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羅斯福為什麼放棄德國了

羅斯福為什麼放棄德國了

發布時間:2023-07-21 11:25:49

1. 關於歷史的一句話理解,急!!!!!!!!!!!!

為了懲治戰敗的德國,美英蘇三大國首腦在二戰還未結束時就主張分割德國。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他們又都放棄了分割德國的計劃,一致同意由美英法蘇四大國軍隊分區佔領德國。由於在戰後戰時大國合作逐
漸走向分裂,並導致美蘇之間爆發「冷戰」,德國問題便成為「冷戰」的焦點。「冷戰」使德國的分區佔領格
局演變成德國的分裂局面。美英法和蘇聯為了分別控制西佔區、東占區,各自都在本佔領區內推行有利於本態虛國
利益的政策,逐漸將兩個佔領區發展成為兩個不同的經濟、政治實體,並最後成立了兩個國家。德國的被分裂
,是大國的意志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完全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 * *
德國在二戰後為什麼被分裂成兩個國家,就其內部因素而言,主要原因是因為德國法西斯發動了第二次世
界大戰,是法西斯釀成的後果。就其外部因素來講,則是由於以美蘇為首的大國戰時合作政策在戰後逐漸走向
對抗並導致「冷戰」的產物,是外部力量施加於德國的結果。本文主要論述美蘇從合作到對抗、最後導致「冷
戰」的爆發及如何導致德國的分裂,探析大國之間的政治斗爭給一個民族帶來了怎樣的歷史命運。

戰勝國對挑起戰爭的戰敗國進行懲治,防止其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這是完全應該的情理之中的舉措。德
國在本世紀挑起和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兩度把人類拖入世界大戰的旋渦,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無法估
量的損失,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毀滅了人類的數千年文明。如何懲治戰敗的德國,兩次世界大戰中的
戰勝國都對德國採取了嚴厲的處置措施。在這些措施中,都涉及到要求肢解和分割德國的問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協約國為了懲罰戰敗國,於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召開了和會。法國為了
從經濟上和軍事上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國,確立自己的歐洲霸主地位,提出了一個肢解德國的方案,堅決要求從
德國版圖上奪回萊因河左岸地區,以萊因河為界建立一個在法國保護下的萊因共和國,並在南部建立一個獨立
的巴伐利亞共和國。英國為了繼續保持在歐洲的霸主地位,害怕法國強大,希望德國保持一定的實力同法國抗
衡,堅決反對法國的方案。法國肢解德國的計劃沒有實現。經過討價還價,英法美意日等27國制訂了對德和
約條款,即《凡爾賽和約》。和會主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把和約文本交給德國外長布羅克多夫——蘭曹時說
:「清算的時刻來到了,你們向我們求和平,我們樂意給予你們和平。」〔①〕然而,這是一副怎樣的和平畫
面呢?和約並沒有觸動德國原來的政治結構,發動戰爭的軍官團被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戰爭罪犯沒有受到懲
罰,威廉二世避居荷蘭,興登堡反而成了民族英雄,後來還當上了德國總統。和約只是從經濟上對德國進行罪
惡的掠奪,要求德國承擔全部的戰爭責任,並規定了德國受奴役、受掠奪的地位。大量土地被割讓、巨額的戰
爭賠款、嚴格的軍事限制,像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壓在德國人民的頭上。《凡爾賽和約》的實施,不僅極大地刺
傷了德國人民的民族感情,而且在經濟、政治上給新生的魏瑪共和國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凡爾賽和約》不
但沒有起到制裁德國再次成為戰爭策源地的作用,反而使德國釀成了仇視戰勝國、仇視民主的情緒,為法西斯
興起提供了土壤。從這個意義上說,《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制裁,實際上在德國種下了一顆復仇的種子,導
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策源地的形成。應該說,一戰後戰勝國對德國的制裁措施是失敗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如何懲治戰敗的德國,鑒於一戰後制裁德國失敗的教訓,美英蘇三大國首腦在
戰爭還未結束之前就在積極考慮這個問題。懲罰和處置德國的原則帆薯燃是在戰時三次三國首腦會議上逐步確立的。
除了目的旨在鏟除德國的軍國主義和納粹主義而規定的一些嚴厲處置德國的政治、經濟原則和措施,以及規定
德國支付巨額戰爭賠款和向鄰國割讓或轉讓部分土地外,三次首腦會議討論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分割德
國。
在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上,羅斯福、丘吉爾和斯大林就如何處置德國
分別陳述了各自的意見。羅斯福表示要從德國人思想上清除「帝國(Reich)這個觀念的痕跡。斯大林認為,僅
僅將「帝國」這個詞去掉還不夠,必須使「帝國」本身永遠無力再把世界拖入戰爭,並強調僅僅依靠管制德國
和解除德國武裝的措施,還不足以防止德國帝國主義的復活,必須採取分割德國等更嚴厲的手段手讓。為防止德國
再度成為威脅世界和平的戰爭策源地,三巨頭一致贊同分割德國。羅斯福提出了把德國分為5個部分的方案。
這5個部分是:普魯士、漢諾威和德國西北地區、薩克森和萊比錫地區、黑森—達姆施塔特及黑森—卡塞爾和
萊因河南部地區、巴伐利亞及巴登和符騰堡地區。他建議這5個部分應當各自成立一個獨立的國家,基爾運河
區和漢堡地區、魯爾和薩爾地區也要從德國分割出來,置於聯合國的管轄之下,使德意志帝國再也不能威脅歐
洲和世界的和平〔②〕。丘吉爾從維持歐洲的均勢政策出發,不希望在歐洲再出現一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他
建議把普魯士從德國分割出去,把德國南部的各邦,包括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帕拉齊納特分離出去,與
奧地利、匈牙利等中歐多瑙河沿岸國家組成一個多瑙河聯邦。斯大林認為丘吉爾意在為英國爭奪更多的地盤,
並把蘇聯同西歐隔離開來,藉以孤立蘇聯,明確表示反對丘吉爾的方案。他說,既然決定分割德國,就不應該
成立新的聯邦;匈牙利和奧地利應該各自獨立,「一個多瑙河聯邦是存在不下去的」〔③〕。斯大林態度謹慎
,沒有提出具體的分割方案,他反而擔心把德國分成若干個國家後會完全落入美英的控制之下,對蘇聯不利,
因此也沒有完全支持羅斯福的方案。如何分割德國,德黑蘭會議並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在1945年2月召
開的雅爾塔會議上,三國仍原則上主張分割德國,並各自繼續陳述了類似於在德黑蘭會議上提出的分割德國的
意見。羅斯福為使美國能控制中歐,防止德國東山再起,主張在德國實行「非中央集權化」,仍主張把德國分
成5個或7個國家。丘吉爾「害怕一個統一的德國的力量」〔④〕,仍提出把普魯士從德國分割出去。斯大林
從蘇聯的安全考慮,希望在歐洲建立一個「強大的波蘭」,也同意分割德國的意見,並建議把分割德國列入無
條件投降條款。然而,在戰爭臨近結束時,蘇聯放棄了分割德國的計劃〔⑤〕。對德國領土究竟如何處置,會
議未作最後決定。在這種情況下,雅爾塔會議一致決定,先由三國軍隊佔領德國,並同意法國也參加對德國的
佔領。會議最後達成了把德國分成4個佔領區的協議:蘇聯佔領德國東部、英國佔領德國西北部、法國佔領德
國西部、美國佔領德國西南部。柏林由各國派軍隊共同佔領。會議決定「成立一個中央管制委員會執行互相協
調的行政管理和監督工作,這個委員會由三國的總司令組成,地點設在柏林。」〔⑥〕在1945年7月召開
的波茨坦會議上,三國首腦從各國利益出發,都放棄了在雅爾塔會議上同意分割德國的原則。美英認為,分割
德國不如用佔領和控制的方法對自己有利。蘇聯也持同樣的看法,認為分割德國對自己也不一定有利。這樣,
三國首腦一致同意佔領和控制德國。
盡管三國首腦會議在戰後處置德國、波蘭邊界、美英和蘇聯等國軍隊對被解放的國家的佔領及分界線的劃
分等問題上達成了協議,目的是通過懲治戰敗國、劃分彼此的勢力范圍,繼續維護戰後三大國的合作,進而維
護戰後的世界和平。然而,正是這種勢力范圍的安排和劃分,導致了戰後世界兩極格局的出現。這種情況在德
國問題上體現最為明顯。雅爾塔會議後,蘇美英法四國軍隊按照雅爾塔會議的決議,各自撤回到自己的佔領區
。四國分區佔領和控制德國,實際上是在德國劃分各自的勢力范圍,為德國的分裂埋下了禍根。

當然,分區佔領德國也不一定意味著德國就會被分裂。如果三大國在處理德國問題上繼續保持戰時的合作
政策,德國的分裂局面也許就不會出現。然而,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三大國的戰時合作逐漸走向分裂,
以致最後發生沖突,爆發了美蘇之間的「冷戰」,而德國問題便成為「冷戰」的焦點。「冷戰」的爆發,使德
國的分區佔領格局最終導致德國的分裂局面。探討德國為何被分裂,首先要分析美蘇是怎樣從合作走向對抗,
最終走上「冷戰」的道路。
美蘇從合作走向對抗,是由於隨著反法西斯戰爭逐漸接近勝利,三大國賴以結盟的基礎——共同的敵人法
西斯逐漸消滅了,戰時突出的軍事問題日益讓位於政治問題。美蘇兩國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只是由於
在二戰中雙方面臨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脅而結成了聯盟。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美蘇在意識形態和社會
制度方面的對立問題就突現出來了。在如何處置戰敗國、安排戰後世界和平等問題上,它們都從本國的利益出
發,提出各自的要求和主張,這樣必然導致摩擦和對抗的發生。而且,這種對抗也推行到各自佔領的國家和地
區。斯大林曾於1945年4月對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人說:「這次戰爭和以往戰爭不同,誰解放的領土,誰
就把自己的社會制度推行到他們軍隊所到之處,絕不可能不是這樣。」〔⑦〕
美蘇從合作走向對抗,除了社會制度不一樣,也是由於美蘇在戰後的不同戰略構想所致。美國依仗在二戰
中經濟軍事實力的膨脹,制定了稱霸世界、充當世界領導者角色的戰略目標。早在1941年初,美國《時代
》、《生活》雜志的老闆亨利·盧斯拋出了《美國世紀》一文,宣稱「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他要美國人
認清「領導的全部機會都屬於我們」,「我們的主要目標」就是建立美國在世界的統治地位〔⑧〕。美國總統
羅斯福認為,二戰使美國有可能像拿破崙戰爭之後的英國,成為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超過其他國家的頭號
強國,這是美國半個世紀以來實現美國領導世界宏圖的又一次大好機會。蘇聯因遭受戰爭創傷,經濟軍事力量
遠遠不及美國,其戰後的首要任務是恢復國民經濟,增強軍事力量,確保國家的安全。蘇聯在東歐扶持建立親
蘇的共產黨政權,一方面固然也是為了壯大社會主義力量,同時另一方面更多地是為了考慮蘇聯自身的安全,
如建立親蘇的波蘭政權,目的是將波蘭作為防止西方國家入侵蘇聯的一個屏障。蘇聯希望控制東德,也是出於
這一目的。美蘇各自的戰略構想在付諸實施時,必然要發生碰撞。美國的統治者及其謀士們、尤其是杜魯門及
其幕僚們認為,蘇聯是在乘機大肆擴張共產主義,是對美國世界霸權戰略的威脅,要求對蘇聯採取不合作的強
硬立場。
美蘇從合作走向對抗,也與羅斯福的逝世和杜魯門上台有關。按照羅斯福對戰後世界和平安排的構想,實
施美國稱霸世界的戰略,還是應通過「大國合作」政策來實現。蘇聯斯大林也多次表示了繼續合作的願望。在
羅斯福看來,只有維持戰時的盟國合作,通過合作來控制蘇聯和英國,使美國充當合作的盟主,才能實現美國
稱霸的目的。為此,羅斯福及其謀士們以「大國合作」政策為基礎,設計了戰後世界藍圖,如建立聯合國,成
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及關貿總協定,都是這一世界藍圖的組成部分。他企圖通過美國控制這些組織
,通過和平方式,在政治和經濟上建立美國的世界霸權。然而,羅斯福在其「世界藍圖」還沒有實現之時,於
雅爾塔會議結束之後不久便撒手人寰。杜魯門繼任總統後就開始大幅度調整對蘇聯的方針,迅速地改變了羅斯
福的「大國合作」政策,美蘇之間矛盾日趨惡化。例如,在羅馬尼亞政府和波蘭臨時政府的組成問題上,雙方
態度各執一端,尖銳對立;在波茨坦會議上,三巨頭圍繞如何處置德國、德國的賠償、波蘭疆界、對義大利及
法西斯附庸國的政策等問題上,爭吵十分激烈,遠沒有前兩次三國首腦會議那種商討的和諧氣氛。為了實現美
國全球霸權戰略需要,美國制定了遏制蘇聯的強硬政策,並將美蘇關系推向「冷戰」的軌道。
美國迅速改變與蘇聯的合作政策,這一方面也不能否認是杜魯門與羅斯福在個人性格和氣質上存在差異所
致。杜魯門傲氣十足,加之他上台後德日法西斯先後投降,西歐各國及蘇聯均遭受嚴重削弱,而美國又握有原
子彈,因而更加不可一世。同時另一方面,蘇聯也沒有按照美國的願望俯首帖耳,聽從美國的擺布。美國用貸
款誘使蘇聯上鉤的陰謀也沒有得逞。在組建聯合國過程中,蘇聯和美國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就有過激烈的沖突,
並經常發生爭吵。蘇聯雖然參加了布雷頓森林會議,但拒絕參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兩個機構。顯
然,蘇聯為維護社會主義國家利益,不願受美國的控制,並向美國的霸權提出了挑戰,在歐洲及其他地區形成
了對峙局面。杜魯門及其幕僚們認為,蘇聯為維護社會主義國家的利益和安全的外交戰略,是蘇聯在擴張共產
主義,因而視蘇聯為美國爭霸世界的最大障礙;為實現爭霸世界的目的,美國應把蘇聯看作是對手而不是夥伴
,必須運用各種對抗力量,包括通過援助手段來調整與西歐盟國及德日的關系,培植反蘇力量,在歐洲及世界
其他地區對蘇聯擴張勢力加以遏制。基於這一考慮,杜魯門政府制定了遏制蘇聯、通過援助盟友及建立各種政
治軍事集團、重點控制歐洲、進而稱霸世界的進攻型戰略。實行「冷戰」是其遏制蘇聯採取的一種主要方式。
美國藉助於1946年3月丘吉爾在美國富爾敦發表的攻擊蘇聯進行擴張威脅的「鐵幕」演說,向蘇聯發出了
「冷戰」信號。在此之後,杜魯門排斥反對與蘇聯對抗和孤立主義兩股勢力,於1947年3月向美國國會發
表了一篇演說,大肆渲染美蘇對抗,施放反蘇煙幕。這篇演說咨文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隨後,美國又
拋出了「馬歇爾計劃」,也稱「歐洲復興方案」。該計劃通過有條件援助西歐,把西歐變為傾銷美國商品和資
本輸出的場所,借「復興歐洲」為名,乘西歐之危,給困頓不堪的西歐經濟「輸血」,達到控制西歐、遏制蘇
聯的目的。「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構成了美國對外擴張政策、遏制蘇聯的基礎。

美國遏制蘇聯的戰略重點是在歐洲,而「復興歐洲」的重點是在西德。美國國會在審議「歐洲復興計劃」
的議案時,一位眾議員一針見血地指出,議案完全是一種復活德國的願望引起的;密執安州眾議員喬治·薩道
斯基說:「要是沒有德國,也就談不到有什麼歐洲復興計劃」〔⑨〕。復興德國,是美國在改變了其控制德國
政策、使德國成為一個農業國的「摩根索計劃」之後,在對外政策上一項重要內容和轉折點,也是「杜魯門主
義」的具體實施。杜魯門指出:「我們打算使德國能夠成長為一個體面的國家,並在文明世界中佔有它的位置
。」〔⑩〕
美國為了從經濟上復興德國,首先破壞了三國首腦會議確定的德國賠償原則,停止了蘇聯在美佔區應得的
賠償。1946年5月3日,盟國管制委員會的美國代表克萊將軍宣布:「除了先前已經預支作為賠償的工廠
外,將不再從美佔區提供賠償。」〔①①〕這一規定使蘇聯從西佔區獲得賠償的要求不能完全得到實現,從而
在賠償問題上導致美蘇在對德政策問題上的第一次沖突,也是美蘇在德國問題上「冷戰」的開始。其次是致力
於統一西佔區的經濟。1946年7月20日,美英決定合並兩個佔領區,美國代表在盟國管制委員會正式提
出合並佔領區的建議。1947年1月1日,美英正式合並兩國佔領區,並簽署了《德國美佔區和英佔區經濟
合並協定》,根據協定成立了雙占區行政管制機構。5月29日,美英簽訂了《改組雙占區經濟機構的協定》
,並根據協定成立「聯合經濟區」,以及經濟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和行政管理部門等機構。經濟委員會起著議
會作用,並有某些立法權。1948年2月,法國同意將其佔領區合並,共同成立「三占區」。停止在美佔領
區支付蘇聯的賠償和合並西方三個佔領區,是標志美國改變了美蘇的合作關系政策、實行「冷戰」和導致德國
分裂的重要步驟。
針對美國復興西德的計劃,蘇聯莫洛托夫在1946年7月10日巴黎外長會議上也提出了「復興德國」
的口號,強調要把德國改造成為一個民主與愛好和平的國家。與美國「經濟統一」相反,蘇聯提出首先實行「
政治統一」,建立一個全德中央政府。針對西方合並佔領區,蘇占區軍事代表於1947年2月25日發表聲
明,指出美英佔領區的合並,「並不只是經濟性質,也是政治性質」,「雙占區的協定可能對德國的未來政治
產生嚴重的後果」〔①②〕。
從1947年開始,美蘇之間的「冷戰」日益激烈。3月10日至24日,在莫斯科召開了美英法蘇四國
外長會議,全面討論德國問題,中心議題是德國的政治統一和政治制度。蘇聯莫洛托夫認為,「德國應成為一
個統一的愛好和平的國家——設有兩院組成德國國會和全德政府的民主共和國」〔①③〕,建議在柏林成立德
國臨時中央政府,先實現德國的政治統一。美國的喬治·馬歇爾堅持地方分權的原則,建議實行聯邦制,並強
調德國的「經濟統一」是成立德國政府的基礎。莫洛托夫指責雙占區違背了德國「經濟統一」的原則,實際上
造成了德國的分裂。由於雙方在政治、經濟上處置德國的觀點尖銳對立,在德國統一問題上沒有達成任何協議。
由於美英法和蘇聯在各自佔領區內的軍事管制機構是該佔領區的最高權力機構,只對本國政府負責,因而
以執行本國政策為主。而美英法和蘇聯的社會制度不同,它們在各自的佔領區內推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識形
態和價值觀念。雖然盟國管制委員會規定涉及到整個德國問題要由四國共同研究處理,然而實際情況往往是各
自為政。對三國首腦會議一致通過的處置德國的政策和盟國管制委員會通過的決議,它們都各自從本國政策和
利益出發,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解釋,並在各自佔領區內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經濟和政治實體,走上了不同的
道路,最後導致德國的分裂。
從1948年2月開始,美英法等西方六國在倫敦召開外長會議,史稱「倫敦六國外長會議」。會議籌劃
成立西德國家,並著手探討西德國家的政治結構�①④〕,並希望三國佔領當局盡早召開西佔區各州總理會議
,授權他們召開制憲會議和制定憲法。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攻勢,蘇聯也採取了反擊措施。1948年2月
,蘇聯禁止西方代表前往柏林蘇管區出席德國人的政治集會。為抗議美英改組的雙占區經濟委員會,蘇聯駐軍
於2月23日發布命令,宣布改組蘇占區經濟委員會。新改組的經濟委員會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重要成員擔任,
是蘇占區最高立法、行政和執行機關。3月20日,蘇聯代表在盟國管制委員會上要求了解六國倫敦會議全部
協議遭到拒絕後,當即遣責西方國家阻撓四國管制工作,並宣布退出管制委員會,四國管制機構從此宣告結束
。隨後,西佔區和東占區各自實行幣制改革,並在幣制改革問題上引發沖突。
西佔區從實行幣制改革時起,就斷絕了與蘇占區之間的經濟聯系。蘇聯認為,西佔區實行的經濟政策違背
了波茨坦協議,是分裂德國的一個重要步驟。為表示抗議,蘇聯政府發表聲明宣布:「大柏林在蘇聯佔領區內
,經濟上為蘇占區的一部分」,為了「保護蘇占區居民和該區經濟利益,防止對蘇占區貨幣流通的破壞」,決
定對西方國家進入柏林的道路實施「交通管制」〔①⑤〕。蘇聯切斷了西柏林和西德之間的陸上、水上交通,
並停止向柏林供應煤和電。蘇聯封鎖的目的是企圖將西方三國趕出柏林,克萊將軍發布命令道:「我們不離開
柏林,我們將堅守柏林。雖然我們不知道怎樣解決目前的問題,但我相信,美國人民將不會讓德國人民挨餓。
」〔①⑥〕面對蘇聯的封鎖,美英在貿易上也對蘇占區採取了反封鎖措施。「柏林封鎖事件」導致「第一次柏
林危機」的發生,雙方大有劍拔弩張之勢,「冷戰」驟然升級。從此,「冷戰」在德國無休止的進行,柏林成
為德國、歐洲和世界矛盾斗爭的焦點,成為戰後美蘇「冷戰」對峙、爭奪歐洲和世界霸權以及戰後雅爾塔格局
形成的重要標志。
「第一次柏林危機」雖然最後通過外交談判得以解決,但德國和柏林的分裂局面卻無法挽回。在「柏林危
機」期間,西佔區、東占區各自加緊扶植自己的政治勢力成立西、東德國家。
1948年7月1日,西方三國軍事長官召集西佔區11個州的總理在法蘭克福開會,討論成立西德國家
事宜,向與會者散發了「關於憲法決定的聲明」、「憲法生效後軍事長官許可權的聲明」、「關於改組州議會的
聲明」等三個文件。這些文件就西佔區將來的發展「闡明了基本思想,並為將來西德的國家機構及其職權范圍
定下了基本方針」〔①⑦〕。人們稱這三個「法蘭克福文件」為「聯邦共和國的出生證」〔①⑧〕。會議就成
立西德國家的具體問題進行了討論。各州總理對在西部建立一個德意志國家抱著極其謹慎小心的態度,害怕這
一行動將導致德國永久分裂。然而,他們又不能違背佔領者的意願。他們認為,要「盡力避免將國家性質賦予
即將建立的組織機構」〔①⑨〕,不同意召開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國民議會,不同意將通過的憲法交全民投
票批准。經過與佔領當局磋商,最後達成了妥協,即將成立的西德國家定為臨時性質,改憲法為《基本法》,
不召開國民會議,同意成立一個議會委員會,代表由州議會選舉產生,通過的決議不交全民表決,但必須提交
州議會批准。隨後,在西方佔領當局的籌劃下,成立了議會機構——西德議會委員會,並制定通過了憲法——
《基本法》。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告成立。在西佔區籌建西德國家的同時,蘇占區也
積極籌建東德國家。1948年3月,蘇占區成立了「德國人民委員會」,作為臨時常設代表機構。1949
年5月,新成立的「德國人民委員會」通過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憲法》。這部憲法和西德《基本法》前言一
樣,明確要求成為全德的模式,不希望德國永久分裂。憲法第一條明確規定:「德國是一個不可分裂的國家」
。10月7日,臨時人民議院宣布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從此,在德國的土地上分裂成兩個國家。「兩個德國的成立並不是德國人民的意願,它首先是佔領國的意
志。」〔②⑩〕西方盟國和蘇聯都想在「不能把整個德國並入他們的勢力范圍,起碼也要確保他們已佔領的那
部分,以加強各自的國防力量、經濟制度和潛在的實力,來削弱對方」〔②①〕。德國的分裂,是大國的意志
強加在德國人民頭上的結果,完全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注釋:
① ②⑩ ②① 迪特爾·拉夫:《德意志史》(Diether Raff,DeutscheGeschichte,Vom Alten Reich
zur Zweiten Republik),慕尼黑1985年版,第239、345、345頁。
② 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下冊,商務印書館1980年中譯版,第443頁。
③ 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5卷,商務印書館1975年中譯版,第613頁。
④ 丘吉爾語,引自埃爾德曼《德意志史》第4卷下冊,商務印書館1986年中譯版,第116頁。
⑤ 卡爾·勒梅爾編:《德國概況,聯邦德國》,Lexikothek出版社1980年版,第43頁。
⑥ 薩納柯耶夫等編:《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會議文件集》,三聯書店1978年中譯版,第244頁。
⑦ 引自沃爾特·拉弗貝:《美國、俄國與冷戰(1945—1990)》,紐約1991年版,第13頁。
⑧ 引自《戰後世界歷史長編》(1),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3頁。
⑨ M.貝科威茨等著:《美國對外政策的政治背景》,商務印書館1979年中譯版,第41頁。
⑩ 小查爾斯·米:《在波茨坦的會晤》,三聯書店1978年中譯版,第19頁。
①① 盧修斯·克萊:《對德決策》,格林沃德出版社1970年版,第122頁。
①② 馮·奧彭:《有關佔領德國的文件(1945—1954)》,倫敦1955年版,第211—212頁。
①③ 莫洛托夫:《對外政策問題》,中譯版,第348頁。
①④ ①⑥ 約恩·H.巴克爾:《克萊將軍的德意志歲月—聯邦德國之路,1945—1949》(Jo
hn H.Backer,Diedeutschen Jahre des GeneralsClay,Der Weg zur Bundesrepublik,1945—1949),
慕尼黑1983年版,第255、274頁。
①⑤ 費爾迪南德·馬代:《柏林問題的演變》,柏林1972年版,第35頁。
①⑦ 康拉德·阿登納:《阿登納回憶錄》(第1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3年版,第156頁。
①⑧ J.K.索丹:《德國問題(1945—1973)》,倫敦1975年版,第126頁。
①⑨ 科佩爾·S.平森:《德國現代史》(下冊),商務印書館1987年中譯版,第740頁。

2. 二戰時德國研究核武器到什麼程度後來為什麼放棄

……(前面我就不多說了)德國佔領挪威後,控制了挪威的莫維克爾化工廠——這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生產重水的工廠,每年的重水產量不過幾十公斤,供世界的物理學家做研究使用。德國控制該工廠無疑是想以此加速他的「鈾計劃」的進度,研製出原子彈。當時的挪威抵抗組織發覺後,向倫敦做了報告,丘吉爾當時很震驚,下令摧毀該工廠。由於莫維克爾工廠四周是崇山峻嶺,屢次空襲收效甚微,只要特種部隊能勝任。於是丘吉爾便投入了60多個人的「燕子突擊隊」乘由2架哈利法克斯轟炸機牽引的2架滑翔機在莫維克爾工廠附近機降,但這次行動失敗了,只有3人倖存。丘吉爾又組織了一次代號「神鷹行動」的任務,投入了6個人,在工廠附近直接空降。與倖存的3人組成了9個人的突擊小組,成功的破壞了莫維克爾化工廠,使該工廠一年內無法生產出一滴重水。 後來,經過一年半的修復,莫維克爾工廠又重新生產重水了,每個月一次通過船隻運往德國。1944年一艘名為「海波羅」的輪船載著德國最後一批重水、實驗用具在通過平斯賈克湖運往德國時被英國特工炸毀。

分析: 1.納粹的「鈾計劃」的資金只投入了500萬馬克,與「曼哈頓計劃」相比,不到千分之一。 (投入的資金不足)
2.戰爭之初,希特勒把賭注全部下到了「閃擊戰」里,研究大型火箭(V1 V2)的投資遠遠超過「鈾計劃」的經費。希特勒在「海波羅」被炸沉時也說:即使沒有原子彈,德國也會贏得戰爭。 (沒有足夠重視製造原子彈,沒有下定決心製造原子彈)
3.由於希特勒上台後實行「反猶」政策,40%的大學教授失去了職務,因此損失了大量人才。
4.盟軍對「鈾計劃」所做的破壞

1945年4月29日,希特勒自殺,他的原子彈之夢也隨之告吹。

有關「鈾計劃」的紀實視頻: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gyT6Lhp40o/

3. 德國納粹為什麼會失敗

納粹的失敗可以說是必然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經濟:納粹德國當時雖然為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但是深陷經濟危機當中,再加上德國在一戰後所有海外殖民地全部被瓜分,缺乏海外的原材料與兵源補給,打持久戰有先天不足(對照大英帝國源源不斷的海外資源補給),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參戰後使盟軍實力極大增強,奠定了勝利的基礎;盟友日本和義大利經濟落後,只能欺負一下亞洲小國和非洲土著。

政治:納粹的狂熱與極端在經濟危機的特殊時期頗有鼓噪效應,但隨著戰爭的推移,納粹主義越來越不得人心,同時與美蘇中三個經濟最強,地盤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開戰,結果可想而知。

軍事:納粹德國在沒有解決英國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蘇聯,被生生拖垮;日本更為短視,珍珠港事件把美國拖進戰場。

地理位置:德國地處西歐中部,極容易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事實上,一戰德國就是敗於兩線作戰,二戰在盟軍開辟第二戰場以後敗局就已經不可逆轉。

領導核心: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的指揮能力是有問題的,甚至其精神上也可能有問題,一個外行指揮戰爭,結果不難預料(敦刻爾克放走英法聯軍,貿然對蘇開戰);日本軍人內閣雖然在戰爭期間更為高效,但缺乏文官的內閣戰略更為偏激,最終在瘋狂中走向滅亡。

如果還有不清楚,我會再次詳解

4. 1941年8月德軍攻勢如虹,為何羅斯福認為德國必敗呢

1941年8月的時候,美國還沒有對德國宣戰。

當時,德軍進攻蘇聯的速度異常的迅速,所有跡象都表明,德國很快就會佔領蘇聯。

但是,為什麼羅斯福認為德國必敗呢?主要原因有這么三個方面。

事實上到了11月份的時候,莫斯科城仍然在蘇軍的手裡,這樣德軍就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形成了一種戰略的相持階段。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盡管當時的德國攻勢如虹,最後還是必敗無疑。

綜上所述,1941年美日矛盾激化,美國很可能對軸心國宣戰,本來德國與蘇聯勢均力敵,美國支持蘇聯,則德國必敗無疑。

再則從蘇德戰場的具體情況來看,德國也沒有戰勝蘇聯的客觀條件。

特別是1941年8月之後,留給德國的好天氣不多了,很快就會出現嚴寒天氣,不耐嚴寒的德軍,必敗無疑。

5. 肢解德國,羅斯福和丘吉爾爭論不休,寡言的斯大林埋頭幹了什麼

當時斯大林命令蘇聯紅軍逼近當時德國和波蘭的邊境。因為當時德國戰敗以後,必須要歸還當時波蘭的國土。但是當時是蘇聯和德國共同瓜分的波蘭,然而當時蘇聯是戰勝國的身份,所以必須要讓蘇聯在領土問題上做出讓步。然而當時斯大林並不同意這樣做,因為蘇聯是戰勝國必須有權利決定領土的劃分。

所以說當時對於羅斯福還有丘吉爾來說,已經對於斯大林感到了非常的不滿,這也為第2次世界大戰最後的格局埋下了伏筆。在第2次世界大戰以後也開啟了美蘇爭霸的格局。並且這種格局也一直持續到了90年代。

閱讀全文

與羅斯福為什麼放棄德國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7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