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皇家騎兵為什麼殺德國陣地

皇家騎兵為什麼殺德國陣地

發布時間:2023-05-28 19:44:23

❶ 諸神皇冠百年騎士團皇家騎兵技能選擇與裝備搭配攻略


諸神皇冠百年騎士團皇家騎兵厲害嗎?皇家騎兵技能怎麼選擇?裝備如何搭配?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篇百年騎士團皇家騎兵技能選擇與裝備搭配攻略,一起看看吧:
個人推薦帶極速沖鋒,高傷害,高命中,最重要的是,特別帥,和其他滲高技能都不一樣的釋放方式。
犧牲援護:陪歷幫隊友抵擋遠程傷害,在長弓手多的地圖可以帶,尤其是護衛任務,比如赫雷斯特王國的一鐵盾任務,對峙,就可以考慮帶犧牲援護
戒備打擊:增加高額格擋率和一部分傷害
三個被動技能則推薦守備、穩固、精準
三轉被動推薦殘暴打擊,增加暴擊率,配合被動就有36%的暴擊幾率(ps:我這里是殘蘆喊搜暴打擊Ⅱ)當然,更重要是根據情況選擇技能,不同的圖,不同的敵人,可以選擇不同的技能
裝備
裝備在技巧值成長起來之前推薦單手劍,後面換單手槍
護甲則是鏈甲套
盾牌中盾
結語:集實力與顏值與一體的皇騎,就是時髦的一種象徵,除此之外,皇騎的實用性也極高。跑的又快,輸出又高,可謂能抗能打。

❷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唯拍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約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啟蔽平與進步而告終。

歷史意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2)皇家騎兵為什麼殺德國陣地擴展閱讀:

著名戰役:

一指旁羨,幻影突擊-德國的閃電戰

英法在一戰中靠塹壕戰,流盡了德國人的血,贏得了一戰。

二,勝利大逃亡-敦克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1日,德軍直趨英吉利海峽,把近40萬英法聯軍圍逼在法國北部狹小地帶,只剩下敦刻爾克這個僅有萬名居民的小港可以作為海上退路。

三,血戰長空-大不列顛空戰

1940年7月10日-1940年10月12日,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空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

四,鏖戰凍土-莫斯科保衛。

戰事開始於1941年10月一直持續到1942年1月。

參戰兵力:德軍約1000000人及各型槍炮蘇聯紅軍約1250000人及各型槍炮

傷亡情況:德軍傷亡大約581900人 ,蘇軍傷亡大於650000。

五,帝國覆滅-攻克柏林之戰。

柏林會戰(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爭中,蘇軍實施的最後一次戰略性進攻戰役。蘇軍共集中了250萬部隊,另配屬2450架飛機、14200門火炮、15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當面之敵德軍 共80萬人,700門火炮和迫擊炮,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342架作戰飛機。

❸ 諸神皇冠三轉皇家騎士攻略


諸神皇冠中三轉職業皇家騎士非常強力,那麼皇家差滲騎士的最強虛毀脊裝備武器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諸神皇冠皇家騎士最強裝備推薦,一起來看看吧。
武器推薦
皇家騎兵,王室禁衛單手劍,推薦皇家騎兵用帝國制式長劍,皇家騎兵本身暴擊高,如果力技都是余稿A-S高攻擊最好了,單手劍的優點是重量輕,命中高,打塔不衰減,皇家守衛佩劍略遜色於攻擊低2點,雖然重量更輕,多一個鋒利的特點(對布甲,皮甲+3傷害),但是製作價格高。刺殺長劍除了暴擊,其他都遜色。

❹ 德波戰爭的詳細過程是如何的德波戰爭的結果及影響

戰爭經過

1939年8月23日,納粹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趕到克里姆林宮會見斯大林。當晚,雙方便簽署了一經簽字立即生效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納虧約》,並達成了共同瓜分波蘭的秘密議定書。希特勒暫時免去了兩線作戰的後顧之憂,他要放手對付波蘭了。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蘭軍裝的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軍襲擊了德國邊境的格萊維茨電台,在廣播里用波蘭語辱罵德國,並丟下幾具身穿波蘭軍服的屍體。接著,全德各電台都廣播了"德國遭到波蘭突然襲擊"的訊息。

正式開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時45分,德軍轟炸機群呼嘯著向波蘭境內飛去,目標是波蘭的部隊、軍火庫、機場、鐵路、公路和橋梁。幾分鍾後,波蘭人嘗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空中打擊。波蘭城市和港口遭到德國戰機的轟炸,首都華沙也未能倖免。約1小時後,德軍地面部隊從北、西、西南三面發起了全線進攻。空中和地面的緊密配合使波蘭乃至整個世界第一次領教到了"閃電戰"的利害。

波蘭慘敗

波蘭軍隊猝不及防,不到48小時,波蘭空軍就被摧毀。無數火炮、汽車及其他來不及撤退的重型裝備當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托化部隊為前導,非常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英國方面

開戰後,波蘭駐英國大使迅速致電英國 *** ,報告波蘭受到空襲。德國大使否認了轟炸的事實,但不久就被官方證實。英國國王乘車前往唐寧街造訪了首相張伯倫,在首相夫妻開車到達眾議院之際,議會正在進行最後的討論,決定對納粹統治的頭目開戰,而不是對德國人民開戰。

記得一年前,英國還以為只要滿足希特勒的要求就能夠避免戰爭,首相張伯倫一直以為應當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歐洲戰爭。當時他對英國民眾說:"在我看來,捷克斯洛伐克問題的順利解決只是歐洲尋求和平舉措的一個前奏。今天早上,我還同德國總理希特勒進行了談話,這就是我們共同簽名的檔案。"但是,一年後,張伯倫首相期望在任期內維持和平的夢想就被打破了。

此刻,英國准備參戰,英國國王脫掉了皇家盛裝,穿上了空軍制服。丘吉爾也加入了戰時內閣,整個國家都為他能把自個的經驗和能力再次奉獻給國家而感到高興。軍隊進入緊急戰備狀態,兒童都撤離了倫敦。

9月3日上午9時,英國向德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德國在上午11時之前,提供停戰保證,否則英國將向德國宣戰。正午時,法國也向德國發出了類似的最後通牒,其期限為下午5時,但希特勒對英、法兩國的最後通牒置之不理。於是,英、法兩國相繼對德國正式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德軍突破波軍防線後,以每日50至60公里的速度向波蘭腹地突進。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波蘭人進行了頑強抵抗,戰馬與坦克搏鬥,步槍與火炮對抗,在一次又一次的絕望掙扎中,上演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大屠殺。

而另一邊,英、法兩國雖然在西線陳兵百萬,卻始終在工事背後,按兵不動,宣而不戰。這場所謂的戰爭後來被稱為"奇怪的戰爭"或" *** 戰"。丘吉爾事後譏諷道:"巴黎和倫敦認為坐著就能把那筆債躲曾經。"

9月6日,波蘭 *** 倉惶撤離華沙,遷往盧布林。9月8日,德國裝甲師到達華沙外圍。9月17日,大局已定,波蘭徹底陷落。

9月18日,德蘇兩國軍隊在布列斯特至力托夫斯洞肆神克會師。希特勒希望趕緊佔領華沙,命令德軍必須在9月底之前拿下華沙。9月25日,德軍開始向華沙外圍的要塞、據點及重要補給中心進行炮擊。9月26日,德國空軍開始轟炸華沙。9月27日,華沙守軍停止抵抗。9月28日,華沙守軍司令向德國第8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茲上將正式簽署了投降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一個戰役,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結束了。在波德戰爭中,波軍陣亡約66000人,傷10餘萬,被俘40多萬人。德軍陣亡約1006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人。

希特勒對波蘭的入侵實際上是一場賭博。他瘋狂地啟動了戰爭的機器,拉開了一場人類戰爭史上規模之巨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戰的帷幕。

戰爭結果

二戰結束以後,古德里安在其記憶錄中這樣描述道:"到9月3日,我們對敵人已形成了合圍之勢--當前的敵軍都被包雹皮圍在希維茲以北和格勞頓茲以西的森林地區裡面。波蘭的騎兵,因為不懂得坦克的效能,結果遭到了極大損失。有一個波蘭炮兵團正向維斯托拉方向行動,途中為我們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殲滅,只有兩門炮有過發射的機會。波蘭的步兵也死傷慘重。他們一部分工兵部隊在撤退中被捕,其餘全被殲滅。"至9月4日,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旅全部被殲滅,而古德里安指揮的4個師一共只死亡150人,傷700人。 波軍死66300人,傷133700人,被德軍俘虜69.4萬人,被蘇軍俘虜21.7萬人(含投降數),10萬人逃至鄰國。波蘭居民遭到了巨大的犧牲。僅華沙就死近25萬人,數萬無辜公民受傷。

德軍的損失:死10600人,傷30300人,失蹤3400人。

戰爭評論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空前規模的機械化部隊大進軍。在這場大進軍中,德國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成功地實踐了他的裝甲兵作戰以及閃電攻擊理論,率領第十九裝甲軍取得了完全的勝利。第十九裝甲軍隸屬北路集團軍群第四集團軍,轄有1個裝甲師、2個摩托化師和1個步兵師。它既是第四集團軍的中路,又是集團軍的攻擊前鋒。開戰後,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蘭邊境防線,9月1日晚渡過布拉希河,9月3日推進至維斯瓦河一線,完成了對"波蘭走廊"地區波軍"波莫瑞"集團軍的合圍。波蘭不管是在戰略准備上,戰術思想上亦或是武器裝備上都不及德軍。然而同時需要指出的是,有幾個常見關於波蘭九月行動的誤解,通常因納粹的宣傳而造成誤解。以下則是對一些常見誤區的具體解釋。

神話:"波蘭軍隊騎兵手持長矛和利劍與德國坦克作戰" 。

波蘭騎兵從未面對過德國坦克或侵犯的步兵和炮兵部隊,但往往充當機動步兵(如龍騎兵)和偵察單位和只在極少數作為作戰騎兵對徒步的步戰作戰。其他國家的軍隊(包括德國和蘇聯)當時也派出了精銳的騎兵部隊廣泛使用。波蘭騎兵包括11個旅,如同軍事理論強調,配備了"烏克蘭式"反坦克步槍和輕型火炮,例如高效率的波佛斯37毫米反坦克炮。該神話源自於納粹德國宣傳描繪在克羅揚蒂戰役中,其中1個波蘭騎兵旅在被隱藏的裝甲車輛伏擊時開火,當時它已手持馬刀對德軍步兵作戰。

神話:"波蘭空軍在戰爭爆發的第一天就在地面上被摧毀"。

波蘭空軍,雖然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在戰爭爆發後不久已從空軍基地轉移到小型的偽裝機場。只有一些訓練和輔助飛機在地面上被摧毀。波蘭空軍,在數量上顯著處於劣勢及其戰斗機未能與較先進的德軍戰斗機匹敵,依舊活躍到戰爭開始後的第2周,對"德國空軍"造成重大損害。"德國空軍"根據所有原因下,損失了285架飛機,有279架以上損壞,而波蘭人損失了333架飛機。

神話:"波蘭只進行了一點抵抗和投降迅速"。

德國付出了比較嚴重的損失,尤其是在車輛和飛機方面:波蘭令德國損失的裝備足夠裝備整個裝甲師和百分之二十五的空中力量。在時間上,持續了大約一個星期的9月行動比在1940年法國戰役的時期為短,盡管英法聯軍在兵力和裝備上與德軍更為接近。此外,波蘭軍隊正在准備在羅馬尼亞橋頭堡的防務,這里將對延長波蘭的抵抗,但這一計劃因1939年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而被取消。波蘭從來沒有正式向德國投降。在德國佔領下,波蘭軍隊繼續在地下進行戰斗,如波蘭地下軍和森林游擊隊--森林之人。在德國佔領下的波蘭之抵抗運動是在所有被佔領的歐洲國家中規模最大的抵抗運動。

神話:"閃電戰在波蘭首次被使用"。

人們經常以為德國在波蘭首次使用閃擊戰戰略。非常多戰後早期的歷史書,如巴里皮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BPC在1966年出版),以為德國的勝利是由於發生在1918年至1940年"巨大的軍事技術發展",理由是"德國,把(與英國之間的戰爭)理論實踐……結果稱謂"閃電戰"。"這個想法已被一些作家否定。馬修庫珀寫道:"在波蘭戰役中,把機械化部隊部署的想法是,他們的目的純粹是為了輔助推進和支援步兵作戰...。因此,任何有關裝甲部隊的戰略開發仍然在萌芽階段。指揮上的癱瘓和崩潰的士氣並不是德國的地面和空中力量最終的目標...,只是使用傳統方法應付迅速包圍附帶的副產品和在德國空軍在支援行動中充當飛行大炮,他們都有以殲滅破壞敵人的軍隊這個實際的目的。這就是波蘭戰役中的銷毀思想。" "銷毀思想"戰略可以追溯到腓特烈大帝,並跟1870年的法國戰役或1914年變化不大地應用在波蘭戰役中,坦克的使用"預想之中更多...恐懼的敵人採取行動攻擊進攻的側面,對德軍的恐懼造成於1940年在法國和1941年在蘇聯的災難,而且在戰爭一開始就出現。"約翰·埃利斯,在野蠻部隊中寫道,"...馬修·庫珀的斷言可被判斷為正確的,裝甲師沒有得到的那種"戰略"(原來重點)上的任務,就是要賦予真正裝甲"閃電戰"的特點,並幾乎總是緊密地輔助大規模的步兵部隊。"扎洛加和馬德伊,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中,也提出了閃電戰神話般的解讀這個話題和在該戰役中其他武器的重要性。"雖然西方在9月行動中已強調了裝甲部隊和斯圖卡式攻擊的震驚程度,他們"通常低估波蘭軍單位對德國炮兵的攻擊效果"。在充足的機動性和提供相當數量下,炮兵比其它兵種對其它的德意志國防軍提供更多的掩護。"

❺ 夢幻模擬戰手游皇家騎兵怎麼樣


皇家騎兵是夢幻模擬戰3階的騎兵,他肢悉可以在生命值高於80%時,減少受到的物理傷害,所以這里深空高玩帶來了
夢幻模擬戰手游皇家騎兵
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練冊攜兵營:夢幻模擬戰手游兵種圖鑒大全
兵種歷姿乎屬性
皇家騎兵
生命
43
攻擊
43
防禦
23
魔防
17
射程
1
移動
5
克制
步兵
被克
槍兵士兵生命高於80%時,遭受物理傷害降低15%

❻ 盤點世界歷史上十大騎兵之「最」

盤點下世界歷史上那些震撼一時的騎兵部隊,小心臟瞬間充血了。下面的我就帶您去見證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最有特點的騎兵

一、紀律最嚴格的騎兵部隊--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宏偉帝國。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斗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這支軍隊的建立應歸功於懷有雄才大略的鐵木真。正是他把一個許多部落的民族,建成為一個無往不勝的軍事組織。打了敗仗的敵人始終無法相信,自己竟會被一支游牧部族所征服,他們一直錯誤地堅持認為,蒙古軍隊是一群聲勢浩大卻又缺乏紀律的烏合之眾,他們之所以取勝完全是依靠兵力上的優勢。事實上,蒙古軍隊取勝的秘訣恰恰在於成吉思汗擁有一支前所未有的組織嚴密,訓練有素而且軍紀極其嚴格的軍隊。

蒙古騎兵對戰馬的訓練也極其嚴格。與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具有談慎極強的忍耐力,必要時可以連行數日而不進糧草,甚至能在相當短時間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這同時也使蒙古軍隊的機動性大大增強。

蒙古軍隊取得作戰勝利的基礎不是數量而是質量。通常,蒙古軍隊比它主要敵手的軍隊規模要小。成吉思汗組建的最大一團侍纖支軍隊是他用來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隊,人數也不過24萬。後來他們用來征服俄羅斯和整個東歐及中歐地區的軍隊也從沒超過15萬。

二、最富有的騎兵部隊--聖殿騎士團

聖殿騎士團擁有的財富之巨大隻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12世紀末時,騎士團在歐洲擁有9000多處產業,其中包括一些很有名的教堂和城堡,如倫敦的聖殿教堂、柏林的聖殿宮。有一段時間騎士團甚至擁有整個塞普勒斯島。他們的富有使他們能夠維持一支強大的職業軍隊,即便在戰場上損失巨大,他們也能迅速恢復,但這財富最終也使他們走向毀滅。

聖殿騎士團創立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1096-1099)之後,主要由法國騎士組成。其首領最初駐扎在阿克薩清真寺的一角,該寺位於耶路撒冷聖殿山,傳說是建在所羅門王的神殿之上,因此得其團名。1129年,聖殿騎士團得到羅馬教廷正式支持,擁有諸多特權,遂迅速增長其規模、勢力和財富,甚至發展出最早的銀行業。

聖殿騎士團和十字軍的命運密切相關。1291年,聖地陷落,他們失去根據地,最終淪為法王腓力四世為解決財務問題的犧牲品。1307年,其眾多成員在法國被捕,殘酷審訊後以異端罪名處以火刑。1312年,教宗克雷芒五世在腓力四世的壓力下,宣布解散聖殿騎士團。此一活躍將近兩世紀的宗教軍事組織,從此在歐洲主要地區銷聲匿跡,其悲劇性結局則催生許多相關的傳說和文學作品。

三、世界上最早的騎兵--亞述騎兵

馬在戰爭中的應用應歸功於游牧民族。早在公元前兩千年赫梯人就用雙駕輕塌仿型戰車橫掃腓尼基,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而最早的正規騎兵則是公元前9世紀出現的亞述騎兵。

那時候的騎兵個個都是馬術高手。三千年前,還沒有馬鞍和馬鐙,只用韁繩控制馬需要很高深的技巧。那時的騎手坐在光屁股的馬背上,他們的腳高高蜷起,這是個極不舒服的位置,所以當時的韁繩很短很硬,不僅用來控制馬還當成把手。馬嚼子很長很寬,即使騎手用力拉韁繩,也不會將之拖出來。

亞述軍隊中有三種騎兵:輕騎兵,由亞述帝國統治下的游牧民族組成,裝備弓箭和標槍;騎弓手,身穿硬皮甲;重騎兵,裝備長矛和劍,負責近戰接敵。後來,騎兵逐漸取代戰車的地位,而後者變得越加笨重,四匹馬拉的戰車最後成了步兵的運載工具。亞述弓箭手出現於帝國晚期,馬的高度用當時的標准說是14手長,大概就是150公分左右。馬的顏色是典型的阿克汗-特克馬,今天在土庫曼一代還有這樣的品種,也是伊朗馬的近親。

四、最注重自己形象的騎兵部隊--英國皇家騎兵隊

英國倫敦城至今還保留著許許多多有濃厚歷史色彩的節日慶典活動。如果有皇家騎兵馬隊在其中,它總是最吸引人的。鋥亮的盔甲,神氣活現的高頭大馬,混雜而清脆的蹄聲,只要看過一次這種場面,便使人難以忘卻。

傳統上,皇家衛隊馬隊由一支叫做藍色皇室軍和另一支英皇御林衛隊共同組成,他們的軍服和馬匹的顏色都不一樣。軍營的軍服間存放著他們的儀仗制服﹑盔甲。在不同的場合執行不同的任務時,穿戴是不一樣的。制服上銹制的是英國女皇伊利莎白二世的徽記。這里有兩對被視為無價之寶、用純銀精製的鼓,其中一對是英皇威廉四世賜給藍色皇室軍的,每一個鼓就重達一百五十公斤,在儀仗隊伍中它們由一匹白馬專門背馭。

由於對馬隊的軍容要求嚴格,馬隊每天外出前,列好陣後,還要花一個多小時去檢查每個細節,從頭盔到馬蹄,騎兵及馬匹身上的任何披戴都會被先後反復檢查。如果馬匹的狀態稍有不妥,馬上會被撤換下去;任何金屬器件都必須擦磨出光亮,甚至不許留下指紋;抖篷肩上﹑領子也不能有任何落下的頭發﹑頭皮;馬匹身上的毛要梳刷得閃亮服貼,四蹄不沾塵土。戰士為每次的執勤,要花六小時去擦整自己武器軍服、洗刷馬匹及為它們上鞍。只有在百分之一百達到所有要求時,馬隊才出發執行任務。

五、最具重量級的騎兵部隊--拜占庭重騎兵

10世紀時,拜占庭重騎兵是當時身價 最高 的雇傭兵,擁有最好的裝備和 最高 的作戰技巧。重騎兵的騎手們,身上披著鎧甲,使用長矛和弓箭,同時兼有機動的“射擊力”和“沖擊力”。他們使用的長矛在四米左右,槍尖上長三角形矛旗的顏色根據所屬部隊各有不同;佩劍的刃長90公分上下;馬鞍旁懸掛的革囊可以放上幾支標槍。

拜占庭重騎兵穿著多層鎧甲,最裡面的是鎖子甲,中間是鱗甲,再外層用薄鐵片穿編成板塊裝甲。最後罩上一件短袖的長袍,袍子兩公分厚,內襯一般是棉花,也有皮革或者毛氈。小腿上包著鐵制的脛甲,前臂上裹著同樣鐵制的護臂。馬鎧也用薄鐵片,層層遮蓋。果然有資格稱為超重裝,厚重到牙齒。

拜占庭重騎兵戰功累累,唯一的敗績也是最後的一次,1071年拜占庭帝國在曼茲科特大敗於土耳其塞爾柱王朝輕騎兵之手,超重裝騎兵從此退場,再沒有出現。

六、最不專業的騎兵部隊--龍騎兵

龍騎兵最早是一種“騎馬步兵”的兵種,主要還是依靠移動式的步行作戰。兵士同時接受馬術與步兵戰鬥技巧的訓練,他們騎馬至目的地後即下馬進行步戰,如騎兵般移動但如步兵般戰斗。

龍騎兵最早出現要追溯到1552-1559年的義大利戰爭,法國人佔領了皮特蒙德,為了對付隨時可能在後背出現的西班牙人,當時的法軍元帥命令他的火槍手跨上馬背,於是就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機動步兵。

由於早期龍騎兵主要還是依靠移動式的步行作戰,因而在與真正的騎兵部隊交戰時處於不利地位,因此之後的龍騎兵不斷嘗試加強其馬術與裝備以到達標准騎兵的水準。因此在1740年代早期腓特烈大帝的戰爭里,“龍騎兵”開始被指為中型騎兵。現在英國軍隊仍以“龍騎兵”來命名裝甲偵察部隊。

七、最早大規模列裝火器的騎兵部隊--黑衫騎士

16世紀中期,施瓦茲堡的圖林根領主岡特建立了他的騎兵隊,叫做SchwarzernReitern,即黑衫騎士。他們幾乎就是近代騎兵的原型,強調火力和機動性。在德語中,Ritter(Reiter)是騎者的意思,但很快就成了騎兵僱傭軍的代名詞。

16世紀初,隨著燧發槍的誕生,騎兵終於擁有了能夠在飛馳的馬背上射擊的火器。轉輪槍誕生之初,並不是作為軍隊的制式裝備,只是一些貴族騎士用作防身武器,最先大量列裝轉輪槍的騎兵,可能正是這些黑衫騎士。

黑衫騎士的盔甲沒有統一標准,個人按習慣裝備。即有披一件簡單鎖甲的,也有穿全身甲的,但他們幾乎都配備有多把轉輪槍,少則四五把,多則七八把,儼然一座火葯庫。

黑衫騎士的作戰單位通常是300-400人的中隊,排成緊密隊形,保持20-30的橫列。前排的騎兵開火後,向兩側分開,退到陣列後方重新裝填彈葯。這種行進間射擊戰術本來是西班牙步兵的發明,以此保證不間斷的火力。等到對方的陣形被轟擊松動後,騎兵中隊一擁而上,用佩劍和槍柄驅散敵人。

八、門檻最高的騎兵部隊--近衛擲彈騎兵

法國近衛擲彈騎兵從1676年正式進入路易十五的衛隊開始就是絕對的精英部隊。帝國早期定的關於成為近衛擲彈騎兵的門檻中的幾條,比如“十年及以上役齡,四場及以上戰役經驗及足夠勇猛表現”就註定這不可能是只充門面的騎兵部隊。

近衛擲彈騎兵以他們高大的身材而被稱為“高鞋跟”(“thehighheels”),又以卓越的戰功而被稱為“眾神”(“TheGods”),是拿破崙的騎兵團中資歷最老的部隊之一。1795年第21獵兵團和第3龍騎兵團的步騎兵在巴黎附近駐防,在王黨暴亂中他們對國民大會保持了忠心。王黨暴亂被鎮壓之後波拿巴將軍走上前台,成為了巴黎衛戍司令。一支部隊被組建起來以保護他的個人安全,而來自第3龍騎兵團的100名忠心耿耿的士兵就組成了其中的騎兵部隊。1796年這些衛隊被正式組織起來,這就是日後近衛擲彈騎兵團的雛形,1800年,該團就負責過第一執政的警衛工作。這些擲彈騎兵向來以高傲而嚴峻的風度聞名。他們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同時還是高大英俊的騎士。

近衛擲彈騎兵和近衛波蘭槍騎兵是拿破崙的所有騎兵部隊中僅有的從來沒有被敵方騎兵擊敗過的兩個團,其他團或多或少都有過敗績。

九、最不怕死的騎兵部隊--波蘭騎兵

波蘭的騎兵不得不說是勇敢的。1939年9月他們曾用長矛和馬刀去面對德國的坦克和裝甲車,他們用生命捍衛了自己作為一個軍人的尊嚴,卻依舊沒有換回國家的安全和自由。

1920年,蘇聯和波蘭進行了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騎兵會戰。霸氣十足、豪氣沖天、剽悍粗獷的哥薩克騎兵在波蘭騎兵面前,遭到了蘇聯成立之後的第一次慘敗。

僅僅十幾年後,英勇的波蘭騎兵也遭到了慘敗:1939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面對從未見過的鋼鐵怪物——坦克,波蘭騎兵毫不畏懼。他們擦亮手中的馬刀,想像著和以往一樣,用它痛宰敵人。當波蘭騎兵舉著馬刀向德軍的坦克集群沖來的時候,戰爭結果已經註定,德軍的槍炮開始咆哮。勇敢的騎士被一批批地屠殺。這是騎兵的絕唱,這個在人類戰爭史上稱雄了數千年的兵種,從此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十、對作戰環境要求最苛刻的騎兵--馬穆魯克駱駝騎兵

很少有將領把駱駝騎兵帶出沙漠邊緣以外的地區作戰,在冷兵器時代,駱駝騎兵是當之無愧的沙漠之王。毫不誇張的說馬穆魯克駱駝騎兵是在蒙古騎兵崛起之前唯一一隻讓歐洲重騎兵欲哭無淚的軍隊。由於馬匹對駱駝的氣味非常厭惡,很多騎士還沒來的及與敵人拼上幾刀就因為馬匹受驚從馬上摔下來了!在後勤補給上,駱駝能以稀少的植被中最粗糙的部分為生,能吃其他動物不吃的多刺植物、灌木枝葉和乾草,這是馬所不具備的。

馬穆魯克駱駝騎兵依賴沙漠地形,使用著沙漠民族常用的半月形彎刀,裝備著相當嚴密的甲胄。由於所具有的宗教信仰和高昂士氣,他們是一支非常可怕的武裝力量。據載一支來自埃及的馬穆魯克軍團用誘敵深入的戰法在敘利亞打敗了當時蒙古騎兵,保住了尼羅河流域和北非地區以及駱駝騎兵對陣騎兵的不敗戰記!直到公元十八世紀拿破崙入侵埃及時,裝備了火槍的法軍騎兵在金字塔戰役中打敗了一支馬穆魯克軍團。

❼ 諸神皇冠亡者之城怎麼打


諸神皇冠亡者之城怎麼打?亡者之城通關陣容怎麼搭配?亡者之城是剛剛推出的新活動副本,整體難度還是有一些的。下面帶來諸神皇冠亡和鬧者之城通關陣容及打法攻略,希望對各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亡者之城打法攻略】
終於有新活動了,可以領靈魂水晶了,不過,一天只能進一次
對面傷害唯一高一點的就是亡靈大劍士,一下一個皇家騎兵,恐懼暫時不知道有沒有用,我的主教反正還沒放就死了,對面唯一能破甲的就是亡靈大劍士,只要繞著他走就行了,這個任務適合的職業
皇家騎兵,王室禁衛,對面弓箭手射程不遠,但是長弓手在這個副本裡面沒什麼輸出,所以果斷拋棄,狂戰士別想了,三箭直接射死,沒有商量的餘地。
所以我個人推薦的陣容,三名皇家騎兵,三名王室禁衛
這是王室禁衛的站位,只要對面大劍士砍死一個,後面的皇家騎兵可以瞬間把大劍士砍死,這樣就可以排除威脅,這是防守流。
進攻流的話,四名皇家騎兵,兩名皇室禁衛,皇家騎兵就是不斷地遊走,王室近衛把入口堵住,然後皇家騎兵就可以在亮困它封住的那個小空間里***一番
同理,打完就跑,別被逮到就行,這種過起來還挺舒服,沒有那種被摁在地上打的感覺。
這個是刷怪地點,因為當時截屏只截了半邊,將就著對比一下吧,動用腦子的構畫空間。
對面只有一個亡靈大劍破甲比較強,但是血都非常厚,一般用王室近衛打他一下,他反擊完之後皇家敬棚念騎兵再上,兩三名皇家騎兵一回合才能砍死他,其他的小怪同理,防禦非常的厚,血又特別高,一個人打一個小怪可能要三回合。
慶祝一下成功通關

❽ 二戰德國最後一次勝利

阿登反擊戰——二戰德國精銳的最後一擊(圖文)
戰爭進行到1944年秋,盟軍已從三面逼近德國本土(其中東線為蘇聯紅軍,西線和南線為以英美為首的盟軍),德軍形勢嚴峻,為扭轉不利戰局,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次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回主動權。為此,從9月底,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戰役代號為「萊茵河上值更」。目的是:挫敗美英軍隊,扭轉西歐形勢,使之有利於德國,以便抽出德軍兵力去同蘇聯作戰。德軍計劃在蒙紹、埃希特納赫地段上突破盟軍防線,在列日和那慕爾地域強渡馬斯河,在戰役第七天前出到安特衛普,分割並殲滅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盟軍(加拿大第1集團軍、英軍第2集團軍、美軍第9和第1集團軍)。
1-1.jpg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就是4年半之前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那一個崎嶇不平的阿登山區。這個地區是的美第1集團軍(司令員為霍奇斯)和美第3集團軍(司令員為巴頓)的結合部,北側由霍奇斯負責,南側由巴頓負責,兩個集團軍之間大約85英里寬的防區由第1集團軍所屬的第5、第8兩個軍共6個師的兵力防守。希特勒認為該地區是「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希特勒要「決心不顧一切地推行這項計劃」。
為實施這個計劃,德國政府發布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征年齡從16歲到60歲,很快召募大批新兵,在經過6至8周的短期訓練後,調往西線,加入了攻擊部隊。12月初,德軍共集結了25個師,,其中有7個坦克師。由「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黨衛隊」第6集團軍(司令約瑟夫·狄特里希上將),轄有第67軍(第272、第326國民擲彈兵師)、「黨衛隊」第1裝甲軍(黨衛隊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黨衛隊第12「希特勒青年」裝甲師,第12、第227國民擲彈兵師,第3傘兵師)、「黨衛隊」第2裝甲軍(黨衛隊第2「帝國」、黨衛隊第9「霍亨斯道芬」裝甲師)。共有4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1個傘兵師。大約有640輛坦克;中路是坦克第5集團軍(司令曼特菲爾上將指揮),轄有第66軍(第18、第62國民擲彈兵師,元首護衛裝甲旅)、第47裝甲軍(第2裝甲師、第26國民擲彈兵師、裝甲教導師、元首擲彈兵裝甲旅)、第58裝甲軍(第116裝甲師、第560民擲彈兵師)。轄有3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大約有320輛坦克;左翼是的第7野戰集團軍(司令布蘭登堡),轄有第80軍(第212、276國民擲彈兵師)、第85軍(第352國民擲彈兵師、第5傘兵師),共轄3個步兵師、1個傘兵師。其任務是負責掩護第5裝甲軍團的側背,保障中央進攻。進攻集團計有官兵25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900輛,飛機800架,火炮和追擊炮2617門。德軍為在阿登地域實施突破而集中了大量兵力兵器,但仍不足以達成戰役目的。法西斯德軍指揮部打算在進攻過程中從西線其他地段及德國本土增調部隊到阿登地區。突擊集團所需要的油料僅能保障到達戰役縱深一半的行程。
1-2.jpg
阿登反擊戰中右翼總指揮、「黨衛隊」第6集團軍司令約瑟夫·狄特里希上將

1-3.jpg
突破盟軍防線的德軍

盟軍在西線共計有87個師,其中25個裝甲師。然而美英軍指揮部認為,阿登地域不適於進行大規模的進攻。因此在寬115公里的地段上與法西斯德軍集團對峙的只有第12集團軍群(司令官為O.布萊德雷)的美軍第1集團軍所屬的5個師(83OOO人,242輛坦克,182門反坦克自行火炮和394門火炮)。從而導致了戰役初期的不利局面。
德軍在進攻前實施了「麒麟」的作戰計劃。組織了一支由黨衛隊特種部隊及第150裝甲旅兩部分組成的,約2000名的會講英語的突擊隊,由黨衛隊中校斯科爾茨(即1943年9月率領一小群傘兵,乘滑翔機突襲義大利北部的一座險阻的山頂,救出被義大利政府軟禁的前獨裁者墨索里尼的人)指揮。突擊隊乘坐美軍的吉普車深入盟軍防線內部,他們分成小隊到處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使守軍的預備隊走錯方向,掛上紅布條表示路上埋有地雷,盡其所能地製造混亂。美軍被這少數德國兵的活動擾得驚恐不安。為搜索這些德國小隊,許多交通線不能通行,50萬美軍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盤問,幾百名士兵在答覆問題時因使人感到懷疑而被拘捕,連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布萊德雷也不例外。12月16日,德第66軍的一名軍官,在從軍部駕車去前線時被俘,隨身攜帶的幾份該計劃的作戰命令落入美軍手中,從而使美軍及時作出了反應。這一計劃的第二步,即用一個完整的裝甲旅,駕著美式坦克,穿著美軍制服,長驅直入並佔領馬斯河橋的設想未能實現。
德軍於1944年12月16日拂曉分三路開始突然進攻。密集的大炮對幾乎所有的美軍陣地猛轟,美軍遭到突然襲擊,損失很大,未能組織抵抗就紛紛退卻。在中路,曼特菲爾的第5裝甲集團軍進展迅速,到17日,成功的用一個鉗形攻勢包圍了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並且迫使7000人以上投降,這是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18日,曼特菲爾第5裝甲集團軍的先鋒第47裝甲軍進抵公路交通樞紐巴斯托克。但第47裝甲軍只留下了第26人民擲彈兵師攻打巴斯托克,第2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卻饒道前行,錯過了不費力氣佔領巴斯托克的機會;右路進攻的狄特里希黨衛隊第6裝甲集團軍也抵達昂布萊夫河上的一個渡口,挺進約30英里。其先頭縱隊「派佩爾戰斗隊」抵達並佔領了馬斯河渡口。然而,這只縱隊在斯塔佛洛市過夜時,對近在咫尺的存有250萬加侖汽油的美軍的大燃料庫及重要橋梁竟漠然視之,以致美軍增援部隊利用其設置障礙(燃燒汽油、炸毀橋梁),阻住了其前進的道路;左路布蘭登堡第7集團軍所轄的4個師均渡過奧爾河,其中第5傘兵師突至12英里處的維爾茨,在南側為中路部隊建起了一道壁壘,小有進展。至12月20日,德軍的進攻部隊已形成一支寬約100公里、縱深30至50公里的突出部,並繼續向前推進。

1-4.jpg
阿登戰役中的著名照片:黨衛隊機槍手

1-5.jpg
被俘的美軍

直到17日早上,盟軍主要司令官們才承認德軍全面進攻已經開始,艾森豪威爾急調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趕往巴斯托克——聖維特一線進行增援,阻止德軍西進。加文將軍指揮的美第82空降師被派往聖維特防線,而麥考利夫將軍指揮的美101傘兵師則馳援巴斯托克。19日,艾森豪威爾在凡爾登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商討對策。會議決定採取南攻北守的方針。具體部署是: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北上攻擊德軍的突出部;德弗斯的美第6集團軍向北靠攏保護巴頓的右翼;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必須頂住從北面和南面突入阿登地區的德軍,扼住西去的咽喉要道,堅守陣地,並准備由北向南反攻,與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合圍德軍。
12月23日,天氣好轉,適於飛行,盟軍航空兵開始積極行動。
12月22—26日美軍第3集團軍對敵軍進攻集團的南翼實施了反突擊。德軍也在當天要求被圍在巴斯托克的美軍投降,但只得到麥考利夫兩個字回答:「苯蛋!」這個美國俚語含意頗深,從此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當天,德軍向巴斯托克發動進攻,但進展緩慢,直到聖誕節也未能拿下這個重鎮。12月24日,巴頓的第3集團軍摧毀了德第7集團軍在左翼建起的保障中央進攻的屏障依託。緊接著,巴頓命令加菲將軍的第4裝甲師「拚命狂奔」,前去解救陷入德軍重圍的巴斯托克。12月26日凌晨,加菲的第4裝甲師的第2戰斗群殺開一條血路,突破了德軍對巴斯托克的包圍,與美軍空降兵第101師的部隊會合。次日,大部隊沿打通的道路駛入城內,加強了該城的防禦力量。

1-6.jpg
阿登戰役中被俘的德軍

德第5裝甲集團軍之第47裝甲軍所屬的第2裝甲師和裝甲教導師饒過巴斯托克,向北面的美軍第1集團軍進攻。塞勒斯是德軍推進的頂點,距馬斯河只有5英里。於是中部戰線形成了一個凸出部(阿登戰役因此又稱為凸出部戰役或凸角之戰)。這時,天氣已經好轉,美軍立即出動大批飛機對德軍裝甲部隊進行猛烈轟炸,使其無法在白天活動,陷入困境。12月25日,德軍第2裝甲師與美第1集團軍之第7軍第2裝甲師爆發激戰,到該天結束,德軍第2裝甲師陣亡2500人,1050人被俘,損失81輛坦克(原有88輛)。是役美軍第2裝甲師獲得了「活動地獄」的稱號。26日,德軍遂開始後退。
至12月25日,德軍集團突破了戰線,並向縱深推進90多公里。其先頭坦克部隊已抵迪南地域,距馬斯河只有4公里。美英軍指揮部為加強阿登地區的軍隊採取了堅決措施,從戰場其他地段向這里調來了若干個師。
至12月底,德軍向馬斯河的進攻已被阻止。但法西斯德軍指揮部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計劃。1944年12月31日夜,德軍開始在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地域進攻美軍第7集團軍。1945年1月1日德軍出動1000多架飛機,對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境內的機場進行了突然襲擊,炸毀盟軍飛機260架。法西斯德軍航空兵損失飛機約300架。但盟軍的情況仍很嚴重,德軍地面部隊突破了馬奇諾防線,向阿爾薩斯北部發起了進攻。1月3日,盟軍轉入反攻,巴頓的第3集團軍由巴斯托克向東北出擊,霍奇斯的第1集團軍由北向東南出擊。德軍也在這一天對阿爾薩斯發動了最猛烈的攻勢,從而展開了阿登戰役中最激烈的戰斗。雙方血戰了5天,最終德軍仍未能拿下這個城市。
1945年1月6日丘吉爾向斯大林求援。蘇軍當時正在准備新的戰略進攻,尚未就緒。但為履行同盟國義務,蘇軍比原定日期提前8天於1月12日實施了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由於蘇軍的進攻,希特勒指揮部被迫減少西線的積極行動,並把兵力從西線調往東線。1945年1月下半月至2月初,已調往蘇德戰場13個戰鬥力最強的師,其中包括6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8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以及其他技術兵器。
1月8日,希特勒終於下令德軍撤退。1月12日,蘇軍在東線提前發動進攻配合作戰,希特勒不得不從西線抽調兵力到東線作戰。盟軍迅速乘機推進。1月16日,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勝利會師,到1月28日,在英美軍的追擊下全部撤回到阿登的出發陣地。阿登戰役中雙方的損失(包括死、傷及失蹤)為:盟軍約7.7萬人,德軍約8.2萬人。

1-7.jpg
美軍檢查德軍戰俘的屍體

1-8.jpg
阿登戰役中的巴頓將軍

此戰,德軍的作戰計劃是一個非常好的計劃,如果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後盾,如果不是兩線,或許能夠成功,但是他沒有。德國在阿登地域進攻的失敗,意味著希特勒德國領導集團妄想在西歐取得決定性軍事勝利的冒險企圖遭到破產,意味著他們迫使美英政府拒絕同蘇聯就徹底打敗法西斯德國進行軍事政治合作的計謀完全落空。阿登戰役是西線作戰進程的頂點。德軍的大量兵力兵器被迫調往蘇德戰場,他們在阿登地域遭受損失以及缺少預備隊(從1945年1月起至戰爭結束時止預備隊都調去補充同蘇軍作戰的軍隊)——所有這一切大大削弱了西線的德軍,而促進了美英法軍隊在以後各次實質上是追擊退卻之敵的進攻戰役中獲勝。此次作戰,德軍傷亡81834人,損失戰車324輛、飛機320架。盟軍傷亡76890(包括1萬人死亡,4.7萬人受傷,2.3萬人失蹤),損失戰車733輛、飛機592架。德軍損失雖與盟軍相當,但是盟軍能輕易地補充他們的損失,而德軍不能,而且德軍已投入了他們最後的精銳部隊,此後,德軍在西線再也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了。
阿登戰役又命突出部戰役。諾曼第登陸成功後,由美、英、加等國軍隊組成的盟軍迅速向西線防禦的德軍發起了猛攻。經過六 個多月的激戰,戰線移到了德國邊界附近 地區。1944年12月16日,希特勒為扭轉戰局,挽救其失敗的命運,孤注一擲,集中兵力在德國、比利時、盧森堡三國交界的阿登山 脈地區發起了地場大規模的進攻戰。為此,從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這個計劃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希特勒對阿登戰役寄於了極大希望:「堪稱本戰區甚至可能是 整個戰爭的決定性的轉折點。「他甚至認為,「在西壁防線前面證明不可能的事(指打敗西線盟軍)通過從西壁防線內的進 攻,將成為可能」。最後計劃包括每一個細節甚至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大本營制定的。11月3日,元首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司令部,將「萊茵河衛兵」的詳細作戰計劃交給倫斯德和莫德爾,上面還有元首的親筆警告:「不得更改」。
希特勒選擇的反攻地點就是4年半之前德軍突破法軍防線的那一個崎嶇不平的阿登山區。這個地區是霍奇斯的美第1集團軍和巴頓的美第3集團軍的結合部,北側由霍奇斯負責,南側有巴頓負責,兩個集團軍之間大約85英里寬的防區由第1集團軍所屬的第5、第8兩個軍共6個師的兵力防守。希特勒認為該地區是「現有部隊肯定能突破的地方......防線單薄,他們也不會料到我們會發起突襲。因此,充分利用敵人毫無防備的因素,在敵機不能起飛的氣候下發起突然襲擊,我們就能指望取得迅速突破。」希特勒要「決心不顧一切地推行這項計劃」。他的計劃不可謂不大膽,如果他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做後盾,或許他能成功。但是他沒有。
為實施這個計劃,德國政府發布了關於建立「人民近衛軍」的命令,應征年齡從16歲到60歲,很快召募大批新兵,在經過6至8周的短期訓練後,調往西線,加入了攻擊部隊。12月初,德軍共集結了20個師,由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狄特里希指揮的第6SS黨衛裝甲集團軍,轄有4個裝甲師、5個步兵師。大約有640輛坦克。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有3個裝甲師、4個步兵師。大約有320輛坦克。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步兵師。其任務是負責掩護第5裝甲軍團的側背,保障中央進攻。
德軍在進攻前實施了「格賴夫」的作戰計劃。「格賴夫」一詞在德語中指神化中那種鷹頭獅身長有翅膀的怪獸,如果就它在盟軍中造成的巨大而驚人的混亂而言,這個名子取得十分恰當。德軍組織了一支約2000名的會講英語的突擊隊,由黨衛軍中校斯爾策尼指揮。斯爾策尼善長冒險,曾使用滑翔機從一個山頂監獄搭救出墨索里尼。斯爾策尼的突擊隊扮成美軍,乘坐美軍的吉普車深入盟軍防線內部,他們分成小隊到處切斷電話線,倒轉路標,使守軍的預備隊走錯方向,掛上紅布條表示路上埋有地雷,盡其所能地製造混亂。美軍被這少數德國兵的活動擾得驚恐不安。為搜索這些德國小隊,許多交通線不能通行,50萬美軍士兵只要在路上相遇就互相盤問,幾百名士兵在答覆問題時因使人感到懷疑而被拘捕,連身為集團軍總司令的布萊德雷也不例外。然而,這一計劃的第二步,即用一個完整的裝甲旅,駕著美式坦克,穿著美軍制服,長驅直入並佔領馬斯河橋的設想卻未能實現。12月16日,德第66軍的一名軍官,在從軍部駕車去前線時被俘,隨身攜帶的幾份該計劃的作戰命令落入美軍手中,從而使美軍及時作出了反應。
對於德軍將在四年前(1940年)發動了「閃電戰」,使喚英法這戰線迅速趨於崩潰的阿登地區 實施一場新的攻勢,盟軍高級司令部茫然 無知。蒙哥馬利說,「目前敵軍在所有戰線上都在打防禦戰;他們的處境已不可能使喚他們發動大 規模的進攻戰了。」盟軍司令部非常樂觀 地制訂著下一個萊茵河地區的進攻計劃。
12月16日,德軍在深霧的掩護下發起了進攻。第6裝甲集團軍左翼在洛斯海姆突破了美軍防禦 後,迅速插向斯塔佛洛;其右翼和中部的 進攻受到了美軍的頑強抗擊,久攻不下,16日至17日夜間,德軍為配合正面進攻部隊達到突 破,在第6裝甲集團軍的第1黨衛隊裝甲軍 進攻方向上的里吉山地區空降了一支千人的傘兵隊伍,企圖向東推進與正面攻擊的部隊會合。但美 軍第5軍立即殲滅了這股空降部隊,避免 了正面防禦部隊腹背受敵情況的發生,使喚其能補入堅強防守,遲滯敵裝甲師的進攻。戰斗至12 月18日,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的中部和 右翼的進攻行動基本被阻止住。

第5裝甲集團軍的右翼第66軍突破了美軍第106師和第14騎兵大隊防守的陣地,並在17日 發起的一次鉗形攻勢中,圍殲了美軍第1 06師的兩上團,使喚美軍遭到了1944至1945年歐洲戰場上的最嚴重的損失。德軍第58 裝甲軍和第47裝甲軍在第66軍的南側 進攻。17日,第47裝甲軍的第2裝甲師在克勒伏火車戰突破了克勒夫河,進展較快,美軍被迫 退守巴斯托尼和諾維爾一線。第7集團軍 使用了4個師實施進攻,其右翼戰鬥力較強的第5傘兵師也在17日越過了克勒夫河,但其中部和 左翼進攻的各師,在美軍的頑強阻擊下, 前進緩慢。
20日,第5裝甲集團軍佔領的烏法利茲,諾維爾。而兩側的第6裝甲集團軍和第7集團軍的攻勢 行動遠遠落後,整個戰線形成了一個凸角 態勢。希特勒決定把原計劃由第6裝甲集團軍但任的主要進攻任務交給哈。馮,曼陀菲指揮的第5 裝甲集團軍,企圖迅速攻佔馬斯河畔要地。

美軍在阿登防線上只有第8軍的四個師防守。然而在戰鬥打響後的開始兩天里,還並沒有完全意識 到問題的嚴重性。第1集團軍仍意圖以第 5軍加緊對德軍北面戰線上的魯爾水壩地區發動攻勢。直到18日晨,發現德軍第1黨衛隊裝甲師 已穿過斯 洛佛塔,逼迫了集團軍司令 部,第1集團軍才迅速後撤指揮機構,調整部署以加強防禦。同日,盟國遠征司令艾森豪威爾也將 兩個後備師派往前線。具有決定意義的 是,後備的美軍第101空降師19日晨到達了巴斯托尼,並成功地粉碎了德軍德勒爾裝甲師和第 26師的進攻,頑強地扼守著陣地,促使 這個地區以後變成了盟軍發動決定性反攻的跳板。19日,美軍第9集團軍的第7裝甲師隨第30 師南下聖維特進行增援,第3集團軍的第 10裝甲師則北上進入受威脅的地區。到20日,當面防守的美第1集團軍已基本制止了德軍在南 北兩個「肩膀」上的進攻行動,而巴頓將 軍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和美軍的第9集團軍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向戰場接近。盟軍戰線垢重新 調整,使自己開始逐漸擺脫了被動不利的 局面。
德軍曼陀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的左翼部隊在20日包圍了巴斯托尼的美軍第101空降師和 第9裝甲師後,德勒爾裝甲師和第2裝甲 師又繼續向巴斯河沿岸的紀韋與迪囊方向發展進攻。22日,德勒爾裝甲師佔領了聖於貝爾,第2 裝甲師也攻佔了烏特維爾,德軍使用預備 隊第9黨衛隊裝甲師和第15裝甲榴彈師在烏特維爾及以東地域加入戰斗,以加速沖處巴斯河畔。 第66軍和第58裝甲軍在聖維特及其以 南地區發動了新的強大攻勢,迫使南下增援的美軍第7裝甲師和繼續堅持防守的第106師的部隊 後撤。德軍第6裝甲集團左翼第1黨衛隊 裝甲師力圖從南麵包圍列日,陰孤軍突進,到達了斯塔佛洛地區。其先頭縱隊是臭名昭著的「派佩 爾戰斗隊」,它在向前推進中執行希特勒 的所謂掀起一個「恐怖的浪潮」的命令,用機槍屠殺了幾批已經解除武裝的美軍戰俘和比利時平 民。這種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是這次戰役 的最黑暗一幕。德軍南面戰線上的第7集團軍只有右翼的第5傘兵師在20日後能繼續向前推進, 並構成了對美軍防守的巴斯托尼的合圍。

巴頓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從12月22日起進行反攻。其第12軍擊退了當面德軍的進攻,並迫 使德軍第7集團軍的第80軍轉入守勢。 第3軍指揮所屬第26、第80步兵師和第4裝甲師,積極地執行巴頓發出的「迅猛前進」的命 令,全力以赴地解救巴斯托尼之圍。從整個 戰役來看,德軍如果攻佔了巴斯托尼,守住南翼,並及時向突破地區增調能征善戰的部隊,那麼仍 有可能利用第5集團軍各裝甲師所達到的 有態勢繼續發展。一旦德軍到達了馬斯河,就仍有可能使喚落後的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等調頭北 上,重新運動起來,構成戰役的新突破,增 大對盟軍的壓力和威脅。美軍第3軍在雪地里奮力北進,24日開始向包圍巴斯托尼的德軍外圍陣地實 施進攻。巴斯托尼附近地區的地形易守難 攻,德軍第5傘兵師、第26師進行著頑強抵抗,辛奪取每一個村莊,每一片樹林。25日,美軍發 現納夫夏至巴斯托尼公路方向上的德軍抵 抗較弱,於是,集中第4裝甲師在西南至東北軸線方向實施突擊,26日下午,第4裝甲師所剩無 幾的謝爾曼式坦克終於突破了德軍在巴斯 托尼南部的防線,與堅守部隊勝利會合。電影《巴頓將軍》中,巴頓指揮部隊在白雪茫茫的山 陵起伏的道路上前進,並晝夜與敵在叢林 與房屋地區激戰,就是反映的這一史實。

在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的突擊正面上,美軍建立了由第2、第3裝甲師和第75、第84步兵組成 的攻擊集團,由綽號「閃電手」的美軍少 將柯林斯指揮,向進攻的德軍先頭部隊進行反擊。23日,美軍從北面向德軍第2裝甲師發起了攻 擊,使喚其被迫分成兩部分組成防禦,並 阻止了德軍第58裝甲軍和第9裝甲師的進攻。24日,德軍的德勒爾裝甲師在推進到馬斯河畔的 迪囊以東3英里左右的地方,也被迫轉入 防禦。這一天開始,天氣逐漸轉晴,盟軍的飛機大批出動,對敵人運輸道路進行地毯式轟炸,使喚 德軍供應機構幾乎癱瘓。

德軍在巴斯托尼的失敗對於羅什福爾與馬斯河之間的這一作戰地區有著重要的影響,它使喚突出的 德軍裝甲師腹背受敵,補給困難,陷入無 力發展的被圍境地。25日以後,德軍又重新開始了對巴斯托尼的爭奪戰,許多師陸續被調到這一 地區投入攻城戰,兵力曾一度達到兩個軍 部,9個戰斗師。第6裝甲集團軍也被迫將部分兵力撥給第5裝甲集團軍。至此,德軍的阿登戰役 進攻計劃遭到徹底失敗,巴斯托尼防禦戰 成了盟軍整個防禦計劃取得勝利的決定性環節。1945年1月3日,盟軍在整個西線上開始了新 的進攻,摧毀了德軍對斯托尼的攻城行 動,並最終加速了西線戰場上的德軍瓦解。

美第3集團軍和德軍至1月29日的傷亡情況:
第3集團軍 德軍
陣亡 14,879人 擊斃 96,500人
受傷 71,009人 擊傷 296,000人
失蹤 14,054人 俘虜 163,000人
非戰斗性傷亡 73,011人
總計 172,953人 總計 582,500人

阿登戰役-----德軍計劃

集中三個集團軍的兵力在長達125公里的正面上實施進攻。第6黨衛隊 裝甲集團軍擁有9個師(其中個裝甲 師)在右翼、第5裝甲集團軍擁有7個師(其中3個裝甲師)在左翼實施突擊,突破由美軍第1集 團軍的第99、第106、第28師防守 的、從艾弗爾山到蒙紹的縱深不大的防禦陣地,迅速向前推進,在馬斯河畔的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建 立橋頭堡,爾後再通過布魯塞爾攻佔安特 衛普港,切斷美軍第1集團軍和英軍第21集團軍的後方交通線;第7集團軍擁有7個師(其中1 個傘兵師),將進攻盧森堡 地區,抵抗 來自南面和西南面的攻擊,保護兩個擔任突擊的裝甲集團軍翼側;另以6-7個師但任預備隊。整 個戰役企圖完成殲滅盟軍25-30個師 的任務,製造第二個敦記得爾克,穩定西線形勢。盟軍仍然不能使用安特衛普港,他們想迅速突破西壁防線的企圖也告失敗;所以,希特勒現在開始為他夢寐以求的西線攻勢制定詳細計劃 [ 註:據威爾莫特說,10月8日,約德爾向希特勒呈送了一份關於11月底阿登地區向阿姆斯特丹發動攻勢的計劃草案。 ] 。首先,他估計對了,盟軍擁有七十個師,不可能在將近五百英里長的戰線上處處都堅守;第二,希特勒指望十一月的天氣能結束敵人享有的絕對空中優勢,或者至少在德軍發動攻勢時能大大削弱這種優勢。因此,希特勒急切地要趕在冬季開始天氣轉晴、敵軍恢復空中優勢之前,發起進攻。他沒有徵求西線部隊司令的意見——事實上也沒有跟他商量,就跟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一起定下了進攻的基本原則。

由於進攻必須在現有部隊很有把握取得突破的地段發起,因此就有必要選擇一個敵軍地面部隊——無論是第一線部隊還是預備隊——比較薄弱的地段。突破後還要繼續擴大戰果,直到整個西線局勢轉而對德國有利。在對西線部隊作了徹底的檢查,並經過周密准備之後,希特勒關於從西壁防線陣地向敵軍防線薄弱地段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計劃已很有眉目,終於選擇了艾弗爾為突破地段,安特衛普港為最後目標。

十一月三日,約德爾代表希特勒,在莫德爾陸軍元帥司令部向西線部隊司令、B集團軍群和第五裝甲集團軍發布指令時解釋說,攻勢必須在現有部隊肯定能夠取得突破的地段發起。他接著告訴他們,蒙紹-埃希特納赫地段(艾弗爾)已被選定為最適合進攻的地段,因為那裡的敵軍已在過去的正面進攻中蒙受了重大損失,力量比較薄弱。而且,該地段的敵預備隊已調至第一線附近,補給情況也朝不保夕。因為這個地段敵軍的防守兵力相對較弱,又加之敵軍不會料到德軍會在這里發起進攻(即使真的料到也會不以為然),所以只要進攻完全出敵不意,天氣又不利於空中行動的話,德軍是可能迅速突破的。突破將使德國裝甲部隊贏得主動權。爾後,這些部隊迅速向前推進,在馬斯河畔的列日與那慕爾之間建立橋頭堡,再通過布魯塞爾向西邊的安特衛普港快速挺進。可想而知,德國裝甲部隊只要一渡過馬斯河,就可切斷那些經由馬斯河流域的美國第一集團軍的後方交通線。德國裝甲部隊一到達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地區,英國第二十一集團軍群的後方交通線也會受到威脅,要是安特衛普港失守,這些交通線同樣會被切斷。
敵軍還沒有完全整頓好這個效率很高的港口,雖然它對敵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只是個時間問題。到那時,他們僅憑著通過安特衛普港運進來的人員、武器、補給品,就能摧毀德軍防禦 [ 註:梅里安寫的《阿登戰役》(以下簡稱梅里安著作)第208頁:攻勢的開始時間取決於希特勒的憂慮,即:盟軍可能很快恢復阿姆斯特丹港的工作秩序,因而又可以充分發揮他們在人員、物資上的優勢。正是由於這種憂慮,希特勒才將攻勢的開始時間定在11月中旬。 ] 。要是奪取60年前,

閱讀全文

與皇家騎兵為什麼殺德國陣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2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5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