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德國的人口密度不小,為什麼他們的房價還很低
德國人這個民族和文化中,他實際上是比較看重工業的,我們發現德國立國的時候,就把幾大工業作為自己的立國基礎,包括汽車工業,我們現在了解的電子工業化工工業,機械工業等等。
但是從來沒有一屆德國政府說房地產是我的支柱,而且從德國人從文化上講,他們是比較推崇工業精神工匠精神的,我們發現德國的很多大企業,不論是BBA還是等等一些其他企業,我們都以他的工業為榮。
其實相比於華人社會,我們了解到以德國為代表的西歐社會啊,它並不是太提倡住房自給率的,像中國的很多地方住房自給率達到了80%到90%,而德國的住房自給率只有40%左右。
這樣一個自給率就導致了很多德國人實際上要租房的,但是我們知道在中國很多人就抱怨,說我租房的時候我最擔心的就是房東隨時漲價,房東隨時隨地不經我同意就把我趕出去,把我的東西扔到外面去,可是在德國政府層面出面保障,在德國實際上你租房反而是一個比較愜意的狀態。
因為一旦你租房了,房東首先是不可以隨便漲價的,第二呢,如果整體房價有所上漲,國家還會拿出一定補貼補貼你的租房,第三,如果就是你簽了合同之後房東是沒有任何正當理由,是不可以隨隨便便把你趕走的,在這樣一個狀態下租房反而是一個強勢群體,出租房屋階層在德國反而是一個弱勢群體。
所以很多人並不把我買一套房然後租出去當做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項目,於是就在政府社會和民眾多重壓力共同促進下,德國房價近幾十年來一直是相對比較穩定的。
這兩年來啊,我們看到很多難民紛紛湧入了到德國大城市導致德國大城市最近幾年來房價有了上升的抬頭趨勢,但是一看到苗頭,德國政府馬上出台了非常多的調控措施。
所以我說今天我們到德國投資住房也實在不是一個好的投資項目,那麼德國相對平穩的房價,保證了德國經濟的強勁發展,也保證了每一個居住在德國的人。
㈡ 德國文章向媽媽租房讀後感
有健全的租房市場和較好的租房居住條件是德國人可以放心一輩子租房住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在過去的30年中,德國的平均房價僅上漲了60%,而同期個人名義收入額已經增長了3倍。根據德國土地建設銀行的一項調查,德國一個平均收入水平的家庭如果要購買住房,每個月供房子只需要花掉其收入的1/5。即使這樣,大多數德國人也不願供房。
無恆產者也有恆心
擁有健全的租房市場和較好的租房居住條件是德國人可以放心一輩子租房住的主要原因。除了制度上的保障之外,德國人的買房觀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德國的一位經濟記者在文章中寫道:「當房子不再意味著居住,而成為一種投資產品的時候,泡沫隨時會泛濫。」
作為德國最發達的宜居城市,漢堡的租房情況是怎樣的?
根據2010年夏季的最新數據,漢堡市中心的一間三居室單元房的整租價格為900歐元/月,一居室的價格大概在每月400歐元到500歐元之間。而買房子的行情又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德國記者史蒂凡·貝克的經歷,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為讀者算了一筆賬:史蒂凡·貝克的父母在漢堡市區擁有一棟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上下兩層,再加上10平方米左右的花園。這是他們在上世紀90年代買下的,總價在10萬馬克左右。他的父親退休之前是高級中學教師,每月工資約1600馬克,大概花了6年的時間就付清了所有的房款。而以貝克的收入來說,現在市區房子的售價基本上在17
萬歐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55萬元),買下這樣一棟房子大概只需要8年。
可是,自從大學畢業後在漢堡定居,貝克租房已經有15年了。他絲毫沒有為自己購買房子的計劃。對於貝克這樣的中產租房者來說,即使沒有不動產,也對生活在漢堡這座城市充滿信心。貝克有這樣的觀念並不奇怪,德國自有住房率為42%,租賃住房率達到58%,特別是年輕人中,77%都是「租房族」。
這主要得益於政府鼓勵修建租住房屋、保護房客權益等一系列政策。除了針對特殊群體的「廉租房」外,市場上也供應大量商業出租房,政府同樣對房租水平進行一定的規范。
由於德國有嚴格的租房法,注重保護房客的利益,德國人租房的安全感並不亞於買房。在一所出租房中住10年以上的德國家庭不在少數。
貝克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德國政府並不把賣房賣地作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而是把房子視為每個人都需要的一項基本福利。雖然德國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掌握了大量公有土地和公房,但任何人都不敢通過抬高當地地價、房價之類的方式來增加當地政府的房租收入或稅收收入。
均衡的「租房生物鏈」
房租又漲了!42歲的德國專家沃勒已經在北京生活了3年,卻還不習慣在中國租房的種種難題。作為一個老外,他感到在北京租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德國,像我這樣40多歲還租房的大有人在,而絕大部分中國人早早就買上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他同時認為,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買房實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並非大多數人所能承受,這就決定了這里的租房市場非常之大,而且
「租房生物鏈」非常不均衡。
「租客是最沒有保障的一群人。房東可以隨時趕走你,中介或許漫天要價,總之我怕了。在德國租房,我們更注重的是事前的合同,有了它,一切像是板上釘釘,任何一方都不能隨意更改。」
沃勒在北京租房發生過許多趣事。為了不挨宰,他請中國同事幫忙聯系中介。可到了去看房的那一天,代理人發現他是個老外,便自作主張帶他去了同一棟樓里的另一處房屋,雖然裝修和家電等條件要好許多,但是價格足足高了3倍。
德國的房屋中介通常比較守規矩,也可以說他們懶得想什麼花招。提供的照片肯定就是要出租的那套房的,也不敢帶客人去看其他的房子。這一切都歸功於市政府和行業協會的強力監管。如果房屋中介被發現有一次違規操作,恐怕會被罰得傾家盪產。重罰之下,必有良商。
不過,如果在柏林通過中介租房成功,需要付給他們的酬勞比較
高,通常是1.5個月的租金。
在德國,租房必須提供自己的收入證明。
如果你的收入是500歐元,怎麼可能租得起300歐元的房子呢?這就是德國人的邏輯。在簽合同時,房東可能要求房客提供2個月到3個月的房租作為押金,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它將會和房租一起存在一個專門的賬戶里,直到這段租期結束時,連同利息一起交給房客。這樣實際上保護的是房客的權利,房東對待房客就不能那麼隨心所欲了。
沃勒認為,在北京,強勢的永遠是出租的那一方。他的一位朋友就經歷過這樣一件事。這位朋友在北京市二環邊上的一個小區租房,房子一切稱心如意,一高興就與房東簽了2年合同。結果剛搬進去沒一個月,由於房東掛在網上的電話並沒有撤下去,還是不斷地引來對房子感興趣的人,有人願意出更高的價格租下它,於是,房東變卦了。
在德國,一旦合同生效,在頭3個月里,雙方有權經過協商之後更改或退租。許多老外在北京經歷的不公平的高房價在柏林也不會發生,因為各個城區的房價相對固定,中介想隨意提高價碼不太可能。
先粉刷,再走人
當然,不同的價錢可以租到不同質量的房子。在北京、上海的許多高檔涉外公寓里,廣告商們總是喜歡說:拎包入住,公寓里的設施一應俱全、應有盡有。這種酒店式公寓源自於美國。這樣商務的生活空間與歐洲人的理念非常不同——要麼住酒店,要麼精心營造一個暫時的家。一般來說,租戶可以跟房東商量帶不帶傢具,兩者價格是不一樣的。在租房的前幾周里,租戶還可以再與房東協商一次是否需要添置傢具,然後作為附加條款寫入合同里。
房客們甚至有權裝修房屋,只要你別把房子給拆了就行。但是在退租時,根據合同規定,德國房東必須在一任房客搬出之後,重新把
家中的牆壁塗成白色,以供下一任房客繼續「隨心所欲」地布置。這滿足了一些年輕人想要擁有個性家居,但是又不可能為此購置住房的願望。
在德國留學的王琪臨時決定回國,要退掉在弗賴堡的房子。3天之內,她需要將所有自己購置的傢具和家電處理掉,幾乎沒有人願意或是有空地來接收二手貨。最後只得連同沒有粉刷徹底的牆壁,一共交給中介450歐元。
相關鏈接:在德國,房屋承租人對房屋的各項權利屬於受憲法保護的財產權。房東非經過訴訟途徑,不得強迫房客搬出。德國《民法典》等多項法律對房租價格進行了強有力的管理和約束,規定房東不得隨意漲房租。例如,房東須書面陳述漲價理由,並且在一般情況下還須舉出三個同類住房漲價的例證,否則房客可以起訴。即使要漲到同類住房的正常水平,當事人都必須連續15個月內沒漲過價,而且漲
幅一般不得超過10%。德國每個州、市及鄉鎮都設有獨立機構,負責根據所租房屋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建築年份、質量及節能情況來確定基本價格範圍。這就使得租房市場極為穩定。
㈢ 他們國家人口只有800萬人,卻搞出了2300個高級名牌,讓全世界瘋狂!
(source: funnies)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開始搞工業化的,英、法完成工業革命時,德國還是個農業國。德國人進入工業化後也經過「山寨階段」:向英、法學習,偷人家的技術,仿造人家的產品。為此,英國議會還特別在1887年8月23日通過對《商標法》的修改,要求所有進入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市場的德國進口貨必須註明「德國製造」。「Made in Germany」在當時實際上是一個帶有侮辱性色彩的符號。 德國進入工業化時代之初,大學的科學研究是與生產領域完全脫節的。盡管那時「世界科學中心」在德國,但是美國人很聰明,他們在德國拿到學位回國後,不是一味地跑到大專院校里做研究工作,而是進入到市場里去辦企業。 (source: funnies) 19世紀90年代初,德國科學家跑到美國一看,發現美國工業品的科技含金量最高,這才明確提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針,並開始大力促進應用科學的發展。由於德國有基礎科學上的雄厚根基,很快就建立起科學理論與工業實踐之間的聯系,從而在半個世紀時間里將世界一流的科學家隊伍、工程師隊伍和技術工人的隊伍結合在一起,領導了「內燃機和電氣化革命」,使德國工業經濟獲得了跳躍式的發展。 此後,德國的機械、化工、電器、光學,直到廚房用具、體育用品都成為世界上質量過硬的產品,「德國製造」成為了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德國最有名的公司,幾乎都是從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它們直到今天都維持著世界性的聲譽。 (source: funnies) 珍視「身後名」 不貪「眼前利」 德意志不是個「喜新厭舊」的民族,德國人喜歡有經歷的東西,有歷史記憶的東西,有文化記憶的東西。我認識一位德國教授,他家裡現在還有上個世紀60年代生產的木頭箱子一樣大的電子管收音機,由於質量好,照樣在用。我問他,「你還用這么老的東西?」他說,「是呵,我一看到它,就想起我幼年時發生在這收音機旁的故事,對我來說,這可是比什麼都要珍貴的啊!」 德國人生產的圓珠筆摔在地上10多次,撿起來依然可以用。德國建造的居民住屋120年也不會倒,就是被戰火摧毀了,德國人也一定要按原樣將其重建起來。 有一張關於德國建築物的照片,名叫「不變的德國」,展現的是二戰以後德國人修的房子,完全是中世紀式晚期巴洛克時代和洛可可時代的風格。為什麼?二戰結束後,德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廢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上都被戰火摧毀,德國人非常心疼,因為德國人就是喜歡自己的文化。怎麼辦?德國人死活也要把當年的照片找出來,把當年的設計圖找出來,一定要按原樣一座座地重修起來。今天你跑到德國去看,大多數城市都沒有什麼現代建築,幾乎全是巴洛克、洛可可時代的風格。 德國有座王家歌劇院在二戰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德國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結果毀於一旦。怎麼辦?二戰後德國人就把這片廢墟圈起來,搞了一批科學家、文化學家、考古學家、建築師、技術工人,大約上百號人,花了35年時間,把這堆破磚爛瓦又重新裝回去了,你現在再看這座王家歌劇院,怎麼也看不出來是炸彈炸爛了以後又重新裝回來的,這座建築成了「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說,「這個行動本身就屬於世界文化遺產」。正是由於德國熱愛、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變的德國」。 由於德國的經濟發展不靠房地產市場,所以一位德國建築師很難拿到一個建築項目,好不容易中了標,就一定會精心設計,一定要把它搞成一個藝術精品,一定要讓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國,你永遠也看不到有兩座建築物會是一樣的。因此人們說,德國建築師重視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後名」。 (source: funnies) 一個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 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一位外國記者問彼得·馮·西門子:「為什麼一個8000萬人口的德國,竟然會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呢?」這位西門子公司的總裁是這樣回答他的: 「這靠的是我們德國人的工作態度,是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德國的企業員工承擔著要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要提供良好售後服務的義務。」 當時那位記者反問他:「企業的最終目標不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嗎?管它什麼義務呢?」西門子總裁回答道,「不,那是英美的經濟學,我們德國人有自己的經濟學。德國人的經濟學就追求兩點: 一、生產過程的和諧與安全; 二、高科技產品的實用性。 這才是企業生產的靈魂,而不是什麼利潤的最大化。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事實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製造產品,更是我們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說到「天職」上去了,「天職」是什麼意思?就是「上帝要你乾的事」。 在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迅速成為全球焦點的。他們往往是專注於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極少有「差公司」,絕沒有「假公司」。它們大多是擁有百年以上經歷、高度注重產品質量和價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稱之為「隱形冠軍」。德國有家葡萄酒作坊,快400年了。二戰中很偶然留下來的,很幸運沒被美國飛機炸到。德國的馬牌輪胎公司是1871年成立的。德國的阿迪達斯公司是1920年創辦的,至今也有94年以上的歷史了。你可以看到,德國這類企業都是有年頭的。 德國的產品不打價格戰,不與同行競爭,一是由於有行業保護,二是由於價格並非決定一切,打價格戰可能會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德國企業是要追求利潤,但是只要能保證基本利潤,有錢可賺,德國人並不是那麼貪得無厭、無休止地追求利潤的,而是要考慮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因此,德國人寧願「在保證基本利潤的同時,讓部分利潤轉化成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加完善的服務」。 我曾在柏林與一家菲仕樂鍋具店的經理聊過天,我說:「你們德國人造的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賣出一口,實際上也就丟失了一位顧客,以後人家不用找你了。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鍋,用20年就到頭了,顧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仔細想一想,你們劃得來嗎?你們為什麼要把東西搞得那麼結實呢?把它的使用期搞短一點,你們不是可以賺更多的錢嗎?」 這位經理這樣回答我:「哪裡的話,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這就會有口皆碑,就會招來更多的人來買我們的鍋,我們現在忙都忙不過來呢!我們這家廚具廠,是二戰後從過去的兵工廠轉產過來的,前後也不過幾十年時間,就賣出1億多口鍋了,你知道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口嗎?快80億了,還有70多億人口的大市場在等著我們呢!」你看,德國人的想法不一樣,他們營銷戰略的路數也與眾不同,一筆生意,在你身上一輩子就做一次,讓你說他的東西好,這就會感染到另外一個人,這個人再去做他的顧客,然後再感染第三個人,人家乾的是這個事。 (source: funnies) 探求本質,考慮長遠 今天德國祇有三座城市,即柏林、漢堡、法蘭克福,被定為「國際化城市」,以後打起仗來也宣布為「不設防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絕大多數的德國人都生活在5萬人、10萬人、15萬人、20萬人的城市裡,連50萬人口的城市,德國人都覺得太大了。德國城市的風光幾乎都有這個特點:城市天際線最高的地方一定是教堂的尖頂,任何建築物都不能超過它。 我曾與一位德國教授談論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德國人能做到守時?他講道:「城市小,就容易守時。為了守時,也必須得把城市設計得小一點。你要想在'汽車大眾化時代'做到城市不堵車,需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任何樓房不要超過五層,在德國,你要想建造六層以上的高樓,必須經過議會投票通過才行。第二個條件是任何城市必須有一半的空間是馬路。只要你同時做到了這兩條,城市就不會堵車。」 今天德國人一般只在柏林、漢堡、法蘭克福建高樓,那也是世界級的大高樓,但有一個條件,這種高樓從任何方向倒下來時,不能壓到另一棟樓。所以越高的樓房,周邊留有的空地就越大。這就叫「探求事物的本質,確定長期的戰略」。德國人建房子時,是一定要考慮到當它倒下來時會發生什麼事情的。 (source: funnies) 德國不相信物美價廉 「德國製造」的優勢並不在價格上,連德國人自己都承認「德國貨就是物美價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刀都砍不下來。德國人甚至不承認有「物美價廉」這回事。「德國製造」的優勢在於它的質量,它解決問題的專有技術,它優秀的售後服務。德國企業發展的一般產品都是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高難度,別國一時無法製造出來的產品。德國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都是沒有競爭對手的獨家產品。德國人生產的工業製造品,大到挖地鐵的掘進機,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訂書機,從質量上講都是世界第一。 德國所有供3歲以下兒童食用的產品不得含有任何人工添加劑,必須是天然的;所有奶粉被列為葯品監管;所有母嬰產品只允許在葯店出售,不允許在超市出售;所有巧克力都被規定要使用天然可可脂作為原料加工生產;所有保健護膚品牌都必須要有自己的實驗室和植物種植園,以保證取材於天然有機品質。 德國人生產的非工業用途的化學產品,例如清潔劑、洗手液、洗潔精,除了有清潔殺菌的功效以外,絕大多數採用了生物降解技術,也就是靠微生物分解其中的化學成份,來將化學對人體的傷害減少到最小程度。德國人生產的濾水壺,既能過濾無機有害物,也能過濾有機有害物,並富含鎂元素。經過德國濾水壺過濾後的水,是微微帶甜味的。 德國鍋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溫性質,既能節能環保,導熱效果又極佳,以至人們說,「使用這種德國鍋具,一根蠟燭就能弄一頓美味佳餚。」德國人生產的一口鍋,可以用上100年,因此很多德國人用的都是奶奶傳下來的鍋。對德國人來說,任何一樣廚具,一輩子只需要買一次,不需要買第二次,因為你一輩子也用不壞它。德國人生產的煨湯用的鍋,完全是鋼鐵鑄造的,沉重得連男人都有點端不動,那鍋蓋內側有奇特的花紋,我問一位德國的銷售商:「搞這些花紋幹嘛?」他說:「它蓋上去後,水蒸氣就能上下自然循環,不易燒乾,這是一種技術。」德國的鍋具,蓋上去個個嚴絲合縫,說三分鍾開鍋就三分鍾開鍋,能為你省下不少煤氣費。 我也曾問過一位德國的企業家,為什麼德國的產品動不動就「能用100年」呢?他這樣回答道:「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們德國沒有資源,幾乎所有重要的工業原材料都是靠國外進口來的,所以必須物盡其用,盡量延長使用期,這才是對原材料最大的節約。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德國人認為,產品質量的好壞,主要體現在是否經久耐用上。」 請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看看德國人製造這些產品時的堅持與精神,真的很值得眾人學習!難怪會變成世界知名的強大國家!!! 原文出處:funnies
㈣ 德國買房移民到底是怎麼回事
【 #德國移民# 導語】德國作為歐洲老牌國家,是很多人想要移民的第一移民國家。德國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福利也非常優渥,也因此德國政府為了順應移民浪潮,也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政策,那麼買房可不可以移民德國呢?德國買房移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姿旅以下是由 無 整理發布,歡迎閱讀!1.德國買房移民到底是怎麼回事?
2、其次,德國是移民國家這個沒有任何爭議。其次要明白,什麼叫買房移民?如果認為買房移民是葡萄牙等國黃金移民,那德國買房移民不是這個概念。德國是用公司購入房產,用收租這種及其穩定和保守的方式運營公司,讓獲得簽證得到保證。也就是說核心競爭力是德國房地產公司的律師團隊和房產資源。
3、德國是移民國家這是毋庸置疑的,從德國居民的組成可以看得非常清楚。但同時你會發現德國的外國人大部分是靠近德國的西歐、東歐和土耳其。來自亞洲和中國的比例非常少,排名在20位。
4、德國不存在像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的買房給居留卡的情況,這些神棚國家房地產、經濟低迷,大批房產閑置,需要國外的資本引入,激活經濟。但德國房地產市場及其穩定,也是近2-3年由於外國移民的需求增加,加上房產是最穩定的投資,致使價格增長,特別是在慕尼黑、法蘭克福、柏林、科隆等大城市,增長超過10%。
不同國家移民制度和辦理的方法要求不同,所以在辦理之前可一定要先了解這個國家的移民政策。如果你有意跡瞎凳向移民海外國家,不妨考慮下德國吧。
2.在德國購房的實用指南
1.位置、位置、位置
在購買房產時,流傳已久的一個經典原則是,你必須注意三件事:位置,位置,位置!
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地段,在好地段,房產價值往往會上升。問題是:在好地段,許多買家會發現價格可能難以負擔得起。
專家建議:「看看次好的地段,這里的房地產價格往往便宜得多,但房屋價值卻通常不會差。」
2.對購買價格進行對比研究
近年來,房屋價格上漲如此之多,以至於很難說什麼價格是合適的。
如果您想知道某個區域的一般價格,你必須對其進行研究。
除了權威部門發布的財務測評(Finanztest)報告,還可以去找一找房地產市場相關報告(Grundstückmarktberichte)或房產經紀人協會(Maklerverbänden)提供的價格數據。
3.確定購買價格與租金比
是否購買房產的決定性因素還有與租金相比的購買價格。在一些城市,房產購買價格比租金漲的快,一些城市則是租金漲的飛快。
如果你必須支付超過25年的租金,這將是一個分界點。
「即使是在一個及其有吸引力的城市裡的極好的一個地段,如果購買的房產價格是你每年需要支付的租金的30倍或者更多的話,那麼,你需要慎重考慮,一般來說你不應該接受這個價格」,專家建議到。
4.建築材料檢測和鑒定
你買的具體是什麼?外行人很難判斷一棟房子的外表之下到底是由什麼建築材料組成的。
因此,看房的時候,帶上一位業內人士幫助你檢查鑒定,不要忘記也去查看閣樓和地下室。
5.重要文件的查看和閱讀
有關你要購買的房產的重要文件,比如以前的各種費用的結算記錄(Betriebskostenabrechnungen)。
如果你購買的是公寓,你需要查看許可權說明和社區秩序說明等文件(Teilungserklä),這些文件會提供有關哪戶擁有什麼以及哪戶被允許使用什麼的信息,你還應獲得業主大會的會議記錄(Eigentümerversammlungen)。
6.准備足夠的自有資金
專家建議,要購買房產,首先要自己准備足購買價格和額外成本的10%到20%的資金。
請注意,除了購買需要付的款,你還需要負擔一些額外成本,包括土地轉讓稅,公證費用,土地登記處和付給房產經紀人的費用等等,這些加起來可以佔到總價的大概16%。
7.比較貸款方案
如果想購買房產,德國很多銀行還有信貸中介會提供貸款,你應該多去問幾家,多咨詢,根據各個家庭情況不同,有些機構的優惠政策差異很大。
如果還貸期很長的話,很小的利率差異最終都會影響你整體還貸的金額。
8.確保長期固定利率
專家建議,在簽貸款協議的時候,你應該注意選擇盡可能長時間地使用目前的低利率,比如15年或20年或整個還貸期。
如果將還貸期限縮短,你可以獲得更低的利率,但存在利息顯著增加的風險。
9.確定適當的分期還款額
分期還款應該根據你的家庭財務狀況而定。一般來說,建議最初幾年還款的時候,應該每年至少還清貸款總額的2%到3%。
重點是針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狀況、特殊還款權利或者分期付款金額變更等事宜,要確保還款人可以靈活應對。
㈤ 德國超一半人口居住在農村,他們為什麼喜歡住在鄉下
因為德國城市跟鄉村的發展相差並不大。並且德國政府對於鄉村的扶持力度特別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更願意住在鄉下,因為鄉下環境會更好。如果的基礎設施也是非常好的。城市和鄉村的基礎設施差別也並不大。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人就更喜歡住在鄉下。然後去小城鎮裡面工作。即使住在鄉下去工作的地方距離也不會很遠。
村民委員會承擔著諸多地方公共服務職能,如道路維護、幼兒園、養老、消防甚至土地規劃和地方稅收等。上級政府會對村民委員會制訂的發展計劃給予一定資金支持。通過鄉村更新計劃等政策立法,聯邦和州繼續為村莊提供補貼、貸款和擔保,支持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保護村莊景觀和環境。這使得在小城鎮工作、回鄉村居住成為理想的生活方式。
㈥ 中國人的廚房和德國人的廚房能很好的解釋中國人的頭腦和靈活但沒有德國人那樣
可以這樣說,中國人和德國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中國人頭腦靈活,德國人善於利用空間和設計細節。
在消費觀念上:雖說中國製造也是名滿滿天下,但在我們國家大街上,往往看到的都是發達國家的品牌。德國人並沒有那麼熱衷名牌,從日常到吃穿,他們反而相當低調。在德國那些國際帶春大品牌的東西都賣的不是非常的理想。
在住房觀念上:國內很多人結婚都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在我們的思維中房子能帶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在德國結婚想擁有一套房子是不大可能的。德國年輕人大部分租房子住,德國國家政策也是這樣鼓勵的。在德國百分之六十的德國家庭租房子而不買房子,有些人一輩子都是住在租的房子里蠢運耐,這在悄余德國是非常正常的,德國人覺得是否擁有自己的房子對生活質量並無太大影響。在教育觀念上、在工作觀念上等等。
㈦ 為什麼所有德國人都有房子住
德國人少。
真的……德國差不多幾十年下來人口幾乎沒什麼變化,所以只要幾十年間建好房子就可以了。況且中國人也都有房子住,問題不是在這里,問題在於大家都想往城市跑,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這才是引發城市房子不夠的根本。
德國沒什麼借鑒空間,百萬人口以上城市不過五六個,大部分城市都是十萬人二十萬人的樣子,所以……他們不缺房子。
㈧ 過來人談德國留學的居住環境
為大家整理的《過來人談德國留學的居住環境》,供大家參考。
德國人對居家地點的選擇,除了與工作及家庭成員有直接的關系外,也會考慮到整體環境品質以及購物等因素。像是有孩子的家庭,多半會考慮住家與學校的距離,而成天只拚命工作+參加party的單身貴族,大多則喜好選擇市內的地點來居住,才不會錯過晚上市中心的種種好節目~
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卻逐漸偏愛市郊或附近的小鎮生活。居住空間的講求,環境品質或與自然為鄰,都是他們寧願每天開車(或坐火車)一二個小時去上班的原因。不過請不要馬上浮現電影里美國人上班的景象(幾條的車串拚命往市裡鑽動的壯觀場面),德國的城市人口雖然也存在著外移的現象,但發展的規模至今仍然有限。
仔知因都市空間與人口結構的不同,德國的居住地點或環境,無論是房屋結構,庭院布置,甚至鄰近的交通與其他設施,都與美國不大相同。也因此,有許念氏消多曾經居住美國的人,頭一回來德國時,總以為德國每間房子也是又大又寬敞,等親臨現場後才熊熊發現,咦,怎麽房子與庭園似乎比想像核穗中要小了一二號。
這些對德國的印象也好偏見也好,就如世界各國的人都以為德國人只開雙b代步一般。其實在德國,賓士mercedes-benz及bmw亦屬高品牌的車級,並不是人人都開得起。除了在一般金融中心能見到較多這類型的車子外,就是在火車站前,那一長排的淺黃色計程車隊。但計程車採用賓士驕車,並不是每個計程車司機特別有錢,更不是德國政府規定的,這完全只單單為了提升車隊形象以及服務品質而衍出來的現象。當然,除了雙b的車型外,在德國也能見到許多其他廠牌的計程車。而幾乎每家車廠,對計程車都提供了整套的販售服務,如無線電的配備以及附加其他軟體與外加系統,競爭其實也挺據烈的,也因此,現在德國街上也越來越常見到如toyota的計程車哩!
回到德國居家環境的主題,無論你是住在德國的大都會或偏遠的小村落里,「理論上」在住宅區的方圓一公里,至少會有一家麵包店,肉鋪,雜貨店,診所及銀行,通常這些店面都集中在市區的教堂附近。這種以教堂為中心的生活區,也是德國及歐洲各地常見的傳統聚落發展情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德國人成家立業後,尤其有了孩子,若確定長期會居住此地時,他們便會買塊地來蓋房子。不過在德國買棟新房子可不如台灣一樣容易,因為所有的裝修步驟,從磁磚,電線到天花板等,可都是得由買屋者自行負責與水電工木匠聯絡及協定。不過,許多德國人為了節省給付工人們高額的工資以及省去聯絡的麻煩,於是也會自行diy刷牆鋪地拉電線,甚至乾脆工程包給認識的鄰居及親朋好友,這也是非常普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