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蘇聯能打過日本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蘇聯能打過日本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發布時間:2023-05-29 20:29:16

A. 蘇聯經過大清洗損失很大都打贏德國和日本,為什麼

這個還不是靠實力,蘇聯通過幾個五年計劃,大力發展重工業,使全國的經濟實力得到很大的發展,在德國入侵後,那些工廠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供應前線,這是蘇聯取得最後勝利的基礎。當然在這過程中美國也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
當然戰勝德國基本是蘇聯人的功勞,打贏日本就是打落水狗了,蘇聯作出的貢獻不是很大,頂多就是牽制了關東軍而已。

B. 為什麼德國最終會被蘇聯打敗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可謂強大,但是卻不是蘇聯的對手,說起來這也不能說德國不夠強大,主要還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蘇聯陸地上比德國更強大;第二,德國要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第三,德國的海軍不夠強大,被英美包圍在歐洲出不去。

海上的封鎖更為致命,德國無法獲得歐洲沒有的黃金、橡膠等戰略物資,只能使用大型潛艇通過遠洋航行到日本那裡獲取相關物資,可見其被封鎖的有多困難了,在蘇聯奪取了羅馬尼亞後,德國也失去了8成的石油供給,實際上,從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即便沒有其他因素,單憑蘇聯也能擊敗德國,畢竟德國的命脈還是資源和工業,失去了這些,德國也就失去了作戰潛力。

C. 蘇聯那麼強大,蘇聯為什麼擋不住德國的進攻呢

1、情報很多,矛盾重重。

其實,蘇聯斯大林在四月下旬就得到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情報了,但斯大林不相信那是真的。而且,蘇聯的情報口子來了很多情報,矛盾之處很多,這讓斯大林做了判斷,「德國進攻蘇聯」那不是真的。

一個領導人做了錯誤的判斷,危機來臨時,損失就大了去了。

當德國發動三路大軍進攻蘇聯時,蘇聯沒做什麼准備工作,開始倉促應戰。

一個慌慌張張,倉促應戰的軍隊,能打勝仗才是奇跡。

這事,斯大林等人該承擔責任。

2、「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讓蘇聯沒有重視德國。

1939年8月23日,蘇聯和德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兩個國家分頭並進,瓜分了波蘭。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英法是盟友,而蘇德也就此抱成了團。

在一般的判斷下,如果德國向蘇聯開戰,那就是完全孤立了,英法蘇就會集體和德國對戰了。不得不佩服小鬍子的勇氣,為了利益,為了永久的未來,兵行險著,撕碎「蘇德互不侵犯協議」,開始了進攻蘇聯的腳步。

但是,在德國單方面撕毀協議前,斯大林的判斷是,德國不會撕毀協議,不會進攻蘇聯。「互不侵犯協議」的存在,麻痹了斯大林等人,這也是蘇聯判斷德國不會開炮的原因。

但,協議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遇到希特勒這樣的,只能說蘇聯人想得太簡單了。

因為,蘇聯基本上沒有做什麼准備工作,這就導致了德國的迅速推進。

德國的優勢太大,導致前期對蘇勢如破竹

1、明斯克戰役

德國各集團軍分三路攻向蘇聯,在明斯克,德國人正面突擊,兩翼合圍,差點就讓紅軍全軍覆沒,蘇聯將軍巴甫洛夫一看情況不對,撤出明斯克,城市拱手讓人。

這戰役,德國是馮博克元帥,而對手是政客出身的巴甫洛夫,兩人能力高下立判。

明斯克戰役,蘇聯陣亡約30萬人,俘虜了50萬人,可謂慘敗。而不久,斯大林直接下命令槍斃了巴甫洛夫等人。

2、斯摩棱斯克戰役

這是繼明斯克戰役後的另一場大戰役,是德國軍隊的繼續東進。

在馮博克的統籌下,在古德里安等人的努力下,德國歷經兩個月左右,拿下了斯摩棱斯克戰役。蘇聯人陣亡了21萬人,被俘虜了31萬人。看得出來,德國人確實銳不可擋。

3、基輔戰役。

這場戰役非常有名,這是一場巨大的包圍戰,當德國人對基輔的紅軍即將形成包圍態勢時,當時的總參謀長朱可夫主張放棄基輔,而是保存有生實力,在莫斯科和德國對戰。

但倔強的斯大林並沒有聽從這個主張,而是繼續堅持對抗。

最後,德國殲滅蘇聯紅軍20萬左右,俘虜66萬人,僅有15000人逃出了包圍圈,包括了赫魯曉夫等人。

基輔戰役,是德國策略的巨大成功,讓蘇聯人震撼不已,這是德國在蘇德戰爭中一場最輝煌的勝利。

所以,縱觀蘇德戰爭的早期戰役,德國人的策略很成功,導致蘇聯人找不著北。

D. 蘇聯為什麼能打敗德國

問題一:為什麼在二戰中強大的德國還是被蘇聯打敗了? 當時的德國陸軍坦克步隊十分強大,但在進攻蘇聯時沒有考慮當地的氣候,有許多士兵因寒冷而凍死,坦克因寒冷無法發動,加上蘇聯剛剛完成了土地改革,綜合國立增強,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所以德國的失敗是必然的。

問題二:蘇聯靠什麼打敗德國的 德國失敗的原因:
1.首要原因是天氣。蘇聯天氣轉冷,在極寒的天氣下作戰,使德軍士兵無法接受,許多士兵更是被凍死。在零下三四十度,就連槍栓也被凍住,根本就拉不動。
2.德國資源和工業基礎不如蘇聯,雖然德國的坦克在性能和火力上都比蘇聯好,可德國的生產速度遠比蘇聯慢,最後拼的根本就是國家綜合實力,不論是人口,還是自然資源,工業基礎,德國都不能支持他長期作戰,特別是同時兩面作戰。
3.蘇聯自身的兵力動員能力。「看不見的師」這一體制於三十年代初在紅軍中實行。它在二戰中成功地挽救了蘇聯。直到今天這一體制仍然被採用。這一能使蘇聯迅速擴大其兵力的體制,其過程非常簡單可靠,並且不消耗任何物資資源。在晉中之窗和平時期,每一位師長都有兩名副職。其中一人是常規的副師長,另一人則只有晉中之窗部分職責。他另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的師長。師參謀長(軍銜為上校)也有兩名副職,都是中校。其中一人也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師參謀長。每個團的情況也一樣。每個營有一個營長(中校)和一個副營長。副營長有一項秘密職務:第二力量的營長。 很快就組建一個新的部隊。
巴巴羅薩計劃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侵蘇行動的代號。該計劃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1940年8月 *** 定完畢。原名為「奧托」計劃,後於1940年12月改為「巴巴羅薩」。整場作戰於1941年6月22日展開。計劃為快速攻克蘇聯北至阿爾漢格爾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蘇聯西部領土。「巴巴羅薩」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在晉中之窗作戰的最初數個月里,德軍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橫掃了大半個東歐平原、殲滅數百萬計戰術不佳的蘇聯紅軍,展現出輝煌無比的戰爭藝術,但最後仍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導致巴巴羅薩計劃的失敗。

問題三:德國為什麼打不過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德國最終成為了戰敗的一方。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其領導人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失誤。根據多方面的資料和書籍的參考和多個軍事愛好者的朋友的討論,總結出納粹德國十個方面的錯誤抉擇 ?一。德國因為巴爾干戰役耽誤了五周左右的寶貴的進攻俄國的時間。被絕大多數參與討論的和本人認為是德國在二戰中的一個最致命的錯誤。二。希特勒頑固奉行不放棄一寸土地的作戰方法,也被認為是一個致命錯誤,雖然這一招曾在莫斯科會戰挽救了德國幾乎崩潰的東部戰線,但是它在整個戰爭期間給德國軍隊帶來的滅頂的災難遠更比它的積極意義要深重得多。三。希特勒在敦克爾克讓裝甲部隊停止前進,事實上放走了30萬英國遠征軍,使英國有力量繼續戰斗從而改變了整個二戰的進程,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四。保密與間諜工作的嚴重失誤,德國人的密碼被盟國破譯,卻長期渾然不知,導致德國在戰場處處挨打,節節敗退。譬如蘇聯間諜佐爾格等給德國帶來的災難是難以估量的。五。西線一直到1944年6月才開辟,而希特勒卻長期為一條根本不存在的西線保留了過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線保留著50萬人,如果能夠把這些軍隊調到蘇聯前線,在1941年12月,德國人應該已經佔領了莫斯科。六。第三帝國有一點變態的猶太政策,使德國在歐洲大陸、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許多不必要的敵人。七。如果德國不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也許它不會失去在歐洲的霸主地位,「俄國是一個永遠不要去進攻的國家!」八。假如德國是和美國結盟,而不是與經濟、軍事、科技都不發達的日本、義大利結盟,二戰會是個什麼樣子呢?和日本、義大利結盟絕對是個錯誤。九。1942年,德國發動南線攻勢後已經重新奪取了蘇德戰爭的主動權,但是在斯大林格勒,為一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墟的,軍事上,經濟上價值不大的城市反復爭奪,為了很虛無的政治利益,用他們並不熟悉的戰法流幹了身上的血。並且在失敗後,拒不接受事實,導致33萬人的覆滅。斯大林格勒的錯誤其中還包括在戰役初期的同時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個方向進攻這樣的戰略上的錯誤[ 轉自鐵血社區 ]十。在第三帝國完全處於下風,條件並不成熟的情況,錯誤地發動「堡壘」戰役加速自己的死亡與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斷盟國登陸地點選在加萊,而錯過了在諾曼底將盟軍趕下大海,避免兩線作戰的最後機會兩項並列被人們認為是二戰中德國的第十項錯誤。

問題四:德軍為什麼要重兵攻打蘇聯? 1,展現德國實力,屈服英美。
2,蘇聯不是德國對手,雖然誰都知道,但是當年的德國人不可能和我們知道的一樣清楚,因為我們看的是歷史。
3,德國的敵人:英國,法國,蘇聯,美國。法國已經征服,但是英國無法登陸。現在德國進攻一個和自己簽有友好協議的大國,自然不會讓他有機會像英國一樣,拖延戰爭時間,所以追求的是速戰速決。
4,當年英國已經被壓制,歐洲大陸唯一能和德國抗衡常就是蘇聯,英國在苦苦支撐著也是因為蘇聯仍未被征服,這是英美在歐洲唯一的希望。所以重兵擊敗蘇聯,可以讓英國意識到自己以無戰爭的必要,而美國也必然請降,因為事已至次,美國必須退出歐洲舞台,和德國求和,才有能力在東邊對付日本。所以對於德國來說,結束蘇聯,也就是結束戰爭。如果不重兵,打完蘇聯自己也死得差不多,那麼這才是英美登陸的好時機。

問題五:二戰時德國為什麼要攻打蘇聯? 一,侵蘇聯是納粹黨長期的「即定國策」。這直接決定了攻蘇的必然性!
希特勒在1924年出版的《我的奮斗》這本書里,就提出了一個不甚明確的計劃--進攻俄國!1928年還寫了另外一本秘密的書,這本書重申了《我的奮斗》中關於進攻俄國的觀點。即便那並不是一個詳盡的計劃,它也是希特勒所思所想的清楚表白。希特勒的助手霍斯巴赫上校在1937年貝希特思加登的一次會議上,記錄下了希特勒准備在德國開始失去其優勢前奪取東方領土的計劃。希特勒十分清楚,德國一定要抓住在東面出現的機會。「霍斯巴赫備忘錄」基本上預告了希特勒的行動。
二,目標:蘇聯還是英國!?
法國覆滅之後的兩個多月內,希特勒在東進(攻蘇)和西進(攻英)問題上猶豫不決。攻英計劃和攻蘇計劃差不多是同時制定的希特勒一方面對英國狂轟濫炸,軟硬兼施,一方面又隱蔽地將陸軍大批東調。雖然希特勒很長時間以來就想向東進攻蘇聯,但是他想先吃掉英國,避免兩線作戰。要是德國具有空中優勢,德軍一定會渡過海峽,入侵英國。可是希特勒的空軍在不列顛戰役中遭受重創。由於德國不具備空中優勢,希特勒並未因此推遲執行進攻蘇聯的計劃。盡管德國無力擊敗英國,希特勒還是決定進攻蘇聯,希望迅速擊垮蘇聯,然後對付英國。希特勒計劃:德國武裝部隊應在對英國戰爭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戰役擊潰蘇聯,為此,德國必須動用一切可以調動的陸軍部隊,而海軍則仍以英國為主要作戰對象,這一工作必須在1941年5月15日之前完成。總的戰略企圖是以裝甲部隊縱深鍥入,大膽作戰,摧毀蘇聯西部的陸軍主力,爾後快速追擊,建立一道從伏爾加河到阿爾漢格爾的防線以對付蘇聯的亞洲部分。而且,他認為德國這樣做還可以阻止英國與蘇聯結成同盟。
那磨希特勒為何作出這樣的決定呢?本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條原因:
第一,西歐糧食恐慌,石油短缺,給希特勒擴大戰爭帶來很大困難,要拿下英掄三島反而會增加這種困難。因此他迫切需要奪取烏克蘭的糧食和高加索的石油,給武裝部隊輸血。
第二,德國海軍較弱,渡海作戰困難較大。即使擊潰大英帝國,希特勒也認為「德國人流血犧牲得到的勝利,但獲得實惠的只是日本,美國及其他國家」。何況,希特勒被勝利沖混了頭腦,過高的估計德國陸軍的實力。因而確定了先大陸,後海洋的信念。
第三,在希特勒的全球戰略中,蘇聯是主要敵人,而英國則是可以妥協的不對象。當時歐洲大陸的戰略態勢是蘇德兩雄對峙。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蘇德當時的力量對比。
到1940年夏,德國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等9個歐洲國家,這些地區擁有1億多人口,是歐洲的心臟,也是歐洲工業集中的地區。另外,攻打蘇聯還將得到盟友義大利,以及匈牙利,羅馬尼亞,西班牙,保加利亞等仆從國和蘇聯的死敵芬蘭方面的幫助。還有,法西斯盟國日本也將在蘇聯的遠東西伯利亞方向牽制大量蘇軍。
從蘇聯方面不但備戰的動員准備不夠,戰略戰術思想陳舊,而且在斯大林對蘇軍中高領導階層的「大清洗」之後,蘇軍的指揮隊伍在人才方面出現了巨大真空。這些都會告訴德軍一個明確無誤的信息―――我們將有機可乘!!
在1941年夏,蘇德之間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力量對比關系,從總體上是德國處在優勢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把主要兵力投入侵蘇戰爭,在軍隊人數上占兩倍於蘇聯的優勢,而坦克和飛機都接近蘇聯的三倍(與此相對的是在火炮方面蘇聯在戰爭的各個階段都保持著絕對優勢,這也可能與蘇聯人「大縱深」和防守的戰略思想有著很大的關系。因此,綜上原因希特勒最終選擇了攻蘇的決策。
三,希特勒的失誤探討
1941年6月,希特勒進......>>

問題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會敗給蘇聯? 希特勒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早在希特勒進攻英國的時候就制訂了
而且樓主,希特勒在包圍莫斯科時並沒有失敗,雖然德軍損失很大,但是蘇軍更大,這時在1941年的冬天,當時希特勒命令所有部隊不得撤退,堅守在莫斯科,所以這場戰中可以說希特勒獲得了勝利。
希特勒實行巴巴羅薩計劃的原因很簡單,他在和美英蘇三國作戰,英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美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蘇聯,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軍隊。希特勒如果進攻蘇聯成功,那麼便能夠保證希特勒能夠在一個相對平等的條件下和盟軍作戰。
巴巴羅薩失敗的原因:
1.首要原因,希特勒太過自信並未帶冬裝,導致部隊坦克無法發動,飛機沒法上天,甚至連槍栓都拉不開。
2.希特勒的戰線太長,補給跟不上,這個是次要原因

問題七:德國為什麼敢打蘇聯 因為二戰前歐洲最發達的國家為英法德 其中英國沒有和歐洲陸地接壤 所以德國在1VS1的戰斗擊敗法國後 在歐亞大陸已經沒有像樣的敵人了!
當時所有人都知道 打敗蘇聯比打敗英法容易得多……
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 大多數歷史出版物的描述 沒有把這種情況明確的強調!
後來美國漸漸有機會加入英國聯盟 他們要阻停德國佔領全世界 隔著大西洋不能有效大規模在歐洲投放部隊情況下!所以英美只能在歐亞大陸支持最後唯一能有效應付德國的敵人 這個國家就是曾經的意識形態敵人之一……蘇聯…
危危可及的斯大林也因為迫不及待形勢 非常開心的接受美國這種物資支持…美國成熟的規模工業結合大英帝國的戰爭技術經驗 生產的物資 不光武裝美 英 並且戰爭物資大量支持蘇聯 使節節敗退的蘇聯能挺過來 而蘇聯冷漠的動員令使數百萬人加入紅軍!所以能抵抗著強大的德國陸軍 並且取得最後的勝利!!
後來蘇聯在一邊戰斗一邊生產的情況下 開足馬力生產武器 使自己成為戰後歐亞大陸軍隊裝備最強大的國家 後來一度成為個影響半個世界的超級大國(如果需要仔細了解 可以追問這個情況)
日本就不必說了 只是在封建小米加步槍甚至部落大刀長矛東亞 東南亞 橫行霸道!同時期數十年中 歐洲內部在纏斗 沒人有空理它。
其實剛剛擺脫野蠻時代的日本 在這些數百年科技前哨--歐美鋼鐵怪獸面前是不堪一擊的!只是地理位置和特殊時間段造成的強大假象!

問題八:蘇聯為什麼能打贏德國 首先先要明確,戰爭的勝負是靠什麼決定的
決定戰爭能否勝利,並不在於所謂的正義與否,而是誰能動員更多的人,投入更多的物資,誰的戰爭潛力更大,誰就有可能獲勝
先來看人力資源,二戰期間,蘇聯的人口大約是2億,德國是8千萬。蘇聯動員總數在3738萬左右(武裝力量),還有大量的輔助人員;德國的動員總人數不過1700萬上下
而且德國還是多線作戰,結果就是德國被耗死了
第二,動員能力,資源集中能力
沒辦法,德國直到1944年才把經濟轉入戰時體系,進行了全面動員,但這時候美國轟炸已經把德國的工業炸得夠嗆,尤其是油料基地,反過來,蘇聯是42年就全面總動員了
德國的工業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加上美國的輸血
第三,蘇聯地域的特殊性
太過寬廣,德國人在這里無法速勝,被活活耗死
最後必須承認,美國參戰的作用,沒有美國輸血,蘇聯也不定能勝利

問題九:二戰時期蘇聯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開什麼玩笑?早在1944年盟軍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在1942年就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開始反敗為勝,德國就已開始敗退了。

問題十:蘇聯這么強大,為什麼在二戰時要藉助嚴寒才能擊敗德軍? 5分 嚴寒並不是主要原因。只是碰巧那年冬天來得太早了。
首先德軍就沒有做好准備,希特勒對閃擊戰太過自信,認為在冬天以前就會結束戰爭。德軍根本沒有為過冬做准備。再加上一開始就存在戰略失誤,並未集中兵力攻打蘇聯首都莫斯科,希特勒認為莫斯科並不重要。甚至中央集團軍還被抽調部隊攻打基輔。
本來巴巴羅薩計劃是在六月前就開始的,但是義大利攻打希臘失利,希特勒只得推遲巴巴羅薩計劃。
德軍戰線拉的過長,導致後勤補給供應不上,而閃擊戰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補給。再加上蘇聯生產力強大,資源充足(包括人)。再加上冬天的確來的早了點。蘇軍基本是全民參戰,而德國卻遲遲沒有舉國全面動員。德軍輸掉戰爭也只是時間問題。

E. 二戰時期蘇聯為什麼打不過德國

國內戰爭時期最優秀最出色,最著名 的紅軍將領幾乎全部清洗了。大清洗使蘇 聯的軍事人才幾乎損失殆盡。

在這次運動中,共有3.5萬名軍官被鎮 壓,其中包括高級軍官的80%,元帥的 3/5,涉及所有的軍區司令和絕大部分集 團軍司令;第一批被授予元帥軍銜的5人 中,有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葉戈羅 夫3人被處死;15名集團軍司令中,也有 13名被殺;85名軍長中,處決57人;159 名師長,110名被處決;4萬多名營級以 上高中級軍官遭到迫害。

這一切都發生在人類歷史最殘酷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蘇聯紅軍骨幹 的喪失,使不久後的蘇聯衛國戰爭深受影 響。

F. 蘇聯那麼強大,蘇聯為什麼擋不住德國的進攻呢

蘇德戰爭爆發初期,蘇聯的確沒能阻止住德軍的凌厲攻勢,致使其遭受了慘重的人員和物質損失!僅在基輔會戰時,就有70餘萬蘇軍被德軍圍殲。此戰被希特勒得意的宣揚:「這是史無前例的殲滅戰!」

為什麼二戰初期,蘇軍沒能阻止住德軍的進攻?其原因大致有三個!

第一: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起「巴巴羅薩」行動時,打了蘇聯一個措手不及,致使蘇聯西部防禦體系傾刻崩盤!蘇聯認為希特勒在1938年3月吞並了奧地利,在1938年9月吞並了捷克,又剛剛在1940年6月5日擊敗法國。

而在此後又忙於在1940年7至10月,派空軍轟炸英倫三島,正在為其登陸進攻英國作準備。因此,在西線還有後顧之憂,英國仍然不肯屈服的情況下,希特勒是無睱東顧的!而且希特勒為了掩飾侵蘇企圖,也一直在對斯大林進行戰略欺騙,誤導了斯大林對形勢的正確判斷!

綜上:蘇軍在戰爭初期的失敗原因,既有斯大林對戰爭爆發時間的誤判,也有受希特勒蒙蔽的原因。更是因「大清洗」給蘇軍造成了嚴重內傷,大大的削弱了蘇軍的戰鬥力!並且蘇軍也缺乏應對「閃擊戰」的手段,導致其指揮體系的混亂,從而才會出現在戰爭初期節節敗退的局面!

G. 1942年,520萬蘇軍為何打不過300萬德軍

1942年春夏兩季,蘇德兩軍主力再次雲集戰場。經過一年的較量,雙方彼此之間的戰術特點與實力都有了充分的了解,都對戰勝對方充滿了信心。這種信心歸根結底來自對自己一方實力的認可,而實力也決定了雙方夏季戰略的成敗。

從兵力上看,520萬蘇軍面對300多萬德軍占據明顯優勢。然而,兵力多不代表實力強,從春季作戰看,蘇軍進攻失敗也印證了這一點;但隨著時間推移,德軍的優勢也在一點點的喪失並最終導致失敗。這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原因嗎?

不過,對於德國元首來說,他解除了一大批高級將領的職務並親自擔任陸軍總司令,將兵敗莫斯科的責任推給「蘇聯的嚴冬」和將領們的失誤。但如今,他已經無法將責任推給他人,一旦遭遇更大規模的慘敗,他將難辭其咎、威信掃地。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H. 蘇聯為什麼能將日本打得一塌糊塗

1、工業國欺負偽工業國。蘇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化國家,在火炮、坦克上性能都比日本高出一個台階。而且日本在機械化建設上非常落後,諾門坎期間火炮還是騾馬化,結果一開戰騾馬就死的出多了,不得不用人力機動。

2、蘇聯的戰術思維已經在二戰水平了,已經發展出大縱深突破口戰爭理論。反觀日本,根本就沒有類似的機械化戰爭的戰爭理論,還是用各種子母堡進行防禦,通過板載沖鋒來進攻。

3、日本自身情報工作極端不負責任。報喜不報憂是人之常情,但是在諾門坎戰爭之前,日本的情報部門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凡是證明蘇聯不堪一擊的,全部採信,凡是證明蘇聯軍力強大的,統統當做虛假情報處理。而到了遠東戰役時期,日本根本沒有發現蘇聯的戰略行動,完全被蘇日友好條約蒙蔽。

4、蘇聯將領水平比較高,指揮諾門坎的是朱可夫,指揮遠東戰役的是華西列夫斯基、馬利諾夫斯基這樣的蘇聯著名元帥。相比日本,指揮官並不是名將。

(8)蘇聯能打過日本為什麼打不過德國擴展閱讀

蘇聯(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俄語縮寫:CCCP),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擴至15個加盟共和國)。1991年12月26日,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至此,蘇聯解體。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國家。疆域橫跨東歐、中亞、北亞的大部分;陸上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與瑞典、日本、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15個權利平等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按照自願聯合的原則組成,並奉行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執政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成為了與美國並稱的世界超級大國,世界進入到兩極格局,蘇聯主張通過大力發展軍事力量來同美國爭奪世界霸權,之後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在1946年3月正式拉開序幕。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葉利欽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蘇聯主要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

I.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何打不過蘇聯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何打不過蘇聯呢?



翻開二戰的歷史就能夠看出,蘇德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時的德國號稱世界頭等軍事強國,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德國不僅是軍事強國,更是工業強國,雖然當時的德國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但事實上,德國早就為蘇德戰爭做好了准備,甚至可以用勢在必得來形容,為此,他們早就策劃了巴巴羅薩行動,據了解,這個行動計劃最初是由時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部第1軍需部長保盧斯起草和指導的,1940年8月底就制定完成了,為了完成這個計劃,德國還將自己的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芬蘭也牽涉其中。



除此之外,由於蘇聯的大部分領土靠近北極區域,每年冬季的氣溫極其嚴寒,而德國軍隊當時根本無法應對這種極端嚴寒,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遲滯了德軍的進攻步伐為蘇聯方面爭取到了時間,這樣一來,等到蘇軍手中的武器裝備和兵員得到了極大補充之後,就開始對德軍展開了全面的反擊,而由於德國的戰略縱深較小,很快,蘇軍就攻打到了德國的首都柏林,並最終戰勝了德國。

J. 二戰中為什麼蘇聯能打敗德國

二戰中德國雖然能戰勝蘇聯的百萬軍隊,卻不能戰勝蘇聯的冬天。1942年冬,德國十餘萬軍隊被凍死在蘇聯。一向狂妄的希特勒要在3個月之內攻進莫斯科,毀滅蘇聯。因此,希特勒沒有給德軍准備過冬的棉衣。12月,德軍攻至莫斯科城下。大雪紛飛,德軍身著單衣。龍德施泰特要求撤兵以保存實力,而希特勒不甘失敗,拒不撤兵,龍德施泰特對希特勒十分不滿,並寫信辭職。古德里安將軍對希特勒也大失所望。莫斯科城外戰壕里,熟悉嚴寒的蘇聯軍隊一陣反撲,莫斯科保衛戰一戰成功。
1942年至1944年間,德國和日本都在趕造原子彈。日本一向資源匱乏,想向德國購買重水,而德國又怕日本先造出原子彈對德國構成核威脅。因此,日本與德國之間有矛盾。而且,日本在控制了中國東北三省以後,有過北犯蘇聯的舉動,但遭到了蘇聯的沉重打擊。由此,日本的戰略方針由「北上」改為「南下」侵犯我中國領土。日本的兵力大量南下侵犯中國,沒有力量再去夾擊蘇聯。
二戰戰場也涉及到了南美洲。當時德國最重要的兩艘重型炮艦之一的「施特伯爵號」被三艘英國輕巡洋艦追殺到了烏拉圭。施特伯爵號沖進烏拉圭港口,英軍調集眾多戰艦封鎖了這個港口的出海口,烏拉圭是中立國,根據當時的國際法,烏拉圭必須為德國艦艇提供維修服務,但修好艦艇以後,戰爭國的艦艇必須駛出烏拉圭港口。施特伯爵號駛出烏拉圭港口後,在面對眾多的英國艦艇,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引爆自殺。聽到這個消息後,希特勒暴跳如雷,鄧尼茨展露鋒芒,「海浪行動」由此拉開序幕。

閱讀全文

與蘇聯能打過日本為什麼打不過德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