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意志帝國是什麼樣的制度國家呢
資本主義制度、君主制。
德意志帝國,指從1871年勃蘭登堡-普魯士完成德意志統一到1918年霍亨索倫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也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將神聖羅馬帝國算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其國號德意志國(DeutschesReich)。
德意志帝國是歐洲傳統五大強國和當時世界列強之一,經濟總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超過英國和法國。
② 德國為什麼在凡爾賽建立君主立憲制
首先,是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稱帝,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國(第一帝國是神聖羅馬帝國)。
在法國凡爾賽宮鏡廳稱帝,是因為普法戰爭普魯士大勝,俘虜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佔領了巴黎,徹底擊敗了德國統一道路上的最後一個對手。在法國首都建立德意志帝國的基業是在炫耀武功。
德國的君主立憲制不是在普法戰爭之後確立的,是在歐洲大革命後不得已的選擇。是容克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媾和的產物。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官吏任免權(帝國官吏及宰相);德意志帝國皇帝擁有立法權;德國皇帝可以召集或延期或結束兩院,因此,德意志帝國雖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但皇帝擁有絕對的實權。
③ 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以及造成這種特點差異的原因有哪些
德國是聯邦政體(議會制),先是俾斯麥和德皇威廉二世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確定了德國的議會政治,不過這只是一種表象,實質是議會粉飾的君主專制,議會由帝國宰相控制,但是宰相由帝國皇帝任命,所以其實是皇帝通過宰相控制了議會,議會並無實權,但經過一戰,皇帝逃亡國外,德國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設有總統,總理,議會相互制約,這一點與法國相同。
美國是聯邦政體(總統制共和制),由1787憲法確立,國內設國會分參議院和眾議院,過程很簡單,沒什麼發展過程,先是北美十三州獨立,後經過大陸會議等,終在1787年確立了《1787憲法》,確立了美國的聯邦政體。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責任內閣制),光榮革命確立了英國這一政體,英國的有一些復雜,因為英國資產階級與國王的沖突很多,但是君主制一直沒有終止,說近的吧,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後來因為國內革命群體各自的利益和政治沖突等,保守派和皇黨迎回查理二世,但是查理二世對國內的革命派大肆殘殺,他死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繼位繼續迫害革命黨(中間的一些詳細過程不寫了,想知道在問我),資產階級發動光榮革命,趕走詹姆斯二世,迎回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和其丈夫荷蘭執政威廉二世,與資產階級簽訂協定,他們享受國王的特權,但必須遠離政治,此後,議會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利,並不斷的通過了一些限制國王權利的法案。
法國是資產階級共和國,半總統半議會共和制政體,國內設國民議會,但議會的權利並不像英國一樣很牢固,總統也掌握著很大一部分權利,總統任職後,提名總理由他組閣,一般總統簽署的文件還要有總理署名,表示總理監督著總統,不過只是一個形式。
時間有一些緊,不是很全,不明白的在問我。
~~~~打了這么多不容易,求採納~~~~
④ 德國君主立憲制度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一戰德國戰敗,威廉二世被迫逃亡海外。至此,德國君主立憲制結束,威廉二世成為末代德皇
.
一戰尾聲德國國內發生革命(即1918年爆發的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德皇威廉二世的統治,意味著君主立憲制解體,然後成立共和國成為議會共和制。
在這里續上一個小插曲,1933年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上台掌權建立了獨裁的軍人專制政體。二戰後成立軍管政府,解除軍管後恢復議會制民主共和制政體。
⑤ 概括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德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行政權與立法權沒真正分開; 議會中,聯邦議會(上議院)權大,帝國議會(下議院)權小; 帶有濃厚的封建性和軍事性。 進步性: 局限性: 確立的是一種不徹底和不完善的代議制; 保留了君主制度和軍國主義傳統,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建立了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國,德國歷史進入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使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很快躋身於資本主義強國。
1871年至1918年的二元君主制聯邦制國家。其正式國號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並一直沿用至魏瑪共和國(1918-1933)和納粹德國(1933-1945)。
1864年-1870年間,普魯士王國先後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王朝戰爭,完成德意志統一。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帝國誕生。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斗爭。1882年,與奧匈帝國、義大利王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一戰時的三國同盟軍事集團正式建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作為同盟國一員參戰。1918年末,此時同盟國敗局已定,德國內部厭戰情緒高漲。11月3日,由於不滿海軍部對反戰水兵的迫害,基爾水兵起義發生,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11月9日,由於革命已蔓延至全國,皇帝威廉二世被迫宣布退位並連夜出走荷蘭,德意志帝國宣告滅亡。
依據1871年4月16日所頒布的由普魯士王國憲法為基礎所修改的帝國憲法,帝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22個州、3個自由市和1個直轄區組成。各州把軍事、外交、海關、刑事等權力交給帝國政府,只保留教育、衛生和地方行政等權力,同時保留自己的君主政府和議會。
但同時,帝國也是一個二元君主制國家。憲法規定普魯士王國的國王就是帝國的皇帝,普魯士王國的首相就是帝國的宰相。帝國皇帝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能任免帝國各級官吏,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帝國宰相則由帝國皇帝任免,且僅向帝國皇帝負責。
帝國的立法機構是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聯邦議會由各州君主任命代表而組成,主席由宰相擔任,設58席,普魯士佔17席、巴伐利亞佔6席、薩克森佔4席、符騰堡佔4席,只需14票便可否決憲法修正議案,因此普魯士在聯邦議會有很大影響力。
帝國議會的議員則通過秘密選舉產生,選民為帝國居民中年滿25歲的成年男性公民,設382名國會議員,1873年起增至397名。帝國議會所通過的一切決議須得聯邦議會同意後來能生效,以限制帝國議會的權力,因此實際功能並不大。
⑥ 德意志帝國的國家制度
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資產階級專政、帶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軍事官僚主義和資本主義色彩後起的國家。德意志帝國的統一道路決定了國家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徵。
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德意志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聯邦制國家。
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只對皇帝負責。
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佔有決定性,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
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容克資產階級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德意志帝國前期,內外政策的實際制訂者是俾斯麥。其對內政策的出發點是維護普魯士和容克的特權,照顧大資產階級的利益。
1872年開始反天主教會的文化斗爭,1878年公布《社會黨人法》,1879年採取高額保護關稅政策。外交政策是以爭霸歐洲大陸為目標的大陸政策,為此1873年恢復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訂立德、奧、意三國同盟。
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僅在位99天即病逝,其孫威廉二世即位後於1890年將俾斯麥解職,以加強自己的決策權。
90年代後期,資產階級同容克之間進一步融合,對外積極擴軍備戰,赤裸裸地宣揚侵略、擴張、強權和殖民主義,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0世紀初,國內矛盾加劇,與英、俄、法等老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激化,終於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德國在戰爭中失敗,1918年的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倫王朝的統治,德意志帝國終結。 容克原指無騎士稱號的貴族子弟,後泛指普魯士貴族和大地主。起源於16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基本消亡。在德國文獻中容克被分為作戰容克、宮廷容克、議院容克和鄉村容克等不同類型。
在德國歷史上真正起過較大作用的是鄉村容克。鄉村容克指普魯士的貴族庄園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Elbe)以東地區並在那裡進行殖民的德意志騎士領主的後裔。他們集領主權與鄉村政權於一身。
16世紀,容克為了擴大穀物生產,大量強占易北河以東農民的份地,以農奴的勞役經營商品生產性的大庄園經濟。鄉村容克具有粗獷、暴戾、眼光狹隘的特點。
年,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列·威廉賜予容克以「完全支配」農民的權力,並給予免稅等大量經濟優惠。
在1807年開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擊。
19世紀以來普魯士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經濟基礎——封建庄園。為此普魯士王朝把重要軍官職位和政府官位賜給容克作為補償。
1848年德國革命後,容克的庄園經濟逐漸轉變為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大部分容克開始資產階級化,但仍保留許多封建殘余。在容克庄園中,雇農仍然處於半農奴的地位。
這種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條件下,用資本主義剝削逐漸代替農奴制剝削的方式,被稱為普魯士道路。
容克地主階級在政治方面屬於極端的保守主義,主張君主專制,崇尚武力,贊成對農業採取保護主義,其代表人物是俾斯麥。
1871年普魯士「自上」統一德意志,標志容克資產階級統治的最後形式。帝國國會中的德意志保守黨和國會外的農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軍隊中的軍官也多出身於容克,從而使整個德意志帝國打上容克的烙印。
魏瑪共和國時期,容克敵視共和政體,支持阿道夫.希特勒執政。
⑦ 德國確立君主立憲制的過程
入19世紀後,德意志各地的資本主義逐步發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家統一的斗爭不斷高漲。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發三月革命。O.von 俾斯麥 出任普魯士首相後,以統一為名限制自由,調和君權與資產階級間的矛盾,利用普魯士的經濟優勢,於1864年擊敗丹麥,1866年擊敗奧地利,成立北德意志聯邦。1870~1871年在 普法戰爭 中擊敗法國,兼並南德諸邦。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 威廉一世 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任宰相,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
1871年4月16日通過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聯邦國家。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只對皇帝負責。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佔有決定性票數,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
⑧ 德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歷程
民主德國政治體制的改革與完善 民主德國的政治體制從初期就具
有自己的特點:一黨領導下的多黨參政的政黨制度和一元化的議會制政
府。然而在實踐中所表現出的主要弊端是集中過多,統得過死。所以在民
德幾十年的發展中一直在朝著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的
方向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調整。這種改革和調整所涉及的問題主要有以下
幾個方面:(一)改革元首體制,加強集體領導。民德在建國初期實行總統
制,1960年9月威廉·皮克逝世,為加強集體領導,改總統制為國務委員
會制。1968年將這一制度寫進憲法。1971年5月烏布利希辭職,1972年
公布的《部長會議法)和1974年憲法的修改,對國務委員會的權力又作了
限制。新憲法規定,國務委員會是人民議院的執行機關。(二)加強黨的領
導,重現黨政分工。民德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發展要求加強而不是削
弱黨的領導。得是,他們認為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加強國家的職能和作用同
樣也是重要的。因此,民德在理論和實踐上十分重視黨政分工問題。民德
認為,在具有科學根據的戰略和策略基礎上從政治上領導國家的發展是
馬列主義政黨的任務。這里包括制定總路線、總政策,確定長期的發展目
標和規劃。而國家政權的任務在於具體組織這些戰略計劃和任務的實施。
在處理黨政分工問題上民德十分重視立法的作用。1968年民德憲法
(1974年作了修改)對國家政權機構的任務作了具體的規定。在各級政府
和行政機構以及企業、事業單位,民德強調實行首長負責制,黨組織起保
證和監督作用。(三)加強法制建設。到80年代民德制定了各種法律、法令
和規章達4000多項。為確保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主義不受破壞,民德還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監督機構,這里包括從1963年起建立的從中央到地方
的各級工農監察委員會和群眾團體設立的各種監督小組和監察哨等。
(四)改革和完善幹部制度。到80年代民德已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幹部制
度,其中包括幹部的選拔、培訓、考核、待遇和退休等制度。早在60年代中
期,民德就已經提出了幹部隊伍的知識化和專業化。1965年德國統一社
會黨作出決議,明確提出了幹部的標准:(1)掌握一定的馬列主義理論,並
能運用於實踐;(2)具有專業知識,懂得社會主義經濟規律;(3)具有一定
的科學組織能力,能處理本職務領域內的技術問題;(4)忠於工人階級;
(5)具有創造性和勇於改正錯誤和缺點。民德還建立了一套培訓和考核干
部的制度。培訓包括政治培訓和專業管理的培訓;考核包括對幹部的政治
表現、業務能力、執行任務的情況和成果等。到1986年德國統一社會黨第
十一次代表大會,又提出了進一步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健全社會主義法
制的任務。
⑨ 德國的政治體制的問題
一戰前德國是 君主立憲制沒錯 但與同時期的英國有一定差別 德國的皇帝還保留著一定的權利 由於德國在一戰的失敗 協約國與德國簽訂了條約 其中就有流放德皇威廉二世。德國就從 君主立憲制 轉變為共和制還有 希特勒上台的時候 納粹黨成為國會第二大黨 希特勒只是當了國家的二把手 也就是總理,後來經過暗殺 暴動 成為了 國家的元首 海陸空三軍統帥 但行政編制一直是總理現在的 德國政治體制類似於法國 各個議會力量 類似於美國 總統自然是人民公選出來的領袖 但是上下兩議院 權利比較持平 所以管理國會的總理 便感覺 更N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