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時被蘇軍攻陷的德國國會大廈現在是否還存在
大廈還是存在的,雖然戰爭對他的破壞非常之大,但是後來經過內部的重新設計和外部的復原,依然是德國標志性建築。他仍然保留了建築的歷史意義和重要標志,就是遺憾地缺失了一部分當時的建築藝術。
② 求世界有名的玻璃建築物
玻璃建築美輪美奐,引人入勝。在此將建造時期、設計者、建築風格各不相同的世界著名玻璃建築呈現於此(以建造時間為序),與諸君共賞,並向建築大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水晶宮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27
位於英國倫敦海德公園內,建築面積約7.4萬平方米,三層五跨。英國園藝師J·帕克斯頓設計。是1851年英國為第一屆世博會(當時稱「萬國工業博覽會」)而建的展館。大部分為鐵結構,外牆和屋面均為玻璃,整個建築通體透明,寬敞明亮,故被譽為「水晶宮」,是19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建築。1936年11月30日晚,這座名震一時的建築毀於一場大火,殘垣斷壁一直保留到1941年。水晶宮足球隊就因之得名。
玻璃住宅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35
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新坎南,是菲利浦·約翰遜為自己設計的私人住宅,建於1949年。建築是一個玻璃盒子,一個直徑為3米的紅磚柱筒包含壁爐和浴室,將內部空間隔為三個部分。平滑光亮的鋼結構盡可能地貼近玻璃的內表面,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陰影和增加透明感。是約翰遜在建築界尊定地位的重要作品。
西格拉姆大廈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63
位於美國紐約市中心,共40層,高158米。密斯·凡·德·羅和菲利普·約翰遜設計,1958年建成。這是第一座純玻璃摩天大樓,採用了當時剛剛發明染色隔熱玻璃幕牆。占外牆面積75%的琥珀色玻璃,
配以鑲包青銅的銅窗格,使大廈在紐約眾多的高層建築中顯得優雅華貴,與眾不同。整個建築的細部處理都經過慎重的推敲,簡潔細致,突出材質和工藝的審美品質。
太平洋設計中心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67
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市,西薩·佩里創作於1971年的「銀色派」經典作品。抽象刻畫海洋主題的藍色建築於1975年落成,被人們戲稱為「藍鯨」,與一棟1988年完工的綠色建築、一棟2006年完工的紅色建築形成一個整體。建築面積1200000平方英尺,包括130個陳列室,一個劇院,一個會議中心和當代藝術博物館。光滑的玻璃表面彷彿是寬大的屏幕,把城市的風光映在上面,整棟建築猶如一件抽象藝術的玻璃雕塑。
阿格巴大廈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75
位於西班牙巴塞羅那市。高140米,地上135 層,地下4層,建築面積39,000平方米。法國建築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設計,1987年落成。外牆整體包裹將近6萬片透明和半透明玻璃百葉,近看時熠熠發光,如同爬行動物的外殼;遠看則如晶瑩的流體,顏色變幻無窮。拔地而出,直入雲霄,宛如一顆參天大樹。入夜時分,滿天燈火,整個大廈五彩斑斕,光彩奪目。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90
位於法國巴黎盧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高21.6米,底邊長35.4米。貝聿銘設計,1989年落成。玻璃金字塔體形簡單而突出,全玻璃的牆體通透精巧。環繞一方型水池,明鏡般的水面與晶瑩剔透的金字塔交相輝映。其南、北、東三面還有三座5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點綴,與七個三角形噴水池匯成平面與立體幾何圖形的奇特美景。
玻璃影像畫廓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196
位於荷蘭格羅寧根市,伯納德·屈米1990年為其音樂電影節設計的一個臨時建築,後成為格羅寧根市博物館的永久收藏品。該建築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矩形盒子,而且只採用一種材料——玻璃。建築用於展現抽象的電子影像,內部的顯示器構成了變幻多端的立面,玻璃繼而反射各種幻象,暗示了無限的空間。
德國國會大廈玻璃穹頂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207
位於德國柏林市。國會大廈主體建於1884年,由德國建築師保羅·瓦洛特設計,古典主義風格。1933年2月27日,大廈失火,燒毀了圓形穹頂。1999年,由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建造了一個以鋼為骨架,以玻璃為幕牆的圓頂。這個被人戲稱為「英國雞蛋」的圓頂造型簡潔有力,體現著當代建築美學的風格,又是一件技術上的傑作。
英國威爾士議會大廈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212
位於加的夫市,三層,理查德·羅傑斯設計。建築坐落在水邊,線條清晰優雅,十分精巧,現代感強烈。大部分的牆體是玻璃,從室外望去,內部空間一部瞭然。整個建築追求「盡可能的透明」,塑造開明政府的形象。1988年獲選的方案,2006年建築才得以啟用,漫長的等待沒有令世人失望。
迪拜塔 http://tieba..com/i/22474226/p/286216
位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迪拜,高818米,共有162層,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尚未完工已是世界最高建築的迪拜塔舉世矚目,預計會使用33萬立方米混凝土、3.9萬公噸鋼材及14.2萬平方米玻璃。
與八百多米的高度相比,玻璃已不是這座建築的顯著特點,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都是世界最高的玻璃幕牆建築。
③ 19世紀德國有哪些古建築5到6個就好拜託各位了
1。德國國會大廈(也稱「帝國大廈」); 建造年代:1884年; 設計師:保羅·瓦洛特判臘; 規模:長137米,寬97米; 地理位置:柏林市中心。
2。柏林紅色市政廳是由Hermann Friedrich Waesemann所設計,與建於1861-69年,其四個角落的高塔有74公尺高。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毀後,於1951-58年重新復原而成今貌。在主樓陳列著用以代表市政廳的武器大廳以及「柱廳」。
3。瑪利亞廣場(Marienplatz)是慕尼黑的市中心廣場。廣場中間是聖母瑪利亞的雕像,廣場的北面是哥特式建築的市政廳(Rathaus),1867-1908年建成。
4。穆斯考爾公園,是普克勒-穆斯考的赫爾曼大公(Prince Hermann)在1815年至1844年建造的景此改觀公園,公掘扒滑園橫跨尼斯河和波蘭與德國的邊境,面積559.90公頃。
④ 德國國會大廈的建造裝飾
1888年建造中的國會大廈在工程期間尤其是拱頂造成了特別的困難。由於不同的要求瓦洛特不得不將它從本來計劃的中心大會場的上方移向西邊的入口上方。按照這個計劃工程開始,但是隨著工程的進展建築師越來越堅信這個被迫的更改必須還原。經過極其困難的討論他終於獲得了還原的批准。但是此時大會場的支持牆已經完成,根據所有的計算它們不夠強來支撐計劃中的石拱頂。1889年被授命解決這個問題的建築工程師赫爾曼·齊默曼才找到了一個解決方法。他將拱頂的高度從85米降低為約75米,此外他建議使用一個比較輕的,對於當時的技術而言相當難的鋼和玻璃拱頂。這樣產生的拱頂為大會場提供自然光,為議會大廈提供了一個庄嚴的頂,同時也是德國工程師技術的一個典範。1888年威廉二世繼位。一開始他對國會大廈報好感。在拱頂問題上他支持瓦洛特將拱頂移回中心的建議。但是總的說來他對這個拱頂不滿——因為他覺得這個拱頂代表著他討厭的議會的權利,此外因為這個拱頂比他的王城宮邸67米高的拱頂高。從約1892年開始他明顯開始厭惡國會大廈。他將它稱為是「庸俗的頂峰」和「完全糟糕的成品」,非官方地他稱國會大廈為「帝國猴館」。對瓦洛特本人他也越來越反感,其原因可能是因為瓦洛特有一次即刻駁回了皇帝的一個更改要求。他拒絕向瓦洛特授予多項本來計劃授予他的榮譽。此外他寫信給他的親信菲利普·楚·奧伊倫堡說,他在一次接見中多次得以侮辱瓦洛特。
保羅·瓦洛特試圖創造一個新的民族建築風格,一個在建築中相當於德意志帝國對於德意志小國家和文化圈的統一的新的德意志建築風格。因此整座建築的內部和外部向結合。在外部他主要使用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風格,並結合了德國文藝復興的元素,比如新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當時非常時髦的鋼和玻璃結構(拱頂)。當時許多人顯然覺得這個結合並非成功,而是非常不合理的多種風格的平行結合。保守派反對拱頂的現代化技術,而革新派則不喜歡主建築臃腫的文藝復興風格。柏林影響很大的城市建築顧問和建築師路德維希·霍夫曼的批評尤其尖刻:他稱這座建築為「高級運屍車」。但是也有一些報道說當時大多數德國建築師對這座建築的評價很高。
1894年12月5日拱頂石被納入。這次慶典也主要是一次軍事慶典。瓦洛特帶領皇帝和皇後參觀新建築。在公眾場合威廉二世滿口挎揚。總建築費用為2400萬馬克。這筆錢主要是通過法國在普法戰爭中的戰爭賠款支付的。 總的來說作為議會大廈國會大廈的內部設施優良。其內部建築技術是當時領先的。大廈有一座自己的電站。它擁有中心暖氣設施,房間里有溫度調控、電扇、雙層窗戶、電話、坐式廁所……除德意志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的會議廳外還有:讀書廳、多個會議室、一間休息室、存衣處、洗手間和更衣室。圖書館在開始使用時有九萬卷藏書,一共計劃可以容納32萬卷書。檔案館里很快就藏有上百萬文件。這些文件可以通過一個高級的液壓系統送到讀書廳。
但是有一個缺點很快就非常明顯了——大廈內缺乏足夠的議員工作室來讓左右的議員工作。與歐洲其它議院建築相比它的地基為138x96米,比較小。有人寫道:「對他(指議員)來說有……雕刻精細的壁板、國王廣場的美麗景色……有什麼用處,假如他沒有座位坐下、沒有空閑的寫字台來讀書寫字?」此後幾年裡的改建也未能解決這個問題。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比例代表制使得議員的數字從397名增加到600多名,更加加劇了這個問題。1920年代末計劃在國會大廈北部增建,但是這個計劃沒有能夠付諸實行。
大多數房間,包括大會議廳,是用木板覆蓋的,櫟木、白蠟木、漂白的松木和熱帶木材。使用木材的部分原因是為了提高聲響效果,此外木材比石材要便宜。除此之外還有風格問題。瓦洛特主要是按照德國16和17世紀文藝復興風格來設計內部裝潢和傢具的。木材覆蓋的牆壁以及木材的裝飾,比如門上方的扇形的三角裝飾,或者方尖塔裝飾、雕刻的立柱和欄桿以及比喻的人形在文藝復興時期的官方建築,比如富有城市的市政大廈,中非常常見,因此也被用來裝飾國會大廈。這個非常精心的裝飾往往被參觀者看作是典型的德國式,因此也在這里被使用。與此相反的則是國會大廈的外形,它雖然有一些德國式的風格但是總體上的印象則是當時非常普及的「國際新文藝復興式」。 1894年拱頂石被納入時藝術修飾還沒有完成。這個藝術修飾的目的在於體現1871年德意志帝國的統一——德意志各分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統一。入口處山牆上的帝國國徽以及拱頂頂部的皇冠以及入口上方萊因霍爾德·貝加斯塑造的日耳曼尼亞雕塑群代表著達到的目標。另一方面圖像的許多地方也體現出來德意志帝國是由其不同的分國或者州組成的,比如德國所有州的州徽和王國的國徽、重要城市的市徽以及人形化的萊茵河和維斯瓦河。除此之外在角樓上還有當時時髦的16個形象:藝術、科學、教育等等。為了保持國家統一性的代表以及避免地區間的競爭建築師選擇了德國各個地區的雕塑家來完成外圍的圖案。
國會大廈的山牆瓦洛特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說這座建築是為德意志人民(DEM DEUTSCHEN VOLKE)。當時大家都估計這三個詞會在啟用時刻在西部大門上。但是這個部位有20多年空著。一般認為威廉二世親自操縱來阻礙將這三個詞刻上去。但是這個懷疑沒有確鑿證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1916年聖誕節這三個詞才被放上去。一般歷史研究認為有兩個原因:德國社會民主黨同意戰爭貸款,皇帝為此表示「感謝」;或者是因為當時人民已經厭倦戰爭,因此此舉是用來鼓舞人民的戰心。著名的建築師和工業設計師彼得·貝倫斯使用當時非常時髦的Uncial字體塑造了這三個詞。詞本身是用1813年至1815年拿破崙戰爭末期繳獲的兩門大炮的鑄鐵被熔化後造的。每個字母高60厘米。
瓦洛特於1899年赴德雷斯頓任教授,但是直到1912年他逝世依然不時因為國會大廈的裝修問題而從事顧問職務。 在國會大廈改建前就已經有在大廈內陳列藝術作品的計劃,這個計劃在改建過程中被採納。國會大廈是柏林市中心政府區的建築中藝術陳列的中心建築。在改建過程中又有18位藝術家受邀請為大廈提供他們自己的作品。除德國知名的藝術家外,鑒於柏林過去被占的歷史,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的藝術家也受邀。除此之外大廈內還陳列著許多收買或者租借的藝術品。大廈內共陳列有近30名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以下為其中的幾部作品:卡塔利娜·西維丁在1992年就為紀念被納粹迫害和殺害的議員在議院休息室中設立了大型的、題材為毀滅和再生的由五幅照片繪畫組成的藝術品,此外還有放在木桌上的紀念書。
西格瑪·波爾克和格哈特·里希特被受任為西側入口70米高的牆設立藝術裝飾。里希特使用黑色、紅色和黃色的彩色玻璃組成了一個有多種理解方法的、21米高的圖。波爾克則裝飾了一組內容來自政治和歷史的、由五個發光盒組成的拼圖。
延尼·霍爾策在北側的入口處樹立了一根柱子,上面垂直地不斷有彩色的、1871年至1992年間議員的演講和叫喊,按照藝術家的願望不斷有新的演講加入。
喬治·巴塞利茨在南側的入口廳設立了一塊巨大的屏幕,上面投影有倒過來的卡斯帕·大衛·弗里德利希式的繪畫,來強調繪畫中的形式元素。
伯恩哈特·海伊西奇提供了一幅名為《時間和生命》的繪畫。它以德國表現主義的手法體現了德國歷史中眾多關鍵時刻。
約瑟夫·鮑依斯的作品《帶裝備的桌子》是一個長期外借藝術品:一塊用青銅鑄的桌子,上面有一個盒子,前面的地上有兩個球,盒子與球之間有電線相連。這個作品代表自然與技術能量之間的交流。
漢斯·哈克為北側的內院設計了一個藝術品。議員要從他們的選舉縣中帶泥土裝進在一個瘦長長方形的木盒子里。一開始沒有很多議員響應這個要求。一行霓虹燈的字「為人民」不被泥土遮掩。泥土裡長出來的植物隨它們生長。
在改建時大廈的藝術收藏就以及被非常激烈地爭論。比如有人強烈抗議收納海伊西奇的作品,因為他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時期與政府的關系非常近,因此有人認為他的作品不應該陳列在民主議會眾。哈克的作品的爭論更加激烈。他的霓虹燈字行與入口處山牆上的字(為德意志人民)非常相似,因此有人指責他是想修改山牆上的字。哈克表示他認為由於德國近代歷史人民這個詞有一定的問題,但是他想通過他的字行給予一些思考,而不是想否認山牆上的字。藝術顧問會開了三次會議討論哈克的作品,議會也開會討論,最後還是接受了這個作品。
國會大廈中所有藝術品的收購價值為八百萬馬克,這與法律規定的公共建築中為藝術作品出的錢的比例相應。每個藝術品的價值沒有被一一公開。
⑤ 德國國會大廈的介紹
德國國會大廈(德語: Reichstagsgebäude),簡稱國會大廈;官方名稱為「帝國國會大廈大會場」,(德語:Plenarbereich Reichstagsgebaude)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中心區蒂爾加藤區的一座建築。其先乃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里選舉德國聯邦總統。從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⑥ 德國國會大廈的歷史
德國國會大廈位於柏林市中心,體現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種建築風格,是德國統一的象徵。由於當時威廉二世的反對,建築上的銘文「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才被鑲上的。德國國會大廈現不僅是聯邦議會的所在地,其屋頂的穹形圓頂也是最受歡迎的游覽聖地。它不斷更新的歷史映射著自十九世紀以來德國歷史的各個側面。德國統一後,歷時十二年的重建計劃已經改變了德國首都的面貌。這里一度是歐洲分裂的象徵,現則是大陸東西兩側的效仿聚會之地。在這個歷史悠久卻又現代化的城市裡,玻璃與鋼鐵摻雜在十九與二十世紀的建築風格中。
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建於1884年,由德國建築師保羅·瓦洛特設計,採用古典主義風格,最初為德意志帝國的議會。1918年11月9日,議員菲利普·沙伊德曼通過國會大廈的窗口宣告共和國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廈失火,部分建築被毀,失火原因不明。「國會縱火案」成為納粹統治者迫害政界反對派人士的借口。二戰中,大廈遭到嚴重毀壞。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把紅旗插上國會大廈的屋頂,宣布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1961至1971年間,大廈按保羅·鮑姆加藤的設計方案重建。重建的國會大廈對建築進行了簡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廈圓頂部分。這座曾位於柏林牆邊界上的大廈內曾辦有「德國歷史問答」展覽。該展覽遷至德國大教堂中。兩德統一之後,德國聯邦議會決定重新遷入國會大廈。1990年10月3日德國人民在國會大廈前慶祝了國家的重新統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屆全德聯邦議會確定柏林為統一德國的首都,國會大廈則被定為德國聯邦議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諾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廈最初的規模為藍本設計,對國會大廈進行了重新修建,建成為一座現代化的議會辦公大樓,新建的穹形圓頂供人游覽。1994年修復工程開始之前,國會大廈曾成為全歐洲最引人注目的藝術品。德國聯邦議院於1998年底遷入國會大廈,1999年在此選舉下一任聯邦總統。現曾讓人爭議一時的穹形圓頂已成為柏林城的新標志。 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廈發生的縱火案的細節至今還是歐洲歷史學家們研究的題目之一。縱火者、荷蘭失業工人范德盧貝究竟是獨自作案,而後被納粹利用大做文章、借機掀起反共浪潮,還是納粹事先密謀策劃的行動?歷史學家們還在爭論不休。但是,希特勒一夥的反共反人民的陰險面目從此暴露無遺,卻是歷史學家公認的事實。當年9月的審判是通過電台實況轉播的,當季米特洛夫氣壯山河的發言把戈林逼得無路可走、窘態百出時,納粹的宣傳機構趕緊中斷了實況轉播。世人所知不多的是,這場審判當時並未全部在萊比錫進行,大約有一半是在國會大廈里進行的,因為納粹要利用國會大廈這個場所去煽動反共歇斯底里。國會大廈這把火燒毀了圓頂,毀壞了議會全體會議大廳。從此開始直到二戰結束,議會再也沒有在這里舉行過全體會議。希特勒後來也只對國會大廈略加修復,因為他要繼續利用縱火案的現場進行反共宣傳。
二戰開始後,國會大廈被希特勒當作軍事工事,四個角樓中有兩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體。大廈的窗戶被砌死,整個變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戰地醫院。由於當年的國會縱火案是希特勒罪惡統治開始的象徵,因此,蘇聯紅軍在攻克柏林的戰役中,也將把紅旗插上國會大廈作為最後戰勝希特勒的象徵。為奪取國會大廈,紅軍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戰斗。勝利後的紅軍將士在國會大廈內的石牆上刻下不少留言,成為一份珍貴的歷史見證。德國統一後聯邦議院決定把國會大廈重新作為議會所在地時,人們曾對是否保留這些形形色色的留言進行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後決定全部保留並拍照作為資料永久保存。 二戰期間,歐洲戰場的最後一個戰役是柏林戰役。1945年4月20日,百萬紅軍兵臨柏林城下,蘇軍發射的炮彈在柏林市區爆炸。4月21日,蘇軍1萬多門火炮開始轟擊柏林,蘇軍各個集團軍從不同方向向柏林市區發起攻擊。4月22日,蘇軍攻克了柏林內層防禦陣地,沖進了柏林市區。
蘇聯紅軍從四面向柏林市區推進,蘇軍工兵冒著槍林彈雨排除德軍布設的障礙物,清除地雷。蘇軍步兵一幢樓、一條街地向前推進。到1945年4月25日,德軍已被壓縮至柏林城區一個狹小地域內。4月26日,蘇軍對柏林發動總攻。4月28日,德軍與外界聯系中斷,蘇軍的152毫米、203毫米榴彈炮運進柏林市區,對著德國國會大廈進行強攻。德軍部署在國會大廈屋頂上的輕型榴彈炮敵不過蘇軍的大口徑榴彈炮,不是被摧毀,就是被打啞。紅軍戰士通過被炮彈轟開的缺口沖進了國會大廈,與德軍逐層、逐屋地展開爭奪戰。
1945年4月30日下午2時半,紅軍戰士把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就在此刻,法西斯頭子希特勒用手槍結束了罪惡一生。希特勒死後,德軍沒有馬上投降,爭奪國會大廈的戰斗依然在進行。5月1日,蘇軍向柏林市中心的德軍最後據點發起攻擊,先後攻下了德國空軍大廈、秘密警察總部大廈。直到5月2日下午3時,德軍才完全停止抵抗,柏林市防司令率殘部投降。5月8日,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場的戰爭宣告結束。 百年滄桑,幾經戰火,舊國會大廈已是殘缺不整,60年代的擴建與維修顯得既不實際、又無章法,而傳統的布局也無法容納新的功能。為改變這一狀況,德國政府舉辦國際競標,最終英國建築師諾爾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標。福斯特素以高技派風格著稱於世。在這一方案中,他將高技派手法與傳統建築風格巧妙結合:保留建築的外牆不變,而將室內全部掏空,以鋼結構重做內部結構體系。經過福斯特的大手筆處理,國會大廈這一古老莊嚴的外殼里包裹的將是一座現代化的新建築。建築底層及兩側的幾層空間內安排著聯邦議院主席團、元老委員會行政管理機構辦公室以及議會黨團廳和記者大廳,中央為兩層高的橢圓形全會廳。全會廳上層三邊環繞大量的觀眾席,普通公民可以在觀眾席自由地觀看聯邦議院的辯論。中央穹頂在二次大戰中被毀後便未能重建,這次福斯特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玻璃穹頂:其內為兩座交錯走向的螺旋式通道,裸露的全鋼結構支撐,參觀者可以通過它到達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的景色。夜間,穹頂從內部照明,從而為德國首都創造了一個新的城市標志。古典的穹頂早已盪然無存,現建造肯定不是真古董。既然如此,何必拘泥於瓦洛特當年的設計。福斯特的這一處理既滿足了新的功能要求,又賦予這一古老建築以新的形象。1995年國會大廈又一次成為新聞界和公眾注意的焦點,但這一次是喜劇。包裝藝術家克里斯托夫婦用銀白色的人造纖維織物把國會大廈裹了個嚴嚴實實。在6、7月間的陽光下,這件獨出心裁的藝術品像一艘宇宙飛船,又像一個巨獸熠熠生輝。20天展出期間,來自世界各地的500萬觀眾興致勃勃地觀賞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露天藝術展覽,柏林沉浸在一片盛大節日的氣氛中。為了這個驚世駭俗的創作意圖,德國聯邦議院辯論了足足12小時,才給這對藝術家頒發了許可證。
1999年4月19日德國聯邦議院正式遷入修復翻建過的國會大廈,國會大廈重新回到德國政治生活的中心。英國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先後設計了27個草圖,終於給頭禿了幾十年的國會大廈重新扣上了一個以鋼為骨架,以玻璃為幕牆的圓頂。這個被人戲稱為「英國雞蛋」的圓頂造型簡潔有力,體現著當代建築美學的風格,又是一件技術上的傑作。從其頂端懸下一支漏斗狀的柱子,下面就是議會全體會議大廳。「漏斗」上鑲嵌著360塊活動鏡面,把陽光折射進議會大廳,從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時,又為了不讓直射的陽光晃眼,在玻璃圓頂的內側安裝了可移動的鋁網,由電子計算機按照太陽的運動自動調控位置,其能源來自於國會大廈屋頂上的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