭同成為中立國. 這些中立國為歐洲大陸列強緩沖區
受佔領會使英國回憶拿破崙鎖國之苦
不利英國利益
此其一;最佳史實為日後納粹德軍發動閃電戰
繞比利時破法軍馬奇諾防線
法國淪陷. 英國於歐洲陷於德軍空襲及海岸線受封鎖
使英人過著悠長的苦戰! 而荷比兩國為英國南方
受占便可渡海攻英
戰略重要性
此其二. 二十世紀時歐洲有兩大對立軍事陣營
一為由普魯士統一的德國
奧匈帝國及義大利的三國同盟
另一為英國
法國及俄國組成的三國協約; 1914年7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引發奧匈
德向俄
法宣戰
至同年8月7日德軍從齊格菲防線繞荷比攻法
英國除上兩項原因外
亦要履行三國協約
故向德宣戰
此其三. 故德攻比後
英國向德宣戰
絕非借題發揮! 2009-10-14 20:57:38 補充: 我同意2樓補充; 另外我提醒樓主
英法兩國皆為歐洲強國
以1337-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為例
可見兩國的軍力是多麼強大; 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起
兩國關系日益改善
可以說是互為犄角. 故此若法國受襲
英國必不會坐視不理的.

⑤ 為什麼英國要給德國留十萬軍隊

第一,英國u希望法國一家獨大,總希望讓德國留口氣,在歐洲地區成為牽製法國的一顆棋子

第二,山橘處於對紅色蘇聯的恐懼,蘇聯成立緩碧後,一度兵臨華沙城下,希望進行revoution輸出,德國是西歐的門擾唯舉戶,總要留點兵力

第三,德國國內安全維護的需求,10萬人可以說是最小數額了

⑥ 二戰時期英法為什麼要助長納粹德國的法西斯氣焰

綏靖政策:
綏靖政策也稱姑息政策。一種對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縱容,退讓屈服,以犧牲別國為代價,同侵略攔和者勾結和妥協的政策。第二次世纖野界大戰前,這一政策最積極的推行者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簡豎盯。20世紀30年代前,綏靖政策主要表現為扶植戰敗的德國、支持日本充當防範蘇聯的屏障和鎮壓人民革命的打手。這從凡爾賽體系、華盛頓體系中可以窺見端倪。在道威斯計劃、楊格計劃、洛迦諾公約中則更具體化了。

禍水東引:
二戰之前英法推行綏靖政策的主要原因,希望將希特勒的戰爭危害引向東部,使其首先攻打蘇聯,同時維護英法的即得利益。

⑦ 英德恩仇錄——為什麼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選擇跟英國開戰

不列顛空戰被擊落的德軍戰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40年7月10日,德國空軍空襲英國,不列顛空戰爆發。 這不是英德兩國第一次爆發戰爭,在一戰,德國就曾與英國在歐洲大陸和海上大打出手。 從兩次世界大戰英德實力對比來看,德國勝算都不大:一戰爆發前,英國擁有7.5倍於德國的人口,12倍於德國的殖民地,2倍於德國的海軍;二戰爆發前,英國亂正局擁有5.25倍於德國的人口,70倍於德國的殖民地,30倍於德國的海軍。論綜合國力和政治影響力,英國更占據絕對優勢。 而且英國擁有包括第一工業強國美國、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等強力盟友,對德國形成海陸合圍的態勢;而德國的盟友卻只有偏科的奧匈帝國、義大利、日本以及一眾貧弱的仆從國,日本遠水解不了近渴,義大利更是在一戰開始後倒戈協約國,二戰則不停拖後腿。 既然兩次世界大戰德國勝算都不大,為什麼還是選擇跟英國開戰呢? 七年戰爭中的腓特烈二世 七年戰爭結怨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英國與普魯士結盟,結果到了七年戰爭期間,英國發現幾乎整個歐洲都在與普魯士為敵,試圖拋棄普魯士這個盟友,但是隨著法國對英國的威脅越來越大,英國又決定支援普魯士。 1757年1月,英國與普魯士簽訂第二次盟約,但是老皮特不久就在4月5日因為惹惱國王被解職,對普魯士的援助斷絕。 好在單挑歐洲的普魯士扛住了攻擊,並且在羅斯巴赫戰役中以169死430傷的代價,重創法奧聯軍,聯軍死傷4500人,超過5000人被俘,因此再度得到了英國的援助。 1761年,喬治三世終止戰爭,老皮特被迫辭職,英國要求腓特烈承認失敗並割讓西里西亞遭到拒絕,英國再次停止援助。 如果不是俄國繼位的沙皇彼得三世和繼任者葉卡捷琳娜二世逆轉聯盟並且退出戰爭,普魯士已經不復存在。 大英帝國 戰爭結束後,普魯士損失慘重,14歲以上的孩子統統征調參軍,有1.3萬住家被摧毀,上百個城鎮成為廢墟,數千家庭滅門,據腓特烈二世自己估計,18萬普魯士軍人戰死在戰場上,50萬平民死於醫葯和食物嘩讓匱乏,占當時國家總人口的1/9。 倒是英國自己在戰爭中獲利頗豐,1763年,英國驕傲地自稱「 」日不落帝國」。 正如後來俾斯麥所指出的:「 」英國的政策從來就在於在歐洲尋找肯用自己的身軀維護英國利益的傻瓜。」而在七年戰爭中,普魯士成了被利用的傻瓜。 英國損人利己的舉動令普魯士大為不滿,兩國自此結怨。 普奧戰爭 普魯士吞並漢諾威,兩國結為世仇 漢諾威位於北德平原和中德山地的相交處,很好地卡住了普魯士本土與萊茵蘭;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國,在眾多邦國中擁有話語權和強大號召力。 隨著漢諾威選帝侯路德維希被英國議會迎為英國國王,漢諾威升級為王國,歷屆英國國王又是漢諾威王國國王,英國得以成功插手德意志地區,執行「 」大陸均勢政策」,與奧地利結盟阻止普魯士壯大、又與普魯士結盟試圖阻止德意志邦聯統一繼續分裂德意志。 而且如果此時與英國開戰,只要漢諾威登高一呼,很容易就能在德意志地區召集一群老清燃舊貴族與普魯士作對,那麼普魯士將面臨兩線作戰的窘境。 漢諾威國徽 而普魯士正在尋求崛起與統一,因此他們不希望英國干預德意志地區事務,阻礙普魯士統一德意志邦聯,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更令普魯士深惡痛絕。 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普魯士以閃電般的速度吞並漢諾威王國,自此漢諾威成為普魯士的一個行省。 普魯士吞並了英國的祖產,英國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英德兩國自此結為世仇,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對立埋下伏筆。 威廉一世登基 德國崛起,同英國爭奪海外利益,關系持續惡化 19世紀中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德意志各邦國的資本主義得到不斷發展,邦國之間來往日漸密切,但分裂的局面嚴重阻礙了邦國之間的貿易來往,促使德國不斷走向統一。 最終在普魯士在威廉一世和俾斯麥等人的領導下,統一德國,建立德意志帝國,促成德國工業化的第二個 *** 。 德國起步晚,但是通過引進英美等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吸引外資,再加上普法戰爭中從法國得到的50億法郎戰爭賠款以及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重要礦產地,德國走上了一條以重工業為主的資本主義道路。 阿爾薩斯和洛林 1870-1913年,德國煤炭開采量從3400萬噸增至2.77億噸,鋼產量從17萬噸增至1832萬噸,鐵產量從139萬噸增至1931萬噸。整個1850年至1913年,德國重工業的發展速度一直快於輕工業,到一戰前夕,德國已建立起完善的工業體系,重工業占據主導地位。 鐵路建設方面,從1835年德國修築第一條鐵路開始,德在鐵路方面的投資就呈上升趨勢。鐵路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重從1850年的2.8%提高到1870年的10.4%。 德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資進入,德投資率保持在20%左右,是英國的2倍多。 19世紀末的漢堡港 1870-1913年,德國GDP年均增長率、人均GDP年均增長率和人均單位小時GDP年均增長率均高於同一時期的英、法兩國。 這個時期德國工業從內向型向外向型轉變,貿易額和對外投資隨之大增。1913年德國佔世界貿易比重的13%,為世界第二大貿易國,也是英國第二大貿易國。1914年,德國資本輸出高達440億,德國開始踏足列強爭霸,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說: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於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陽光下的地盤。 1884年開始,德國陸續佔領德屬新幾內亞群島、德屬索羅門群島、布干維爾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在中國也佔領了膠州灣保護領地、天津德租界、漢口德租界等。 威廉一世 同時,德國深知在海上對不是英國的對手,開始籌建一條從柏林—拜占庭—巴格達的鐵路,加大貿易來往,同時德國勢力可以伸入亞洲直達波斯灣畔,威脅英國以印度為基地的勢力圈,也就是「 」3B計劃」。 作為應對,1884年,列強瓜分殖民地的柏林會議後,在羅得斯「 」2C計劃」上升級的建設連通開羅—開普敦—加爾各答的「 」3C計劃」成為英國爭奪霸權的官方侵略計劃,抓緊對非洲尤其是南非金礦和鑽石的控制和開發。 德國也眼饞非洲的利益,想沿赤道向兩邊擴張,在西南非和東非建立一個殖民帝國,切斷英國南北殖民地之間的聯絡。 1884年,德國佔領德屬喀麥隆,1885年佔領盧安達和蒲隆地。1890年德國搶占坦噶尼喀,擋住英國去路。當英國企圖經過比屬剛果修築鐵路時,德國又壓迫比利時拒絕讓英國鐵路過境,破壞了英國修建縱貫非洲鐵路線計劃。 威廉二世 德國還極力破壞英國在非洲南部的擴張。1896年,德蘭士瓦粉碎詹森遠征,德皇威廉二世特地發出賀電,並援助布爾人以軍事物資,英國對德國的做法感到極為憤怒,下定決心用軍事手段處理德蘭士瓦問題。 但為了避免德國捲入英布戰爭,英國提出瓜分葡萄牙殖民地的誘餌,與德國在1898年9月26日簽訂條約。 但即便如此,雙方在這場殖民地爭奪中的矛盾已經爆發。英國一改對德國的妥協姿態,轉而在全球各地採取對抗措施,而德國也針鋒相對。 德國公海艦隊 英德海軍爭霸 英德爭霸的重點,除了經濟與殖民地,最重要的便是海軍。 1890年-1905年期間,馬漢著名的海權論三部曲出版,論述了制海權對一國力量的重要性,這三本書也為競爭中的德國提供了理論依據。 從1890年5月起,德國先後開工四艘「 」勃蘭登堡」級戰列艦,該艦突出公海作戰的需求,將艦隊海上思想放在了首位,與英國劃時代的無畏級戰列艦「 」皇權」號相似,是海軍發展史上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鐵甲戰艦。 而通過1897年與1900年的新海軍方案,德國實行提爾皮茨計劃,加快海軍擴張,希望建立一支排名世界第二的海軍。 左起:威廉二世,提爾皮茨海軍元帥,馮赫岑多夫海軍元帥 在計劃中,英國是德國頭號敵人,德國艦隊主要目的是戰略防禦,利用英國廣闊海外殖民地需要分散軍隊進行維持的劣勢,形成優勢兵力,逐一擊敗英國艦隊,威脅或脅迫英國出讓海外利益。 1898年,德國提出了《艦隊法》,以每年建設3艘主力艦的方式,使德國艦隊在達到60艘之後實現以戰列艦為核心、新老自動更替。威廉二世曾經說:「 」我不把我的海軍建立到和我的陸軍同等水平,我絕不停歇。」 隨著軍備競賽進入狂熱階段,1905年英國開始建造無畏艦,1907年德國也開始建造無畏艦。為了保持優勢,英國執行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 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英國更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 不過在1913年,英國曾建議雙方在一年內停止建造軍艦,但德國拒絕該建議。 德國在海洋方面躍躍欲試,英國必然傾盡全力剪除德國這個威脅。 俾斯麥 德國失敗的外交,將英國推向對立面 在俾斯麥擔任首相期間,德國實施了「 」大陸政策」和「 」均勢外交」。 「 」大陸政策」確定歐洲才是德國的舞台,而「 」均勢外交」則是制衡:削弱並孤立法國;同俄、奧結盟,阻止法俄接近;拉攏中、南歐諸國,阻止俄向中、南歐發展;挑撥英俄關系,促使英俄對立;鼓勵法國對外擴張,與英國對立,最終形成英、法、俄、奧、意相互制約,德國得利的局面。 19世紀70年代,俾斯麥試圖進一步削弱乃至摧毀法國,為了防止俄法聯盟,東西作戰,1873年,德國促成締結俄國、奧匈、德國三皇協定。而在1874年,俾斯麥又寫道:「 」誰也不應抱有幻想,法國再次強大之日,就是和平結束之時。」 1887年,德俄簽訂《再保險條約》,德俄關系保持穩定。 從左至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英皇喬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三人互為表兄弟。 但在1888年,性情沖動魯莽的威廉二世上台之後,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1890年,威廉二世辭退俾斯麥,積極推行具有強烈軍國主義色彩的「 」世界政策」,參與列強爭霸,企圖重新瓜分世界。 1890年,德國 *** 不再續訂《再保險條約》,德俄關系開始惡化,法俄兩國達成協約,俾斯麥制定的「 」大陸政策」和「 」均勢外交」宣告破產,「 」世界政策」成為德國主要外交政策,與法俄不斷交惡。 德國又在同年積極同英國修好,簽訂《黑爾戈蘭—桑給巴爾條約》,解決東非邊界爭端,德英兩個關系緩和。 但是德國又十分矛盾,一方面希望迫使英國加入德意奧三國同盟,一方面又希望組織一個「 」大陸同盟」來孤立英國。 這種矛盾心理使得英德雙方都不想誠心結盟,最終在「 」克魯格電報」事件之後,英國與德國的矛盾開始激化。 日俄戰爭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由於英國支持日本,又發生俄國波羅的海艦隊誤傷英國漁船事件,德國試圖與俄國結盟,但遭到俄國拒絕。 此時法國為了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選擇與英國締結協約,又侵犯了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爆發。 1905年,日俄戰爭俄國戰敗,俄國國內爆發革命戰爭,原本德國已同俄國成功結盟,但是沙皇在俄國國內勸說下又拒絕締約。 1906年,為了解決第一次摩洛哥危機,阿爾赫西拉斯會議召開,由於英俄共同支持法國反對德國,1907年英俄又締結協議,至此三國協約集團成型。 可以這么說,威廉二世的一系列外交政策不僅沒有同英國結盟,拆散協約國集團,反而將英國推向自己的對立面,最終導致一戰爆發,德國戰敗。 一戰結束凡爾賽條約簽訂現場 英國想利用德國,結果大陸均勢和綏靖政策破產,與德國撕破臉 一戰結束後,多國簽訂《凡爾賽條約》,但德國在條約簽署過程中飽受歧視,不僅在條約確定之後才通知德國簽署,而且在簽署前一天還以武力相威脅,更重要的是,法國主導、英美不斷妥協的苛刻條約幾乎榨幹了德國最後一滴血,對英法復仇的種子在德國民眾心中生根發芽。 英國清楚條約帶來的後果,為了防止法國乘勢崛起,繼續在歐洲大陸採取「 」大陸均勢政策」,並扶持德國。 德國對英國的伎倆十分清楚,在納粹黨利用國內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上台後,利用對民眾對英法復仇的心裡,以軍事工業為主導,在英美等國幫助下復甦經濟,擴軍備戰。 1936年,德國工業生產恢復到了1929年的水平;1937一1938年仍持續上升。德國工業的發展速度令美、英、法等國望塵莫及。 納粹閱兵 德國在1938年佔世界製造業產量的14.3%,超過法國和英國生產的總和。到1938年,德國的鋼產量達2330萬噸,居歐洲第一位。到1939年,德國的鋁產量為19.9萬噸,占資本主義世界的第一位。在30年代,德國控制了全世界鉀輸出額的70%,當時德國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收音機數量最多的國家。 1933年一1939年,德國全部備戰支出在400億馬克以上,約占同一時期國家預算總支出的五分之二或國民收入的10.6%,軍工生產增加了7倍,大批的機場、國防公路和防禦工事等工程都己投入運行。 眼看著德國壯大,英國又出台「 」綏靖政策」讓德國成功吞並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禍水東引,利用德國來攻打蘇聯。 即便德國與蘇聯瓜分波蘭,英國連同法國依然是宣而不戰。 不列顛空戰倫敦遭到轟炸 但隨著法國投降,英法聯軍灰溜溜得跑回英國,英國的大陸均勢和綏靖政策均告破產,對德國的政策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乾脆與德國撕破臉。 在法國投降後,希特勒為了避免與英國對立,兩線作戰,便通過瑞典國王及其他特使帶消息給英國希望求和,並且提出了包括瓜分法國殖民地在內的對英國十分有利和寬厚的條件,但被英國直接拒絕。 英國主動佔到了德國的對立面,英德兩國不得不戰,也必須要戰。 德國向盟軍投降 正是基於以上種種原因,使得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盡管英國比德國和他的盟友更強大,但德國依然選擇向英國開戰。 只不過德國不僅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沒有打敗英國,實現自己崛起於世界、稱霸於世界的野心,反而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將世界拖入災難的深淵,德國自己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幸運的是,德國在二戰後真誠地懺悔自己的侵略罪行,承認二戰中的民族責任,進行了深刻徹底的反省,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原諒,使得德國從戰爭瓦礫中重新站了起來。

⑧ 二戰期間英國自身都差點難保,為何還要去大力援助蘇聯

其實主要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德國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的時候,英國本身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當初英國可是以一己之力去單挑德國和義大利的。而且也算是日不落大帝國。後來自然出現的蘇德的戰爭。英國當然是不留餘力地提供了很多的原材料物資去援助蘇聯。

雖然蘇聯也一直是英美的大患,眼中釘肉中刺的存在。可是德國當時的攻勢十分猛烈,把歐洲幾乎打了個遍。這個時候如果自己支持蘇聯和德國打仗的話,那麼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德國和蘇聯兩敗俱傷。英美也可以收拾剩下的殘局至少不會有更大的損失,所以在這個危難關頭,他們還是不情願的,但是也選擇了援助蘇聯。


因為這樣對自己也是很有利的。蘇聯也可以逐漸的將德國的實力削弱一部分。如果蘇聯沒有參戰的話,很有可能直接就是對英美的進一步攻擊了。為了更多的自身的利益著想,所以才會援助蘇聯的。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

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英國要向德國宣戰

英國自詡為「光榮孤立」。卻一直在歐洲大陸搞「制衡外交」。說白了就是利用歐洲各國之間的固有矛盾,煽風點火製造事端。是歐洲各國互相制約,從而保證英倫三島的安全。
英國的底線是不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足以威脅英國的強權國家。可是隨著德國的崛起。強大的德國陸軍已經擊敗過法國,是名副其實的歐陸第一強國。這已經嚴重威脅到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
最讓英國不可容忍的是,德國對於海洋也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德國的公海艦隊規模迅速膨脹,一戰前已經是世界第二位。不僅對英國本土威脅巨大,而且很有可能加入到對世界的瓜分,從而打亂英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以上種種,英國必須要想盡辦法打敗德國,維護自己對於世界的統治。當然想法是一回事,實際就是另一回事了。

⑩ 美英援助制勝論是什麼為何說蘇德戰爭美英援助制勝論是陰謀

說起二戰蘇德戰爭最終勝利的原因,很多人都會將功勞歸功於美英對蘇聯的援助、蘇聯的人海戰術以及惡劣天氣等等,很少人會透過表象看到真理。其實,即便是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仍然是有能力戰勝德國的,只不過付出的代價更昂貴一些罷了。那為什麼「美英援助致勝論」頗有市場,甚至大行其道,充斥了網路和坊間呢?原因在於美英等國向全世界長時期灌輸醜化蘇聯的陰謀論,將吃瓜群眾熏陶的不明就裡,以至對美英實力和貢獻度的迷信根深蒂固。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永遠耐不住深究;下面筆者將對「美英援助致勝論」進行外科手術,扒一扒陰謀論下的真相。

一、二戰中美英西方國家坐視蘇德廝殺,欲圖漁翁之利

蘇德戰爭和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英美和蘇聯不謀而合,雙方開始走向聯合。美英開始援助蘇聯戰爭物資,但是並沒有派出兵力開辟新戰場牽制德軍。早在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就曾致信丘吉爾,要求英軍在法國北部登陸,開辟第二戰場,但是遭到了拒絕。1942年初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輝煌勝利,粉碎了德軍的閃電戰,但是戰場的主動權仍在德軍手中,紅軍面臨的形勢依舊嚴峻。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於5月和6月先後奔赴倫敦和華盛頓,就在歐洲大陸開辟第二戰場與英美政府進行磋商。之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經成立,開辟第二戰場以支援蘇聯的呼聲日漸高昂,美英政府便以國際協議的方式承諾在1942年內開辟第二戰場,但兩國對蘇聯的承諾卻是陰奉陽違,德意在北非的主動進攻讓英國找到了拒絕斯大林的口實,美英選擇在北非與德意死磕,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就被拋諸腦後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最困難期間,斯大林多次敦促英美盡快開辟新戰場,從西線夾擊德軍,以減輕紅軍的壓力,但是美英以准備不足為由再次拒絕斯大林。

美英雖擔心德國擊敗蘇聯,但又不想耗費自己的實力去援助它。兩國既想打敗德國,也想削弱蘇聯,更想借德國之手消滅以蘇聯為載體的共產主義運動。丘吉爾曾經大放厥詞道:「我希望看到戰爭的最好結局是德國人躺在墳墓里,俄國人在手術台上痛苦地呻吟。」而蘇聯對於英美的所作所為嫉恨在心,耿耿於懷,卻又無可奈何。斯大林十分生氣的對丘吉爾說道:「1944年五一以前,你要不開辟第二戰場,紅軍就不幫你的忙了,我們要解放自己的領土,解放波蘭,解放德國,解放法國,紅旗插在英吉利海峽」。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標志遲帶衫著蘇德戰場的攻守之勢發生逆轉,紅軍開始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中歐,向德國本土挺進。美英意識到讓蘇德二虎相爭,兩敗俱傷,自己從中漁利的美夢落空了。他們深恐蘇聯挾勝利之勢佔領整個歐洲,飲馬英吉利海峽,便匆匆的實施了反攻歐洲大陸軍事行動。1944年6月6日諾曼底登陸時,紅軍已經逼近德國本土,德國的失敗已成定局。英美此時開辟第二戰場雖有盡快打敗納粹德國的戰略考量,但是卻深深地打下了與蘇聯爭奪歐洲和戰爭勝利果實的功利性烙印。

二、美英對蘇的物資援助主要在蘇聯扭轉戰局之後

美英開始援助蘇聯是在珍珠港事件後的1942年,重要的物資運行汪抵蘇聯將近年底了,而正在進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紅軍已經將德軍包圍,蘇聯的勝利已成定局。蘇聯之前已經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蘇軍以少勝多,殲敵五十萬,一度扭轉了局勢。這充分說明蘇軍有單獨戰勝德軍的能力。

「如果我們把這些武器和軍事裝備的運輸換算成貨幣的話,那麼這些武器和軍事裝備的價值就會降低。直到1941年底蘇聯最困難時期——根據《租借法案》,美國發送給蘇聯材料價值545000美元,相比運送到所有的國家價值7.41億美元的物資。這意味著在這段異常艱難的時期,美國對蘇聯的援助不到0.1%。此外,1941年至1942年冬季,第一批租借物資很晚才到達蘇聯,盡管在這幾個關鍵的月里,俄羅斯獨自對德國侵略者發動了一場令人印象深刻的戰斗,沒有任何西方民主國家的援助。到1942年底,只有55%的預定物資到達蘇聯。」

——米哈伊爾·弗洛洛夫 [《衛國戰爭1941 - 1945年在德國史學》,聖彼得堡:1994]

「在1941年到1942年間,只有7%的戰時貨物從美國運往碼腔蘇聯。1944年至1945年,當戰爭的風向發生決定性轉變時,大部分武器和其他物資才運抵蘇聯。」

——Evgeniy Spitsyn(東方評論)2019年4月2日

美國在戰爭爆發期前,尚未從大蕭條中完全恢復,直到戰爭爆發國民經濟步入戰時軌道,美國的工業潛力開始被激活,大量工作崗位的釋放解決了羅斯福新政沒有徹底解決的失業問題,這也是1942年的事情,事實上美國在中途島之前自身的軍事物資都難以得到保障,更不要提援助其他國家了,因為他們相對日軍還是處於劣勢的。所以說「美英援助制勝論」不攻自破。

三、美英援助蘇聯的物資僅占蘇聯自身產能的零頭

1.武器的援助情況

蘇聯在二戰期間蘇聯是歐洲第一工業強國,僅次於美國,工業產值佔世界工業生產的17.6%,工業產能超過了德英法。蘇德戰爭中,美英援助蘇聯約14000架飛機,7000多輛各型坦克,400多艘艦艇,15.2萬件輕武器,42萬多輛卡車和吉普車。而蘇聯在戰爭中生產了15萬架飛機,10.8萬輛坦克和83.4萬門火炮,2910多萬件輕武器,自產武器數量遠遠超過美英的援助數量。美英的援助只佔蘇聯自產的4%,在蘇德戰爭中發揮的作用是比較有限的。

2.糧食的援助情況

戰爭爆發後德軍侵佔了蘇聯 40% 的人口居住區,84%的糖產區和38%的糧食生產區,也因此獲得了這些地區大部分的糧食儲存,也導致了蘇聯在1942年的糧食產量大減產。赫魯曉夫曾說過說:「若無美國的罐頭,我們撐不下去」,這句話被廣泛用來證明沒有美英的糧食援助,蘇聯會因食物供給困難導致戰敗。實際上這只是赫魯曉夫對美國援助的溢美之詞,不乏誇張成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客套話,當不得真。

雖然美英在戰爭期間給予蘇聯一定量的糧食援助,但是美英的援助從來不是雪中送炭,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1942年10月6日,蘇聯駐美國大使李維諾夫和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在華盛頓簽署了《關於在進行反侵略戰爭中相互援助所適用原則的協定》,根據協定蘇聯要求進口糧食數量增加到蘇聯基本糧食產量的10%,但是從戰爭爆發到1942年7月,美英共向蘇聯提供了價值90萬美元的39.2萬噸糧食,而1942年蘇聯穀物總產量降至 2970 萬噸,只有 1940 年的31.1%,美英一年的援助量只有蘇聯自身產量的1.3%。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戰役正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這等數量的糧食援助簡直是杯水車薪。即便是在1943年初,情況有所好轉,但盟國提供給糧食援助也只相當於蘇軍糧食總消耗量的17%。從1941 年到 1945 年,美國、英國、加拿大通過租借援助共向蘇聯提供了4915818噸糧食,足夠1000萬人的軍隊吃 1688天,看似作用巨大,但蘇聯當時有兩億多人口,需要的糧食相比較美英的援助卻是天文數字,如此大的缺口也只能依靠蘇聯自身的產量了。

實際上蘇聯在戰爭爆發後就做了充足的預案,在轉入戰時軌道階段後,蘇聯大力擴大東部播種面積,挖掘東部地區的生產潛力。在戰爭期間,蘇聯實際糧食播種的面積相比較戰前不減反增。以1942年為例,蘇聯東部糧食播種的面積比1940年增加了2.3億公畝。蘇聯政府的超前預見性有效彌補了西部產糧區的淪陷給蘇聯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

戰爭爆發後蘇聯宣布國家正式建立糧食卡片體系,也就是類似蘇俄國內戰爭期間的「余糧徵集制」和「戰時共產主義」,實施糧食配給制度,限制消費。很明顯蘇聯挺過了1942年的糧食產量谷底期,即便是沒有美英的援助,蘇聯的糧食產量也沒能在1943年恢復,蘇聯依然沒有理由會倒下;因為二十多年前的內戰,紅軍面臨的形勢要比蘇德戰爭時期嚴峻得多,彼時蘇俄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國土,工農業遠不如二五計劃後的蘇聯,當時國內除了從四面八方撲來的白軍,國外勢力還組織了「十四國干涉軍」,妄圖扼殺蘇維埃政權於搖籃。可是憑借著「余糧徵集制」和「戰時共產主義」的物資供給保障,紅軍堅持了三年之久,最終打敗了所有敵人收復全部國土,鞏固了政權。蘇德戰爭紅軍也不過堅持了四年而已。

3.美英援助蘇聯的航空燃油、鋁、機床情況

蘇聯的石油產量是德國二三十倍,但是高品質航空汽油的產量低下,完全自產的航空汽油標號最高只有89號,多數是70,74,78號的燃油,德國的主要航空燃油是87號。但是蘇聯並非沒有高品質航油生產技術,1941年蘇聯就掌握了石油裂解和氣相氧化製造高品質燃油的技術,並建設了生產工廠,只是尚未形成大規模產能。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西部工業區淪陷,僅存的工業設施緊急轉移,所以蘇聯的高品質航空燃油一時間無法大規模量產。蘇聯的鋁產量和英法意等國相差無幾,但是遠低於德國。

美英的主要援蘇援物資於1943年上半年才開始到位,此時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鋁,對於蘇聯空軍的作戰能力的維系有著重要作用。但是蘇德戰爭主要是雙方陸軍的高強度對抗,空軍的戰斗遠不如陸軍激烈,而蘇聯的車用汽油柴油能夠完全自產,這點是德國難以望其項背的。蘇聯空軍開始發力於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也只是配合蘇軍裝甲部隊的行動,空軍在之前的戰役中鮮有建樹。戰爭史上除了科索沃戰爭,北約以極不對稱的空軍兵力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外,還沒有一場戰爭的勝敗是由空軍決定的。

如果沒有美英援助的航空燃油和鋁,蘇聯並非不能自產高品質航空燃油和保證飛機的產量。1943年戰局扭轉後蘇聯的高品質燃油產能開始恢復,達到了18萬噸。最遭的結果是自產的低標號航空燃油和木質飛機也能湊合用,蘇聯武器向來不以精密先進著稱,但卻是產量最高,性價比最好的;擁有龐大數量的加持,蘇聯飛機會像T34坦克碾壓「虎」式和「黑豹」式坦克那樣碾壓德國空軍主力戰斗機BF109,另外蘇軍的雅克3和米格3戰斗機性能上也是不輸BF109的。

有論調稱如果沒有英美援助的立式機床,那麼183廠根本無法加工1600mm直徑的炮塔座圈,該廠上萬輛T-34/85的產量將永遠無法實現。實際上T34坦克在三十年代就已經定型,1940年開始大規模量產,1942年總產量達12553輛,此時美英的機床援助根本沒影。蘇聯在三十年代機器製造業開始飛速發展,年產量到1940年達到近6萬台,總數量高達71萬台,同期英國大概有70萬台機床,遠在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也只不過有94萬台機床。蘇德戰爭期間,蘇聯自己又新製造了16萬台機床,總量達八九十萬台,從美英獲得僅4萬台機床,占自身產量的二十分之一以下。

4.美英對德軍牽制的情況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之前,英美對德國的軍事行動寥寥可數,對德軍的牽制也是微乎其微。盟軍對德國的戰斗主要集中在北非,意義最為重大的戰役就是阿拉曼戰役和西西里島登陸,美英聯軍出動兵力和牽制的德軍兵力與東線戰場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即便是盟軍登陸西歐後,德軍東西線兵力比仍為9:1。

美英對德作戰主要行動還有對德國的戰略轟炸,但1944年6月以前的轟炸,對德國工業生產影響不大;同年下半年,由於轟炸造成巨大破壞,加上德軍地面作戰失敗,佔領區縮小,工業生產開始迅速下降,經濟瀕於崩潰。事實表明,戰略轟炸與地面軍隊的作戰行動相結合,能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巨大影響(華人傑.《中國大網路全書軍事Ⅱ》 :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2-4-1:第1173頁)。1944年6月紅軍已經反攻至德國本土附近了,對德國的戰略轟炸在此時進入有效期,之前的轟炸對德國影響很小,且蘇聯早已轉入大反攻,德國敗局已定。所以綜合說盟軍在西線掣肘德軍對蘇德戰爭結果影響不大。

四、對「天氣和人海戰術致勝」的反駁

普遍的觀點是認為蘇聯取勝的重要原因是天氣,這一觀點被史學界和美英等國媒體廣泛認同。「天氣制勝論」最早出自古德里安的名言:「如果不是嚴寒的阻遏,我們11月份就在克里姆林宮里飲酒慶功了」。實際上這是古德里安等一批德軍將領為自己指揮作戰不力找的借口,藉以掩蓋自身的失誤。交戰雙方是在同一天氣下作戰,老天爺對雙方是公平的,德軍受天氣影響主要原因是後勤補給不力,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戰爭中的後勤補給也是非常考驗指揮官的軍事素養的。而德軍主要將領缺乏預見性,對即將到來的惡劣天氣沒有做好充足的准備,臨戰之際受到後勤補給不足的掣肘時又怨天尤人,顯然不是一個指揮官應有的品質。

有網友會說德國是深入蘇聯,補給線長,其實這也是不加考慮的臆斷,德軍戰線的後方就是德軍的控制區,做不到就地補給說明戰果消化能力差,另外戰線距離仆從國基地也沒有那麼遠。戰爭後期蘇軍反攻深入德國境內為何就沒有出現補給問題?而且二戰蘇聯的工業基地基本轉移到烏拉爾工業區,此時蘇聯的補給線要比德國深入蘇聯境內時期的長得多。天氣最考驗一個國家的綜合補給能力,打仗打得就是後勤補給,德國的後勤補給不給力怨老天爺嘍?德國的後勤補給不足,恰恰說明它的綜合國力不如蘇聯,因為戰爭拼的就是國力!

事實上1941年11月4日莫斯科近郊的最低氣溫只有零下7度,而11月8日的最低溫度是零度。雖然11月11至13日氣溫曾驟降至零下15度,但很快就回暖至零下3度,這樣的天氣很難被稱之為「嚴寒」。真正嚴寒(零下40度)的降臨是在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轉入反攻之際。也就是說,嚴冬氣候只是在蘇聯軍隊轉入反攻追擊德軍之時起到一定作用,而殘酷的莫斯科城下阻擊戰卻是在並不太冷的氣候條件下進行的。

有觀點認為蘇聯天氣比德國更加寒冷,所以蘇聯人比德國人更耐凍,受天氣影響較小,實際上這也是地理知識匱乏的表現。拿柏林和莫斯科比較可知,兩個城市緯度相差不大,柏林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向溫帶大陸性氣候過渡區,莫斯科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莫斯科冬天比柏林冷是事實,但是溫度相差並不大。其實蘇聯最寒冷的地區屬於西伯利亞,歐洲領土部分天氣沒有想像的嚴寒。另外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軍有很多高加索和中亞士兵,他們的家鄉並不寒冷,比德國熱得多,為什麼威寒的他們卻不受影響呢?

詆毀蘇聯依靠人海戰術獲得勝利的言論更是荒謬絕倫。蘇德戰爭德軍共計投入兵力九百多萬,蘇軍總兵力一千多萬,兩者相差無幾,蘇軍雖在絕大部分戰役集結了比德軍更多的兵力,但是巴巴羅薩計劃、莫斯科戰役等諸多戰役德軍投入兵力遠大於蘇軍,為何無人在這些戰役中直言德軍對蘇採用了「人海戰術」?如果算上德國的仆從軍,蘇德戰爭雙方投入總兵力幾乎相等,在戰役層面蘇聯為何總能集結數倍於敵的兵力呢?實際上這是指揮官的戰爭指揮藝術和統籌全局的能力,也是指戰員的綜合軍事素養的體現。不過美英史學家和德粉似乎極力迴避這一點:打勝了就極力吹噓德軍的裝備是如何的先進,失敗了就違背最基本的哲學原則,詆毀蘇聯出動了數倍於己的兵力,將德軍主觀原因的致敗因素歸咎於蘇聯的「人海戰術」,卻隻字不提自己的兵力並不比對手少多少。

五、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是人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指出:「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這也從哲學的角度佐證了蘇聯獲勝的關鍵性因素在於自身國力的強大,以及軍民團結一致浴血奮戰,這是最重要的內因;所謂的美英援助,惡劣天氣等只是外因,外因只有在內因的基礎上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即加快蘇聯取得勝利的步伐。

一戰時期英法給予沙俄的援助比二戰美英援助蘇聯的物資要及時而且更多,結果呢,沙俄第一個退出戰爭。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援助扶持南越攻打北越,甚至直接派兵介入越戰,結果相持了十年灰頭土臉的撤出,而北越最終滅亡南越。抗戰期間美國同樣援助國民黨大量物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曙光來臨之際,國民黨卻在豫湘桂戰役失地千里。朝鮮戰爭新中國誕生不到一年,國內一窮二白,志願軍在蘇聯援助到位之前仍然取得第一次第二次戰役的勝利,蘇聯援助抵達後,志願軍如虎添翼,一度打到三七線,佔領漢城,難道說沒有蘇聯的援助志願軍就不能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嗎?以上的對比更加說明,只有自身強大如(蘇聯,北越,志願軍)外援才會起作用;自身不夠強大,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僅靠外援雖能逞一時之雄,但必不能長久,搞不好連盟友的援助都一起送給敵人當了嫁妝。

二戰中美國和英國的士兵傷亡相差無幾,都是四十多萬,而且美英傷亡有相當一部分是日軍造成的。德軍及仆從國傷亡上千萬,如果美英是二戰勝利最大的貢獻國,按照正常思維理解,兩國至少要殲滅德軍一半以上的數量方才合理,那麼結論就是美英憑借僅僅不到八十萬的傷亡能致使德軍及仆從國五百萬的傷亡。如此天文數字般的交換比,真不知是德軍太無能,還是美英軍隊太強大,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蘇聯紅軍才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中流砥柱。

醜化和貶低蘇聯是美英等國憤世嫉俗的最高境界,本質是掩蓋他們對蘇聯包藏的禍心。蘇聯的勝利和成就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世界的格局,資本主義在與社會主義的抗衡中逐漸喪失向心力。為制止頹勢,宣揚西方制度優勢和那一套自我感覺良好的普世價值觀,英美就獨辟蹊徑,開始抹黑醜化蘇聯,通過對敵大力抨擊,於己大肆宣揚進而形成鮮明對比,達到凸顯自我的目標。於是臭名昭著的「美英援助制勝論」便應運而生,並一直擔任著抹殺蘇聯二戰功績的急先鋒;就是這樣的一個徹頭徹尾的陰謀,卻也被不少人奉為金科玉律,並言之鑿鑿,這恐怕是連任人打扮的「歷史小姑娘」也不曾意料到的。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英國援助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