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各國治理霧霾時間表 我國需要多少年 痛的領悟
世界各國治理霧霾時間表 我國需要多少年 痛的領悟
霧霾天氣的逐日增多,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霧霾不但危害身體健康,而且為我們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恐怕就是中國治理霧霾,到底需要多少年了。
在這個問題上,經常有人拿出發達國家的案例進行參照和對比,其中最典型莫過於英國倫敦長達28年的治霾經驗。
1952年12月,災難真的降臨在了倫敦。倫敦交通為之癱瘓。許多人呼吸困難,眼睛刺痛,不停流淚,總計約有10萬患上哮喘等呼吸道疾病。4天時間內,有4000多人死亡;兩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去世。
幾經努力後,至1975年,倫敦每年的霧日已下降到15天;1980年更下降到5天,摘掉了「霧都」的帽子。為治理空氣污染,倫敦付出了30年的時間。
日本治理空氣污染,花了30年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迅速發展,由於在二戰中戰敗,工業發展一度停滯,空氣情況轉好。但在經濟重新起步後,環境問題愈發嚴重,在日本現今的能源結構中,核能、天然氣,以及太陽能、地熱、風能等佔有重要地位,日本治理空氣污染,前後也花掉了30年左右時間。
洛杉磯空氣達到潔凈標准,用了超過60年
美國聯邦政府在1963年、1967年先後頒布《清潔空氣法》和《空氣質量法》,著力控制空氣污染。至1999年,洛杉磯首次實現全年沒有一級空氣污染警報;2007年,洛杉磯地區的空氣終於達到了清潔標准,此時距1943年霧霾大爆發已過去了64年
德國治霾用了30年
德國從意識到霧霾問題,到解決霧霾問題,至少花了三十年的時間;如果要從出現霧霾算起,恐怕要至少有百年的歷史。德國首都柏林也一度是霧霾的重災區,80年代西柏林的霧霾警報數度響起:1980年兩次1級警報;1981年1次一級警報;1987年1次二級警報。兩德統一後,柏林最後一次響起霧霾警報是在1991年,只達到了預警級別,從此以後,德國再也沒有響起霧霾警報。
② 德國魯爾區治理環境污染具體措施
長期以來,魯爾區企業各自為政,公害嚴重,環境污染大於國內任何一地。魯爾區上空的6 600多個大煙囪每年排放二氧化碳、硫磺等約4 000 kt,其中600 kt滯留在本區上空,空氣污染嚴重到汽車無法通行,行人感覺肺疼的程度。礦區排放的污水又嚴重污染水質,使魚類曾一度絕跡。為了根除公害,治理環境污染,州政府投資設立環境保護機構,頒布環境保護法令,統一規劃。第一個行動就是改造河流,先在魯爾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統,在長達100 km的河面上先後建立起4個蓄水庫,108個澄清池,凈化污水;又在埃姆舍河口設立微生物凈水站,所以至今尚未發生過污水危害居民健康的狀況。魯爾河水利工程設備之先進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除了能解決水污染問題外,還具有蓄水攔洪、發電、旅遊等多種用途。另外,全區的煙囪自動報警系統已全部建起,各工廠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氣體及灰塵的裝置,使大氣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為了美化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在區域總體規劃中制定了營造"綠色空間"的計劃,全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昔日滿目荒涼的廢礦山披上了綠裝,塌陷的礦井成了碧波盪漾的湖泊。目前,區內共有綠地面積約75 000 hm2,平均每個居民130 m2(1968年魯爾核心地區這一指標只有18 m2),大小公園3 000多個,整個礦區綠蔭環抱,一派田園風光,往日濃煙滿天,黑塵遍地的景象已一去不復返。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魯爾河上空蔚藍色的天空"早已成為現實,魯爾區所在的北威州擁有1 600多家環保企業,成為歐洲領先的環保技術中心。
總之,經過上述調整和改造,魯爾區遠不是一個衰落的工業區,而恰恰相反正保持繼續發展的勢頭,全區GDP約占原聯邦德國GDP的7%左右,相當於葡萄牙或丹麥全國的GDP。1989年,聯邦德國慕尼黑經濟發展研究所對歐洲共同體11 000家企業和區域研究專家的調查結果表明,魯爾區是歐洲產業區位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1990年12月,美國華盛頓人口危機委員會發表了世界100個特大城市和產業和人口密集區生活質量的評估報道,按生活質量和等級排序,魯爾區列為世界第二位。魯爾區區域整治的經驗表明傳統工業區的改造和建設只有不斷創新,與時俱進,順應發展潮流,才能充滿活力,保持經久不衰,景氣長存的局面。
③ 德國頒布的環境保護法有哪些
在德國的市政建設中,環境保護被列為重中之重。為了盡快造就城市高標準的生態環境,德國在舊廢料場的清理、垃圾處理以及擴建和新建凈化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環保已成為人們的習慣,並且融入了日常生活。
漫步大街小巷,花花綠綠的垃圾桶映入眼簾。每戶德國居民的住宅前面一般都有黃、藍、黑、綠4隻色彩鮮明的垃圾桶,上面貼有簡明易懂的垃圾分類圖案。其中「黃桶」專門用來裝廢棄金屬、商品包裝盒和塑料,「藍桶」「吞食」廢紙,「黑桶」裝普通垃圾,「綠桶」則收集從普通垃圾中新分類出來的茶葉、蛋皮和殘羹剩飯等生態垃圾。至於廢舊的破玻璃瓶,則要求送往指定的地點,然後認真地按不同的顏色分類投入規定的箱子里。有些大件的舊家電必須送到專收處,再做處理,如此等等。大多數德國人都能一絲不苟地按照規定去做。由於實施多年的垃圾分類回收制度,德國城市的垃圾都能得到及時的科學處理,垃圾污染顯著降低。
德國很重視對青少年一代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使他們從小就開始樹立環境意識。現在,許多中小學生自願地走上街頭,種樹栽花植草,清理雜物。全國森林覆蓋面積已經佔了1/3,其中有11個受到特別保護的「國家公園」。
時至今日,德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擁有70萬人直接或間接就業的環保產業,為全球之冠。
在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方面,德國有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城市街道上的環保廣告隨處可見,呼籲人們減少使用私人汽車,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電視節目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公益廣告:「為了我們的環境,請您改乘公交車!」在交通路口豎著的大牌子上,寫著「當紅燈亮起時,請您關掉汽車發動機」的標語。德國城市近10年來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幅度下降,萊茵河水日漸變清。
德國國土面積37萬平方公里,有8000萬居民,人口高度密集。德國大部分地區屬典型的海洋性氣候,類似上海。德國是有名的「綠色國度」,境內湖光山色,非常迷人,其環境保護著稱於世。南部是阿爾卑斯山和森林。有西門子公司,賓士汽車公司,寶馬汽車公司等世界大公司。著名的啤酒節每年在慕尼黑舉行。中部丘陵,有著名的魯爾區,法蘭克福機場是歐州大陸最大的機場,北部平原,有漢堡港和大眾汽車公司等。 從德國北部到南部,從工礦到鄉村,所經之處景色迷人,空氣清新。連綿不斷的森林,開闊的草地,無污染的風力發電大風車以及清澈流淌的河流,無不體現著由環境保護所帶來的祥和與恬靜。
以前的萊茵河污染嚴重
德國最大的環保非政府組織「自然保護聯盟」主席契普克告訴記者,德國 人的環保意識是通過慘痛教訓而逐漸形成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國急於改變戰後落後面貌,積極發展經濟,忽視了環境保護。萊茵河沿岸企業把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嚴重。有人形象地比喻,把照片底版扔到萊茵河裡都能顯影。柏林技術大學環保專家曲希勒教授談到,那時,在德國工業重地魯爾區,人們看不到蔚藍的天空,早晨穿的白汗衫到晚上就臟了。
到上世紀70年代初,德國發生了一連串環境污染的災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劇減少,垃圾堆放場周圍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環境受到破壞,民眾深 受其害。環境災難使政府和民眾都認識到,人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湖泊和河流不可能無限度地向人類提供資源。因此,人們更多地關注生活質量,而不是生活水平。環境保護成了最緊迫的問題。這一切促使聯邦政府不得不耗費巨資治理環境。當時流行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為環境付出代價的時候到了。
德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詳細的環保法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當時的西德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環 境保護方面的法律和法規。《垃圾處理法》是德國的第一部環境保護法。90年代初,德國議會將保護環境的內容寫入修改後的《基本法》。在《基本法》20條A款中這樣寫道:「國家應該本著對後代負責的精神保護自然的生存基礎條件。」這一條款對德國整個政治領域產生了很大影響。目前,全德國聯邦和各州的環境法律、法規有8000部,除此之外,還實施歐盟的約400個相關法規。從1972年通過的第一部環保法至今,德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完備、最詳細的環境保護法。
德國政府、16個州和各個縣政府都設有官方的環保機構,另外,德國還 有很多跨地區的環保研究機構。德國政府重視環保並且作了大量的工作。聯邦政府每年的環保貸款達到近百億歐元(1歐元約合人民幣10.8元),企業每年的環保投資在30億至40億歐元之間,德國因此已形成一個有近百萬人就業的環保產業,每年環保產品的出口居世界前列。
德國還設立了環保警察。記者采訪了一位環保警察,他談到,德國環保警察隸屬聯邦內政部。每名環保警察都要經過一年半的專業訓練。環保警察的任務是:發現環境污染時,立即採取補救行動。從化學毒素外泄到不衛生食品的銷售,都在他們的管轄范圍之內。環保警察行動迅 速,他們通過巡邏和使用遙測工具檢查環境的污染情況,一旦發現環境污染的現象,立即採取有效的手段,把污染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任何一條小溪泛起泡沫,環保警察都會前往取樣;凡是已經立法的環保事項,警察在其轄區內一概嚴格執法,比如魚類死亡、垃圾箱冒煙、廢油滲漏或廢氣聚集成霧等,都屬於禁令之列。
德國人把保護環境視為僅次於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
據最近聯邦環保部公布的民意 調查顯示,85%的人把環保問題視為僅次於就業的國內第二大問題,75%的人希望德國應該在環境政策上繼續維持在歐盟的領先地位。
2002年德國大選期間,社民黨在過去執政的幾年裡沒有搞好經濟,使德國經濟陷入困境。當時的民調顯示,社民黨再次執政的希望渺茫。這時,一場洪水襲擊了德國好幾座城市,總理施羅德抓住時機,大講環境保護的重要,並採取了很多環保措施,頗得民心,因此得以順利連任。近年來,以環境保護為綱領的德國綠黨人氣上升,在地方選舉中連連獲勝。綠黨領袖、外長菲舍爾被德國人視為最受喜愛的政治家,原因之 一就是菲舍爾長期騎自行車上下班、不吃肉食的環保形象贏得人們的好感。
德國人的環保意識經歷了從被動環保轉變為個人自覺的過程。垃圾分類最能體現德國人的環保意識。接受記者采訪的曲希勒教授同時也是柏林技術大學農業系主任,他在自家小院建立了生物循環系統,自己處理垃圾,把生物垃圾製成肥料種花,用太陽能發電,用沼氣作燃料。
應該說,垃圾分類帶給居民許多麻煩,特別是住在高樓的住戶,他們要將十幾種垃圾分別送 到樓下的分類垃圾箱中,倒一次垃圾可能要上下樓跑好幾趟。記者的一位德國鄰居不但自己認真執行垃圾分類的規定,還自覺監督別人。如果他發現有人把垃圾扔錯了地方,就會一一撿出來重新投放。
記者經常出差,在德國許多旅館的衛生間里都貼有一行醒目的提示語:「親愛的客人,環境保護從點滴做起,為了節約能源,減少毛巾的更換次數,您是否可以重復使用毛巾?」在德國城市街道上,環保廣告隨處可見。柏林有許多廣告呼籲人們減少使用私車。柏林一位市政官員曾問記者:你是否注意到,德國城市道路都很窄,一般只有兩道。這是因為德國市政 建設首先考慮的是環保因素,而不是考慮讓公路適應不斷增加的車輛。很多德國大城市有意把道路建得越來越窄,讓有私車的人找不到停車位,使他們重新考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全德國有90多家汽車共享協會,擁有會員近7萬人。一輛共享的汽車可取代6—10輛私人汽車。
在德國,再生紙的使用比較普及,從學生用的練習本到商店售貨員用的收據紙,從信封、郵票到各種報紙雜志,從餐館的餐巾紙到廁所里的衛生紙,隨處可見。這些紙沒有經過漂白處理,因為造紙行業對環境的污染有相當部分來自漂白過程。同時,再生紙還有不少好處,它不 含任何致敏、致癌物質或色彩原料等。據統計,2003年,德國再生紙的使用率達到了60%。
在德國,凡去超市購物的人大多會自帶購物袋。如果要使用店家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就要多支付至少0.25歐元,而0.25歐元在超市可以買到5個雞蛋。德國雖然森林成片,但很少有賣火柴的。當地人認為,德國樹木「不是很多」,做火柴的成本太高,不利於環保。
兩百萬人從事環保事業 < P style="MARGIN: 6px 3px 0px; TEXT-INDENT: 30px">德國環保達到今天這樣的水平,環保組織功不可沒。德國有上千個環保組織,人員達200萬左右。比如,記者采訪的「自然保護聯盟」有105年的歷史,擁有成員約40萬人。該組織每年的經費1800萬歐元,其中,1200萬歐元來自成員交納的會費,另外還有一定數量的捐贈和罰款收入。「自然保護聯盟」90%以上的成員都是義務兼職人員,他們每人每年要交納28歐元的會費,卻無償為環保事業做著大量工作。「自然保護聯盟」主席契普克談到,這些義務環保人員非常活躍,常常到處舉行宣傳活動,希望能將每一個關注環境問題的男女老少變為辛勤 播撒環保種子的人。
記者在這個組織出版的雜志中看到一則關於「無包裝」藝術表演團的報道。這個藝術團的節目旨在向人們介紹如何減少垃圾的數量。他們的表演形式深受孩子的歡迎,於是,劇團就把演出對象定位在孩子的身上,有些節目還讓孩子們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演出,孩子們了解了環保的重要性,同時還掌握了許多環保知識。
孩子一上學,就領到一冊環保記事本
如果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政府是通過法律等強硬手段推動了環保工作的啟動,那麼,現在德國更多的是通過宣傳教育使人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德國的環保教育從幼兒就開始進行。德國有關幼兒教育的法規規定,幼兒園要把教導兒童維護自己以及周圍環境的衛生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德國一年級的小學生剛到學校報到時,會領到一冊環保記事本,用於孩子記述自己的環保活動。環保記事本的設計精心別致,每一頁左上角都印有精美的風光照片。編者告訴孩子 :要熱愛大自然,自覺維護環境。據說,德國有370多個森林幼兒園,即在森林中搭建簡易住房,讓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從小認識大自然的奇跡,同時了解到自己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
在德國學生的自然常識課程里,對學生進行自然和環境保護的教育內容很具體、直接,教學內容也相對較多。記者從鄰居家的孩子那裡了解到,他們在上動物常識課《家鄉冬季的鳥》時,老師就帶他們去附近的森林裡,了解鳥類在冬季的生活特點,鳥類在冬季尋找食物的困難等等,並要求學生帶上一些堅果、麵包等食物喂鳥。
正因為有了幾十年的依法治理,全民共同參與環保運動的實踐,從小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德國才有了今天美麗的景色。
④ 德國魯道夫技術是什麼
德國魯道夫技術英文叫RUCO-BAC MED技術,這個技術之前主要用於宇航員內衣的整理上,目前巧妙的應用於棉製品上,有效的抑制各種黴菌,有多次抗菌除蟎的功效。RUCO-BAC MED在法國已經被知名的測試協會IFTH證實具有防塵蟎效果。
測試協會IFTH根據NF G39-011的測試方法檢測對比未經過RUCO-BACMED處理的產品,處理過的具有明顯的抗蟎蟲的能力(測試報告LYC-05-0191)蟎蟲的數量在42天之內從300減少到0,而未處理的卻同時增長。
(4)德國空氣治理經驗有哪些擴展閱讀:
魯道夫抗菌劑特性
1、適用范圍廣,效果顯著。適用於天然、合成纖維,處理後的織物具有明顯的防蟎、抗菌、防臭、防霉、止庠作用。
2、反應性防蟎抗菌整理劑。帶有活性基團可與纖維上的-OH、-NH-形成共價鍵,處理後的織物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3、廣譜高效的防蟎抗菌性能。對各種蟎中具有優異的驅避率,對細菌、真菌、黴菌均有高效的抑菌率。
4、不影響織物的各項指標。對織物的白度、色光、強力、手感和吸濕透氣性無不良影響。
5、良好的防臭效果。能減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惡臭,清新持久,健康舒適。
6、對消費者安全衛生。無毒安全,對皮膚無刺激性。無需使用含有甲醛的架橋劑,符合生態紡織品的要求。
⑤ 德國新風系統品牌德國新風系統的優勢有哪些
新風系統現在在我們家庭當中也有很多的家庭會進行選購,我們知道現在的環境,以及各方面污染都比較嚴重,所以需要新風系統來進行改善,所以很多的家庭來選購新風系統,那麼下面我們來為大家介紹有關於德國新風系統品牌?德國新風系統的優勢有哪些?
新風系統 現在在我們家庭當中也有很多的家庭會進行選購,我們知道現在的環境,以及各方面污染都比較嚴重,所以需要新風系統來進行 改善 ,所以很多的家庭來選購新風系統,那麼下面我們來為大家介紹有關於德國新風系統品牌?德國新風系統的優點有哪些?
德國新風系統品牌
1、德菲蘭
Dephina(德菲蘭),總部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的維爾茨堡市,以研究和發展高品質舒適性的室內氣候系統和帶熱回收的通風技術,並面向建築設計師、商業和 民用建築 業主 ,提供專業的舒適性氣候系統設計規劃、節能通風方案選型和技術培訓。Dephina通過德國馬爾堡和菲林根-施文寧根的生產基地,為全球用戶提供各種德國精工的室內氣候系統系列產品。Deph.homeNatür-O極至空氣品質系統,是Dephina定義豪華舒適氣候的旗艦產品,專為全球級酒店、空間及 別墅 設計,是一種定製化的舒適性室內氣候系統。而Deph系列全部遵循德國DIN1946-6標准,其中Deph.o是德國首創的無管道全熱交換壁掛式新風系統;Deph.Wohn系列新風系統,風量涵蓋200m3/h到2800m3/h, 配套 FlexPipe和RenoPipe兩種創新的管道分配系統,以及SEWT地源熱力平衡補償系統等功能模塊,分別為新建和改造 住宅 提供套組式一體化的高品質解決方案。
2、曼瑞德
曼瑞德始創於1995年,於2013年經中國工商總局批准設立無區域性企業集團。曼瑞德致力於家居舒適系統集成和綠色建築技術,是一家依託德國曼瑞德有限公司(MENREDGmbH)、曼瑞德自控系統(樂清)有限公司而成長起來的國際化企業集團。曼瑞德擁有近100項專利技術和14項軟體著作權知識 產權 ,產品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環境保護體系認證、歐盟CE認證、RoHS認證、中國CCC認證、中國計量器具製造許可證等。德國曼瑞德新風系統主要分為全熱交換器新風系統,新風換氣機新風系統。其中以全熱交換器和新風換氣機為出色,智能型全熱交換器新風系統能夠自動調節送風量的大小,實現智能化控制,而新風換氣機又有正壓型、負壓型等多種類型,能夠滿足不同 戶型 面積的商用、家用需求。
3、絲吉利婭
絲吉利婭公司於1914年在德國創建,現有員工4000人,年營業額超過4億歐元,是德國和歐洲的新風產品和 五金配件 生產商之一。尤其是在鋁合金 門窗五金 領域內,在德國市場佔有率一直雄居首位。2003年兼並了另一家德國五金件製造公司奧彼(AUBI),合並為絲吉利婭-奧彼公司。悠久的歷史和製造經驗及實力,絲吉利婭-奧彼公司堪稱為當今生產新風產品和 高檔門窗 五金件的領先企業。2001年初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注冊成立了獨資公司,主要經營與德國同步的原裝產品。絲吉利婭隔音新風產品由於它技術成熟、穩定可靠,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已被普遍採用。自國內上市以來,以優良的性價比為千千萬萬個單位、家庭營造出舒適的居室環境,贏得了市場的信賴。目前已被眾多地產公司所採用,如萬科地產、招商地產、中海地產等。
德 國新風系統的優點 有哪些
1、德國新風系統考慮問題的多重性
在德國會有許多外表樸素、甚至老久的房子,但室內的裝潢或擺設一定是非常考究的。這與其使用的能量回收通風系統密不可分,能夠將預排出室外的室內廢氣中的熱量留住,再使用這個熱量加熱吸入的新鮮空氣,保持住宅內部的熱量損失較少。新風系統的普遍使用,會源源不斷為室內輸送新風,排除室內CO2濃度、甲醛、生活廢氣的影響,並解決濕氣過大而滋生的黴菌和室外灰塵、有毒氣體排放等問題。
2、更周全地應對室內外不同的 空氣污染
過濾裝置在德國得到廣泛應用,政府針對企業污染排放做出限制。直到今天,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不斷完善,德國的過濾裝置能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應用到醫療、水凈化、空氣凈化、食品安全等多個領域。如在空氣凈化領域應用廣泛的3N全效復合濾網,能高效凈化各種有害氣體、生物污染物質、塵埃、異味,如甲醛、病毒、過敏源、霧霾等等,綜合去除達99%以上。
3、德國新風系統製造技術先進
也正是因為“德國製造”,德國品牌新風系統能避免實際應用中大大小小的問題。目前市場上許多新風系統一味追求高效熱交換、高效污染去除率,因而存在大量排風側凝水凝冰或竄風漏風的現象。由於主機和風機生產技術跟不上高密度的濾網,新風系統尤其是國產在使用高效濾網時,通風設備阻力變大,於是便存在嚴重竄風漏風的現象,未經過濾的空氣會直接抽向室內,這也是新風系統大都採用初效濾網或中效濾網的一大原因。而德國新風系統均採用H13醫療級Hepa以上的濾網,愛品生(iPeson)擁有德國數十年空氣凈化技術的沉澱,其高質量的主機和風機能解決這一矛盾,基本能做到出風口零顆粒物。
以上我們為大家介紹的是關於德國新風系統品牌,德國新風系統的優點有哪些的相關問題?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有一些了解吧,我們知道如果家庭裡面的環境空氣需要進行改善的話,那麼選擇一款新風系統確實是非常不錯的,這樣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是有益的,希望我們介紹可以幫助大家選購。
⑥ 德國1952年霧霾,怎麼治理的
1952年的霧霾是英國倫敦,不是德國
1952年持續5天的「煙霧」竟然奪走了超過12000人的生命。
這場如日全食般的黑暗和讓人震驚的傷亡數字卻讓英國人開始深刻反思。近乎殘酷的空氣治理法案隨之而來,讓倫敦走上了鐵腕治污的救贖之路。
1953年倫敦專門成立了the Beaver Committee(比弗委員會),用來調查霧霾事件,制定對策。
1956年,英國政府頒布了《清潔空氣法案》,主要立足點在減少煤炭用量。(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灶,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裡設立無煙區,無煙區內禁止使用產生煙霧的燃料;發電廠和重工業被遷到郊區。)
1968年,英國又一次頒布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建造更高的煙囪,以利於污染物的疏散。1974年的《控制公害法》囊括了從空氣到土地和水域的保護條款,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條款。以及《污染控製法》(Control ofPollution ACt),規定機動車燃料的組成,並限制了油品(用於機動車或壁爐)中硫的含量。
20世紀80年代前後,開始控制市區汽車數量和尾氣排放。(從1993年1月開始,所有在英國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與此同時,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公共交通和綠色交通。
加強綠化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
英國政府認識到,治理城市大氣污染問題,產業轉型是關鍵,不再單純依賴製造業,而是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科技產業,節能低碳已成為英國社會生活的時尚。
為了治理空氣污染和強度霧霾,倫敦出台了眾多的治理法案如:《清潔空氣法》(Clean Air Act)、《清潔空氣法》、《污染控製法》(1974)、《汽車燃料法》(1981年)、《空氣質量標准》(1989年)、《環境保護法》(1990年)、《道路車輛監管法》(1991年)、《清潔空氣法》(1993年修訂)、《環境法》(1995年)、《大倫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預防和控製法案》(1999年)及《氣候變化法案》(200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