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豹式什麼開炮

德國豹式什麼開炮

發布時間:2023-06-18 19:21:41

Ⅰ 求二戰時期德軍的豹式坦克的技術參數和發展過程

簡介豹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又稱五號坦克,一般稱為「黑豹」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陸軍裝備的一款坦克。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歐洲戰場服役。取代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並與一些重型坦克一同作戰。豹式無疑是為了對抗蘇聯T-34坦克而製造出來的,因為T-34坦克性能遠超於當時德國所擁有的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在1944年之前它被標識為五號坦克豹式,並被陸軍部編號為Sd. Kfz. 171。在1944年2月27日,希特勒下令它改稱「豹式坦克」。服役直至戰爭結束,亦被認定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出色的坦克。
發展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所裝備的坦克(如PzKpfwII,III,IV),其戰術性能偏重於機動性,火力和防護不足,在蘇德戰場上與蘇軍T-34中型坦克交戰時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德國不得不迅速研製和生產能與T-34匹敵的新型坦克。

1941年,德國MAN,亨舍爾等公司接受軍方發展30t級坦克的委託後,以PzKpfw IV型坦克為基礎,借鑒T-34坦克的外形製造出樣車,型號為VK3001,其中MAN公司的樣車在1941年底改裝上長身管75mm口徑加農炮和改進了外形後被定名為VK3002型試驗車,就是以後的PzKpfwV「Panther」坦克,德國軍方認為它是一種比較成功的坦克,最後由MAN公司的設計在1942年5月被軍方採用。德國軍立刻把這款坦克優先投產,最終定型的坦克在同年12月才正式投產。

在1943年以後,豹式坦克的生產不再是MAN公司的一家生產,開始由戴姆勒-賓士公司、MNH公司、HS公司分擔生產。MAN公司初期預計一個月能夠生產250輛豹式坦克,但在1943年1月,把目標提高至月產600輛。然而由於盟軍的轟炸、生產上的問題及其它困難而使得MAN公司達不到這個目標。在1943年間,更下降到平均月產148兩豹式坦克。豹式坦克從1943年1月到1945年4月生產了6042輛。豹式坦克外形好,火力較強,機動性也好,豹式坦克製造工藝精良,但無法滿足大規模戰爭中消耗的及時補充。原計劃豹式坦克取代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但是,德國軍方在後來發現安裝上Kwk 40 L/48火炮的四號坦克比豹式坦克更易於生產的,因此便將兩款坦克一起生產。

豹式坦克經過多次改進,主要有3種車型,分別是D,A,G型,3種車型區別在於裝甲防護和輔助武器,它們都安裝有一門KwK42型75mm火炮。「豹」D型坦克首次參戰是在19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戰役。經過庫爾斯克一役後,德軍便汲取了教訓,豹式坦克的機械問題得以解決,使得它成為德軍中最具效率的裝甲戰車之一。豹式在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場中備受矚目。直至戰爭結束,豹式坦克也一直佔德軍裝甲戰車的主力位置。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德軍開始製造A型豹式坦克。1944年3月G型也製造出了第一輛。在3種型號中G型是生產數量最多的,從1944年3月到1945年4月德國一共生產了「豹」G型坦克3126輛。後期的豹式坦克有些還改進為鋼的負重輪和防電磁雷裝甲。德國在豹式坦克的底盤上還研製了「獵豹」坦克殲擊車,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坦克殲擊車。豹式坦克還有很多變型車,如指揮坦克,觀察坦克和自行高射炮等。

豹式坦克除了裝備德軍,還有少量輸出到匈牙利,瑞典和日本以及義大利等德國盟國,不過對於整個戰爭的進程並沒有起到很大的改觀作用。豹式坦克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兩種中型坦克。豹式坦克在德軍中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到1947年法軍的一個坦克營還裝備有50輛豹式坦克。
設計特色豹式坦克借鑒了蘇聯坦克設計上的思路,其最主要是傾斜式裝甲,增加來襲炮彈產生跳彈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裝甲水平方向的厚度,使得不易被射穿。此外較寬的履帶以及較大的路輪也大幅改善了在松軟地面上的機動性。
豹式坦克的重量由預計的35噸增加至43噸,安裝了一台700匹馬力的梅巴赫HL230P30 V-12汽油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一般被認為可以承受連續行進2000公里的負荷。豹式行進的速度46千米/小時。懸掛系統由前方的驅動齒輪、後方的誘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豹式坦克在每個減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桿,越野性能良好但造價昂貴且很費時。
豹式坦克採用傾斜裝甲鋼板,最初生產的豹式坦克只有60毫米的傾斜裝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而豹式D型以後的型號更把炮塔裝甲加強至120毫米,坦克兩側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板。
豹式坦克的主炮為萊茵金屬生產的75毫米半自動KwK42 L70火炮,攜帶79發炮彈(G型為82發)。這款主炮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彈葯:APCBC-HE、HE和APCR三款。75毫米口徑火炮在當時並不算是大口徑的火炮,但是豹式的主炮卻是二次大戰中最具威力的坦克炮之一。其特點是炮管和較大初速,此火炮的貫穿能力比88毫米KwK36 L56火炮高。而且,它也裝上了兩支MG34機槍,分別安裝於炮塔上及車身斜面上,有助於掃除步兵威脅及防空用途。乘員由五個人來擔任:駕駛員、 通訊員、炮手、 裝填手及車長。
型號豹式坦克A型 1942年11月試驗型,又稱作豹式坦克A1型
豹式坦克D型 1943年1月-9月生產
豹式坦克A型 1943年8月-1944年6月生產有時稱作豹式坦克A2型 2,192輛
豹式坦克G型 1944年3月-1945年4月生產
戰場評價 豹式坦克參與的第一次大規模作戰是1943年7月發動的庫爾斯克戰役。在初期,豹式坦克的駕駛員都被一些機械問題而困擾:坦克的履帶和懸吊系統時常受損;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為過熱而發生火災。在戰事初期,很多豹式坦克都因為這些弱點而不能有效作戰。192輛「豹」D型中型坦克參加了7月5日會戰第一天的戰斗,由於很多沒有完全解決的技術問題和遭遇雷區,截止第一個戰斗日晚上,僅有40輛「豹」D坦克處於完好狀態。在庫爾斯克戰役期間一共有250輛(屬於第51,第52坦克大隊)參戰,到1943年8月戰役結束的時候,還剩下43輛。但德軍將領古德里安指出,豹式坦克的火力及防禦能力十分優良,雖然很多豹式坦克因為其機械問題而受損,但它們卻擊毀了為數不少的蘇軍坦克。
豹式坦克主要用於東線戰場,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後駐守法國境內的德軍坦克接近一半是豹式坦克,在1944年6月開始的諾曼底戰役中,參戰的大多數「豹」都是A型的,在整個戰役期間大約有400輛各型豹式坦克被盟軍擊毀。
當德國軍方在1944年3月23日為德軍坦克和蘇軍的新式T-34/85坦克作出評估及比較後,指出豹式坦克火力遠比蘇軍T-34/85占優。在1943年至1944年間,豹式坦克可以在2,000米的范圍內輕易擊破任何的敵軍坦克,即使它只有90%的命中率。而根據美軍的統計數據,平均一輛豹式坦克可以擊毀5輛M4謝爾曼式坦克或大約9輛T-34/85。乘員 5人 (車長、炮手、裝填手、駕駛員、通訊員)
長度 6.87米(含主炮為8.66米)
闊度 3.42米
高度 2.99米
重量 44.8噸
主要武器 75毫米Kw.K.42 L/70 火炮(79發)
次要武器 7.92毫米MG34機槍×2(5,100發)
發動機 V-12汽油梅巴赫 HL230 P30,700匹 (520千瓦)
平地時速 45千米/小時
馬力/重量 16.0匹/噸
行動距離 250千米

Ⅱ 介紹納粹德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

從來沒有如此少量的兵器,帶來如此驚人的震撼!
虎式坦克,它是能夠給二戰後期,處於劣勢的,沒有坦克裝備數量優勢的德軍士兵以繼續戰斗的勇氣和信心的超級戰術武器。其顯赫戰績和戰場上奔突攻擊的死亡陰影至今還是許多二戰倖存盟國官兵永遠的夢魘。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二戰的硝煙已經飄散60年了,當年戰地的血腥與慘烈已經成為影視和娛樂取之不盡的源泉,軍事技術與裝備優劣的思辨討論仍然是21世紀的經典話題,可無論如何虎式坦克永不會淡出人們的視野,虎式坦克巨大威力,威武富於美感的英挺雄姿,駭人的戰果令人贊嘆不已,呵呵,這也是老虎擁有眾多的,骨灰級的虎倀軍迷的原因,至今落戶於世界各地的虎式模型恐怕已經不下數十萬輛,德國老兵要掉淚了!當年那有這么多的老虎啊!

打開視頻,僅存一輛能夠開動的虎式坦克仍然能夠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隨著那履帶的隆隆聲滾滾而來的是王者氣度,殘陽下,有當年驚心動魄的烽火記憶--------

主流觀點認為虎式坦克裝備德軍後,恰恰是納粹德國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德軍裝備虎式坦克後,沒有贏得一次具有決定意義的重大戰役,而虎式坦克生產工序的繁雜,和精益求精的質量技術要求,徒然消耗了德國有限的資源,折射出的納粹德國瘋狂病態的裝備思想,區區累計不足2000輛的數量對戰爭的進程幾乎毫無影響,因此虎式坦克是一種失敗的裝備!


歷史的真實是這樣嗎?
在我看來,首先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裝備思維與納粹心理戰的傑作。

虎式坦克研製的肇因是西線的法國B 型坦克與英國的馬蒂爾答步兵坦克厚重的裝甲對德軍產生的威脅與震撼,而在入侵蘇聯後遭遇T34與KV重型坦克則加速了研製進程,虎式坦克的裝甲設計被大大加強,這種軋制的由鎳鋼作成的裝甲其硬度超過了二戰期間所有其他坦克上同類裝甲的硬度級別。它的應用使虎式坦克擁有強大厚度,起到了極好的保護作用,但是也導致了虎式坦克的極端重量。
德國克虜伯與蔡司為虎1坦克提供了彈道性能優異的88毫米火炮和精良的光學瞄準器材,虎式坦克的88mm KwK 36 L/56型的主炮是當時優秀的反坦克炮,前身是名揚四海的打坦克能手88毫米高射炮!它能夠擊穿1400米外厚達112毫米的裝甲。88毫米的犀利火炮與德國優秀的光學瞄準系統構成完美組合,使得虎坦克具有當時無與倫比的精確打擊火力。
650--700馬力的引擎推動了56噸的沉重軀體,雙排負重輪讓行駛舒適平穩,虎式的戰術機動性並不差,最高時速可達45公里。但是,耗油驚人,每百公里耗油800升,使得公路行程只有110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減半,大大影響了德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虎式坦克 戰斗全重:56噸
乘員:5人
全長:8.45米高:2.93米
主要武器:一門88m毫米KwK36L/56火炮
輔助武器:3挺7.92毫米機槍
彈葯基數:炮彈108發,機槍彈4500-5700
裝甲值:炮塔正前113毫米9度,炮塔側面〈82毫米,炮塔後方〉82毫米。
車體正面111毫米8度,側面〈83毫米,後面〈100毫米。發動機:HL 230型功率700馬力
最大速度:37-45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110公里但是希特勒與德國統帥部從來沒有準備把虎式坦克當作未來裝備的主力。
首先與虎式同時期的黑豹坦克也已經完成,其75毫米70倍徑的火力與大角度傾斜的前裝甲(80毫米傾斜裝甲達到140毫米的防禦能力)絲毫不遜色虎式坦克,而且同樣的動力條件下,由於設計思想的不同重量只有45噸,機動性出色。德在43年後真正的主力是黑豹坦克和改進後寶刀不老的4號坦克,有趣的是43年後德國在4號坦克的炮塔周圍加裝了5毫米環形裝甲,從外觀看非常酷似虎式坦克,給盟軍造成極大震懾。

虎式坦克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充分繼承了德國製造業的風格,精密的設計,高質量的工藝水平,造就了一代經典陸軍裝備。確切說從外形和基本結構上是德國4號坦克的放大與強化版。沒有受加大裝甲傾斜以增加實際厚度的蘇聯設計影響,外觀成平直的堡壘型,其設計幾乎完全是不拐彎直線硬派作風,盡管帶來駕駛與內部空間的寬敞與大載彈量,卻給生產運輸帶來了許多麻煩,至於說波爾舍虎和亨舍爾虎的差異,主要是在傳動方面,波爾舍的電傳動的技術之超前與復雜,讓一向追求完美技術裝備的德軍也只能望而卻步。

僅從性能比較來說,要與黑豹坦克相比,虎式坦克決不是不可取代的。雖有優異的性能,虎式坦克無疑是個更消耗德國人力燃料和緊缺戰略資源鎳的奢侈作品,其復雜的生產工藝比黑豹更加耗費工時,是什麼讓德國人在確定黑豹坦克為主力的前提下,仍然保留了虎式坦克的生產呢?

德國統帥部最終把虎式坦克定位為:振奮有俄T34和KV重型坦克恐懼症的德軍士氣的過渡產品,應該是比較恰當的。首先虎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德國第一種對蘇聯坦克有絕對壓倒性能優勢的坦克,從此蘇德戰場,蘇聯的坦克性能優勢不復存在,而德軍則士氣大振。
其次虎式坦克能夠在德軍許多強調只生產黑豹坦克呼聲中仍然堅持生產,答案恐怕只能夠從虎式坦克外觀說起,從外觀看它相當具有雄偉的美感,希特勒與好友軍備部長斯佩爾都是建築與美術藝術愛好者,他們也從美學的角度對虎式坦克的雄壯外表欣慰有加,善於使用宣傳手段的希特勒已經覺察虎式坦克外觀對人的強大震撼力,在這點比黑豹坦克坦克絕對更勝一籌。虎式坦克是可以讓普通士兵在戰斗中一眼望去就能夠對勝利充滿信心的武器,對敵人而言虎是極具震懾的恐怖的坦克「終結者」。

說到這里不能夠不說武器的外觀雖然不決定他的使用效果,但是其對士氣的影響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如英國的斯登」沖鋒槍本來就是英國為解裝備不足的燃眉之急,在二戰初期開發的輕武器,生產便捷,外型粗糙醜陋,盡管性能還不錯的,卻被戲稱為水管工人的作品,10美元的廉價貨。許多美英士兵對其嗤之以鼻。相反卻對繳獲德國的MP40沖鋒槍青睞有加。

二戰中的德國的非常重視武器裝備外觀與威懾效果的國家,在這里既有日耳曼的文化傳統更有希特勒的影響,從納粹黨具有魔力吸引的「萬」字設計,到二戰德軍的英挺帥氣的軍服,五彩斑斕的坦克塗妝,無不構成納粹德國的精兵政策戰鬥力的一部分。
在列寧格勒不成功的小試牛刀後,43年7月的庫爾斯克是虎式坦克真正發出第一聲虎嘯的地方,200輛虎式坦克登上了戰爭舞台,在庫爾斯克戰役證明了虎式坦克強大的火力與優質重裝甲的生產力,但是戰役的結果也證明,即使是如此優秀的重型坦克,如果用來進攻嚴密設防立體火力防線也必然是得不償失和損失慘重的,許多坦克僅因為技術故障無法修復而放棄。毫無疑問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的使用方式是錯誤的。
在43年9月後,德國對虎式坦克的使用做了調整,他們被編入直屬重坦克營,在德國43年後不斷敗退的戰局中充當危機救火隊的角色。隨著坦克成員對虎式坦克性能的熟悉與磨合,虎式的威力日益發揮出來,在編制虎式坦克的部隊中涌現出德軍最耀眼的裝甲兵王牌。

虎式坦克的維修並不象以往認為的那樣糟糕,43年後生產的虎1式坦克其戰場性能穩定,故障率較低,不僅優於德軍的黑豹和虎王坦克,也強過蘇聯的T34 坦克:42年後蘇聯生產的T34 由於熟練工人不足,為了保證數量,不惜採用粗製濫造,裝甲質量低劣,大量的問題為戰場的迅速推進所掩蓋。另外,德軍坦克成員的技術水平是較高的,戰場維修能力在二戰中是一流的,可是,43年後,步步退卻的德軍戰場形勢,導致了許多有故障的虎1式坦克得不到回收。如果客觀評價虎式坦克的維修就可以看出,在後退的戰場形式下,就是一點傳動裝置的小毛病都可能導致棄車的結果。
同樣在41,42年的蘇德戰場,即使是簡便易修的T34由於蘇聯軍隊潰退千里的狀況,多數成為德國的戰利品,又有幾輛能夠從戰場上拖帶回來維修?至於為人詬病的交替排列如百足蟲般的負重輪在冬季的凍結問題,其實如T34這樣單排負重輪在沾滿泥漿後的冬季熄火後也是極容易凍結的。二戰德國始終堅持虎豹坦克交替排列的負重輪,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保證重型坦克行駛射擊的穩定性。


56噸的虎式坦克用的是鎳合金鋼裝甲,這是德國在二戰質量最好的裝甲鋼,虎式其裝甲生產採用冷軋鍛造工藝而非鑄造。相對於鑄造鋼,冷軋鍛造鋼的強度特性高出不少!其緻密程度大約提高在6%左右。雖然虎式坦克的生產商在44年向軍隊建議:為節省工時,加快坦克生產速度,就必須改為鑄造鋼工藝,陸軍經過慎重考慮,以必須保證裝甲質量為理由,否決了這一建議。


前蘇聯T-34-85用弧光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可以擊穿120毫米裝甲,理論上可以在1000米距離上打穿正面裝甲110毫米的虎1。可事實上T-34-85不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虎1,蘇聯人在實驗中發現,德國的裝甲在同等厚度時的防護力優於蘇聯。德國的坦克手冊里記載,「虎王」在1000米距離上平均垂直穿甲厚度是175毫米,然而,蘇聯人用「虎王」攻擊自己的坦克,發現在1000米距離上垂直穿甲可達203毫米!
蘇聯T-34-85可以打穿120毫米的「蘇聯裝甲」,而換成「德國虎式裝甲」,那麼T-34-85根本打不出120毫米的厚度,最多100毫米。所以在1000米距離上,T-34-85打不穿虎1。由此判定,T-34-85要在700米距離上才能擊毀虎1。
蘇聯裝甲名不副實原因是戰爭的突然爆發以及德軍的迅速推進,使蘇聯失去了烏克蘭的資源地區(包括錳礦)和工業中心,精壓鋼供應也一度中斷。使用鎳鉻錳合金鋼的蘇聯坦克,防護質量明顯下降。加上生產計劃緊迫,導致大量精簡工藝,裝甲鋼的鑄造技術缺陷,殘存的氣泡導致了裝甲變脆。

鎳是德國戰略儲備中的稀缺資源,而作為裝備主力黑豹坦克就只能吃粗糧了,黑豹坦克使用的是沒有鎳鉻的鉬裝甲,並且用裝甲表面淬火滲碳硬化技術以物理的方式,彌補裝甲鋼元素結構的不足。二戰後期德國坦克由於沒有足夠的稀有金屬所以坦克裝甲都採用滲碳工藝也就是現在常說的表面硬化工藝。鋼板表面硬化厚度可以達到20%到30%。
同樣的20毫米鋼板如果是滲碳鋼防護性能可以提高到26毫米左右,使用表面滲碳硬化裝甲有一個缺陷就是在裝甲硬度強化的同時其裝甲韌性延展性大大降低,通俗說就是變脆!尤其是44年後期,許多裝甲工藝下降的德國的坦克不是被盟國的火力擊穿而是裝甲大面積崩裂。二戰時大量使用滲碳鋼作為坦克防護用鋼的國家只有德國。
製造一輛虎式坦克將耗費300,000工時,這幾乎是建造豹式坦克所需工時的兩倍。一輛虎式坦克的平均成本是250,000德國馬克,對照一輛PzKpfw III的造價是96,200德國馬克,一輛PzKpfw IV的造價是 103,500馬克而一輛PzKpfw V豹的造價是117,000馬克,虎式坦克是名副其實坦克家族中的貴族「賓士」。


虎式坦克的生產要消耗大量德國緊缺的鎳,而德國43年底的戰略儲備只有6000噸鎳,和21000噸鉻。隨著芬蘭的退出戰爭,德國失去了唯一的鎳產地科洛斯約基的鎳廠,形勢決定不肯降低工業技術含量的德國只能停止虎式坦克的生產。


44年8月虎式停產,只保留虎王的生產。虎王從設計上更多是借鑒了黑豹坦克而非虎1坦克。虎王正面50度斜角的裝甲厚達150毫米,側面裝甲也有100毫米,虎王的坦克裝甲質量已經比虎式大大下降,是沒有鎳的碳鋼裝甲,而且德國在挪威克納本的鉬礦被盟軍炸毀後,裝甲鋼只能用釩取代鉬,但是足夠的設計厚度還是保證了虎王坦克的防禦能力。裝備的主炮是88毫米71倍身管加農炮,1,000米的距離上可以擊穿215毫米的裝甲,可謂所向無敵。然而虎王坦克戰斗全重高達70噸,動力系統卻是跟虎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因此機動性非常可憐,公路最高時速只有30公里,越野時速通常只有15公里。大容量的巨型油箱,只能支持虎王坦克跑100公里。引擎和傳動無法承受70噸的份量,故障率高得出奇。


有觀點認為希特勒在44年開發的虎王坦克是一個敗筆,我們今天要思索的是為什麼在44年德國敗象非常明顯的危急時刻,仍然去開發這樣耗費工時能源的『奢侈』武器,冷靜分析可以發現,希特勒一生都是玩弄心理戰的大師,欺詐與恐嚇是納粹始終的軍事策略。以他的智商其實早就明白德國的失敗在43年後幾乎已經是定局了,既然投降不可能進入希特勒的字典,他最好的結果就是將戰爭長期拖下去,拖到盟國徹底精疲力竭後,可能會出現有利於德國的結果。這是唯一的希望。

除虎王以外還有大量的超時代的武器設計,卻完全不符合德國即將敗亡的實際狀況,難道能夠理解為納粹在為戰後的美蘇進行技術儲備嗎?同欺騙了盟國更欺騙了德國民眾的阿爾卑斯「超級民族堡壘」一樣。外形威武雄壯的虎王坦克的製造是振奮德國士氣的產物。雖然其戰場表現笨重拙劣,但是其產量在一年裡只有500輛左右,不能左右戰局,當然也談不上影響德國的軍工生產,其實44年後德國的坦克工業已經開始大量生產簡便廉價的自行反坦克殲擊火炮,來取代坦克的地位,僅捷克的追獵者反坦克殲擊火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生產了近2500輛。
虎式坦克從誕生那天起到45年二戰結束的2年多歲月中,只生產了不足2000輛,月產量只有兩次突破100輛。而同時期德國黑豹坦克的產量是6000輛,4號坦克近7000輛此外還不包括上萬輛的反坦克突擊炮以及大量的坦克變型戰斗車輛。所以說認為虎式坦克的生產擠佔德國戰爭資源導致其他坦克產量下降的說法是不能夠成立的,即使不生產虎式坦克,其資源只能夠讓德國多生產2000輛黑豹坦克,難道德國的戰敗真正是因為缺少這2000輛坦克嗎?實際在43年後隨著轟炸不僅坦克發動機的供應已經無法保證,還導致了德國石油資源生產的極度匱乏,使大量飛機和坦克因為沒有燃料而變成了活靶子。德國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虎式坦克顯然不能夠為此承擔過多的責任。

虎式坦克是德國工業技術和科技打造的精品!這種精工細作的強大兵器充分展示了德意志民族嚴謹,勤奮,追求技術完美的性格。僅就戰場表現而言虎式坦克是成功的作品,它是典型德國思維的產物,被挑選的精英部隊使用戰斗。由於戰術的靈活,創造了非凡的戰績。它有著1:10的戰損成績,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而對盟國的士氣打擊與震懾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誕生初期曾經是超級戰術武器,但是由於所有重型坦克在實際使用中受環境和產量的限制,而且戰場的格局早已進入多維立體時代,空中的火力才是老虎的真正剋星。

在評論事物的時候,只有不帶意識形態與感情色彩的理性思維才是我們認知的唯一方法。長期以來虎式坦克被當做德國二戰錯誤裝備政策的替罪羊而為媒體詬病,不久前一部評選世界十大坦克的片子里仍然有「那樣的情況下生產虎式坦克,太愚蠢了」的論調。正如在太平洋戰爭中即使日本大量生產所謂的「五式重型坦克也不可能改變日本失敗的結局。虎式不可能是一件影響世界大戰進程的武器,不可能象原子彈那樣對戰爭進程具有決定性。盡管它在3年的時間里締造了戰爭史上的傳奇。但是在絕對的物質數量決定戰爭命運的二戰時代,區區2000輛的虎式坦克盡管創造了許多戰術奇跡,最終無法挽救失道寡助四面受敵的納粹德國,被洪水般的盟國裝甲鐵流與空中打擊所淹沒!


納粹德國的虎式坦克雖然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對整個西方的現代坦克設計發展卻有重大影響,從德國的豹2,到英國的挑戰者,美國的MI 等等。隱約間彷彿都能夠看到老虎的身影,,即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裝甲厚,火力猛,及精良的電子觀瞄設備,當然隨技術的進步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困擾重型坦克的機動性與行程問題已經解決。從某種意義上講虎式坦克是西方現代坦克的先驅。

虎式坦克永遠是載入史冊的傳奇兵器!

1.德軍頭號坦克王牌--奧托.卡爾尤斯,擊毀坦克178輛,各種火炮100以上。
2.約翰尼斯.鮑爾特,擊毀139輛坦克,火炮不詳。
3.米切爾.威特曼,擊毀坦克138輛,132門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戰斗,阻止了英軍對德軍側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劍橡葉十字勛章,一時名氣大燥。


4.沃爾特.倫道夫:擊毀106輛坦克,火炮不詳。
5.阿爾博特.科舍爾,擊毀100輛坦克,火炮不詳。
6.赫爾慕特.文德羅夫擊毀坦克95輛。
7.卡爾.布雷曼尼,擊毀92輛坦克,火炮不詳。
8.埃里希.雷茨克,擊毀76輛坦克,火炮61門。
9.約翰尼.穆勒是第502大隊的第3小隊長,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戰線,該中隊3輛「虎」I一次戰斗共擊毀41輛蘇軍坦克,其中穆勒「包辦」25輛。
10.海因茲.毛斯泊格:擊毀57輛坦克,火炮不詳。
另據西方非正式資料顯示,第503大隊的庫特.內斯佩爾的戰績為168輛坦克。由於其中大部分戰果是作為裝填手和炮長時取得的,故按照當時德軍的統計慣例,擊毀的數字都記在車長頭上。他後來成為「虎」I和「虎王」式坦克的車長,轉戰東、西兩線,直至1945年4月底陣亡,又締造了擊毀42輛坦克的戰績。還有許多戰史學家認為他的總戰績應該超過195輛坦克,但均無確認。

仔細分析這有幾個原因:
虎式坦克不再扮演進攻中一馬當先沖鋒陷陣的角色,對機動性並不突出的老虎來說,伏擊偷襲,坦克間的對射是它可以充分發揮精準火力與體現堅固裝甲防護的拿手戲。
在盟軍坦克火力的有效射程外,虎式坦克可以輕松得用火炮點名,虎式坦克其實並不勝任長途奔襲的角色,因其速度緩慢,油耗大,行程有限,機械故障頻繁,(主要是如此的重量在危急撤退時無法牽引拖帶)但非常擅長停駐狀態下的遠距離對射,在防守戰斗中反而能充分發揮潛力。德軍通常是三、四輛虎式坦克為一組,各自依託地形隱蔽,等到盟軍坦克接近以後突然開火,以交叉火力殺傷敵軍,然後迅速撤退另選伏擊地點。
曾經大名鼎鼎的T34/76 如今遇到了剋星,有些中彈的T-34坦克整個炮塔都被掀掉,落到十幾米以外,德軍士兵戲稱,這是T-34在向虎式坦克脫帽致敬。在1943年到1944年期間的俄國,虎式坦克創造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紀錄。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團第三連的指揮官在3,900m的距離上擊毀了T-34坦克。俄國坦克群一度只要在視野里發現了虎式坦克就會全體撤退,而呼喚炮火支援。虎式坦克的防護能力也展露無疑,第503重坦克營的一個軍官發回戰報,在一次持續6個小時的坦克大戰中,他的坦克總共承受了227發反坦克步槍彈、14發45毫米穿甲彈、11發76毫米穿甲彈的打擊,履帶、輪軸、懸掛系統嚴重受損,但乘員毫發無爽,戰斗結束以後又開了60公里回後方修理 。在東線,斯大林2重型坦克出世前,幾乎沒有坦克可以在近距離構成對虎式坦克的威脅。
在北非和義大利他們有著相似的成功,對同盟軍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影響。在1943年2月1日,英國俘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隨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測試。結果令他們沮喪,他們找到的虎式坦克有著真正卓越的射擊平台和非常好的保護幾乎連最大的反坦克炮也不能將其摧毀。

虎式坦克的成員本身就是德軍中挑選的裝甲兵精英,象在1944年諾曼底登陸以後,奇襲波卡基村擊毀了48輛坦克的坦克王牌魏特曼中尉,在43年使用虎式坦克以前就已經在3型突擊炮上戰績赫赫,德軍指揮系統在二戰中對個體戰鬥成員的能動性發揮,基本是持靈活態度的,在戰術層面上虎式坦克部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相對自主性,優秀的成員素質加上近乎游獵的作戰方式是虎式坦克的戰果巨大的主要原因。綜合統計虎式坦克與盟國坦克的損失之比可以達1:10以上。

排名第一的黑豹」坦克王牌的巴克曼其坦克擊毀總數量是80輛。

而黑豹坦克則沒有這么幸運了,不同的使用方式決定了不同的命運。在進攻中黑豹坦克的側後裝甲薄弱的缺點(57毫米)經常暴露出來,盟國從T34到謝爾曼可以毫不費力加以擊毀。假設用黑豹坦克承擔虎式的任務,其實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歸根到底,是正確的使用方式讓虎式坦克在二戰後期的戰斗中大放異彩。
德國在坦克設計改進中注意了機械與人的工作協調性,允許士兵對坦克裝甲進行合理的加強改良。從而使坦克裝備的有限性能得到最大發揮。使人真正成為機械的主人,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淋漓盡致的充分展示,這也是德國戰爭王牌層出不窮的主要原因。
盟國官兵對虎式坦克的恐怖記憶:

1 「我看見德國新式虎式坦克中的一輛並在大約1000碼的距離上向它7次開火。但是每一次命中都被其前部和側面裝甲反彈了。虎式坦克轉動它的火炮擊毀了我們左側履帶並殺死了駕駛員。」
1943年在突尼西亞英國馬蒂爾達坦克車長報告






2「我們的坦克編隊在200—800碼之間的距離上同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通過不斷的射擊對方的履帶打停了其中一輛虎式坦克。這是在反復射擊對方甚至是在很近的距離上擊中對方上部裝甲都沒有效果後取得的戰果。虎式坦克摧毀了我們8輛M4坦克迫使我們撤退。在我們撤退過程中,那輛被打傷的虎式坦克仍然在向我們開炮…」
1943年北非美國裝甲團指揮官的報告
3、「我在400碼的距離上攻擊一輛MK6坦克(虎式坦克)。我使用穿甲彈對准它的側面和炮塔開了8—10炮,每一次命中都被反彈了,這輛虎式坦克在摧毀我兩翼的坦克後撤離戰場。」 1943年俄國坦克車長的報告
4、「一輛MK6坦克—敵人稱之為虎式坦克出現在我軍陣地附近。我們營使用反坦克炮向它射擊。但是沒有任何一次打擊是有效的,在另外兩輛德軍坦克加入後,他們摧毀了我們的炮兵陣地,我們被迫撤退…」1944年俄軍反坦克營營長的報告 [
5、「一輛虎式坦克出現在林子外一面開炮一面前進。它已經在200—600米之間的距離上摧毀了我們6輛T-34坦克。我們向它發射了大約20—30發反坦克炮彈,但是在虎式坦克的厚裝甲面前全都被反彈了。我們不得不呼叫空中支援擊退德軍坦克,虎式坦克撤回林子里離開戰場。」
1944年俄軍坦克車組在preblinka的報告
6、「我們的指揮官確定一個新戰術。如果德軍派一輛虎式坦克來,我們將派出8輛謝爾曼坦克迎擊它,我們認為損失其中7輛就可以消滅老虎。」
1944年在諾曼底英國人的「樂觀主義」
7、「我們新型的斯大林坦克似乎比德國虎式坦克更好。萬一德國人出動虎式坦克,無論如何我都不能派遣我的T-34坦克進入戰場,除非至少有兩輛斯大林坦克…」 1944年俄軍近衛部隊的一位指揮官的聲明,這位軍官後來因為怯懦而被槍斃!
8、「我帶著我的謝爾曼坦克編隊向Beauville附近隱藏的一輛虎開過去。虎式坦克退卻前摧毀了我們連7輛坦克,我們在不足100碼的距離上用穿甲彈和反坦克高爆彈不斷射擊虎的正面裝甲。但是沒有任何一發炮彈能打穿它的厚裝甲…」
1944年諾曼底英國克倫威爾坦克車組的報告
9、「我們的偵察員報告一隊德軍坦克包括1輛虎式坦克、2輛四號坦克向西北方向開來。我們的指揮官決定後退討論對付虎的辦法。一致認為應該呼叫空軍支援對付這個威脅,這比冒著損失我們自己坦克的風險迎擊敵人要好…」
1944年諾曼底一位英軍裝甲營的連長的報告 ;
10、「在600碼的距離上我們看見Das Reich師的兩輛虎式坦克。我們開了4炮全部反彈,虎隨後把它的正面轉向我們,在失去6輛謝爾曼坦克後我們開始後退,我們的一輛螢火蟲坦克直接命中一輛虎式坦克的左側,在我們撤退前我看見德軍虎式坦克車組人員從殘破的坦克里逃出爬到友軍的車輛上。我軍被虎摧毀的坦克烈焰沖天沒有倖存者。
1944年諾曼底加拿大M4坦克車組的報告
11、「我們連同正在向我軍右翼突進的3輛虎式坦克交戰。我們在100—600碼的距離向虎式坦克的側裝甲發射了12枚穿甲彈,除了使其裝甲表面的漆皮脫落以外對敵人坦克沒有造成任何有影響的傷害。在虎式坦克退出戰斗前我們損失了4輛謝爾曼坦克和許多半履帶車。我辨別其中一輛虎是Liebestandarte裝甲師的編號是331…」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組的報告
12、「我們看見一隊敵人的裝甲部隊包括2輛虎式坦克,一輛黑豹和2輛四號坦克。我們呼叫友軍裝甲部隊支援,大約有20輛螢火蟲坦克展開隊型趕到了。在兩輛虎式坦克逐個消滅他們前,他們摧毀了黑豹和一輛四號。幾分鍾內我們損失了6輛螢火蟲,兩輛虎式在取得戰果後撤離戰場。我們用重機槍、迫擊炮和反坦克炮提供火力支援,所有這些對虎式坦克都是無效的…」
1944年諾曼底英國步兵指揮官的報告
13、「我看見4輛虎並在大約1800碼的距離上向它們開炮。我打了15發穿甲彈擊中了他們的右側,但是炮彈全被反彈了…」
1944年諾曼底英軍謝爾曼坦克車長的報告
有許多與上面這些相似的報告。當然虎式坦克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也有盟軍擊毀虎式坦克的報告,但是,這類虎式在戰斗中損失的報告只佔很小的比例。大部分損失的虎都是直接被空中打擊摧毀而非地面盟軍的裝甲部隊。

Ⅲ 豹式坦克資料

豹2坦克是德國陸軍的最新式主戰坦克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主戰坦克之一。A5型是最新的型號(譯者註:現在最新的改型是豹2A6型,A6型用55倍口徑的120mm火炮代替了A5型的44倍口徑火炮,增強了火力)。改進的地方有:增加了炮塔前部和兩側的楔形附加裝甲,自動火炮穩定裝置,等等。車長和炮長的火控裝置有了極大的改進。豹2A5型主戰坦克從1995年末投入現役。

「豹」2A5坦克於1995年裝備德國陸軍,至1998年11月已完成改進225輛的任務。「豹」2A5以其簡潔的外形、極高的機動性、全電子化的火控及炮控系統、炮塔正面加裝的防護裝甲以及120毫米口徑的火炮,使其在1998年獲得最具戰鬥力的坦克的美譽。「豹」2A5型主要改進包括:
1.增強裝甲防護

炮塔前弧區裝有新的增強裝甲組件,其裝甲類似於英國的「喬巴姆」多層復合裝甲,車體和炮塔都是焊接而成,車體首上甲板具有很大的傾角,提高了抗彈能力。炮塔正面安裝了裝甲防護組件,炮塔內表面裝有防崩落襯層,履帶裙板也採用改進的復合裝甲,提高了對動能彈和化學彈的防護能力。

2.採用先進的火控系統

用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生產的全點系統取代原有的液壓火控與穩定系統;包括一個內裝激光測距儀且具有視場獨立穩定功能的EMES—15型炮長用潛望式組合瞄準鏡。車長和炮長能在全天候條件下捕捉目標,炮長和車長都可以開炮射擊。增設可360度迴旋的車長用PERI—17A2觀測鏡,並且內藏熱感應儀。車長不僅能通過其目鏡看到他自己晝夜觀察的圖像,而且其監視器還可以顯示炮長晝夜觀察的圖像。車長的頂置PERI—R17—A2瞄準具有一個熱成像通道;車體後部的TV攝像機與監控器屏幕相連,使駕駛員可以快速安全地轉向;使用了能與指揮與控制系統相連的以光纖技術、陀螺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為基礎的混合式導航系統,使坦克在任何作戰環境中都能導航。另還裝配有改進型激光測距儀和數據處理器。新安裝的CE628激光測距儀有很高的精度,測定10千米內的武器距離,誤差不超過20米,據說運用這種高性能的火控系統甚至可以以很高的准確率狙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

3.加強武器系統

其主要武器是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式機槍和1挺7.62毫米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各裝有8個煙幕彈發射器。火炮是雙向穩定的,火炮和炮塔的驅動裝置為全電動,採用的彈葯一種是DM—13超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另一種是DM—12多用途破甲彈。

性能數據:

車長:9.97米

車寬:3.74米

車高:2.64米

戰斗車重:59.7噸

乘員:4人

最大功率:1500馬力

最大公路速度:72千米/小時

最大行程:500千米

爬坡能力:30%

主要武器裝備:120毫米滑膛炮,7.62毫米機槍

http://netroom.hbu.e.cn/personal/muri/l-b2a6.htm
http://cul.beelink.com.cn/20040802/1643823.shtml

Ⅳ 二戰德國豹式坦克性能

五號坦克豹式(德語:PanzerkampfwagenVPanther)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入使用的坦克,主要於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歐洲戰場服役。原本打算用作為對抗蘇聯T-34坦克的武器,及取代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並與它們和一些重型坦克一同作戰,直至戰爭結束。而其亦獲認定為德國在二戰中最出色的坦克,並與蘇聯的T-34/85齊名。

在1944年之前標識為五號坦克豹式,並被陸軍部編號為Sd.Kfz.171。在1944年2月27日,希特勒下令它改稱「豹式坦克」。

豹式無疑是為了對抗蘇聯T-34坦克而製造,因為T-34坦克性能遠超於當時德國所擁有的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在德國古德里安將軍的大力要求下,最高統帥部派出一支部隊至東線戰場,針對敵之T-34坦克作出評估。

蘇聯坦克設計上最為深思熟慮的,是其傾斜式裝甲,不但增加彈開來襲炮彈的可能,而且也增加了裝甲的密度,使得來彈不易射穿。此外較寬的履帶以及較大的路輪也大幅改善了在松軟地面上的機動性,還配備了一支機槍。戴姆勒-賓士(DB公司)和MaschinenfabrikAugsburg-NürnbergAG(MAN公司)被授命設計新型的30-35噸位的坦克,指定開發編號為VK3002,兩個公司剛好即時趕在1942年4月希特勒生日上各自展示設計圖。

兩間公司在1942年4月各自提的提案中,戴姆勒-賓士公司所設計的,幾乎是T-34的摹仿品,不同於以往偏向復雜的設計,戴姆勒-賓士公司務求做到在車身、炮塔、柴油發動機、駕駛系統、懸吊系統及履帶等方面類似蘇軍T-34坦克的簡易設計。而MAN公司的設計則符合了德國傳統的想法:在大而寬的車身後端安裝一個堅固的炮塔、一個汽油發動機、採用扭力棒的懸吊系統和典型德國坦克的乘員艙房。盡管希特勒打算採用戴姆勒-賓士公司的設計,但最後卻由MAN公司贏得德國軍部的賞識,其設計更在1942年5月受到採納。第一架由MAN公司接受生產的豹式坦克試作型在1942年9月出爐,經過測試後受到軍方採用。於是,德國軍方便立刻把這款坦克優先投產,但其正式生產卻推遲了──因為車頂需要以機具製作,正好德國缺乏這種機具,因此最終定案的坦克在同年12月才正式投產。德國對此坦克的需求量甚大,因此在1943年以後,豹式坦克的生產不再是MAN公司的專利,並開始由戴姆勒-賓士公司、MNH公司、HS公司分擔生產。根據JENTZ的書,一輛豹式生產的工時為兩千小時.

製造期間發現設計的許多問題,包括引擎馬力無法負荷車身所增加的額外重量、冷卻系統的設計不良導致引擎起火、路輪的外緣出現毛病等。MAN公司初期預計一個月能夠生產250架豹式坦克,但在1943年1月,它卻把目標提高至生產600架。然而即使它多麼努力,由於盟軍的轟炸、生產上的問題(如其汽油引擎和復雜的設計)及其他困難而使得MAN公司達不到這個期望。在1943年間,平均一個月只生產148架豹式坦克,在1944年卻增加了67架的產量。直至戰爭完結,德國總共生產6,000輛以上豹式坦克。需要注意的是德國的軍工生產受過晚的總動員,必須建造大量潛艇和本土防空力量,並不能象蘇聯一樣把所有力量投入到陸軍和前線空軍的生產中去(蘇聯T-34坦克最大的生產地車里雅賓斯克廠戰前是生產火車頭的,而戰時蘇聯幾乎全部的鐵路器材都來自援助)。因此單純把坦克產量對比蘇聯過低歸因於設計是不對

如果把額外安裝的火炮和車身前方的傾斜裝甲排除在外的話,豹式無疑是德國最常見的坦克設計。坦克的重量由預計的35噸增加至43噸,更被安裝了一個可以提供700匹馬力,以齒輪箱及掌控系統驅動的梅巴赫HL230P30V-12汽油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一般被認為可以承受連續行進2000千米的負荷。為了把發動機的故障減到最少,開發人員特意安裝調速器以把發動機的轉數下調至每分鍾2500轉。此外,調速器的安裝也使得豹式行進的速度由55千米/小時下降至46千米/小時。

豹式的承載系統采交錯式路輪連接扭力桿的設計,可說是二戰中德軍坦克最好的設計,它也被法國人用在戰後的AMX50重型坦克設計上。但這設計在蘇聯戰場的冬天時,常發生路輪凍結而使坦克無法動彈的情況,且也須先把外側的路輪移走才能維修在裡面的路輪,增加了維修的不方便性。豹式的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它更在每個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棒作為其懸吊系統的另外部份。因此,豹式的造價十分昂貴且很費時,但這亦為它帶來了當時無可取代的越野性能。而豹式的控制系統則以ZF公司設計的7檔AK7-200同步齒合齒輪箱及MAN出產,以控制桿駕馭的單軸條掌控系統組成。其掌控系統允許以一個固定的軸條來驅動每個齒輪箱。當齒輪愈大,轉動的半徑就會愈大。如果其半徑比要求中大,那麼掌舵用的剎車系統就可用來收緊齒輪的轉動。由於液壓碟煞系統和循環檔系統的設計,使得豹式坦克能夠讓其中一邊的履帶依需求而單獨停止,而不須停止全部的動力。也因此,豹式坦克的最大弱點就是其最終的駕駛部件。這是因為在戰爭期間,德國缺乏製造齒輪的機器,剛巧生產該部件的機器也缺乏必須的齒輪,才導致這個尷尬的局面。而且,這個部件的壽命也不過行進150千米。

這架坦克的乘員由五個人來擔任:駕駛員、通訊員、炮手、裝填手及車長。而其大型的斜甲則採用了同質鋼板,經過焊接及鎖扣後變得更為堅固。整個裝甲只留有兩個開孔,分別提供給給機槍手和駕駛使用。最初生產的豹式坦克只有一塊60毫米的斜甲,但不久就加厚至80毫米,而豹式D型以後的型號更把炮塔裝甲加強至120毫米的上限,以保護炮塔的前端。炮塔也採用傾斜式裝甲,內部空間狹小,但為車長設計了一良好的頂塔。炮塔有兩個開口分別為機槍和炮手的瞄準器。而坦克兩側更加上了5毫米厚的裙邊,以保護坦克不受敵人磁性地雷的損害。

豹式坦克的主炮為萊茵金屬生產,攜帶79發炮彈(G型為82發)的75毫米半自動KwK42L70火炮。這款主炮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彈葯:APCBC-HE、HE和APCR三款,以作為供應彈葯短缺。而75毫米大炮在此時並不算是大口徑的火炮,但是豹式的主炮卻是二次大戰中最具威力的火炮之一。其特長炮管和強大的推動力,更為其提供了高速的發炮能力。此外,由於坦克上的瞄準器敏感度較低,這使得豹式坦克能夠更容易擊中敵人。加上此火炮的貫穿能力比88毫米KwK36L56火炮為高,在1000米能貫穿140毫米厚的裝甲,令豹式坦克成為了戰場上的殺人機器。戰後該炮作為法國的CN-75-50火炮裝在以色列的M50超級謝爾曼坦克上繼續發揮作用。而且,它也裝上了兩支MG34機槍,分別安裝於炮塔上及車身斜面上,有助於掃除步兵及防空用途。

豹式在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場中備受矚目。平均5架M4雪曼被擊毀才有一架豹式坦克被消滅,就如德軍的虎式坦克一樣。加上其致命傷──發動機容易過熱而焚燒──已經解決了,更使得它成為德軍中最具效率的裝甲坦克之一,只是後勤工作有些問題。豹式也得到了敵軍方面的高度評價-在戰爭後期,蘇軍捕獲了好些豹式坦克並納入了對德作戰之中,並把車上的操作指南譯成俄語向全體人員提供。貳戰後重建中的法國陸軍也曾成建制的編成豹式坦克部隊。

豹式坦克第一次參與的大規模作戰就是1943年7月5日對蘇聯發動的庫爾斯克戰役。在初期,豹式坦克的駕駛員都被一些機械問題而困擾:坦克的履帶和懸吊系統時常受損;而坦克的引擎更往往因為過熱而發生火災。因此在戰事初期,很多豹式坦克都因為這些弱點而不能作戰。舉例說,在1943年7月10日德軍第48裝甲團的匯報中指出,在庫爾斯克戰役爆發後,該團投入的200輛坦克已經有131輛待修;只有38架能夠參與作戰。而當時不主張希特勒過早投入豹式坦克作戰的德軍將領古德里安卻指出,豹式坦克的火力及防禦能力十分優良,雖然很多豹式坦克因為其機械問題而受損,但它們卻擊毀了為數不少的蘇軍坦克。

當德國軍方在1944年3月23日為德軍坦克和蘇軍的新式T-34/85及IS-2坦克作出評估及比較後,指出豹式坦克前端火力遠比蘇軍T-34/85占優,而兩者側面及後方的火力幾乎一樣;至於它的前端火力亦比IS-2為強,但兩側和後方的火力卻不敵IS-2,可見古德里安的評估無誤。在1943年至1944年間,豹式坦克可以在2,000米的范圍內輕易擊破任何的敵軍坦克,即使它只有90%的命中率。而根據美軍的統計資料,平均一架豹式坦克可以擊毀5架M4雪曼坦克或大約3架蘇軍T-34/85。

經過庫爾斯克一役後,德國軍方便汲取了教訓,把豹式坦克的機械問題統統解決掉,這使得豹式坦克成為一架可怕的戰爭機器。直至戰爭完結,豹式坦克也一直佔德軍坦克的大多數。但是,德國軍方在後來發現安裝上Kwk40L/48火炮的四號坦克比豹式坦克更為符合經濟效益和務實,因此德國軍方便把兩款坦克一起生產。此外,德國繼續生產四號坦克的主因是因為德國兵工廠的重組,暫時不能以豹式坦克滿足開始轉為劣勢的德國,因此他們便選擇了易於生產的四號坦克。

豹式坦克主要在東線戰場服役,但亦在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後駐守於法國境內。此後近乎一半囤駐在法國的德軍坦克也是豹式坦克。

而到了突出部之役的期間,豹式坦克被裝配成有如美軍M10狼獾自行反坦克炮的樣子。在一些大規模行動中,豹式坦克往往會聯同偽裝成美國兵的德軍進行矇混作戰。而在整段時間中,亦有為數不少的豹式坦克被敵軍捕獲,並成為他們的裝甲部隊力量(蘇聯擄獲的豹式坦克和三號突擊炮數量之多可裝備一個師)。

豹II型坦克的首次設計工作始於1943年2月。其主要的目的是使它與最新式的虎II重型坦克作出更高的可替換性以緩和坦克生產的壓力。就如豹2的外殼就與虎I坦克B型的十分相似,而兩者更共用同一種車輪、履帶、懸吊系統及剎車系統,只有豹2的防彈盾是比較細小的。

除了底盤外,豹II的發展在此時並沒有更進一步的發展。而在戰爭後期,約在1944年3月,德國軍方再次開始豹II的研究工作,並把一個前端視野較狹窄的豹式坦克炮塔安裝在試驗型身上,這使得德國在戰爭後期開始研發了一種狹長的炮塔,並成為以後豹式G型的炮塔。

而在同一時期,豹式坦克F型的開發也開始啟動,並預定在1945年4月投入生產。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型號的豹式坦克雖然安裝了該種新型的炮塔,但它更被裝上了炮塔裝甲及一個擴大了的車頂,這使得其裝甲變得薄弱。而其車頂則由戴姆勒-賓士公司(DB公司)及羅斯泰爾-赫廷根公司(RH公司)合作研發。

而豹式坦克和豹II坦克只有齒輪的運轉速度和裝甲的保護,而兩者的炮塔都採用該款新式炮塔。此外,豹II更被安裝上豹式的75毫米KwKL70坦克炮,並不是預期的新式88毫米KwKL71坦克炮。而豹式更有其他的變種,如獵豹式自行反坦克炮(其他型號請見下表)。

型號

製造年份

簡介

生產數目

豹式坦克A型

1942年11月

試作型,又稱作豹式坦克A1型

20輛

豹式坦克D型

1943年1月-9月

842輛

豹式坦克A型

1943年8月-1944年6月

有時稱作豹式坦克A2型

2,192輛

豹式坦克G型

1944年3月-1945年4月

2,953輛

BefehlspanzerPanther

(PzBefWg)

1943年5月-1945年2月

加裝了額外的通訊器材

329輛

(由豹式坦克改裝而成)

BeobachtungspanzerPanther

(PzBeobWg)

1944年-1945年

加裝兩支機槍及仿造的火炮

41輛

(由豹式坦克改裝而成)

Bergepanther

1943年-1945年

改裝為修復車

347輛

乘員

5人

發動機燃料消耗

每千米3.51升

車身重量

44.8公噸

發動機燃料容量

720升

車身長度

8.66米

變速器型號

ZFAK7-200

車身闊度

3.42米

變速器種類

人手同步齒合

車身高度

2.99米

變速器齒輪

7/1

行進速度

(每分鍾3000轉)

55千米/小時

掌舵系統

MAN單軸條掌舵系統

行進速度

(每分鍾2500轉)

46千米/小時

離合器

薩斯LAG3/70H

行進范圍

200千米

掌舵比率

1:1.5

履帶型號

Kgs64/660/150

主炮型號

KwK42

履帶闊度

660毫米

主炮種類

坦克炮

履帶長度

3.92米

主炮口徑

7.5厘米

懸吊系統

雙扭力棒

避震器

車身兩邊的第二或第七個震臂上

主炮炮管長度

70Calibers

可通過垂直障礙

0.9米

主炮最大炮口初速

1120米/秒,使用pzgr40/42型穿甲彈

可通過塹壕

1.9米

主炮後膛

半自動

可通過水位

1.7米

主炮旋轉角度

360°,每秒24°

發動機型號

梅巴赫HL230P30

主炮提升角度

+18/-8°

發動機種類

V124沖程

攜帶炮彈

79發,G型82發

發動機馬力

700匹馬力

瞄準器型號

LeitzTZF12(D型),TZF12a(A及G型)

發動機排水量

29.095升

瞄準器放大倍數

2.5及5倍變焦

發動機壓縮比率

6.8:1

瞄準器視野

28及14°

發動機燃料

汽油驅動

通訊設備

Fu5發報機及收報機,Fu2收報機

Ⅳ 介紹一下德國豹式坦克

「豹」2主戰坦克

「豹」2是西方國家中最早服役的戰後第三代主戰坦克,多年來不斷獲得各種榮譽。在西方1998年和1999年兩次主戰坦克的排行榜上,桂冠均被「豹」2的改進型摘走,分別是「豹」2A5和「豹」2A6,可見其王者風范。

1979年,前聯邦德國陸軍開始裝備「豹」2型主戰坦克,至1993年,德國共擁有「豹」2主戰坦克2125輛,幾乎所有坦克營都裝備了「豹」2坦克。這些坦克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加以改進,戰斗性能逐步提高,並先後出現了「豹」2A1、A2、A3、A4、A5和A6等改進型號。其中「豹」2A5和「豹」2A6是最新的改進型,其改進計劃始於90年代中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在1995~1998年實施,主要是加強了防護和更換部分設備,即「豹」2A5;第二階段於1999年起實施,主要是換用身管更長、威力更大的火炮,配用新型彈葯,即「豹」2A6。

「豹」2A5主戰坦克於1995年裝備德國陸軍,至1998年11月已完成改進225輛的任務。該坦克主要武器是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7.62毫米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兩側各裝有8個煙幕彈發射器。火炮是雙向穩定的,火炮和炮塔的驅動裝置為全電動,採用的彈葯一種是DM-13超速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一種是DM-12多用途破甲彈。該坦克火控系統是由克虜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生產的,包括1個內裝激光測距儀且具有視場獨立穩定功能的EMES-15型炮長用潛望式組合(晝夜合一,熱成像)瞄準鏡。車長和炮長能在全天候條件下捕捉目標,炮長和車長都可以開炮射擊。車長不僅能通過其目鏡看到他自己晝間觀察的圖像,而且其監視器還可顯示炮長晝夜觀察的圖像。用全電式炮控和炮塔控制系統代替液壓式系統,既安全又減少了噪音。

「豹」2A5裝甲類似於英國的「喬巴姆」多層復合裝甲,車體和炮塔都是焊接而成,車體首上甲板具有很大的傾角,提高了抗彈能力。炮塔正面安裝了裝甲防護組件,炮塔內表面裝有防崩落襯層,履帶裙板也採用改進的復合裝甲,提高了對動能彈和化學能彈的防護能力。在車體後部安裝有1部電視攝像機,其監視器可使駕駛員更安全地倒車,並使用了基於陀螺技術和有全球定位系統支持的混合式導航系統,使坦克在任何作戰環境中都能導航。另外,它還改進了激光測距數據處理器。坦克的動力裝置為MB873KQ501柴油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柴油發動機之一。

在「豹」2A5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豹」2A6主要換用了萊茵金屬公司的身管更長的55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以替代原44倍口徑的火炮。這樣「豹」2A6的有效射程可增加1000米,戰斗全重也上升到60噸。德國陸軍計劃從2001年開始裝備「豹」2A6主戰坦克。

Ⅵ 二戰德國虎式和豹式坦克都有什麼性能!!

豹式坦克
豹式坦克在外型上同T-34坦克非常相似,車身和炮塔都是斜面設計。正面裝甲80毫米厚,但35度的斜角使防護效果相當於150毫米裝甲;側面是60度斜角的50毫米裝甲,防護效果相當於58毫米;炮塔正面的彈盾厚110毫米,側面65度斜角的裝甲厚45毫米。斜面裝甲使豹式坦克的防護能力甚至優於虎式坦克,實戰證明很難被擊毀。諾曼底戰役中,美軍將一輛繳獲的豹式坦克拉進靶場,用陸軍裝備的所有火炮輪番轟擊,想看看到底什麼武器可以制服它。測試結果著實讓人心寒。M4謝爾曼坦克的75毫米L/37.5加農炮無論多近都基本沒戲;M10殲擊坦克裝備的76毫米L/50加農炮抵近至200米開火才能擊穿其正面裝甲;M36殲擊坦克裝備的90毫米L/50加農炮是美軍威力最大的反坦克火炮,理論上講500米以外就可以輕松貫穿其正面裝甲,但實際測試中必須逼近到300米,而且發射10發炮彈只有5發能夠穿透。
然而裝甲還不是豹式坦克最突出的優點。火炮名家萊茵金屬公司特地為豹式坦克設計了超長身管的75毫米L70加農炮。這門炮雖然口徑不如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但炮口初速高達每秒925米,遠距離准確性還強過88毫米L/56火炮。這門炮1,000米以外可以擊穿121毫米厚的鋼板,2,000米以外可以擊穿88毫米鋼板,威力和88毫米炮相當。如果使用當時罕見的鎢心穿甲彈 (Tungsten Cored Armor Piercing Round),1,000米以外的穿甲能力可達150毫米。庫爾斯克戰役中,豹式坦克擊毀了3公里以外的一輛T-34坦克,威震東線。
豹式坦克戰斗全重45噸,已經屬於重型坦克的范疇。動力系統是一台梅巴赫12缸汽油發動機,功率700馬力,使豹式坦克的推重比達到每噸15.6馬力,接近謝爾曼坦克的水平。和虎式坦克一樣,豹式坦克擁有世界一流的傳動和懸掛系統,公路最高時速可達50公里,越野時速也能達到30公里。油耗比虎式坦克強不少,一箱油能跑180公里,當然還是無法跟T-34相比。總而言之,豹式坦克的機動性和整體戰力都要強過徒有虛名的虎式坦克
德軍上下都對豹式坦克寄予厚望,希特勒甚至幾次推遲了庫爾斯克戰役的時間,為了能將更多的豹式坦克投入戰場。然而豹式坦克的處女作相當糟糕,總共有184輛豹式坦克參加了庫爾斯克戰役,開戰一天以後只剩下40輛,三天以後只剩下10輛,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機械故障退出戰斗的。隨著內部結構的不斷改進,豹式坦克的機械性能漸趨穩定,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利器。到1944年夏天,幾乎所有的德軍裝甲師都有了一個豹式坦克營,數量從50輛到70輛不等。1943年 9月13日,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的7輛豹式坦克遭遇大約70輛蘇聯T-34/76坦克,在20分鍾的戰斗中,28輛T-34/76被擊毀,豹式坦克無一損失。1944年7月在華沙城下,黨衛軍維京裝甲師大戰蘇軍第二坦克集團軍,該師一個坦克營在戰斗中擊毀107輛蘇軍坦克(包括蘇聯T-34,美國M4謝爾曼,英國瓦倫丁等型號),自己只損失了4輛豹式坦克和1輛4型坦克。
豹式坦克最著名的戰例當屬「巴克曼角落」 (Barkmann』s Corner)。1944年7月27日諾曼底戰役中,隸屬黨衛軍帝國裝甲師的中士巴克曼和他的豹式坦克正在追趕大部隊,途中發現美軍15輛M4謝爾曼坦克和一隊卡車沿公路逼近。巴克曼將坦克停在十字路口,單槍匹馬攔住美軍去路,在接下來的戰斗中擊毀9輛謝爾曼坦克和數輛卡車。美軍不得不呼喚攻擊機前來救駕,這才擊傷了巴克曼的豹式坦克。最後巴克曼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事後獲得騎士鐵十字勛章
古德里安為了抵消盟軍的空中優勢,首創在豹式坦克上面安裝紅外線夜視儀,透過夜視儀能夠在黑暗中觀察到600米以內的目標,使德軍坦克部隊具備夜戰能力。1944年底的阿登戰役中,黨衛軍希特勒衛隊裝甲師的豹式坦克就利用夜視儀擊毀了數輛謝爾曼坦克。不過紅外線夜視儀和其它許多秘密武器一樣,數量太少,出現得太晚,所起的作用自然微不足道。
德國虎豹暫時奪回坦克裝備的優勢,蘇聯不甘示弱,1944年連續推出T-34/85坦克和JS-2重型坦克,將東線戰場的武備競賽推向高潮。

Ⅶ 介紹一下二戰時德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

Pzkpfw-Ⅴ型「黑豹」中型坦克

Ⅴ號「黑豹」式坦克(或「豹」式)被推出的起因就是蘇德戰爭初期的「T-34危機」。德國原有坦克戰術性能偏重機動性,不太重視火力和防護,在「閃電戰」運用的初期其性能尚可,但進入蘇聯戰場,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的Ⅰ、Ⅱ、Ⅲ、Ⅳ號坦克,以及35t、38t等就面臨被動挨打的地步。除加緊改進Ⅲ、Ⅳ號坦克外,古德里安等將領在1941年底的時候強烈要求研製新型坦克。1941年11月25日,希特勒命令戴姆勒-賓士、MAN等公司研製30噸級坦克以對抗T-34/76。

賓士公司先後研製出VK3001和VK3002原型車,但由於和T-34/76過於相象,以會導致戰場識別困難的理由都被否決。MAN公司也推出了VK3002原型車,和賓士公司的VK3002一同在希特勒生日1942年4月20日那天向希特勒進行了展示,而後MAN公司的設計最終獲得批准。VK3002原型車的炮塔象T-34坦克一樣置於車體前部,但後來生產的炮塔都置於車體中部,因此「黑豹」式可以擁有更長的火炮身管,具備了火力性能上的先天優勢。1942年12月,「黑豹」正式生產型投產,被定為PzKpfw V Ausf D型,次年1月首批「黑豹」D型出廠。此時的豹式以遠遠超出原先設計要求的30噸級,前裝甲也由最初要求的60mm增加為80mm,坦克全重達到了44噸。「黑豹」與先前的德國坦克截然不同,最先採用了傾斜裝甲。豹式坦克採用了660mm寬履帶,強力的發動機(從D2開始更換裝了高達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此發動機成為豹式的標准動力裝置),機動越野性能非常優秀。

為了等待「黑豹」坦克的出廠,德國的「堡壘作戰」一推再推,終於在1943年7月5日開始。好容易積攢的250輛豹D(D1)型參加了這場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首日有192輛豹式參加了進攻,但機械故障頻頻,再加上在一個雷場遭遇伏擊,當日倖存完好的豹式只剩40輛。戰場上,豹D坦克暴露了機械裝置嚴重不可靠,特別是齒輪箱的設計問題很難克服。豹D型只生產了534輛,而後1943年8月新的「黑豹」A型投產,改進了不少機械問題,加厚了炮塔裝甲,增加了兩挺7.62mm機槍,產量為1768輛。1944年3月改進後的「黑豹「G型投產,加強了車體裝甲,改進了傳動裝置,增加了車內三防通風裝置。豹G型生產直到戰爭結束,產量達到了3740輛,是豹式系列的數量最多的型號。1944年2月22日,希特勒親自簽發命令,將PzKpfw Ⅴ號坦克定名為「黑豹(panther)」坦克。

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因此受到格外重視,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1944年5月還開始研製「豹」F型,但到戰爭結束只生產了20輛左右。此外,豹式的後繼型號豹2准備安裝88mm火炮,但只出現了原型車。

「黑豹」坦克與對方的T-34/85相比,防護性能絕對優於T-34/85,火炮口徑雖然為75mm,但70倍口徑的身管使得其穿甲能力高於T-34/85的85mm L/54.6火炮,甚至也高於虎Ⅰ坦克的88mm L/56火炮,更是從全方位性能上超過英美各型同類坦克。不過這一切的背後就是豹式全重高達44~46噸之多,幾乎和蘇聯的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一個級別。但同樣重量,IS2和IS3都算重型坦克,「黑豹」只算中型,頗有標准不同的緣由。豹式的工藝復雜,產量難以和T-34、M4「薛爾曼」等盟軍坦克相比,因此經常處於戰場上的數量劣勢地位。豹式還是最先安裝主動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設備的時代。

豹式坦克的變形車主要包括豹式指揮坦克和「獵豹」坦克殲擊車等。豹式指揮坦克產量多達1750輛,是豹式變形車數量最多的一種。而赫赫有名的「獵豹」殲擊車則有「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的美稱,火力堪與「虎2」坦克相比,裝甲防護也超過了「虎1」式,再加上同豹式一樣出色的機動性,成為德軍最有力的反坦克武器。不過「獵豹」產量只有382輛。

基本數據(豹式G型)

生產數量

D、A、G型共6042輛

長度(含炮管)/寬度

8.86m/3.40m

高度

2.98m

重量

45.5噸

乘員數

5人

發動機

Maybach HL230 P30 700馬力

最高行進速度

公路46km/h,越野24km/h

最大行程

公路200km,越野177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

燃料載量

730升

爬坡性能

30°

涉水深度

1.8m

越障高度

0.9m

越壕寬度

2.45m



主要武器

75mm KwK 42 L/70,備彈79-82發

輔助武器

3 X 7.92mm MG34機槍,備彈4200-4800發

閱讀全文

與德國豹式什麼開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8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7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7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