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路面塌陷怎麼解決
實施常規化的地下空洞探測和填補,減少道路塌陷事故
從地下空洞的成因可見,地下空洞俄形成難以預防,完全杜絕地下空洞更是不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是,未雨綢繆,實施常規化的地下空洞探測和填補工作,在地下空洞形成道路塌陷之前,通過檢測已經形成的以及正在擴大中的地下空洞並及時填補和修復地下空洞,來減少道路塌陷事件的發生、降低道路塌陷事件的損失。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東京也曾多發由地下空洞引發的地面塌陷事故。經過1987年銀座道路塌陷事件後,日本政府認為「不調查地下空洞狀況,就無法解決地面塌陷問題」。1990年,日本開始使用探地雷達探測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地下空洞探測普查,進行道路養護管理。在東京,全部道路每五年用探地雷達巡檢一回,重要道路則每年檢測;排水管道管理部門也會同時檢查排水管道狀態,及時向道路管理部門提出維修意見。如發現地下空洞異常,道路管理部門將按照地下空洞的大小和危險程度實施加固工程,在發生塌陷前完成地下空洞的填補和修復。1990年前,東京每年發生大規模道路塌陷事件次數多達20-25次,但近年來卻每年僅有一至兩起大規模道路塌陷事件,使用探地雷達探測技術進行道路養護成效顯著。
近年來,國內各個城市對地下空洞和道路塌陷問題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紛紛開展了常規化、制度化的地下空洞檢測。北京市自2008年以來開始利用探地雷達技術探測三環道路的地下空洞,至今已經形成巡檢制度,有計劃地普查市區全部道路,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太原市自2012年12月也展開使用探地雷達探測技術在主要道路上普查地下空洞。隨著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日益惡化,大范圍的地下空洞探測已經刻不容緩。
3.2實施常規化的排水管道病害檢測和修復,消除地下空洞隱患
由排水管道病害引起的地下空洞佔全部空洞的40%以上,是道路塌陷的重要成因。實施常規化的排水管道病害檢測並及時修復較大的排水管道結構性缺陷,避免形成地下空洞,是消除地下空洞隱患的有效手段。
排水管道的結構性缺陷包括裂痕、裂縫、接頭松脫、接頭錯位、管身斷裂、穿孔、坍塌、破損、砂漿脫落、變形、磚塊上下移位、磚塊遺失等,是造成管道周圍水土流失、形成空洞的主要原因。
CCTV 檢測、QS管道內窺鏡檢測、聲納探測是目前國際上用於管道狀況檢測最為先進和有效的手段。管道分析評估主要依據CCTV或聲納檢測設備所拍攝的視頻錄像或斷面掃描圖像,對管道狀況進行評價,最終得出管道總體狀況,為管道的日常養護及可能的修復工作提供依據。之後利用翻轉法等非開挖修復技術對排水管道結構性缺陷進行修復
實施常規化的給水/熱力管道漏水檢測,消除地下空洞隱患
給水管道/熱力管道的漏水現象具有經常性和長期性的特點,漏水檢測絕非一日之功,期望依靠一次檢測解決漏損問題是不現實的,只有通過長期的經常性的檢測才能有效地降低漏損。聲波法通過探測壓力管道漏水產生的聲音或振動來定位漏點,具有非破壞性和非侵入性,是目前最常用最簡便的漏水探測方法。一般採用由面到線先再到點的檢測方法,首先分區檢漏發現漏損大的區域,再確定漏水發生管段,最後進行分精確定位鎖定漏點。
加強施工質量管理和中間控制,減少道路塌陷事故
應加強地鐵、電力/熱力/排水管溝、防空洞、地下建築等大型地下工程的施工管理,規范施工行為,減少施工對土基擾動的影響,在施工抽排水過程中注意保持周圍土體的水土平衡,減少因施工降水引發的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注意防範強降水引發的水土流失災害,注意石灰岩、軟土分布區發生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
應加強道路或地下管線(鋪設、修復)施工管理,規范施工行為,在回填時嚴格規范進行夯實和碾壓,避免形成地下空洞和道路塌陷。
探地雷達在探測地下空洞中的應用
探地雷達(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中淺層目標體的有效探測設備,採用電磁波方法探測具有電性差異的兩種地下介質的分界面。GPR探測利用反射、速度測距、層析成像等三種基本方法:發射天線在地面以寬頻帶短脈沖的形式向地下發射高頻電磁波,入射波在存在介電性差異的兩種介質的分界面(地層界面或目的體)產生反射波,接收天線可接收記錄反射波的波形、振幅及到達時刻(雙程走時),並以雷達圖象的方式顯示探測結果;根據測量的雙程走時和波速計算出目標體深度;連續測量剖面各點的反射波,形成雷達圖像。
參考資料:www.leidi.com
B. 哪些原因會造成路面塌陷應該怎樣去預防呢
路面塌陷的成因很多,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選取針對性的措施去預防。(按照題主的評論,試著補充一些預防措施。個人認為預防措施主要還是做事前控制,目的是防患於未然,即不讓它塌。而一旦出現塌陷就不是預防的概念了,而是維修。)回答之前,我覺得還是有必要澄清一下路面塌陷和路面沉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路面塌陷我認為,主要是由於路面結構下部出現空洞或路側發生滑移,導致下部結構對路面和車輛的支撐力不足而產生的、道路中間或路側邊坡出現大面積坍塌。(其主要受路面結構之外的因素影響)1.城市道路以前者病害(道路中間坍塌)為主。由於城市道路地表以下有很多管道和管線,在由於某些原因而導致對上部路面結構支撐力不足時,很容易出現塌陷。主要包括:地表以下的管道損壞、地底隧道或通道的支撐結構受損、管道回填土遇水後承載能力降低等等。預防措施要對症下葯,要盡量避免各種支撐結構的破壞和防止水分侵入回填土。主要預防措施:(1)一定要避免水分侵入各種管道的回填土層。要做好事前預防控制。一旦發現水分遺漏,必須封路進行維修。(2)管道或通道的支撐結構要定期維護和檢查。現在的檢查手段很先進了,用探地雷達就可以定性的看出路面結構內部的空洞。2.我國的公路出現路面坍塌,主要以後者病害表現為主,即路側邊坡坍塌,常發生在填方路段。主要是由於填方路基受雨水沖刷、地下水位升高浸泡、承受的車輛荷載加重或遇到其他地質災害等出現了失穩所致。預防措施應在設計階段就做好邊坡土質的調查,並應通過計算確定是否需要設置擋土牆等措施。
主要預防措施:(1)設計階段應該對填方路段、特別是高填方路段做好工程地質調查,針對當地土質進行路基填築土的材料設計,如果不滿足設計要求的話,應更換填土或摻加固化劑等材料改善路基強度。(2)高填方路段要做滑坡驗算,要保證最不利季節時也無滑坡危險。(3)做好排水設計。地下水位較高時,路面結構內部應設置排水結構層。路基邊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要設計合理,最大化保護路基。路面沉陷路面沉陷有別於路面塌陷,主要是由於路面結構層的問題而導致的,病害為路面局部發生明顯的豎向位移,路面成波浪狀或沉陷。如:路基的不均勻沉陷導致其上整個路面結構層沉陷、水泥路面基層頂面受到沖刷導致板底脫空最終產生面板沉陷等等。預防的話,還是應該從設計、施工、養護等角度入手採取必要的措施。主要預防措施:(1)設計階段的道路選線應盡量避免軟弱地基路段(如水田、魚塘、軟土路基等)、高填方路段、地下水位較高路段。如必須經過上述路段時,應通過土質調查後確定是否需要對原狀土做回填處理。總之要保證路基的強度達到規范要求。(2)施工時要保證路基土各層的含水量和壓實度達到要求,質量評定為優良,遇到不合格問題應及時處理。(3)路基施工後最好能放置一段時間,盡量使其完成工後沉降。(4)運營公司或公路管理部門應及時對路面的裂縫類病害進行修補,避免水分滲入路面結構內部對路面結構層造成沖刷而出現脫空。(5)道路排水設施應定期檢查和清淤,保證排水通暢,不至於浸泡路基或路面結構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