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從哪裡登陸北非

德國從哪裡登陸北非

發布時間:2023-06-06 20:43:26

『壹』 火炬行動中盟軍於哪裡登陸

西西里島。

北非登陸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2年11月美英盟軍在法屬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實施的登陸作戰。

1942年夏,蘇聯對美國及英國施加壓力,要求盡快在歐洲展開軍事行動及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納粹德國軍隊對蘇聯紅軍的壓力,當美軍指揮官贊同大錘行動——盡快在歐洲佔領區登陸時。

英軍指揮官相信這類型行動將會導致災難,因此建議以進攻法屬北非來代替,以消滅在北非的軸心國軍隊、改善在地中海的制海權及為准備在1943年解放歐洲南部作好准備。

(1)德國從哪裡登陸北非擴展閱讀:

戰爭准備:

美英:

計劃擊潰非洲的德意聯軍,奪取北非戰略要地,進而從南翼威脅德國和義大利,遂決定在1942年秋季在北非實施代號為「火炬」的登陸戰役。

此役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登陸艦艇「由艦到岸」的大規模渡海登陸戰役,在戰役組織、裝備使用等方面為爾後的西西里和諾曼底登陸戰役提供了經驗。

北非登陸戰役由美陸軍中將艾森豪威爾任總指揮,英海軍上將坎寧安任海軍總司令。登陸部隊共10.7萬人,由航空母艦16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9艘以及大批驅逐艦、掃雷艦和各式登陸艦艇共650艘提供支援。

航渡中參戰艦艇編為3個特混艦隊:東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少將巴勒指揮,輸送賴德少將指揮的美、英混編部隊前往阿爾及爾地區登陸;中部特混艦隊由英海軍准將特魯布里奇

指揮,輸送弗雷登德爾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奧蘭地區登陸;西部特混艦隊由美海軍少將休伊特指揮,輸送巴頓少將指揮的美軍前往法屬摩洛哥登陸。

英軍航空兵1700架飛機以直布羅陀為基地實施戰役掩護。上述登陸地區由法國維希政府軍隊駐守,總兵力約20萬人,擁有飛機500架。10月22日和26日,東部和中部特混艦隊分別自英國啟航。

1942年11月5日會合後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向東航進,駛至預定登陸地段以北海域後轉向南航,於8日凌晨在各登陸地段突擊上陸,達成戰役突然性,當日傍晚佔領阿爾及爾。

10日佔領奧蘭。西部特混艦隊自10月23日分批從美國啟航,航渡中依次會合,頻繁改變航向,以縮小目標並迷惑對方,11月7日夜抵達換乘海域,11月8日凌晨突擊上陸,11日佔領卡薩布蘭卡。

戰爭背景:

中國遠征軍

「火炬」作戰是美英軍進攻法屬北非戰役的代號,法屬北非包括法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先歐後亞,由於北非戰場失利,英國人將曾經答應支援中國軍隊的400架飛機投入了北非戰場。

1941年4月,美國又將本來計劃交付中國的飛機撥給了美國第十航空隊。

1941年6、7月間,隆美爾在北非突入托卜魯克,直逼英軍的最後防線阿拉曼。實力強大的美國第10航空隊緊急增援地中海和北非,致使中國遠征軍作戰徹底失去空中掩護。美國向英軍提供的1800架飛機,1700輛坦克和25000輛軍車中大多數原來是准備用於中緬印戰區的。

北非戰場的制空權是用放棄緬甸戰場的制空權換來的。中國軍人用悲壯的失敗換來了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在北非戰場的決定性勝利。

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使美國從一個戰爭的觀望者變成了戰爭的參與者。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宣布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丘吉爾立刻飛赴華盛頓,同羅斯福商討兩國作戰方針。

雙方制定的戰略規定:德國是主要的敵人,主要戰場在歐洲,北非的戰略地位也排在了中緬印戰區之前。雖然丘吉爾嘴上同意了羅斯福提出的英、美、蘇三國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提議,但丘吉爾對地中海地區更感興趣。因為北非、中東和巴爾干直接關系著英國的殖民地利益和勢力范圍。

勝利關鍵:

丘吉爾認為攻佔北非才是戰勝軸心國的關鍵。當德國在1940年5月10日向法國發動進攻,形勢日益危急時,法國政府於6月11日遷往都爾。14日巴黎失守後,又遷往南部城市波爾多。

16日雷諾政府垮台,由84歲的貝當組閣。貝當於22日和24日分別同德國和義大利簽訂停戰協議,在軍事上無條件投降,同時法國也被肢解成兩部分。北部由德國佔領,其餘非佔領區由貝當傀儡政府統治。

7月1日,貝當政府從波爾多又遷往維希,從此被稱為維希政府。維希政府在法屬北非約有軍隊20萬人,飛機500架,在法國的土倫和法屬北非各港口有各種艦艇約80多艘。

法屬北非的法國軍政官員受維希政府管轄,他們認為1940年向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貝當政府之命,因此是合法的。相反他們認為戴高樂將軍以及法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抵抗運動是非法的,因此把他們視為仇敵。

又由於英國支持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並且曾同維希政府的武裝力量發生過幾次沖突,所以北非法國當局的反英情緒也很強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火炬行動



『貳』 二戰德國在北非的登錄地點在哪裡,為什麼不從義大利直接進攻埃及了

北非戰役開始於1940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的襲擊。隨著由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戰事在1941年的阿拉曼(El Alamein)達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
個人感覺義大利的軍隊戰鬥力太爛而且人也磨嘰,估計Hitler嫌煩就沒從義大利進攻

『叄』 二戰時德國與美國之間的戰役

1、火炬行動(北非登陸戰役)

——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1942年11月8日至11月10日間登陸法屬北非的軍事行動。

2、突尼西亞橋頭堡戰役

——1943年3月17日—5月13日,攻佔突尼西亞領土,從而把德軍全部趕出北非。

3、西西里島登陸戰

——美英盟軍於1943年7~8月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進行的一次大規模登陸作戰

4、義大利戰役

——1943年9月3日至1945年5月2日,雖然義大利在1943年9月8日投降,但義大利北部一直控制在德軍手中,戰斗呈拉鋸相持狀態。

5、霸王行動

——諾曼底登陸戰役,為盟軍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軍陷入了蘇軍和英美盟軍的東西夾擊之中,加速了德國法西斯的滅亡。這場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它是二戰中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並且將「D日」這個軍事用語固定在了1944年6月6日。

6、「龍騎兵」行動

——1944年8月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實施的登陸戰役

7、市場花園行動

——1944年9月17日至9月25日,旨在奪取跨越萊茵河、瓦爾河等河流上的一系列重要橋梁後,從荷蘭直插德國腹地,爭取在1944年聖誕前結束歐洲戰場作戰。

作戰失敗。

8、阿登戰役

——1944年12月16日-1945年1月28日,德軍在阿登的反擊作戰

9、萊茵河戰役

——1945年,是盟軍為突入德國境內進而完全消滅納粹德國而進行的一次會戰

1945年1月20日——2月9日,科爾馬包圍

1945年2月8日-2月22日,二月攻勢

1945年2月23日-3月1日,手榴彈行動到3月7日,美軍在雷馬根大橋渡過萊茵河——進入德國本土後,美軍就沒有太大的戰役了

『肆』 關於二戰盟軍北非登陸的問題

北非法國軍政官員受維希政府管轄。他們認為,1940年法國向旁族希特勒投降是遵照合法的貝當政府之命行事的,因而也是合法的。相反,在他們心目中,反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戴高樂將軍以及法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抵抗運動倒反而是非法的,因而把他們視為仇敵。同時,由於英國支持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運動,並且曾同維希的武裝力量發生過幾次沖突,所以北非法國當局的反英情緒也很強烈。鑒於這些情況,盟軍的這次登陸作戰是打著美國旗號,形式上表現為純粹是美國的軍事行動。對流亡倫敦的戴高樂將軍也是嚴守機密,因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對他抱有成見,怕他參與其事會引起北非法國當局的反感,同時也怕他泄密。�

為了爭取法軍將領的同情,美國駐阿爾及爾的總領事羅伯特·墨菲等人,對法國將領如阿爾及爾的馬斯特和朱安將軍、卡薩布蘭卡的貝圖亞爾將軍等做了一些頗有成效的工作。他們的友好行動為運啟弊盟軍的登陸創造了一些條件。�

早在1942年7月下旬,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在倫敦討論作戰方案時,英國人就主張在地中海內的北非海岸登陸,以盡快向突尼西亞東進,接應向西進攻的英軍第八集團軍。美國人則希望把登陸地點選擇在靠大西洋沿岸的卡薩布蘭卡,以免德國人利用從西班牙可能獲得的幫助,而將美英聯軍封閉在地中海內。經過長時間的爭論,並在羅斯福和丘吉爾的干預下,於9月20日達成了一個折衷方案,確定在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卡(達爾貝達)和阿爾及利亞的奧蘭(瓦赫蘭)、阿爾及爾三處同時登陸。在卡薩布蘭卡登陸的全部是美國部隊;進攻奧蘭的將由英國海軍運送,並有一支美英聯合空軍部隊負責支援的美國登陸部隊;對阿爾及爾作戰的大部分是英國部隊,由英國的海、空軍進行支援。關於登陸日期,雙方的意見也不一致。直到9月22日,在丘吉爾主持並有艾森豪威爾參加的聯合參謀長會議上,才做出最後的決定,登陸日期定為11月8日。�

參加「火炬」作戰的英、美軍隊共有13個師,665艘軍艦和運輸艦,其中包括3艘戰列艦,7艘航空母艦,17艘巡洋艦,64艘其他作戰艦艇,分別編成「西部」、「中部」和「東部」三個特混艦隊。首批登陸的兵力為7個師,其中有美國的4個步兵師和兩個裝甲師、英國的1個步兵師,共約11萬人。此外,還有幾個空降營將參加這次行動,其任務是佔領敵防禦縱深內的機場和要地。這次登陸的空中保障,將使用1700架飛機,其中絕大部分都駐守在直布羅陀。�英美兩國除在軍事上做好充分准備外,還積極展開政治攻勢,爭取法軍的歸順,企圖「兵不血刃」地佔領「法屬北非」。因此,物色一位有威望的法國人顯然是很有必要的。而在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心目中,再也沒有誰比吉羅將軍更合適的了。這位鬥志堅強的高級將領在德國驚險而大膽的越獄事跡已經傳為美談。丘吉爾在1937年參觀馬奇諾防線時曾在梅斯見過吉羅一面,當時他負責指揮馬奇諾防線的主要部分。吉羅曾將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越獄後在德軍後方的驚險事跡告訴過丘吉爾。由於丘吉爾也越過獄,這就使他們兩人有了共同的經歷。如今,在他當上旁大了集團軍司令官以後,他又重演他青年時代的英勇事跡,這事跡甚至更為轟動。�

奇怪的是,早在4月間,當羅斯福的「秘密的戰爭嬰兒」——「火炬」作戰計劃尚未誕生時,丘吉爾就給總統發去下列電報:「我對吉羅將軍越獄到達維希一事極感興趣。此人在實現你所寄予厚望的事情上可能起決定性的作用。請將你所知道的情況見告。」�

如今,在6個月之後,所有的這一切都變得極為重要了。美國人已和吉羅將軍舉行了秘密會談,並擬定了計劃,在決定性的時刻把他從里維埃拉送到直布羅陀。他們對「要人」寄予很大的希望,「要人」是吉羅的代號。丘吉爾在11月3日致電羅斯福說:「『要人』來電說,他已決定立即前來,並要求派一架飛機將他送往直布羅陀。為安全計,艾森豪威爾已復電勸他乘坐一艘在美國艇長指揮下的英國潛艇,該艇已在海岸附近等待。」在海上飽嘗虛驚後,吉羅和他的兩個兒子被安全地送到直布羅陀盟軍司令部。�

在此期間,英美的龐大艦隊已駛近目的地。他們決計不惜任何代價保證艦隊的通行。由英國港口開出的護航隊大部分都必須駛過比斯開灣,穿過所有德國潛艇橫行之處。因此需要有強大的護航艦隊。他們還必須做到,不僅使從10月初起就開始集結在克萊德灣和其他英國西方港口的大批船隻不被敵人發現,而且要使護航隊的實際出航時間也瞞過敵人的耳目。盟軍做得非常成功。德國人根據自己的情報,誤以為盟軍的目標又是達喀爾。到10月底,已有約40艘德國和義大利的潛艇布防在亞速爾群島以南和以東的地方。它們使一支由獅子山駛回英國本土的龐大的運輸船隊蒙受重創,共有13艘船隻被擊沉。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種損失是算不了什麼的。第一批「火炬」運輸船隊於10月22日駛離克萊德灣。到26日,所有快速的運兵船隻均已出航,美國部隊也由美國直接乘船駛向卡薩布蘭卡。這支由650多艘艦只組成的遠征軍現在全部出動了。它們悄悄地渡過比斯開灣或大西洋,無論是德國的潛艇或空軍都沒有發現它們。�

11月5日,艾森豪威爾冒險飛抵直布羅陀。丘吉爾把這一要塞置於他的指揮之下,作為這次英美首次大規模作戰統帥的臨時司令部的所在地。�

直布羅陀在戰時的高潮時刻已經到來了。當然,自1939年9月以來,這里就採取了防禦措施,以防受到圍困。面對西班牙邊界,如今這里已建立一個強大的防禦體系,在它上邊就是直布羅陀岩壁,岩壁上已爆破出許多坑道,以便安放控制地峽的大炮。另外還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以防備來自空中、海上和空降部隊的進攻。這里最需要的是水,到1940年,在堅固的岩石中已築成了幾座蒸餾水工廠,從而提供了足夠的供應和儲備。�

直布羅陀對戰爭的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它的新飛機場的發展和使用。它最初僅是由跑馬場改成的一個小型降落場,從1942年起,不斷擴建,最後成為一條1.6千米長的寬闊跑道。它的西端一直伸到直布羅陀海灣,是用開鑿坑道時開出的碎石築成的。「火炬」計劃所使用的大批飛機就集中在這里。整個地峽擠滿了飛機,共有14個戰斗機中隊集中在那裡待命出擊。這一切活動不得不在德國的監視下公然進行,他們因而錯誤地認為,這些飛機是支援馬爾他島的。艾森豪威爾將軍說得好,「倘若沒有英屬直布羅陀,就不可能進攻西北非。」�

經過1個多月的緊張准備,戰斗就要打響了。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法國海軍上將達爾朗巡視北非回國後,他的兒子突然得了小兒麻痹症,在阿爾及爾住了醫院,由於病情危急,促使這位海軍統帥於11月5日飛回北非。因此,正當英美即將大舉進攻之際,他恰巧在阿爾及爾。這是一個奇怪而麻煩的巧合。羅伯特·墨菲希望他能在盟軍登陸前離開。可是達爾朗由於關懷他兒子的病,在阿爾及爾多逗留了一天,住在一位法國官員費納爾海軍上將的別墅里。�

近幾個星期以來,盟軍在阿爾及爾的主要希望寄託在法國軍事長官朱安將軍身上。他與墨菲的關系一向很密切,但是並沒有告訴他具體的登陸日期。11月7日午夜稍過,墨菲訪問了朱安,告訴他登陸的時刻已經來臨了。一支強大的英美聯軍,在占絕大優勢的海空軍的支持下,即將開到北非,幾小時之內即可登陸。朱安將軍聞訊不禁大吃一驚。他原以為他可以控制阿爾及爾的全局。但是,他知道,由於達爾朗在此,他的職權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他手下只有幾百名熱情奔放的法國青年。他知道得很清楚,軍政府的一切領導大權都已轉移到這位身為維希政府副元首的海軍上將手中。只要達爾朗在此,一切手握實權的效忠於維希的法國人,決不會再聽從他的命令。�經過商議,墨菲與朱安決定打電話給達爾朗,請他馬上到他們這里來。在清晨還不到兩點鍾的時候,朱安將軍打電話喚醒了達爾朗,聲稱有要事需要面商,當達爾朗聽到了英美聯軍即將登陸的消息後,他暴跳如雷,氣得滿臉脹紅。他說:「我早就知道英國人是愚蠢的,但是我一直認為美國人要比英國人聰明一點。現在我開始認為你們美國人所犯的錯誤之多也不下於英國人。」�

達爾朗對英國人的反感是人所皆知的。長期以來,他一直投靠軸心國。1941年5月,他不但同意把達喀爾供德國人使用,而且同意德國人假道突尼西亞向隆美爾的軍隊運送給養。魏剛將軍當時制止了這一叛逆行為,因為魏剛將軍當時是北非的負責人,他說服貝當拒絕了德方要求。希特勒由於當時正在全神貫注於即將進行的對蘇戰役,所以盡管他的海軍參謀人員對此提出反對,他在這個問題上卻沒有強求。同年11月,德國人認為魏剛不可靠而將他免職。�現在事過境遷,蘇聯紅軍節節勝利,其他反法西斯戰場也有新的起色,希特勒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達爾朗的態度雖稍有改變,但他依然是徹頭徹尾地效忠於賣國投敵的貝當元帥。因此,盡管墨菲和朱安百般勸說,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他也只答應發電報請求貝當允許他自由行事。一連串無情的事件,使他陷於極端困難的處境。�

在此期間,原定的計劃在逐步執行中。成群持槍的反維希的法國青年包圍了這座別墅,他們決心要弄清楚屋子裡的人態度如何。拂曉前,警察當局照例派了50名機動警察來到別墅,驅散了這一小群「違法」的人,並逮捕了朱安、墨菲等人。達爾朗於上午7點40分給貝當發去這樣一封電報:�「上午7時30分的情況如下:搭乘英國艦只的美軍已於阿爾及爾及其鄰近地區實行登陸。守軍在幾處地點,特別是在港口及海軍司令部兩地,擊退了進攻。在其他地點,由於是突然襲擊,登陸獲得成功。局勢在日益惡化,守軍不久即無法支持。各方面報告表明,大規模登陸正在醞釀中。」�

1942年11月8日,美、英聯軍的三個特混艦隊分別在阿爾及爾、奧蘭、卡薩布蘭卡地區登陸。�

「東部」特混艦隊,在英國海軍少將布羅斯的指揮下,於8日凌晨1時開始在阿爾及爾及其東、西兩面登陸。在西面,英軍第十一旅順利地佔領了灘頭;在東面,載運美軍的船隻被意外的浪潮沖離海岸數公里,在黑暗中造成了一些混亂和耽擱。但在天亮後,也就很快地控制了局勢。上午11時30分,達爾朗又給他的上級去了一封電報說,「阿爾及爾可能於今晚失守。」下午5時,他又發出一封電報說,「我軍雖盡力阻擋,美軍業已進入市區,我已命當地駐軍司令朱安將軍就阿爾及爾城投降一事進行談判。」下午7時,阿爾及爾投降了。由這時起,達爾朗海軍上將就落到美國人手裡,朱安將軍在盟軍的領導下重掌大權。�

「中部」特混艦隊,在美軍弗里登少將的指揮下,也於8日1時許在奧蘭登陸。法軍在這里的抵抗比在阿爾及爾較為猛烈。登陸部隊雖在開始時較順利地佔領了阿爾澤灣和安達魯斯,但在向奧蘭實施向心突擊的過程中被阻於半路。兩艘載運美軍的英國軍艦,在強行駛入奧蘭港時被擊毀,乘員和部隊死傷過半。直到9日,美軍的進攻仍無進展。此時,法軍的指揮官已獲悉雙方在阿爾及爾進行談判,抵抗意志大為削弱。美軍裝甲部隊乃於10日乘隙從南部突入奧蘭,逼近法軍司令部。中午,法軍宣布投降。�

「南部」特混艦隊,由美軍巴頓少將指揮,在11月8日拂曉前抵達摩洛哥海岸。由於夜間行駛,而且航程較遠,所以登陸時間比原計劃晚三個小時。美軍分別在卡薩布蘭卡附近的費達拉、利奧特港和薩菲登陸,一開始就牢固地佔領了立足點。有些地點,登陸部隊並未遇到抵抗。但隨後戰斗一度相當緊張,特別是在利奧特港附近。11月9日,美軍一面鞏固自己的登陸場,一面向內地推進,但因彈葯、油料還堆積在灘頭,來不及送給戰斗部隊,所以前進的速度極為緩慢,而法軍的抵抗開始加強。幸好達爾朗已下達停止戰斗的命令,摩洛哥總督諾蓋聞訊後便於11月11日宣布投降。美軍遂佔領了卡薩布蘭卡。�

在盟軍佔領了阿爾及爾之後,吉羅將軍來到這里,發表了一篇廣播演說,號召北非法軍停止抵抗,但毫無作用。在北非的法國一部分上層人士中,貝當仍然是個偶像,而達爾朗又被視為貝當的直接代表,北非的軍官都是按他的指示辦事。據艾森豪威爾將軍回憶:「克拉克將軍拍回電報說,沒有達爾朗參加,就不可能達成和解,而他的這種觀點也得到當時在阿爾及爾的吉羅將軍的支持。」同時,在艾森豪威爾離開英國之前,丘吉爾曾誠懇地對他說:「如果我能見到達爾朗的話,盡管我極恨他,但我如能匍匐在地上、「爬行一英里路而使他把艦隊帶到盟軍這邊來,那我也欣然照辦。」此外,從軍事方面講,盟軍也力求避免「耗費大量鮮血,造成無數痛苦」。因此便同達爾朗達成停戰協定。11月10日,達爾朗發出停火命令。12日,阿爾及爾以西的戰斗全部停止了。11月中旬,盟軍又繼續東進,佔領了突尼西亞境內的一些地方。�

11月13日,盟軍同以達爾朗為首的法國陸海空軍達成了最後協議,北非的法國軍政官員與和平居民同盟軍合作,盟軍承認達爾朗管理法屬北非的行政事務,吉羅將軍指揮北非的所有法國軍隊。接著艾森豪威爾又同法屬西非的行政長官皮埃爾·布瓦松達成協議,把西非也爭取過來了。�

當達爾朗協定的實情公諸於世後,在英國國內,在自由法國內部,引起了普遍的不滿。丘吉爾也感到他周圍的輿論日益激昂。許多人認為,這是一樁卑鄙齷齪的勾當,而其對象「乃是一位與我們不共戴天之仇敵」,因此在他們心目中,在北非登陸的勝利,還有阿拉曼戰役的勝利,已因此黯然失色。在美國的反應雖然不像在英國那樣強烈,但也有不少人感到十分激動。為此,11月17日,丘吉爾致電羅斯福說:�「我應該讓你知道,與達爾朗所簽的協定引起了強烈的憤怒。我越考慮這個問題,就越相信它只能是一種僅僅由於戰事急迫而不得已才採取的權宜之計。人們會以為我們願意和當地的吉斯林之流妥協,這種看法不僅在法國而且會在全歐洲給我們的共同事業帶來不良的政治影響,我們對此決不能忽視。達爾朗聲名狼藉。正是他,提拔他的下屬來指揮法國海軍,從而使法國的海軍對我們懷有惡意。正是他,派法國海軍到卡薩布蘭卡附近的海面與你的艦隊作戰,才使這些法國海員送了命。此事恍如昨日,如今為了權位,達爾朗又倒向我們這邊了。和達爾朗簽訂一個永久性的協定,或在法屬北非成立一個達爾朗政府,將是無法為千百萬普通百姓所理解的,而他們的一片至誠之心就是我們的力量。」�

根據丘吉爾電報中反映的情況,羅斯福總統於11月18日,也就是在收到英國首相電報後的第二天,發表了一項公開聲明。羅斯福代表盟國強調指出,「未來的法國政府決不能由法國本土或海外的任何個人來成立,它只能在法國人民被同盟國的勝利所解放後,由法國人民自己來成立。目前在北非和西非所做的安排,僅是由於戰事緊迫而不得已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

羅斯福的聲明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人們的憂慮,同時也使丘吉爾感到寬慰。11月20日,總統還寫信告訴首相說:「昨天我私下對報界講了一個流傳在巴爾乾的古老的希臘教會格言,因為它似乎適用於我們目前的達爾朗——戴高樂問題,這句格言是:「我的孩子們,在大難臨頭之際,你們可與魔鬼同行,直到你們下橋為止。」�

羅斯福所提到的「權宜之計」和「與魔鬼同行」,使達爾朗忐忑不安,他開始感到自己已處於日益孤立的境地。他在給克拉克將軍的信中寫道:「由各處獲得的消息,都證實了這樣一種看法,即我僅是一個被美國人擠干後將要扔掉的檸檬。」他還表白說,他並不計較個人地位,也並非出於驕傲、野心或有什麼打算,而是因為他在他的國家忝居要職而有責任這樣做。�達爾朗雖然口口聲聲忠於他的祖國,要真誠地與盟國合作,但他卻繼續為非作歹,我行我素,不聽忠告。達爾朗繼續任用維希官員,甚至那些同納粹密切合作而聲名狼藉的人。另一方面他把阿爾及爾的戴高樂分子關入獄中,封閉了他們的《戰斗報》,這就更加激起法國人民對他的仇恨。自由法國、地下抵抗運動以及英美報刊群起而攻之,強烈譴責達爾朗。1942年12月23日,達爾朗被年輕的戴高樂分子邦內·德·拉·沙佩勒刺殺身死。此後,吉羅便掌管北非的軍政事務。�

卻說英美軍隊在北非登陸完全出乎希特勒的意料之外,直到盟軍登陸的第一天,希特勒還一心想與維希政府建立全面合作,共同抗擊英、美聯軍。但到了第二天,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全面佔領法國,登陸科西嘉島,並在突尼西亞建立一個橋頭堡。11月10日下午,他發出了佔領法國南部的命令。11日早晨,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和義大利的6個師很快就佔領了法國的「自由區」,維希政府就此垮台。與此同時,德、意軍隊迅速佔領了科西嘉島和突尼西亞,並在突尼西亞集結了五個師的兵力,組成坦克第五集團軍,由阿爾尼姆將軍指揮,企圖制止美、英軍的前進。為了奪取法國軍艦,德軍於11月27日進攻法國南部的港口土倫。法國水兵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機智,鑿沉了軍艦。在港口沉沒的73艘軍艦中,包括1艘戰列艦、兩艘戰列巡洋艦、7艘巡洋艦,29艘驅逐艦和魚雷艇,以及16艘潛艇。法國的艦隊沒有落到軸心國的手裡。但是,盟國也沒有得到這批有價值的軍艦。�在北非登陸的戰役中,雙方損失都很小。從11月8日到13日,英美聯軍共損失2225人,法軍和居民損失約490人。盟軍登陸後,在當地居民的支援下,於11月底佔領了整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並進入突尼西亞境內,直逼比塞大和突尼西亞城下。�

1942年初至1943年2月中旬,美英軍進行進攻的准備。並確定由北非戰區副總司令亞歷山大將軍擔任這一戰役的前線總指揮。德軍得知這一消息後,以集結在突尼西亞南部的兩個坦克師於2月14日搶先發起進攻,乘機向北推進150千米。英美聯軍總部急忙抽調大批陸軍和航空兵投入戰斗,擊退了德軍在突尼西亞的最後一次反撲,並於2月25日恢復了原態勢。�

英美大軍在完成作戰准備後,於1943年3月下半月發起進攻。這時,亞歷山大指揮的第十八集團軍群,至少有20個師又4個獨立旅,人員和裝備齊全。而德、意聯軍只有14個師又兩個旅,人員和裝備的缺額很大,每師平均人數不超過5000人,且又處於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兩支大軍之間,態勢十分不利。隆美爾認為,軸心國的軍隊若再留在非洲,就等於「明顯的自殺」。3月9日,隆美爾請他的屬下阿爾林將軍代理指揮軍隊後,便返回歐洲養病,並向其上司要求迅速從北非撤軍。結果隆美爾成了希特勒眼中的「悲觀主義者」,從而失去了對非洲軍團的指揮權。�

1943年3月20日,英美聯軍以蒙哥馬利的第八集團軍為主力向敵人的主要陣地——馬雷特防線展開進攻。這條防線是法國人在戰前防備義大利入侵突尼西亞而修築的一條長達30多千米而且組織嚴密的防禦系統。現在義大利人竟在此防守,以對付英國人!在它臨海的盡端,陡峭的瓦迪濟佐是主要防線,正面一道防坦克戰壕和鐵絲網,從前線直到馬特馬塔的山丘為止。沒有可能進行迂迴行動,除非取道通往特巴戈山和梅拉布山之間那條峽道的一條彎路。如今,敵人已在這個隘口修築了工事,並由德國裝甲師和義大利步兵佔領著。�

但是,鑒於馬雷特陣地前線的實力,即由包括兩個德國師的六個師防守,並有第十五裝甲師作為後備,蒙哥馬利便決定在他的計劃里包括一支側擊縱隊,以便突破這個隘口,並在敵軍後方站住腳跟。一切准備就緒之後,就在3月20日午夜以前,由第三十軍在馬雷特防線的沿海地區發動了主要進攻。第五十師跨過了瓦迪濟佐,並且取得了立足之地。但這里的隘口要塞的確比預期的還要困難。盡管工兵做了不懈的努力,無論坦克或防坦克炮都不能越過。次日全天,這個師守住了陣地,但在22日,德國第十五裝甲師的猛烈反攻迫使他們撤退了。當晚他們撤到了瓦迪濟佐的對面。�

4月6日,英國第八集團軍又為一次新的進攻做好了准備。瓦迪阿卡利特本身是一重很大的障礙,北面有群山居高臨下監視著,因此整個戰線形成了一條自然的強固的防禦陣地。蒙哥馬利以他特有的手法利用了炮兵。在黎明前,英國第五十一師和第五十師以及第四印度師,在密集的炮火支援下,不顧激烈的抵抗而發動了進攻。敵軍也進行了堅決的反攻,所以直到傍晚才攻克這一堡壘。就這樣,在盟軍的連續打擊下,德、意軍面臨被合圍的威脅,不得不北撤馬雷特防線的守軍,並於4月中旬退至突尼西亞北部,終於成了「瓮中之鱉」。

1943年4月19日,盟軍集中優勢兵力發起總攻。英軍第八集團軍自南向北實施突擊,美英聯軍自西向東發起進攻,經過18天的戰斗,於5月7日分別攻佔了突尼西亞城和比塞大港。在這一戰斗中,盟國空軍又做出了一次十分出色的努力,一天之內竟出擊2500架次之多。幾個星期以來,軸心國空軍已逐漸潰敗,在這一危機面前,只能出擊60架次作為報復。戰事的高潮已近在眼前。在海上和空中已經建立了徹底的無情封鎖。敵人在海上的活動已經停止,空軍的努力亦已告終。守軍在向德國最高統帥部報告中哀嘆道:「守不住了!在敵人的勝利中,英美空軍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從而在突尼西亞導致德意橋頭陣地的毀滅。現在我們已經到了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地步,願上帝保佑!」�

但是,上帝並沒有保佑他們,在盟軍強烈的打擊下,25萬德、意軍隊由於沒有運輸船隻可供撤退,便於5月13日宣告投降。至此,盟軍在北非已全部肅清德、意軍隊,從根本上改變了地中海的形勢,並為爾後在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創造了良好條件。

『伍』 德國二戰時第一次入侵非洲哪個國家

1939年4月7日,歐洲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歐洲的另一個法西斯國家義大利就開始了對阿爾巴尼亞侵略,隨後又在1940年10月28日進攻希臘,可是義大利不但未能佔領希臘,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但這時德國開始介入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開始與希臘人作戰,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英國人雖然支援希臘,最後還是無法取勝,納粹德國的軍隊在4月27日進入雅典。之後德國又開始發動對克里特島的攻擊,6月1日克里特戰役結束,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
英國和希臘的最後幾支武裝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爾乾落入納粹手中之後,希特勒終於可以無顧慮地發動對蘇聯的襲擊了。

北非戰役開始於1940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義大利軍隊的襲擊。隨著由埃爾溫·隆美爾(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戰事在1941年的阿拉曼(El Alamein)達到高潮。1942年7月1日至7月27日,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和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然而,就像在蘇聯一樣,德國人的後勤供應跟不上,讓英軍有機會阻擋他們進攻。

10月23日到11月3日是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這次是英國人採取了主動。因為德意聯軍佔領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佔整個埃及,繼而威脅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切斷英國與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聯系。英軍必須設法阻止德意軍隊的進攻。10月23日夜,英軍1000多門大炮齊發,向德意軍隊發動強攻。一個多星期後,十萬多德意軍隊損失過半,防線崩潰,被迫西逃。隆美爾一路撤退到了突尼西亞。

1942年11月8日,英美軍隊在「火炬行動」中登陸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當地維希法國的部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終德意部隊遭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部隊的夾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盟軍部隊在1943年5月13日將德意部隊完全趕出非洲。在北非戰場上,25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

閱讀全文

與德國從哪裡登陸北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6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8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2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4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6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0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