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德式軍裝 很漂亮。為什麼德國各種高層的軍裝都不一樣的,白色的 黃色的 黑色的 綠色的
二戰德軍的軍服幾乎是世界上最繁復的,
不完全統計,有150多種
你的圖片是希特勒會間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畫面,畫面里淺灰色制服的義大利人
希特勒穿的是沖鋒隊的褐色軍服,左邊是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左一是海黨衛隊(非武裝文職人員)制服。其他的是國防軍陸軍制服
⑵ 德國現役頭盔聯邦德國目前裝備的是什麼頭盔
德軍鋼盔共有4個型號,分別為M35,M40,M42和傘兵盔 二戰的德軍鋼盔是在一戰的M16,M17,M18三種鋼盔上發展而來 在1935年,德國的M35定型 M35採用了新的LINER(內盔)來減少佩戴時頭部的疲 勞 大批的M35的出口訂單,在1936年以前生產的M35進行都出口到了中國個西班牙 M35可以通過觀察鋼盔的外沿來判斷是否為M35。另外,M35的形狀和M40,M42比較,更接近卵形。這個差別很細微 ,如果不是把M35和M40,M42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很難會發現 M35里外都有噴漆,盔的兩側有陸軍,空軍或黨衛軍的標志(有些M35隻有一側有標志)。很多M35是綠色的(粗燥的外表面),而且多數的M35上的漆,看起來會比M40和M42上的顯的暗 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裝通風孔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盔的兩側打了兩個通風孔 M40的油漆有兩種,一種是外表和內盔都是無光的平滑漆(細微顆粒)。另外一種是內盔是平滑漆,而外盔表面是粗 糙的大顆粒漆。除了黨衛軍的M40以外,所有的M40隻有在外盔的一側有標記。另外一側沒有 M42是整個二戰中最常見的鋼盔,這是因為M42較長的生產時間(1942-1945),而且在1945年5月德國投降後,M42還被繼續使用 M42和M40幾乎一模一樣,唯一的不同就是外盔的邊緣--M42的外盔沒有滾邊 多數的M42的外盔都沒有標記,少量在1943年以前生產的,在頭盔的一面有陸軍,空軍,或SS的標記。另外 一側沒有標記
⑶ 二戰德國迷彩頭盔罩什麼時候出現的何時大規模使用的
二戰時期,德軍頭盔的「迷彩盔布」最早應該是從M35頭盔(配套)開始的。
M35頭盔是從1935年開始生產的,而與之配套的鋼盔盔布,起初是專用於武裝黨衛隊。直到二戰的中、後期,國防軍才少量發放給了前線部隊。
德國武裝黨衛隊的偽裝盔布種類繁多,其是將盔布整體罩在鋼盔上,再用三個側面的鐵夾固定。在他們使用的迷彩圖案中,最常用的有棕櫚柃迷彩、橡樹葉迷彩、梧桐葉迷彩和模糊形薄荷迷彩等。相比較來說,國防軍的迷彩盔布樣式則比較單一,多是用五塊迷彩布料縫制而成的,稱為「碎片」迷彩和「沼澤」迷彩,它是將邊緣帶松緊帶的盔布整體套在鋼盔上使用的。
至於其它類型的頭盔,配之以盔罩的時間則前後不一。有的甚至是德軍部隊就地取材,製作而成,因此也就談不上「標准」了。例如下圖,就是在斯大林格勒前線作戰的德軍士兵就地取材,製作的頭盔布罩:
⑷ 二戰時候的德軍,在雪地的陣地上的德軍,頭盔怎麼有白色的,還有頭盔是迷彩的,拿自動步槍,是什麼部隊
武裝黨衛隊(德語: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簡稱德語:Waffen-SS)是納粹德國黨衛隊領導下的一支准軍事部隊,由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德語:SS-Verfügungtruppe)發展而來,於1939年及1940年冬天開始使用「武裝黨衛隊」這一名稱。戰爭中武裝黨衛隊在各級武裝力量中被定位為「黨衛隊全國領袖」海因里希·希姆萊的精銳部隊,因此它在二戰初期是德軍裝備最先進的部隊。
武裝黨衛隊參與了納粹黨的許多戰爭罪行,尤其在大屠殺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它違反了多項當時的戰爭法,其中包括處決戰俘、平民或兒童,謀殺不同種族的人,以及支援別動隊進行種族滅絕。
⑸ 二戰期間德軍頭盔是什麼顏色的
這個德軍M35軍盔早期是純黑色的,後來陸軍和黨衛軍普遍使用田野灰的塗裝,空軍則使用藍灰色的塗裝,脊此海軍則使用比田野灰更暗色的軍含搏艦灰塗裝,後來德軍作戰部隊會根據作戰地域和季節噴塗各種偽裝談野祥色,像非洲軍團的棕褐色,佔法部隊的綠色加棕褐色,東線部隊在冬季的雪白色。
⑹ 二戰各國鋼盔型號,最好能帶圖
1、M35頭盔(德國)
顏色為黑色,盔檐很明顯,盔型弧線比較淺。形狀與星球大戰中的黑武士的頭盔類似。德國的陸軍部隊在二戰期間普遍性的裝備此頭盔。中國的抗戰初期,國民黨軍主力曾經大量裝備此頭盔。
(6)德國納粹頭盔一般都是什麼顏色擴展閱讀
由於軍事的發展和和平時期現代工作、生活的的日益多樣化,人們對生命安全的日益重視,頭盔的使用方面也越來越廣泛,大致可分為軍事、工作、運動三類。
一、步兵頭盔:
亦稱鋼盔,主要用於防禦彈頭和彈片對頭部的傷害。盔殼多採用特種鋼製作,為提高防彈性能,有的還增加一層防彈尼龍或玻璃鋼襯里。懸掛系統通常用皮革、塑料或纖維織品製成,固定在盔殼內。頭盔重量一般為1~1.5千克。
二、飛行員頭盔:
飛行員和機組人員等佩戴的飛行員頭盔,盔殼多用玻璃鋼或塑料等輕質材料製成,主要用於防止頭部震傷或磕傷,並能防噪音。這種頭盔能包住耳朵和兩腮,裝有耳機和送話器等,有的還裝有可上下移動的面罩,以保護眼睛和面部。
三、空降兵頭盔:
用於防止開傘瞬間被操縱帶或傘繩擊傷和著陸時碰傷頭部,著陸後的用途則和步兵頭盔相同。這種頭盔一般也是鋼質的,常採用雙盔帶,佩戴牢固可靠,以免在跳傘過程中被氣流沖脫。
四、坦克員頭盔:
俗稱坦克帽,坦克乘員頭盔內則裝有泡沫塑料或泡沫橡膠等防震襯墊,盔殼有的類似飛行員頭盔,也有用皮革、纖維織品等縫制而成的,這種軟體頭盔,中國俗稱坦克帽。
五、馬術頭盔:
又稱為馬術安全帽,英文Equestrian Helmet。和其他用途的頭盔一樣,是給騎手提供頭部防護的。馬術頭盔很重要的一個安全標準是騎手不幸落地時要破裂開來,從而減輕外力對騎手頭部的沖擊以達到保護騎手的目的。
⑺ 德軍一戰就有這種頭盔了
是有,但是上面的迷彩不太正確……
德軍於影視作品中,在一戰時期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尖頂盔(Pickelhaube)』,正式名稱為普魯士軍盔,但這種裝飾遠勝於實戰用途的頭盔僅僅是皮革加少量金屬(如銅皮、鑄模鉛錫)製作完成的,只是由於其外形華美,甚至影響到了英俄在內的多個國家。
然而由於一戰開始(1914年8月—1918年11月),皮革製作的尖頂盔根本無法防禦傷害的真相被血淋淋的擺在各國軍隊高層之中。當時的法國,配發的就是那個如今法警都還帶著的凱皮帽(Kepi cap)……因此,英國人改用了布洛迪式鋼盔(Brodie helmet),後也曾一度成為加、澳等殖民地國家軍/警的標准。而法國人則裝備了著名的阿德里安頭盔(M15 Adrian helmet),由於其防撞擊能力相對傑出,所以此後逐漸演變為消防員帽……
德國自然不肯落於人後,自1916年開始,陸續推出了M16/17/18頭盔,並且極為狂熱的建立了准軍事主義組織『鋼盔黨(Stahlhelm)』,這有點類似於美國的長槍協會……辨認德軍一戰頭盔的最好方法,就是看頭盔側面的圓孔,如圖:
不過看截圖,這應該是電影《空戰英豪》(Flyboys),鑒於它是一部戰爭劇情影片,且對喜劇效果需求不似《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那樣強烈,所以我覺得這種迷彩還是較為貼切的。
⑻ 二戰時,有的德軍士兵的鋼盔上有三色旗子,這是什麼兵種
二戰德軍的M35頭盔具體差別如下:陸軍的鋼盔是有光澤的田野灰色塗裝,在左右兩側分別是銀色的國防軍鷹徽和帝國國旗(黑白紅)三色盔徽,海軍的鋼盔主要是用軍艦灰色塗裝,左右兩側是軍鷹徽和帝國國旗三色盔徽,空軍的鋼盔是有光澤的藍灰色塗裝,左右使用的是展翅裝空軍鷹徽和黑白紅三色盔徽。
黨衛隊是田野灰左右兩側分別是黨徽和古北歐的雙閃電樣式的盔徽。
德軍除了海軍通過標志區分部隊種類,其他軍種一般使用顏色加以識別,主要通過在軍帽邊線,領章和肩章的底版或邊線的顏色。
以上資料來源杭州圖書館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研究
⑼ 二戰德國陸軍和黨衛軍的頭盔貼紙有什麼不同,簡單介紹下吧。
黨衛軍標准左右盔徽(SS右盔徽為早期型)
⑽ 二戰德軍頭盔
二戰中德軍鋼盔最好
德國的工業製造水平是世界公認的,M35頭盔除了在防護性能方面突出外,它還能為戰士頭部後側枕骨和頭部兩側提供了很好的防護,這在當時也是非常有新意的創舉。現在很多國家的軍隊基本上沿用了二戰德國頭盔的設計,如經常在電視中露臉的美國士兵,可以很明顯的看見頭盔的護耳部分、現在中國的新式凱夫拉頭盔在設計上也有明顯的M35式的特徵、其實這就是德國二戰時頭盔的經典設計。 德軍鋼盔共有4個型號,分別為M35,M40,M42和傘兵盔。
其中最好的無論是對炮彈破片、流彈的防護是最好,後期生產的三個型號為了節約成本使用的材料都很便宜。例如用帆布做內襯。M35鋼盔使用牛皮做做內襯,金屬襯圈根據不同時期的材料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1935~1939年間用鋁製成的,上面配有四方形直角連接環,在其外層的左側還壓印有生產廠商的名字和製造年份等信息;另一種則是在1940~1945年間用鍍鋅的金屬板製成的,可以起到防銹防腐蝕的效果,其與下顎皮帶的連接處還增加了附加金屬板,連接環也變成了四方形圓角環。鋼盔內部的皮革襯墊是用皮質柔軟堅固羊皮或牛皮製成的,形狀為八個連在一起的「手指」,中央為圓形。八個「手指尖」分別用棉線穿連在一起,以方便佩帶者自行調節松緊度。襯墊上的每個「手指」上都有5個氣孔,個別襯墊上還會印有阿拉伯數字來顯示頭圍號碼。另外,用來連接皮革襯墊和金屬襯圈的是三枚帶鋁制平頭的開腳鉚釘,除了在30年代中期是用黃銅鍍鋅外,到戰爭結束之前都使用的是鋼鐵鍍鋅材料,也是出於防銹蝕的意圖。最後介紹下鋼盔的皮帶。M35型鋼盔的皮帶是用結實耐磨的皮革製成,其上多被浸染成黑色或棕色,共13個扣眼。原品皮帶上通常都印有生產廠商的名字、生產日期和其它標記。
M35型鋼盔的製造工藝是在阿爾貝特"施佩爾掌管軍備生產後才得到的改進和細化。在1943年以前,M35型和後期的M40型鋼盔還是一直在使用一戰時老式的製造工序。在後來的M42型的製造過程中,便開始對其邊緣和透氣孔進行了技術改良,基本與當今的「熱壓」 製造技術相仿。整個M35型鋼盔的製造工序中,首先是將一張金屬薄板經過多次機械模具沖壓後,然後將成形後的鋼盔邊緣進行卷軋,使其光滑柔和。隨後,工人將半成品的鋼盔放入一個大型的工業烘烤箱中進行一系列的熱處理將其恢復金屬的硬度。緊接著,工人們就將進行上漆工作,多數鋼盔在塗完油漆後還要回到爐中烘烤以增強漆層的附著力。最後就是對鋼盔的裝配和存放工作了。他們會將鋼盔倒置在襯布上安裝內襯,並貼上不同兵種的盔徽。M35採用了新的LINER(內盔)來減少佩戴時頭部的疲 勞。事實證明,M35新的內盔比一戰時的頭盔佩戴更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