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抗日國軍帶德國鋼盔
這是在1930年中國和德國曾經有一段時間緊密合作,德國幫助中國武裝了大批軍隊,德國派出軍事顧問,幫助中國訓練軍隊,並幫助采購了大批德國軍械,完全按照德軍模式組建了德械軍,這些軍隊的都裝備了德國的武器裝備,包括鋼盔。
1937年10月5日至9日,德械師主力參加了淞滬會戰,硬是憑著血肉之軀挫敗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妄想,隨後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戰斗之激烈,損失之慘重,至此德械師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此後再無德械師。
到了1939年,中國再次與蘇聯展開軍事合作,蘇械師隨即應運而生;同時也因為日本強烈反對,德國中斷了和中國的合作,德械師則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B. 國民黨的標志在頭盔側面的是什麼軍隊
國民黨中央軍,德械師裝備的德國M35頭盔。
在抗戰初期,就是以這些經過整軍的德式師擔當起中流砥柱的作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不少軍事歷史學家認為,如果抗戰再晚一年爆發,將會有更多的中國軍隊接受先進的德式裝備和德式戰術思想訓練,抗戰局面至少說可以樂觀很多
C. 國民黨的頭盔怎麼和德軍一樣詳細點
頭盔是二戰初期德國給的,因為當時德中關系一直很好,國民黨大部分是德式裝備。
希特勒早年在維也納闖盪期間,在他處於極端窮困潦倒的人生低潮時期,一個中國家庭, 給予笑侍他東方式的無私幫助,當時這個中國家庭絕沒有指望今後能得到任何回報。中國人對他的這種關心和給以他人間真情的溫暖,竟使他孤獨的內心深受震撼和極為 感動,因此,他對中國人有一種親切感,他嚮往中國,對中國情有獨鍾,這種深深的中國情結一直存在他的心中。
之後,他爬上寶座執掌德國大權,便用一種特殊的行事方式,回報了當初中國家庭給他的無私幫助。在1937年——1941年期間,希特碰帆吵勒的德國政府曾通過各種方式幫助中國的抗日戰爭,一直轎碼到1941年德蘇爆發大戰後才中斷。
D. 國軍的鋼盔為什麼和德軍的鋼盔一樣
抗戰時期國軍裝備很雜,沒有統一的頭盔,美盔,德盔,英盔都有
E. 淞滬會戰中為什麼國民革命軍的頭盔等裝備都不一樣呢有的是德式的鋼盔,有的像鍋,有的只有斗笠。
國軍裡面有很多山卜源弊碼派系啊,而且部隊不同,裝備也逗態不同。87師、88師、教導總隊這些部隊裝備的是德式鋼盔,滇軍裝備的是法式鋼盔,還有一些部隊裝備的是英式鋼盔。更多的部隊沒有鋼盔。
F. 國軍當年怎麼一陣子戴英式頭盔一陣子戴德式頭盔
國軍有很多派系。正規軍是中央軍,他的頭盔是德國m35頭盔和美國m1頭盔為主。而中央軍的嫡系部隊,說難聽點兒就是國軍雜牌軍,有的用法式,有的用英式,有的用蘇式,比如桂軍用的就是英式。西北軍用的蘇式,中央軍的嫡系部隊有很多。他們的軍服是單一的,頭盔也是單一的,並不統一
G. 為什麼中國遠征軍士兵的頭盔有德式,還有英式
中國遠征軍士兵的頭盔有德式,還有英式的原因:
抗戰初期時,國民政府與德國之間的關系還是不錯的,其裝備的單兵武器很多來源於德國,包括國民政府使用的步槍「漢陽造」其最早的原型也來源於德國。所以國民黨中央軍有些部隊裝備了德械裝備。
而至於英式頭盔,因為中國和英國在二戰時是盟友關系,英國有援助中國物資的義務。
到了滇緬戰爭後期,史迪威帶領部分入緬作戰部隊進入印度,由美國統一訓練,中國遠征軍的裝備又變成了美式裝備,包括坦克火炮等。
中國遠征軍:1941年12月23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方面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1] 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華民國遠征軍。這是中國與盟國[2] 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反攻緬北等巨大勝利。戰爭艱苦而慘烈,在戰略撤退中戴安瀾將軍負重傷,1942年5月逝世。同時在這次戰斗中,經歷千辛萬苦,全師出國時是一個擁有1萬餘人的加強師,最終回到國內時僅剩2600餘人,傷亡達75%以上。
H. 為什麼抗日劇里國軍大多戴德國M35頭盔,其次是英國托尼盔,然後是美式M1鋼盔,很少有戴法軍鋼盔的
抗日劇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很多劇都是粗製濫造,沒有認真考究。抗戰時期國軍部隊使用最多的是英式鋼盔,幾乎八成以上的地方部隊都是托尼鋼盔(也有國產仿造品),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桂軍,川軍,西北軍,粵軍,湘軍等都是托尼鋼盔,駐印遠征軍也是英式鋼盔。德式鋼盔多是中央軍蔣某人的嫡系,晉綏軍也有裝備。美式鋼盔中國內地戰場是沒有配備的,最早是滇西遠征軍被美軍裝備。抗戰結束後,國軍才統一換裝仿美軍服,不分中央地方統一佩戴美式鋼盔。法式鋼盔是滇軍特有。
I. 國民政府有沒有仿製M35鋼盔
國民政府沒有防治m35鋼盔。因為他們那時候還做不出來的,因為他們的工業水平還是很落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