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戰法國戰役中盟軍與德軍兵力差不多,為什麼一被包圍就輸了
1940年5月10日,「法國戰役」正式打響。德國共出動了132個師,約27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約7500門火炮,約5100架飛機投入戰斗。法國、英國、比利時、荷蘭組成了盟軍部隊,共出動134個師,約58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約14000門火炮,約2600架作戰飛機投入戰斗。
有人可能還會疑問,為什麼盟軍不向後突圍,卻要選擇「敦刻爾克大撤退」呢?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容易想得通。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由此可見在戰場上,進攻方和防守方完全是處在不同頻道上的。德軍進入法國本土的兵力雖然遠沒有包圍圈中的盟軍人數多,但卻可以以逸待勞守衛住那些關鍵節點。而且德軍實施包圍的A集團軍配備了大量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盟軍若是想靠兵力優勢突出重圍,結果只能是有去無回。
事實上,盟軍也做過向後突圍的嘗試,但很快就發現這根本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盟軍的突圍也並非全然是無用功。當時德軍不少高級將領都擔心A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前進太快,在受到盟軍反擊後,德軍統帥部立即下令先頭部隊放慢腳步,等待後續部隊跟上。這為盟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所以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盟軍唯一的生機就是走海路撤往英國。如果在「敦刻爾克大撤退」期間德軍逼近的更緊迫些的話,恐怕盟軍真的就只能被趕下大海了。
『貳』 二戰時期德國打的過盟軍嗎
打不過,不然德國怎麼會戰敗了呢?
具體來說,二戰前期德國用閃電戰擊敗波蘭、比利時、法國,佔領歐洲大部,這時德國處於攻勢。進攻蘇聯是一個轉折點,戰局在東方與蘇聯陷入膠著,在西方與英、美陷入空襲戰和海上襲擾戰。珍珠港事件之後,同盟國與軸心國才正式成型,美國攜強大工業生產能力參戰,德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諾曼底登陸後,同盟國在與德國的直接交手中,佔有空中和後勤的絕對優勢,德軍再強,也只是增加一些技術上的難度而已,更何況他們還要同時對付東面的蘇軍。
『叄』 二戰時德國軍事力量強大,為何還輸給盟軍
早在1942年,德國人就研製出了可應用於實戰的梅賽施密特ME-262噴氣式飛機,ME-262與之前的螺旋槳飛機相比,除了發動機採用機採用兩台900千克推力的容克 Jumo 004B-1噴氣式發動機,在外型上的一個特點是機翼採用了後掠角設計,提高了飛行速度。ME-262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870公里/小時,而盟軍主力戰斗機P-51D野馬最大速度每小時700公里。ME-262的大口徑航炮顯示出對大型目標的有效摧毀力,高速飛行保證了自身的生存能力。
盡管如此,根據德國的記錄,在戰爭結束之前me-262擊落過超過500架盟軍飛機。戰後盟軍和蘇聯各自得到了一部分德國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及專家,這成為了蘇聯和美國在日後進行軍備競賽的技術基礎。作為世界上最早的噴氣式戰斗機,ME-262和它的飛行員都成為了被重點關注的對象,贏得戰爭的各方甚至不相信ME-262會有如此出眾的性能。
『肆』 二戰盟軍使用的卵型手雷和德軍的棒式手雷,誰的性能好
對於任何一支軍隊而言,手榴彈都是一款不可缺少的武器,無論是在室內近距離的戰斗中,還是在野外清除角落中的敵人,手榴彈都是非常合適的裝備。而只要是看過一些二戰影視作品的人都會發現,德軍和盟軍使用的手榴彈可謂是截然不同。德軍都偏好使用一根長長的木棍一樣的手榴彈,而盟軍則更加喜歡使用像雞蛋一樣的卵型手榴彈。那麼為何德軍和盟軍偏好的手榴彈外形如此不同,而雙方使用的手榴彈優劣究竟如何呢?
盟軍尤其是美國軍隊介入戰場的時間較晚,由於美國強大的國力,能夠大批量生產卵形手榴彈,尤其是能夠大批量生產卵形手榴彈所使用的鋁制翻板擊針引信。MK2就是一款十分經典的手雷。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生產的Mk2手雷總生產就超過4000萬枚,裝備范圍更是遍及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