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概括近代歐洲人文主義思想發展的三個階段
一、文藝復興時代
以佛羅倫薩為中心.拉丁文是共享文字.
一般來說,西方思想分成三種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第一種模式是超越自然的,焦點在上帝,人是上帝創造的一部份;第二種模式是自然的,焦點集中於自然,即科學的模式,人是自然秩序的一部份;第三種模式是人文主義的模式,焦點是人,以人的經驗作為人對自己、對上帝、對自然了解的出發點.
這種區分只是可以用多種方式組合的三種傾向之間的區分,沒有嚴格的界線,更不是如孔德的三階段規律的另一個翻版:人文主義模式超越神學模式、科學模式又超越人文主義模式,因為這三種模式都陸續有代表,繼續發揮影響力,它們之間的關系在競相自稱壟斷真理與不同形式的共存之間搖擺.
古希臘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是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為中心的,人文主義尖銳攻擊經院哲學的,是它們一心撲在邏輯范疇和形上學的問題,其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脫離人的日常生活.不過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並不想用另一種哲學思想來代替經院哲學,他們只想把經院哲學所忽略的作用復活起來.
人文主義討論中最喜歡談到的話題,就是積極活躍的生活、和沈思默想的生活孰優孰劣?沈思默想的生活不再像中世紀占據最重要的位置.
二、啟蒙時代
文化批評家、宗教懷疑派、政治改革派的鬆散、非正式、完全無組織的聯合,巴黎是中心,法語是共享語言.
啟蒙時代開啟之前,已經有哥白尼與伽利略、培根,探險航海.
宗教戰爭,使所有思想開始跟神學分家.笛卡耳、史賓諾沙,以及霍布斯.霍布斯把道德社會的基礎置於自我保存,最能看出英國內戰造成的焦慮感.
啟蒙時代開始的十八世紀,開始從宗教戰爭的懷疑論走出,其樂觀,是建立在試驗性科學.培根曾在十七世紀時預料到此點,他於1626年去世,結果牛頓誕生了.牛頓生於1642年,死於1727年.大自然開始從神秘中走出,變成可知.
啟蒙運動影響力最大的,是運用自然科學的沖擊力,讓人文學科也脫離神秘的宗教啟示.
三、十九世紀(1789-1914)
理性、自由在政治和經濟上的運用,使這個階段永遠的影響了二十世紀.當時的人相信,讓所有的人的能量徹底釋放,世界會永遠進步向前,充滿了樂觀的心情.
科學替代哲學和收到挑戰的宗教,提供精神上的保障和對大自然的掌握,牛頓當年尋找的「原動力」,被從神學中釋放,而用熱力學第一和第二定律來解釋.
孔德企圖把自然科學中奏效的方法,應用到社會和道德研究.思賓賽和馬克斯都自稱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得出了可以與牛頓的運動定律相比的一套決定論定律,不容有偶然性、神的干預或個人選擇的餘地.達爾文則廢除了自然科學與人的研究的分界線.
達爾文的理論基礎是進化和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過程觀點,這結束了人的特殊地位,把人與動物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