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二戰後德國是怎麼活過來的

二戰後德國是怎麼活過來的

發布時間:2023-06-16 07:31:24

❶ 日本和德國是如何只用了二十年時間,從廢墟中重生的

二戰結束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和德國,也算是過了一段苦日子。國家處於無政府狀態,秩序混亂,生產停滯。城市一片廢墟,大量的難民流離失所,失業人群大幅增加。曾經衣冠楚楚的白領們,甚至都淪落到在垃圾桶里找麵包。他們正在為自己曾經的惡行付出代價。


當然,教育不能不提。在麥克阿瑟的改革下,日本教育模式被全盤美國化,其原本為天皇效忠,服從式的封建教育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以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為目的自由教育。而且日本還對於教育大力度扶持,從學校的硬體設施,到教學的軟體升級。這保證了日本在後來發展過程中的人出儲備支撐。

❷ 為什麼二戰結束後德國能迅速重建

一百年太久,這個國家從一片廢墟到滿血復活只花了30年時間。這個程度可能中國也做不到!

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在戰敗之後向各個國家付出了大量的賠償款,並不比一戰少,而在二戰之中,德國國內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經濟又停滯了,蘇聯攻入德國後幾乎將整個德國搬空。

二戰期間,美國和英國也對德國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地毯式轟炸,城市被毀,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工業基礎基本上全部被毀。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是如何迅速崛起的呢?

這其實還是要靠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因為美國不想讓蘇聯有機會率先對歐洲提供援助,從而使得歐洲部分地區被蘇聯控制,所以美國就率先向歐洲部分國家提供援助了,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讓德國活了過來。

而德國本身就是一個經濟發達國家,原本就有很好的工業基礎,所以在美國的經濟援助之下,很快就重建了城市和工廠,德國人將德國軍隊和納粹分的很清,對內肅清「納粹元素」,摒棄絕大部分納粹時代決策方式,在內政上否定納粹歷史,並主動嚴打納粹殘留。擺出一個「新德國」的姿態。戰爭結束,他們也很開心,戰後重建都很積極。

二戰後的幾十年裡德國比中國發展好沒任何好奇怪的。如果踏踏實實做事的人得不到回報,比整天胡作非為的表現還差,這個世界就不正常了。

❸ 德國是如何在二戰結束後迅速崛起的

用唯物主義的思想解釋,高素質的人民和優秀的政府就能造就強大的國家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論調。 真正的東西可能我們還遠沒有揭示出來,而且可能某些人反對揭示它。 實際上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日本和德國即使 戰敗了,仍然處於整個世 界資本主義鏈 條中,而且都由於其特殊的重要地位而沒有受到進一步的削弱,甚至還有很多來自美國的援助。所以他們能很快重新建立工業體系,並且在美國主導下的世 界經濟鏈條 中占據有利地位(也就是說仍然處於剪刀差關系的有利一邊)。 大家可以想想,優秀的 政府 是依靠人民建立的,高素質的人民是依靠教育培養的,沒有最初的物質投入到教育中,什麼優秀 政府 ,高素質人民都不會出現。

❹ 二戰後的德國,人民生活是怎麼樣的

二戰後的德國人民生活是水深火熱的,不僅僅要面對經濟蕭條,還要面對生活必需品缺乏的情況,在後面有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才恢復了一些。

三、馬歇爾計劃對歐洲的援助幫助了民眾生活恢復正常了一些。

其實除了德國,還有很多歐洲國家面對著同樣的狀況,而美國怕蘇聯因此侵佔歐洲,便退出了馬歇爾計劃,向歐洲國家發動經濟援助,並且大部分都是無償的,只有小部分的才是貸款。這一計劃直接是讓德國等歐洲國家恢復了生機,畢竟有了一定的資本便能夠慢慢帶動國內經濟的復甦,也讓本國人民的生存有了保障。

❺ 二戰後被廢墟包圍的德國人是怎麼生活的

在戰爭結束的最初一段時間里,200萬德國人被迫離開德國被佔領土,把他們的家鄉留給俄羅斯人、波蘭人、捷克人和立陶宛人。他們向麻風病人一樣被從勝利者佔領的各個地方掃地出門。無家可歸的德國人心驚膽戰、半飢半飽的在路上跋涉,他們帶著破碎的靈魂,也不知道未來在哪。在戰爭結束以後,總共有1500萬德國難民被迫離開自己的故土,其中包括250萬俄羅斯日耳曼族。幾乎有200萬日耳曼族死於強制遷移。

❻ 不管是一戰還是二戰,德國戰敗後,為什麼能迅速恢復

德國,可以說是一個傳奇的國度。德國人的祖先是古代居住在歐洲中部的日耳曼人。10世紀的時候,日耳曼人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後來卻發生了分裂。1871年,普魯士王國統一了日耳曼人建立的德意志帝國。他先後兩次挑起世界大戰,兩次都是以失敗告終。、1945年分裂成為了東西兩部分。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加入了聯邦德國,最終實現了統一。但是,我有個疑問:挑起兩次世界大戰,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的德國,為什麼可以迅速恢復和發展呢?

❼ 二戰後的德國,是如何恢復國力和經濟的

德國真正的崛起之迷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❽ 德國原本是一個不太強的國家,為什麼能在二戰之後迅速崛起

說起二戰,我們現在都知道是因為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大法西斯國家挑起的,從而引發了人類歷史上最災難深重的一次戰爭。後來二戰的結束,當然也是伴隨著這三個國家的失敗而來的,作為戰敗國,這三個國家自然是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原因二:有援助

前面說到第一個原因里,他們具備崛起的必要條件,但是還缺少一件東西,那就是錢。所以這第二個條件,就是錢,這時,一個重要的角色出場了,那就是美國。美國當時給日本和德國都提供了援助,而且一開始給日本的援助還是無償的。

❾ 為什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能快速崛起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能快速崛起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依託於其強大的科學技術。聯邦德國科技基礎雄厚,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科研部門與經濟部門的合作,促進技術創新,使國家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由企業根據市場的需要進行,並得到了國家的經濟援助和享受優惠的稅收政策。

2、利用外國資本。戰後初期的馬歇爾計劃增加了聯邦德國的工業發展資金,擴大了就業,增加了稅收,引進了新技術和新設備,加速了經濟的發展。

3、國民經濟的非軍事化。戰後德國人不能在國際上扮演重要角色,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來並在很短時間里在經濟上打敗了當年的戰勝國。

4、法德矛盾的緩和與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的發展走出了冤冤相報的怪圈,並走上了「歐洲自主」的發展道路。

1951年4月,以法國、聯邦德國(西德)為代表歐洲六國正式簽訂《煤鋼聯營集團條約》,至此引發法德百年沖突的兩國邊境的煤鋼資源將被置於兩國共同參與管理的聯合機構之下,它結束了兩國爭端的根源,使法德之間的關系得到了根本的糾正。

1958年,六國又組成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日益走向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重要力量,推動了法德關系的改善和德國經濟的發展。

5、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聯邦德國政府通過建立國有經濟,制訂法令政策調節國民經濟等方面對經濟進行有效的宏觀管理,並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這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6、進行社會政治改革。戰後,德國清除法西斯主義,建立民主化的國家,給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權利,並推行較為廣泛的社會福利制度,防止人民的極端貧困和社會動盪,為資本主義發展創造了比較穩定的社會形勢。

7、聯邦德國人民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和他們的辛勤勞動。1950年聯邦德國的在校大學生為10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21名大學生,到1970年增加到41萬人,平均1萬名居民中就有68名大學生。此外,聯邦德國還非常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由於教育和訓練,聯邦德國就業的勞動者的科學知識和技術水平普遍提高,再加上聯邦德國人民的敬業精神,極大地促進了聯邦德國經濟的騰飛。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後德國是怎麼活過來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