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法西斯
一戰剛剛結束,在戰敗國德國,極左派和極右派之間沖突不斷,雙方都僱用了從一戰戰場歸來的士兵作為准軍事部隊。
1918年11月,在戰爭的廢墟上,在美國總統威爾遜堅決主張廢除君主專制政體的強大壓力之下,德國建立了由社會民主黨執政的魏瑪共和國。
魏瑪共和國規模不大的陸軍與極右翼政黨的軍隊一起,把卡爾·李卜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試圖建立蘇維埃共和國的努力,絞殺在血泊之中。
1919年,在魏瑪召開的國民議會上通過了一部憲法,這就是「魏瑪憲法」。
然而,在《凡爾賽和約》強權條款的遏制下,德國局勢卻在進一步惡化。
1920年3月,德國的一位軍方高級將領及其黨羽試圖顛覆共和國政府。政府被迫從魏瑪逃到了德累斯頓。
另一方面,巴黎和會以後,德國戰爭賠償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協約國賠償委員會又在1921年作出新決定,要求德國在30年內賠償戰勝國330億美元巨款。同一年,德國交付了首次賠款之後,便向協約國提出延期支付下一年賠款的請求。
由於52%的德國賠款將支付給法國,因此法國非常關注這個問題。
法國的高層政要和工業金融寡頭,一向不滿足《凡爾賽和約》對德國的限制,一直蓄意尋找機會與德國發生沖突,企圖佔領德國最重要的魯爾工業區。
1923年1月11日,法國以德國故意不履行煤炭供應義務為借口,與比利時共同出兵佔領了德國的魯爾地區。
德國士兵向希特勒宣誓效忠
本來,《凡爾賽和約》已經給德國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致使馬克極度貶值,到1920年8月份,德國貨幣由原來7000馬克兌換一美元上漲到了100萬馬克兌換一美元,法比兩國佔領魯爾區,更使德國經濟雪上加霜。
在英國和美國的默許與支持下,德國對於魯爾問題採取了消極抵抗政策。聲明:停止繼續向法、比兩國賠款以及提供礦石原料。
然而,德國也很快意識到,對戰勝國的任何反抗都會導致國內經濟的全面崩潰,因此被迫重新開始了賠款。
實際上,對於魯爾區的佔領,法國和比利時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實際利益;另一方面迫於強大的國際壓力,它們最終從那裡撤軍。
透過魯爾事件,德國極左翼和極右翼都感到了政府的軟弱無能,因此暴動不斷。
巴伐利亞地區的沖突尤其嚴重,內戰也促使右翼組織迅速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道夫·希特勒開始了他的政治冒險生涯。
這里是奧地利和德國邊境的小鎮布勞瑙。
1889年,希特勒就出生在這個小鎮。
少年時期的希特勒曾經夢想成為一名畫家,一度流浪在維也納街頭。
這是他年輕時的水彩畫作品。
華爾街股市暴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是德國巴伐利亞後備步兵第十六團的一名下士;1919年他在慕尼黑參加了成立不久、成員還不到100人的德國工人黨。
希特勒在「德國工人黨」前面加上了「國家社會主義」的字眼,變成了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簡稱納粹黨。
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人們也許會誤認為希特勒要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事實上,納粹黨的社會主義口號,不過是希特勒爭取底層民眾、騙取工人選票、最終奪取政權的一種手段。
憑借富有煽動性的演講和強硬的政治手腕,希特勒很快就成為了納粹黨領袖。對於《凡爾賽和約》的抨擊,又為他贏得了眾多支持,甚至還獲得了曾經任德軍參謀長的魯登道夫的賞識。
希特勒認為武裝奪取政權、重新建立大德意志帝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因此,1923年11月8日,他和魯登道夫共同策劃了一場政變。
這就是德國歷史上著名的「啤酒館政變」。
希特勒和魯登道夫本來希望通過政變,奪取魏瑪政權,撕毀《凡爾賽和約》。
然而,事與願違,政變失敗了,他們被送上了審判台。
雖然這僅僅是歷時數天的一次短命政變,卻是希特勒日後登上政治舞台的預演。
政變失敗後,魯登道夫被指控犯有叛國罪,希特勒則被判處五年監禁,關押在慕尼黑城外的蘭斯堡要塞。
納粹王牌飛行員司令戈林
由於政府高層中納粹同情者的斡旋,以及魯登道夫一戰英雄的特殊身份,最後他被無罪釋放;希特勒的刑期也被從五年減到了九個月。正是利用獄中的這段時間,希特勒口述了他的政治宣言《我的奮斗》。
但是,希特勒出獄後,一度被禁止在公開場合演講。
國際局勢似乎也有利於德國。
1924年五月,美國預算局局長道威斯提出了戰後德國賠償的修訂計劃。
道威斯計劃不贊同外國貸款2億美元給德國償付債務,只是要求德國盡自己的能力支付條約規定的賠款。
法國和英國也表示支持道威斯計劃。
在這項修訂計劃的縱容下,德國經濟開始復甦,國際地位也穩步上升。
1926年9月,德國正式加入了國際聯盟。不久,又成為國際聯盟行政院的常任理事國。
這一年,禁止希特勒在公眾場合演講的限制也被解除。希特勒決定放棄武裝暴亂奪取政權的策略,通過議會斗爭,達到自己的政治意圖:使納粹黨成為 執政黨,進而統治德國。
不過,這條道路並不像希特勒想像的那樣平坦——1928年5月的國會選舉中,納粹黨只贏得81萬張選票,在國會中也僅僅佔了12個席位,是位居第九的最小黨。
然而,一年之後爆發的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潰,給希特勒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轉機。
希特勒發表演講
1929年10月,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股價暴跌,隨之企業相繼倒閉,銀行破產。
脆弱的德國經濟遭受的打擊更為慘重。
在整個經濟危機期間,德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四十點六,農業生產下降了百分之三十。
到1933年希特勒出任總理時,德國經濟幾乎陷於停頓,全國6600萬人口中,幾乎有一半掙扎在飢餓和貧困線上。
然而,德國人的苦難卻變成了希特勒實現野心的籌碼。
他把這一切轉化為支持自己的政治力量。
從1930年到1933年,他離至高無上的權力寶座越來越近。
1930年,德國國會大選時,納粹黨和左翼政黨所取得的票數都不足以組建新政府,希特勒便利用沖鋒隊顯示納粹黨的實力。
選舉中,充斥著身穿褐色襯衫的沖鋒隊與左翼政黨之間的暴力沖突。
1932年春天,希特勒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他參加了總統大選,並且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票數。
這一次,他的對手是已經年邁卻受人尊敬的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從1925年以來,他連任了兩屆總統。
希特勒醞釀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就在這一年的國會大選中,盡管納粹黨沒有獲得絕對多數的席位,卻最終確立了最大黨地位。
事態的發展,出人意料。
馮·興登堡認為打破政治僵局的惟一出路就是勸服希特勒出任總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接受了總理職務,但是,內閣成員中,納粹黨僅僅佔了兩個名額。
一個月後,國會大廈發生了一場神秘大火,據說縱火犯是一個半瘋的荷蘭人。希特勒趁機指控左翼政黨是大火的幕後策劃者,並說服興登堡對他們進行政治限制。
但是,即使有總統的命令鋪路,納粹黨仍然沒有在1933年的大選中獲得絕大多數席位。
不過,希特勒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他以國會大火為由逮捕了左翼政黨代表。隨後,其他政黨也被逐一禁止活動。
1934年8月,馮·興登堡辭世,這意味著對納粹黨的最後束縛被徹底解除。
希特勒繼任德國總統,集總統、總理和軍隊最高統帥職務於一身,所有人尊稱他為「元首」,他宣布自己是「德國人民至高無上的審判者」。至此,希特勒完成了對德國國家政權的絕對控制。
希特勒以典型的政客手法提出了納粹黨的25點綱領,這個綱領無所不包,幾乎能滿足每個人的任何一項要求。
貫穿希特勒思想的中心就是血與土,換句話說就是狂熱的種族主義和領土擴張政策。
希特勒在檢閱納粹空軍
在當時的德國,這不僅吸引了陸軍以及工業巨頭,即使對生活在戰敗國陰影籠罩下的普通公民,也有巨大的欺騙性和誘惑力。
早在1933年2月1日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的第三天,他便在廣播電台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聲稱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
另一方面,盡管德國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希特勒卻准備決心重建德國的武裝力量了。
1933年,德國組建了「國家秘密警察處」,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蓋世太保」。到1939年,秘密警察已經發展到3萬多名成員,他們滲透並控制著德國社會的各個領域以及德國佔領區,擁有大量監獄和集中營。
《凡爾賽和約》規定,德國必須廢除普遍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
然而,希特勒上台之後,根本無視這個規定,首當其沖的就是大肆擴張軍隊,重新實行義務兵役制。
其中最顯赫的是希特勒建立的三個裝甲師。
並且,為了吸取一戰的教訓,德國的治軍理念也被重新改寫:每一名士兵都經過精心挑選,並接受可以承擔比自身軍銜高兩級的士官或者軍官的工作訓練;所有士兵都必須向希特勒個人宣誓效忠。
這確立了軍方在國防體系中至高無上的地位,也為軍隊的迅速擴張搭好了平台。
沖鋒隊參謀長羅姆認為:他們是納粹革命的骨幹力量,應該以其為基礎,組織一支站在國防第一線的軍隊,並由他親自領導。
這與希特勒的想法大相徑庭,他認為:沖鋒隊應該是一支政治力量而不是軍事力量。
希特勒對羅姆這個潛在的政治對手的實際動機開始了懷疑,最終決定血洗沖鋒隊。
1934年6月,在海因里希·希姆萊和黨衛軍的協助下,希特勒迅速逮捕並處決了沖鋒隊的高層領導人。
他給羅姆所定的罪名是——破壞政黨和國防軍之間的關系。
此後,黨衛隊便成為了負責保衛國家社會主義思想的化身,一個將納粹種族主義轉化為行動准則的獨立機構。
這個比沖鋒隊更加傲慢的殺手精英團體,滲透到德國的黨、政、軍各個領域,參與國內外的各種血腥鎮壓活動,成為了納粹黨統治的重要支柱。
在對外關繫上,希特勒也日益加緊了撕毀《凡爾賽和約》的步伐。
《和約》規定,德國不得擁有空軍。
然而,德國和蘇俄1922年簽訂的《拉巴洛條約》打破了這個規定。
在此前的魏瑪政府統治期間,德國並沒有空軍。
但是,從1922年起,戰勝國允許德國發展民用飛機,於是,德國組建了漢莎國家航空公司,飛機工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後更是大力支持成立滑翔俱樂部,德國由此掀起了飛行熱。
滑翔俱樂部有助於滲透發展空軍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德國有機會在蘇聯秘密訓練軍事飛行員,同時,還可以利用蘇聯的裝備研究軍用飛機的設計。
接下來,希特勒命令秘密籌建了德國納粹空軍,並任命他的忠實追隨者赫爾曼·戈林,負責空軍事務。
赫爾曼·戈林,是一戰時期的戰斗機王牌飛行員,1933年協助希特勒取得政權後,主管蓋世太保。1935年任空軍總司令。1940年被授予帝國元帥稱號,地位僅次於希特勒。
本來,按照和約規定:德國海軍只能保留輕型水面艦艇,不得擁有主力艦和潛水艇。希特勒擔任了納粹元首之後,這一狀況卻發生了變化。
1935年6月英德簽訂了海軍協議,同意德國把水面艦艇的數量限制在英國皇家海軍艦隊規模的三分之一內,而潛艇力量則與英國相當。
由於致力於擴軍備戰,納粹德國急需鎢、銻等戰略物資。而中國華南各省的這些礦產資源儲量豐富,恰好適應了德國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正面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也非常需要從德國進口先進的武器和裝備。因此,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納粹德國與中國南京國民政府之間,曾經在軍火和戰略物資方面交易頻繁。
20世紀30年代中期,希特勒表面上呼籲和平,成功地擾亂了對手的視聽,使得英國和法國對其採取了綏靖政策,錯誤地認為納粹的野心尚在控制之中。
1933年10月19日,希特勒宣布德國退出國際聯盟,這越發標志著:對於希特勒而言,《凡爾賽和約》已經失效了,而國際聯盟作為維護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已經名存實亡。
希特勒正為製造一場德國的、也是全人類的巨大災難,悄悄地准備著。
2. 二戰結束時後誰決定德國國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並,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並,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
1945年5月8日希特勒無條件投降。根據《克里米亞聲明》和《波茨坦協定》規定,戰敗的德國應該成為一個統一、獨立、愛好和平與民主的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沒有出現以前,德國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
由於東西方盟國的立場、目的和利益不同,對各項協議都作了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就德國的統一和柏林問題等,四國及其佔領區的各派政治力量展開了激烈復雜的斗爭。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並,並於1949年5月23日單獨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9月20日阿登納組成第一屆聯邦政府;同年10月7日,蘇聯佔領區也宣告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自此,統一的德意志國家一分為二,在世界舞台上同時出現兩個德國。兩個德國均是主權國家,都獲得了許多國家的承認,並與之建立了外交關系;1973年又同時被接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雙方又都參加了不同性質的軍事、政治、經濟集團。近年來,兩國之間的關系已有所改善,1972年簽訂了《關系基礎條約》,各自承認對方為主權國家,相互建立正常的睦鄰關系,互設常駐代表機構;兩國領導人進行互訪,就兩國關系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兩個德國要不要統一,在什麼基礎上實現統一,應由兩國人民自己決定。
「西柏林問題」是怎麼回事?
柏林原稱「大柏林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德國的首都。戰後,根據有關國際協定,柏林同整個德國一樣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佔領,初期還設有統一的反法西斯市政府。1948年,美、英、法佔領區合並,成立了「三聯占區」;同年,蘇聯佔領的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1949年,西方三國又在西部搞市議會選舉,組成西柏林市政府。至此,一個完整的柏林分裂成東、西柏林兩部分。西柏林座落在民主德國境內,成了「孤島城市」;東柏林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
西柏林面積為480平方公里,占整個柏林的54%,1981年有人口190萬,是全柏林人口的62%。西柏林是一個不獨立立的特殊政治單位。它遠距離聯邦德國,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它與西德的交通聯系,有航空線三條(稱為空中走廊)、鐵路三條、公路三條和二條水路。它雖然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代表西柏林的利益,但不是西德的組成部分;盡管它也成立了市政府,但仍處於西方三國軍事佔領之下,美、英、法三國還是西柏林的最高當局。四國的軍事車輛仍可以在整個柏林市巡邏。
由於蘇、美、英、法四國及兩個德國的立場、利益不同,東西方就有關西柏林的主權及其重大問題展開了激烈斗爭,兩個柏林也同兩個德國一樣在六十年代初以前關系非常緊張,特別是1961年8月民主德國在西柏林周圍修築「柏林牆」後,柏林的緊張局勢達到了頂峰。後來隨著兩個德國關系的不斷改善,特別是1971年9月四國簽訂了「四方協定」後,柏林局勢有所緩和。但由於各方對關協定條文均作有利於自己的解釋,因此,雙方圍繞柏林的地位等問題仍不時發生爭執。
3. 德國第六屆國會選舉結果如何
1932年7月31日,德國第六屆國會選舉揭曉這次選舉結果為德國的國內政治形勢,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納粹黨在這次選舉中,獲得明顯的勝利。納粹黨囊括了37.4%的選票和230個國會席,成為德國國內最突出、最強大的政治力量。除此之外,只有德國納粹黨(佔21.6%/133)個席位,德國共產黨(14.5%/89)、中央黨(12.5%/75),德國國家人民黨(5.9%/37)和巴伐利亞人民黨(3.2%/22)成為重要的議會黨派,游離黨派則全軍覆沒。這次選舉之前,納粹黨與德國會社會黨、共產黨形成對立局面,雙方甚至發生流血沖突。
4. 詳解希特勒是如何當上元首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希特勒參加了德國巴伐利亞預備步兵團第16團,先後參與了第一次伊普雷斯戰役、索姆河戰役、阿拉斯戰役與巴斯青達戰役。1917年,他由「傳令兵」晉升為上等兵,並因作戰勇敢獲得一枚「一級鐵十字勛章」和一枚「二級鐵十字勛章」。1918年,希特勒遭芥子氣攻擊短暫失明,在此養傷期間,德國向協約國宣布投降,他自詡英雄。
戰後,由於德國陸軍對成立的各種新政黨頗有興趣,於是成立了一個調查局。希特勒因為這個調查局符合他的理念而應征並獲得錄用。在慕尼黑大學,他對被遣返戰俘的演說,其演說才能讓教授與戰俘們同樣地留下深刻印象。
1919年,在執行任務旁聽德國工人黨會議的時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個鼓吹巴伐利亞分離運動者是中了猶太人「要把德國分裂成兩個國家」的奸計,德國工人黨主席安東·德萊克斯對此演說印象深刻並邀請了希特勒入黨。
不久後希特勒成為主席團委員,3年後出任黨魁,並正式將黨名更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並成立了納粹沖鋒隊。
希特勒獲得更多的支持後,他決定利用魯登道夫的影響力發動政變。希特勒與魯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亞邦總理馮·卡爾與軍隊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1923年,希特勒與沖鋒隊突襲了由馮·卡爾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館主辦的公眾會議,希特勒宣布他將與魯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並以槍要脅馮·卡爾及當地軍事機構共同摧毀柏林當局。
馮卡爾撤回他的支持並趁機逃離並開始反抗希特勒。隔日,希特勒與他的支持者至啤酒館示威遊行至巴伐利亞邦戰爭部以推翻巴伐利亞政府作為出征柏林的開始,但警方驅遂了他們。
政變失敗,希特勒被判5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間受到獄警友善的對待,收到許多仰慕者的信件。1924年巴伐利亞邦最高法院的指令駁回檢察官對希特勒提早獲釋的抗議,使希特勒獲得假釋,包含重審的時間,希特勒僅服刑約一年的時間。
希特勒釋放以來,德國的政經情形已有了改善,阻礙了希特勒煸動暴動奪權的機會。啤酒館暴動讓希特勒受到舉國關注,但納粹黨的主要根據地仍一直在慕尼黑。
1930年的德國經濟大恐慌,使納粹黨在國會的席次在1928年5月的12席增至1930年9月的107席,成為國會的第二大黨。1932年希特勒打算參選總統。由於他不是德國公民,因此無法參選。
同年2月,布朗斯威克邦政府任命希特勒為非主要的行政官員,使他取得布朗斯威克邦的公民權,在之後幾天,其它邦也給予他公民權。至此,他自動擁有了德國公民權並參選總統。在兩輪選舉中,希特勒敗給總統保羅·馮·興登堡。
1932年6月,總統興登堡任命保守右派的帕彭為新一任總理,但帕彭在國會僅獲得德國國家人民黨的支持。1932年的德國國會選舉,納粹黨獲得230個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帕彭企圖說服希特勒答應接受副總理此職位,希特勒認為自己適合總理一職,但遭到興登堡的拒絕。
帕彭建議興登堡解散國會無限期推遲國會選舉,起初興登堡答應了他,但之後失去施萊謝爾與軍方的支持,而興登堡改由施萊謝爾接任總理。
施萊謝爾想利用格里哥·斯特拉瑟來分裂納粹黨,但未成功。隨後,施萊謝爾又遭逢倒閣危機,建議興登堡動用緊急命令以解散國會、推遲國會選舉,興登堡並沒答應。
帕彭為了向政敵施萊謝爾報仇,而與德國國家人民黨黨魁阿爾弗雷德·胡根貝格、亞爾馬·沙赫特和福特茲·梯森等德國企業家共同籌劃一個陰謀,他們經濟上資助了因龐大選舉花費而在破產邊緣的納粹黨,企業家積極向興登堡說服任命希特勒為總理。
最後,興登堡勉強同意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由納粹黨與國家人民黨共組聯合內閣。1933年1月30日於興登堡總統辦公室,希特勒宣誓成為德國總理。
1934年8月2日,興登堡病逝,緊接著並未舉辦總統選舉,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內閣通過一項法案宣布總統職權暫時中止並將該權力轉授予總理,使希特勒成為元首兼帝國總理。希特勒也成為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4)德國有哪些軍方承認選舉擴展閱讀:
希特勒失敗的根本原因:
1、軍事原因
(1)戰爭早期德軍在西線作戰時的失誤和為後來作戰埋下的潛在威脅;
(2)多線作戰,以及斯大林格勒會戰中德軍的失誤;
(3)北非戰局對歐洲戰場的影響。
2、經濟原因
(1)經濟管理體制混亂;
(2)本土資源嚴重不足、勞動力短缺;
(3)盟軍戰略轟炸的作用,徹底摧毀德國的工業尤其是與軍事相關的工業基礎。
5. 誰能給我簡單清楚的描述一下德國的選舉制度啊~~
根據德國《選舉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具有德國國籍的公民都有選舉權,每位選民擁有兩張選票。第一票用於選出選民所在選區的議員候選人,並根據簡單多數原則,由獲得選票最多的人當選。選民的第二票用於選舉政黨。各黨獲得第二票的多少將決定其在聯邦議院中擁有席位的比例,對該黨能否上台執政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6. 德國是怎麼選舉總統_德國總統怎麼選舉產生的
德國總統(德語:Bundespräsident)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那是怎麼選舉產生出來的呢?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德國是怎麼選舉總統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德國是怎麼選舉總統
聯邦總統由聯邦大會(Bundesversammlung)經討論而選舉產生。凡年滿40周歲並享有聯邦議院選舉權的德國人均可參選。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議員和同等數量的由各州議會機構根據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的州議員組成。聯邦大會由聯邦議院議長召集。
聯邦總統任期5年,經再次選舉僅可以連任一次。
對聯邦總統故意違反德國《基本法》或其他聯邦法律的行為,聯邦議院或聯邦參議院可向聯邦憲法法院提出彈劾請求。聯邦憲法法院經確認可宣告聯邦總統喪失職權。
聯邦總統在無法行使其職權或提前卸任時,其職權由聯邦參議院議長行使。
德國選舉總統的制度
法律依據
德國實行三級選舉制,即地方選舉、州議會選舉和聯邦議會選舉。按《基本法》39條規定,聯邦議院每四年選舉一次,一般在秋季舉行新的選舉最早在聯邦議院任期滿46個月之後,最遲滿48個月之後進行。發生聯邦議院被解散的情況時,新的選舉應在解散後60日內進行。選舉出新的聯邦議院後,最遲不得超過選舉後30日召集會議。
而《基本法》僅對選舉制度做了原則性的規定,而選舉原則、選舉程序和選舉機構等實施細則則由《聯邦選舉法》具體規定。
德國政治制度選舉原則
《基本法》38條第一款規定了選舉的五項原則:德國聯邦議院的議員由普遍、直接、自由、平等和無記名的選舉產生,即遵循普遍選舉、直接選舉、自由選舉、平等選舉和秘密選舉原則。
德國政治制度選舉程序
德國選舉國家代表機關或公職人員的具體規則和次序包括以下九個方面:
(一)、劃分選區。實施選舉的區域單位,一般按地區或人口數劃分。把選區跨分為若干個投票區,是為了選民投票的方便,每個選舉區的選民人數原則上不超過2500人。
(二)、選民資格。指法律規定的參加選舉所要具備的條件。
(三)、選民登記。指選舉機構依法辦理公民參加選舉的程序。
(四)、候選人。德國通常由政黨提出議員、聯邦總理和聯邦總統的候選人。
(五)、競選。德國政黨競選活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制定競選綱領、推舉候選人、確定政治議題和競選口號、動員、爭取選民。
(六)、投票制度,指選舉代表或議員的規則和方法。
(七)、選票。是選民或選舉人用以表示自己贊成或反對候選人的法定選舉文件。
(八)、當選計票制。德國於二戰後開始採用混合代表制,即在選舉中分別採用多數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兩種方法計票,需選民進行兩次投票。
(九)、預測選舉結果。
德國歷屆選舉總統的歷史
德國聯邦總統的前身
阿道夫·希特勒
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至1945年)的聯邦大總統(Reichspräsident)。與魏瑪共和國時期憲法規定的總統職權相比,聯邦總統的職權已被明顯削弱。
1919年的魏瑪憲法賦予國家總統很大的權力,不僅享有代表國家的職權,而且可以通過解散議院和任免總理直接影響國家政治,他還有權頒布緊急狀態法案,另外,總統也是國家軍隊的最高領導人。魏瑪時期的總統被稱為“沒有皇帝頭銜的皇帝”
1933年,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德國總統、陸軍元帥保羅·馮·興登堡任命希特勒為德國總理,造成希特勒得以上台並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4年,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把總統和總理的職位合二為一,稱元首兼帝國總理(Führer und Reichskanzler),希特勒集總統、總理、三軍最高統帥的職務於一身,廢止共和國,建立了法西斯獨裁政權,直至1945年二戰結束。
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憲法性質的《德國基本法》生效,它吸取了歷史教訓,很大地限制了聯邦總統的政治權利,聯邦總統不能單獨確定聯邦總理,也不能單獨頒布緊急法案,也不享有對國家軍隊的最高統率權。《基本法》明確了聯邦總統的職權,他同聯邦議院、聯邦參議院、聯邦政府、聯邦憲法法院相互牽制。
1949年8月,聯邦大會選舉特奧多爾·豪斯(Theodor Heuss)為德國第一位聯邦總統。
猜你喜歡:
1. 2016美國總統大選首場辯論希拉里特朗普辯論視頻全程直播回放
2. 中國希望誰當美國總統
3. 2016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獲勝演說視頻
4. 美國總統大選希拉里特朗普辯論視頻完整版全程中文帶字幕原版
5. 2016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