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能具體介紹下德國的古典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指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哲學。
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第一個走出德國古典哲學的人,而不是最後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之一更是在哲學史占據著樞紐的位置,將傳統形而上學推向頂峰的同時,黑格爾又是第一個對現代性展開批判的哲學家,為現代西方哲學的興起奠定基礎。
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歷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范疇,標志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在這一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哲學家有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人。
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前人的思想成果,並對其產生了直接影響,主要有:以笛卡爾、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的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在總結前人哲學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並討論了一些重要的新哲學問題,將哲學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1)德國古典哲學主要特徵是什麼擴展閱讀:
德國古典哲學的影響:
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批判宣告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德國古典哲學的直接繼承者,已步入世界歷史舞台。
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就,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把辯證法從神秘哲學體系的束縛中解救出來,批判了費爾巴哈的人文主義,吸收了他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核心。
他們把辯證法與唯物主義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創了哲學史的新紀元。德國古典哲學的重大歷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出現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淵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德國古典哲學
⑵ 馬克思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各有什麼特點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是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論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它是一個相對真理。
2.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及其代表人物:費爾巴哈的辯證法,黑格爾的唯物論。
3.描述兩者關系。a.(聯系)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辯證法和唯物論。b.(區別)它繼承和發展了德國的古典哲學,第一次歷史性的將唯物論與辯證法有機結合,而不是簡單相加,因此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兩大組成部分;實踐概念是它的基礎,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也第一次將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歷史唯心主義予以修正,避開了前人在研究歷史發展的決定問題時常陷入的唯心主義陷阱。
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對德國古典主義哲學的批判性繼承。(注意,這里一定要用批判性繼承,而不能用二樓那位朋友的選擇性繼承,因為新教材和新版本的馬哲都改成批判性的了,這也是否定之否定關里的遣詞)
備註:在論述兩者關系的這類哲學題目中,一定要對對比對象進行概念闡述,既(是什麼)。
然後闡述關系的時候,必須就概念的區別與聯系進行闡述,注意,是區別與聯系兩個方面,這兩方面都闡述清楚才是對關系的正確闡述,要不在改卷時,肯定被扣分,而且會比較重~希望能幫到樓主
⑶ 德國古典哲學以其對世界的哲學
德哲學之地位與影響解析
學術雜志網 | 2012-06-17
一、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來源及對後世的影響
從德國古典哲學同它產生之前的西方哲學思想聯系來看,德國古典哲學不僅是對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西方近代哲學尤其是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18 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的系統總結和發展,而且是對中世紀經院哲學、基督教神學思想的一種系統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礎之上的清理,也是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思想的一種發揮或發展。從德國古典哲學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當代西方哲學的關系來看,它不僅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的理論來源,而且幾乎是全部現代哲學批判討論的對象和藉以出發的起點。
二、整個德國古典哲學都帶有非常明顯的「體系化」特徵
德國古典哲學家們都非常注重藉助於「體系」來總括以往的哲學並展開自己的哲學思想。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把自己成熟時期的哲學叫做「批判的哲學」。這種哲學是由《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構成的。黑格爾把絕對理性或理念的運動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理念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階段;理念「外化」為自然的階段;理念由外在的自然「回復」到自身、逐步達到自我意識的階段。他據此把自己的哲學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學,研究理念自在自為的科學;自然哲學,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學;精神哲學.研究理念由他在回復到自身的科學。精神哲學又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絕對梢神」三個環節。黑格爾由此完成了龐大而宏偉的哲學體系的建構。最後,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進行了系統的批判,他把自己哲學的對象規定為「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試圖從人和自然出發來建立人本主義的和唯物主義的哲學新體系。
三、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即從一個體繫到另一個體系的過渡,是有著內在的可循邏輯規律
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書中寫道:「在法國發生政治革命的同時,德國發生了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的。他推翻丁前世紀末歐洲各大學所採用的陳舊的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體系。……德國哲學從康榴到黑格爾的發展是連貫的,合乎邏輯的、必然的。」[2]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之所以有著內在的邏輯規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古典哲學家們探討的問題無法迴避自近代以來日益清晰地呈現出來的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關系問題,而且他們中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經自覺地認識到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當中最基本的問題。正是由於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展開自己哲學研究的過程中,始終是圍繞思維與存在或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展開的,因此,他們各自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案,就很自然地表現出邏輯上層層推進的趨勢。
四、德國古典哲學在以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為中心線索逐步展開的過程中,也在越來越深刻的意義上實現著認識論、本體論、邏輯學和方法論的統一
在康德哲學中,認識淪被間時說成是「先驗邏輯」.因此初步實現了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一。由於康德把通常把反映外界事物的經驗看作先天的直觀形式和知性范疇加於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性材料的結果,因此,他的先驗邏輯或認識論實際上也具有一定的本體論或存在論的意義。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把認識論、邏輯學和本體論統一起來。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認識論、本體論、邏輯學和方法淪的統一,最終在黑格爾哲學中系統地完成了。
五、德國古典哲學對後世的影響
德國古典哲學不僅體現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對以往備派哲學進行總結和概括的努力,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對他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歷史、科學和一般的文化背景。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人的關注,看到對人的理性、自由和天賦權利的尊重,以及堅信社會進步等觀念。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演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典哲學問德國當時的文學藝術,特別是「狂朗突進運動」和「浪漫主義運動」,存在著密團而深刻的互動關系「,文學和戲劇在我們所考察的那個時代的哲學傳記中起了重要作用」。[5]總之,德國古典哲學是一種世界歷史性的文化現象。德國古典哲學的每一位哲學家都試圖通過自己的思想工作,對以往各派哲學思想進行批判和總結,因而把哲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並為哲學在現代的進一步演進奠定了宏偉的基礎
⑷ 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容
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哲學典型地體現了古典哲學的基本特徵,以重建形而上學的方式將古典哲學的基本觀念發揮到了極致,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它的理想,因而我們通常稱之為「德國古典哲學」。
「古典」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古典的風格,二的指學術的典範。這一時期的哲學家們仍然相信,所有的哲學問題終究要以形而上學問題的解決為其基礎和前提,並為此向形而上學的頂峰發動了一次最富有成效也是最後的沖擊。由此,德國哲學家們建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形而上學體系,堪稱西方哲學的典範。
德國哲學家們所面對的問題:1.經驗論與唯理論在認識論方面的爭論陷入了僵局;2.科學理性與自由發送沖突;3.形而上學名存實亡。
德國哲學具有思辨性、辯證性和體系性等顯著的特徵:
①德國哲學有思辨的傳統。艾克哈特和波墨思辨的神秘主義、萊布尼茨及沃爾夫的唯理論,以及宗教改革的精神,都表現出了思辨性的特點。德國哲學最純粹地體現了哲學的思辨性,完全是「從概念到概念」的思想操作。
②德國哲學的思辨性與它的辯證性是分不開的。哲學家試圖超越近代哲學的「知性思維」,主張以辯證法的形式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內在本質,形成了一種概念的辯證法。
③德國哲學的思辨性和辯證性為哲學體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使得德國哲學創造了有史以來最龐大壯觀的形而上學體系。
④除此之外,德國哲學非常重視對古代哲學之傳統的繼承和發展。
⑸ 德國古典哲學的特點
德國古典哲學的特點?我來回答,德國古典哲學廣泛吸收了以前哲學家們的思想成果,對它有直接影響的主要是:以R.笛卡爾和B.斯賓諾莎為代表的理性主義學派、17~18世紀英法經驗主義學派和啟蒙運動學派、德國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和以G.E.萊辛為首的啟蒙運動學派。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在總結前人哲學學說的基礎上,提出並探討了一些新的重大哲學問題,把哲學思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學派。在哲學基本問題上,康德是二元論者,費希特是主觀唯心主義者(另有一種意見認為費希特後來已傾向於客觀唯心主義),謝林和黑格爾是客觀唯心主義者,費爾巴哈則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然而德國古典哲學又有其內在的首尾一貫的發展規律,康德開始了德國哲學的革命,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最後由黑格爾集德國唯心主義之大成,完成了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到了費爾巴哈,德國哲學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費爾巴哈對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進行了批判和清算,重新確立了唯物主義的權威,但同時也充分暴露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根本缺陷,表明它在原有的基礎上已不可能繼續前進了。這樣,德國古典哲學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宣告終結。
⑹ 德國古典哲學的內容
1.《純粹理性批判》:整個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和影響最深遠的著作之一,改變了整個西方哲學前進發展的方向和進程
哲學中的「哥白尼革命」,康德的「第一批判」。
哲學乃一切哲學的知識之體系。吾人若以哲學指評衡「一切哲學化企圖」之原型而言,又若此種原型為評衡各種主觀的哲學(此種哲學之結構,往往分歧繁復而易於改變)之用,則此種哲學必須視為客觀的哲學。
彼等乃知理性之所能洞察者,僅限於理性按其自身之計劃所產生之事物,又知理性不容其自身機械的為自然所支配,必以依據固定法則之判斷原理指示其進行途徑,而強抑自然以答復理性自身所規定之問題。
本書是康德全部哲學著述中意義最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
本書的根本思想是通過對理性本身、即人類先天認識能力的批判考察, 從而確定理性能認識什麼和不能認識什麼,在這基礎上對形而上學的命運和前途作出最終的判決和規定,其使命是為真正的、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提供堅實可靠的基礎。
2.《實踐理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的歸宿和目的,康德被譽為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
康德是我們民族的摩西,帶領我們走出了埃及的頹敗,進入了自由而孤獨的沙漠,他從神的山巔上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法規。
——荷爾德林
概念只要與對象發生關系,不論對於這些對象的知識是否可能,它們都擁有自己的領地,這個領地僅僅是依照它們的客體所具有的對我們一般認識能力的關系來規定的。
我們全部認識能力有兩個領地,即自然概念的領地和自由概念的領地;因為認識能力是通過這兩者而先天地立法的。現在,哲學也據此而分為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
《實踐理性批判》出版於1788年,是康德思想的核心部分。全書包括「純粹實踐理性的原理論」和「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兩大部分。該書的重要理論意義在於,它把人的主體性問題突出出來,強調了人格的尊嚴與崇高,表現了強烈的人本主義精神。
3.《判斷力批判》:德國古典美學的奠基之作
它對費希特、席勒、謝林、黑格爾、叔本華等人,乃至整個歐洲和後世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我們有一單純的審美判斷力的機能,無概念地對諸形式來下評判,並且在這種單純評判上發現一種愉快,我們同時使它成為每一個人的例則,這種判斷並且不是建基於一個利益興趣,也不導致這樣一利益興趣。
另一方面我們也有一種知性判斷力的機能,對於實踐格律的單純諸形式規定一種先驗的愉快,我們使它對每個人成為規律,我們的判斷力也不是建基於一個利益興趣,卻仍然導引出這一利益興趣。
此書分《審美判斷力批判》與《目的的判斷力批判》兩部分。前一部分,重點分析美和崇高兩個范疇。後一部分則從審美判斷力的「主觀合目的性」轉向對自然界有機體組織的「客觀合目的性」的探討,辯證地表述了康德自己的自然觀。
⑺ 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概念
從哲學上考察,古典主義是與唯理主義相適應的,它是在當時流行於整個西歐的唯理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形成的。唯理主義以笛卡爾(1596-1650)為代表,他主張一切以合乎情理為原則,主張拋棄傳統偏見,反對中世紀的神學世界觀,反對盲目信仰宗教權威和經院哲學,把理性看成是知識的唯一源泉。認為感性材料會欺騙人們,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唯理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它在古典主義中起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主義也可稱為文學上的唯理主義。
德國古典哲學的當代理解可從兩個維度入手,一是空間的維度,另一是時間的維度。
從空間的維度講,可從以下三個方面思考德國古典哲學:其一,作為知識體系的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是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等思想家對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的客觀世界、社會生活、思想意識中普遍性問題的邏輯認知和理性整合,也是他們將古代至當下生活的時代所面對並為他們所重視的文化景觀、歷史事件、科學知識、特別是哲學文化思想遺產的梳理和反思。新康德主義思想家李凱爾特曾指出,人類有兩種科學:一種科學是關於客觀自然的科學,稱為自然科學;還有一種是關於人類生活與人類文化的科學,叫文化科學。德國古典哲學屬於後一種科學。它不僅表明德國古典哲學是對世界的一種描述、表達和判斷,具有某種反映世界的意識真實性。而且,它可通過公共教育活動、公共文化傳播活動、社會公共運行、生產勞動、公共道德實踐以及其他公共活動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最終影響人們的生活行為和思想行為。因此做為科學的德國古典哲學又具有知識的客觀性。其二,作為歷史具體境遇中的意識價值評估體系的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古典哲學也可以視為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在其各自的歷史境遇和文化生活中對於所面對的人類歷史、自身所處的社會生活和所思想著的文化意義的領悟、思考、檢視和評估。在這個層面上,德國古典哲學具有價值的合理性。哈貝馬斯說,合理性指意見或行為的可論證性。德國古典哲學是一種思想行為,它的有效性的最重要方面就在於必須而且是現實地被所有與之照面的人所論證、評論,它本身的生命力就居於被他人論證、評論的閱讀與思考過程之中。其三,作為當下文化場景中的一種文化視域,德國古典哲學既可以被視為當代正在參與思想生活的精神資源,又可以被理解為當下值得堅守的或反思的亦或批判的闡釋立場、文化智慧和文化價值,而這正是它在現世還有存在合法性的依據。
從時間維度上講,要思考德國古典哲學在思想史當中與各種社會事件和思想事件的內在關系。只有這樣,才能顯現出它的「澄明」,發現它的底蘊,找到它的運行機制,窺見它與當代文化場景的結構關系和相互之間的功能互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實現對德國古典哲學理解的轉換。這其中涉及到以下一些問題,包括:德國古典哲學與德意志民族文化、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新教改宗、近代市民社會、法國大革命等等的關系問題。這些問題曾被多次解釋,但卻至今未能澄明地敞開,甚至對德國古典哲學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誤讀、誤解就來自於這些解釋之中。
德國古典哲學的當代理解,需要在不同的層面上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與路徑。就具體的學術研究而言,應倡導文本研究、文獻研究、文化研究三位一體的研究方法和路徑。長期以來,國內學者或囿於外語水平偏低、或由於國際交流不夠、或不能擺脫傳統的研究理路,結果在德國古典哲學的研究上,我們至今未能有自己的當代理解。無論是應對全球化國際學術場景的挑戰,還是適用國內有中國特色的學術建設的需要,都應當改進這種境況,從而為更有效地研究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發展、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關系等重大理論問題提供學術基礎。
德國古典主義哲學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
德國古典哲學是西方哲學思想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它經歷了從唯心主 義到唯物主義兩個發展階段。康德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創 始人,他建立了實質上是先驗唯心主義的調和矛盾的哲 學體系和不可知論。費希特從唯心主義立場上繼承和批 判了康德,建立了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謝林改造了 費希特的主觀唯心主義,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的同一哲 學」≮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 繼承前輩哲學家的基礎上,創建了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 體系。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批判了宗教神學和黑格 爾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建立 了人本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的最大成就 是唯心主義辯證法。康德肯定了人的心理結構和知性范 疇的意義,看到了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揭示了理性思維 產生矛盾的必然性。費希特揭示了自我」與非我」、主體 與客體的辯證關系。他在自我」既是認識的主體又是行 動的主體的規定中,抽象地闡述了精神的能動作用,以及 理論和實踐的辯證統一。謝林更明確地敘述了自我」與 非我」、主體與客體的對立統一關系,為黑格爾辯證法的 產生作了更為直接的思想准備≮格爾系統地發揮了康 德、費希特和謝林哲學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思想,全面闡 述了辯證法的主要內容,並把它提升為客觀真理和普遍 規律≮格爾把發展的觀念應用於人類社會,揭示了某些 歷史辯證法,從而在他的哲學中包含了許多歷史唯物主 義思想的萌芽。但是,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認識論和辯證法 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因而是不科學、不徹 底的。這種體系和方法的深刻矛盾,是德國資產階級既要 求革命又害怕實際斗爭,既反對封建主義又向封建勢力 妥協的階級性格的反映。德國古典哲學從康德到黑格爾 和費爾巴哈的發展是一個合乎邏輯的過程,也是德國當 時社會關系的必然產物;它為德國1848年資產階級政治 革命作了先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改造了德國古典 哲學,尤其是批判地改造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哲學,批 判地繼承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 義的基本內核」,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德國古典哲學 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