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德國開空頭支票

為什麼德國開空頭支票

發布時間:2023-05-24 17:56:37

①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最終造成了什麼後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底因何而起?實際上在一戰以前,歐洲就已經是矛盾重重,那時候產生了兩個不同的幫派,一個是以英國為代表的協約國集團,另一個是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集團,因為德國的發育非常晚,直到他們逐漸向外擴大的時候,才發覺這些能分的地盤已經被發育早的幾個國家刮分差不多了,在其中殖民地較多的便是那時候稱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

美國人在中途借機參與了一戰,而且撈到了非常多的利益,但英、法對美國一直都保持著警惕。美國那時候發布了「建立國際聯盟組織」的提議,英法欣然採取,這促使了人們第一個國際交流組織的發生,但「國聯」搏叢構成之時英法卻擺了美國一道,將美國給踢了出來,反而讓義大利、日本成了常任理事國。

「布魯西洛夫攻勢」後沙俄嚴重損失,戰事讓俄羅斯百業凋敝民怨沸騰,也讓辛德拉的統治能力出現了漏洞,這立即造成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興起,快速完成了革命大業,建立了蘇聯。事實上蘇聯的建立是一種時局的側面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歐洲投入了非常多的鮮血,貴族統治也由於戰斗的放棄而松動,許多王國、貴族都陸續倒台,戰後各國民權運動上漲,真正迎接了屬於庶民的時代。

②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了一些什麼重要事件

期間發生的事件有: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美國參戰、沙俄的崩潰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1、薩拉熱窩事件

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語:Сарајево инцидент,德語:Attentat von Sarajevo)於1914年6月28日巴爾干半島的波斯尼亞發生,此日為塞爾維亞之國慶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一名隸屬塞爾維亞「黑手社」的波斯尼亞青年學生)槍殺。

這次事件導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2、凡爾登戰役

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初,德意志帝國統帥部決定把戰略重點西移,德軍總參謀長埃里希·馮·法金漢將打擊目標定在法國境內著名要塞凡爾登。凡爾登是英法軍隊戰線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牙,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德、法在這里曾有過多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奪取要塞。

如果此次德軍能一舉奪取凡爾登,必將沉重打擊法軍士氣。同時,佔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佔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了,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

3、索姆河戰役

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戰役之一。在五個月時間內英法聯軍與德軍在15英里寬的前線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消耗戰。索姆河戰役的目的是減輕法軍在凡爾登的壓力並削弱德軍。戰役共造成各方超過100萬人傷亡,其中包括42萬英國人,大約20萬法國人和大約46.5萬德國人。

戰役第一天,英軍以57470人傷亡的代價推進了僅僅3英里,這是英國陸軍史上最為血腥的一天。不過法軍戰果更為豐碩,讓德軍蒙受了很大損失。戰役持續了141天,隨著冬天的到來,英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決定在次年2月再次發起進攻。

在戰役末尾英軍僅僅推進了7英里,他們也沒有突破德軍的防線。然而,德軍在1917年3月向興登堡進行戰略撤退,他們最終沒有讓索姆河戰役再度打響。

4、美國參戰

1917年—1918年為戰爭的第三階段。1917年,美國參加對德作戰,中國等國也相繼投入戰爭,協約國的陣營增加到27個國家,俄羅斯爆發「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國主義戰爭。

1918年3月,德軍在西線開始發動攻勢,遭到失敗。8月8日,協約國軍隊在福煦的指揮下,開始反攻,把德軍攆出法國和比利時國境,德軍主力已開始迅速瓦解。9月15日,保加利亞的軍隊被擊潰,29日向協約國投降。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奧匈帝國於11月3日投降。

11月4日,基爾軍港海軍艦隊水兵舉行起義,成立蘇維埃。11月9日,柏林工人和士兵舉行總罷工和武裝起義,德皇威廉二世於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被迫宣布退位,10日逃往荷蘭。

1918年11月11日,德軍正式投降。德國代表在巴黎北部的康邊森林福煦將軍的行軍火車上,簽署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5、沙俄的崩潰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1917年3月21日,俄國終於爆發革命,羅曼諾夫王朝在八天內被推翻,俄國成立了兩個對立的政權——蘇維埃政權和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同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發,臨時政府被推翻。

俄共(布)在帝國主義國家的戰爭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國家。隨後宣布俄國退出一戰。標志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誕生。

③ 一戰同盟國的參戰國家,參戰時間,參戰借口

同盟國:義大利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又稱奧斯曼土耳其) 保加利亞廳輪 協約國:英國 俄國 法國 塞爾維亞王國唯伏閉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義大利王國(1915年5月,義大利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 羅馬尼亞 希臘 美國 中國等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指裂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都是主要參戰國的

④ 一戰爆發的導火索是什麼

一站爆發的導火索是薩拉熱窩事件。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的「國恥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與妻子索菲亞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協約國和同盟國集團利用這一突發事件,推波助瀾,導致國際局勢迅速惡化 。因此薩拉熱窩事件後來被認為是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薩拉熱窩事件發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向奧匈帝國開出了「空頭支票」,使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於1914年7月23日向塞爾維亞提出「最後通牒」,塞爾維亞政府接受了除第五條和第六條外的所有條款,同時開始了戰爭總動員。奧匈帝國因塞方未接受所有條款,於7月28日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亮洞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尺閉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戰場主要在歐洲,分為西線和東線戰場,非洲、亞洲部分地區也受到波及。戰爭始於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以1918年11月德國投降作為結束陵鍵裂標志。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參戰國家達33個,投入軍隊超過7000萬人,15億人被捲入戰爭。

⑤ 一戰時,為什麼說德國給奧匈開了一張空頭支票

當斐迪南被刺殺的消息傳到維也納的時候,毀橡早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震驚了。一系列的家庭慘劇不斷發生在這位皇帝身上,1889年,他的兒子、帝國的王儲魯道夫自殺身亡;1896年,他的弟弟,也就是斐迪南的父親路德維希在朝聖的路上因飲水不當而生病致死;1898,他曾經深愛的皇後伊麗莎白(即茜茜公主)被一個義大利的無政府主義者刺殺;現在,他的侄子,帝國的當然繼承人又被刺殺了。對於這個侄子,約瑟夫算是很疼愛的。在斐迪南堅持娶索菲婭的時候,他答應了;在如賣斐迪南和索菲婭公共生活而煩心的時候,又是他一再破例,授予索菲婭公爵夫人、殿下的稱號;甚至當他們被刺殺後,也是約瑟夫破例,二人才得以同葬。也許你會覺得他做得不夠,但對於一個已經有接近一千年歷史的古老皇室的主人,你又能要求他打破多少常規呢?

7月5日,約瑟夫皇帝給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寫了親筆信,表示這次刺殺行動完全是針對奧匈帝國而來,新的巴爾干同盟已經開始形成,奧匈帝國決定要跟塞爾維亞清算舊賬,希望能得到德國強有力的支持。
第二天,也就是7月6日,德國皇帝回了電報,稱「約瑟夫皇帝可以確信,德國皇帝將忠實的站在奧匈帝國一邊,就像他們的聯盟和傳統友誼所要求的那樣。」

據說是從丘吉爾開始,人們把這個承諾稱之為「空白支票」,也有人稱之為是「空頭支票」。但從英文材料來看,似乎稱「空白支票」更合適,英文材料中寫作「the blank check」。當然,認為是「空頭支票」還是「空白支票」的爭論,其實還是取決於德國對於戰爭的態度。如果認為德國早已蠢蠢欲動、決意打仗的人,當然會認為這是一張「空白支票」,任由奧地利人添了。如果認為德國對問題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只是出於條約約束,做出了假大空的承諾,當然會認為是「空頭支票」,奧地利人有些被糊弄的意思。但從結果來看,這是「空白支票」而不是「空頭支票」,因為當奧匈帝國挑起戰爭之後,德國人照單全收了。

奧匈帝國得到德國的承諾之後,立即抓緊審判刺客以纖雀獲得證據,著手准備對塞爾維亞進行一次總清算。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在歷數了塞爾維亞容忍鼓動破壞奧匈帝國統一的行為之後,提出了包括取締鼓吹破壞奧匈帝國統一的出版物、解散「黑手組織」、懲治參與刺殺活動的官員和軍官、打擊軍火走私等10項要求。其中,有些要求侵犯了塞爾維亞的主權。面對苛刻的這些要求,塞爾維亞政府竟然用稍顯模糊的外交辭令答應下來了,但提出為公平起見,將這些爭議和要求交由海牙國際法庭裁決,或者召開一個歐洲有關大國參加的會議解決問題。

皮球踢回給了奧匈帝國。但奧匈帝國並不願意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那似乎有失他們的帝國身份。約瑟夫急需要向人們證明,哈布斯堡王室雖然古老,但依然強大。1914年7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一個月之後,奧匈帝國以塞爾維亞的答復無法讓人滿意,為保護帝國的和平為借口,向塞爾維亞正式宣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個火苗被點燃了。

⑥ 你能告訴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以及它的歷史背景嗎(cause)

戰爭的背景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

互立陣營

普沒鋒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俄國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燃圓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2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就那樣被罷後,可是後來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就又實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的勢力范圍。於是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雙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沙皇俄國得到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軍備的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德國於1900年制訂海軍法,將海軍規模大加擴充,英國為保持海上力量優勢以維持安全,在1905年開始建造無畏艦,並在1907年德國開始建造無畏艦時以二對一海軍政策,即保持自身無畏艦數為德方之兩倍以相應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又聯同法俄兩國實施三國海軍聯防,即英國在北海、法國在地中海、俄國在波羅的海分別對付德奧兩國海軍;而在陸軍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國常備軍由42萬擴充至87萬,法國則由50萬擴充至80萬,俄羅斯也准備由80萬增加到230萬,可是最後雖未達標,唯其陸軍已有140萬,是全歐之冠,不過其質素卻甚為低下,無法和德法兩國的陸軍相比;奧匈的軍隊由27萬擴漲至80萬,義大利由20萬擴大至35萬,而奧意兩國的陸軍質素皆不及德法,最後美國也相應歐洲局勢緊張將軍隊數由3萬4千人擴張至16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機。1906年1月16日,歐洲在阿皮察塌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能夠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其中由法國來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就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給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的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的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只好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給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成為法國的保護國。

因此也使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還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更加的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又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深厚的導火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匈帝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匈帝國的出兵令其希望毀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的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可熄滅的導火線。普林西普的行動是熱愛民族的一種偉大表現,但是刺殺斐迪南的這一薩拉熱窩事件被奧匈帝國當做了對塞爾維亞發動戰爭的口實。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對德國宣戰;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塞爾維亞對德國宣戰,義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根本原因: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編輯本段]戰爭的過程

【西面戰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7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擁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勝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它的勝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統治,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標志著世界現代史的開始。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美國的參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北洋政府內部意見不一,斗爭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後來段祺瑞又叫人寫了對德宣戰書要總統蓋印,黎元洪為了平息風波,勉強在文件上蓋了章。即使這樣,段祺瑞仍不滿足,在國會開會討論時,又大肆干涉,終於觸動了眾怒。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指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斗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黎元洪請督軍團團長張勛於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勛入京後,擁立宣統復辟。事件為段祺瑞所鎮壓,黎元洪於事後辭去總統職,總統改由馮國璋擔任。府院之爭告一段落。

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⑦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Triple Alliance)和協約國(Triple Entente)之間的戰斗。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是同盟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是協約國。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很多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都加入了協約國。戰場主要在歐洲。值得注意的是義大利雖是同盟國,但是後來英國、法國及俄國與義大利簽訂密約,承諾給予義大利某些土地,結果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對抗同盟國。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0,000人參戰,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傷。
戰爭的導火索是1914年6月的薩拉熱窩事件,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又稱巴爾干戰線,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作戰)。其中西線最慘烈,著名的戰役有馬恩河戰役、凡爾登戰役和索姆河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摘要:
日期:1914—1918
位置:歐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東
結果:協約國獲勝
死亡(約數)
將士:9百萬
平民:7百萬
合計:1千6百萬

主要參戰國

協約國
·塞爾維亞王國
·俄羅斯帝國
·法國
·比利時
·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
·日本
·黑山
·義大利王國
·中華民國

同盟國
·德意志帝國
·奧匈帝國
·奧斯曼帝國
·保加利亞

戰霧彌漫

普法戰爭

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於是在1870年 - 1871年與法國爆發普法戰爭。這場戰爭以法國大敗,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而普法停戰的和約極其苛刻,和約規定法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予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結果使德法兩國結怨,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遠因。

互立陣營
普法戰爭後,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擔心法國報復,因此他採取結盟政策,圍堵法國。他本來使德國與奧匈帝國及俄國結成「三國同盟」,可是後來俄國在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因巴爾干半島問題,與奧匈帝國發生利益沖突。德國最終在1879年選擇了奧匈帝國作為盟友,與奧匈帝國締結秘密的德奧聯盟。此外,俾斯麥轉而與因為與法國在殖民地事務上發生沖突,在1881年爭奪北非突尼西亞失敗,而面臨孤立的義大利結盟。因此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王國三國締結「三國同盟」。
俄國得知德奧兩國簽訂了「德奧同盟」後,十分憤怒。但俾斯麥是一個老練的政治家。為了保持與俄國的良好關系,於1887年與俄國簽訂了「再保條約」。可是當俾斯麥在1890年下台後,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條約終止。而法國方面,則在法國財務支持俄國工業化後,在1894年與俄國結盟。是為「法俄同盟」。
而英國則在1904年與法國簽訂「摯誠協議」。這協議並不是軍事同盟。這是一項解決兩國有關殖民地糾紛的協議。在法國的慫恿下,英、俄雙方終於在1907年結束他們的殖民地糾紛,簽訂「英俄諒解」。同年,法國、英國和俄國因受到德國在奧斯曼帝國的力量威脅,組成「三國協約」。
歐洲從此分為兩大陣營,因此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有演變為世界大戰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因為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而引起的。

爭奪殖民地
20世紀初帝國主義興起。在俾斯麥時代,鑒於統一德意志帝國初立,故對殖民地的爭奪較少參與。後來,見於國內商人勢力興起,商人要求德國政府爭取海外資源和市場。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麥被罷後,德皇認為德國殖民地太少,原料產地及商品市場不足,實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劃分全球勢力范圍。這觸犯了老牌殖民大國——英國和法國的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和沙皇俄國的既得利益,這亦使得兩大陣營的沖突加劇,戰爭爆發的可能性越益加大。

軍備競賽
兩大軍事集團在戰前進行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英國和德國從1905年起爭造無畏艦,到戰前的1913年,德國常備軍擴充至87萬,法國達80萬,沙俄也准備增加到230萬。

爭奪摩洛哥
德法兩國為了爭奪在摩洛哥的利益,引發了兩次摩洛哥危機。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訪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爾時宣稱將會保護摩洛哥的獨立及其領土的完整,使其與欲在摩洛哥擴張的法國關系變得緊張,這就是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1906年1月16日,歐洲列強在阿爾赫西拉斯舉行會議,達成了《阿爾赫西拉斯決議》,決議承認摩洛哥的獨立,但是由法國和西班牙兩國負責摩洛哥的警務。法國控制摩洛哥的海關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發生反蘇丹的部落起義,法國借機派兵攻佔其首都非斯。德國則要求法國割讓部分法屬非洲作為補償,並於該年7月1日,以保護本國商人為借口,出動炮艦「豹」號駛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爾,戰爭一觸即發,這次行動被史家稱為「豹的跳躍」。英國因懼怕德國挑戰其海上霸權,因此支持法國,態度強硬。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在該年11月4日達成協議,以一部分法屬剛果為代價,德國承認摩洛哥為法國保護國。1912年3月,法、摩兩國簽訂《非斯條約》,摩洛哥正式淪為法國的保護國。
德國與英、法兩國在這兩次摩洛哥危機里結怨更深,而德皇更揚言不會再退讓,這使戰爭危機益大。

歐洲火葯庫——巴爾干
巴爾干半島向來都被稱為歐洲火葯庫,當時巴爾干半島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發生了兩次巴爾干戰爭,並使得奧匈帝國和俄國的沖突加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線。

波斯尼亞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奧國以保護僑民為理由派兵吞並了原由其託管的波斯尼亞和克塞哥維亞,這激起了想獲得這兩地(因有較多塞爾維亞人)的塞爾維亞的強烈反奧情緒。因為塞爾維亞作為斯拉夫國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羅斯擁有),極度渴望統治全巴爾干半島的斯拉夫人。但奧地利的出兵令其希望幻滅,因而反對此行動。

第一次巴爾干戰爭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與黑山組成巴爾干同盟,聯合攻打奧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爾干同盟與奧斯曼土耳其爆發第一次巴爾干戰爭。結果奧斯曼土耳其大敗,1913年5月30日與巴爾干同盟簽訂《倫敦條約》,宣布放棄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爾干半島的領地;保加利亞則取得馬其頓;塞爾維亞因為得不到亞得里亞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滿,因此巴爾干同盟出現分裂。

第二次巴爾干戰爭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干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干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干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干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沖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

薩拉熱窩事件
這次事件為在歐洲爆發全面戰爭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時正,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當時僅19歲)在薩拉熱窩刺殺主張吞並塞爾維亞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這一事件被稱為薩拉熱窩事件,被認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14年7月23奧國在獲得德國無條件支持下向塞爾維亞發最後通牒,包括拘捕兇手、鎮壓反奧活動和罷免反奧官員等,塞國除涉及內政項目外悉數同意。不過,奧國依然將行動升級。與此同時,德國知悉俄國的軍事動員,德皇要求俄國停止並迅速備戰。鑒於各國的強硬外交和對國家軍事力量的自驕,戰爭已無可避免。

戰事爆發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7月30日俄國動員,出兵援助塞爾維亞。8月1日,德國向俄國宣戰,接著在3日,向法國宣戰。8月4日,德國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時;同日,英國考慮到比利時對自己國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為了確保比利時的中立,而在1839年簽署的倫敦條約,於是向德國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8月12日,英國向奧匈帝國宣戰。

西線

施里芬計劃
在戰爭爆發之前幾年,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戰速決為主要特徵的施里芬計劃:先利用德國發達的鐵路網,集中優勢兵力在六星期內打敗法國,然後將部隊調往東線進攻沙俄。與此相對應,法國也制訂了以兩個集團軍齊頭並進,一舉收復普法戰爭後被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的17號計劃。但戰事的發展卻出乎這些軍事家意料,使得這兩個計劃皆不可行。

德軍進攻
1914年8月2日,德軍出兵中立國盧森堡,以取得盧森堡的鐵路網。8月3日,德軍對比利時不宣而戰。至8月9日,德軍成功攻佔比利時全境,並在驅逐在比利時境內的法軍回法國境內。8月21日,德軍分兵五路攻向法國北部,法軍失守,被迫後撤。9月3日,德軍已進逼巴黎,法國政府被迫撤退至波爾多。9月5日—9月12日,德軍與英法聯軍在巴黎近郊馬恩河至凡爾登一線爆發馬恩河戰役,結果兩敗俱傷,德軍只得轉入戰略防禦,固守安納河一線,戰斗開變演變為陣地戰。接著,雙方爆發了奔向海邊的運動戰,結果英法聯軍被大敗。德軍成功奪取法國東北部的廣闊領土,但始終不能截斷英法兩國的運輸線。隨後雙方再爆發佛蘭德會戰,但雙方均無重大成果,結果戰事進入膠著對峙狀態。

戰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聯軍趁德軍主力集中在東面戰線,發動了香巴尼和阿杜瓦兩輪攻勢。但因為沿用舊戰術,而且欠缺強大火力掩護,結果被德軍成功抵擋,己方反而傷亡慘重。該年4月德軍反擊,並首次使用毒氣,使雙方的損失更為慘重。結果1915年的西面戰線,英法聯軍死傷百萬人,德軍亦死傷 61萬人,但戰事仍然膠著。
1916年2月,東面戰線的壓力稍為降低,德軍主力再次移師西線,與法軍爆發凡爾登會戰。結果在激戰7個多月後,德軍仍不能攻取凡爾登。而英法聯軍為了制衡德軍,在該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線與德軍爆發索姆河戰役,戰況更為慘烈。英軍雖然在這場戰爭里首次使用坦克,但雙方在傷亡共約 120萬人後,戰事仍未有重大突破,並持續至該年11月,西線再次變為膠著對峙狀態,不過協約國開始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美國參戰
1917年2月24日,美國駐英大使佩奇收到齊默曼電報,稱如果墨西哥對美國宣戰,德國將協助把美國西南部還給墨西哥,於是美國以此為借口,在該年4月6日向德國宣戰。1917年4月,法軍於西線開展春季攻勢,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共一個月,但法軍在傷亡10萬人後卻仍未有進展,引起了法國士兵的騷動。戰事再度膠著,而法軍因內部騷動,無力防禦,只得由英軍負責西線防禦。在該年下半年,美國提供的裝備到達歐洲,英軍於是再在西線猛攻,但在損失100多萬人後,仍無法改變戰事的膠著狀態。

最後進攻
1918年,東線因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並退出戰爭而結束,德軍立即集中於西線,意圖在美軍到達歐洲之前,於1918年夏季打敗英法兩國,以扭轉局勢。1918年3月—7月,德軍接連於西線發動5次大規模的攻勢,頭兩次攻勢在損兵14萬後仍無所獲。而美軍則已到達歐洲,使協約國兵力大增。該年5月底,德軍發動第三次攻勢,這次成功突破法軍的防線進逼至距巴黎僅37公里之地,但並不能殲滅英法聯軍的主力,而已方則損失13萬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這5天,德軍發動第四次攻勢,企圖將德軍在亞眠和馬恩河的兩個突出點接連起來,以集中兵力攻擊巴黎,但並未能成功。7月15日,德軍死心不惜,發動第五次攻勢,但在損失15個師後,因無所獲,己方軍力反而消耗殆盡,只得撤退至興登堡防線,從此只能作消極防禦。

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義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份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十月革命
俄國本身為農奴制的經濟體系,經不起東線持續的戰事,結果其國內經濟崩潰,工廠倒閉,失業率驟增,軍火補給極度困難,士兵極度厭戰。1916年冬,俄國內部各種矛盾加劇,首都莫斯科的罷工人數更達至百萬人以上,結果在1917年3月(俄歷2月)二月革命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組成的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仍然繼續戰爭,但又再被德奧聯軍擊敗。結果俄國工人及農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歷10月),由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領導了一場武裝起義,推翻了臨時政府的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史稱「十月革命」。列寧其後與德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並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盟國敗陣
雖然俄國退出戰爭,但德國的各盟國——奧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亞及奧匈帝國卻因持續作戰,致使經濟崩潰,國內各民族發生起義,結果無力再戰,相繼向協約國求和。最後德國內部亦發生政變,並向協約國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海上戰爭
雖然英德兩國在戰前爭建無畏艦,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只有一次大規模的艦隊主力決戰,就是日德蘭海戰。這場戰役的結果比較特別:一方面,舍爾海軍上將率領的德國大洋艦隊以相對較少噸位的艦只損失擊沉了更多的英國艦只,從而取得了戰術上的勝利;另一方面,傑利科海軍上將指揮的英國主力艦隊成功地將德國海軍封鎖在了德國港口,使得後者在戰爭後期幾乎毫無作為,從而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而另一方面,在戰爭初期,德國主要依靠潛艇戰阻止他國對英國的物資援助,但因為美國抗議而一度中止。但當英德軍情勢越來越差,國內的經濟亦日趨惡化時,德國在1917年1月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即凡是在英國水域的船隻,不論是敵方或是中立國的,都有可能被德國潛艇擊沈,這大大影響了美國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國商船被擊沉的紀錄,因此德美關系惡化,美國開始有對德宣戰意欲,在齊默曼電報事件後,美國正式對德宣戰。結果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反而招致了最強大的敵人 - 美國的參戰。

世界大戰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里投向協約國,向德國宣戰,以獲得德國在中國的山東的權益,並出兵佔領青島。日本的這種舉動結果引起了中國民眾的不滿,並於其後導致了五四運動的發生。

其他國家參戰
在美國參戰後,拉丁美洲各國亦跟隨美國向同盟國宣戰,結果使這場戰爭的范圍再度擴大。但這些國家大多在名義上參戰,並未實際投入戰爭。

中國參戰
中國當時為段祺瑞統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宣戰。

大戰結束
在整個戰爭期間,協約國軍隊皆在戰壕里作戰,但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

德國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軍再損失15萬人、大炮2000餘門及機槍13000餘挺。不斷傳來的軍事失敗的消息使德國國內的矛盾加劇。9月,興登堡建議在德國議會提出要「結束戰爭」。但德軍的最高統帥部卻仍死心不息,意圖用剩餘的海軍艦只與英國海軍進行最後決戰。結果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在基爾港發生起義,並迅速蔓延到整個海軍及全國。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亦發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並逃至荷蘭,德國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巴黎和會
戰後各國於巴黎召開和議,稱為「巴黎和平會議」(簡稱巴黎和會)。會議的重大決定由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主持。雖然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主張寬大對待德國,但法國卻因為復仇心作祟,主張嚴懲德國。因此,諸國與德簽訂的議和條約——《凡爾賽和約》,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了極其苛刻的條款,向德國強加了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但同時間,並未向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元帥、魯登道夫將軍等戰犯施以應有的懲處。結果為德國在20年後挑起規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其它和約
戰勝國與其它戰敗國亦分別簽署了條件苛刻的和約,戰勝國與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份簽署《聖日耳曼條約》,奧匈帝國被劃分為多個民族國家;與保加利亞簽署《那依條約》,保加利亞失去愛琴海出海口,並須賠款4億4500萬美元;與匈牙利簽署《特里亞農條約》,匈牙利領土大幅減少;與土耳其簽署《色佛爾條約》 ,徹底瓜分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只剩下伊斯坦布爾、其附近小部份領土及小亞細亞的部份。
以《凡爾賽和約》及其它各個和約所構成的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新體系,就是所謂的凡爾賽體系,對戰後歐洲及國際關系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影響

民族國家
戰爭給人類帶來了重大損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四大帝國覆滅。而巴爾干半島與中東地區的民族國家則隨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國削弱
原來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國,在戰後雖然領土有所增加,但其對領土的控制力卻因戰爭的巨大傷亡與物資損失而大大削減,而其經濟亦因戰爭以大受影響,出現嚴重衰退,從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讓給了美國。

十月革命
大戰期間,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美日興起
這場大戰削弱了英、法、意;美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世界金融中心也由倫敦轉移到紐約;日本也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並侵佔了原屬德國勢力范圍的中國膠州灣及山東半島。1914-1919年,日本企業實繳資本金額從22.18億日元增加到61.23億日元,工業生產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實際工業產量增加1.8倍,出現了以出口工業為中心的新建擴建企業高潮。造船工業1914年建造79艘,計8.2萬噸,1918年激增至443艘,計54.05萬噸,從戰前佔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國復仇
《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的國土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德國的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最後戰敗,但德國的元氣並未受到過大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國本土並未受到戰火的波及,而且《凡爾賽條約》過多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自身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條約有極強的抵觸和反感情緒,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驕傲的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一次新的大戰提供了條件。結果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五四運動
凡爾塞和約條約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做法成為中國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9年5月4日中國北京的青年學生及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了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而起因正是巴黎和會中,列強肆意踐踏中國主權把原來德國的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它和較早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一並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次規模龐大影響深遠的政治思想文化運動,對中國近代迄今之政治、社會、文化、思想影響甚巨。

軍人待遇
美國的一戰軍人領到每人每日1美元為薪金,另加25分為每日在美國國外消費。後來由於1930年代的大蕭條,退伍軍人、其家屬與其它有關團體向美國政府要求實時索取戰時服務的酬勞金額不果而導致1932年美國軍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進軍事件。

國際聯盟
鑒於第一次界大戰的傷亡與物資損失巨大,英法等戰勝國於是發起了一個用以減少武器數目、平息國際糾紛及維持民眾的生活水平的組織,是為國際聯盟(簡稱國聯)。然而,國聯卻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聯合國取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出現的總體戰、閃擊戰、坦克制勝論、空軍制勝論等各種軍事理論的出現,都是從不同角度總結大戰經驗的結果。

統計資料

第一次世界大戰里交戰雙方軍民的死亡人數的比例,協約國士兵佔36%,協約國平民佔20%;同盟國士兵與平民各佔22%。請注意戰爭里平民大多是死於西班牙甲型流感。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紐西蘭:16,000
·南非:7,000
·聯合王國:715,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羅馬尼亞:336,000
·俄羅斯帝國:1,700,000
·塞爾維亞:450,000
·美國:50,6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奧斯曼帝國:325,000

平民被殺:6,493,000
·奧匈帝國:300,000
·比利時:30,000
·英國:31,000
·保加利亞:275,000
·法國:40,000
·德意志帝國:760,000
·希臘:132,000
·羅馬尼亞:275,000
·俄羅斯:3,100,000
·塞爾維亞:650,000
·奧斯曼帝國:1,00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戰大事記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點燃了戰爭的導火索。
1914年7月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1914年8月 德國向俄、法宣戰並入侵比利時。英國向奧匈帝國和德國宣戰。
1915年5月 義大利加入協約國。
1917年4月 美國參戰。
1918年3月 俄、德國簽約停戰。
1918年9月 協約國開始最後的進攻。
1918年11月 德國簽約停火,大戰結束。

⑧ 准確說明一戰中俄國對戰德國失敗的過程及時間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過程:東面戰線
俄國動員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因為德國向其開出「空頭支票」,因此信心大增,與塞爾維亞斷交並對其宣戰。俄國則宣布全國總動員,以支持塞爾維亞,這引起德國的不滿。8月1日,德國以俄國拒絕停止全國總動員為借口向俄國宣戰,並同時在西線進侵比利時。8月4日,英國因比利時為其自身安全的關鍵,因此對德宣戰。8月6日,奧匈帝國向俄國宣戰。
德俄交戰
俄軍乘德軍在開戰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線之際,在東線向德軍發起進攻。8月下旬,俄軍進入東普魯士,並逼向德國的心臟地帶,德軍被逼從西線線調兵回援。德國援軍行動迅速,很快便抵達東線,並於科穆辛森林附近消滅數萬名俄軍,使得東線戰局發展受到德國控制。9月11日,俄國的第一集團軍再度被擊敗,德軍進逼至俄國境內,俄軍損失共25萬餘人。在南線方面,俄軍開始時在加里西亞和布柯維納屢次擊敗奧匈帝國的軍隊,但德國隨後對奧匈帝國提供支持,結果到12月中旬,東線戰事亦進入膠著狀態。
1915年,德軍因為西線的馬恩河會戰失敗,決定先集中兵力擊潰俄國,逼使俄國停戰,從而結束東線戰事,並且避免繼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局,東線於是變成主要戰場。1915年5月,德奧聯軍以18個師和2000餘門大炮,分兵兩路進擊俄軍,並計劃將俄軍逼至「波蘭口袋」內殲滅。雙方交戰8個多月,德軍攻佔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俄軍共損失170多萬人。德軍雖然大勝,但已方損失亦極大,而且並未消滅俄軍主力,結果逼不到俄國投降。
土耳其參戰
德國為了牽制俄國,於是答應向奧斯曼土耳其提供一億法郎的貸款,以換取其參戰。於是土耳其於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參戰。並與俄國在高加索發生戰斗。俄軍初時作戰不利,但於1915年1月發動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團軍被殲滅,共損失約7萬多人。
義大利轉投協約國
1915年5月,義大利因為英法答應在戰後分得阜姆和達爾馬提亞,於是投向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宣戰。意軍雖然實力較弱,交戰初期即損失近30萬人,但卻成功拖住了奧匈帝國40個師的兵力,緩減了俄法的壓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並出兵30萬,配合德奧聯軍攻擊塞爾維亞,結果同盟國很快便佔領塞爾維亞全境,塞爾維亞政府及軍隊被逼撤退至希臘的克基拉島。
俄軍反擊
1916年春,俄國調集3個方面軍共200萬人向德奧聯軍發動反攻,在激戰一輪後,雙方各損失百萬兵力,但俄軍兵力較多,因此逼退德奧聯軍,並乘勝攻進加里西亞東部地區。羅馬尼亞亦於該年8月向同盟國宣戰。德奧聯軍於是決定攻取羅馬尼亞,以奪取石油和糧食補給。結果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奧軍隊佔領大部分羅馬尼亞國土。
進攻君士坦丁堡
協約國軍隊為了解除俄國在高加索被奧斯曼土耳其牽制的困局,於是決定聯合進攻奧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戰爆發。協約國先後有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靠近十一個月的戰斗後,共約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傷,結果被迫撤退。這場戰役是一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德國開空頭支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