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本和德國都是戰敗國,為什麼日本不能有軍隊,被限制發現武器,而德國卻沒有
二戰後,德國和日本作為戰敗國都是不允許擁有軍隊的。國際社會對德國和日本擁有軍隊的不同看法來自於德國和日本對於歷史問題的態度,德國承認犯下罪行,日本卻美化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被解除武裝,聯合國勒令德國不得重建任何武裝部隊,只能保留小規模的國境防衛隊及掃雷艇部隊作為防衛之用,德國的國防由四個佔領國美國、英國、法國及蘇聯的部隊共同負責。
1949年德國分裂為屬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和資本主義陣營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更讓東德秘密重新建軍,因此美英法三國便開始考慮解除對德國的軍事禁令。1950年,西德第一任總理康拉德·阿登納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召集前國防軍的高級將領商討創建全新西德軍隊的事宜,討論確定了新軍隊的基本構思。後來,自由民主黨出身的前將領哈索·馮·曼陀菲爾提議把新建的軍隊命名為「聯邦國防軍」,獲得德國聯邦議院確認。
❷ 德國現在有沒有軍隊
做為二戰戰敗國,不同於日本,德國擁有軍隊,目前擁有17萬軍人。
對戰敗國在軍事上提出一系列要求,要求戰敗國不可以建立軍隊,只能擁有最基本的自衛軍隊;不能擁有任何進攻性武器和生化武器;也不能研究任何軍事領域內容等。不過同樣為戰敗國,德國卻在戰後成立了自己的軍隊,日本卻只能組建自衛隊有如下原因:
首先兩國投降方式不同,德軍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由於時間遠遠超出預期時間,這也成為德軍投降的主要原因。二戰後期,我軍實力逐漸上升,再加上日本又兩次遭受原子彈的轟炸後,日本接受投降。
二戰後,德國被劃分為東德和西德,出於戰略上的考慮,美國等其他國家也就允許德國擁有自己的軍隊。日本在戰敗後,美軍直接派遣軍隊進駐日本,掌握了日軍的指揮權,後成立自衛隊。
德國軍力如下:
1.陸軍總兵力為80,673人(包括60,863人的常備軍;3,810人的駐外部隊;16,000人的預備役部隊)(截止至2017年6月末)。
2.海軍兵力為16,414人
①潛艇:212級6艘。
②護衛艦:「不來梅」級2艘、「勃蘭登堡」級4艘、「薩克森」級3艘、「巴登-符騰堡」級1艘、「布倫瑞克」級5艘。
③海軍航空兵:CH–53G型運輸直升機 62架
3.空軍兵力為26,000人。
①攻擊/戰斗機:龍卷風攻擊機85架、台風戰斗機64架
②運輸機:C-160型45架、A-310型5架,A-400M型6架。
③教練機:T-37B型30架、T-38A型35架。
④地空導彈:「霍克」型72部、「羅蘭」型89部、「愛國者」型2部。
拓展資料
德國國防政策的主要內容是軍事戰略從本土防禦轉向危機處置和預防;推動建立歐洲自主的防衛力量,使歐盟和北約在危機處置上成為平等夥伴;拓展德軍軍事能力建設,積極參與防區外作戰行動並確保德軍在需要時迅速重建本土防禦能力。
❸ 納粹的種族等級制是什麼樣的為什麼大部分黨衛軍都不是德國人
二戰當中德國,可以說戰鬥力是非常的強大。在歐洲戰場當中,無論是波蘭還是法國都不是德軍的對手,英國只能夠瑟瑟發抖。如果不是有英吉利海峽的存在,那麼英國的本體將受到德軍的猛烈打擊。當然德軍的戰鬥力如此的強大,一方面是將領和士兵的優秀,另一方面則是希特勒的影響。當時在軍隊當中,很多人都是希特勒的小迷弟,不過要說忠誠的話,那麼納粹黨衛軍絕對是第一名!
第二則是納粹黨的宣傳。在早期的時候,納粹黨的宣傳非常的給力,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便加入到裡面。正是這樣,很多人對於希特勒非常的忠誠。
希特勒也是一個人才,只不過走出來道路!
❹ 德國有軍隊嗎
德國有軍隊。1945年5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國防軍被予以解散。1955年11月12日,德國聯邦國防軍正余虛式建立。1956年3月1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家人民軍緊隨西德的聯邦國防軍建立。
1990年兩德統一後,美英法蘇四國與西德政府簽署《德國最終解決條約》,德國聯邦國防軍削減三十七萬人,前東德的國腔毀宴家人民軍解散,其中大約五萬人並入德國聯邦國防軍。
如今的聯邦國防軍主要參加一些聯合國實行的國際維持和平任務、人道救援任務及北約的軍事行動。2000年以後,聯邦國防軍改制,增加了聯合後勤總部。
截止至2017年6月末,德國陸軍總兵力為80,673人(包括60,863人的常備軍;3,810人伍銀的駐外部隊;16,000人的預備役部隊),海軍兵力為16,414人,空軍兵力為26,000人。
❺ 二戰後的德國、日本、義大利都有自己的軍隊嗎
德國和義大利都有,日本被禁止擁有軍隊。
義大利在二戰中後期就已經投降盟軍,而且在後期已經加入盟軍對德作戰,所以對義大利的戰爭懲罰是比較少的。
而讓德國保留軍隊主要是因為德國在戰後被分成了東德和西德,而且分別隸屬於蘇聯和美國,美蘇冷戰需要東西德都有軍隊。因為東西德是美蘇冷戰對抗的一個重要前線,美蘇都不敢讓東西德取消軍隊。
而日本被禁止擁有軍隊主要因為首先戰後日本被美國視為亞洲的大本營,需要重點控制,而且日本前面還有韓國擋著,不算冷戰前線。美國通過剝奪日本軍隊作為控制日本的重要途徑。日本被制定了和平憲法,放棄了交戰權,宣誓永不再戰。只保留自衛程度的武裝力量。這樣日本就無法不依賴美國的軍事庇護。。美國靠日美安保協定得意長期駐軍於日本,並且一定程度的控制了日本的政治導向。
日本目前只有自衛隊,沒有軍隊,不過這個自衛隊仍然是有相當的軍事實力的。日本也靠和憲法打擦邊球的方法在軍事發展很多,比如輕型航母不叫航母叫平板驅逐艦之類。但日本也確實受到了和平憲法的制約,比如禁止武器外售導致日本軍工研究成本極高,無法擁有核武器,無法擁有航母,轟炸機,遠程導彈等進攻武器。目前日本自衛隊最強的是海自,可以視作美國第七艦隊的反潛分隊,科技含量很高,但功能仍是防禦為主。
❻ 德國現在有軍隊嗎
有,叫德國國防軍,實力相當強。尤其是他的武器相當有名,象豹2坦克、TZH2000 自行榴彈炮、209潛艇、MOKE 驅逐艦、MP5沖鋒槍等。
❼ 德國的國防軍年薪過百萬,打仗勇猛,為何還被稱為全球最懶的軍隊
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橫掃了整個歐洲,可謂是歐洲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但是目前的聯邦德軍卻被喜歡軍事的朋友們戲稱為聯邦肥宅。之所以被成為全球最懶惰的軍隊,首先就是因為德國自從二戰之後奉行的只守衛,不進攻的國防政策。其次就是德國軍隊因為機械化程度非常高,讓許多士兵都非常依賴機械化載具進行作戰。最後就是目前的聯邦德軍軍紀明顯降低,導致許多士兵出現了酗酒等等情況。
最後就是目前德國國防軍的軍隊紀律並不嚴格,這也是德國為了限制自己發動戰爭能力的一個措施。除去德國的山地部隊仍然是精銳之外,德國的其他常規軍隊的訓練就顯的不是那麼好了。之前爆出過德軍在26度的溫度下訓練,跑了5英里之後就出現了不少中暑暈倒的現象。其次就是有媒體統計了德國對外駐軍的啤酒消耗量,大的嚇人。所以德軍被成為全球最懶的軍隊也就不難理解了。
❽ 德國在二戰中軍隊有1000萬,而蘇聯在損失這么多人的前提下還是取勝了,為什麼德國不在增加兵源
首先更正一下,其實德軍並非都是德國人。
德國軍隊最多的時候總數為1040萬(官方統計),但是很多是僱傭軍和其他部隊,也就是說由純正的德國人組成的軍隊不是全部(但是德國軍隊一般都是精銳,如黨衛軍)。所以在戰爭初期,德國的軍隊人數方面給它國家本身造成的壓力還不是這么大。軍費可以從所侵略的國家那裡榨(如維希法國),軍隊可以組成僱傭軍(如匈牙利)。攻佔重要礦點可以獲得礦石資源等。
人數雖然多,但是到了後期能用的並不多。因為自從1941年蘇德戰爭開始以來,德國就一直兩線作戰,戰線大幅拉長,這種戰略極為不利。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不能再派出更多的部隊。一個蘇聯,就能讓400多萬德軍被拖住,其他地方肯定也是很緊張的。
我們可以分析一下當時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情況:蘇聯戰場還在艱苦作戰,北非那邊也在掙扎,大西洋上也不太平,本土時不時的還總被轟炸。雖然基本徵服了歐洲(除了英國等),但是戰爭形勢還不能太樂觀。德國在一開始攻入蘇聯的時候很順利,但是隨著戰線拉長和時間推移(到了冬季),蘇聯戰場上德軍就開始逐漸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守,進攻的步伐緩慢,大城市屢攻不下。
德軍一開始的確是增兵的,因為1941年一開始用來進攻蘇聯的軍隊只有150——200萬(平攤到幾百幾千公里的戰線上)。在戰爭前期德軍取得重大進展,比如創造過全殲蘇軍一個方面軍的戰績(基輔大會戰,擊斃蘇軍司令基爾波洛斯,使蘇聯損失66.5萬人),蘇軍也確實遭到了極大損失。
但是由於戰略的失誤、冬季的來臨和蘇軍的反擊,德軍也有損失,雙方開始僵持,德軍於是增加兵力。但1942年春季蘇聯大反攻失敗,而德軍又沒有趁機集中兵力擊破蘇軍防線,終於喪失戰機。之後再增多少兵也幾乎沒有起到什麼作用。這里涉及到雙方對於戰爭之「勢」的把握。一旦蘇聯開始了有效的反攻,德軍就很難再站住腳了。
到了中後期,德軍幾個方向兵力已經不佔什麼優勢了。所以幾乎也派不出什麼兵。有的時候軍隊派過去並沒有起到多大作用。蘇聯及其所在的同盟國擴大優勢,逐步收復失地,擊敗第三帝國。
到了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的一次講話中就指出,男人作為戰士應該去戰斗,而女子就要為帝國培養未來的戰士。這句幾乎是厚顏無恥的一句話也確實道出了德國那時的窘況。所以軍隊的銳減當然在情理之中。
說句題外話,蘇聯進攻柏林的時候,德軍有70萬,蘇軍200萬。戰役結果是蘇軍勝利,損失30.8萬(據說因為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人太多,很多人是被自己人的炮彈打死的)。德國到了最後關頭的時候,已經無力回天,200萬人戰線分散、士氣低下,不可能與同盟國抗衡。
所以總結一下:
1、蘇德戰爭一開始,德軍取得巨大勝利,沒有增兵,也沒有必要增兵。但是希特勒錯誤地估計了蘇聯軍隊的頑強意志和反擊決心,認為擊敗蘇聯就如同踢倒一座腐朽的老木屋一般簡單。
2、蘇德戰爭中前期和中期,由於蘇聯的反擊和一些其他因素,德軍付出一定的傷亡。由於那個時候歐洲戰場基本已經被德國占據,在這種戰略局面下,德國增兵蘇聯來試圖達到其擊敗蘇聯的目的。蘇聯領土上的德軍最多達到400萬。我個人認為這個時期完全結束的標志是斯大林格勒會戰。是役,德國損失數十萬精銳(保盧斯部),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3、中後期,開始於盟軍的大規模反擊。德軍在蘇聯的情勢已經逐漸走下坡。由於其他戰場軍力分配不均勻,及軍力的匱乏,各地的戰場均要求增加援兵(比如隆美爾就是因為得不到補給和援兵而被迫撤退的)。德軍已經不可能穩定住蘇德戰場的局面。
4、蘇軍全面反攻,大舉收復失地;德國丟失大量侵略地,全面收縮的時候,德國幾乎是捉襟見肘。
5、戰爭末期,德國覆滅。
所以,德國不是沒有增兵,具體的增兵情況及原因和後來的戰況是有聯系的。而當德國想再往蘇聯增兵的時候,因為各地區的戰略原因,已經缺兵可增。
希望對你理解這段歷史有幫助。我不是專家,但是我對歷史也有些興趣。我的分析你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