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啥士兵越打越多
整個蘇德戰爭期間,德國人覺得蘇聯人越打越多,是由於兩個國家在人口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德國人口8000多萬人,蘇聯人口1.8億多人,整整多出了1億人口,所以能夠動員的軍隊數量也必然遠遠超過了德軍。
蘇聯雖然在戰爭初期遭受了嚴重打擊,但是國家體制保證了超強的動員能力
開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斗,後方的勞動力資源出現巨大缺口。填補蘇聯勞動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婦女、少年及從前線退伍回來的殘廢軍人。蘇聯女性就業者占就業總人數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輕工業1942年底81%的工人為女職工。職工中18歲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戰爭第三年少年在工業各部門的職工比重中達到40-60%。
戰爭的第一年,即1941年德軍就付出了傷亡百萬人的代價,主要是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就損失了50多萬人。
而在第二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更是超過了150萬人。在一系列的戰役中,蘇聯軍隊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而德國由於人口有限,再加上希特勒直到1943年才進行了戰爭總動員,但那個時候的總動員為時已晚,蘇德戰場基本上在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敗局已定。
當然,美英聯軍在歐洲開辟新的戰場,也使得蘇德戰場上的不少德軍不得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到其他地方“救火“。如庫爾斯克戰役期間,盟軍登陸義大利,使得希特勒不得不將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裝甲部隊抽調到了義大利參與義大利的防禦作戰;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之後,更多的德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赴西歐,就直接導致了德軍在1944年到1945年初的蘇聯“十次突擊“中的慘敗,退回到了本土防守。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一是蘇聯的舉國體制,保證了蘇聯能夠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資源參戰;二是蘇聯強大的工業能力,保證了部隊的裝備;三是蘇軍的頑強作戰,導致德軍傷亡越來越大,德軍數量越來越少;四是美英聯軍在歐洲開辟新的戰場,使得蘇德戰場上的德軍不斷地被抽調走。因此,蘇德戰爭可以說越到後面,德軍就覺得蘇軍越來越多了。
② 二戰時,為什麼德軍要侵略蘇聯
最重要的因素是石油。
德國的石油資源一向很緊張,因此大力發展了合成石油工業,巴巴羅薩之前德國燃料來源一半是自產(主要是合成),另一半是進口。進口的主要來源是羅馬尼亞,其次是蘇聯。
因此,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德國的石油戰略很自然就是確保羅馬尼亞在自己控制之下,以及跟蘇聯搞好關系弄多一點石油回來。
然而,1940年6月蘇聯入侵羅馬尼亞,吞並了比薩拉比亞。這一行動對希特勒的沖擊非常大,蘇聯威脅到自己的石油!之後的一連串外交交鋒,希特勒意識到斯大林已將羅馬尼亞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或者直接一點,將羅馬尼亞納為傀儡國直至最終吞並,像波羅的海三國以及芬蘭那樣。
因此,希特勒決心進攻蘇聯,如果達成,則除了可以保證羅馬尼亞的石油資源外,還可以奪取蘇聯豐富的石油資源。例證是法國戰役之後德國是准備縮減陸軍規模的,顯然跟一年後的巴巴羅沙矛盾,原因就在於比薩拉比亞。
1942年藍色計劃也反映了這一傾向,重點是石油資源豐富的高加索,斯大林格勒只是側翼的一個支撐點。但進攻方向的北側打的越來越不順,導致對高加索方向的放鬆。
很多人對於這個問題有誤解,源於:一、對蘇聯吞並比薩拉比亞一無所知;二、過高估計蘇聯的國力。
③ 德國人為什麼在二戰時可以戰勝那麼多的國家
我個人認為是這么幾點,總結一下,不知道對不對:
1 德國在戰前有其經濟為其軍事行動做後盾,一戰後德國已經用最短的時間成為了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打仗就是打經濟,所以德國在開戰後這方面已經在歐洲處於優勢。
2 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民眾的抱怨心理,一戰後德國受到不公正待遇,從那時起德國國內的民眾就開始憋著一股怨氣,這也成為德國發動戰爭的一種動力,因為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是不會有這么大成績的。
3 希粹(簡稱)的宣傳攻勢,將其塑造成了民意的代表者,這種心理上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也成為了德國在開戰後能迅速在國內動員數百萬軍隊的原因。
4 過早准備,而別國卻一直鬆懈,德國從退出一戰協定後就開始擴軍備戰,其准備的充分和計劃的周詳是別國無法比擬的。反觀周邊國家,英法一直觀望希望引火向東,而蘇卻抱有德國不取得歐洲就不會對自己有所想法的觀念,別的小國則看著這幾個國家沒有動作,以為德國會受制於他們,所以也不防備。所以到開戰時這些沒有防備的國家就迅速淪陷。
5 綏靖政策,這個書上有,我就不說了,這是德國前期無所顧及的主要原因。
6 德國軍事裝備的先進性,一戰後德國就已經認識到自己戰爭觀念的落後和裝備的落後,所以戰後他們用最先進的科技和最強大的人力投入到了軍工上,這是他們成為一戰後第一個將坦克部隊作為一支對立作戰力量的國家,而法國到了開戰後還在將坦克作為配合步兵作戰的一個兵種,這種軍事觀念上的差別,在戰前天平就已經傾斜了。
7 德國軍人的素質,德國的軍人選拔是相當挑剔的,這也是一戰後德國加強軍隊建設的主要發面,他們加強了質量上的建設,德國的軍人可以說是二戰時期個人素質最強的,即使到了後期德國已經出現力量匱乏的時候,其軍人還是非常重視素質鍛煉。德國軍人在戰前的戰爭觀念要求是:每一個軍人都必須具有自己完成一次小規模戰爭的能力。這種要求就相當於現在的特種兵,如果樓主懷疑的話,可以看看德國的坦克部隊,在閃電戰的時候一天奇襲這么遠,如果不是個人作戰能力強的話,軍隊早就因為散亂而崩潰了。
8 德國軍事將領的優秀,可以說德國在一戰後保留了其主要作戰幹部,並在這基礎上提拔了很多很有天賦的少壯派,所以他們的戰爭天賦和先進的作戰理論使德軍處於世界軍事力量的尖端。綜觀二戰所有國家,誰有德國的優秀將領多?曼因施坦、窿梅爾等等。反觀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的將領還是老一代,傳統的作戰思想大大落後於時代。而蘇聯的將領在大清洗後還剩下多少?
9 很好的利用了各國的矛盾,戰前歐洲和蘇聯的矛盾是很明顯的,所以德國為了先近後遠,先與蘇簽定了互不侵犯,然後集中力量對付英法,而蘇聯也上當了,以為德國不會先攻擊自己,於是很大膽的不在爭取任何盟友,只去擴大自己的防禦地帶,芬蘭、波蘭等等成了他首先的靶子,這也大大激怒了英法,導致戰前他們之間不和諧的因素。直到歐洲基本淪陷後他們才又走到了一起。
10 作戰通訊的現代化,德國也許是最先進入通訊戰爭的國家,那時他們便大打通訊戰,利用自己先進的通訊力量使敵人癱瘓,而自己卻行動迅速,這也是他能大量閃擊對手的原因。
先就這些了,我再想想再總結吧,呵呵,歡迎點評~~
④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原因如下:
1、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只有利益。希特勒這么做,也是利益所然,但原因卻一點也不簡單。德國占據蘇聯,才能和日本形成亞歐一體的地緣戰略聯盟。在1941年之前,德軍已經佔領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換言之,歐洲絕大部分國家都被德軍拿下了,就連隔著一條英吉利海峽的「日不落帝國」英國也被打趴下了。再者,希特勒的愛將隆美爾在非洲戰無對手。
2、要想稱霸世界,那麼必須要佔領蘇聯,唯有佔有蘇聯,既能聯合1937年攻佔中國的日軍,形成東線聯盟一體,成為亞非歐三洲一體的超級聯盟帝國。接下來,拿下美洲和大洋洲,稱霸世界指日可待。這一層的原因,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們下面要說的是一些很細節性的原因,其實蘇德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有可避免的可能,畢竟德國要惹的是一個超級大國。
首先,在德國看來,蘇聯是最不能讓人放心的「盟友」德國要攻打全球,離不開蘇聯的戰略資源。二戰打得就是現代化武器的戰爭,諸如飛機、坦克、自行火炮、潛艇、卡車等都離不開石油,而德國自己缺乏石油資源。希特勒當初之所以攻佔羅馬尼亞,是因為羅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德國的戰略供需都來自羅馬尼亞油田。而蘇聯的石油比羅馬尼亞更多。
(4)二戰蘇聯德國為什麼戰爭那麼多擴展閱讀
希特勒的「海獅計劃」失敗,並且蘇聯當時用攻打芬蘭失利,被希特勒看到可乘之機,最終選擇了進攻蘇聯。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550萬人、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190艘戰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為贏得這場戰爭,蘇聯人民遭受了慘重的傷亡。據統計,蘇聯共有2700萬人傷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
德國則因為與蘇聯的戰爭消耗了大量的實力,大量德軍無法撤出蘇德戰場,甚至被大量殲滅,因而極其有力地支援了美英在北非、義大利的作戰以及盟軍第二戰場的開辟。戰後,德國被分割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國家,被蘇聯和美英法分區佔領。德國的經濟也毀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直到二戰後的馬歇爾計劃得到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後才得以恢復。
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由於均受到了蘇聯紅軍不同程度的佔領,其國家政權被蘇聯清洗,換以聽命於莫斯科的共產黨傀儡政權,其政權形式完全仿造蘇聯,並且都留有大量的蘇聯紅軍駐扎在這些國家,因此這些國家從戰後一直到東歐劇變期間都是蘇聯的衛星國。
⑤ 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呢
二戰的規模空前強大,參加二戰的國家也特別多,除了我國的傷亡比較慘重之外,二戰的很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特別是蘇聯。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陣亡率是最大的,死亡人數也是最多的。從1941年開始,德國人變得瘋狂了起來開始進犯蘇聯,一時間蘇聯也沒有辦法抵擋,最後打到了莫斯科的腳下。不過最後的蘇聯居民還是憑借頑強的鬥志,把德國士兵給打敗,並且在日後的戰爭中越戰越勇。
用囚犯作戰,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是非常多的,不過這一群人非常難控制。囚犯之所以被關押在監獄裡面,就是因為這一群人大多都是窮凶極惡的人,他們的手上沾滿了鮮血和生命。如果讓這一群人參加戰斗的話,難免會出現當場倒戈的現象,但是這樣的情況也是逼不得已的。只要採取好嚴密的防範措施,基本上就可以避免這樣事情的發生。對於斯大林來說,在組建囚犯軍隊的時候,又組建了一批督察隊。對這群囚犯進行監控,如果發現了投敵的現象,就立馬將其殺害。當然對於那些案底比較輕的人來說,這群人還是非常好控制的。面對國破家亡的現象,怎麼樣選擇估計大家都知道。最後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軍隊的數量越來越多,氣勢也越來越旺盛。
⑥ 二戰時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什麼會向當時的蘇聯發動戰爭呢
據我分析,有以下原因:
1.從經濟上考慮,蘇聯當時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其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相當發達,烏克蘭則是蘇聯的糧倉,高加索有歐洲最重要的油田,頓巴斯有最大的煤礦,這些生產能力及資源,是德國異常渴望得到的,德國希望通過佔領蘇聯而獲得巨大的戰略物質,可以成倍地加強德國的持續作戰能力,以應付將來可能的美英聯合對德作戰。
2.從更大的戰略方針考慮,擊敗蘇聯可以迅速和日本匯合,打通更有意義的亞歐大陸線,徹底切斷英國殖民主與本土的聯系,徹底突破英國現實乃至美國潛在的封鎖,將美國孤立在美洲,進行反封鎖。
3.至於說奪取生存空間等等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的說法,不過是一種宣傳報道,希特勒是個政客,政客的特徵之一就是不為情緒左右只為利益左右,他的野心只有在具體的利益驅動及利害關系的衡平下才有實現的可能,而且德國總參謀部、最高統帥並不僅僅只有希特勒一個人,實際上德國的將軍們在1941年也對進攻蘇聯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德國已經上了戰船,只有兩條路,勝利或毀滅,希特勒的賭徒心態只是加重了下注的籌碼而已。
4.希特勒曾經對他的私人醫生說過,他的畢生最大的目標就是要佔領蘇聯。(醫生的回憶錄)
5.那麼,德國不進攻蘇聯可以不可以呢?這對德國同樣是危險的,德國軍事指導思想就是速勝而不是相持,相反,英國的指導思想卻是相持,可以說,德英相持,對德不利,對英有利。作為蘇聯來說,尤其希望看到這種相持,當德國在相持中逐漸被弱化的時候,蘇聯必然會採取和德國一樣的方法:撕毀互不侵犯條約,單方面進攻,這一點,德國統帥部應該有共識,而且看得非常清楚,從蘇聯在波蘭戰役及其後的吞並波羅地海各國、芬蘇戰爭來看,蘇聯的胃口不亞於德國。
現實的危險是,德英已經進入相持階段,德國在空前的勝利下暗藏著致命的危機,就好比一個人練就了吸星大法但卻損害了心臟一樣。德國進攻蘇聯是看到戰勝英國無望而且有著非常現實的失敗危險時,不得已採取的賭博行為。
這才是德國在1941年進攻蘇聯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