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戰時德國最先侵略的是哪個國家
1935年至1939年的歐洲局勢,納粹德國在中歐迅速崛起,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加入第三帝國,捷克全境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立陶宛的克萊佩達地區(德國叫默麥爾地區)並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和波蘭瓜分
1938年
3月12日-德國入侵奧地利。
3月13日-奧地利合並入德國。
1939年
3月15日——德國軍隊佔領捷克。
8月3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黨衛軍冒充波蘭軍隊襲擊德國的一個電台,製造德軍入侵波蘭的理由
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入侵波蘭。
1940年
5月17日——德國佔領比利時布魯塞爾。
6月14日——德軍佔領巴黎。
6月17日——法國總理——貝當向納粹德國宣布投降。
1941年
4月27日——納粹德國攻入雅典。
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
1944年
3月18日——德國佔領匈牙利。
㈡ 二戰德國入侵蘇聯具體時間是以什麼時間為基準
二戰德國入侵蘇聯的具體時間以德國所在的東一區時間為基準,也可稱為柏林時間。
蘇德戰爭,即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龐大、戰況最激烈、傷亡最慘重的戰場。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違反《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與其仆從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出動190個師,3700輛坦克,4900架飛機,47000門大炮和190艘戰艦,共550萬人,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爆發初期,由於蘇聯戰爭決策層的戰略誤判,以及「大清洗」後紅軍指戰員素質低下,蘇聯紅軍喪師失地、一路潰敗。德軍憑借局部兵力優勢和相對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並在明斯克、基輔等地發動鉗形攻勢,大規模殲滅蘇聯紅軍的有生力量,平均深入蘇聯境內六百公里。直至1942年6月爆發斯大林格勒會戰,德軍進攻受挫,雙方在烏克蘭東部陷入膠著,互有勝負。蘇聯紅軍憑借人力物力上的優勢逐漸占據主動,於1943年8月,在庫爾斯克會戰中挫敗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攻勢,自此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此後,蘇聯紅軍發動一系列戰略攻勢收復絕大部分國土進而解放東歐多國,最終於1945年4月30日攻佔德國首都柏林。
1945年5月8日夜間,德國舉行了無條件投降儀式,投降書於1945年5月9日凌晨生效,蘇德戰爭就此結束,也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主要戰事告終。
㈢ 二戰時期,德國什麼時候對蘇聯發動進攻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半,希特勒採取了不宣而戰的強盜慣伎,突然對蘇聯發動進攻。德國的仆從國義大利、芬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也一道參加了侵略蘇聯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具有決定性的大戰,在蘇聯國土上展開了。
㈣ 二戰中德國進攻蘇聯是哪一年
1941年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啟動「巴巴羅薩計劃」企圖閃擊蘇聯(差點把人家滅了),就是德國對蘇聯宣戰的一年
但是進攻蘇聯,德國干過很多次,包括哈爾科夫戰役(蘇軍被圍殲二十多萬人,德國只有兩萬人的傷亡還是死亡記不清了)和庫爾斯克會戰都算
甚至沒准可以說幾個德國愣頭青某個蘇聯營地打家劫舍搞偷襲也算德國進攻蘇聯,那小規模的進攻就多了去了
㈤ 德國入侵蘇聯的資料
手打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1941年6月,德國組成了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團軍群,從三個戰略方向發動對蘇聯的全線進攻——巴巴羅薩計劃。
北方集團軍群由馮李布元帥指揮,從東普魯士出發,計劃橫掃波羅的海三國,目標指向列寧格勒。
中央集團軍群由馮博克元帥指揮,目標是在白俄羅斯地區達成決定性勝利後,攻佔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的門戶,進而攻佔莫斯科。
南方集團軍群由倫德施泰特元帥指揮,與匈牙利、羅馬尼亞、義大利等軸心國並肩作戰,目標是奪取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的烏克蘭地區,並進而向伏爾加河以及高加索進軍。
蘇聯方面雖然明白與德國的互不侵犯條約遲早要成為一紙空文,但由於德國佯裝執行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放鬆了斯大林的警惕,即便邊境的德國軍隊動向越發明顯,斯大林也遲遲沒有命令前線部隊做好防禦准備,直到開戰前一天才對邊境部隊發布加強戒備的命令。這也為蘇德戰爭前期蘇聯軍隊的潰敗埋下了伏筆。
戰爭開始後,德軍在三條戰線勢如破竹,充分運用機動部隊運動戰圍殲了大量蘇聯軍隊。北線直抵列寧格勒並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合圍,但蘇聯陸海軍以及蘇聯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沒能讓希特勒的部隊進入列寧格勒城,此後德軍對列寧格勒實施封鎖和轟炸,但並沒有使列寧格勒淪陷。中央方向攻佔斯摩棱斯克後本有機會直接進攻莫斯科,但希特勒不顧一些高級軍官的意見,執意調兵南線以消滅蘇聯在烏克蘭的部隊,錯過了進攻莫斯科的最佳時機。南線德軍在烏克蘭戰果輝煌,圍殲了整個烏克蘭方面軍,攻佔了基輔,但這勝利背後的代價是德軍放緩中央方向對莫斯科的進攻,使得蘇聯有機會部署莫斯科的防禦。
隨著戰線不斷深入,德軍暴露了他們後勤組織不力的缺點。到10月份,蘇聯進入秋雨季節(個人認為,阻止德軍繼續前進的不是寒冬,而是秋雨,原因見下),裝甲部隊的機動越發不利,德軍的攻勢日趨減緩。戰線開始僵持。
到了12月份,德軍的進攻勢頭基本達到極限,而蘇聯經過近半年戰爭的磨練與全面的動員,實力不斷增強。最終德國在莫斯科郊外慘敗,被迫後撤,同時蘇聯發動冬季攻勢。但蘇聯此時也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德軍的戰鬥力,最終蘇聯的冬季攻勢未能取得預想的效果,雙方進入了一段相持階段。
1942年,德國意識到自身已經無力再發動一次如同41年那樣的全面的對蘇進攻,於是改變策略,在北線和中央採取守勢,在南線發動了一次重點進攻。目標是全面佔領刻赤半島,攻佔伏爾加河流域工業重鎮和交通樞紐——斯大林格勒以及南方的高加索油田。一旦高加索被攻克,蘇聯將失去主要石油產地,大大削弱戰爭實力。而拿下伏爾加河流域以及斯大林格勒,將切斷蘇聯重要的交通運輸線,並將為以後德軍北上提供條件。
起初這一攻勢勢如破竹,但這時希特勒再次剛愎自用,執意要同時在兩個方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進攻,到後來甚至不斷削弱高加索方向與北方的兵力以增援斯大林格勒。與此同時蘇聯也不斷增兵斯大林格勒,雙方不斷增兵,二戰以來最血腥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了。
由於是城市巷戰,德軍的裝甲部隊的優勢被無限縮小,而蘇聯軍隊高昂的士氣與不屈的意志最終戰勝了科技。德軍前進的腳步從1941年時的一天近百公里變成了一天只能前進幾米,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都成了雙方爭得你死我活的戰場。年底,蘇聯在斯大林格勒附近集結大量部隊發動了一次大反攻,一舉在斯大林格勒合圍了德國的第六集團軍和裝甲第1集團軍。其實即便此時,包圍圈中的德軍下仍有希望在外圍德軍的幫助突圍,避免被圍殲的悲劇,但希特勒強令部隊不得後撤一步。最終,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慘敗,付出了傷亡被俘80多萬人的代價,並在隨後被迫全線後撤。不過在德軍高級將領的出色調度指揮下,德軍避免了更多的類似於斯大林格勒的慘劇,蘇聯這一次的冬季攻勢還是沒能取得全面的勝利。但即便如此,德國也失去了再次對蘇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實力,戰爭的天平向蘇聯傾斜。
1943年,德國發動了東線的最後一次進攻——進攻庫爾斯克。此役中也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最終德軍雖在戰術上取得了一定成功,以較小的力量消滅了蘇聯大量的有生力量,但也耗盡了最後的實力,從戰略角度看這一戰役是失敗的。而且此時美英同盟國已經登陸西西里,進攻義大利,德軍最後不得不停止進攻,繼續撤退。這一年蘇聯收復了庫爾斯克,哈爾科夫,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頓巴斯盆地等重要地區,並突破了德軍對列寧格勒長達900天的包圍。
1944年,通過多次大規模的反攻,蘇聯收復了全部失去的領土,消滅了德軍大量有生力量,將戰線推進到境外。此後德國在東線的三個主要盟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倒戈。同時西線同盟國發動了諾曼底登陸,德國在東西兩線疲於奔命,已經大勢已去。
1945年,蘇聯相繼佔領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奧地利東部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為進攻德國首都柏林做好了准備。4月16日,蘇聯三個方面軍發動了柏林戰役,德軍負隅頑抗但最終回天無力。5月份,德軍停止了有組織的抵抗,希特勒自殺,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蘇德戰爭以及二戰歐洲戰場的站戰斗宣告結束,納粹德國覆滅。
㈥ 二戰德國對各個歐洲國家的進攻時間
1939年
9月1日 德國進攻波蘭
9月3日 英、法對德宣戰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9月8-28日 華沙保衛戰
9月17日 蘇聯紅軍越過蘇波國界,進駐西烏克蘭和白俄羅斯
11月30-1940年3月12日 蘇芬戰爭
1940年
2月24日 德最高統帥部批准進攻法、比、荷的作戰計劃
4月9日 德軍侵入挪威和丹麥
5月10日 德軍侵入比利時和荷蘭
5月14日 荷蘭軍隊投降
5月26-6月3日 英、法軍隊敦刻爾克大撤退
5月28日 比利時軍隊投降
6月10日 義大利對英法宣戰
6月14日 德軍攻入巴黎
6月18日 戴高樂將軍號召進行抵抗並組織"自由法國"運動
6月22日 法德簽訂康邊停戰協定。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
7月19日-8月19日 義大利軍隊進攻北非
7月16日 希特勒下令准備"海獅戰役"
7月31日 德國軍政領導人會議決定準備發動對蘇戰爭,並增加到180個陸軍師
8月13日 德空軍開始集中轟炸英國-不列顛空戰
9月27日 德、意、日為了進攻蘇聯,在柏林簽訂三國協定
10月12日 德軍進攻羅馬尼亞
10月28日 義大利進攻希臘
12月18日 希特勒簽署關於對蘇戰爭的第21號命令(「巴巴洛薩計劃」)
1941年
1月22日 英軍佔領托布魯克(北非)
2月9日 德國宣布吞並盧森堡
4月17日 南斯拉夫軍隊投降
4月21日 希臘軍隊投降
6月22日 德國法西斯侵入蘇聯,蘇聯衛國戰爭開始
6月28日 德軍佔領明斯克
7月10日-9月10日 斯摩棱斯克保衛戰
9月8日 德軍包圍列寧格勒
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莫斯科保衛戰
10月30-1942年7月4日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
12月5日 蘇軍在莫斯科轉入反攻
12月7日 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
5月4-8日 珊瑚海海戰
5月5日 日軍佔領菲律賓群島
5月5日 日軍佔領瓜達爾卡納群島
6月4-7日 日本艦隊在中途島戰敗
7月17-1943 1月年斯大林格勒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0月23日 英國在阿拉曼開始進攻
1943年
1月13日 德國宣布總動員
2月8-14日 蘇軍解放庫爾斯克、克拉斯諾達爾、頓河羅斯托夫、伏羅希洛夫格勒
3月21日 英美軍開始進攻突尼西亞
5月12-13日 德「非洲」集團軍群在突尼西亞投降
7月24-25日 義大利法西斯政府被推翻,墨索里尼被捕,巴多里奧政府建立
9月8日 義大利宣告投降。德軍佔領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各省
11月20日 慘烈的兩棲作戰-塔拉瓦
1944年
6月6日 英美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6月13日 德國V-1飛彈首次射擊英國本土
6月23-24日 蘇軍在白俄羅斯開始進攻
8月15日 盟軍在法國南部登陸
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
12月16-25日 德軍在阿登反攻
1945年
2月4-11日 雅爾塔會議
2月8日 盟軍在萊茵河地區開始進攻
2月19-3月17日 美軍和日軍在硫磺島交戰
4月1日 美軍佔領沖繩島
4月16日 蘇軍開始進攻柏林
4月28日 墨索里尼被處死
4月29日 德軍在北義大利投降
4月30日 希特勒自殺
5月2日 蘇軍佔領柏林
5月8日 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
6月5日 蘇、美、英、法宣告德國戰敗,由四大盟國掌握德國最高政權
6月26日簽署聯合國憲章
7月17日-8月2日 波茨坦會議
8月6日 美國原子彈炸毀廣島
8月8日 蘇軍對日宣戰
8月9日 原子彈轟炸長崎
8月14日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和日軍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在東京灣內美國軍艦「密蘇里」號甲板上簽署正式投降書
㈦ 二戰的時候德國進攻蘇聯的路線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軍分北、中、南三路進攻蘇聯:
1、北方戰線,由德軍威廉·里特爾·馮·勒布元帥指揮的北方集團軍群負責進攻,蘇聯紅軍24個師被徹底擊潰,20個師損失60%的人員和裝備,德軍北方集團軍群進抵列李閉寧格勒城下。
2、中部戰線,德軍突擊的重點地區,由德軍費多爾·馮·博克元帥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從格羅德諾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進攻,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淪陷,蘇聯紅軍敗退350公里,30個師被殲滅,70個師損失50%以上的人員。
3、南方戰線,由德軍倫德施泰特南方集團軍群的主要目的在於佔領蘇聯在烏克蘭的農業和工業基地,在戰爭初期,由於蘇聯紅軍在兵力和裝備上對德軍有明顯的優勢,德軍在這個方向的進展最為緩慢。
1941年12月6日,蘇聯發起反擊,突破德軍防禦並將其擊退200-300公里,莫斯科會戰以蘇聯勝利而結束,德軍損失了50多萬人和大量的技術裝備,這也是不可一世的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第一次受到重大損失,希特勒「三個月滅亡蘇聯」的狂言徹底破滅。莫斯科局勢得以穩定。
1941年冬天,蘇聯紅軍在各條戰線上發動冬季攻勢,在南部,蘇聯紅軍越過刻赤海峽,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在北部,蘇聯紅軍試圖解列寧格勒的圍並且殲滅包圍列寧格坦信勒的德軍和收復迭米揚斯克。
1942年5月,蘇聯又在哪信裂准備不足的情況下,發起第一次哈爾科夫戰役,試圖收復哈爾科夫,但被德軍分割包圍後殲滅,曼施泰因指揮的德軍席捲克里木半島,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並在刻赤戰役中將紅軍徹底擊潰。最終,蘇聯紅軍的冬季攻勢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