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一戰德國如何賠償

一戰德國如何賠償

發布時間:2023-07-16 11:45:01

⑴ 一戰揭秘:哪一個國家的戰爭賠款共還了一百年

一戰的戰敗國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奧匈和奧斯曼解體,只剩下德意志獨自償還協約國戰爭賠款。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視察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槍殺。成為第一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四年後的11月,德國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
1919年6月28日,各國代表簽訂《凡爾賽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這筆沉重的賠償給德國經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並間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崛起(大約等於4.7萬噸黃金,今日約合7000億歐元),分66年償清。德國每年償還20億馬克、以及德國出口總值的26%(大約10億馬克,相當於利息)。
1921年5月5日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將這一結果通知德國駐英大使,第二天德國國會投票接受這一方案。當年8月31日,德國移交了頭一筆10億金馬克的賠款。此後魏瑪德國政府為了支付賠款,在國際證券市場上發行了相關的債券。這筆沉重的賠償給德國經濟戴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並間接導致了納粹黨在德國的崛起。
1929年10月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德國賠款事實上已經終止了。1932年協約國召開洛桑會議,要求德國在1933年一年內移交30億金馬克的賠款,剩下的未付賠款可以予以免除。

但是第二年希特勒上台,不承認凡爾賽和約的合法性,拒絕繼續支付賠款。到此時為止德國實際支付的賠款數量只是協約國要求數量(1320億金馬克)的1/8左右。
二戰結束後,由於東西德的合並未能實現,賠款余額的支付被暫時擱置。
1953年有關德國債務的國際會議規定德國當局有責任兌現魏瑪德國時期為了支付一戰賠款而在美國、法國等國發行的債券。同時規定其餘的債務問題將在兩個德國統一後予以解決。
1990年10月3日德國統一之後,老帳重新生效,且要在20年內清償。
2010年10月3日,德國政府贖回了最後一筆6995萬歐元的債券,但是仍然剩下5600萬歐元的利息(1945-1952年這段時間積累起來的)沒有支付。
德國最暢銷的報紙《圖片報》28日高興地刊文稱:「到本周日,最後一筆欠債就將付清,至少從財政上來說,一戰終於在德國落下了帷幕。」

⑵ 德國兩次戰敗賠了多少錢,怎麼現在才還完一戰賠款

德國先後兩次發動了世界大戰,而且兩次都是戰敗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還大肆屠殺猶太人,所以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的戰爭賠款和對猶太人的賠款數額巨大。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了削弱德國,協約國和同盟國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了《凡爾賽條約》。按照該條約德國政府需要支付2690億金馬克的賠款,摺合黃金9.6萬噸。


德國總理默克爾稱,二戰後德國共支付戰爭賠款640億歐元,德國政府向猶太人支付了900億歐元的賠償金。這筆錢是不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賠款中的。

德國在漫長的歲月里背負著巨大的債務,承受了沉重的財政負擔,但是德國的用清償賠款的實際行動,表明了真誠的懺悔,得到了的世界人民的諒解和尊重。

⑶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賠了協約國多少錢

波及全球的人類第一次大規模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失敗而宣布告終,其中,奧匈帝國的結局最為慘烈,整個國家四分五裂,不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老牌列強德國依然保持完整,同時,戰鬥力強大的德國也是給予同盟國造成傷亡最大的國家。


也因此,戰爭勝利後,向德國索取賠償就成為英、美、法等戰勝國彌補戰爭損失、獲得戰爭利益的最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針對一戰後德國究竟賠多少的問題,各持立場的英、法、美等國家卻進行了長期激烈而復雜的較量。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內,國際關系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更加緊張。

無論是國際慣例還是根據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德國都是需要賠償戰勝國的。但是,對於究竟賠多少卻並沒有明確的要求,《凡爾賽條約》也只是說明了要求德國在1921年5月1日前向協約國支付200億金馬克的要求。

但是,這個數字遠無法達到法國、英國和美國在戰爭中花費的巨額資金。例如,作為陸路抵抗德國的主力之一,法國在戰爭期間債台高築,僅向美國,法國就借了160億法郎,同時,還借了英國130億法郎。


因此,即便是為了平息債務,法國也主張德國支付巨額賠款,當時,法國的要求的數字為6000到8000億金馬克。當然,提出如此巨額的數據,除了彌補債務危機之外,法國也希望趁機徹底削弱德國,從而達到獨霸歐洲大陸的目的。

然而,作為相愛相殺了數百年的老對手,英國人對於法國的這一想法心知肚明,雖然英國也要求德國支付廣義的賠款,也就是德國賠償英法在戰爭期間所支付的一切費用,但是,英國卻一直希望歐洲大陸保持均勢,從而方便英國左右逢源。

因此,英國要求德國賠償的數字為400億金馬克。至於遠在北美洲、本土未受到絲毫戰火波及,同時也賺錢最多的美國,由於孤立主義嚴重,再加上希望獲得長遠利益,因此,美國提出了一個最小的賠款數字,250億美元。

因此,德國對一戰的賠款在希特勒上台之後就已經宣布終止。那麼,在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國究竟賠償了一戰賠款多少錢呢?由於一戰後情況極為復雜,再加上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四國的博弈,對於德國實際支付的賠償數字並無確切的數字。

有幾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德國總共賠了230億金克郎,另一種說法則為:德國賠付英國、法國、美國的戰勝國的金額為251到260億金克朗。當然,無論是哪個數字,德國賠償的這個數字遠遠沒有達到一戰時期英法美三國用於戰爭的花費。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再次戰敗的德國又重新面臨賠償的問題,一戰未完成的賠款再次被提起,最終,聯邦德國,也就是西德,從1980年起開始繼續賠償一戰債務,並在兩德統一之前總計賠付了約為140億西德馬克的數字,基本完成了德國的一戰債務。

⑷ 德國一戰賠款多少

1、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2、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3、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⑸ 德國是怎麼還清一戰和二戰的戰爭賠款的

1918年11月11日,協約國和同盟國宣布停戰後,雙方在法國巴黎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談判。在談判過後,以英法美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在法國的凡爾賽宮簽訂了《凡爾賽條約》。由於法國在一戰中的損失最大,所以他們決定對德國進行嚴厲的制裁,並希望能取得德國工業的控制權以彌補自身的經濟損失。英美則不希望看到法國一家獨大,所以竭力反對法國將德國一棒子打死。




後來經過三個大國的再次協商,終於明確了對德國的利益瓜分。在戰爭賠款方面,根據協約國戰爭賠款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德國共需要賠償2260億馬克,且以黃金支付。這些賠款換算成英鎊,相當於113億英鎊。德國政府對於這一處罰表示無法接受,賠款太多了,他們還不起。協約國也感覺要的有點多,便再次召開會議進行戰爭賠款的商談。1921年,經過英、法、美、日、意等國的協商,最終將德國的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金馬克。



這巨額的戰爭賠款就像套在德國人民頭上的一把枷鎖,也為德國後來發動二戰埋下了隱患。法國為了提前拿回戰爭賠款,於1923年聯合比利時出兵十萬佔領了德國魯爾區。在英美等國的支持下,魯爾區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德國經濟瀕臨崩潰,連帶歐美各國的經濟都受到影響。於是法國受到了其他各國的一致指責,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為了挽回損失,在英國的建議下,賠款委員會成立了一個以美國銀行家道威斯為主席的專家委員會。1924年,該委員會正式向賠款委員會提出了「道威斯計劃」,由外國資本引導德國經濟重新走上正軌,從而使德國可以償還賠款。



1928年,德國借口經濟困難,要求修改「道威斯計劃」。新的委員會以美國金融專家楊格為主導,又提出了「楊格計劃」。在「楊格計劃」中,德國的賠款總額被降為1139.5億金馬克,分59年還清,每年至少償還20億金馬克。1929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德國經濟也受到很大影響。1931年,德國宣布暫停每年的戰爭賠償。希特勒上台後,更是徹底推翻了賠款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再次面臨戰爭賠款的問題。根據《雅爾塔會議》的規定,德國共需要賠款220億美元。蘇聯主張,在一定時間內可以讓德國用工廠、實物等進行賠償。



德國是舊賬未銷,又添新賬。1953年,在倫敦國際會議上,西德同意承擔德國二戰前發行的國際債券的責任。倫敦國際會議也表示,可以等德國統一後再開始償還債款,但要先付一筆利息。1990年,柏林牆倒塌後,德國重新統一,正式開始償還貸款。2010年10月3日,德國才終於還完一戰最後一筆欠款。

⑹ 一戰後德國戰爭賠款形成的原因

一戰德國的戰爭賠款是由《凡爾賽條約》規定的,一戰後,協約國對於如何處置德國看法不一,法國德主張嚴懲並盡可能的削弱德國;英國希望能保持一個相對強大並在經濟上能夠自立的德國以保持歐陸均勢;美國則希望建立一個國際體系維護自身利益,同時主張德國進行戰爭賠償。最後經過三方的妥協,最終簽訂了《凡爾賽條約》,條約規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馬克。自一戰戰敗後,直到2010年歷時92年德國才完全還清賠款。[

⑺ 一戰德國戰後賠款,是當時的財政收入的幾倍

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 當時鬧經濟危機應該是5倍左右
首先,讓我們來看下列一組關於德國在一戰後的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數據:在工業生產方面,1927年已經恢復並超過了一戰前的水平,1929年恢復到壓倒英法的優勢,生鐵產量達1320萬噸,鋼達1600萬噸,而英國為980萬噸。化學工業產量比英國多1.5倍,比法國多2倍多。電機工業方面占絕對優勢,1925年時超過英國2倍,超過法國4.5倍。國際貿易方面,德國又上升到極為重要的地位,佔世界第三位,僅次於英,美(英美在當時有廣闊的殖民地,而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在一戰後幾乎全部喪失)數據或許是最能說明問題的。在一戰後的短短十年內德國的經濟確實創造了發展的奇跡,而上述的「美國再造說」之所以不能夠解釋我的疑問是因為,如果德國經濟的恢復和騰飛是發生在在一戰後的一個較長而又符合當時德國的經濟狀況的歷史時間段內是可以讓人接受的,而我們面對的德國的戰後的經濟狀況卻是這樣的:一戰中,德國有200萬人死於戰爭,150萬人致殘,100萬人死於飢餓,瘟疫,經濟瀕於崩潰,工農業生產急劇下降,工人實際工資減少,再加上1320億馬克的巨額的戰爭賠款,德國基本完了。試想一下,如此的殘破不堪,而在短短的十年內就達到了壓倒英法的絕對優勢,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並且美國再造論只是局限在從外部原因的角度,而德國經濟恢復發展的內部情況卻被忽視了,尤其是德國經濟在一戰後的內部結構。

所以我對傳統的觀點是否誇大德國在一戰中的實際損失以及「美國再造「提出質疑,我認為,德國經濟在一戰後的快速騰飛,美國的再造只是起到的是一定的推動作用,而德國經濟騰飛的關鍵是一戰後來自其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德國在一戰中的經濟削弱的程度遠遠要比我們想像的要小,與協約國相比,德國的經濟和工業潛力受戰爭影響更小。其具體表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一.工業設施較少的遭受戰爭的破壞。一戰爆發,德國的戰爭手段是採用速決戰,而速決戰的精髓即是先發智人,強調進攻,這種戰術的實施使得從1914年德國入侵比利時開始到戰敗投降,整個一戰的主戰場並不在德國的境內,即使在戰爭的後期的相持階段,戰爭的主戰場還是在德國境外。因而盡管戰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消耗,其工業基礎設施在一戰中並沒有遭受多大戰爭的破壞,而與之相比法國的經濟基礎受到的破壞則大的多。戰爭使得法國約7%的領土和大部分工業和富足的地區遭到德軍的佔領和蹂躪,1/4的產業遭到戰爭的破壞,物質損失高達1340億法郎。工業基礎的完整存在為德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提,一旦戰爭結束,生產需求的產生,資金的到位,這些工業生產必然會迅速運轉起來,從而為經濟的快速恢復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而同一時候的法國則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對傷痕累累的戰爭破壞地區進行重建。可以這么說,1919年時德國經濟較其鄰國的優勢比1913年更明顯了。

二.一戰中容克地主和壟斷公司在戰爭中實力加強。德國的工農業雖然在一戰中遭到巨大的損失,一定程度上已經到了面臨瀕臨崩潰的地步,但是這些損失都承擔在了勞動人民身上,並且工業的損失只是局限在小型企業,輕工業以及一些日常生活領域。而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家在戰爭中卻大發橫財,克虜佰公司1913——1914年獲利7500萬馬克,1916——1917年增加至175000萬馬克。可以說一戰不僅僅沒有使德國的壟斷遭到損失,反而使壟斷進一步增強。這就使得德國在一戰後的經濟結構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德國經濟中的強勢群體在戰爭結束後變得更強;而那些弱勢的經濟體在戰爭中已經被淘汰,應該說戰爭中摧毀的是德國經濟結構中的弱勢經濟,而德國的經濟和工業潛力並沒有收到多大的影響,反而加速其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這種集中是適應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的,一旦發展經濟的條件到來,其經濟必然會有新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壟斷組織成為各國經濟的主要組織形式。而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一些新興的大型產業(化學,機電,鋼鐵石油)只有通過壟斷組織生產,才更易於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高效的科學管理方法。所以德國這些新興的工業能夠在一戰後的幾年內迅速發展起來,由於其國內的容克地主和壟斷組織在一戰中保留了實力,也就具備了在戰後中迅速發展的能力。1925年建立的法本化學公司和1926年建立的聯合鋼鐵公司,是兩個最突出的例子。法本化學公司幾乎完全控制了德國的合成炸葯以及人造纖維和顏料的生產,聯合鋼鐵公司則壟斷了德國石煤和生鐵的50%和鋼生產的40%.這或許能夠解釋為什麼德國在一戰後經濟中的鋼鐵、化學、機電能夠對英法形成絕對的優勢。

三.德國在戰後獲得美英的資金和技術的援助。凡爾賽會議上根據協約國賠償委員會決定,德國共需賠償2260億馬克(約合113億英鎊)且以黃金支付,後減至1320億帝國馬克。1921年賠償金額確定為49.9億英鎊,即1320億馬克。而德國採取了「履行它,就是要證明它無法履行「的策略,消極對待戰爭賠款,並且利用英法與美國, 英國與法國的矛盾,以賠償戰爭賠款和經濟危機為借口,使得協約國在1924年8月的倫敦會議上通過了援助德國的」道威斯計劃」大量美國英國資本注入德國(其中70%是美國資本)。根據計劃給德國的貸款就達326億多馬克,而這期間德國支付的戰爭賠款只有114億馬克。由上可知,凡爾賽合約中對德國的賠款要求並非我們想像的那樣是壓在德國脆弱經濟上的沉重的包袱,而德國正是利用了這個「包袱「,通過」借雞下蛋「的手段,吸納了戰後經濟恢復發展所必須的資金和技術。大量的資金的到來,實際上是協約國內部資金的流動,這些資金不僅替德國償還戰爭賠款,而且為經濟的恢復提供資金,大量的資金和投資無疑為德國經濟的恢復注入了"強心劑",我並不否認這些資金和技術對德國經濟的促進作用,但這種作用是要有前提的。如果上述兩個因素不存在,即使有大量的資金也是不會促進德國經濟迅速崛起的。我們不妨這樣假設,當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傳統上認為的德國戰後的經濟狀況),需要輸血(缺乏資金和技術),而如果他自己的身體機能缺乏造血的功能(德國的工業基礎完全破壞)那麼再多的輸血也無濟於事,相反而且還是有害的。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認為可以對德國經濟在一戰後迅速崛起的原因這樣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但與其他協約國家(美國除外)相比(尤其是法國)德國的經濟和工業潛力受戰爭影響更小,而且讓德國的容克地主和壟斷公司在戰爭中實力加強,再加上在執行凡爾賽條約中的德國賠款問題的「仁慈「,以及美英」大方「的對德資金援助,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德國經濟在一戰後的十年內迅速恢復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一戰德國如何賠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