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德國人口、城市、工業分布均勻的原因
德國總體概括是都屬於從法國北部到中歐再到波羅的海沿岸的平原地區,河流較多。開發較晚(相對於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因為氣候較為寒冷還有森林茂密,中世紀以後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都逐漸被開發,建立眾多城鎮,至於說人口城市分布均勻主要還是這一地區基本地理條件都比較類似,沒有什麼特別不適於人類居住的例如沙漠熱帶雨林凍土帶等特殊惡劣地理環境,別的其實再怎麼分析也都是從這個基礎而來。至於工業。。。那個只能說相對均勻,早期工業特別需要煤鐵等資源,因此其實都是就近建立的,所以才有大魯爾工業區。這個可真說不上太均勻。現代的話,大多發展高科技低耗能的工業的話,資源條件限制就不太明顯了,人口城鎮分布均勻再加上政府可能有意識的規劃,工業自然會分布比較均勻了。其實這個真沒什麼好說的,因為分布均勻只能是一個附帶的結果,沒有不適宜居住生活的地區自然就沒什麼不均勻了。那麼小的國家可別和中國俄羅斯這樣面積廣大的國家比
Ⅱ 德國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
20世紀50年代以後,傳統工業區經濟開始衰落,而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如下。
1.生產結構單一。魯爾區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藉助其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可從附近運入鐵礦,依據其主要的區位條件,魯爾區的工業自然就是以煤炭、鋼鐵為主,最終形成了魯爾區以煤炭工業為基礎,以鋼鐵工業為主導,並高度集中了電力、機械、化工等工業生產,即魯爾區形成了煤炭、鋼鐵、電力、機械、化工五大傳統工業部門,其中煤炭和鋼鐵工業是全區經濟的基礎。在這樣的經濟結構中,如果某一工業部門生產衰落,則將引起全區生產的衰落。
2.煤炭能源地位下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勘探技術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和天然氣開始廣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所佔比重逐漸減少,石油、天然氣的比重逐漸增多。另一方面,由於科技的進步,冶煉鋼鐵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漸降低,這樣,煤炭的能源地位開始下降,直接導致煤炭的市場需求量下降,隨後則影響了鋼鐵工業,最終使全區的生產產生連鎖反應,生產衰落。
3.世界性鋼鐵過剩。20世紀50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鋼和出口鋼的國家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相繼獨立後,積極發展各自的民族工業,使世界鋼鐵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需求量又相繼下降。隨後,70年代的經濟危機,以及鋼產品的替代產品(如鋁合金、塑鋼等)的廣泛使用,使世界鋼材消耗量急劇減少,表現為世界性鋼鐵過剩,導致魯爾區鋼鐵工業生產萎縮。�
4.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隨著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科技革命的每一次革新,都會促進工業生產的飛躍發展,既產生一大批新興工業部門,也改變傳統的工業生產和組織方式。魯爾區誕生於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技術革命中,在經歷了約一個世紀的繁榮之後,遭遇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技術革命的嚴峻挑戰,使魯爾區工業企業傳統的生產和組織方式不適合時代發展的要求,這也是使魯爾區衰落的根本原因。在魯爾區,20世紀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時期,當時工業布局已達到一定的密度和規模,基本呈現「飽和狀態」,如再建設新的工業部門,就會出現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在新的技術革命(第三次技術革命)中出現的那些新興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航天工業等),則不願意到此設置廠礦基地,它們在環境及條件適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產,進而形成新的工業地域,削弱老工業區的經濟實力。
Ⅲ 德國工業區和城市分布圖(地理)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一個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是其經濟的主導部門。1980年工業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7.8%,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5.8%;從事工業生產的人數約佔全國就業人數的45.3%;工業品及機器的出口值均居世界第一位。工業生產分布的突出特點是內陸性,即工業主要分布在內地,象魯爾區、薩爾區及一些內陸大城市如慕尼黑、紐倫堡和漢諾威等地,都是全國最著名的工業生產基地。
形成西德工業生產多集中在內地的主要原因是:(1)德國是一個資本主義發展較晚的國家,工業化起步遲。當它大規模發展工業時,火車、輪船等現代化交通運輸工具已被廣泛使用,發展工業的原料和燃料以及工業產品,可以用現代化交通工具遠距離運輸,因此,工業不一定要布局在沿海地區。(2)它的資源,特別是煤炭資源,不是埋藏在沿海,而主要分布在內地。(3)內陸地區,特別是歷史通道萊茵河及其支流谷地,人口密集、交通發達。另外,內地還具備了發展工業的其它條件。由於進口原料的不斷增加和老的工業區生產過分集中出現一些社會問題,因此,近些年來西德工業分布有向沿海地區推進的趨勢,漢堡、不來梅等港口城市的工業增長特別迅速。
Ⅳ 德國擁有歐洲第一的GDP,卻沒有世界級大城市,這是為何
無非是各有所長,相互補充,像慕尼黑的啤酒,斯圖加特的大奔,漢諾威的乳膠膝,多德蒙德的煤…
兩戰後,西德工業幾乎是從0起步,而且西德在政府成立前分別為美、英、法控制,各干各的,誰也不鳥誰,工業自然就分散了。
而且德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未能統一,導致中世紀早期城市出現時還沒有出現「德意志」的概念,於是工業起步時已經被落下,來不及形成單個的特大城市了。
此外,德國的工業化起點正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西歐老牌列強早已把世界瓜分得差不多了,作為姍姍來遲的後起之秀,必須從他們手中搶地,那麼只能和他們硬剛。偏偏德國又是歐洲十字路口,當時與法國、奧匈、俄國都接壤,只好把兵工廠等分散在前線附近來應敵,基本被後來工業體系布局沿襲,故工業分散。
再加上戰火推殘,德國城市幾乎是一次次一炬焦土,又一次次涅槃重生。沒有世界級大都市的遺憾,記載著曾在德意志這片土地上的刀光劍影、電光火石,盼望著歐洲聯合、永不相侵、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Ⅳ 德國工業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LZ您好.
德國工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德國城鎮化晚於地中海地區,由於氣候相對寒冷和森林分布,工業革命時代周邊國家尤其是西和南已經形成了諸多市場,這使得在此基礎上發展的德國工業會稍微偏向西和南
工業革命時代,早期的工業依賴煤炭等原始資源,因此以大魯爾工業區(西北)為代表的煤炭資源豐富地區最先被開發,(當然當地河流水資源,水運資源,鐵礦資源也很不錯),還有很重要的是當地靠近西歐,大航海時代的比利時,荷蘭出海口.
境內河流較多,多平原,全國地理條件相似,並沒有特別不適宜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城鎮化(勞動力市場)在全國是均勻的,後期如德國最發達的汽車工業,賓士,寶馬和大眾的總部在德國不同的地方.這也有政府或者人為干預的結果.
微電子,宇航等新興產業分布於南部,而海洋工業為代表的不萊梅,漢堡,柏林因地制宜位於波羅的海沿岸發展,但整體看,中小企業還是均勻遍布全國,
近年來大魯爾工業區又有老樹煥新芽的趨勢,主要在於當地擁有最為悠久的歷史,工業基礎好,靠近比利時荷蘭港口,交通更為便捷
大致上是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