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的德國外長怎麼樣了

二戰的德國外長怎麼樣了

發布時間:2023-06-05 13:29:45

㈠ 二戰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是個怎樣的人戰後結局如何

二戰納粹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是個外交經驗豐富,政治手腕極強的人。戰後里賓特洛甫被英軍抓獲。1946年10月1日,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納粹戰犯里賓特洛甫絞刑。15天之後,里賓特洛甫被絞死。

㈡ 誰能給我二戰時德國的詳細資料夠詳細的追加100分

對第三帝國的研究,不能僅限於戰爭和政治。第三帝國的經濟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研究內容。

與英國、法國和美國相反,德國在和平時期就已經為戰爭做好了全面准備。因此在整個戰爭的前半個時期,它根本不用在經濟方面做什麼特別的努力或動員,也不必完成那些痛苦的和平經濟向戰時經濟的轉變工作。只有在閃電戰失敗、不得不對軍事資源實行全面動員之後,德國的「戰爭經濟」時期才真正開始。

一個國家戰時的經濟政策、經濟計劃與其技術成就有密切的關系。早在1916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就首次試圖發展與戰略需求相適應的經濟控制手段。這些手段都是一步步湊合起來的,並沒有一個整體的計劃。由於這些經濟控制手段決定了每一個工業部門得到的原料和資源的數量,所以這些相關的控制部門就取得了對整個德國經濟進行組織、分配和操縱的重要權力。在第三帝國成立之後,其重整軍備政策是在考慮了過去的經驗教訓之後制定出來的,因此能夠比一戰時期更加完善地及時完成經濟生產向戰爭方面轉變的計劃。下面將對第三帝國各個時期的經濟做一些簡單的回顧。

一、1933年到1936年,前期的戰爭努力

在1919年凡爾賽條約之後,德國國防軍就在為德國的重新武裝而秘密努力,但是直到希特勒上台時為止,德國的總體經濟政策都是建立在和平國家通常的那些經濟需求上的。希特勒上台之後,德國經濟開始向總體化的重整軍備目標轉變。這樣的轉變,是與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密切相關的。而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又是由希特勒在《我的奮斗》中所明確闡明的長遠目標所決定的。納粹德國的外交政策可以從以下兩個政治口號中得到精闢的概括:一個是「擴張領土」,另外一個是「征服生存空間」。在德國1936年的「四年計劃」和1937年的《霍斯巴赫會議記錄》(注)中,都詳細地對這些目的做了解釋。

這些外交政策的基礎,是以項雄心勃勃的軍備計劃。到了1936年,德國的軍備力量已經趕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英國、法國等國的軍備力量。到了戰爭爆發的時候,納粹德國的累計軍費開支已經達600億帝國馬克,所佔國家年度財政預算的比例從1932年的4%增加到了1938年的50%,相當於德國該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7%。同在1938年,英國的軍費開支僅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美國為1%(見下表)

年度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3—1938年的平均值

德國

金額(10億帝國馬克)
1.9
4.1
6.0
10.8
11.7
17.2
8.6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3
6
8
13
13
17
10%

英國

金額(10億英鎊)
0.1
0.1
0.1
0.2
0.3
0.4
0.2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3
3
2
5
7
8
4.7%

美國

金額(10億美元)
0.5
0.7
0.9
1.0
1.0
1.0
0.8

占國民生產總值百分比
1
1
1
1
1
1
1%

1美元= 2.5帝國馬克,1英鎊=4美元,1934年時1盎司黃金價格為35美元。

(摘自卡羅爾·貝雷尼塞:《總體戰的設計》)

由於德國中央政府的財政資產(步包括各州和行政區)在1933年到1939年之間只能負責軍費開支的三分之二,所以為了擔負如此龐大的開支,就必須建立起新的財政程序和財政制度。

德國政府為了不讓公眾看到政府為了重整軍備而負擔著巨額的債務,發行了一種「冶金研究所證券」。「冶金研究所」是一個純屬虛構的機構,它的資本由各主要軍火生產廠家提供。德國政府用這種證券償付軍火購置費用,而在德意志銀行的擔保下,這種證券交到軍火生產商手中後將不兌現,或盡量把兌現期延後,利息由政府支付。這就相當於德意志銀行向政府提供了一筆規模巨大的信貸。在1937—1938財政年度快結束時,已經發行的冶金研究所證券面值達120億帝國馬克,到戰爭爆發時實際兌現的只有15億帝國馬克。到了1939年,軍火生產商手中到期兌現的冶金研究所證券由不付利息的國庫券代替現金支付。這樣,德國政府(獨裁者)就控制了德意志銀行和德國的全部信貸權。

以下是德國政府1933年到1939年9月的收入和開支情況匯總:

國內稅收、海關關稅和其他來源 818億帝國馬克
冶金研究所證券 105億帝國馬克
稅收債券 31億帝國馬克
短期信貸 69億帝國馬克
長期信貸 167億帝國馬克
總計 1190億帝國馬克
=======================================
軍費開支 600億帝國馬克
其他所有開支 590億帝國馬克

(弗里茨·費德勞,《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經費的籌措》,1962)

在希特勒執政的初期,製造軍火的原料和農產品都發生過短缺情況,軍隊的汽油儲備也即將耗盡。這種物資短缺是德國對外貿易面臨的苛刻條件造成的。而且政府既要照顧到軍費開支,又要滿足民間的經濟需求,這實際上是做不到的。直到1935年,德國規定了最高工資限額,國家得以從全國歲入中抽調更多的錢,才得以償還了日益增加的公眾債務。

第三帝國最喜歡標榜的成就之一就是解決了德國龐大的失業人口問題。不斷擴大的軍備需要刺激著軍火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畸形繁榮發展。「熟練的工人進兵工廠,不熟練的工人修築高速公路」,這些失業大軍進入勞動力市場後,盡管平均薪金很低,但是社會的總體購買力增加了。當然,德國國內基本消費品的匱乏使得購買力的增加僅僅停留在帳面上。作為解決途徑之一,納粹提倡德國的人民大眾一種樸素的、農民式的簡朴生活,求溫飽不求奢華。號召人們用魚代肉,用黑麵包替代白麵包,用人造黃油替代真正的黃油。高級食品如野味、貝類、魚子醬、肥鵝肝和進口的高級酒類僅僅在大飯店和高級食品店裡出售,享用這些美味被宣傳為非德意志的、罪惡的和墮落的行為。普通的中產階級美味如熱帶水果、進口肉類、咖啡、白麵包和新鮮黃油,在德國的市面上也不是經常能夠見到。總體上講,在當時德國這種「大炮代替黃油」的政策下,民生只是次要的問題。

除了國內的困難以外,德國對外貿易的條件也變壞了。1933年之前,德國曾經因為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的下跌而獲利。但是在1934年和1935年,國際市場上工業製成品的價格不斷下跌,原材料、食品和半成品的價格卻不斷上漲。這對德國這樣的工業國家是非常不利的。德國政府官員就曾經考慮過,如果軍備擴張速度保持不變,就從1935年秋季開始在德國國內實行食物配給制度。軍備水平和生活水平同時提高,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任命戈林擔任原料和通貨部的調解員,隨後又任命他為這個部的經濟協調員,專門負責解決這個令人煩惱的問題。1936年之後,德國利用先進的工業產品向中國、丹麥、蘇聯和東歐各國換取了大量農產品和原料。但是德國國內消費品短缺和民眾生活水平低下的狀況,直到戰爭結束都未能徹底解決。

燃料問題比對外貿易和原料供應方面的問題都嚴重。這是後來在1936年制訂備戰的「四年計劃」的主要原因。德國的石油主要來自羅馬尼亞和波斯灣的美、英石油公司,此外還從匈牙利和愛沙尼亞進口少量石油和油頁岩。德國國防軍曾經發誓要在德國生產出人工合成汽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以及考慮到戰時不依賴國外的石油來源,就必須用液化煤炭的方法大量生產燃油。這個任務交給了規模巨大的I.G.法本康采恩。鋼鐵和橡膠方面自給自足化的嘗試也一直在努力不懈地進行,而且象食品和消費品方面的嘗試一樣,最終的成果不是很好(人造橡膠工業除外)。

註:《霍斯巴赫會議記錄》,Das Hossbach Protokoll,Hossbach Memoran。 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是納粹德國國防軍總參謀部的上校。他以記錄官身份參加了希特勒於1937年11月5日在柏林召開的軍事首腦會議,記錄了希特勒講述的納粹德國侵略擴張計劃的細節,並在11月10日將其整理提交給總參謀部。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希特勒在這次會議上發表了長達四小時的長篇大論,並詳細地闡述了征服各個國家的先後順序——首先是征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作為對付蘇聯的重要的初步行動。後來納粹德國按照這個順序開始了戰爭行動。出席會議的有希特勒、國防部長馮·勃洛姆堡元帥、陸軍總司令馮·弗立契男爵、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上將、空軍總司令戈林、外交部長馮·牛賴特男爵和霍斯巴赫上校。這份會議記錄後來成為1946年紐倫堡審判中的重要證據。

二、1936年到1940年,「四年備戰計劃」

1936年8月紐倫堡黨代會上,希特勒提出了一個全面備戰的「四年計劃」。他隨後任命戈林為「四年計劃」的全權負責人。德國開始了全面的戰爭經濟計劃階段。希特勒宣布了四年計劃要達到的目標。經濟上承擔的任務是,給德國人民創造若干「自力更生」的條件,也就是說,給德國人提供武器,以便打一場不可避免的戰爭。鑒於德國經濟的發展因缺少「生存空間」而受到限制,因此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只有擴大「生存空間」才能保證德國人民獲得生活的資料。換言之,也就是為德國獲取食品和原料的來源。然而當時的情況是,德國的經濟只能部分地滿足人民的需求,在那段時間里,德國經濟的職能有兩個:一個是在有限的領域內保證人民的生活條件,另外一個是創造若干能「自力更生」的條件。軍事上的努力要輔之以經濟上的努力。在四年的期限內,要組織調整德國的經濟,以便支援耗費巨大的戰爭。要盡一切力量發展燃油、合成橡膠、鋼鐵、化工工業,以減少德國對進口原料的依賴。

希特勒對經濟工作的指示是德國總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為獲取國外原料,武裝手段就不可避免了。後來從一些繳獲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德國的經濟部門為德國奪取原料產地做出的一些建議和貢獻。這些建議得到了戈林的支持,但是要達到的目的還是老生常談,即德國如何武裝起來打贏最後一場戰爭。與德皇的軍火和經濟巨頭們在一戰當中所做的同樣建議比較起來,唯一的新意就是把德國的經濟自給自足與擴張主義聯系起來。這和經濟部長雅爾馬·沙赫特的最終目標——重振德國經濟並使之重返世界市場——是正好相反的。所以德國成立了一個不隸屬於經濟部,而是直接向戈林本人負責的四年計劃委員會。

德國出現了以戈林及其親信為核心的一個特殊集團,掌握著全國的貿易、生產、國民經濟和原料分配——不幸的是,在兼任空軍頭子的戈林領導下,這種分配必然向空軍、航空工業部門以及遍及德國各地的所謂「赫爾曼·戈林」康采恩的各個企業傾斜,因此根本就不可能是公平的分配。

在1936年到1942年期間,四年計劃的組織和目的幾次改變,但從1938年夏季開始,它在經濟方面的重點就已經集中到擬訂發展原料和常用消費品的計劃。在這一時期,四年計劃也考慮到了發展農業生產。此外,工資和物價的管制、勞工、海外投資等問題也在這項計劃的考慮范圍之內。也是從1938年夏季開始,計劃人員把發展那些與裝備機械化部隊有關的工業列為首要的考慮重點,包括那些製造合成燃料、裝甲、槍炮和發動機的工廠。從宣戰到1942年,「四年計劃」的相關執行組織成了整個德國戰爭經濟中最主要的部門。它能夠為國防軍提供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燃料,但是並沒能消滅那種官僚機構的爭權奪利和拖拉延誤的作風。這樣一來,事先制訂好的發展原料、消費品和合成製品的指標必然要經常修改,數量多得不合理,時間期限短得不合理。重要戰爭物資的生產本應該由軍方掌握,但是也被放進了四年計劃那些生產原料和消費品的計劃之中。同時,四年計劃下屬各部門各自為政,通常不能從全局的角度考慮資本的周轉、生產的周期、勞動力的分配和運輸的途徑,因此這些部門常常是產生錯誤的根源。當然,這種體制也有一定的靈活性,在某些資源全部集中到某一個部門掌管的情況下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四年計劃在德國的戰爭努力中所起的作用,如果要進行確切的統計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只在某些特定的工業部門中控制個別的項目。但是可以從四年計劃的投資中看出它的各種活動的規模。從1936年到1942年,四年計劃的總投資額達132.5億帝國馬克,占該時期德國工業總投資額的50%。在四年計劃的投資中,生產碳氫化合物的投資佔41%,合成紡織品的投資佔21%,生產重金屬的投資佔10%,生產炸葯、彈葯和其他武器成品的投資佔12%。盡管一些生產項目沒有實現,但是總的來說四年計劃還是比較成功的——起碼德國政府的看法如此。在戰爭的最初幾年當中,德國的這些戰爭物資從來沒出現過嚴重的短缺。

(1)1936/1942年德國各主要軍事工業部門產量情況對比表(單位:萬噸)

產品
1936
1942
增加百分比

碳氫化合物
179
626
250%


9.8
26
168%

合成橡膠
0.07
9.6
13600%

炸彈
1.8
30
1567%

火葯
2 .0
15
650%


1921.6
2048.0
6%


6.14
4.11
-24%


1.3
3.0
103%

合成化學製品
2.58
11.93
363%

(迪特馬爾·佩欽納,《自給自足的政策》)

(2)工業投資增長情況

1928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製造業

金額(百萬帝國馬克)
1717
700
1221
1637
2208
2952
3596

數值(1928年為100)
100
49
86
116
156
209
256

消費品工業

金額(百萬帝國馬克)
698
360
415
522
635
739
836

數值(1928年為100)
100
52
60
75
91
106
120

(來源同上。需要注意的是,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導致各國的工業投資額均大幅度下降)

盡管軍工企業得到了絕大部分的投資,但是消費品工業的投資也得到了小幅度的增長。德國政府擔心消費品的短缺將會導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德國工業投資結構在1938年和1939年的改變說明,經濟體系的負擔日益加重,需要政府不斷地加以調整,以便使各個部門之間出現的不平衡得到糾正。雖然經濟上出現了這種狀況,但是人們不能因此推理說,因為軍備開支如此之高,所以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納粹思想的唯物力論造成了生產狀況的極度緊張,國家經濟結構的變化使社會壓力逐漸增大,同時也使戰爭的誘惑力增大。同樣,德國那種以備戰為基礎的經濟恢復和經濟建設,存在極其危險的局限性。即使社會公眾輿論未對這種戰爭經濟動員加以阻礙,這種經濟也只有在不斷爆發危機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向前發展。

三、1939年到1945年:戰爭經濟的確立

戰爭爆發伊始,德國與其軟弱而無准備的鄰國相比,在戰爭物資的儲備方面享有優勢,從而獲得極大的好處。這樣就使得他們得以利用閃電戰戰術,在連續兩年的時間里接連取得勝利。但這並不意味著納粹德國在戰爭准備上的那些願望和目標得到了實現。盡管德國的大部分資源均劃歸軍用,但是它的戰爭機器並未能如它的宣傳鼓動人員所說的那樣,成為不可抗拒的巨人。1939年之前,德國有兩種互相矛盾的傾向處於不穩定的平衡之中。一種傾向是搞戰爭經濟。另外一種傾向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納粹黨在表面上是團結一致的,但是在對這兩個傾向的看法和應該採取的辦法上存在嚴重的分歧。最後由希特勒拍板決定,為了避免民心低%

㈢ 二戰前夕1938~1939年德國軍事外交具體事件

主要有德國1938年未經過外交和國聯批准下直接侵吞奧地利全部國土
慕尼黑會議規定將占捷克斯洛伐克面積的三分之二的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而蘇台德地區擁有當時歐洲一流的軍訓基地,一流素質的部隊和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並且有大量兵工廠
1939年初德國外交部長李斌特洛夫與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會面,具體進行東西戰場的預測,謀劃
1939年德國與蘇聯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答應在侵佔波蘭後將波蘭9分之1的領土劃分給蘇聯

其中前兩條尤其是第二條對於日後德國的經濟戰爭實力的膨脹起到關鍵性作用,要明白,在德國未侵吞蘇台德地區之前,德國的軍事實力和英法基本是無差異的

㈣ 二戰中蘇聯幾乎加入軸心國,與德國結盟後怎麼樣了

二戰期間,軸心國集團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主導,於1940年9月27日簽署了《德意日同盟條約》,史稱"三國軸心"。但鮮為人知的是,蘇聯曾經同意加入軸心國,組成"四國聯盟",對於這段歷史,史書沒有涉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隨著1939年《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德蘇關系急劇升溫,兩國共同瓜分波蘭,俄羅斯也向德國提供了大量戰略資源。為了戰略利益,德國開始傾向於與蘇聯結盟。於是,1940年10月,希特勒通過外長里賓特洛甫邀請蘇聯外長莫洛托夫到柏林。

莫洛托夫檢閱德軍。

但蘇聯沒有忘記提出自己的條件,即上述四條。但這樣的條件是德國和日本所不能接受的,特別是在德國看來,巴爾乾地區是自己的勢力范圍,現在蘇聯也要介入,這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德國對蘇聯的態度十分冷淡,沒有答復甦聯,兩國結盟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由於雙方存在嚴重的利益沖突,"四重結盟"最終沒有實現,但這段歷史鮮為人知。蘇德同盟談判失敗後,希特勒意識到他與蘇聯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於是下定決心徹底解決蘇聯,於是秘密制定了武力征服蘇聯的"巴巴羅薩"作戰計劃,從而引發了蘇德戰爭。

參考文獻:1。《齊亞諾日記》;2.日、德、意、蘇"四國聯盟"概念及其演變研究四國同盟幻想與希特勒對蘇外交戰略

㈤ 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

二戰之後德國的慘淡境況
0
「飢餓冬季」險些毀滅德國
1946年開始的冬天導致10萬人死亡,數百萬傷病。
希特勒曾經說過,如果他的軍隊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那麼他本人和整個德國都將陷入無盡的深淵。納粹「元首」這個預言在二戰後迅速變成了現實。遭到徹底破壞的德國在1946年底迎來上世紀最寒冷的冬天,數十萬人因飢餓和寒冷死亡,甚至國家都陷入「毀滅」的境地。近日,德國國家電視一台和《圖片報》揭示了這場「飢餓冬季」的真相。
上千萬德國人被東歐驅逐
戰後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不到戰前的一半,各大城鄉居民面對的是堆積如山、多達數億立方米的瓦礫和廢墟,劫後餘生的人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存。婦女們擔負起克服物資短缺以及清理廢墟垃圾的重擔,因為男人大多命喪疆場,倖存的德軍半數以上被關押在戰俘營。

㈥ 二戰時德國軍官都長什麼樣

熱爾曼民族,和現在的德國人模樣差不多。

閱讀全文

與二戰的德國外長怎麼樣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