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聯邦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是在
德國19世紀末就是歐洲第一工業大國,但論經濟則在20世紀初才超過英國。一戰前德國也是世界第二工業大國,規模上次於美國。但質量上,德國第二沒有人說自己是第一。一戰前德語也是世界上的科學語言,在工業科技的學術界比英語地位高。但是一戰後,德國所有殖民地被瓜分,本國領土被割讓八分之一。二戰後,領土又被割讓,11萬平方公里給波蘭,2萬給俄羅斯(就是東普魯士的一半,加上科尼斯堡,康德一生的居住地,變成俄國的加里寧格勒,從此一個繁華的大學城、港口城就衰落了),德國領土由一戰前的55萬平方公里縮小為35萬平方公里。很多學者拿德國二戰後迅速崛起,又成歐洲第一和世界第三經濟大國(1970年左右,此時主要是西德,領土又不含東德的11萬平方公里,只有24萬,可以想像德國人是多麽強大)為例,證明希特勒的生存空間理論是錯誤的,你看德國領土變小了不是經濟依然很強?大錯特錯的專家學者。如果德國保有原來的55萬平方公里,那麼其與經濟規模至少能增加20/55,德國目前糧食自給率是150%左右,而法國是300%左右,這就是領土的作用。
推薦一部小說,《復活之戰斗在第三帝國》,這部小說沒有完成,但是寫的非常好。希望作者能完成,我用了3天時間看完,很有感觸的。
有一個博士論文,《納粹德國的農業政策研究》,研究很透徹。
有一本外文書,名字叫神馬忘了,就是說二戰的起因很大就是因為食物。
還有,對德國感興趣,如果要深入,還要懂一點德語。德語詞法很復雜,英語簡單的my ,德語要分陰陽中三性、一二三四四個格,單復數,共3*4*2=24種變化,不懂規律絕對能搞死人。Wer niemals Deutsch studiert,kann sich keine Vorstellung machen,wie kompliziert diese Sprache ist. 但是德語只有六種時態,比英語簡單。法語詞法倒是簡單些,沒有變格,但是時態20幾種,也搞死人。
武漢大學的李工真對德國研究的不錯,雖然他喜歡吹牛,跟他在車上聊天時盡是罵中國各種不好,德國各種好。但是他的書還值得一看。
Guten Abent!
『貳』 各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間。英國領先各國,而後的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各是在何時開始的
英國是1765年開始的;法國、美國幾乎同時,是18世紀末;德國是19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
『叄』 歐洲各國開始工業革命的時間
歐洲各國的工業革命時間:
1、英國最早具備產生工業革命的條件。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的工場手工業在棉織、采礦、冶金、制鹽、玻璃等行業中迅速興起。18 世紀60 年代,英國工業革命首先從棉紡織業開始。1733年J.凱發明飛梭,提高織布效率一倍。1767 年J.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1770年取得專利。1769 年,R.阿克賴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1年在克隆福特創辦第一個棉紡廠。
2、法國是18世紀末開始。法國在18世紀末開始資產階級革命後,通過統一度量衡和關稅來統一國內市場。到19世紀60年代後期,工業革命已經完成。
3、德國工業革命在19世紀40年代末期大為發展。棉紡織業中心在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諸邦,1847年始用蒸汽機作動力,50年代出現股份公司辦的大工廠。麻紡織業因農村家庭轉向棉紡織業而衰落。毛紡織業在20年代曾發展為小型工業,但在19世紀中葉衰落,德意志統一後恢復成為大工業。
4、19世紀30年代,俄國工場手工業達到相當規模。大商人、包買商、富農和一部分經營商品化農業和工場手工業的地主貴族積累大量的資本,具備從事機器生產的條件。國內外市場進一步擴大,俄國工業革命的條件基本形成 。俄國工業革命中 ,鐵路在各個階段都起到帶動作用。1851 年連結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鐵路通車。
1861年以前形成3個工業中心:①烏拉爾。②中部工業區。③波羅的海沿岸工業區。
5、其他歐洲國家最遲基本上也都是19世紀上半葉就開始。如中歐如波蘭 、波希米亞(捷克),南歐如米蘭、加泰羅尼亞,到19世紀末都已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工業革命。
歐洲工業革命通常指歐洲資本主義的機器大工業代替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工場手工業的革命。亦稱產業革命。它既是生產技術上的革命,又是社會生產關系的重大變革。始於18世紀60~80年代,結束於19世紀末。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商品經濟最終取代了自然經濟,手工工場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工廠,這是生產力的巨大飛躍。
『肆』 德國是在哪個工業化歷程後首次成為世界性強國的,該工業化歷程的標志是什麼
是二戰時候,今天發達國家都已經去工業化了
『伍』 為什麼德國是世界上的工業大國之一
因為德國是世界上最早一個普及教育的國家.外交奇才普魯士首相俾斯麥上任後,採取鐵血政策,將德國經濟軍事化,並通過一系列外交手段和戰爭統一德國.
對於人的著重培養,以及狂熱的尚武思想,使得德國的重工業在德國統一後迅速發展,最終超過英國,成為歐洲工業第一大國.
一戰戰敗後,雖然要割讓大塊土地,賠大量戰爭賠款,但是德國的工業實際上並未受損,這也是二戰前德國重新崛起的原因.
二戰前,希特勒實施了四年計劃,全德國的人民,為國家工作12個小時甚至更多,並且只需要國家管飯,而不拿國家一分錢的工資,就這樣瘋狂的發展,讓德國重新成為了歐洲強國.最終發動了二戰.
二戰後,德國雖然到處是廢墟,工業被盟軍炸得支離破碎.但是由於戰後的冷戰,德國充當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間勾心鬥角的前線,德國實際上得到了英美蘇等國大量的援助,經濟實力和工業實力,早就恢復到了戰前水平,並且遠遠超越,再次趕超英國.
以上就是德國的崛起之源,歸根結底,是對於人才的培養,和國民的無私奉獻.
『陸』 哪一次科技革命是德國開始成為製造強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地點:英格蘭中部地區
第二次工業革命(Second Instrial Revolution)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1870年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典型特徵為自動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Siemens)製成發電機,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Gelam)發明電動機,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迅速發展起來。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根據這一現象,對電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進一步完善電學理論的同時,科學家們開始研製發電機。1866年,德國科學家西門子製成一部發電機,後來幾經改進,逐漸完善,到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電動機的發明,實現了電能和機械能的互換。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機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
『柒』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
不是,第一個是英國。它在18 世紀中期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成為最早的工業化國家,德國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成為工業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