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是怎麼耕地

德國是怎麼耕地

發布時間:2023-07-17 06:06:19

❶ 令中國農民頭疼的秸稈,卻成了循環農業的寶藏,德國是怎麼做的

在所有的農業生產模式中,德國的循環農業可謂名副其實。德國循環農業是一種將種植業、畜牧業和加工業有機聯系起來的綜合管理模式,從而在整個生態鏈中形成良性循環。基於循環農業模式,德國農民有兩種典型的秸稈處理方式。

上述兩種工業經營模式使秸稈成為德國發展循環農業的瑰寶。這種低開采、低排放、高利用的農業模式不僅取得了經濟效益,而且起到了保護環境的作用。相比之下,雖然中國的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同時伴隨著資源的高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什麼德國的循環農業不能在中國發展呢?

事實上,循環農業經濟在中國的發展是有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農民在「土地種植-育種-還田」環節上的脫節。由於土地管理模式的限制,我國許多大種植者和大農場獨立存在,很難形成完整的生態鏈。對中國來說,無論是發展循環農業還是讓稻草有更好的出路,都需要更多的嘗試和努力。

❷ 有機農業不是回歸傳統,看德國有機農業有哪些"黑科技

德國有機農業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在有機農業生產系統中, 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豆科作物、綠肥和有機廢棄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 作物輪作以及各種物理、生物和生態措施是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主要手段。
但是這一農業系統並不是簡單回歸傳統農業, 而是充分應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總的原理,是通過各種農藝措施,創造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環境條件和能夠抑制病蟲害的環境條件。同時通過農牧共生兼營,維持土壤氮素平衡。
土壤病毒診斷及去除
戰後, 德國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大的發展, 高產作物及高水肥環境的持續, 「土壤病」 即作物連作症越來越嚴重。近年來, 德國的植保科學通過化學技術, 從土壤中分離鑒定相應的植物毒素, 把這些積累的毒素從土壤中清理出去, 作物就可以健康地成長。這一技術已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推廣應用, 而且與現代利用圖像處理技術進行目標體自動識別相結合。
創造益生生物環境
為了給益生生物提供適當的生存環境, 有機農業生產技術體系要求保護時空的多樣性和連續性, 德國農業提倡在同一區域種植多種作物及保留非生產性作物的生長區域。
提倡少耕法, 保護土壤結構;減少翻耕、土表的機械使用, 改善土壤結構。這樣既可以保證穩定和多樣化的食物供應以及營業豐富的食物, 此外多種作物共生共存, 增強了田間昆蟲等益生生物的生存環境, 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
合理輪作倒茬及間作
德國有機農業總結了傳統農業中在作物的倒茬、輪作、間套作等方面豐富的經驗, 對穀物、大豆、麥類、果園、蔬菜等連作障礙和「茬口」 問題, 科技人員和農場主採用了相應的輪作、間套方式予以解決。不同的作物間、套、混種, 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為害, 也有利於控制雜草的生長。採用合理的栽培技術, 如增加覆蓋、調整播期和成熟期、利用抗逆品種、應用植物殺蟲劑及驅蟲劑等, 使農業生產系統的病蟲害減少到最小。
值得一提的是, 德國農業是個高度機械化的產業, 間、套等農藝措施對農機及作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無條件滿足客戶要求的商業精神, 德國農業機械進行了多種配套, 從而滿足了這種要求。德國農業機械的質量及配置標准較高, 政府有關機構每年對農機具進行審檢, 以保證其高性能。
控制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長, 因其種類的不同, 對適於其生長的酸鹼度(pH值)有一定要求, 如適宜微酸性的有根腫病、紫紋羽病菌等;適宜酸性的有腐黴菌、晚疫病、絲束黴菌、白紋羽病、白絹病、黃萎病、菌核病菌等;適宜酸性—弱酸性的有鐮孢菌等。土壤傳染病菌除馬鈴薯病菌外, 其他幾乎都是真菌, 所以都喜酸性土壤。
因此, 如果把土壤的酸鹼度調整到中性至鹼性, 就能預防土壤傳染病。相當一部分植物病害與溫度、濕度及光照等相關, 德國科學家針對作物具體病害, 制定了不同的作物栽培方案, 通過壟溝、減小密度、縮少郁蔽度、增強透光來控制病蟲害, 取得了巨大效果。在農場已形成了不同作物實施相應的栽培方案, 從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害的發生。
注重施用有機肥
德國有機農業除嚴禁使用化肥、農葯等外源合成物質、減少機械破壞外, 還十分注重提高土壤有機質, 給放線菌以豐富的營養, 成為優勢菌群, 控制農作物病害發生為害。提高土壤有機質的措施包括種植綠肥、深根豆科作物、農地休閑、增施有機肥料等。
歐盟鼓勵旨在改良環境的農業補貼, 德國的農業支持政策始終是處於歐盟統一的農業支持政策框架下, 與之保持一致, 並隨著歐盟農業支持政策的演變而變化發展。在補貼制度上, 歐盟對農業不再實行產量補貼, 而是依據不同作物的面積補貼和對牲畜的頭數補貼, 以及休耕地面積補貼。
農牧結合維持土壤氮素平衡
德國家庭農場多以養畜為主, 兼營種植業。在政府政策鼓勵下, 有機農場只施用有機肥, 使畜牧業和種植業相互促進, 共同發展, 減少了化肥施用過多對土壤環境的污染。德國農業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畜牧業十分發達, 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結構, 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60%以上。這種生產結構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為人們提供高質量、高營養的乳肉製品, 在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 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時, 也增加了農業產值。
種植業為畜牧業生產了80%以上的穀物飼料,另外近20%的飼料問題則由進口解決。發達的畜牧業是德國有機農業的肥料基礎。
應用植物化感技術增強作物抗逆能力
德國農業對現代技術的應用, 有利於環境改良, 促進了農業可持續發展。農學家尋找到新的途徑——植物強壯, 增強植株抗性。用自身保護替代葯治, 保護比防治更重要, 這是德國農業界的普遍認識。
德國的農資登記中, 有一欄植物強壯劑的物資, 專指增強植物抗逆能力的農資。此外, 德國農業中應用植物源物質或生物活性物質修復調理土壤, 消除土壤病害對作物的影響。

❸ 法國和德國耕作業自然條件的差異

法國氣候溫和濕潤,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任答兩點得1分) 德國熱量條件較差,耕地面積較小,土壤較貧瘠(任答兩點得1分)

考卷答案里找來的

❹ 法國、德國耕作業條件的差異

法國氣候溫和濕潤,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
德國熱量條件較差,耕地面積較小,土壤較貧瘠

❺ 德國北部為平原,但小麥種植區卻在中部和南部的河谷地帶,請結合所學的知識分析其原因。

1.北德多城市城市和工業區,耕地小。
2.北德有限的耕地由於市場區位選擇,發展產值更高的花卉等產業。
3.最主要的是,北德氣候冷濕多陰雨積溫低,不利小麥生長。
4.北德平原地勢低平、土壤貧瘠夏季溫和,冬季陰冷,日照時間少(緯度較高熱量條件差,不適合發展種植業,適合發展畜牧業;南部河谷地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熱條件好,灌溉水源充足

❻ 德國的農業主要以什麼為主,德國的農業分布特點及原因

德國的農業以畜牧業和谷類作物為主,其中畜牧業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極為發達。德國會利用科技來栽培出優質牧草,所飼喂出的牛羊膘肥體壯,肉質好,同時德國也會研究良種牲畜的繁育,以此培育新品種從而發展畜牧業,因此即使德國的可耕地中只有約1/6是牧場,但生產出的產品不僅可自給自足,也可供出口。

一、德國的農業主要以什麼為主

1、德國的農業以畜牧業和谷類作物為主,其中畜牧業極發達,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60%以上。農業是德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其農業特點是集約化、大規模以及純機械。

2、德國畜牧業發達的特徵是重視科技,會利用科技栽培出優質牧草,用此牧草養育出的牛羊膘肥體壯,肉質好,同時德國也致力於研究良種牲畜的繁育,培育新品種,因此即使在德國的可耕地中,只有約1/6是牧場,但生產出來的牛奶、黃油、乳酪等產品不但可自給自足,而且還能出口。

3、德國的糧食主要依賴於進口,其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土豆、大麥等。其中玉米種植面積最大,目的在於為牲畜提供飼料,而且德國發展種植業,是為了充分利用牛羊糞為作物提供生長肥料,因此大部分的農場在施肥時會選用該有機肥。

二、德國的農業分布特點及原因

1、分布特點和原因

(1)德國北部:北部多為平原,但由於緯度較高,氣候濕冷,熱量不足,適宜發展畜牧業,不宜發展種植業。

(2)德國南部:南部多為山地高原,但因為緯度較低,所以在海拔較低山谷地區,光熱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種植業,而在海拔較高的山地與高原則以林業與畜牧業為主。

2、德國的主要經濟作物

(1)甜菜

甜菜主產區位於北部,1994年田菜的產量為2900萬噸,占歐洲甜菜總產量的21.2%,佔世界甜菜總產量的11.2%。

(2)油料作物

近年來德國的油料作物主要有葵花和油菜,通常可用葵花榨油,而榨油後剩下的葵花籽油粕常用作動物飼料。

(3)葡萄

德國葡萄酒的產量僅於義大利,居世界第二,1994年德國葡萄酒的產量為554.5萬噸,占歐洲葡萄酒產量的32.1%,佔世界葡萄酒產量的21.5%。

❼ 德國主要農業區域類型

德國位於中歐西部,北臨北海和波羅地海,南接阿爾卑斯山,面積35.6萬平方公里,也就是兩個廣東省那麼大,人口約8200萬,人口密度為228人/平方公里,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
德國著名的泰賓勃格門市以擁有繁華的街道而著名,這座城市附近的農村是德國農業的核心。卡薩安哈爾村莊位於馬森堡密里,是德國最肥沃的土地之一,耕地遼闊,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大麥、小麥。冬季大麥的平均產量為75噸/公頃,自然風景與農業風景緊密相連。這里的農家園地有著悠久的傳統,蔬菜、水果都是自己種的。村莊規模日益增長,眾多的土地擁有者在這里對小面積土地進行整體耕種,
勞斯茲是德國另外一個城市,這里的農村山地多,土地貧瘠,但湖泊廣闊。這里的鱒魚和鯉魚養殖已經有400多年歷史,每年約產8000噸。60個私人養殖場,共佔地125公頃。大量的草地、魚塘、水渠和別致的山區風格,構成了勞斯茲獨特而又和諧的農業風景。
向西250公里的萊茵地區,有一個規模集中的村莊。幾乎與所有的地方一樣,三樣東西促成了這里的農業風景——風格雅緻的房屋和教堂、農田、草地和牲畜。這里地形變化豐富,有面積大小不等的平原和山丘,也有一望無際的森林和耕地,造就了德國的農業風貌。牲畜也是典型的農村風景,牛、羊、馬、豬和山羊等,分布在不同的地區,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里的紅花牛很出名,在德國除了黑花牛和花斑牛以外,紅花牛排在第3位。 德國家畜物種豐富,盡管有些已經絕種。在最北方,有古屯綿羊,它們剛被遷移到霍蘭登保一帶飼養。在最南部,有平茲高爾羊,在聖法蘭根的克勃克有克勃克羊,在徒尼根有森林山羊。在阿爾卑斯山區有高山羊群。豬是德國最普遍的牲畜,在奧登堡的阿馬蘭有貴族豬。最後還有瀕臨絕種的牛種之一,莫老牛。
繼續沿著德國的農業區域北上,到達富饒的霍爾斯塔因平原。這里的牲畜主要是黑花牛,羊牛是該地區的主要農業手段。比牲畜更加引人注目的是斜頂房屋。 再往東到德國的東北地區,是自然風景和農業緊密結合的旅耕半島。這里以種糧為主,有大麥、小麥、燕麥和飼料草等。飼養牛及產奶的牲畜是農業組成部分。勃爾馬羊是這里的一大特色,這種羊容易飼養,肉質鮮美,深受當地人喜愛。
從黑根到尼克薩斯的哈茲是典型的丘陵地帶,農田和森林交織在一起,中間還有草場,但這里土地生長條件不好。所幸的是,哈茲紅牛已經適應了這塊貧瘠的生存條件,哈茲紅牛的優良特點是:產奶量高而且出肉率高,它的壽命非常長,可以做肉牛,也可以做奶牛,最早它們還被用來耕地或者負重。
德國地域中心的丘陵地帶,連接著四個州--徒尼根、薩克斯森、巴伐利亞和黑森。森德海母村位於徒尼根的羅紋地區,這里的農業就是飼養產奶的牲畜和羊,70-80%的土地面積都是草場,其餘是耕地。這里風景秀麗,但農民生活較艱苦,羅紋羊在巴巴利亞和黑森已經見不到了,但在徒尼根還是主要牲畜。
馬根普藤堡州的斯威斯地哈爾地區是自然景觀悠美,農業歷史悠久的地區。這里的農業都是中等規模的。人們通過村莊土地和這里特有的牲畜,斯威斯地哈爾州仍能找到傳統農業的痕跡。當地的豬健康壯實,但是不如當今人們喜歡的豬種那麼容易飼養,它們比現在的豬生長慢,飼料消耗較多,但是飼養者利用他們較好的肉質以高價格投放市場。
黑森位於德國西南角的巴登甫登堡州,這里的花園簡朴,有作坊式的斜頂小屋,開闊的田野很少見。
與巴伐利亞相似,當地農民的收入來自5個方面:草地、耕地、牲畜、森林和旅遊。他們的農業耕作都以家庭為單位,相傳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從事傳統的農業收入低,人們依靠向旅遊者出租房屋,而獲得更好的收入,旅遊者則希望看到有草場的田園風光。
最後是德國最大的工業區巴伐利亞,巴伐利亞最美的地區之一是尚巴伐利亞區,那裡有多姿多樣的地貌風景,山丘、峽谷、起伏的草地、溪流和湖泊,這兒的主要作物是飼料。
農業地貌多種多樣,耕作方式也就各有不同,南部和西部多為小型農場,東部和北部多為大型農場。在風景迷人的地方,農業與旅遊相結合。
從南到北到梅克墩堡的普爾帕姆,旅根是德國的最大島嶼,這里的農業結構是純粹的糧食耕作,平均每個農民擁有500公頃土地。 薩克森漫布爾市的一個村莊位於馬哥德堡低原地帶。這里的農業是大規模的,農業企業機構是農業有限公司,前身是前東德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這不是普遍意義上的農村,而是一個農業企業。
這個農業公司中,農業耕作佔70%的生產額,還有一個蓄量為4800噸的原塔和蓄量為3800噸的庫房,擁有土地數千公頃。70%的土地用於種糧食,其他土地主要用於種甜菜等作物。公司共有45名職工,一部分職工主要從事修理和維護農業機械。
這個村莊里一望無際的豆子地,在整個德國僅此一處。豆子收獲後留在地里的根和葉是極好的自然肥料。鄰村一個年輕的農民卻走上了另一條道路。阿爾彼特路舍開始發揚村裡前輩農業耕作傳統。一家3代同堂,自1553年來就在這里,依靠家庭式耕作50公頃地。他們僅僅8口人,卻從43家土地所有者手中租賃到600公頃土地。在這個有450口人的村子裡,只有路舍一家是個體農民。
德國現在是歐盟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德國統一後國內市場擴大,進口需求增加,我國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近年來積極擴大了對德國農業產品的出口。德國在開發丘陵地區農業、發展葡萄等不佔農田的多年生物等方面積累的經驗,也很值得我們國家學習。

❽ 指標體系的多樣化: 荷蘭、德國、中國、美國

從偏向層級制到偏向市場制,本章選擇了荷蘭的空間規劃,正在從層級向市場靠近的中國的從上向下式的指標控制(cap-and-contral)類型和新近採用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trade)的模式,美國運行良好的土地發展權及其交易,以及德國正在討論如何進入市場機制來控制農地損失的三種理論模式,分區交易、有比率交易和無差異指標交易制度進行考察。

(一)荷蘭的農業區劃:層級制的案例

荷蘭的土地區劃(land zoning)。荷蘭在耕地保護或者說是開放空間的保護上的政策,最有力的就是土地區劃,比如,Randstad周圍的「綠心(green heart)」區劃。荷蘭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大約為400萬hm2,擁有超過1600萬的人口,城市化壓力非常大,尤其是在西部的Randstad地區,人口密度可以說是歐洲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但正是有了強有力的農用地區劃政策,在這個城市化壓力最大的地區其耕地和其他自然用地得到了很好的保護(Koomen et al.,2008)。自從1958年荷蘭第一份空間規劃報告實施以來,該地區的耕地利用和開放空間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其邊界和內部的土地利用在最大可能的程度上被維持原狀(Kühn,2003)。

荷蘭的農用地規劃非常嚴厲地限制了土地只能用作農業生產或者自然生態保護區。以「綠心」區劃為例,其目的是在為荷蘭西部幾個重要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等)提供一個戶外休憩的天然場所。規劃的特點是在既有城鎮的基礎上,把城市和開放空間的布局進行成簇狀分布,這樣既滿足了城市休憩用地和農用地的需求,也通過規劃限制了任何外延式的擴張。當然,不是說該區域大半個世紀以來就不曾發生過任何城市化的土地利用,不僅荷蘭中央政府為了促粗罩祥進這些受限城市內部提供更好的就業和居住條件而在1998年後放開了悶清地方政府在城市內部土地禁止非農化的限制,同時荷蘭空間規劃法案中的「第19條」規定,如果規劃與居民人權等重要權力相矛盾,則地方政府可以對規劃進行相應的修編。雖然有的學者擔心這種權力可能會被具有地方發展目的的政府所濫用,但總體上看沒有影響到綠心整體的保護效果(Needham,2007)。

(二)美國的土地發展權TDR:市場制的案例

美國政府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重視對耕地的保護。雖然對保護的耕地的目的先後有不同的爭論,而且最初的控制城市的無序蔓延和避免糧食生產能力降低的主張現在已經淡出了公眾的視野,但保護耕地以保護環境、維持美觀、穩定農村社區的生活方式等的貢獻還是得到了現階段城市規劃者的認同。採取什麼方式來保護耕地,在美國不同地區也有著不同的嘗試(Nelson,1992)。近年來,TDR方法,不僅在美國頗為流行,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關注。

土地發展權轉讓是指土地所有人將可發展權讓渡,讓渡的發展權在轉讓地塊上作廢,而可以在受讓地塊上與其現有的發展權相加存在。所以,TDR的基礎是對土地產權束中發展權的認可,這是法學的概念。土地發展權轉讓的基本框架如下:兩個區域被設計成項目的組成部分,第一區域是發送區域,此區域內土地的未來發展被限制,但土地的發展權從現有的總的產權束中分離出來,同時該權力將在市場上進行銷售。那麼,誰是買家?這就是第二區域,即接受區域。這樣,接受區域在擁有了土地和足夠的發展權後才能開始建設相應規模的項目。這種TDR的模式具有兩個優點:第一,將開發從保護區內轉向需要對土地進行集約利用的其他區域;第二,保護區內的土地所有者能夠出售其發展權,並因此補償其由於對其土地使用的限制而喪失的未來收入。

(三)中國的三個指標體系及其「可交易」模式

1.三個「CAC」指標

過去的30多年裡,中國的經濟增長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但是耕地資源的大量損失,也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雖然「誰來養活中國(Brown,1995)」存在諸多的值得質疑的地方,但中央政府依舊從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出發,堅持保護耕地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如何實現對耕地非農開發的控制,中國政府主要是採用了一個從上往下的土岩搏地利用規劃體系加上一個不完善的土地市場體系來實現的(Tanetal.,2009)。雖然對土地資源的配置中國政府正通過引入市場機制來提高城市建設用地或者農村內部農業生產用地的配置效率,但對於耕地非農開發的過程,政府依然採用了高度集權的計劃分配體制。這種計劃分配體制就是本章第一節所提及的指標體系。

中國耕地保護和土地利用的指標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指標,即,建設用地總量的指標;耕地保有量的指標;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的指標。建設用地總量的指標是指,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編制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的建設用地總量不得超過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耕地保有量指標是指耕地保有量不得低於上一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控制指標。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是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建設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實際狀況,國家編制每年每個地區的建設用地可增加數量。

除了這三個具體的指標外,國家還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即所謂的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具體是指,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級政府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於開墾新的耕地。省級政府應當確保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量不減少。個別省、直轄市確因土地後備資源匱乏,可以進行易地開墾。

綜上所述,建設用地總量和耕地保有量是當輪土地規劃時期內土地利用的指標體系,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際上就是建設佔用耕地量的指標體系,同時也就規定了當年的耕地補充量。所以,三個指標一旦確定,一個地區未來新增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布局和每年度新增的建設用地量就被確定下來。可以看出,這完全是以耕地保護為主要目標的指標體系。

2.指標體系新的進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雖然中國實行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政策,但是由於生態退耕、災毀和農業結構調整等因素造成了中國的耕地資源數量一直處於下降的趨勢。以最近的2008年為例,2008年全國的耕地面積為1.22億hm2,相對於2007年凈減少1.93萬hm2。當年建設用地佔用耕地數量為19.16萬hm2,雖然當年土地整理復墾開發補充耕地22.96萬hm2,但由於災毀耕地2.48萬hm2、生態退耕0.76萬hm2、農業結構調整減少耕地2.49萬hm2,以上四項共減少耕地24.89萬hm2,所以耕地總量仍凈減少1.93萬hm2(國土資源部,2009)。

面對著耕地總量和部分地區耕地質量不斷下降,以及近年來世界市場糧價的巨大變動,國家糧食安全與經濟安全受到了潛在的威脅。在農業科技沒有重大突破的情況下,為了保障中國有限的耕地資源能夠同時解決「吃飯問題」與「能源問題」,中國政府在《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要求全國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也就是所謂的18億畝耕地紅線。

然而,經濟增長和城市擴張對佔用耕地的需求與保護耕地18億畝紅線之間的矛盾,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而日益顯現出來,尤其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這些城市土地復墾潛力非常有限,而經濟增長又需要投入更多的土地。如何既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又不違背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政策,同時又不引起社會公平和生態安全過度的損失,一種新的被稱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指標體系自2006年起在全國各地開展試點,2009年起中央政府開始大力推行這種指標體系(徐紹史,2009a)。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以下簡稱「掛鉤」)是指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制度的前提),在城市近郊區將若干擬整理復墾為耕地的農村建設用地地塊(即拆舊地塊)和擬用於城鎮建設的地塊(即建新地塊)等面積共同組成建新拆舊項目區(以下簡稱「項目區」),通過建新拆舊和土地整理復墾等措施,既增加了一定面積的土地用於城鎮建設用地,又保證項目區內耕地有效面積的增加和耕地質量的提高,實現了節約集約利用建設用地,城鄉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標。

掛鉤項目的執行是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轉指標(以下簡稱「掛鉤周轉指標」)進行。掛鉤周轉指標專項用於控制項目區內建新地塊的規模,同時作為拆舊地塊整理復墾耕地面積的標准,但不得作為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使用。掛鉤周轉指標應在規定時間內用拆舊地塊整理復墾的耕地面積歸還,面積不得少於下達的掛鉤周轉指標。項目區內拆舊地塊整理的耕地面積,大於建新佔用的耕地的,可用於建設佔用耕地佔補平衡。從這點上看,掛鉤指標是獨立於本章提到的三個主要的指標(尤其是不能作為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使用),但是又與三個指標有一定聯系,即,整理出多餘的耕地,可以用於建設佔用耕地的占補平衡。

從2006年起,國土資源部先後在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施600多個試點項目,面積將近40萬畝。截至2008年9月底,相繼完成158個項目,農村居民點人均用地下降100m2左右。一些地方還帶動耕地整理建成了幾種連片的高標准農田。通過對農村散亂、廢棄、閑置的建設用地(包括宅基地)進行整理復墾,集中建設居民點,配套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約凈增耕地13%左右,促進了這些項目地區農村的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了村容村貌。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對現階段耕地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需要佔用耕地兩者矛盾日益激烈的一種緩解。在某個階段城市范圍內的建設用地總量是一定的。如果經濟發展、工業化、城市化等需要更多的建設用地,只能從農村來挖掘。由於土地利用規劃和年度各種土地利用指標的限制,城市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的供給壓力已經越來越大。同時,由於農村傳統宅基地和公共設施的粗放建設,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效率不高,土地的集約度還有很大的提升潛力。在這種背景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作為一種制度創新,應運而生。

首先,它解決了資源稀缺的矛盾,既滿足了城市建設的需要,也沒有減少和降低耕地數量和質量,還提高了農村農民的生活、生產環境,實現了「三贏」的局面。其次,它基本沒有違背現有的土地法律法規,既滿足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的要求,也滿足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戰略,還遵循了農用地轉用、征地等相關程序。所以,這種制度創新是符合科學發展的創新,是一種保障建設用地流量的增加,使農村一部分富餘的建設用地指標調劑到城鎮使用,獲得土地增值稅收益反哺農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四)德國正在討論的土地利用指標控制:一個普遍的問題

德國在保護耕地上的措施,主要也是空間規劃體系,這與荷蘭的規劃及耕地區劃非常相似,比如柏林周邊的綠帶「greenbelt」(Bruns et al.,1997;Kühn,2003)。但是,隨著聯邦政府在2002年提出日均「30hm2」耕地轉用速度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德國政府將面臨的是通過什麼手段實現這種「指標」的制度。由於具有詳細和完善的空間規劃體系和土地市場制度,同時又有準確的指標目標和時間跨度,所以德國引入指標交易體系來既實現非農開發數量的減少,又提高指標本身的配置效率,這在理論上不存在大的問題。德國內部現在爭論的焦點就是指標體系的形式問題,究竟是採取無差異指標交易制度、還是指標按比率進行交易的制度,或是分區的指標交易制度(Henger et al.,2009)。

無差異指標交易制度是指,指標對於任何區位的土地來說在單位上是一致的,進而如果擁有或通過交易獲得一單位的指標,就可以非農開發一單位的耕地。這種制度安排的優點是能夠以最小的成本來實現「30hm2」的目標,同時實現配置效率的優化,但缺點是這種無差異的指標忽視了土地本身的空間差異性,可能造成土地空間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損失。

指標按比率進行交易是指,耕地非農開發對於不同區位的耕地來說是不同的,這樣指標在交易時並不能按照1∶1的比例進行等額交易,比如,非農開發對經濟社會生態損害後果嚴重的地區在購買損害相對輕的地區的一個單位指標時,並不能使自己擁有一個單位的非農開發指標,而應該小於一個單位,具體比率根據實際損害的差異而定。這種制度安排的優點是空間的差異得到了體現,但缺點也很明顯,這種指標交易制度相比較無差異指標,需要投入更多的前期成本,比如損害評估的費用等。

分區的指標交易是指,針對在耕地非農開發的空間異質性明顯的地區設立的一種只能在特定區域內進行非農開發指標交易的模式。該制度安排的優點是可以解決總體區域內污染過度集聚的問題,當然,弱點是初始區劃的成本很高,而且,如果區域劃分過小,也可能帶來交易的薄市場(thin market)或政府的過度干預問題。

雖然不同的指標體系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但是通過對比德國國內已經成功地實施污染排放許可證及其交易制度,德國政府和學界對相似的土地指標制度也正在積極地討論中。

閱讀全文

與德國是怎麼耕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