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一戰」中同盟國失敗的原因
1、經濟劣勢 :
德奧集團在經濟實力方面屈於劣勢。與同盟國相比,協約國在物質資源和人力資源方面都佔有優勢。 英國的海上封鎖,成功地遏制了德奧集團從美國取得各種急需的物資。 協約國擁有更多的殖民地和附屬國。
2、戰略失誤:
德國的「施里芬計劃」過低估計了對手的實力,最終速戰速決戰略失敗,被拖入了兩線作戰、陣地戰、持久戰的泥潭,導致德國失敗。
3、內部矛盾:
長達數年的世界大戰,加劇了交戰國內部的各種矛盾,這在同盟國集團各國表現得更為明顯。同盟國各國普遍發生革命和起義。奧匈帝國出現民族獨立運動,導致了帝國的解體。德國爆發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4、國際力量對比不利於同盟國:
戰爭初期,日本參戰,德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勢力范圍皆失。義大利倒戈,同盟國失去一個重要的盟國。
在交戰雙方處於僵持階段,美國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給協約國增加了空笑一個極為重要的砝碼。協約國方面獲得了大量兵力和戰爭物資的補充,一批國家加入到協約國一邊,進一步增強了協約國的實力。
戰爭背景: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1、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2、俄奧矛盾
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干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羅斯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干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展,地處中歐的政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干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3、英德矛盾
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干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沖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1)德奧集團為什麼打不過德國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1、經濟上的競爭
在1914年前後,歐洲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關稅戰和對外國市場的競爭,例如1888-1889年義大利和法國、1879-1894年俄國和德國、1906-1910年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均爆發了關稅戰,也可說就是貿易戰。
由於19世紀後期德國的工業化速度異常迅速,德國和英國之間展開了最為關鍵的經濟競爭。1870年,英國的工業產量佔世界總工業的31.8%,德國僅佔13.2%。
但到1914年時,英國工業產量所佔比例已經下降到14%,而德國則略微上升到了14.3%,稍大於英國所佔比例。德國工業產量的這一短時激增意味著它同英國在海外市場上的競爭十分激烈。
2、殖民地的爭奪
由於歐洲列強竭力尋求新的殖民地,以確保剩餘資本和剩餘產品有海外市場,經濟上的競爭和國內的困難還激起了對殖民地的爭奪,所以,他們特別積極,要求建立一個與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相稱的帝國。
泛日耳曼同盟把目標對准了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這樣一些小國的富裕的殖民地,並堅決認為德國還必須擁有「顯要的地位」。但是,德國人發現,他們在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地區都受到了英國遼闊的殖民地的阻擋;他們痛罵英國人是「站著茅坑不拉屎」的自私鬼。
然而,殖民地競爭不只限於英國和德國。19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強國都捲入了這場絕對統治權的爭奪。
因此,他們在一個又一個地區再三發生沖突:英國和德國在東非和西北非、英國和法國在暹羅和尼羅河流域、英國和俄國在波斯和阿富汗、德國和法國在摩洛哥和西非,相繼發生了沖突。這些對殖民地的爭奪在第一次世界斗前含大戰前的30年間產生了日益緊張的氣氛。
3、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
殖民地的競悔臘爭轉而又促進了相互沖突的聯盟體系的形成;這些聯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戰爭的到來。聯盟體系始於1879年德國宰相卑斯麥與奧匈帝國締結兩國同盟條約之時。
這是一個防禦性的盟約,旨在保護德國免受法國人的攻擊,因為法國人想收服1871年失去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
這個條約還旨在保護奧匈帝國免受俄國人的攻擊,因為俄國人在巴爾干半島同奧匈帝國接連不斷的發生沖突。
1882年,兩國同盟因義大利的加入而變成了三國同盟。它的目的還是防禦:保護義大利免受法國的攻擊,因為意法兩國在突尼西亞發生了尖銳的沖突。
當時,三國同盟無論就其宗旨或盟約條款來說,都絕不是侵略性的。德國和奧匈帝國都是易滿足的國家,它們主要感興趣的是維護歐洲大陸的現狀。
4、勢不兩立的民族主義願望
第四個背景原因是歐洲被統治的少數民族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願望。這種願望在阿爾薩斯-洛林地區是難以對付的,那裡的法國人仍不服從德國的統治。
但在中歐和東歐,它卻是一場噩夢。由於對民族自決的要求日益增長,那裡的多民族帝國正處於差不多被撕成碎片的危險之中。
『貳』 德意志邦聯裡面的奧地利無論居民,文化多屬德國,為什麼兩者一直沒能統一,而且任何時代兩國都互相排斥
我們先要弄清楚以什麼標准來區別德奧。
我們知道基督教有2個意思,一個是狹義,就是基督新教Prostestant(基督新教還有路德教、加爾文教等分支);還有個就是廣義,即泛指所有信仰耶穌基督的教派,包括基督新教Prostestant、羅馬天主教Roman Catholic、東正教Orthodox(以上通稱三大基督教分支)以及亞美尼亞天主教Armenia Catholic等,2個在漢語翻譯中都稱為基督教,但在西方(以英語舉例)狹義基督教是Prostestant,而廣義基督教則是Christianity,是2個意思。
對於「德國」(確切來說是德意志)也有2個含義,一個是狹義的德國,即小德意志也就是普魯士於1871年所統一的德意志;還有就是廣義的德國「大德國」或「大德意志」,其范圍指向是古德意志王國甚至是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疆域,通常大德意志(大德國)包括現在的德國、奧地利、波希米亞(現捷克)、西里西亞(現屬波蘭)、東普魯士(現屬波蘭)、盧森堡和阿爾薩斯(現屬法國)。就狹義德國(小德意志)的概念來說德國人和奧地利人是有區別的(我只說有區別,沒說是兩個民族,原因接下去說);
但是從廣義德國(大德意志)來說,奧地利人就是德國人(注意順序,不能說德國人就是奧地利人)。為什麼說德奧同族呢,因為國際上沒有「奧地利族」這一劃分,只有「德意志族」,奧地利主體民族(即占人口多數的民族)是「德意志族」。同時德國承認奧地利主體民族是「德意志族」,同樣奧地利也沒有把「北德意志人」(關於德意志族,根據地域和宗教還細分為,主要在北方信基督新教的北德意志人和主要在南方新羅馬天主教的南德意志人,但德奧政府和國際把他們統稱為「德意志族」並沒劃分開來)列為與「奧地利人」不同的少數民族。
我們必須知道民族和國家是完全2個概念,即國家是以地域劃分,而民族是以人種劃分。一個國家可以是有單個民族組成(如日本、朝鮮、韓國等)也可能是由多個民族組成(如我國、俄羅斯等),同時有些民族幾乎分布在一個國家中(如日本的大和民族、我國的漢族、回族等)也有可能分於幾個國家裡(如俄羅斯族、蒙古族等)甚至是沒有自己的國家而分散在世界各國(如吉普賽人、1946年前的猶太人)、某些民族甚至是多個國家的主體民族(如朝鮮和韓國的主體民族都是朝鮮族、沙烏地阿拉伯和約旦等國的主體民族都是阿拉伯人)。
所以國家是沒有一樣的,但是德國人的主體民族和奧地利的主體民族都是德意志族也是沒有疑問的,同時德意志人還包括在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內那些被列為少數民族的德族人。由於分裂,民族間的個體會有差異,但是體現出來的差異不能蓋過同門同種的淵源。我國也是,無論是漢族、滿族、還是壯族,無論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都是「中國人」,都是「華夏民族」。
『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勝利,同盟國戰敗而告終,戰後初期, 資本主義 國家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亞、非、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出現了高漲的新局面。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希望你喜歡。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
德國在戰爭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站在同盟國的一方,德國缺少助力。一開始的盟友奧匈帝國, 軍事 實力實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另外義大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來攻打奧匈帝國。而協約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德國孤軍奮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點,德國一開始是想要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的,這確實是對德國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國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戰爭進入了膠著的狀態,最終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協約國人多勢眾,資源豐富,物資儲備什麼的比德國好上很多。因此德國最基本的物資都無法保證,這場戰爭肯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美國加入了一戰。美國的參戰對整個一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自身深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人力資源,讓美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美國的存在讓協約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德國才會徹底失敗。
茜茜公主與一戰的關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茜茜公主被暗殺後的第十六年裡,這使得人們不能把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直接聯系起來,於是便只剩下間接地關系。茜茜公主是一個喜歡自由的女人,所以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後,這其中最主要的是她的性格原因,敏感又任性,其次她並沒有那個能力承擔皇後應有的責任。
茜茜公主是一位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經受了很多的痛苦,雖然沒有得到孩子的最終撫養權,但是她也沒有盡到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尤其是對她的兒子魯道夫。在受不了宮廷生活之後,茜茜公主帶著仆從環游世界,幾乎不回維也納皇宮,也不理會自己國家的 政治 形勢。當她的兒子魯道夫因為感情受挫時,茜茜公主並沒有給與他正確的引導,以至於奧匈帝國的太子魯道夫自殺身亡了。
魯道夫自殺後,其王位的繼承人變空缺了下來,加之茜茜公主的其他孩子都是女孩,並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使得後來弗蘭茨·斐迪南大公被任命為弗蘭茨·約瑟夫的繼承人,他野心勃勃的政治主張使許多人不滿,最後在塞爾維亞被人刺殺,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果茜茜公主對魯道夫多一點關心,魯道夫就不會自殺,就沒有後面的事情了,就以上內容來說,茜茜公主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有很大的關系。
中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1、中國執政者一致認為,參加一戰,有利於中國改善 國際 地位
對於中國參戰的好處,早在戰爭爆發之初,梁士詒即有所預見,他對袁世凱說:“德奧以小敵大,戰之結果,必難悻勝。在我見,正不妨明白對德絕交宣戰,將來與和議中取得地位,與國家前途,深有裨補。”
1915年5月,中國政府被迫簽下“二十一條”。袁世凱問陸徵祥有什麼補救 辦法 ,陸回答:“只有參戰,到和會時再提出,請各國修改。”
袁世凱死後,主政的段祺瑞亦相信,“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參加,日本對青島勢必染指掠奪”,而“德國雖系當今之強國,但眾怒難犯。料其難以取勝。將來協約國取得勝利,中國將成局外之人,而我國參加,那將迥然成另一局面。到時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和會上有我一席之地, 必將提高中國之國際聲譽。”
除了爭取國際地位外,段祺瑞還有一個動機,那就是藉此抑制日本在華勢力的發展。
中國參戰後,即收回德、奧在天津、漢口的租界,撤銷兩國領事裁判權。同時獲得協約國許諾:庚子賠款自1917年12月起暫緩五年償還(俄國僅同意緩還1/3),免加利息;德奧賠款永遠撤銷(占庚子賠款總數的20.91%,其中德國9000餘萬兩,奧匈400萬兩);改變《南京條約》“協定關稅”條款規定的5%固定稅率,允許中國提高5%關稅;天津周圍20里內允許中國暫時駐軍,以防範德奧僑民。
2、中國收益巨大,除收回各種政治特權外,另可摺合現金2.5億元
中國沒有出兵歐洲,但也實際援助了協約國。宣戰以前,北洋政府即採取“明守中立,暗事參加”的“以工代兵”辦法,派遣華工 出國 。“一戰”期間,英法俄 三國 共招募華工30萬人,為他們從事建築、修路等體力工作。
還有為數不少的華工被違約送上戰場,在戰火中修工事、運彈葯、抬擔架,沙俄甚至將華工“編為軍隊,作前線沖鋒之用”。戰爭期間,有約5萬華工死亡。
因有以上作為,中國在戰後得以戰勝國資格,參加巴黎和會。在和會上,中國代表據理力爭,終沒能使日本在和約上聲明歸還青島。山東問題外,和約上還確認了廢除德國領事裁判權、取消德國庚子賠款、賠償中國戰爭損失等內容。一旦中國拒簽,未來就要同德國單獨媾和,到那時,中國未必還能獲得這么多的權益。
在這種情況下,北洋政府傾向於簽約,而保留山東條款。但是國內民意已然沸騰,爆發了五四運動,中國代表只得拒簽了《凡爾賽和約》。不過,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成為國際聯盟的創始會員國。
讓人慶幸的是,學生們的遊行活動並沒有使中國外交陷於絕境。通過華盛頓會議,中日兩國先後簽訂《解決山東懸案 條例 》《魯案細目協定》,中國有條件地收回青島。
1924年《中德協約》、1926年《中奧通商條約》簽訂,北洋政府不僅獲得《凡爾賽和約》中有利於中國的條件,還從德國獲得約8400萬元的戰爭賠款。加上中國戰時所獲的德國船隻,以及被免去的庚子賠款,中國總收益達2.5億元。
總的來說,中國參加“一戰”,不僅 成功 地融入世界格局,還以較小付出,收獲了豐厚的回報,堪稱是一次輝煌的外交勝利。唯“五四運動”之事,迄今仍有待後人深思。
『肆』 一戰中,德國是怎麼失敗的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A. 首先,從大的方面講,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B. 其次,一戰後期德國盡管在軍事上取得了一些戰術勝利,但沒有達到速勝的目的,戰爭進入膠著狀態,最終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對資源有限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C. 美國的參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重大事件,它最終改變了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盡管美國對參戰所作的准備很不充分。美軍對於1917 年的戰局還不能立即產生明顯的影響,但美國深厚的經濟實力和眾多的人力,使美國成了協約國集團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到1918年,協約國不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經濟實力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
下面回顧一下1918年的一戰進程:
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年,經過3年多的戰爭,交戰各國的戰爭資源已經到了枯竭的邊緣。但是,雙方都不願意在於己不利的情況下停止戰爭,於是加緊准備,企圖給對方以最後的致命打擊。
1918年初,德國利用暫時的有利形勢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德軍第一次進攻是3月21日開始的,到7月17日為止,德軍一共在西線連續發動了5次進攻,但都未能完成1918年戰局計劃。盡管德軍的進攻使英法軍隊遭到很大損失,數度在寬大正面上突破英法軍隊的戰術防禦地幅,但戰術的勝利反而拉長了德軍戰線,使德軍態勢進一步惡化。5次進攻並使德軍損失了100萬人,德軍的力量又遭到了削弱,其兵源已近於枯竭。
到1918年夏季,英、法軍隊與源源開到的美軍一起,發起了對德軍的反攻。協約國的總攻給了德軍以最後的致命打擊。9月29日,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向德皇表示:必須立即簽訂停戰協定。10月3日,德國組成新內閣,向美國請求停戰。11月3日,奧匈帝國與義大利簽訂停戰協定,並隨即陷入崩潰,從而又使德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盟國。在此之前,保加利亞、土耳其也已經向協約國投降。德軍本身已經無法再打下去,11月3日基爾海軍起義,11月7日巴伐利亞爆發革命。11月8日,德國停戰委員會首次同協約國軍總司令福煦接觸。11月11日,德國正式與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停戰協定規定:
德國從所有侵佔領土撤出軍隊、交出大量戰爭物資,包括5000門火炮、2.5萬挺機槍;交出公海艦隊的全部艦艇和全部潛艇等。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
『伍』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偶然:英德早已深度對立
新興崛起國與老牌霸權國之間難以避免的沖突乃至戰爭,被稱為「修昔底德陷阱」,德國與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對決被視為最經典的案例之一。如今,探究德英沖突的成因,對於有關國家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警示意義。
結構性矛盾難調和
迄今為止,真正具有主導世界能力的霸權國只出現過兩個,這就是近代的英國和當代的美國。與它們在某種意義上大致相當的只有古代稱霸歐洲、西亞、北非、地中海廣大地區長達三四個世紀的羅馬帝國。這三大霸權國創業靠的是「刀與劍」,守成離不開「血與火」。面對崛起國,其本能反應自然而然地表現為以超強實力予以遏制。這是霸權國與生俱來、無法更改的天性。
英帝國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龐大的帝國,稱霸世界長達一個世紀。1900年,英帝國擁有310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佔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擁有最強大的海軍、最龐大的商船隊和世界金融中心。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美國、德國、日本開始崛起,英國實力相對下降,面臨著如何與崛起國相處的抉擇。英國雖然仍是世界上頭號強國,但已無全面打壓別國的實力,於是採取區別對待的策略,與美國和解,與日本結盟,集中全力對付德國。在英國看來,德國既有挑戰的實力和意圖,又近在咫尺,實乃心腹之患。
1871年贏得普法戰爭勝利和實現德意志民族統一後,德國發展迅猛,到20世紀初已經成為一個人口眾多、文化素質高、軍事實力強、經濟實力雄厚的資本主義強國。擁有歐洲戰鬥力最強的陸軍和緊隨英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海軍、世界第二大商船隊。工業實力超過英國,位於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
具備如此實力的德國,在德皇威廉二世於1897年任命蒂爾皮茨為海軍大臣、皮洛夫為外交大臣之後,便拋棄了俾斯麥立足歐洲大陸的「大陸政策」,開始推行「世界政策」,其實質就是在稱霸歐洲大陸的基礎上,擴建海軍,爭奪制海權,向海外擴展殖民地,爭霸世界,建立大德意志帝國。
德國的「世界政策」與英國的世界霸權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結構性矛盾。德國稱霸歐洲的企圖,與英國維持歐洲均勢的政策背道而馳,歷史上英國總是聯合歐洲大陸國家去遏制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那個國家,不可避免地一定要反對任何一個企圖稱霸歐洲的國家;德國擴建海軍,直接威脅英國的海上霸權;德國爭奪「日光下的地盤」,在殖民地已經接近瓜分完畢的情況下,遲來的德國必然越來越多地闖入佔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國的勢力范圍。因此,英國得出結論,德英對立的矛盾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兩個國家的相對地位之中,雙方武裝沖突終究不可避免,必須對德國加以遏制。
海上爭霸走向敵對
海上霸權被英帝國視為生存的支柱和必須竭盡全力確保的核心利益,決不容許受到挑戰。1911年5月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帝國秘密會議上就說:「真正決定英國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權的問題。」德國大力擴建海軍,一戰前最後幾年德國60%的軍事預算都花在海軍建設上,直接挑戰英國核心利益,導致德英關系迅速敵對化。
建立強大的海軍艦隊是威廉二世政治意圖的核心。早在1897年他就宣稱,「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只有艦隊才能保證德國獲得與其經濟實力、文化水平相稱的世界強國地位,才能保證攫取海外殖民地。1898年,德國國會通過第一個海軍法案,計劃在6年內必須形成各有8艘戰列艦的兩支分艦隊。之後又通過多個海軍附加法案,緊跟英國步伐,大力建造戰列艦。1914年一戰爆發時,德國擁有戰列艦、戰列巡洋艦41艘,英國擁有戰列艦、戰列巡洋艦69艘。德國海軍由1898年的世界第六位,一躍成為僅次於英國的世界第二大海軍力量。
德國擴建海軍從一開始就針對英國。1897年,德國海軍大臣蒂爾皮茨提交給威廉二世的備忘錄就已明確把英國當做假想敵:「對德國來說,當前最危險的敵人是英國。」英國對此保持高度戒備。1902年英國海軍大臣塞爾伯恩在一份內閣文件中指出:德國艦隊的巡航距離短,是專門設計用來對英國本土作戰的。1904年英國海軍部擬定了第一份對德戰爭計劃。1909年英國爆發「海軍恐慌」,擔憂德國海軍後來居上,決定將當年建造「無畏」級戰列艦的數量,由原計劃的4艘猛增到10艘。1912年3月英國海軍大臣丘吉爾在議會作出強硬表態,明確宣布德國是英國在海上唯一的敵人,德國每造一艘主力艦,英國就造兩艘。
德國外交大臣屈爾曼在一戰後總結道:「戰前在英國的多年政治活動使屈爾曼深信,德國作戰艦隊的迅速擴建乃是使英國站在敵人方面的最主要原因。」不過,英國的所謂「海軍恐慌」是霸權國對崛起國常有的那種過度恐慌,甚至是別有用心故意渲染的結果。「德國 *** 」有利用的價值。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費希爾後來也承認:「是海軍部製造了這場恐慌,事實是英國必須誇大對德國的海上劣勢。」
魯莽外交火上澆油
1871年至1890年俾斯麥主政期間,德國推行「大陸政策」,外交穩健務實,為德國贏得了游刃有餘的國際環境。1890年3月俾斯麥被迫辭職後,德國步入「新路線」時期,繼而於1897年開始推行「世界政策」,外交上魯莽短視,非理性舉措一再上演。
德國一開始對與英國結盟抱有無限痴迷而又不切實際的期望,妄想德英兩個大國合作主宰歐洲事務。威廉二世對其舅父——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說:「沒有英國的首肯,在歐洲一隻耗子也不能亂動一下。」1898年至1901年,英國提出與德國建立關於遠東的地區性同盟,德國不理解英國決不加入任何無限制的軍事同盟的外交傳統,強求英國與三國同盟建立全面同盟,結果談判失敗。英國轉而於1902年與日本建立關於遠東的地區性同盟,1904年、1907年又先後簽訂《英法協約》《英俄協約》,德奧集團陷入包圍。
德皇及其外交智囊的魯莽冒失典型地反映在「克魯格電報事件」上。1895年12月29日,英國派詹姆森率領一支騎兵入侵南非的德蘭士瓦共和國,遭到慘敗,詹姆森被俘,英國 *** 極為尷尬。在德國輿論和外交部的鼓動下,1896年1月3日威廉二世給德蘭士瓦總統克魯格發出電報,祝賀他「依靠本國的人民而不求助於友邦,成功地粉碎了武裝匪徒的入侵」。在英國看來,這是德國對英國的羞辱和挑釁,因此大為惱怒。
一戰前兩次摩洛哥危機則表明德國只知道製造危機,而不懂得如何收場。1905年,法國在英國支持下企圖將摩洛哥變成法國的保護國。為阻撓英法計劃,威廉二世在摩洛哥丹吉爾港公開表示,要維護摩洛哥的 *** 和獨立,保衛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德國 *** 叫囂:「如果法軍越過摩洛哥邊境,德軍也就立即越過法國邊境。」但是,英國立即對德國發出警告,不許德國對法國進行戰爭威脅,同時與法國磋商軍事合作措施。德國並未做好戰爭准備,只好軟了下來,同意通過國際會議解決爭端。1911年的摩洛哥危機,也因英國干預,德國不得不收手,這都導致德英關系勢同水火,同時極大地拉近了英法關系。
德英關系惡化是雙方結構性矛盾決定的,但德國外交的拙劣舉動無疑起著火上澆油的作用。推行「反俄聯英」政策,斷送了德俄關系,將俄國推到了宿敵法國一邊。不理解英國外交傳統,錯過了與英國結盟的機會。處理突發事件時,感情用事,虛張聲勢,結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隨著摩擦一次又一次爆發,離最後的攤牌越來越近了。
兵戎相見兩敗俱傷
明者防禍於未萌,智者圖患於將來。霸權國通常抱有在崛起國將強未強、將起未起之時將其消滅的企圖。英國傳統的歐洲政策,實質就是打擊老二,每當有企圖稱霸歐洲的國家崛起時,英國就出頭組織其他國家將其打倒。1793年至1815年英國組織七次反法聯盟摧毀了拿破崙帝國,到了20世紀初它對崛起中的德國同樣一點也不手軟。
先發制人摧毀德國海軍的企圖,就是這種政策的反映。1904年11月18日英國《陸海軍報》發表文章,論證用突然襲擊消滅德國艦隊的可行性。同年開始擔任英國第一海務大臣的費希爾,同樣就此問題向國王喬治五世提出了建議,並開始全面調整海軍部署。英國皇家海軍原有9支艦隊,其中8支分布在海外。調整後,精簡為5支艦隊,其中3支艦隊集中到歐洲海域,特別是部署在本土海域的「海峽艦隊」的戰列艦由8艘增加到17艘。
德國不得不時刻警惕。德國海軍大臣蒂爾皮茨上任伊始就提出,如果德國海軍在北海與英國海軍達到2:3的比例,英國海軍雖然可以打垮德國海軍,但所遭受的損失將使其無力應對法、俄海軍的挑戰,從而喪失海上霸權,這種高風險將懾止英國對德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爭;在此之前要盡量保持低調,盡可能不驚動英國。威廉二世也高度關注這一問題,1904年11月23日在信中說,英國海軍人士的夫人們「公開宣稱,快要對大家宣戰了,因為德國的海軍還很弱,英國要把它消滅掉還不致冒什麼風險,如果再過兩年那就晚了」。
1914年6月28日薩拉熱窩事件為英國提供了打垮德國的機會,這一次英國准備充分,再也不想讓德國懸崖勒馬。海軍大臣丘吉爾說:「最近三年內,大家從未像這次准備得如此充分。」對英國來說,遲打不如早打,再拖延下去,將對自己不利,德國工業生產能力比英國強大,在海軍競賽中總有趕上來的時候。英國迫切希望在仍保持海軍優勢的情況下,通過戰爭擊敗德國。由於德國只敢跟法、俄開戰,卻沒有與英國較量的勇氣,一旦英國暴露參戰的意圖,德國可能再次收手,因此英國有意隱藏其參戰意向,偽裝中立。戰爭爆發前兩天的7月26日,英王喬治五世同威廉二世之弟普魯士親王亨利希會談時仍說:「大家將竭盡全力保持中立而不捲入戰爭。」但到了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的第二天,即7月29日,英國就明確表態,如果德、法兩國捲入,英國「就不能長期作壁上觀了」。這時的德國想讓奧匈帝國緊急停戰,但為時已晚。8月4日,英國以德國破壞比利時中立為由對德國宣戰。經過4年戰爭,終於實現了打垮德國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斷了德國崛起的夢想,同時也加速了大英帝國的衰落,德英沖突和戰爭的歷史就是兩敗俱傷的歷史。一百多年過去了,如今的世界又似乎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關國家應秉持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共建新型大國關系,防止重蹈歷史的覆轍,防止落入「修昔底德陷阱」。這是政治家們和愛好和平的人們都應當警醒的大問題。
『陸』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下面是我分享的一戰德國戰敗原因分析,一起來看看吧。
一戰德國戰敗原因
持續了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以德國的戰敗而告終。那麼一戰德國戰敗原因是什麼呢?仔細分析,我們發現德國戰敗主要是有3個原因。首先,一戰本身就是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發起的一場非正義性的戰爭。
德國在戰爭中是具有侵略性,因此沒有什麼人願意站在同盟國的一方,德國缺少助力。一開始的盟友奧匈帝國, 軍事 實力實在是太弱,被英、法、俄的人一打,基本上就沒什麼用了。另外義大利,那就更厲害了,直接打到一半,退出同盟國加入協約國,來攻打奧匈帝國。而協約國的數量還在不斷上升,德國孤軍奮戰,註定是要失敗的。
第二點,德國一開始是想要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的,這確實是對德國最有利的方式。但是德國的目的並沒有實現,戰爭進入了膠著的狀態,最終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協約國人多勢眾,資源豐富,物資儲備什麼的比德國好上很多。因此德國最基本的物資都無法保證,這場戰爭肯定是要失敗的。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美國加入了一戰。美國的參戰對整個一戰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的加入徹底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美國自身深厚的經濟實力和豐富人力資源,讓美國變成了協約國的兵源基地和兵工廠。美國的存在讓協約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佔了絕對的優勢。因此德國才會徹底失敗。
一戰結束時間
一戰起始時間是1914年7月28日,一戰結束時間是1918年11月11日。1914年6月,奧匈帝國皇儲在塞爾維亞被當地青年刺殺,於是在7月28日的時候,奧匈帝國以這個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緊接著德國、英國、法國等趁機加入了戰爭,一戰正式爆發。
奧匈帝國在德國的支持下,想要趁機吞並塞爾維亞。俄國和法國則公開表示支持塞爾維亞,英國也在暗中支持俄、法。隨著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開戰,整個歐洲大陸都陷入了戰爭之中。德國在8月份率先發動進攻,佔領了比利時、盧森堡,還對法國發起了進攻。於是9月初,德軍與法軍就發生了馬恩河戰役。
隨後,俄國在東線發動戰爭,於是德國只能抽調一部分兵力去東線。日本看到戰爭爆發後,趁機強佔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也對德宣戰,佔領了屬於同盟國的太平洋島嶼。10月,土耳其加入同盟國,與俄軍在高加索附近進行激戰,俄軍戰敗。同時英軍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 成功 奪取了敘利亞的土耳其領地。
奧匈帝國被塞爾維亞擊敗後,保加利亞加入同盟國,幫助奧匈攻打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不敵奧保聯軍,被同盟國佔領。1915年5月,義大利開始對奧匈帝國宣戰,但是全部被擊敗。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退出一戰。同年,羅馬尼亞、希臘、美國等加入協約國參戰。終於在1918年,德國全線潰退,奧匈帝國解體,戰爭結束。
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一戰是第一次全世界型的大規模戰爭,那麼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要了解根本原因,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當時戰爭的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爭奪殖民地和世界霸權的斗爭越來越嚴重。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帝國主義經濟 政治 發展不平衡。這個原因同時也是一戰爆發的根本原因。
當時英國和法國的 資本主義 發展已經成熟,因此主宰世界格局的就是英法兩國。但是不久之後,德國的實力漸漸強大,於是想要打破英法統治的格局,這就加深了德國與英法兩國之間的矛盾。我們都知道一戰前夕世界主要有三大矛盾,分別是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
但其實除了這三大矛盾之外,當時還存在著德日、德俄等多種矛盾,一戰的爆發只是這些矛盾發展的結果。隨著這些矛盾的加深,各個帝國主義國家都在為戰爭做著准備,或是擴大軍隊,或是增加軍需,一步步走上戰爭的道路。
帝國主義國家的本身國家性質也是一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帝國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之後,他們追求的最大利潤就是瓜分殖民地,於是引起了各國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的壓榨和剝削,讓各國的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為了轉移國內這些運動的視線,帝國主義國家發動了這一場戰爭,因此這也可以說是原因之一。最後一戰爆發的直接原因就是薩拉熱窩事件了。
一戰死亡人數
一戰是歐洲 歷史 上破壞力極強的一場戰爭,死亡率也是非常高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一戰死亡人數。一戰共有30多個國家,15億人口參戰,軍事行動涉及的土地面積達到了400萬平方公里,戰線長度達到2500-4000公里。
1914年,也就是一戰開始的那一年,那個時候英、法、俄 三國 本土加上各個殖民地的總人口大概是7.045億。到一戰爆發前夕,這三國共動員總兵力達到977.7萬人。德奧兩國本土加上德國的殖民地總人口是1.3億,戰爭前集結到了兵力為634萬人。從1914年到1918年這四年的戰爭期間,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動員了軍隊4218萬人左右,最後傷亡221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515萬人左右。而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共出動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人左右,其中死亡338萬人左右。
然而,這只是戰爭雙方士兵的死亡數量,還有將近700萬的平民,也因戰爭而慘死。因此一戰的總死亡人數達到了1600萬左右,死亡率是非常高的,甚至一戰的死亡人數超越了持續了六年的二戰。曾經有這樣的一句話:“少數人的瘋狂,數不清的死亡。”這一句話用來形容一戰是最合適不過了。
一戰本來就是因為帝國主義之間分贓不均引起的,幾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加深,從而爆發了這一場戰爭,但是最後被戰火侵襲的卻是全世界的人民。這場由少數幾個帝國主義瘋子挑起的戰事,卻將全世界的人拖入了一場疼痛的幻覺里。
猜你感 興趣 :
1. 一戰德國戰敗的原因
2. 一戰德國為什麼會戰敗
3. 德國反思納粹歷史的前後變遷
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是如何賠款的
5. 德國為什麼會捲入一戰漩渦
6. 德意志的意識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