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學校是如何教授二戰歷史的呢
② 【二戰前德國教育】
#默學森的圖卡學習筆記
#外國教育史 29
1871德國統一,一戰德國戰敗後形成魏瑪共和國。
教育是三軌制
國民學校丨下層
中間學校丨中層
文科中學丨上層
實科中學丨中下層
文實中學丨中下層
1、初等 :廢除雙軌制 實行8年義務教育 其中4年初等教育
2、中等 :建立在小學基礎之上
原有4校:中間丨文科丨實科丨文實
新建2校:德意志學校丨上層建築學校
3、高等 :自治、教學和科研相結合,面向大眾
4、職業教育 :雙元制(職業學校培訓知識+企業培訓實操技能)
5、師范教育 :高等師范培養小學教師
6、教育管理 :建立分權制
評價:國民教育體系初步建立,初、中銜接加強、民族主義國家主義傾向增加。
_______________
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教育發展>德國教育的發展
③ 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是怎樣的宣傳讓整個國家陷入歧途
在西方歐洲的啟蒙教育中提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自身的價值,而國家的首要工作就是維護每一個公民的價值,並通過國家手段使個人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納粹時代,這些意識全部都被無情的毀滅了。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是怎樣的吧。
德國的教育之所以特別重視人的尊嚴、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民主的意識,注重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擯棄暴力,這跟德國經歷了"黑色教育"有著莫大的關系。如今在德國,維護人的尊嚴已成為全體國民自覺自願奉行的價值觀和行為准則。德國憲法的第一條就是:"人的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和保護它是國家全部權力的職責。"
第二條是:"為此,德國人民確認不容侵犯和不可轉讓的人權是每個人類集團、世界和平與正義的基礎。"
恰恰是德國,在這一點上有著極為慘痛的經歷和教訓。那就是希特勒的納粹統治。在納粹黨極權統治下的德國教育被稱為"黑色教育"。
在納粹之前的德國魏瑪共和國,學校已經開始用民主的方式教學。德國教育家威廉·馮·洪堡(1767-1835)認為,人是一個獨立完整的個體,國家的義務就是保障個體的自由。因此洪堡主張國家必須保證教育的自由和獨立性,限制國家在教育領域的干預,這樣才能培養出好的國民,提升國民整體的素質。
在魏瑪共和國(1919-1933)時期,德國教育的目的不是煽動公眾,所有贊揚戰爭的教科書一律被清除。那個時期,每個學校建立學生家長的咨詢委員會,家長、學生和老師對於教學內容有共同決定權。學校教育的宗旨是:以德國人民精神和民族間的和解為前提的道德教育;培養國家公民意識的政治教育;促進個人潛力發揮的能力教育。教育法規定,在一個公眾學校的課堂里不能傷害到別人不同的思想。每個畢業生由學校贈送一部憲法。
然而,到了納粹時代,納粹黨的教育制度一步步取代了魏瑪共和國的教育體制。學生家長咨詢委員會在1934年被廢除,家長從此沒有權利過問學校教學的內容。希特勒的獨裁替代了人民自主權。"宣誓"曾是德國學校的傳統。在魏瑪共和國初期,誓言是:"我遵守和服從憲法。"
可在希特勒之後,誓言變成了:
"我遵守和服從領袖阿道夫·希特勒的領導!"
1933年5月,納粹黨建立了帝國宣傳和人民啟蒙運動部,它是納粹黨控制的關鍵的政府部門之一,主要通過書籍、報紙、廣播和電影等當時已有的一切媒介,進行覆蓋全社會每一角落的宣傳,不斷重復一些煽動感情、很容易讓人記住的口號,以及與納粹思想相配合的視覺形象、文字圖像、聲波等,讓人們每時每刻都置身於這種宣傳氛圍之中,耳濡目染。
到了1934年,納粹又建立了帝國教育部,把教育政策和機構置於納粹的領導之下。在以"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的名義而把國家和社會一體化的進程中,學校成了培養納粹人的重要基地:在學校建立了納粹組織;三分之一的教師成了納粹黨的黨員;幾乎所有的老師都加入了納粹教師聯盟;中、小學生也要加入納粹青少年團體;猶太教師和不符合納粹政策的教育界人士被解僱;學生能不能順利畢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的政治傾向,是不是納粹政團體的一分子等等。著名的"燒書運動"就是德國大學生聯盟的學生在納粹教授的支持下在公開場合進行的。
希特勒本人把歷史理解成為是各民族搶奪生存空間的過程。他認為,最強最優秀的民族最應該獲得生存機會,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於是教學的內容必須以希特勒的思想為准繩,宣傳德國的擴張;讓學生們為德國版圖在不斷擴大而感到自豪;接著灌輸德國民族作為優等種族的意義和命運。在戰爭期間,每個班都要記戰爭日記,學生必須能背出德國軍隊的最新消息。一個學生回憶說:"學了多年的《我的斗爭》和《納粹黨規》之後,我還是很納悶地問我的父親,到底什麼是納粹主義?我的父親想了半天只說了一句話,但是非常恰當,他說:『納粹主義就是希特勒的意願,驚嘆號!』他連驚嘆號也很響地報給我聽。"
在德語課上誦讀文學作品是德國的一種傳統。但是在納粹時期,讀文學作品主要是為了煽動學生的戰爭情緒,大力歌頌歷來戰爭中為了德國而獻身的英雄。課文中也不斷宣傳為了國家和民族而放棄個人需求、幸福、甚至生命的榜樣,努力在學生的腦袋中建立一個意識,那就是:在國家的利益面前,個人沒有自身價值,必須服從國家利益。
一個納粹時代長大的德國人後來在一部反省納粹歷史的紀錄片中感嘆道:"我們從頭到尾都在學習為了國家而死,從來沒有學習過為了國家而活!"
一位德國心理學家曾經在一部影片中分析納粹的教育制度。他說,對於孩子,納粹運用了"黑色教育",即灌輸所謂的"剛強的意志力"。從孩子出生起就對孩子的哭鬧和乞求不做出讓步,讓孩子從小習慣戰勝感情、眼淚、同情和軟弱。這樣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順從。因為他們從自身成長的經歷中知道,只有順從才不會受到懲罰。這種教育方法是為了培養出不受感情波動、沒有內心世界、能夠把納粹的願望完全當成自己的奮斗目標、具有堅強行為的接班人。被注入這種思想的孩子很可能永遠都不會明白,自己身上究竟被植入了什麼樣的非人性程序。因此,很多納粹時代的德國人在極權制度中並不感到痛苦,反而很幸福地去認同,甚至產生激情,可以為了所謂崇高的理想和國家民族利益而不擇手段地對付他們認定的敵人,用任何一種方式去懲罰和迫害反對者。人與生俱有的自然情感不會成為他們殺人的障礙,他們的良心不會遭到譴責。這就是為什麼在納粹時期發生了那麼多可怕的事,人們卻可以平靜地接受。
這位心理學家還分析道:
"那時候的人們從智商上來說並不愚蠢。如果適應是必需的,那麼智慧反而會幫助一個人克服無數曲折(而去適應形勢)。這就是為什麼高級知識分子一樣容易成為極權制度的信仰者。"
宣傳和教育被納粹牢牢地控制在手裡,於是,"謊言重復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為了取得更多民眾的信任,在成立宣傳和人民啟蒙運動部的1933年,納粹便開始生產一種納粹設計製作的半導體收音機,只賣76帝國馬克,比當時市場上賣200到400帝國馬克的收音機要便宜很多,被稱為"民眾接受器",人們也戲稱為"戈培爾的喉舌"。(戈培爾是納粹宣傳部長。)之後,廣播很快成為了納粹政府最具影響力的宣傳方式。納粹也大量收集德國民眾的思想動態,隨時調整宣傳策略,根據不斷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更新宣傳內容。
西方啟蒙教育提倡每個人都有價值,這種價值在國家面前必須通過基本人權得到保護,國家的首要工作就是維護個人價值,並通過國家手段使個人價值充分體現出來,發揮出來。而在納粹時代,這些意識全部都被毀滅了,個人消失在納粹掀起的全民運動中,每個人都被迫承擔納粹肆意給予的任何一項義務和任務,包括殺害別人以及為了所謂的理想、抱負、大局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每個人都可以被利用、被動員,成為折磨殺害他人的人;另一方面,每個人又都處於被輕視、被侮辱、成為被他人折磨殺害的對象。
二戰後,希特勒納粹政權殘忍的真相被大量揭露出來,但在最初的幾年裡,德國人對納粹歷史的認識還十分遲鈍。許多德國人不願意談論這段歷史。對這種狀況,盟軍認為應該從年輕一代抓起,根除納粹和希特勒的影響,使德國走上民主自由的道路。於是建立了許多青年俱樂部,有的德國人稱之為"洗腦間"。我在海德堡市中心就見過一個。早在二戰結束的1945年,盟軍監督委員會發布的第一號法令,就是廢除納粹帝國的教育體制和各項法西斯的教育政策。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西德發生了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一方面抗議越南戰爭,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強烈地要求父輩們公開討論納粹歷史。在1970年代末期,西德電視台播出了美國電視連續劇"大屠殺"。一個猶太家庭在第三帝國期間僅有一名成員僥幸活了下來,其餘的都在納粹的大屠殺中死亡。這一連續劇引發了西德人激憤的情緒,引起了全社會的激烈討論。此後,納粹德國史成了德國中學的必修課程。
在德國的中學,從7年級開始,課上的內容就離不開德國納粹黨和希特勒領導下的第三帝國。除了在德語課讀描述納粹時代青年人的小說外,我們也在倫理課上看諸如《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的電影,歷史課上更是頻繁地播放關於納粹時代的歷史紀錄片。有一位15歲猶太姑娘,她有記日記的習慣,她在1945年3月死於納粹集中營。她的日記就成了我們的課本。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大屠殺見證人陸續過世,為此,請還活在世上的大屠殺倖存者講述他們的經歷,並將他們的經歷拍成紀錄片便成了歷史記憶的重要手段之一。這些倖存者當時的年齡一般都是中小學生的年齡。如今這些紀錄片成了我們上課的極好素材。
我們看得最多的是關於納粹青年的影片,講述的是納粹黨取得政權後成立了"希特勒青年"和"德國女孩聯盟"等青年人組織,它們把學生們拉入各種納粹黨之下的分支組織中。在那些影片中,我經常看到德國中小學生身穿制服,整齊排列在操場上舉行升旗儀式,大家斜舉著手臂向納粹旗致敬,喊著口號。隊伍行走時,大家的步伐一致,手臂揮動一致,好像一群機器人。這些情景讓我的德國同學感到很震驚,但是對我來說,倒並不陌生。影片是黑白的,我趕緊在書上翻找納粹領巾的顏色,是黑色。
除了在教育方面採取了有效措施,西德也制定了嚴格的法律。1985年,德國聯邦議院做出決議,否認大屠殺發生的人要受到處罰。1994年,統一後的德國出台了更為嚴格的法律,其中規定,那些公開贊同、否認或者粉飾大屠殺的人將受到輕則罰款、重至五年徒刑的懲罰。經過了這么多年自我反省式的教育之後,我感到,今天德國青年絕大部分唾棄希特勒的極權統治,崇尚民主、自由制度。可以說,二戰後,歐洲一直在採取充分有效的措施,以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極權統治這樣的悲劇重演。建立歐盟的目的也在於此。雖然納粹統治離德國人已經久遠,但德國仍不放棄在全社會不斷展開自揭瘡疤、自我反省的運動。在電視節目中。人們經常看到大量的有關第三帝國的專題片和討論。在德國,哪怕出現一絲一毫贊賞第三帝國的言語都是極其敏感的。德國電視台的一位女主播在推銷自己關於婦女回歸傳統角色的書時,對著觀眾公開贊揚希特勒獨裁下的第三帝國時期的兒童、婦女、家庭的政策,結果電視台立即中止了與她的工作合同。後來某電視台想給她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邀請她參加談話節目。電視台本期望她公開收回自己的話,向觀眾道歉。可她在節目中再一次為自己的言論辯護,結果被當場請出節目現場。這一事件一度成為德國媒體與大眾的熱點話題。
不過,和德國年輕人多年的接觸,我發現他們由於自己國家歷史上的罪惡而感到很不自信。德國人往往不敢表現出自己愛國,因為很容易被誤解為支持自己國家的一切,包括歷史上納粹的行為。在大型國際活動中,高舉國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德國人卻有些戰戰兢兢。前些年世界盃足球賽在德國舉辦,德國媒體這樣評論:"作為有著出色表現的國家球隊的世界盃東道主,德國人民面對全球的外來遊客冒著隨時隨地被稱為『納粹』的風險而驕傲地亮出了黑紅黃的德國國旗,好好自信了一回。"
由此可見,一個國家一旦走入歧途,不僅會給別國和自己帶來巨大災難,而且災難過後,還會給自己的民族留下多麼巨大的陰影,幾代人都揮之不去。
④ 德國教育
一、教育概況 目前的德國教育體系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經改革和調整,逐漸在傳統的基礎上形成的,它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和繼續教育等。
德國是聯邦制國家,由十六個州組成,各州在文化教育領域享有自治和自主權。聯邦雖設立了教育部,但其職責有限,主司高等教育原則問題和企業范圍內職業教育及科研和學習資游缺助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權主要由各州通過各自的教育部實施。各州在《基本法》的范圍內獨立管理及發展其學校教育事業,頒布專門的法規,包括:各級學校的設立、維護和發展;師資的培訓和進修;學校的監督和管理;家長和學生對學校工作與學校生活的參與;學生在學校中的地位,學費和教材費的減免以及教育補助等事宜。由此導致德國各州的學校教育各具特色。為保證全國教育的統一性,各州文教部長組成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共同協商各州以及各州與聯邦在教育制度和教育發展方面的合作。
高等學校通常由國家,即州政府直接開辦;普通中小學校一般由地方開辦;私立學校比重很小,但有增長的趨勢,多數為實施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近年來,民辦完全中學的比重增加較大,占完全中學學生數的10%以上。
二、普通教育
德國教育體系按照時間順序可分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這是一種水平劃分方式。另外所謂垂直劃分方式是指三種類型的初中教育,即主體中學、實科中學和完全中學間的區分。
學前教育即幼兒園教育不是強制性的。幼兒園有多種辦學機構,如社區和個人等,經費由家長和政府共同承擔。
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一般有四個年級,個別州設六個年級。
中等教育分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初中階段教育指包括主體中學、實科中學和完全中學在內的第五至第九或十年級,另外還有一種混合形式學校,即總和中學,它由上述三種學校通過簡單綜合和合作等方式形成。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通過兩年的定向階段實現。
高中階段教育指第十一至十三年級,主要是實施普通教育的完全中學高年級和各種職業教育,如“雙元制”教育、職業專科學校、職業提高學校和專科高中等。
德國實行普通與職業雙義務教育制度。普通義務教育從六周歲開始,年限一般為九年;之後是職業義務教育,直到滿十八周歲成年為止,即凡是不在完全中學就讀普通高中課程的年輕人都必須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或全日制燃茄職業學校教育。職業義務教育是德國教育體系的一大特色。
在德國,在高中教育基礎之上實施的師傅培訓和技術員教育屬於繼續教育階段,不承認其高等教育學歷,但根據國際標准可被劃入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
德國的普通學校教育由各州負責立法和管理。職業教育的管理劃分成兩塊:學校教育部分由各州立法管理,企業培訓部分由聯邦統一立法管理。由於各州享有文教主權,因此其教育體系也有一定的差異,但大體上是相同的。德國多數學校是公立的,因此在所有的聯邦州和所有類型的學校里都不收學費和書費。
三、高等教育
德國高等教育歷史悠久,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學成立於1368年。十九世紀,按照“洪堡精神”成立的德國大神段辯學更是以其教學與科研統一及學術自由等特點被奉為歐美各國高校發展的楷模。在經歷了法西斯統治時期的劫難後,德國高等教育在二戰後得到恢復和進一步發展。到1998年,全德共有高校344所,其中綜合大學92所,師范學院6所、神學院16所,藝術學院46所,應用技術專業學院152所,行政管理學院31所、總合大學1所。目前在校生約180萬,德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占人口的9%左右,約占就業人口14%。高等學校絕大多數由國家舉辦,但國家也鼓勵私人和民間組織辦高等教育,並給以必要的指導和資助。德國1998年有民辦高校75所。
德國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實施學術教育和工程教育的綜合大學以及實施應用技術教育(我們認為是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專科大學和少量的職業學院。德國沒有全國或全州的高校入學考試,13年制或相當13年制完全中學的畢業生,在其中學畢業的同時即獲得普通大學入學資格。按各州達成的協議,高校有義務接受所有取得這一資格的年輕人上大學。目前有三分之一的適齡青年上大學,每年新生約25萬人。
一般來說,新生可以自由選擇所學專業,但隨著入學人數的逐年增加,不少專業已人滿為患,導致某些專業不得不實行入學名額限制,這主要涉及醫學、法學和心理學等熱門專業。設在多特蒙特的“學習位置分配中心”負責在全德范圍內分配上述專業的新生名額。
那些沒能上完全中學,而是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也有上大學的可能,前提是他們在職校畢業後還須上一年的職業高級學校,之後方可獲得應用技術專業學院的入學資格。如今,應用技術專業學院以其學制短、學習內容實用性強以及就業方便等特點吸引了許多具有上大學資格的年輕人來此就讀。
高等院校的種類
1、大學(universität)
根據2001/02年的統計數據,學生規模最大的前十所大學依次是:科隆大學(63900人)、慕尼黑大學(44000人)、明斯特大學(43800人)、柏林自由大學(41400人)、漢堡大學(39500人)、波恩大學(48400人)、洪堡大學(37700人)、波鴻大學(35100人)、法蘭克福大學(31600人)、柏林工業大學(30000人)。
大學的專業領域通常是神學、人文科學、法學、經濟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醫學。工業大學原本只設理工學科,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在大多數工業大學也擴大其專業范圍,開設社會科學和醫學等專業,已具有傳統綜合性大學的特點。
2、師范高校 (pädagogische hochschule)
師范高校是在1945年以後由原來不屬高校范疇的師范學校和師資培訓機構發展而來,主要是培養小學、主體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師資,而完全中學和職業學校的師資則主要由大學的師范系培養。德國獨立的師范高校很少,原本獨立的也已逐步並入綜合大學,主要是便於教學組織和管理。
3、藝術學院 (kunsthochschule)
主要開設造型、雕塑和建築等專業。
4、音樂學院 (musikhochschule)
主要培養將來從事音樂舞蹈職業的人才,也負責培養普通中小學音樂師資。
5、高等專科大學 (fachhochschule)
應用技術專業學院始建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主要開設面向實踐、應用性強的專業,如工程學科、社會事務學科、經濟和食品等領域。應用技術專業學院是目前德國高等教育改革中備受重視的領域,未來的目標是使應用技術專業學院的招生數占整個高校招生數的40%以上。
6、職業學院(berufsakademie)
最早形成於70年代初,集中在巴登符滕堡州。主要採取校企合作的“雙元制”形式進行管理和教學。德國文教部長聯席會議已決定承認職院文憑與應用技術專業學院文憑等值,此舉促進了職院在全德范圍內的發展,據統計,德國目前有5個州設立了近30所職業學院。
德國高校的學習一般分為基礎階段、專業學習階段和提高階段。雖然法律規定大學學習時間(即所謂正規學習時間)是9-10個學期,但多數學生實際需要14個學期才能畢業。應用技術專業學院的正規學習時間最長為8個學期,但實際學生需要10個學期或更多的時間。
大學畢業獲取碩士文憑(diplom或magister),相當於我們國家的碩士學位。大學畢業生在考試獲取繼續攻讀博士的資格後可以在教授的指導下用3-4年的時間做博士論文,通過論文答辯者獲得博士學位。
高等專科大學的畢業生獲得diplom (fh)畢業文憑,相當於我們國家的學士學位。
1998年德國各類高校注冊學生人數為1801200人,其中外國學生為166000人,佔9%。大學師生比為1:10,應用技術專業學院的師生比為1:25。
四、職業教育
目前,德國約有30%的適齡青年人上大學,那些不能或不願上大學的年輕人絕大多數接受不同形式的職業教育,其中又以接受雙元制職業培訓為主(約為70%)。所謂“雙元制職業教育”,就是整個培訓過程是在企業(包括各類行政部門與社會機構)和國家的職業學校進行,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在職業學校中的理論教學密切結合。
2000年德國約有165.8萬年輕人在接受“雙元制”職業培訓,他們在開始培訓前必須與某一企業簽訂培訓合同,明確培訓內容及雙方義務等。這些年輕人在通常為期3年至3年半的職業培訓中每周約3-4天在企業里作為“學徒”受訓,餘下1-2天則到職業學校作為學生上理論課以及一些文化課。
⑤ 現在的德國教科書是如何寫二戰時的德國所作所為的呢
我始終認為,相較於感性的日本,理性的德國更讓人欽佩!與其像日本一樣遮遮掩掩,淡化歷史,德國能夠聯手歐洲各國,共同出版真正有教育警示意義的歷史教科書的做法,才更令人欽佩!
圖為排隊前往集中營的猶太人
當時的德國指責蘇聯人“發動了可怕的復仇行動他們侵入德國領土,這一切埋沒了另一方面對民族之間達成諒解的希望”。與此同時,戰後超過100萬德國人被驅逐的歷史還成為凸顯德國人作為受害者角色的重要內容。更有甚者宣稱在德國兩千年充滿苦難艱辛的歷史上,德國人民從未遭受過像1945年那樣的苦難,這次苦難無論是對於敵人復仇行動中的逃難者還是對於留下的人都無法忍受。”
⑥ 德國教師隊伍的主要類型
德國教師隊伍的主要類型介紹如下:
教授是各專業的權威,自主權極大。教授其實是一個獨立學科或專業的負責人,他不但負責開設各門課程,而且還獨自決定講座內的人、財、物的使用。大學的其他成員——講師、助教、科學助手、學生以及非科學人員都處在正教授的領導之下,且排除在高校管理的決策過程之外。
2.高校教師的工作任務分工明確。德國高校的人員分為教學科研人員和非教學科研人員。教學科研人員即高校教師,它又分為教授和教授之下的學術中層。教授是德國高校教學科研的核心力量,他們的職責包括組織教學和科研活動,決定科研方向並籌集科研經費,指導博士生和大學畢業生的科學論文,聘用各種教學和科研人員等。
學術中層是高校的骨幹教師,他們屬於教授之下的教學科研人員。他們由不同的被聘資格決定了不同的工作任務,分工非常明確。
3.強調教師的科研能力。在講座教授的選擇與任用上,學術水平是核心內容,《德國史1800-1866》有這樣的記載:「在選擇教授人選時,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地區的考慮,不是同事個人的好惡,不是社會交往能力或口才好壞,也不是筆頭或教課能力,而是研究工作及其成果的獨創性。」
4.教授聘任制度非常嚴格,最終任命權在州政府。德國高校的教授席位是根據專業需要來設置的,只有當教授因故空出席位時,才需要招聘,一般從校外招聘,而不採取本校成員內部逐步升遷的辦法。德國高等學校對教授實行嚴格的聘任制,申請教授的職位要通過競爭,而且有十分嚴格的聘任程序。
5.教授終身制,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教授是德國高等教育的核心。根據《德國高校總綱法》教授可以委任為終身的公務員,不得隨意解僱,也可以委任為非終身制的公務員。實際上,在德國高校中,教授原則上都是終身的國家公務員,大約只有5%的C2教授是有期限滑毀喚的職位。
德國的教授歷來擁有令人羨信凱慕的社會地位和穩定而優裕的生活條件。德國高校的正式教師的待遇在社會各職業階余虧層中處於中上水平。
⑦ 德國在一、二戰時的教育制度是什麼
帝國時期(1871~1918)
1871年普法戰爭後,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網迅速擴大,確立了三種類型的普通學校:古典文科中學、文實中學、高級文科中學。在這種普通「補習教育學校」基礎上創立了職業學校,並在各地迅速推廣。職業學校師資的培訓工作逐漸得到重視,有關的培訓學校也相繼建立起來,這有力地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3.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1933)
魏瑪共和國於1920年4月28日通過具有重要意義的《基礎學校法》,廢除了貴族化的預備學校,建立了劃一的初等教育機構--四年制的基礎學校,增設了一種新型的九年制中學,名為德意志中學。在師范教育方面,《魏瑪憲法》規定,所有國民學校教師都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在這時期也有了進一步發展,新型的高等專科學校隨之出現。 4.納粹統治時期(1933~1945)
1933年以後,德國陷入納粹統治時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學校管理制度,各類學校進行所謂的「種族教育」,這個時期的學校教育受到嚴重破壞,中學幾乎減少一半,高等學校的發展處於停頓狀態。
⑧ 二戰後德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是怎樣發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的職業教育作為戰後經濟重建的一部分,受到極大的重視。德國從健全職業教育法規體系入手,將職教與普教相結合,多形式完備職業教育體系,建立雙元制培訓機制,加強職業指導,進一步促進了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
一、健全職業教育法規體系,以法令形式保證職業教育的實施。1871年,德國憲法就將職業教育定為義務教育。它規定18歲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進高級中學就學的青年必須接受義務職業教育。戰後的有關各項條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內容大重申或修訂。特別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社會的發展及科技進步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使職業教育體系適應經濟走向市場,依法發展,聯邦德國頒布了十多項有關職業教育的法令,如《職業教育法》、《職業促進法》、《實踐訓練師資規格條例》、《手工業學徒結業考試條例》等。其中1969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權威的法規。它對當今社會條件下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企業培訓條件作了詳盡的要求;對承認的13類約450個專業(工種)作了具體規定;對社會參與與監督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同時,對各類職業訓練制度、組織、期限和考試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野對原則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決定。依法發展,違法必究,法規體系的健全為職業教育體系的形成和良性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二、多形式完備職業教育體系。戰後,德國又建立了職業補習學校、繼續進修學校等,組成了德國第二條教育途徑,使德國職業教育具體實施形式多樣。僅教育機構而言。它既有普通職業教育機構,也有訓練殘疾青少年的特殊職業學校,幾乎社會上所有職業人才都可在相應的職業學校中得到培訓。現有450個職業可培訓後獲得合格證書。就培訓時間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時間制;有白天授課也有夜間授課、函授等。修業年限1—4年不等,招生條件各異,辦學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業單位獨辦的和企業聯合辦的。這種多樣化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德國培訓各級各類職業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雙元制培訓體系」。德國建立有職前與職後教育相結合的雙元制教育體系。有為適齡青年接受職業教育的學校,也有為在業人員進修提高的學校。它們之間相互補充、相互銜接,成為一個完整的職業教育網路,為廣大適齡青年和就業人員提供了廣泛的就業教育和進修提高的機會。為充分調動企業界的積極性,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積極性,德國採取職業培訓與就業制度相結合的方法,促使各行各業都來辦職業教育,廣開了辦學渠道,促進了配套的職業教育網的形成。由於職業培訓與就業制度相結合,培訓與直接的生產過程密切結合,可以利用企業的設備和人員條件,這樣就節省了學校單獨承擔職業訓練的情況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學徒在訓練過程中可以直接參加物質生產過程,既可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又能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從而也可以改善本身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四、建立職教與普教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戰後德國,職業教育並不是從職業學校才開始的,而是在中學就開始了職業預備教育。有了中學的預備階段,職業教育不是突然進入學生的學習活動,這便於學生自然過渡。同時,又使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聯系更緊密,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戰前,德國實科學校的畢業生都直接就業。戰後,由於普及義務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關法令規定,實科學校逐漸變為進入職業教育的一種預備教育階段。後來又增加了主要學校作為職業預備教育。1969年設立的專科高中是專為進入職業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學校的學生創辦的。後來設的職業完全中學也是如此,這兩類學校的設立使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的溝通。
五、建立系統的職業指導體系。 為了幫助學生在小學後定向分流,及在後來選擇培訓工種中作出比較適合的選擇,德國各州相繼成立了職業指導總局。德國的職業指導,從小學4年級就開始考慮學生適合上哪類中學。然後,經過兩年的觀察、定向,確定究竟上哪類中學。在中學里,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到9或10年級最後決定培訓工種。這樣經歷6年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和家長反復了解擴大視野,比較主動和靈活地確定將來從事的工作。時間是充裕的,指導也很系統。正是由於其完備的指導系統及良好的指導工作,才使得德國職業教育運行至今仍廣受人們的歡迎。
⑨ 德國人是怎麼教二戰歷史的
德國之後的崛起需要歐洲共同提攜。而且就國家地位上大家其實都差不多。所以德國願意承認二戰,而東亞某國因為自身的實力過於強大,遠超東亞其他國家。所以這個國家可以不承認二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