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為什麼沙皇不出面干涉德國的統一

為什麼沙皇不出面干涉德國的統一

發布時間:2023-07-22 07:03:03

① 蘇聯當時為什麼不幹涉兩德統一,統一後蘇聯在西歐的影響力大大降低了。整個柏林都在東德的范圍內啊

蘇聯之所以無法有效干涉兩德統一,原因主要有三:
一、兩德人民自願統一。德國自分裂兩國後,兩邊發展水平差距逐漸擴大,較為落後的東德迫切希望兩德能夠統一。1989年10月18日,東德德國統一社會黨領袖埃里希·昂納克宣布因為健康原因辭職,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選舉埃貢·克倫茨接替昂納克的職位,克倫茨上台後隨即宣布實行「徹底改革」,宣布赦免所有外逃和參與遊行的人,並與西德政府正式接觸。
二、蘇聯自顧不暇。此時的蘇聯,在經過和美國長時間的冷戰爭霸後,國內經濟已不堪重負,社會矛盾叢生,民眾反對聲音加劇,蘇共統治岌岌可危,所以,忙於國內事務蘇聯此時已經有點無暇他顧了。
三、西方世界的暗中支持。兩德統一將極大削弱蘇聯在西歐的勢力,是自東歐諸國巨變後對蘇聯的又以沉重打擊,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紛紛支持兩德統一,對蘇聯的干涉起到一定的牽製作用。

② 從十八世紀後期開始,法,德兩國有何歷史積怨

柏林會議後五年的時間里,德國首相俾斯麥建立了一個包括俄國、奧匈、義大利、羅馬尼亞等國的復雜的同盟體系,歐洲的國際政治一時為俾斯麥同盟所左右,柏林成為歐洲外交舞台的中心。1885年爆發的保加利亞危機卻使俾斯麥同盟瀕臨破滅的邊緣,本文擬就危機期間歐洲各大國間展開的激烈外交角逐,探究19世紀晚期歐洲大國外交和國際環境的某些特點。
(一)
普法戰爭後,統一而強大的德國在歐洲崛起,完成了對歐洲國際政治環境革命性的改造,同時卻造就了困擾世界達一個世紀之久的德國問題:德國的天然優勢和其他歐洲國家不接受這一優勢的矛盾。1戰敗不僅使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剝奪了它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更大大惡化了它的地緣政治環境。這樣法國對德國來說就成為一個無法和解的國家。法國單憑自身的力量難以對付德國,無論是為了自保,還是准備復仇,法國都需要同任何與德國敵對的國家結盟。這就使得涉及德國的危機均會加劇,而很難局部化,因此也就限定了德國外交的基本走向。在俾斯麥看來,孤立法國、維護歐洲現狀與保障德國安全是一回事。俾斯麥面臨的國際環境極其復雜:為了孤立法國就必須保持俄國、奧匈和德國三個君主大國的保守聯合,為此他還需要對俄奧關系發展施加影響,俄奧關系過於密切以致於撇開德國,或者為爭奪巴爾干發生沖突都會損害德國在歐洲的外交地位。在把俄德友誼視為德國外交基石的同時,他還不能得罪在近東、中亞與俄國尖銳對立的英國。1875年-1878年的近東危機,反映了俾斯麥政策相對於歷史環境的局限性:俄奧矛盾的激化,使俾斯麥難以長期迴避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俾斯麥通過1879年的德奧同盟暫時找到了出路。同盟的真正歸宿是1881年6月結成的俄奧德三皇同盟,這就使德國得以繼續保持對俄奧關系的牽制及在兩者之間的調停地位。

1885年9月,土屬東魯米利亞省發生革命,並宣布與保加利亞公國合並。素來以保加利亞保護者自居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不能容忍經由不聽命於他的亞歷山大大公之手實現兩地的統一,從而鞏固大公在保加利亞國內的地位。俄國試圖通過大國協調迫使保加利亞取消合並,但保加利亞統一的既成事實,已不可逆轉。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面臨空前失敗,巴爾干醞釀著新的危機。

1886年1月,狂熱的沙文主義者布朗熱就任法國陸軍部長,在法國掀起了一場要求向德國復仇的狂潮,德法關系驟然緊張。

兩場危機同時發生,俾斯麥同盟面臨嚴峻考驗。與此同時,被俾斯麥視為德國外交根基的三皇同盟即將期滿,而且續約無望。國際局勢有完全失控的可能,俾斯麥做夢都害怕的東西夾擊之勢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德國如果在俄奧巴爾干競爭中採取支持奧匈的政策,就要承受俄德關系破裂,並因此向法國提供潛在盟友的後果。而在當時環境下又完全排除了放棄奧匈的可能性。

保存奧匈帝國的獨立與大國地位,是俾斯麥歐洲秩序的重要環節。奧匈一旦在外部壓力下解體,不僅會危及歐洲均勢,使德國外交失去迴旋餘地,也將打破德意志帝國內部微妙的政治平衡。21885-1887年的保加利亞危機,重新打開了東方問題,造成了俄奧對抗的前景。俄土戰爭俄軍浴血奮戰,二十萬將士喪命疆場,收獲的卻是難以下咽的苦果。1886年9月,亞力山大大公在俄國壓力下被迫遜位。11月,沙皇特使考爾巴斯未能迫使保加利亞攝政當局推舉出俄國中意的大公候選人,鎩羽而歸,俄保斷交,俄國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喪失殆盡,沙皇的「尊嚴」被踐踏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巴爾干形成了俄軍即將入侵,並引發大國沖突的危殆局面。

俄國一旦進軍保加利亞,勢必控制羅馬尼亞。屆時匈牙利將處於俄屬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三麵包圍之中。奧匈的多瑙河生命線也有被切斷的可能。保持在巴爾乾的勢力和影響,既是奧匈大國地位的象徵,也是帝國生存之所系。11月13日,奧匈外相卡爾諾基在匈牙利議會發表演說:俄國無權佔領保加利亞並單獨決定其命運,否則兵戎相見。俄國輿論大嘩,普遍認為俄奧協調已失去意義,俄軍方和泛斯拉夫派考慮對奧匈實施軍事打擊。

俾斯麥同盟最直接的目的是約束俄奧,防止兩國沖突。他此時的基本策略是對兩國實施雙向抑制,敦促兩國在三皇同盟框架內解決分歧。針對奧匈在英國慫恿下可能採取的強硬政策,他一再發出警告,保加利亞是俄國的勢力范圍,德奧同盟只具有防禦性質,要幫忙找英國去。3對於俄國,他再三表示,德國願意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但奧匈的大國地位不容犧牲,出路在於俄奧就劃分巴爾干勢力范圍達成妥協。4俾斯麥扮演「誠實的掮客」,雖然暫時迴避了在俄奧間作出選擇的問題,卻暗含著同時疏遠兩國的危險。奧匈不由要問:「德奧同盟究竟還有什麼價值?」「德國有兩個盟
友,奧匈只有半個。」5如果說德奧同盟在1879年的締結加劇了俄國的孤立感,迫使它回到與德奧結盟的軌道上來的話,那麼在此時,它只能加深俄國的敵意。1886年11月,沙皇在接見新任法國駐俄大使拉布萊時表示:俄國希望法國強大,兩國需要並肩攜手,共度難關。6這番表示,一方面是考爾巴斯使命失敗,沙皇挫折感加深的結果,也是對卡爾諾基國會演說的回應。要想按俄國的意願解決保加利亞問題,就得排除奧國的阻撓。奧匈的實力並不構成威脅,關鍵是德奧同盟。如果俄國要發動對奧匈的戰爭,或使俄國的戰爭威脅產生效果,必須預先阻止德國的介入。唯一的希望在法國。有跡象表明,俄國軍方和泛斯拉夫派,通過著名報人、保守的民族主義者卡托科夫從10月末起已對沙皇的決策傾向施加了重大影響。為了牽制德國,沙皇有可能急劇改變其歐洲政策,法俄結盟的前景已隱約可現。

俾斯麥同盟體系面臨崩潰的危險。布郎熱運動為俾斯麥擺脫困境提供了良機。

(二)
第三共和國成立後,法國政局一直動盪不寧。80年代上半期,費理內閣當政期間,法德關系還有過一段「殖民協約」的好時光。但是阿爾薩斯、洛林問題始終是兩國關系中難以彌合的創口。1885年費理「殖民內閣」倒台,標志著法國復仇主義勢力的抬頭。以著名詩人戴魯萊德為首的民族主義團體愛國者聯盟到1886年7月成員已逾十萬,成為法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布郎熱進入夏爾.費雷西內閣任陸軍部長後,一時成為法國復興、收復失地、對德復仇的象徵。1886年秋季起法德關系趨於惡化。

俾斯麥並不懼怕法國的實力,哪怕是一個復仇主義的法國。它的目光始終注視著東方。問題的復雜性在於兩場危機幾乎同時發生。一旦德國捲入奧俄巴爾干沖突,很難指望法國會袖手旁觀。那時德國就必須正視兩線作戰的冷酷現實了。

1886年夏,戴魯萊德訪問俄國,鼓吹法俄結盟。6月,卡托科夫在《莫斯科新聞》上撰文,批評外相吉爾斯的歐洲政策,呼籲從根本上改變俄國的外交路線。他指出俄國將抽象的君主團結原則置於自身的國家利益之上,是犯了歷史性錯誤。俄國必須擺脫束縛,在外交上恢復行動自由。7時稱『卡托科夫的攻擊『。

在當時的情況下,法俄政體懸殊,戰略利益和戰略重點存在嚴重分歧,兩國並沒有立即結盟的可能。法國不會以犧牲自身在近東地區的長遠利益,來支持俄國當下的巴爾干政策。俄國更不可能幫助法國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冒破壞現狀並與德國交惡的風險。但是如果壓力和受挫感過強,法俄為了擺脫困境,就有可能形成利益的契合點。誰也不能保證兩國最終不會走到一起。1887年1月,俄國特使舒瓦洛夫為彌合分歧,修補俄德關系訪德後,來自俄國方面的沉默進一步證實了俾斯麥對俄國可能改變政策的猜疑。俾斯麥調整策略,決心利用德國現有的外交資源和法國的事態發展,為重新組織德國的外交陣容尋求契機。

保加利亞危機發生後,英德間展開了激烈的外交角逐。兩國都不願率先出面干預而結怨俄國,同時又都需要避免在未來歐洲的外交競技場上陷於孤立。若能造成對方與俄國的相互
制衡之勢,本國外交將獲得空前的主動權。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對俾斯麥的意圖深感疑慮,擔心英俄一旦為巴爾干問題發生對抗、沖突,而深陷於巴爾幹事務,俾斯麥將趁機擊破法國。英國的策略是催促奧匈充當巴爾乾的反俄先鋒,以使對奧匈承擔同盟義務的德國無路可遁。俾斯麥則大肆渲染德法邊境的緊張局勢,製造戰爭迫在眉睫的輿論,恫嚇法國政府,擴軍備戰不要過分,與德國為敵不會有好結果。同時藉此向英奧和俄國表明德國必須全力應付法德危機,無暇東顧,巴爾干危機只能靠那些在該地區有切身利益的國家自己去解決。8,1882年締結的德奧意三國同盟,1887年5月即將期滿,締約方對同盟的興趣都不大。但隨著法德危機和保加利亞危機同時發生,義大利在俾斯麥心目中的重要性明顯上升。俾斯麥利用1887年2月同盟續約的機會,以支持義大利北非擴張政策為代價,加強了三國同盟內部的團結,阻止了敵對國家對義大利的拉攏,同時為奧匈對付俄國爭取到了安全穩固的後方。更意味深長的是,這就為以義大利為橋梁,建立同義大利在殖民地問題上有共同利益,並保持密切合作的英國與三國同盟國家的聯系創造了條件。當時,英法間由於1882年英國單方面佔領埃及後形成的埃及問題,存在尖銳矛盾。布郎熱運動的沙文主義鼓噪也同樣針對英國。英國若能在埃及問題上爭取到三國同盟國家的支持,將大大加強其與法國談判時的地位。如果能促使英國在巴爾干採取一項堅定的維護現狀的政策,並在近東地區調動起足以遏製法俄的力量,奧匈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德國也就能夠避免直接捲入近東事務而與俄國發生沖撞。為了向英國施壓,俾斯麥表示:德國在大陸上看住法國,英意就獲得了行動自由,英意在北非聯合遏製法國,並與奧匈合作在近東共同對付俄國,歐洲的均勢及和平就可能保住。但是如果英國不參加歐洲政治,勢必陷於孤立,而德國也就沒有理由要去反對法國在北非和俄國在近東的擴張原望。9在俾斯麥的策動下,1887年2月,英意互換照會,3月奧匈也以照會形式加入,三國訂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協定》,承諾共同維護地中海現狀。地中海聯合結成後,法國政府進一步認識到與俄國結盟政策的非現實性和危險性。法國的結盟願望越迫切,俄國的要價也就越高,一旦不能滿足俄國的要求,反而會招致無謂的怨恨。更有甚者,還會誘發德國發動「預防性」戰爭。10如果法國支持俄國的保加利亞政策,就需要承受與所有歐洲國家對抗的後果。11法國政府必須主動緩和法德關系,以免跌入俾斯麥設下的外交陷阱。5月,法國政府解除了布郎熱的職務,法德危機趨於緩解。

(三)
德國地處中歐,一面臨海,三面被圍。積極有效的東方政策是德國外交的基石。如果德俄長期對立,德國外交就是一盤死棋。反之,德國就可以在東西方之間操縱自如,進退有餘。在俾斯麥眼裡,孤立法國與聯合俄國,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保加利亞危機發生後, 俾斯麥一方面鼓動俄國在巴爾干推行前進政策,一方面以此來動員抵制俄國擴張的地中海聯合。同時向深感孤立的俄國證明德國友誼的可貴。12
俄國外相吉爾斯認為,無論是保障俄國黑海地區的安全還是解決保加利亞問題,俄國都需要保留俄德奧三皇同盟,至少要維持與德國的友好合作。在目前,法俄結盟對俄國不利,法國也不可能同俄國結盟。俄國如果失去了德國,將意味著徹底孤立。13至於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態度,正如德國駐聖彼得堡大使施魏尼茨當時指出的那樣:「沙皇從外交政策的需要考慮,必須保持與德國的聯合,從順應民意和國內穩定考慮,他又必須在公開場合表現出對德國的憎惡。」14卡托科夫3月發表的社論深深刺痛了沙皇,置沙皇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文章披露了三皇同盟這個秘密,並予以猛烈抨擊。這就迫使沙皇要麼放棄與德國的聯合,要麼公開表態支持三皇同盟,而這正是沙皇要竭力避免的結局。沙皇在震怒之餘對卡托科夫提出懲戒。卡托科夫影響的縮減,反襯出吉爾斯地位的鞏固。鑒於沙皇斷然拒絕續訂與奧匈的條約,5月,俄德在柏林重開談判,准備以俄德雙邊協定取代原先的三皇同盟。在討論中立條款時,俾斯麥試圖通過全面支持俄國的近東政策誘使俄國同意,在俄奧沖突的情況下,德國有條件的中立。為此俾斯麥向俄國談判代表宣讀了1879年德奧同盟條約文本,以期表明德國無意承擔與德奧同盟條約內容相悖的義務。1887年6月18日,俄德在對中立條款涉及法奧遭締約方進攻時情形均作了保留的條件下,簽訂新約,即《再保險條約》。在俾斯麥看來,條約雖然未能確保在俄德沖突的情況下俄國無條件的中立,鑒於法德兩國對於1871年以來現狀的不同態度,法國需要的同盟,必須是進攻性的,《再保險條約》至少排除了這種可能。而法國若不能在事先爭取到俄國的支持,也就不可能獨自挑戰德國。現狀、和平、德國的安全都有了保障。

通過《再保險條約》與先前的《德奧同盟條約》兩相呼應,俾斯麥又重新確立了對德奧的雙向抑制。俾斯麥藉此向俄奧表明,德國將始終與被進攻方站在一起,共同對抗侵略。誰破壞歐洲和平,誰就是德國的敵人。但是,俾斯麥還必須正視另一個危險,俄國如果挑動奧匈率先發動進攻,德國將怎樣應付?15圍繞《再保險條約》簽訂問題俄國內部的爭斗,沙皇立場的動搖,條約簽訂後俄國在保加利亞問題上對德國無休止的索求,使得俾斯麥對條約的價值大打折扣。他對沙皇和德俄友誼的信心,從此不可挽回地動搖了。16,1887年7月,在違背沙皇意願的情況下科堡的斐迪南被推選為保加利亞大公,俄國訴諸武力的可能增強。俄國報界充斥了對德國的謾罵。8月,戴魯萊德借出席卡托科夫葬禮之機,再次訪問俄國。俾斯麥對時局深感憂慮。俄國既已靠不住,德國必須另謀出路,以防萬一。17,5月,法俄共同迫使蘇丹放棄了英國特使沃爾夫與土耳其達成的,有關英國從埃及撤軍的方案。法俄合作之勢,引起了了英德的共同警覺。索爾茲伯里擔心,如果奧匈因得不到援助而被迫同俄國妥協,就可能回到三皇同盟時期對英國極為不利的孤立被動局面。18俾斯麥趁勢將《德奧同盟條約》文本送交倫敦,並在11月22日致信索爾茲伯里。信中表示:「如果奧匈帝國之獨立受到俄國侵略的威脅,或者英意遭到法國入侵的危險,德國始終有責任採取進入戰線的政策。」19在英國確認了德國對奧匈支援的程度後,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奧、意三國互換照會,達成《第二次地中海協定》,基本上排除了俄國佔領保加利亞,或挾持蘇丹,控制土耳其海峽的可能。俄國如果向奧匈挑釁,將遭到英奧意圍攻。在這一背景之下,俄國開始退卻。1888年1月俄國在德國的支持下要求土耳其政府宣布斐迪南當選為非法,遭到英奧意的聯合抵制。4月土耳其滿足了俄國的要求。俄國挽回了一部分面子,此後保加利亞問題也就不了了之。

(四)
《再保險條約》和《地中海協定》造成了英奧意與法俄在近東和地中海地的相互牽制之勢,同時又阻遏了法俄結合,保證了德國在歐洲大陸的主導地位。然而俾斯麥的體系卻包含著極大復雜性和矛盾性,其促成的對德國有利的均衡局面本質上是脆弱的。20因而他的外交歸根結底仍 只是一種拖延問題的權宜之計。作為現實政治的大師,俾斯麥將外交藝術發揮到了極至。現實政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和鞏固,俾斯麥對現實政治的迷戀,卻最終使統一後的德國自食其果。盡管隨著德國的統一,俾斯麥由現狀的破壞者轉變成了現狀的維護者,但形勢已今非昔比。在民族主義浪潮的沖擊下,他鼓吹的君主團結原則已失去了維系力。對強權赤裸裸的追求已成為各國維護自身安全與利益的基本手段,國際關系增添了新的不穩定因素。21「卡托科夫的攻擊」就是對俾斯麥富有諷刺意味的回敬。在俾斯麥的時代,歐洲大國關系日趨僵化緊張。德國的統一,使中歐失去了歷史上的緩沖作用,它不再能為大國間爭奪霸權的斗爭,提供警戒和補償的空間,以至於徹底改變了歐洲強權結構。22均勢外交所賴以運作的大國關系的鬆散性正在消失,標志便是1879年德奧同盟的締結。事實上,德國已很難做出其他選擇。俾斯麥的同盟,正是對這一變化的本能反映,它反過來也鞏固強化了這一趨勢。大國關系緊張,是俾斯麥同盟成立的緣由,也是它得以維持的必要條件。俾斯麥的外交風格,集中體現了自負與焦慮結合的心態。為了阻止敵對力量的聯合,確立德國在歐洲大陸不可動搖的領導地位,保持大國關系適度的緊張是必要的。盟國間如果關系緊張,他就鼓勵合作,一旦它們和睦相處,他就撤回支持,並製造摩擦。然而,俾斯麥的策略也許會為德國爭得盟國,卻也往往使德國失去了朋友。23當時的德國,從本質上說是屬於現狀的國家,對於正在崛起中的德國,不誠信的惡名,可能比好戰更危險。歐洲國家對德國政策的信心、信任是保持德國外交地位的前提。而俾斯麥的謀略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隨著歐洲局勢逐步緊張,一個充滿敵意、猜疑和不安全感的國際環境已初現端倪。與大國關系開始僵化緊張同步的是德國政策逐漸喪失平衡和彈性。1886年 10月,俾斯麥在給兒子的信中就已暗示:俄奧一旦開戰,不論誰是進攻方,德國都別無選擇,只能站在奧匈一邊投入戰斗。24俾斯麥在台上時,尚可憑借自己高招的外交技巧和崇高威望,抵消其政策的消極後果,在他之後,便後繼無人了。1890年俾斯麥去職,德國新當局放棄《再保險條約》,四年後法俄結盟,俾斯麥的歐洲秩序也隨之崩解。

③ 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時期的背景資料

1905年日俄戰爭的失敗使得民眾對沙皇制度的不滿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的反戰請願,由於軍警擅自開槍鎮壓造成了所謂的「流血星期日」,此事件成為了1905年全俄大革命的導火索。此次革命雖然成功被鎮壓,然而嚴重撼動了沙皇的威權。並且也使得改革迫在眉睫。於是沙皇啟用斯托雷平進行改革,斯托雷平上任後推行土地改革制度並嚴厲鎮壓農民運動,盡管頗具成效,可惜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大陸爆發,俄國加入英法對德奧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大戰後期,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二月革命」,沙皇俄國長達長達三百多年的的專制統治被推翻。

(3)為什麼沙皇不出面干涉德國的統一擴展閱讀

政治制度

根據歐洲王族家譜年鑒的記載,俄羅斯在1910年時實施的是普魯士式的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政體。這個政體建立於1905年10月,並且作為過渡期和自成一格的政體。然而在這天以前,俄羅斯皇帝的權利是專制而且無限的。

在十月宣言修法和第一帝國杜馬開始後(1906年4月27日),專制這個字就被謹慎地保存著,但是權力已轉為有限的程度。然而這種政權並沒有辦法成為有意義的憲法,因為還缺少了議會單位。但是無限專制卻給了自我限制專制體系一個空間,無論將會永久專制,或是只按獨裁者的意見統治及行事,都只會增加各黨間的沖突而已。那麼,當前看來,俄羅斯的政府系統最好定義為專制皇帝下的君主權力有限體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俄羅斯帝國

④ 一戰中為什麼沙俄打不過德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由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進發時所發動的一場戰爭,本質上是一場各資本主義國家試圖瓜分世界所進行的一場私利戰爭,其中作戰陣營分為兩大派,一派是同盟國陣營,這其中有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三巨頭,另一大陣營就是協約國陣營,其中有英國和法國以及沙俄三國為首的陣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有著另一種稱號,那就是屬於一場表親戚之間的戰爭,這是因為在一戰爆發前歐洲王室之間有相互通婚的傳統,其中英國喬治五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以及德國威廉二世之間都是表兄弟的關系,因此也得來了這樣的一場稱號。但是最終這些表兄弟卻最終打到了一起,最典型的就是德國與沙俄和英國反目成仇。

落後的軍工生產脫了沙俄後腿

沙俄的軍隊人數雖然很多,但是戰爭並不僅僅靠軍隊人數,更多的還有武器裝備的質量,而沙俄在當時戰場上最有威力的大炮卻一直處於劣勢,因為沙俄落後的軍工生產能力導致其嚴重缺乏這種戰力強盛的武器,再加上沙俄的炮彈供應也跟不上趟,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1914年戰爭第一年時沙俄僅有重炮40門,而在東線戰場與沙俄交戰的德國與奧匈帝國擁有996門重炮,軍隊裝備的質量上德國對沙俄是處於碾壓態勢,自然造成沙俄打不過德國。

⑤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是怎麼從分裂崛起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一次世界大戰由德國引起主要是因為德國是新興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為了謀求自己在世界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挑戰以英國,法國為首的老牌資本主義殖民霸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由德國引起的主要原因是德國當時面臨經濟危機,社會混亂,給法西斯主義奪取政權製造了機會,從而引發世界大戰。
兩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協調。
德國和小日本能成為同盟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法西斯國家主要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德國為了尋求盟友所以只能和日本聯合起來。
義大利反水是因為義大利軍事實在是太爛了,面對英美聯軍根本就力不從心,導致接連敗退,義大利統治者墨索里尼因為軍事上的失敗而被監禁起來,隨後被德國救走,在義大利北部成立傀儡政府,南部則向英美投降,逐漸的義大利就反水了。
美國插一腿的原因是當時歐亞幾乎要被法西斯佔領了,如果再不插手那麼美國將來會陷入孤立狀態,所以早參戰能使美國避免這一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是英法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國力雄厚,比德國強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失敗的原因是德國發動的戰爭是侵略性的,不得人心,註定失敗
1.對於世界霸權的爭奪
2.德國政府和主戰人士的大力煽動
3世界資本主義間的矛盾矛盾:(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問題上的矛盾,是20世紀初期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矛盾,這是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紀70年代以來英德關系的演變過程表明,英德沖突對於一戰爆發所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軍競爭和協約國的形成與發展是英德矛盾的兩個主要表現形式,二者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終於成為導致一戰爆發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從實際情況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說」並不全面。英國把德國作為主要對手,而德國沒有從國策方面把英國作為主要敵人,只是在具體政策和海軍競賽上把英國作為主要對手,因此,兩國之間的矛盾構不成主要矛盾。德國最大的敵人是法國,無論從歐陸的霸權地位或德國的發展來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說」是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一戰前英德之間在殖民地問題上並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也不存在嚴重的沖突,俄德矛盾遠比英德矛盾尖銳、突出。如果說一戰是由於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引起的,那麼顯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⑥ 誰能告訴我一戰前德國統一的過程

過程「第一次王朝戰爭:對丹麥的戰爭
發生於1864年。當時,丹麥王國在其本土之外還佔領著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個公國。其中,荷爾斯泰因的居民主要是日爾曼人,所以加入德意志邦聯;而石勒蘇益格公國的居民除了日爾曼人外,還有大量的丹麥人,因此沒有參加德意志邦聯。丹麥國王一直企圖把這二個公國並入本國版圖。1863年頒布的丹麥新憲法規定把兩國歸入丹麥領土。此舉纖鬧在德國引起強烈反對,俾斯麥乘機挑起對丹麥的戰爭。1864年2月開戰,丹麥很快戰敗。根據當毀陵罩年10月簽定的維也納和約,普魯士佔有石勒蘇益格,奧地利則得到了荷爾斯泰因。
第二次王朝戰爭:普奧戰爭

對丹麥的戰爭結束後,他便積極籌劃對奧戰爭,因為德意志統一的最大障礙是奧地利。他首先在外交上拉攏俄、法、意,使他們在對奧戰爭時不予干預。1866年6月17日普魯士出兵荷爾斯泰因,發達對奧戰爭。7月3日,雙方主力在薩多瓦村(捷克境內)展開決戰,普軍大勝。此後,奧軍無力再戰,只得請法國調停。8月23日,雙方在布拉格締約,奧地利退出德意志聯邦;普魯士不僅吞並了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而且還佔領了其他一些土地,使普魯士佔有全德領土的2/5和人口的2/3。
第三次王朝戰爭:普法戰爭

普奧戰爭結束後,成立了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這個聯邦已經具有統一國家的性質,它有統一的議會,普魯士控制著其軍政和外交大權。德國統一已經走了一大半路程,剩下的還有美茵河以南、鄰接法國的4個小邦國(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和黑森—達姆斯塔得)。這4個邦國力圖保持獨立,因而靠攏法國,抵制普魯士。而法國擔心德國因統一而變得強大,所以竭力阻擾普魯士統一的步伐。早在調停普奧戰爭時,法國就提出,普魯士的勢力不能超越美茵河以南。1870年,普法兩國為西班牙王位繼承問題發生爭執。7月13日,法駐普大使要求普王保證永遠不同意霍亨索倫族人繼承西班牙王位。普王婉辭拒絕,並將事情經過電告俾斯麥,俾斯麥乘機竄改電文,以此激怒汪拆法國。電文公布後,法國於7月19日向普宣戰。戰爭爆發後,普軍優勢明顯,並迅速攻入法國境內,9月1日,雙方在色當展開決戰。普軍的數百門大炮輪輻轟炸,幾小時內法軍傷亡達2.5萬名。下午3點,法軍升起白旗投降,拿破崙三世當了俘虜。
普法戰爭後,巴伐利亞等4邦國加入德意志聯邦,德國統一全部完成。
長期分裂的德意志地區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國家,有利於這個地區的穩定,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歐洲一個緊張源,有助於德國民族的統一和國內統一市場的建立,促進了德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其次是改變了歐洲的格局,在統一過程中,原來在德意志地區佔有首席地位的奧地利被排擠出德意志范圍,國力大大削弱開始走下坡路,法國戰敗,被迫割地賠款,實力被削弱,在歐洲大陸的地位下降,目標由原先與英國爭奪歐洲霸權變為與德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同時與德國結成世仇,直到二戰結束才化開。而相應地德國的地位大大上升。第三則是導致了新的矛盾即英德矛盾的爆發。在反對拿破崙的戰爭中英國和普魯士成為了戰略同盟,而統一後的德國為了進一步發展竭力對外擴張,爭奪殖民地,這不可避免的與當時擁有最多殖民地的英國發生矛盾,德國開始向英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發起挑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⑦ 19世紀70年代德國外交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

1875—1878年近東危機,是繼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東方問題的又一次高潮。歐洲列強都不同程度的捲入這場危機,而德國在整個危機過程中扮演著「誠實的掮客」,貌似中立,實際上卻偏向英奧,這對當時的國際關系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歐洲列強的態度 巴爾乾的嚴重局勢引起了歐洲列強的不安,特別是英俄奧三個捲入最深的國家。奧國擔心邊境上出現一個由俄國支持的大斯拉夫國家,從而阻塞奧自失去中歐地位以來唯一剩下的向東擴張的道路。維護土耳其對巴爾干屬地的統治有利於遏制那裡斯拉夫勢力的發展和擴大奧國在該地區的政治影響。再則,奧匈帝國害怕給國內斯拉夫臣民開創先例而造成國內分裂。而且,奧國在奧斯曼帝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利益也不適宜這樣做。因此,奧國反對斯拉夫人的民族運動。德奧沖突由此不可避免。作為歐洲大陸強國,俄國的近東政策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避免外交孤立; 控制君士坦丁堡和確立有利的海峽體制;確保俄國在保加利亞的絕對優勢。因此,巴爾干問題是俄國外交的中心,俄國力圖藉助插手斯拉夫民族起義,從而控制多瑙河各國,向巴爾干擴張,加強它對土耳其的影響。此外,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是俄國南部全部海上貿易的唯一通道,而反俄同盟的可能組織者英國也覬覦海峽霸權,因為這是英國從歐洲通往印度的生命線所在。在英俄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俄國更需要德國的支持。從近東危機一開始出現,迪斯累利便把它視為拆散三皇同盟的良機,因為在迪斯累利的心目中,三皇同盟就是一把無形的劍,刺痛了英國人的咽喉和心臟, 除去這把利劍對英國人的威脅成了他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和內容。他利用俄奧在巴爾乾的沖突激化三皇同盟之間所固有的矛盾,採取了拉攏德國、引誘奧國、孤立俄國的外交策略。 二、德國在近東危機中的外交對策德國在東方問題上沒有直接的利益,俾斯麥「公開宣稱他對東方問題的絕對冷漠」,聲稱「不值得一個手榴彈兵為此犧牲」[1]p.29,但是近東大國關系的變化必然影響歐洲的外交結構。因此近東危機對德國是禍福相依:一方面,列強在巴爾乾的爭奪把歐洲各國的視線從阿爾薩斯、洛林轉移到東方,也為德國利用東方問題分化列強提供了機會,有助於減少他們聯合反德的可能;另一方面,俄英奧三國隨時可能要求德國對各自政策的支持,德國任何的不慎舉動都可能招致其中一方與法國結盟。因此俾斯麥致力於保持中立,使德國避免捲入大國在近東的對立,並盡量使其他強國之間存在某種對立的形勢。他希望出現一個「政治上的整體局面,在這種局勢下,所有強國除法國外全部需要我們;利用他們彼此間的關系就可盡最大的可能去阻止它們結成聯盟來反對我們。」[2]p.284具體來說表現在:1、在避免俄奧沖突的前提下偏向奧地利俾斯麥多次談到「我們能夠容忍英俄關系的破裂,卻不能容忍俄奧關系的破裂。」[3]p.33這句話顯示了俄奧關系在俾斯麥外交優先順序中的地位。然而奧地利和俄國在近東都有重要的利益,這些利益幾乎不可避免的遲早要發生沖突。德國本質上不能夠在奧俄之間作出抉擇,否則不是有俄法攜手聯合使德國面臨兩線受敵的威脅,就是奧法可能結成復仇同盟,消弱德國的歐洲霸權。俾斯麥需要控制的奧俄關系的「度」是使它的兩個盟國能達成某種安排而在巴爾干形成並立之勢,同時又都需要德國的友誼。因此,俾斯麥支持以「俄奧和解」代替「俄奧沖突」,「消除俄奧之間任何可能的摩擦」[5]p.119,支持二者在近東問題上達成協定。比如安德拉西照會、柏林備忘錄、賴希施塔特協定等。德國在柏林問題上也幫俄國做了干預,比如,德國反對奧國要求進一步消減俄國在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的佔領人數和期限;在索菲亞行政區和巴統問題上予以俄國支持等。但是此時,由於公眾輿論的壓力和均勢的考慮,德國的對外政策重點已發生變化,德俄關系變得不可靠,德奧日益接近,德國在中立的幌子下做出了種種有利於奧國的表示。這些有利於奧國的表現是:第一, 1876年9月,為了保證得到德國的支持,沙皇在他的休養地口頭探問德國的全權軍事代表韋爾德將軍:「一旦俄奧戰爭爆發,德國是否會採取像1870年時俄國所採取的那樣的行動。」[7] p.355對於這個「會迫使德國不得不選定俄國而反對奧匈」的「博士問題」俾斯麥巧妙地作了如下答復:德國即不允許俄國的武器因歐洲聯合而失靈,也不能容忍奧匈作為歐洲均勢因素受到消弱或消失,實質上就是德國不允許俄國擊潰奧匈。由此可以看出德國對於俄國的支持是有限度的,是以不損害奧國根本利益為前提的。德國的態度迫使俄國與奧匈妥協,於1877年簽訂《布達佩斯協定》。第二, 俄土戰爭後(1878年3月)簽訂的《聖斯蒂法諾和約》中建立大保加利亞的條款直接威脅到英奧在巴爾干利益。此時俾斯麥又以「誠實的掮客」自居,表示不介入東方問題。在英奧聯合的形勢下,德國的中立態度顯然不利於俄國。俄國於是被迫接受國際會議的仲裁。《聖斯蒂法諾和約》之後,奧國向德國進一步靠攏,俄國對德國增加了不滿。第三,1878年6—7月的柏林會議上,身為東道主的俾斯麥居中調停,聲稱自己只是個「誠實的掮客」,極力維護俄奧雙方的利益,在俄奧爭執中盡量保持中立。但事實上,俾斯麥的所有政策都是以不損害奧國的根本利益和與英國導致決裂為基本前提的,在大部分事情上支持英奧立場,這使俄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被迫交出了所有勝利果實,比如放棄大保加利亞計劃。俄國將這一切歸咎於德國的支持不力,將柏林會議看作是「一次歐洲在俾斯麥領導下的反俄大聯合」。[4] p.2032 主張與英國結盟德國主張與英合作,推動英國支持奧地利。德國主張英德合作原因是:第一,俄奧在巴爾乾的沖突可能導致俄國與法國結盟,使德國在歐洲腹背受敵。與英結盟可以威嚇俄國,使其認識到德國友誼的重要性,不致很快與法國結盟對抗德國,另一方面又可減少對奧地利的外交依賴,提高自身的大國地位。同時還可以牽制奧俄關系不發生急劇變化。第二,俾斯麥看到,由於在殖民地問題尤其是埃及問題上的沖突導致英法關系惡化,如果他把俄英拉到一起,法國就必將同俄疏遠;如果俄國不願離開法國,英國就會被迫同奧匈站在一起。無論怎樣都可以減輕德國壓力。因此,1876年1月,俾斯麥在會見英國大使奧多·拉塞爾時建議英德在近東合作,指出德國「可以通過對維也納和聖彼得堡施加有益影響來支持英國在那裡的利益」 [4] p.40。而迪斯累利也知道,英國是一個海軍強國,與俄國作戰卻需要強大的陸軍作後盾。因此他決定乘機拉攏德國,利用德國強大的陸軍,更重要的是可以就此破壞三國同盟。1876年10月,迪士累利試圖與德國建立一個「維持現狀的同盟」,而老謀深算的俾斯麥則提出交換條件,英德結成同盟反對法國。1877年1月,法德邊界局勢緊張,俾斯麥又尋求對德國行動的「中立」。 2月,俾斯麥進一步提出和英國結成反法秘密同盟的建議,但遭到英國拒絕,因為英國認為所謂的法國侵略和反德聯盟並不存在。俾斯麥的危言聳聽,目的在利用君士坦丁堡會議破裂後的混亂形勢製造英俄不和,引誘俄國進行對土戰爭,給德國徹底擊垮法國以行動自由。[4] p.91英國人不希望德國因再次打敗法國而更加強大,拒絕了俾斯麥的建議。雙方的同盟試探不歡而散。此外,俾斯麥還試圖推動英奧在巴爾乾的協調來增強他們與俄國的對抗地位。在英奧諒解談判中安德拉西堅持既合作又保持獨立的策略,並對德國透露了談判的內容,俾斯麥表示「奧國可以信賴德國的支持」[4] p.110。經過3個月的談判,雙方以互換聲明的方式達成了有限諒解。直到柏林會議前一周英奧才簽訂一份內容有限的「君子協定」, 雙方相約在解決東方未來體制上採取共同路線。但在有《萊希斯塔特協議》和《布達佩斯專約》存在的條件下, 它只能是英奧互贈的一張空頭支票。1878年4月3日,英奧談判重新開始,俾斯麥應安德拉西之請對倫敦施加支持奧國利益的影響,英奧兩國很快達成默契,於1978年6月締結新的英奧協定, 把俄國佔領保加利亞的期限為6個月。這項協定成為《柏林條約》的藍本。總之,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有意與英合作,但由於不符合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英國無意與德國結盟。對英國來說,合作是一回事,結盟又是一回事。結盟只會束縛住自己的手腳。而英奧協定的簽訂也只不過是英國瓦解三皇聯盟的一步棋而已。 三、德國近東政策的評價 在近東危機期間,俾斯麥以「誠實的掮客」自居,其貌似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場,實質上是聯合英奧抑制俄國,這給俄德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柏林會議後,德俄關系惡化,「俄國的仇恨不是轉移到它的勁敵英國身上,而是轉移到原先當做朋友和盟國的一個德意志大國身上了。」[8]p.161正是由於柏林這個「誠實掮客」的欺騙與背叛,才使俄國在進行了一場勝利的對土戰爭後功敗垂成而被英奧贏得「體面的和平」[9] p.51。之後,兩國展開了兩宰相之戰和輿論戰。在德奧關系方面,近東危機使德國認識到「它必須在俄國和奧地利之間擇其一,而不是與兩者都結盟」[1] p.30,而與奧地利結盟對德國更有利,因此,德國加緊同奧匈的外交接觸,試圖以德奧的緊密關系來彌補三皇同盟分裂,開始構建俾斯麥的大陸聯盟體系。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如果說吞並阿爾薩斯一一洛林使法國投入了俄國的懷抱,那麼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和柏林和約則使奧地利投入俾斯麥的懷抱。」[10]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的力量不斷上升。近東危機給德國一個表現機會,使其它大國都認識到一個崛起的德國已經屹立於歐洲中部。柏林會議所確立的英奧俄三大國在近東長期相持的態勢給德國主宰歐陸事務創造了有利條件,無一大國能夠單獨問津柏林所佔據的歐洲政治中心地位,以德國為中心的新勢力均衡已經存在,德國作為歐洲強國的形象和責任被正式確立。 參考文獻[1] 【英】Charles Seymour, PH.D. 「Diplomatic background of the war (1870-1914)」,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1916[2] 【聯邦德國】卡爾·艾利希·博恩:《德意志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3] 【英】Paul M. Kennedy, The Rise of the Anglo-German Antagonism 1860-1914」,George Allen&Unwin,London.1980. [4] 朱瀛泉:《近東危機與柏林會議》,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5] Richard Shannon:「The Crisis of Imperialism 1865-1915」,Collins Publishing Group .London.1974.[6] 轉引自 蕭漢森、黃正柏:《德國的分裂、統一與國際關系》,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7] 【蘇】赫沃斯托夫:《外交史》, 第2卷, 上冊,三聯書店,1979年版[8] 【美】巴巴拉·傑拉維奇:《俄國外交政策的一世紀(1814—1914)》,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9] 王繩祖:《國際關系史》,第三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10] 轉引自 江捷,唐志明:《略論19世紀70年代英國的近東政策及其影響》,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沙皇不出面干涉德國的統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