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汽車撞死多少人

德國汽車撞死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3-07-21 22:51:26

Ⅰ 德國一輛汽車突然沖進行人區導致車禍,為何不做隔離帶

駕車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尤其是在行人多的地方和路況復雜的地區。更加需要駕駛員的全神貫注,

安全問題不容小覷,世界各國應該引以為戒,完善相關基礎設施。

Ⅱ 85億歐元的反擊:保時捷vs大眾汽車,金融戰場家族內斗,德國富豪自殺

大家好,我是巫師,本期講保時捷和大眾的恩怨糾葛,這個案例我以為自己很懂了,但現在做成節目,以專業的角度給大家科普,又遇到了不少困難

本著對數據負責的態度,我仔細對比了國內信息源的數據和資料,結果它們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而且很多非專業人士的文章有大量明顯的金融常識錯誤,甚至自己的文章里前後數據對不上,邏輯也不通,再有更多的是那種偏 娛樂 性的,草草描述個大概,一到關鍵點就避重就輕,所以我的數據和信息只好全部訴諸於外網

基本來自於交易所公告、相關年報半年報,其中包括了一些德文的材料,比如德國早期的《證券法》、《大眾法》細則和各種修訂案等,但由於時間久遠,所以有些信息真空,就只能在圈裡找人問,問來的很多也是道聽途說,只能當成線索再去扒,有些實在證實不了的內容我就不放了,這期你們可能真得記筆記了,考點過多

好了,讓我們把時間撥回1931年,一名叫費迪南德·保時捷的年輕人,懷揣夢想與才華成立了保時捷公司,對你沒聽錯,保時捷就是家族的姓,費迪南德·保時捷此前是戴姆勒的工程師,在戴姆勒工作的後期經常因設計理念,遭受排擠所以只好另謀出路,但當時費迪南德·保時捷沒有開始製造 汽車 ,這個公司只提供 汽車 設計和咨詢服務

另一方面,大眾 汽車 ,在德語里就是人民的 汽車 的意思,由納粹政府官方支持並成立於1937年5月,所以大家可以看看大眾logo的演變,其中就包含著納粹的元素,它以前是這樣的。這個不多聊,不碰政治,當時 汽車 絕對是奢侈品,而希特勒對這家公司的願景,就是要製造出一種價格不那麼離譜且實用的 汽車 ,要足夠親民,能在普通人當中普及

大眾 汽車 創立後,希特勒依託大眾 汽車 公司開始實施他的「親民 汽車 」計劃,費迪南德·保時捷被希特勒看上,並加入了大眾 汽車 公司的「親民 汽車 」項目中作為設計師,他們也不負眾望,製造出了最初被稱做保時捷60型,也有人說是大眾1型,但它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甲殼蟲。

關於甲殼蟲的設計專利還有些糾紛,我們不做討論,而以上就是保時捷和大眾的起源,這個費迪南德既是保時捷公司的創始人,同時又是大眾的第一代領袖,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本是同根生了

在經歷的一系列波折,包括二戰、禁運以及被英國接管等等之後,費迪南德的兒子費里與孫子沃爾夫岡,加入了 汽車 製造事業並一直掌管保時捷公司,而費迪南德的女兒路易斯與外孫費迪南德·皮耶希,也加入了 汽車 製造事業並掌管著大眾 汽車

所以此後的戰爭就是兒子的兒子對陣女兒的兒子,就是皮耶希對陣沃爾夫岡——是孫子輩的勾心鬥角,說白了,就是費迪南德的孫子和外孫干起來了,有點暈的看這張圖

這沃爾夫岡就是老爺子的兒子那波的第三代,也是保時捷家族包括保時捷公司的代表,皮耶希就是老爺子的女兒那波的第三代,也是皮耶希家族以及大眾 汽車 的代表

後來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家族的事兒,也為後續的爭端埋下伏筆,這個皮耶希風流倜儻,有顏有錢,沒想到他和自己表弟的媳婦好了,等於搶了人家老婆,這個被搶老婆的表弟,就是保時捷家族那邊的

換句話說就是老爺子的兒子那波的,皮耶希的這一手操作直接把家族關系降到冰點,保時捷家族對他的態度直接變為仇視,連自己這邊皮耶希家族的人也無法理解他的操作,這次事件後皮耶希幾乎眾叛親離

家族裡待不下去了,只好孤零零通過以前經銷商介紹了一份新工作,進入當時大眾旗下奧迪的研究部門工作,但這個皮耶希不但綠人是一把好手,在事業上也有點東西

通過自己在大眾旗下奧迪的各種操作,皮耶希1993年升任大眾CEO,並隨後用了9年時間將大眾的整個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皮耶希這邊算是完成了統一,再去看看保時捷沃爾夫岡那邊,他本身就是保時捷公司的領軍人物,血統純正,隨後的時間里一直統治著保時捷,現在這個局勢就像是兩軍對壘,一人一邊,各帶領了一片黑壓壓的大軍,整裝待發

這時保時捷每年銷售量也就10萬左右,而大眾年銷售額超過600萬輛,但是保時捷比大眾賺錢的多,為什麼呢,當時保時捷單車利潤太高了,因此相對於大眾,保時捷有大量的現金庫存,也就產生了極大的對外投資的慾望,再加上大眾和保時捷的市場定位完全不同,產品線和市場形成完美互補,無論誰收購了誰,都可以完成 汽車 產業產品線的全面覆蓋,屆時利潤和市場佔有都會大幅增加,說白了就是我既賣便宜的又賣貴的,既賺窮人的錢又賺富人的錢,那不是平趟了么

除此之外還有家族成員之間的各種糾葛和仇視,保時捷早就有收購大眾的想法了,機會出現在了2004年,這一年大眾財務數據慘不忍睹,由於前幾年若干錯誤的決策和一些 歷史 遺留問題的積弊,導致大眾內部人力和製造成本過高,入不敷出,資金鏈瀕臨斷絕,所以大眾大量變賣股份,換取資金輸血,眼看就要申請破產,這個內部成本過高是怎麼回事呢,就是員工薪資巨高,但又有好多不幹活吃空餉的,內部管理和工作風氣糜爛

這時候保時捷開始出手了,開始偷偷從二級市場買入大眾的股票,二級市場是什麼意思前面視頻有提到過,沒做筆記的同學彈幕提醒一下,從2004年到2005年,保時捷一共暗中買了10.3%的大眾股票,在2005年的10月,保時捷公布,自己通過大宗交易從包括基金投行等,金融機構手裡增持8.2%的股份,加上原來的10.3%,一共已經持有18.53%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段時間線國內的數據都是相互矛盾的,所以無論你看了什麼其他的報道,都以我為准,在保時捷已經持有18.53%的大眾股票之後,保時捷表示會繼續收購,但原話怎麼說的呢,翻譯過來就是我並不想完全收購並控制大眾,我只是覺得大眾股票未來有很高的升值預期,所以我收購大眾股票只是一個單純的投機行為,並不想吞並大眾,而且就算我想吞並,由於《大眾法》的存在,我也吞並不了,所以請大家放心

保時捷的這個說法能不能站得住腳先不說,先給大家講一下這個《大眾法》,為什麼在此次惡意收購戰中扮演這么重要的角色,《大眾法》是為了保護大眾 汽車 不會被外資控制的,一個保護主義很強的法規,規定大眾單一股東持股比例超過20%時,投票權最高限於20%,意思就是說你就算擁有50%大眾的股票,你對大眾的控制權也只有20%

再有第二章第三則規定,德國證券法原本規定需要75%以上的投票才算通過的決議,在大眾公司需要80%以上多數投票才可通過。翻譯成人話,可以理解為本來德國政府規定擁有75%就可以控制這家公司

但由於大眾 汽車 的特殊性必須得達到80%,這也說明只要擁有大眾公司20%的股份,便可以阻止股東大會通過任何重要決議,而此時州政府還持有20.1%的大眾股票,再加上這個《大眾法》的存在,保時捷理論上永遠拿不到大眾的控制權

但是保時捷並沒有放慢腳步,在2006年11月出資40億歐元收購了約10%的大眾股票,這是保時捷已經持有27.3%的大眾股票,2007年,保時捷繼續通過二級市場和各種金融機構大宗交易,買到了3.6%的大眾股票,持股比例達到30.9%,至此,保時捷已經成為了大眾的第一大股東

但由於有《大眾法》的存在,這再多的股票也沒用啊。那保時捷為什麼還要繼續呢,因為他們早在2005年就開始在歐盟的法庭上,起訴大眾法違反公平交易原則,保時捷花了巨資在這起訴訟上,經過長期的訴訟斗爭

2007年事情出現了轉機,歐盟法院為了保證歐洲金融市場的公平性和資本自由流動,裁定這個有強烈保護主義的《大眾法》與歐盟的法規相悖,公開宣布不支持該法案,並且要求德國政府廢除該法律

那為什麼歐盟會選擇支持保時捷這邊呢,原因就是一直在收購大眾股票的,不是保時捷 汽車 ,而是保時捷 汽車 的母公司——保時捷控股,而這家保時捷控股自稱是一家注冊在歐盟的公司,所以如果保時捷控股完成了對大眾的收購,那大眾就將從一個德國公司轉變為歐洲公司,這正是歐盟希望看到的

雖然歐盟要求德國政府廢除大眾法,但是德國政府一直拖著沒辦,2008年象徵性的做了個修改,就是將股東最高表決權不能超過20%,改成重要決策必須經表決權80%以上同意才能通過,實質上基本沒改。這塊國內的資料誤導特別嚴重,歐盟只能要求德國政府廢除相關法規,歐盟自己沒這個權利,最多就是你德國政府不照辦,我就開罰單

很多國內的分析都說2007年德國就廢除了《大眾法》,其實根本沒有,這強調一下,經過和各種德文資料的對比,《大眾法》真實的結局是,在2007年至2013年之間,德國一直採取拖字訣,甚至有些時候不惜面對歐盟開出的罰單

經過德國政府和歐盟長期的斡旋甚至還包括對抗,加之德國議會在這幾年間對法案做出了部分修改,終於在2013年的修訂版完成後,和歐盟法院達成一致,而這近十年來圍繞《大眾法》展開的訴訟,也造就了很多法律界的經典案例,就不多說了

再回到保時捷和大眾這邊,還記得2007年嗎,就是2008年股災的前一年,美國為首的股市房市瘋長,中國也是,全世界的經濟如同開了氮氣加速,製造出了大量的新興富豪和高凈值人群,同時也帶動了高端車的需求和銷量,那一年保時捷賺的盆滿缽滿,並決定在次年加大杠桿繼續收購

這兒說一下杠桿,戰術降維幼兒園,開始做筆記吧,說白了就是借錢收購,你們經常聽的加杠桿投資或者是加杠桿炒股,說白了就是借錢買股票,比如說你現在手裡有100萬,你借了400萬,加起來一共有500萬,這就是5倍杠桿的投資,你如果賺了就能賺5倍,賠了也是賠5倍,而無論你用什麼融資方法,你借來的這400萬都是有成本的,都是要給別人利息的

保時捷就是借錢,繼續加速收購大眾的股票,此時賬面上已經持有了42.6%的大眾股票,請大家記住這個數字,但它也欠了一屁股債,每年都要還大量的利息

同時,保時捷此時的收購手段,從直接買股票改變為買以大眾股票為標的的期權,這裡麵包含各種互換、合約和各種創新對賭,保時捷為什麼這么做呢,就是為了利用法蘭克福交易所的一項規定,可以規避收購要約需要向市場公布的要求,當時法規規定,占股30%以上的股東有義務公布每次後續的買入,但是,如果是購買股票期權並且全額支付權利金,就可以自行決定在何時公布

這里的期權肯定有問的,繼續降維,筆記警告,舉兩個例子,比如我保時捷和一家投行對賭,現在大眾股價200,在6個月後的那天收盤,無論大眾股票價格如何,我都以300塊收購10萬股,所以對於投行來說,他們就會算未來大眾能不能漲到300

比如到時候漲到了350,那投行就虧了,因為保時捷從他手裡用300塊就買到了10萬股,但是比如到時候沒有漲到300,只漲到了250,那投行就賺了,股價市價只有250,但保時捷從我這兒買要300,就算我手裡沒有大眾的股票,我從市場上以250塊買10萬股,再以300塊倒手賣給保時捷,那不就白嫖

這是第一種,下面講的第二種是保時捷運用最廣泛的,就是我先交一定的權力金,從投行或者基金手中買下一項權力,就是比如現在股價200,未來6個月,我能以股價300塊的價格從投行或者基金手中買下10萬股,但是為了購買這項權力,我得付一定的權力金

比如,合約規定的權力是未來可以300塊買10萬股,那該合約的總規模就是3000萬,雙方如果商定,先付33%的權力金,那等於保時捷就以1000萬的價格,買到了這項權利——就是未來可以以300塊的價格買10萬股,對於保時捷來說就提前鎖定了這10萬股,還不用公告,而且就算未來股價暴跌,我可以選擇不行權,那樣的話,我只損失了權利金,那個時候就看股價損失和權利金損失孰高孰低再做決策了

這兩個例子只是當時保時捷購買的復雜的金融衍生品其中兩種,在我查閱各種外文資料中,很多文獻列舉了其中各式各樣的期權合約、對賭條款,五花八門,繞來繞去,但萬變不離其宗

保時捷想方設法偷偷提前鎖定股票,但保時捷為什麼費這么大勁做這件事兒呢,還是那句話,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這些期權根據法蘭克福交易所的規定,不用公告,整個歐洲金融市場都不知道保時捷這段時間里的秘密操作,這一手蓋牌,未來成了一顆核彈,這里埋個伏筆

再把畫面轉到皮耶希的大眾方面,大眾也開始進行反抗

第一,由於德國相關法規要求,按照此時的保時捷持大眾股票比例,保時捷公司的工會和監事會必須吸納大眾的代表,所以皮耶希利用這一條法案瘋狂往保時捷內部送自己的人,而沃爾夫岡的保時捷那邊,為了不讓皮耶希在自家後院增加話語權,放緩了收購

第二,皮耶希在大眾內部成立了反保時捷委員會,專門否決大眾和保時捷品牌之間的合作

第三,皮耶希為了不讓德國政府廢除《大眾法》,想盡各種辦法得到總理默克爾的支持,這幾招顯著打擊了沃爾夫岡保時捷那邊的收購動作

對於保時捷來說,禍不單行,此時更大的陰雲浮現,這時候市場上的各路資本情緒都很奮進,為什麼呢,大家看著由於保時捷控股對大眾的持續收購,大眾的股價一直在上升,所以市場普遍認為,大眾的股票價格被嚴重高估,未來股價一定會回調,而且此時保時捷收購大眾股票賬面上一直沒變,還記得那個數字嗎,一直是42.6%

市場普遍認為保時捷疲軟了,不行了,收購計劃很可能破產,那到時候大眾的股票就會暴跌,於是這些hedge fund開始大量做空大眾的股票,並且在資本圈形成了一股,做空大眾跟一直做多的保時捷正面硬剛的風潮,就跟大爺大媽在超市搶購打折商品似的, 所以一個奇怪又好笑的局面形成了,當時歐洲的幾乎所有hedge fund,都成為了大眾股票的空頭,集體做空大眾

這時候又得做筆記了,做空是金融里的最最最基本的常識,期末必考,但是問的人還很多,我舉個例子給你們解釋,就是比如現在大眾股價100,我先從別人那兒借1萬股大眾的股票,然後馬上以100塊的價格賣掉,拿到100萬,然後等未來大眾股票跌了,比如跌到了50,我再以50塊的價格買回1萬股,一共只花50萬,買完後再把這1萬股還了,這一來一回,我就從中套利了50萬

實在還不懂的,就記住:做多就是股票漲了賺錢,做空就是股票跌了賺錢,基本成熟的金融市場都有完善的做空機制,但我國現在還不能。原因你們懂的,說回來,當時歐洲的各路資本,為了做空大眾的股票,總共借了10.4%的大眾股份,現在也請記住10.4%這個數字,我說到這個數字的時候是不是有人開始感覺不對勁兒了

是的,這時保時捷這邊突然畫風一變:我的回合!隨手翻開了蓋牌,核爆來了,原來保時捷利用各種期權交易,已經偷偷鎖定了31.5%的大眾股份,加上賬面上本身持有的42.6%,一共74.1%,此時保時捷發布公告公布了74.1%這個數字

但是有人就會問了,這也沒超過80%啊,而且之前說了州政府手中還有20.1% ,理論上依舊控制不了大眾啊,等等,你再說一遍你這個問題,發現了嗎?現在保時捷一共持有74.1%,州政府持有20.1%,那市面上流通的還剩多少?

對,市面上的流通股只有5.8%了!,還記得剛才說的各路資本一共借了多少大眾的股票嗎? ,10.4%,他們既然借了10.4%,那到時候就得從市場上買回10.4%還給別人

但市場上只剩5.8%的流通股了,那怎麼辦?搶唄,這些做空大眾的對沖基金,在看到了保時捷的公告後,直接原地爆炸,走投無路的他們,為了平掉空頭倉位,開始玩命瘋搶市場上剩餘5.8%的流通股,而這些不計代價的搶購,讓大眾的股票直接從200多歐每股,漲到了1005歐每股,如同一顆核彈在歐洲金融市場引爆,整個歐洲市場的對沖基金鬼哭狼嚎

這也嚇壞了當時的政府和監管部門,迫於無奈,各方只好向保時捷跪地求饒,保時捷最終釋放出約5%的大眾股票,幫助各路基金完成平倉,但是這釋放出來的一點股票,保時捷狠狠的敲詐了他們一筆,這就是空軍最害怕的——軋空

這里也給大家科普一下,不是zha空,也不是ya空,是ga軋空,我高中時候還以為這是哪的方言,但這就是他正確的讀法,它是指證券市場上的某一操縱集團,將證券市場流通股票吸納集中,致使證券交易市場上的做空者,除此集團之外,已經沒有其他足夠的來源補回股票,軋空集團乘機操縱股票價格的一種方式,由此,保時捷也被調侃為 汽車 圈中厲害的基金公司

當時德國的第五大富豪默克勒,正是這場世紀做空的空軍主力,這一顆核彈,直接炸掉了這位巨富的4億歐元資產,導致默克勒的流動性極具萎縮,只好瘋狂賤賣自己的優質資產輸血,但就算如此,他也無法拯救自己的商業帝國,而這位巨富最終選擇在2009年1月5日卧軌自殺,標志著保時捷對陣這些資本空軍大獲全勝,保時捷在這次空頭大戰中狠狠賺了一筆,野心也跟著繼續膨脹,繼續加大貸款收購大眾

這時事情又發生了轉機,20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顯現出他的威力,全世界的高凈值人群都受到了波及,所以豪車的銷量大幅萎縮,保時捷的盈利直接跳水,再加上保時捷本身有著巨量的貸款,每年都有巨額的利息要還,保時捷自己第一次出現了流動性危機,流動性危機說白了就是沒現金了,而且他們持有的大眾股票股價,也自從之前那次空軍大戰後一落千丈

如果再這樣下去,保時捷意識到早晚會拖垮自己,不得已只好向大眾講和,停止收購,並計劃將保時捷和大眾合並為一家公司,這時大眾開始了他的徹底反擊,啟動了反向收購計劃,大眾的皮耶希這邊非常清楚,保時捷內部出現了流動性問題,他現在掌握著話語權和議價權,所以故意一直拖著,讓保時捷一直失血,時間拖到了2009年7月,經過無數輪的談判,斗爭,斡旋,瀕臨死亡的保時捷最終只好同意賣身換錢

保時捷同意大眾通過投資共計約84.6億歐元,100%收購保時捷 汽車 (不是保時捷控股),這個反向收購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雖然大眾完全收購了保時捷 汽車 ,但還記得那個歐洲公司嗎,就是保時捷控股,依舊持有著大量的大眾股票,因此反向收購的結果是保時捷控股依舊是大眾的最大股東,控股50.7%,而大眾是保時捷 汽車 的100%控股母公司

至此,這場家族內的世紀撕逼就到一段落了,其實這個結果看上去沒有輸家也沒有贏家,而且在大眾接管保時捷 汽車 之後,保時捷的銷量和企業活力,反而馬上得到恢復,又回到了以前那個既有逼格又能賺錢的公司,而皮耶希和沃爾夫岡二人也同時進入了大眾公司董事會,冤家路窄

本期一共寫了9120字文案,刪去可能會讓大家枯燥的部分,精簡到7343字,我在寫作的時候,甚至覺得我是個編劇,又像是在寫一部教材,但過程中獲取正確信息和核對數據困難重重,真是目前我最硬核的一期了

此外,我還是縮減了很多以保證趣味性和幼兒園化,我希望最後這期節目的成品,既可以讓你們用20分鍾一睹這場世紀資本戰爭,如小說般跌宕起伏,又可以當成經典案例教學,能讓你們一窺資本的世界,資本戰爭系列第一集,就是愛馬仕那期視頻反饋相較於明星那期數據不是很好,看來大家還是愛看明星啊,這是資本戰爭第二期,不知道反饋如何,我也想看看這個系列是不是值得繼續做下去

但是你以為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嗎,不會的,後續同在大眾董事會的皮耶希和沃爾夫岡兩人依舊暗中鬥法,但基本是沃爾夫岡占上風,其中還有太多八卦和故事,但得控制下篇幅,我相信未來肯定還會有新的爭端,因為保時捷和大眾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復雜的股權結構,為以後可能到來的新的爭端埋下了天然伏筆,更是因為資本的特性——

資本永不眠

下期見

Ⅲ 日本車和德國車有得拼嗎

關於汽車的概念,歐洲人想的是我用它橫貫歐洲不能有問題。美國人想的是我從美國的東海岸開到西海岸它得好使。而日本人在回答中國人責問為什麼使兩年以後哪哪都是毛病時,是這么說的:「在日本,你就是天天住在車上,一年也就跑一萬公里。誰能想到你一年就跑五萬公里!日本人開3年就換車了,你非得開15年,你怨誰?」
歐美人發明汽車是從人的需要出發,從無到有的想像、鑽研。日本人學做汽車是為了賺錢。所以他把別人有的拿過來琢磨怎麼做的更便宜!日本車打入美洲市場是能源緊張,油價上漲的70年代。——他最省油。
大家知道車怎麼能省油么?——車輕!(風阻系數並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為風阻系數的作用是與速度有關的。)為什麼在日本車迅速佔領市場的時候,歐美人(特別是德國人!)卻不生產同樣省油的廉價車與其競爭呢?是因為他 們作汽車的目的不一樣!!!
德國人在想讓汽車輕的時候想的是把鋼板換成鋁合金,這一下成本高得嚇人!日本人在想讓汽車輕的時候直接把2個厚的鋼板換成0.8的。結果是既降低了成本又省了油!!!
德國人真的沒想過這么做嗎?真個這么笨嗎?德國人真的沒想過這么做!但卻絕不是笨蛋!
前面說了,因為生活的地理環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對汽車概念的理解不同,又說了二者造汽車的目的不同。結果造成什麼直接的結果呢?舉個例子:兩個人各自開著日本車和德國車以同樣的速度撞牆,50公里的時候,日本解說員對駕駛員說: 「你看,這是最新科技:發動機下陷技術,保證不會進入駕駛室造成對駕駛員的傷害;這是利用塌縮吸能原理製造的三級吸能結構,確保其通過充分變形來吸碰撞能量以保障駕駛員的安全。」(車已經報廢了)。德國的解說員只對駕駛員說了一句話:「看,沒問題。」然後是時速100公里,撞完之後德國解說員不好意思地對駕駛員說:「 對不起,您的車報廢了!」日本解說員大聲對駕駛員罵道:「活該你死,開這么快,你還敢撞牆?」
德國人想的是要把發動機室做堅固,以確保在可能出現的事故中盡量把車的損失減少到最小。而為了人的安全要把駕駛室造的更堅固,以確保在車的損壞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還能保證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為了節約成本把駕駛室做的越薄越好,只要能保證發動機室比駕駛室更不結實就行——這樣就不至於直接把人撞死(安全碰撞試驗 能過關)。
而這兩輛車帶給人的直接區別是:日本車每百公里省 1-2個油,每開出一萬公里,日本車少花幾百塊油錢——前提是別有事故,因為一有事故,日本車用於修車甚至換車的綜合費用要比德國車高很多。(不要只看到德國車的一個保險杠是日本車的幾倍,德國車需要換保險杠的時候,換成是日本車可能已經報廢了!)不信可以去修理廠看看,日本車的外殼是多麼的「脆」,而德國車即使在地上打幾個滾,也不見得壞的哪裡去。(我父親一位同事開車走國道回家,路上下雨太滑,結果就打了個滾,居然人沒事,還開到了修理廠——帕薩特)
想一想你買車花了多少錢,你每年能開多少萬公里,你就知道省這點油錢對你有沒有意義!而多花這點油錢對你有多大的好處!
人要學會自愛,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像日本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森林資源,一定要從中國進口一次性筷子一樣。日本人為了賺取更大的利潤,是尤其不會在乎你中國人的死活的!
有位網友說:「德國在中國賣的車也減了配置」。還有的網友說:「日這本車賣給中國的質量次,在歐美的品質還是不錯的。」這些朋友說的都有一定道理,這次我就試著分析一下「品質」與「質量」的區別。舉一個例子,有位朋友說:「在國外美女最多的是韓國,大街上到處都是。」大家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基本都是假的。再舉個例子是香港電影。好萊塢越來越重視香港電影,但並不意味著香港電影就有資格與好萊塢相提並論。為什麼,因為凡大賣的香港電影6 0%以上都能從好萊塢身上找到影子。可以說沒有香港電影並不會影響世界電影的發展,而沒有好萊塢將引起世界電影的倒退。舉這兩個例子想說明什麼呢?就是想說質量和品質的差別。什麼是質量好,韓國的美女就可以說是質量好!質量的好壞是外界的評價是一些客觀標準的達標。什麼品質好,品質好就是好萊塢的電影!香港電影可以拍的比好萊塢更花哨(只限武打場面)、更血腥、更緊張。但沒有了好萊塢,我們將直接失去的是想像力(香港電影很大程度上只是好萊塢想像力的亞洲演繹版)。品質是內在的,是內在的對想像力、原創力、生命力的追求!韓國人以他認為美的標准不斷的整下去的結果並不會使韓國的母親們生出更多符合標準的美女來,只能使他們的美容業病態的發達。而最後的結果是整個民族的自卑!
走了這么遠回到汽車上來,同樣的道理,日本人可以做到質量好,但他還沒有能力做到品質好。日本人做汽車的初衷是因為這是一個大的賺錢的產業。他現存的大家都知道品牌的汽車企業基本上是第二三代的,因為第一代的企業已經在前赴後繼的沖擊美國市場的過程中傷亡殆盡了。(當時日本沒有什麼汽車消費市場,他做車就是為了出口)當時的美國甚至出過專門針對日本車的笑話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懂得了質量的概念。並且它也做到了這一點——它可以讓使用者在一定的范圍內挑不出毛病。而這一切是源於他對歐洲人對汽車品質的追求的模仿上。(到現在日本車在歐洲仍然是沒有什麼作為的)
再舉個相對專業店的例子,歐洲車的功率響應峰值是在一定轉速范圍內的一個平台,而日本車則只是一個尖點。同樣的道理兩種車都宣稱有ABS系統,德國車通常是連帶著EBD的。而日本車在更貴一些的車型上會標著A BS+EBD!
就是同樣的ABS在極限狀態下的表現也是相差很大的。但這並不影響日本車的質量—— 因為絕大多數使用者並不能察覺。畢竟只有極少數人才能遇到極限情況。而一旦遇倒這種極限情況將是致命的!
品質和質量的差別同樣體現在德國車和日本車的區別對中國銷售的車型減配置上。日本人在對中國銷售 的汽車減配置上不僅是為了賺更多的錢還有一種病態心理。(具體為什麼有這種病態心理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在下一次試著分析一下)德國人減配置是因為中國人病態的喜歡日本車的心理造成德國車必須降低成本和他拼價格。我說過在國際市場同檔車德國比日本要高1/4——1/3的價格雙方銷量持平。
最後再舉個例子。德國人和日本人同時賣羽絨服200元一件。日本人把羽絨掏出來一半賣180。德國人為了和他拼價格想辦法決定少做倆口袋也賣180。中國買主比較以後說:「德國人的又重又笨還少倆口袋。日本人的又輕又漂亮,多這倆口袋多有用!」本人決不是危言聳聽,准備買車的朋友仔細對照一下他們的減配置明細就可以發現我說的絕對是真實的。這就是品質和質量的差別,只有當你在三九天的午夜露宿街頭時才會體會到。而此時再明白已經太晚了。
對品質的追求不是什麼民族都具備的,它需要一個民族有在文化層面的原創性、獨立性、傳承性和開放性。從這一點來看日本和韓國還不具備這個能力~~從韓式美女和日式汽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當然我不是一個盲目的民族主義者。我認為我們如果不努力的話,我們將失去我們這個優秀民族對品質追求的能力。到了2008年,中國汽車的產能為1800萬輛,當年的國內市場預測是6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將面臨著必須走向世界的局面。如果到時我們沒有體現出我們對品質追求的能力而只是模仿日韓車路又等而下之的話,等待中國汽車工業的將是一場災難!所有與之相關的人們都要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包括你我在內的消費者。

Ⅳ 一年被撞死2萬人,為什麼德國高速公路卻不限速

在我們國家上高速時速是限制在120以內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跑高速的時候,車輛車速太快,出現危險。而在其他國家跑高速公路確實不限速的,如果我們今天提到的這個國家,德國的高速公路就不限速,這造成了德國高速公路交通肇事死亡率特別高的一個現象。德國不限速是因為德國的經濟比較低迷,為了鼓勵汽車製造業的發展,所以他們在1952年的時候就已經撤銷了高速公路限速的規定。

3、德國車質量還是比較過關的


雖然德國的交通肇事比較多,但是跑高速的時候車速太快,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為德國的汽車製造業技術飛速發展。凡是買過德國車的人都知道德國車,它的底盤特別穩,跑高速速度特別快,也不會漂移的。提高車子的質量,以確保行車安全,這也是德國人想到的一個安全措施。

閱讀全文

與德國汽車撞死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