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高鐵史上有沒有出現過什麼事故後來怎麼樣解決的
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
艾雪德列車出軌事故是1998年6月3日發生於德國下薩克森州策勒區艾雪德村落附近的嚴重鐵路事故,造成101人死亡,88人受傷,也是德國境內傷亡最慘重的鐵路事故,事故原因起於一個設計不良的車輪。
1998年6月3日,編號51的ICE-1列車行走884號(威廉·康拉德·倫琴號)車次,從慕尼黑開往漢堡,中途停奧格斯堡、紐倫堡、維爾茨堡、富爾達、卡塞爾、格丁根和漢諾威。
德國時間上午10時30分(UTC+1,後同),列車從漢諾威站開出繼續行程。40分鍾後,當列車駛至策勒區艾雪德鎮以南約6公里時,第2節車廂的第3條車軸上的一個車輪外鋼圈因疲乏而突然爆裂,鋼條碎片插進了車廂內。當列車駛過轉轍器時,爆裂的車輪外鋼圈又把轉轍器上的引導軌揚起一段,同時也插入了車廂走道並沖破車廂頂;在一連串效應,造成車頭與第2節之後的車體分離。
由於事發時列車車速高達每小時200公里,因此引致第2節車廂拋離軌道沖入樹叢之中,而第3節及以後的車廂則駛進了另一軌道上,並撞向一條行車天橋的拱位(橋梁)之上,因沖力強大,天橋橋梁被撞斷後,天橋主體隨即倒塌壓在第3節車廂中後段,第3節之後的所有車廂全部出軌擠壓在一起,兩名正在橋下工作的德國鐵路員工當場被出軌列車撞死。肇事列車的首節機車則繼續向前行駛3公里,至通過艾雪德站後才被完全煞停。
上午11時正,110接到第一個報案電話。這時,人們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2分鍾後,警察報告「艾雪德火車相撞事故」。同時消防和救援機構也接到了報案電話。最先到達的救援者是事故現場附近聽到響動的居民。
11時6分,紅十字會救援協調中心宣布臨近的漢諾威、Gifhorn和Uelzen等地區醫療和救援機構進入緊急狀態。
11時7分,第一輛消防車到達事故現場。1分鍾後,人們從消防隊長現場報告中終於明確得知現場情況,一列高鐵列車出軌撞橋。駛向現場的途中消防隊長即下令調集本地區所有設備參與救援。與此同時,策勒市、漢諾威兩架救援直升機和Fassberg直升機中隊的也收到警報趕往現場。根據首批到達現場的救援人員報告,策勒的救援指揮部確認這是一場大規模傷亡事件並啟動高級別的警報。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只協助一個人問同樣的時間,便通知周圍的控制中心,最後由就近的漢諾威控制中心,配置了救援直升機採取行動。
為了確保重傷員能夠第一時間被運走,11時18分,德鐵公司決定停止運營,並於7分鍾後停駛所有列車。一次偶然聽到交通廣播的機會,是於11時42分從國家消防學校伋出的。11時45分,開始創建控制項的操作。
為救治傷者,當局搭起了帳篷,輕傷者在300米外一所健身室就地診治,再轉送醫院。事發後一小時,50多名醫生到達現場。12時5分,首名傷者由直升機送往醫院。
12時15分起,集結區191名主要道路沿線的移動注冊工作隊成立。德國希爾德斯海姆提供從鐵路發送Tunnelrettungszug,在12時25分展開救援行動。下午1時,顯然有足夠的急救人員在場,所有傷者在當時被發現。
經過13小時到達三山的軍隊坦克,後來又提出消防部門從漢諾威出動一部40噸起重機除雜物。13時45分,控制中心表示,把所有救出的傷者集中為一點,以便救援和診治。
約15時,已有87名傷者被送往醫院。15時15分,緊急警報解除,此時在鄰近的縣大部分志願消防和救援服務人員已被征調。接著就開始設法移開埋住三節車廂的倒塌的橋梁。到了午夜,挖掘出78具屍體。檢察官下令,所有屍體都要解剖。
大多數受害者是由於突然從每小時200公里減速到靜止而死亡的,沖力相當於從160米高處墜落。
截至18時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中,死亡人數已達100人。當天晚上,吊車開始清理到一邊碎片,而各地救援行動也繼續進行。
翌日(6月4日),時任總理科爾和下薩克森州部長施羅德到達事發現場視察,他們原需出席一個基督教主教的服務,須由霍斯特Hirschler和約瑟夫Homeyer代替。當時,初步證據指出一個破碎的輪輞造成是次災難。
6月5日,肇事列車部分零件在附近一個樹林中被發現,路軌已大致清理好。6月8日,時任聯邦總統赫爾佐克宣布把6月21日定為中央追悼日。事發路段在6月9日恢復行車,首列車於17時35分通過該路段。
6月10日,即事發後一星期,死亡人數上升至99人,另外兩個人在醫院不治身亡。
德鐵在事發後,隨即向每名遇難者的家屬發放30,000馬克(約19,000美元),之後並作出了細節的賠償(如精神輔導方面)。而德鐵就該事故的賠償金額高達5000萬德國馬克(3000萬美元)。
2002年8月,德鐵兩名官員及一名工程師被控誤殺罪。因為在德國,公司是不會被送上刑事法院審訊的,只有自然人才會。案件於2003年4月審結,每名工程師被罰款10,000歐元(約12,000美元)。
事發後數星期內,德鐵把所有相類似設計的車輪,以另一種車輪取代。
在事發現場的救援人員,進入車廂救援乘客時遇上困難;主要是因為ICE列車的鋁合金車身及防爆破玻璃窗,令救援人員使用重型救援設備時遇上重大阻力。故德鐵也把所有列車的車窗,更換為在緊急時可用錘子擊破的玻璃窗,以策安全。
㈡ 火車的使用壽命是多少年
我們都知道中國鐵路總公司將所有引進國外技術、聯合設計生產的CRH動車組車輛均命名為「和諧號」。通常用來指2007年4月18日起在中國鐵路第六次提速調圖後開行的CRH動車組列車。CRH為英文縮寫,全名ChinaRailwaysHigh-speed,中文意為「中國鐵路高速」,是中國原鐵道部對中國高速鐵路系統建立的品牌名稱。
CRH1型電力動車組
CRH1型包括CRH1A、CRH1B、CRH1E三種車型。
CRH1A型電力動車組,是2004年鐵道部為進行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於2004年起向龐巴迪運輸和青島四方龐巴迪鐵路運輸設備有限公司訂購的CRH系列高速電力動車組車款之一。第一組列車於2006年8月30日在青島出廠。CRH1系列設計壽命25年。
CRH2系電力動車組
CRH2是中國鐵路總公司原鐵道部向日本川崎重工及中國南車集團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訂購的CRH系列高速動車組車款之一。目前CRH2系包括CRH2A、CRH2B、CRH2C、CRH2E四種車型。
CRH2型是以日本新干線的E2系1000番台為基礎,也是繼台灣高鐵的700T型後,第二款自日本出口的新干線列車。CRH2系列 20年(含CRH380A/AL)
CRH3系電力動車組
CRH3型電力動車組,是原鐵道部為營運新建的高速城際鐵路及客運專線,而向德國西門子交通集團和中國北車集團唐山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訂購的CRH系列高速動車組。CRH3型電力動車組有CRH3A、CRH3C兩種車型。CRH3系列
20年(含CRH380B/BL/CL)
CRH5型電力動車組
CRH5型電力動車組,是原鐵道部向法國阿爾斯通和中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訂購的CRH系列高速動車組車款之一。CRH5型電力動車組採用動力分散式設計,車體以芬蘭鐵路的SM3動車組為原型。
CRH5是目前唯一停靠在低站台的動車組,並且適應中國東北地區的低溫,因此,CRH5很受哈爾濱鐵路局、沈陽鐵路局的青睞。直至2014年4月,共有141組CRH5A列車已經出廠,其中一輛為0號高速綜合檢測列車。CRH5系列設計壽命30年。
CRH高速動車組壽命一般是30年,第一批引進的動車組仍在使用中。動車組的維修保養中,很多容易磨耗的零件將在低級修中頻繁更新,另一些相對長壽命的部件,也會在高級修中維修或替換。所以實際上30年是不斷「續命」的過程。
最新的CRH380A制動系統由中國南車下屬南京浦鎮公司研製生產,國產化率超過90%,持續運營速度350公里,最高運營速度380公里,最高試驗速度486.1公里每小時。
動車組的維修保養中,很多容易磨耗的零件將在低級修中頻繁更新,另一些相對長壽命的部件,也會在高級修中維修或替換。所以實際上30年是不斷「續命」的過程。
到了30年左右時,一些在使用周期里可以預見不更換的部件(比如鋁合金車體)可能會出現因為時間和使用帶來的老化、弱化,到時候就可能進行報廢淘汰。
當然火車是否報廢還需要看所報廢火車的車況,如果車況良好,大修後仍然可以超齡服役。
㈢ 1998年的德國高鐵事故中總結出的關於生產管理方面的問題
1998年6月3日,一輛運載287人的德國城際特快列車(ICE)脫軌,造成101人死亡。事後,秉持著「專業精神」的德國各相關部門,開始了近乎驚人的援救和調查。他們不僅更換了所有車輪,更進行了長達5年的技術調查和法律審判。盡管人們一度對高鐵失去信心,但德國鐵路公司及時、透明的調查研究,與媒體和公眾的積極溝通,讓人們逐漸重拾信任。
新安全方案成許多國家借鑒寶典
艾雪德事發後第二天,德鐵降低了全線高速列車的時速,並全面檢查安全性,隨後按照聯邦鐵路局的要求,停運所有同型號列車,對其進行超聲波安全檢測,將59輛同型號列車上所有箍著鋼條的雙轂鋼輪,換成整塊鋼材切割而成的單轂鋼輪。盡管德國鐵路在橡膠輪胎上具有領先技術,但時至今日,他們仍不敢恢復使用這類輪胎。
1999年,德鐵根據對艾雪德事故原因的調查研究,公布了一份新的鐵路安全方案。這份安全方案成為此後許多國家開展高速鐵路的借鑒寶典。
例如,方案指出,由於在事故中列車撞上橋梁,導致傷亡慘重,所以德鐵規定未來新建的鐵路要避開隧道和橋梁等設施。
另外,在新方案中,德鐵規定,要定期對列車進行超聲波安全檢查,而且至少要有兩名工作人員共同檢查。現在,負責監管的德國聯邦鐵路局要求所有行程超過3萬公里的車輪每周都要接受檢查。
而在艾雪德事故營救過程中,因為車窗難以被打破而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在事故發生幾個月後,德鐵在ICE列車的每一節車廂都設置了能在緊急情況下敲碎的逃生玻璃車窗,而這種車窗之前只能在大型車廂里見到。
「對於ICE的乘客來說,艾雪德事故的確留下了陰影。但是德鐵在事發後及時主動公開信息,並花費很長時間去研究改變高速列車車輪的構造方式。我認為德鐵在事後處理上的表現令人滿意。」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交通研究所主攻鐵路研究的教授於爾根·西格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㈣ 火車的發展歷史
火車的發展歷史蒸汽機車的發明
在1781年,火車先驅喬治·斯蒂芬森出生在一個英國礦工家庭,直到18歲,他還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他不顧別人的嘲笑,和七八歲的孩子一起坐在課堂里學習。1810年,他開始製造蒸汽機車。
1817年,當斯蒂芬森決定他主持修建從利物浦到曼徹斯特的鐵路線上完全用蒸汽機車承擔運輸一條完全靠蒸汽機運輸的鐵路線,從此火車開始奔騰在人類的歷史舞台。
1814年,一個名叫德里維斯克的英國礦山技師,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這是一台單一汽缸蒸汽機,能牽引5節車廂,它的時速為5至6公里,而真正的蒸汽機車即火車是由史蒂芬孫(又譯喬治·斯蒂芬森)發明的。這種車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 「火車」 ,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最早使用燃煤蒸汽動力的燃煤蒸汽機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必須在鐵路沿線設置加煤、水的設施,還要在運營中耗費大量時間為機車添加煤和水。這些都很不經濟。在19世紀末,許多科學家轉向研究電力和燃油機車。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蒸汽火車是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礠里維西克所設計的。 它的火車有四個動力輪,1840年2月22日試車,空車時,時速20公里,載重時,每小時8公里(相當於人快步行走的速度)。
電力機車的發明
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重約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貿易展覽會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門子與通用電氣公司研製的第一台實用電力機車投入使用。
內燃機車的發明
1894年,德國研製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內燃機車。並將它應用於鐵路運輸,開創了內燃機車的新紀元。但這種機車燒汽油,耗費太高,不易推廣。
1924年,德、美、法等國成功研製了柴油內燃機車,並在世界上得到廣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製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輪機車,以柴油為燃料。且結構簡單、震動小、運行性能好,因而,在工業國家普遍採用。
高速列車的發展
21世紀10年代以來,各國都大力發展高速列車,例如法國巴黎至里昂的高速列車,時速達到300公里;日本東京至盛岡的高速列車時速也達到250公里以上。人們對這樣的高速列車仍貪心不滿足。法國、德國等國率先開發了磁懸浮列車。中國在上海修建了世界第一條商用磁懸浮列車線,由地鐵龍陽路站到浦東機場。這條線年年虧損數億人民幣。這種列車懸浮於軌道之上,最高時速可達400—500公里,但耗能和輻射巨大。
㈤ 德國ICE的歷史
在1986年德國國鐵正式研發高速鐵路。其第一代試作型試驗型城際列車特快(InterCityExperimental及ICE-V)今日已經解體作研究用途,但第二代試作型ICE-S卻尚存於世,並於紐倫堡的德國國鐵鐵路博物館中作長期展覽。在1991年5月29日,ICE試車至卡塞爾。
在1989年第一批的ICE 401型(ICE-1)正式投入服務。最初的ICE路線在1991年6月2日時修改成由漢堡Altona經漢諾威、卡塞爾、法蘭克福、斯圖加特、曼海姆至慕尼黑。
自 1997年起402型ICE(ICE-2)登場。ICE 2在基本結構上與ICE 1幾乎雷同,但在實際營運時最大的不同點是每一列ICE 2的長度只有原本ICE 1的一半,再以兩列列車串連行駛的方式營運,其好處是在一樣的運量之下ICE 2可以擁有比較大的車輛與路線調度彈性。ICE 1和ICE 2在車輛規格上,比國際鐵路聯盟(法語:Union Inter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UIC)建議的國際火車規格更寬和更重。ICE系列不但被計劃在德國境內使用,對瑞士和奧地利等使用相同鐵路寬度與供電電壓的鄰近國家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運用性。
為了能在未來將ICE推廣至整個歐洲,ICE列車的型號已經過簡化。相對於ICE 1、ICE 2都是採用推拉式的傳統火車系統。為了合乎UIC的新標准,新型的ICE 403型(德國境內稱為ICE-3)及406型(也就是能適應多國電壓的ICE3M)皆採用動力分布式設計。所有的ICE 3衍生車型都是屬於西門子旗下的Velaro高速列車平台系列,此車系最大的特色是動力輸出被分散在列車各車輪上,因此各車廂推進力量相同。在相同的耗能下大大提升列車的穩定性、動力效率與爬坡能力。與ICE 2一樣,ICE 3亦採用「半列」的車輛編組,即是可與另一列ICE3串連合體作遠途行駛,或在行駛至中途站後拆解成兩列列車行走兩條不同路線,路線彈性更佳。ICE 3及ICE 3M是德國國鐵最高速的鐵道列車,在科隆—法蘭克福及因戈爾施塔特—紐倫堡兩段高速線路上,ICE3都可以高於300公里/小時的時速行走。
除了上述三種標準的車系外,以ICE 3的技術為基礎,德國國鐵也發展了ICE-T(電力驅動版本,有5節一組與7節一組兩種編組型號)及ICE-TD(柴油引擎驅動版本)兩種擺式列車。ICE T/TD不以直線上的最高速度作為主要發展的目的,而是欲保持車輛在彎道上的平均車速。其主要服務線路不是平坦的平原地帶,而是多彎的山路,獨有的車體傾斜技術令列車能夠應付更多、更急的彎道並以更高的車過彎。因為運作費用太昂貴,柴油的ICE TD在2004年時曾一度被停用,直至2006年時供電網路尚未全面普及的德國東部對列車需求大增,柴油ICE才重新被重用。在2004年時發展出第二代的傾斜列車,稱為ICE-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