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外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國外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國外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你知道嗎?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因為收到不同的文化的影響,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所有的家長都要學習的,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國外是怎麼教育孩子的相關內容。
1、強制休息片刻
對於又蹦又跳的孩子,作為懲罰,可採取把孩子帶進另一間小屋,讓他脫離使之興奮的環境,兩眼冷靜地審視他,強制他休息片刻。
2、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愛在客人面前扔東西,不妨在屋裡門上設一隻尼龍靶盤,當客人來時,徵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擲,看誰扔得准。這樣既滿足了小孩的表現欲,又使孩子從游戲規則中學會約束自己,使無序的亂動遷移成有序的競賽。
3、一個輕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撥弄電視機音量,你千萬不要大聲叫罵,不妨在他眼前做一個輕輕走動的動作,再問他:「你知道,媽媽最喜歡怎樣看電視?」然後引導他把音量放小,問他:「為什麼媽媽喜歡這樣做?」
4、培養自我管理的意識
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時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的意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里,睡覺起床後把小枕巾蓋在枕頭上,久而久之,他會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只有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增強了,孩子的任性自然就會減弱了,通過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往往能讓孩子遠離任性。
德國家庭怎麼教育孩子:
1、能力大於成績
讓孩子成為獨立、完整的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乎螞。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① 孩子像花也像大樹,需要呵護更要歷練!死知識和活能力,都是學習。
② 既要學業好,更要能力強,寵物是最好的老師──教會孩子熱愛生命、付出愛心和動物相處,就是一種學習。
③ 從小能和動物相處,長大就能和他人相處,擁有柔軟的心,關懷弱勢,善良比金子更可貴!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④ 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訓練邏輯辯頃含思辨能力,動腦筋攜笑,就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
⑤ 從餐桌上學禮貌,隨時隨地機會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
⑥ 放手,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自己能夠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幫助。
⑦ 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⑧ 環保,不只是口號!就從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小知道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環保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
⑨ 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2、身教重於言教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① 再怎麽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告訴孩子:不必要的花費,就是浪費!幾塊錢也是浪費!
② 閱讀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③ 跌倒了,自己站起來!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孩子出了問題,自己要負責。
④ 以身作則:守規矩,從過馬路做起,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則!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⑤ 一分或一秒都算遲到,德國媽媽這樣教守時!遲到一分鍾,也要向孩子道歉!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學會守時。
⑥ 說到做到!父母說話算數,孩子才會守信。
⑦ 成為圖書館的常客: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為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⑧ 家裡彌漫美妙音樂,是讓孩子喜歡音樂最好的方式,潛移默化的音樂教育,父母喜歡,孩子就會喜歡。
⑨ 家庭氣氛和諧,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Ⅱ 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在中國,只要孩子進入學校,面對的就是整整齊齊的課桌、成摞的厚重書本,和排得滿滿當當的課程表。可即便如此,大多數家長還會在課余及校外時間為孩子安排大量課程。這擠壓了孩子的放鬆時間,也抑制了孩子的天性。
相較而言,作為全世界產生最多科學家和科創人才,包攬了一半諾貝爾獎的國家,德國在幼兒教育方面遠遠出色。
那麼這些德國家長又是如何做的呢?
自然教育法則很好地踐行了這一點:在孩子的探索中給予充分的自由度,找到孩子的敏感之地,讓他自己在舒適區找到感興趣的科學探索的方向與方式,這比大人生硬的將知識灌進孩子大腦中強得多。
Ⅲ 德國爸媽教寶寶去遵守規則的時候,都是如何做的
序言:不同的國家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而德國的家長在教育寶寶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規則。在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樣去遵守規則,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正確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可以通過手勢或者是肢體語言來讓孩子明白,不能夠違反規定。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個性,當孩子提出反對意見的時候,只要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漏渣也可以選擇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德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會選擇體罰的方式,也會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很多中國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想讓孩子變得聽話,但是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享受自由的權利,所以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可以讓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Ⅳ 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德國有哪些育兒方式呢
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後的德裔)獲得諾貝爾將的人數接近諾貝爾獎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承包了諾貝爾一半的獎,全球60多億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另一半。
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育兒教育,看看德國的育兒方式有哪些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幼兒園重視實踐
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將在幼兒園中度過4000個小時,一般來說孩子會做很多與社會實踐相關的活動,比如說參觀警察局,了解如何報警,警察是做什麼的,參觀郵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從家裡寄到全球各地的,去市場,拿著錢學習如何買東西,去花圃,圖書館,去商場,去採摘。
一個孩子長到了6歲,就能自己去商場,自己整理東西,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時間,自己找警察,生活能力已經非常強了。
對於德國人來說,過早的開發智力是並不提倡的,提早學到的書本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能用得上,很多時候,贏的意識是家長的虛榮心在起作用。
德國甚至禁止對孩子提早開發智力,留給孩子更多成長和想像的空間,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在幼兒園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拼圖,讀書,老師會幫正在工作的同學完成自己的項目,然後讓其他小朋友學會安靜等待。
3. 父母敢放手
當孩子會走路了之後,父母就會放手讓孩子去體會周圍的環境,不會頻繁對孩子說“no”,因為每一次說不都是對孩子的打擾,做父母要敢於放手。
規矩要提前做好,預防提前做到,孩子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然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在安全的范圍內,只要孩子沒有安全危險發生,家長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孩子好好玩耍。
4.培養專注力,正常環境即可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專注力,會特意給他們創造一個沒有聲音沒有打擾的環境,其實大可不必,正常的生活環境就可以了。
不管是孩子寫作業還是睡覺,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只要不特別大聲就行。德國父母一般就是不打擾孩子,讓他們專注就夠了。
有的時候越從形式上強調,越對孩子的專注是一種打擾和限制。
孩子在幼年階段,家庭和幼兒園教會他們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獨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承擔責任,獨立解決問題。
Ⅳ 德國從小對學生的教育
以下供參考
三件小事看中國與德國教育孩子的差別
(一)
「媽媽,我想要一塊巧克力糖!」
這一天,在德國的一家超市裡我聽到了這句在國內經常聽到的撒嬌聲。
「這里是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會影響到別人的。這星期我們計劃要買的東西已經全在這里了。」說著,這位德國媽媽指了指她的購物筐,「如果你有能力為自己買一塊巧克力糖的話,你可以去買,如果沒有那你就只能放棄了。」
我靜靜地聽著,感覺很難想像這是在跟一個可能只有三四歲的小孩在說話。只見那個孩子眨了眨雙眼,無奈但卻順從地跟隨著媽媽去了收銀台。
試想,這一幕若是發生在中國,大多情況下是會以家長在孩子的哭鬧聲中妥協為結局的。而這對母女之間卻沒有任何的責罵與哭鬧,德國家長都習慣於將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德國的孩子們也不像我們的孩子那樣將哭鬧作為自己達到目的的「武器」。在德國,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我去過的私人家庭,都很少聽到家長的責罵或是孩子的哭喊,你能聽到的,只是他們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對話交談。
(二)
在中國,小孩兒上高爬低是大人們最為擔心的事,生怕萬一不小心摔著孩子。
而在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里,我卻碰見了一位「膽大」的父親。慕尼黑的奧林匹克公園依山而建,有很多陡坡和山路。在公園的足球場外就有這樣一段很陡的坡路,而只有爬上這段坡才能看到足球場內部。經過這里時,我看到了一個小男孩站在坡下,踮起腳尖探著身子想要看看裡面,而面對眼前的這個陡坡,孩子的眼裡卻又有一絲膽怯。這時,孩子的父親走上來拉住他的手說:「來,抓住我 的手往上爬,沒事的,我的男子漢,大膽點!」孩子略帶遲疑地慢慢向上爬,快到頂上的時候,定是因為看到了壯觀的足球場地,孩子高興地回頭向媽媽揮手。而正在這時,這位父親卻放開了孩子的手先跑了下來,並喊道:「我勇敢的寶貝,自己跑下來,你一定行的。」孩子先是一驚,但聽到了爸爸的鼓勵後他定了定神兒,小 心翼翼地走了下來。這時夫妻倆一起抱起兒子,像是孩子做出了什麼壯舉似的,親吻著他,稱贊著他。父親放下兒子後,捧著他的臉說:「這一次不要依靠別人的幫助,自己爬上去,怎麼樣?」
那一天,只是在經過這一家三口時碰巧看到了這一幕,然而,我卻久久不能忘懷。對於這個可能只有四五歲的孩子而言,這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原始的針對膽量和獨立能力的訓練。與中國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呵護不同,這位德國父親選擇了引導孩子離開家長的庇護去勇敢地、獨立地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
外國的小女孩兒也像中國小女孩一樣喜歡玩兒布娃娃。布娃娃對於中國父母而言,無非是在孩子哭鬧時用來安撫他們的工具,而在德國,我卻看到了我從小就熟悉的布娃娃竟然有另外一種「玩法」。
我的德國鄰居有一對很可愛的雙胞胎女兒,他們總是喜歡到我們家來串門子,每次來還都是一人推著一個小嬰兒車,車里睡著一個芭比娃娃。我心想,兩個才剛滿三歲的小毛孩兒,自己不坐嬰兒車就已是不錯,誰想竟然還一人推了一個假娃娃,真不知我的這個鄰居是怎麼想的。
有一次說起了這事兒,孩子們的媽媽笑著對我說:「這個芭比可不是光用來給她們玩兒的,而是讓她們從小就要有關心和照顧他人的習慣。在照顧芭比的同時,他們自己也會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按時起床睡覺,按時吃飯,照顧芭比的這件事會使她們更有責任心,也更加自律。」看著兩個話都還說得不是很清楚的小不點兒一邊給 小娃娃蓋被子,一邊給她們講著剛從幼兒園里學來的童謠,我和她們的媽媽相視而笑。
同樣的一個玩具,德國的家長卻在玩中注入了他們獨特的家庭教育因素。讓孩子用成人的標准要求自己,從被照顧的對象成為去照顧他人的人,這樣的角色轉變,不但使得他們對家長對他們的要求有了更多的認同感,也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責任意識。
中國的孩子總是長不大的,或者更客觀地來說,是中國的家長們不想讓他們長大,或者是不認為孩子可以長大。生活在家長溫暖的羽翼下,漸漸習慣了這種安全感和這份舒適的孩子們,於是漸漸喪失了自由飛翔的能力。而在德國,大多家長都選擇用理性的、成人式的談話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早早地就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獨立 的個體,並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地做事情,處理問題。
兩種教育方式,我們並不能武斷地說出優劣,在中國式的教育下,我們的孩子大都對家庭和家人有著更為深厚的情感。然而,雛鳥終究是要離巢的,在放飛他們之前,是不是應該更早地讓他們走出我們的羽翼,去試著經歷風雨的歷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