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德國和日本在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這兩個國家原來就有很好的工業基礎,由於戰敗後被戰勝國駐軍,所以戰勝國在一定程度上對這兩個國家有所經營,間接給了經濟發展幫助,同時由於限制了軍費支出,所以更多的資金流入了經濟建設領域,加速了經濟發展
1.德國和日本是最注重教育的國家(人是一切國家和企業的根本)
2.戰敗後可以重新洗牌,建立更加優化的政治和工業體系。(戰勝國卻要和國內政客和資本家爭鋒和協商,並作出一些妥協)
3.無需多大的國防開支(復甦過程中由別國負責防務,省去大量國防開支)
4.作為歐洲國家(所謂的民主國家)對於『紅色浪潮』(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前線堡壘,而大力加以經營。
5.戰敗,比戰勝更能喚醒一個國家!!
B. 日本和德國 大國崛起的原因
兩個國家都有兩次崛起的機會。
日本:第一次崛起,1.日本明治維新成功,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根本原因);
2.逐步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民族危機;
3.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日本獲得了大量賠款。國力大增。
第二次崛起,即二戰後,1.日本戰後進行了比較廣泛的社會改革,進一步消除了生產關系中的封建落後因素。(首要原因);
2.美國開始扶植日本;
3.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4.制定了外向型的經濟發展戰略;
5.積極發展教育,培養人才;
6.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爆發,美軍大批軍事及後勤物資訂貨,刺激了日本經濟的發展。
德國:第一次崛起,1。德意志統一,發展了資本主義;(根本原因)
2.法國和奧地利受到遏制,德國成為新興強國。
第二次崛起(西德),1.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義,社會形勢比較穩定;
2.實行非軍事化;
3.美國對聯邦德國採取扶持政策;
4.政府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強調經濟按市場規律運轉,注意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
5.尤其重要的是,聯邦德國人民普遍具有較高的勞動素質。
C. 德國和日本在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不同點
相同點:都接受了美國的扶持(歐洲為馬歇爾計劃,即歐洲復興計劃,日本則是在冷戰期間,美國從日本大量購進軍火,而刺激日本經濟飛速發展,同時美國也處於戰略需求而扶持日本,並且免除了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的部分懲罰) 不同點:西歐各國結成了「經濟聯盟」,最初是法國與德國帶頭組成歐洲共同體,後來再歐共體的基礎上,逐漸發展為歐洲聯盟,也就是現在的歐盟,西歐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擺脫了美國的扶持,最終歐盟也成為了世界最大的經濟組織,而日本由於歷史原因,最終仍然是依靠美國的扶持,但是也已經漸漸的減少了對美國的依賴,通過大力發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國民素質,也同樣達到了經濟騰飛的目標
D. 德國和日本二戰後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
邦德國經濟之所以能迅速復興,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和條件決定的,主要有:第一,戰前德國是一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聯邦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設備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從而為恢復和發展工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第二,適時地進行了經濟改革,建立了一個比較符合國情並行之有效的社會市場經濟體制;第三,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造就了一支宏大的科技隊伍,並注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1950—1970年,聯邦德國在校大學生由100339人增加到411951人,平均每萬居民的大學生數從21人增加到67.9人。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外,聯邦德國也很重視職工的業余教育,規定不再升入大專院校的中學畢業生,在三年內享有法定休閑日去接受正規課程教育。為了加快科技發展,聯邦德國還特別注意引進外國先進技術。1950—1973年,聯邦德國進口的專利和許口證的支出從2200萬馬克上升到165400萬馬克,增長了74倍以上。由於重視科技,聯邦德國的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據統計,1950—1960年,聯邦德國國民經濟勞動生產率年平均增長5.3%;第四,利用外國資本。根據馬歇爾計劃,西德在1948—1951年獲得了36.5億美元的援助。而根據馬歇爾計劃設立的「馬克對等基金」(即聯邦德國工商企業償還馬歇爾計劃的款項,可作為短期信貸再投資於本國經濟建設中)的投資,到1956年就達10O億馬克。馬歇爾計劃與馬克對等基金對於當時缺少外匯、急需資金的聯邦德國好比雪中送炭。50年代以後,外國私人直接投資成為聯邦德國輸入資本的主要形式1957—1975年,美國公司在聯邦德國的直接投資從5.81億美元上升為87.2億美元。
E. 德國和日本在戰後經濟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異同點
德國和日本飛速發展
相同點是:兩國本身都有完備的工業體系,遺留下了大量的科技人才(這才是重點),大亂之後本國完全不需要負責防務(美國包辦)自然在客觀條件下可以全力恢復生產,再則人民本來也一心求治,外部條件又有馬歇爾計劃扶持(歐洲振興計劃)。當然發展就快了
不同點是德國才是自力更生哪像他們這些去網上看點資料胡咧咧的自以為了解。君不見西德工人每天吃幾片麵包自願大幅度增加工作時間為復興德國努力。
日本自力更生個毛啊?朝,鮮,戰,爭才是日本發家致富的根本原因。
美國看到日本在亞洲對抗蘇聯的重要性(橋頭堡),戰爭也是完全把日本作為遠東基地大部分的物資和裝備都是日本作為中轉,戰爭期間重新武裝日本建立幾萬人的掃雷部隊。日本才得以在50-60年代就率先發展起來。
F. 二戰後,德國和日本為什麼能迅速崛起
二戰後德國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有外因和內因。
外因兩國經濟恢復發展的共通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盟國推行了「非工業化」政策,而隨著世界格局兩級對峙的發展變化,同盟國為了對抗蘇聯(共產主義)扶植這兩國。二戰後美國全面佔領日本,為了遏止前蘇聯和中國的發展必然需要扶植日本經濟發展,其後越南戰爭的爆發促進日本經濟進一步的發展,美國需要日本成為其戰爭資源後方根據地;美英法共同佔領西德,在各自的管制區內推行了不同的政策。法國需要薩爾地區生產的成品充當賠款運回法國;英國需要通過德國來擴張海外的市場,尤其是魯爾區和大西洋的海港;而美國,更是需要得到西德的支持來對抗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同盟國家推行扶植恢復西德工業方針的結果,使西德保留了可以很快恢復工業生產的基礎。其次,亞洲的兩場局部戰爭(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為兩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尤其是朝鮮戰爭的爆發大量戰爭物品訂單飛向兩國促進了其經濟發展。
具體內因分析:
日本:政府在歷史各個時間段制定了符合當時正確經濟發展策略,致力於新產業的培育與開發、指導、調節新型工業的發展;確定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經濟政策,實現了從「貿易立國」至「技術立國」的轉變;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與企業精神的推動;教育的積極影響,開放的文化以及不服輸的態度和汲取外部文化和先進技術的思想。
德國:二戰時期,盟軍對於西德的目標主要集中在削弱軍事力量上,英美空軍,尤其是美軍為了能夠擁有對抗蘇軍的力量,因此有意識的保護了一些企業,魯爾薩爾兩大工業區雖然遭到了破壞,但是經過幾個月的修復還是可以恢復生產。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的演講代表了同盟國對西德的扶持援助政策態度:「美國不再奉行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的政策。」1948年西德參加歐洲重建計劃。戰後初期,西德經濟復興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資金缺乏,而馬歇爾計劃對於西德來說,就是雪中送炭。馬歇爾認為消除共產主義在歐洲的擴展只有盡快的回復歐洲的經濟。因此130多億美元的資金以貸款和直接援助的形式流入了西德用於重建。這些資金幫助恢復了工農業的生產,穩定了金融,擴大了貿易,同時也促進了化工、工程、鋼鐵工業設備的更新。該計劃還從美國引進了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的造血重生。其次,二戰後,西德保留下了一大批熟練的工人隊伍,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沒有因為戰爭而耗盡,這對於西德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智力支持,這是戰後西德保留的最珍貴的財富。再者從東德大量湧入的難民,數量達到了100萬左右年齡結構比較合理掌握知識和技術的廉價勞動力。二戰前德國的重工業、原材料工業大多數集中在西部,全德78%的礦山、84%的冶金製造產品以及魯爾和薩爾兩大工業區,也就是西德擁有的原有工業基礎雄厚,是經濟的重建至於高水平起點上。政府接著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同時,在美國的支持下實行了幣制改革,為了適應世界市場的需要,發展外向型的經濟,緊緊抓住了朝鮮戰爭這對西德非常重要的一次機遇挽救了西德經濟。
G. 德國和日本都是二戰戰敗國,為何在經濟上卻發展迅速
二戰時期德國和日本戰敗,最終被同盟國軍隊佔領。但是後來的日本和德國都發展的非常迅速,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畢竟當時的德國已經被炸成了一片廢墟,而且國內被英美蘇法四國佔領。首都柏林更是被美蘇兩個國家瓜分。而日本軍隊全部都被遣散,而且還挨了兩枚原子彈。之所以這兩個國家能夠在經濟上發展迅速,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德國和日本的科技發展還是非常強大的。所以政策上的支持相當於是一個催化劑。真正讓兩個國家經濟騰飛的根本原因,還是兩個國家的科技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