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為什麼那麼多藝術家

德國為什麼那麼多藝術家

發布時間:2023-08-01 17:12:21

㈠ 19世紀德國美術是如何發展的

19世紀,德國經歷了從封建主義到資本主義的過渡,結束了長期的領土分裂與專制制度的小國割據,成為中央集權的國家,從而由19世紀上半葉的農業國變成了一個工業國,在政治、經濟、精神生活各方面都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社會生活的大變革也促進了美術界的變化,藝術家由主要服務於教會和貴族,逐漸轉為自選題材進行創作。自18世紀末至1840年,在28個德國城市成立了藝術協會,通過協會的活動與舉辦展覽,為藝術品開拓了銷路,也擴大了觀眾的范圍。這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文化的發展,在德國建立了一批新型藝術博物館,各邦國君主的藝術收藏也逐漸對公眾開放,較為廣泛的觀眾有了接觸藝術品的機會,提高了藝術鑒賞力。總之,資產階級的藝術協會、藝術博物館與展覽會以及藝術評論都起到了傳播與介紹藝術的作用。大變革時代的種種沖擊、一系列改革與經濟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都使得德國19世紀藝術家的思想十分活躍,各種風格流派彼此共存、相互競爭,繼而迅速更新。

在19世紀前半葉德國繪畫藝術中,浪漫主義流派佔主導地位,可將其視為典型的德國流派。德國藝術家在浪漫主義繪畫方面取得了獨特的成就。自這一畫派產生之日起,就存在著兩條不同的道路。在北方以德累斯頓為中心聚集了一些信仰新教的畫家,他們的創作以風景畫為主,因此稱為早期浪漫主義風景畫家。在南方維也納有一些信仰天主教的青年畫家組成了路加兄弟會,他們後來到了羅馬,被義大利人稱為「拿撒勒派」。前者以繪畫大師卡斯帕爾·達維德·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eh,1774—1840)為代表。他與英國著名風景畫家康斯太勃爾、特納一起成為風景畫新道路的開拓者。他描繪的風景決不是對大自然景物的單純模仿,也不是脫離實際的主觀臆想,而是將自然的真實寫照與藝家的內心感受融為一體,賦予風景畫以深沉的內涵。

1808年聖誕節,弗里德里希公開展出了他的代表作《台岑祭壇畫》,此畫可以視為他的創作風格的宣言書,立即引起了保守派的公開指責,掀起了一場保守派與堅持浪漫主義創作原則的革新派之間的論爭,最後以弗里德里希的勝利而告終。

早期浪漫主義的另一位著名藝術家是菲利普·奧托·龍格(Philipp Otto Runge,1777—1810)。他追求的是內容與形式都適應當代需要的現代藝術。他畫的風景蘊藏著新的生命力,此外他還畫了不少親屬肖像。在弗里德里希畫風的帶動下,於19世紀的20、30年代出現了風景畫創作的繁榮景象,出現了一批優秀的風景畫家如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Carl Gustav Cams,1789—1869)、約翰·克里斯蒂安·克勞森·達爾(Johan ChristianClausenDahl,1788—1857)、卡爾·布萊辛(Karl Blechen,1798—1840)等人。

「拿撒勒派」的代表畫家有弗里德里希·奧韋爾貝克(Friedrichoverbeck,1789—1869)、彼得·馮·柯爾內里烏斯(Peter yonCome.1ius,1783—1867)、威廉·沙多夫(Wilhelln SchadOW,1788—1862)等人。這派畫家的作品大多從宗教故事、聖經和古詩中取材,在選材與表現手法上都有復古傾向,十分尊崇古老的德意志藝術,作品表現了他們虔誠的宗教感情,並寄託了他們的浪漫主義理想。

19世紀30年代,德國開始了工業革命,隨著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日益重視社會現實生活,於是在40年代出現了德國現實主義美術的復興,50至70年代經歷了繁榮期,產生了不少頗有影響的藝術家。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阿道夫·馮們采爾(Adolphvon Menzel,1815—1905)在繪畫領域的眾多門類里都作出了傑出貢獻,既作版畫插圖,也繪制油畫,他的素描、速寫更是生動傳神。1839年,門采爾開始為《弗里德里希大帝的歷史》作插圖,在這套精心創作的組畫中再現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時代的歷史風貌,作者也因此蜚聲畫壇。門采爾選取的繪畫題材十分廣泛,反映了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真實而深刻地表現了他所處的時代。在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三月死難烈士的葬禮》中真實地記錄了1848年的革命事件,並表達了對烈士們的敬意與哀思。1875年完成的《軋鐵工廠》是以油畫形式反映現代工業生產最初階段的代表作,歌頌了產業工人的創造力,也揭示了緊張勞動的艱苦與殘酷,反映了德國工業革命生機勃勃的一面,也揭露了勞資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批判現實主義的意義。

南方的慕尼黑歷來是德國重要的藝術中心,威廉·萊布爾(Wilhelm Leibl,1844—1900)在那裡接受過正統的學院派美術教育。後來去巴黎留學8個月,1870年返回慕尼黑後,轉向現實主義,並在他周圍團結了一些有共同理想與追求的青年畫家威廉·特呂布納(Wilhelm Trhbner,1851—1917)、卡爾·舒赫(CarlSchuch,1846—1903)、漢斯·托馬(Hans Thoma,1838—1924)等人。1873年萊布爾離開了慕尼黑,此後他一生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巴伐利亞的農村度過。他的作品細致人微地描繪了農民,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代表作為《教堂中的三個婦女》。弗里茨·馮·烏德(Fritzvon Uhde,1848—1911)1880年定居慕尼黑,由於受到利伯曼的影響,畫了一些外光畫,其中一部分作品生動地描繪了農村勞動與日常生活,如《早晨》、《秋天》都具有清新、質朴的特點。這些青年畫家熱情描繪了農村的美麗風景,恬靜的農家生活以及周圍真實生動的人物形象,為現實主義畫壇增添了光彩。

19世紀60和70年代,出現了一個畫派即「德國—羅馬派」,以安澤爾姆·費爾巴哈(Anselm Feuerbach,1829—1880)為代表。當時在德國國內由於工業發展,出現了富有的資產階級,功利主義日益影響美術創作。一些藝術家不願適應資產階級觀眾的欣賞日味而逃避德國的現實,他們遷居羅馬,認為在那裡仍然存在古代文化的氛圍。他們喜歡選取古希臘神話為繪畫題材,創造了具有古典色彩的、高貴自尊的理想人物。

19世紀80年代,歐洲出現了象徵主義文藝思潮,強調藝術家的主觀創造,德國象徵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諾爾德·勃克林(Arnold Becklin,1827—1901)。此派畫家多用象徵、比喻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感情與想像,許多作品都表現幻想與夢境,甚至描繪黑夜與死亡,具有神秘色彩。這些作品脫離現實,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歐洲一部分知識分子對社會不滿,感到無出路的世紀末精神狀態。

19世紀下半葉,德國畫壇出現了一些新流派、新風格,尤以外光派繪畫成就突出。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1847—1935)、洛維斯·科林特(Lovis Chrinth,1858—1925)、馬克斯·施勒福格特(MaxSlevogt,1868—1932)並稱19世紀德國三大外光派畫家。利伯曼是一位優秀的外光畫家,也是一位傑出的現實主義大師,許多作品都以普通勞動者為主人公,表現出鮮明的民主傾向和對社會底層人民的同情,相當深刻地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德國的社會現實。科林特的作品特別富有活力,尤其在晚年還大膽探索新的表現手法,與早期表現主義畫派具有內在聯系,《馬克斯·哈爾伯像》、《瓦爾辛湖風光》都是他的代表作。施勒福格特多才多藝,其繪畫題材也十分廣泛。他的風景畫體現出德國外光畫派的獨特成就,著色鮮明,筆法靈活。除了風景畫之外,他尤喜描繪戲劇與舞蹈場面,代表作有《香檳酒之歌》、《法爾茨風景》等。

與畫壇風格多樣、流派紛繁的狀況相比,19世紀德國雕塑領域的情況則單純得多,基本上古典主義雕刻佔主導地位。出現了一些大型紀念性雕塑。1871年之前,德國長期處於分崩離析的眾多邦國統治之下,嚴重地阻礙了國家的發展和強盛。一些古典主義的雕塑作品歌頌了德國歷史上與當代的偉大人物,贊美了中央集權的王權統治,在一定程度上以藝術形式表達了人們普遍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是有進步意義的。當時,最有影響的雕塑家是克里斯蒂安·丹尼爾·勞赫(Christian DanielRauch,1777—1857),早年曾在卡塞爾接受藝術教育,1805年至181 1年在義大利隨著名雕塑家卡諾瓦和托爾瓦爾德森學習,回國後取得很大成就,有眾多學生追隨他。《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紀念碑》是他晚年的力作: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這一騎馬像立於一個多層花崗岩底座上,高大雄偉,穩定庄嚴,體現了古典主義的特色。勞赫的影響貫穿了整個19世紀。19世紀後期,德國雕塑風格由古典主義過渡到現實主義。

在勞赫眾多的學生中不乏成就卓著的雕刻家,恩斯特·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里徹爾(Ernst Fiedrich August Rietschel,1804—1861)就是其最優秀的學生之一,1832年成為德累斯頓美術學院的教授,代表作有《歌德與席勒紀念碑》、《萊辛紀念碑》、《勞赫胸像》等。另外他雖是勞赫的學生,卻不僵化地遵從古典主義的傳統,而是轉向了現實主義。1857年完成的《歌德與席勒紀念碑》即是他創作生涯中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塑造了兩位智慧崇高、站在時代前列的文學巨匠的形象,充滿了時代氣息。著名雕刻家奧古斯特·卡爾·愛德華·基斯(August Karl Eard Kiss,1802—1865)和阿爾貝特·沃爾夫(Albert Wolff,1814—1892)也是勞赫的學生,前者的代表作為《阿馬松人》,後者的代表作為《斗獅》。

㈡ 德國文化很受關注,你知道為什麼嗎

德國出哲學家,像尼采、叔本華、馬克思、康德、費希特、胡塞爾等,都來自德國。為何德國盛產哲學家呢?這跟它的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關系密切。除了哲學家,德國還有很多文學家作家,比如托馬斯·曼、歌德、里爾克、海涅、赫爾曼·黑塞、席勒等,涌現了一大批傑出的作家。為何德國出現了那麼多的作家呢?這也跟它的文化環境和民族性格有關。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德國人對秩序和規則的嚴謹執行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一諾千金、簽了合同就必須執行、不能遲到,這些融入到德國人骨子裡的文明行為我們中國人真的應該好好學學。

總之,德國文化體現了德國人的性格和民族品質,他們對生活熱愛,對他人守時,對藝術、詩歌和哲學情有獨鍾。德國文化的巨大魅力正以一種無法阻擋的情勢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的其他文化。對此,我們應該多學習德國文化中的精華,然後消化吸收,轉化為自己的強項。文化和文明的意義之一就是讓更多人覺醒,讓更多好的事物擴展發揚。

㈢ 德國藝術究竟有何獨特之處當代藝術界為何都偏愛德國藝術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包括繪畫,雕刻,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等。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每件藝術品都有它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同時藝術也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然而在德國藝術中,其繪畫藝術頗受人們喜愛。

㈣ 論述德國為什麼成為現代設計的重要發源地

德國是現代設計的最直接發源地,這方面幾位德國設計先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生於同一年的貝倫斯和雷曼施米特,而前者更以曾培養過3位現代建築與設計運動的經典大師——格羅皮烏斯 (Gropius)、密斯(Mies)和柯布西耶 (Corbusier)——而成為德國設計史上影響最大的人物。

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1868~1940)也是一位罕見的設計全才,在建築、傢具、平面設計、紡織品設計、玻璃設計、工業設計多方面均有劃時代的建樹。他最初在漢堡學習,而後去慕尼黑作為一位畫家和平面設計師為一些公司設計作品。l896年貝倫斯也依慣例去義大利「朝聖」,回至慕尼黑後就參加了包括雷曼施米特(Riemerschmidt)在內的一個設計協會"聯合車間",並於1898年設計出他的第一件傢具,次年在當地展出。以後4年間他移居達姆斯塔特,成為當地「藝術家畫廊」最活躍的成員之一,並在這里設計了他的第一幢建築,即他自家的住宅。

此後貝倫斯在不斷的設計、教學中逐漸發展成熟與現代工業化生產密切結合的設計思想。貝倫斯的設計活動始終都與工業生產密切結合,並於l907年被任命為當時一家大公司的專業工業設計師,這在歷史上是第一次。但貝倫斯以後的生涯則逐漸以建築設計為中心,同時兼及傢具,燈具等多方面產品。

他以混凝土、鋼、玻璃設計的廠房是現代工業建築的第一個里程碑,對後世影響巨大。以後的幾年中貝倫斯的設計活動頻繁.

並於 l907年成為「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最主要的創辦人,成為現代運動最重要的先驅之一。 l936年貝倫斯被任命為柏林藝術學院建築系的系主任,直至去世,再次培養了大批現代設計人才。

㈤ 為什麼德國能出那麼多優秀的哲學家,義大利能出那麼多的文學家藝術家

第一個問:

地理的因素。德國位於中歐,天氣寒冷,有效的減少了戶外活動,導致德國人喜歡呆在家裡。德國人天性沉默、嚴肅,所以在家就靠看書和思考打發時間。這些有益的腦力活動,促進了德國人思辨能力的發展,寒冷的天氣有助於思維的活躍,這為哲學奠定了基礎。
經濟的因素。德國的主體是普魯士,而普魯士的經濟在中歐是非常發達的(最後統一德國的就是普魯士)。哲學是一種閑暇的享受,只有有閑暇時間的人才有精力去思考哲學。多數德國哲學家家境殷實,衣食無憂,所以能夠有大量的時間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為了生存去學一門技術(德國的學徒制很完善,終身性的)。這也是一個基礎。
當然,上述因素只是表,而非體。錢學森先生在臨終前曾有一問:「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因為大師不會孤零的出現,大師的出現是有背景的。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又是德國人)說過一個世界歷史的軸心期,在某一個特定的時期,人類的文明集中大爆炸,發出耀眼的光芒。其實,這可以用「國家不幸詩家幸」來概之。在哲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多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這才是根本原因。
德國一直處在四分五裂之中,直到1871年才實現國家的統一。在分裂期時期,總有勢力想成就偉業,統一國家,這必然需要招延人才(所謂禮賢下士),所以政治環境相對寬松,社會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也就會增強。這就為哲學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營養。中國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魏晉的玄學等等,都是絕好的例子。
經濟學講求供需,哲學亦是如此。只有社會有需要,才會有供給。德國社會的分裂,使得國家遭受不少的恥辱,所以他們需要一些理論來為自己指明道路,看到國家的希望(這就是為什麼納粹哲學在一戰後橫行德國的原因)。所以為了解答人們的疑惑,為了國家的統一和改造,哲學理論不斷出現。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單個因素所能決定的。當這所有的因素(我舉的因素可能不完整)匯集在一起時,事情的發生也就成了必然。這或許就是答案。

第二個問:
①中世紀的歐洲,貿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希望沖破教會神學的束縛。
②義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臘、羅馬文化典籍。
③14-17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才濟濟,匯集一處。
④義大利處於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較早接受了東方文化。(造紙術,印刷術)

㈥ 為什麼德國造就了那麼多文學、藝術和哲學大師

自由的資本主義體制、鼓勵思考的文化氛圍,還有德語。。。你知道德語的嚴謹程度之高的話就不會奇怪那些拗口的哲學語句是怎麼來的了。。。。

㈦ 德國表現主義的成就及影響

任何有西方藝術史知識的人,都知道德國在現代藝術的貢獻:德國是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重要國家,德國表現主義。達達主義,波伊斯,以及包豪斯和後表現主義等對於現代藝術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中,隨著希特勒法西斯納粹在1933年獲得政權之後,德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出現了停滯不前的局面。希特勒把現代藝術稱為「頹廢藝術」,下令嚴禁現代藝術地的公開展覽;更有甚者,一些現代藝術家受到迫害和鎮壓。納粹之所以對現代主義恨之入骨的原因,是由於當時的以表現主義為代表的德國現代主義藝術家的明顯的政治色彩。這種政治色彩由於精力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而不斷被強化,而戰爭中出現的德國的達達主義和戰後出現的表現主義特別是新客觀現實派,更把矛頭直指德國資產階級的丑惡的陰暗面;這就使得德國納粹政府絕對不允許現代主義在德國境內存在。
1933年希特勒納粹法西斯政權強行通過並發布了新政府的對於藝術家的法規—據說參加制定該法規的有希特勒本人,格林大元帥,宣傳部長格培爾等。1933年11月,成立了《德國視覺藝術會》的組織。德國政府再次依據法規,規定所有在德國境內的藝術家以及和藝術有關的職業人士鐙等,都限期登記入會。所有會員都必須效忠德國政府,推動德國文化藝術「 健康發展」。截至到1938年,該藝術會擁有大約3200名雕塑家和15000多名畫家,成為當時歐洲最大的藝術團體。這且不說,由政府直接控制的鈣該藝術會德的中心領導機構,決定正式審核登記的會員的資格,並制定會規,審查合格的授予會員資格,不合格者不允許金星進行藝術活動;更有甚者,還有一些藝術家杯被認為是「異己分子和頹廢派」等,被放逐和逮捕入獄。在第一批被批評的,和被攻擊迫害的藝術家中有貝克曼,迪克斯。葛羅茲,克其那,馬克,諾爾德等人—他們大多為德國表現主義流派藝術家;此外不是德國人地的畢加索,馬蒂斯,梅金傑,;魯阿特等也被列入其中。
值得稱贊的是德國現代派藝術家從來沒有放棄過藝術創作。早在1920年,他們就舉辦了德國的達達主義畫展,約翰 赫爾弗爾德創作的拼貼劃畫《格林;第三帝國的行政管理 》直接把矛頭指向法西斯納粹的頭子格林。為了打擊德國的現代派藝術,同時鼓吹納粹的新藝術政策,1930年,由格林親自出馬舉辦了《 德國藝術之家》大型藝術展,在開幕式上希特勒發表了吆要絞殺德國現代派藝術地的瘋狂叫囂。但這絲毫沒有嚇掉正直的德國藝術家。1937年,他們在德國慕尼黑市舉辦了《當代德國藝術展 》,德國藝術家的勇敢也贏得德國人民的支持,竟然有200多萬人前來參觀;而同時舉辦的由德國官方支持的《偉大德國藝術展》,只有不到60萬人來參觀;而且佔大多數的是納粹黨組織的觀眾。
當時比較活躍的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有麥克斯 貝克曼(Max Becjmann)884-1950),早在戰前,他已經出名了。在20世紀30年代中,他是德國的「新客觀主義」(New Objectivity )的積極份子。在希特勒法西斯納粹政權當政時,他不畏權勢,暴力,惡勢力等,以一位真正的藝術及家的良心,批評,抨擊德國的反動的社會現象。他時常以德國的古典神話史實,民間傳說等為題材,原始素材,在透過象徵隱喻的手法,將形象壓迫容納在一個畫面的空間之內,達到擠觸觀眾的情緒幾乎到屏息悶氣的窒息程度。但他的畫作世是具有相當的時代,民族和政治批評的價值,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地的德國藝術家之一。
歐托 迪克斯(Otto Dix)也是德國「新客觀主義」流派畫家。他沒有貝克曼等人的直截大膽的抨擊和火辣。他的風格近乎古典;但他以自己的洞察入微,鋸細不遺地態度,冷眼旁觀社會的百態;然後以意思一絲不苟的認真,把它們以描繪在畫面上,他終於西歐的具像傳統,技巧甚至援引德國,荷蘭古典大師們的法本。
著名的德國表現主義畫家還有喬治 葛羅茲(George Grosz),厄恩斯特 路德維格 克其那(Ernst-Ludwig Kirchner),佛朗茲 馬克(Franz Mark) 埃米爾 諾爾德(Emil Nolde )等。
約瑟夫 波伊斯:偉大的藝術家
在現代—當代藝術是史中,有不少傑出的,真正的藝術偉人;他們不但具有偉大的藝術創作天才;二而更重要的他們的偉大人文主義精神。畢加索,齊白石,張大千等就是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聯合國稱他們是文化偉人,巨匠。德國的藝術家約瑟夫 波伊斯是被公認可以同畢加索並駕齊驅的大師。
約瑟夫 波伊斯(Joseph Beuys 1921-1986)出生於1921年,早年學習生物,自然科學,昆蟲學,動物學等,熱愛自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徵集入伍,成為一名德國空軍駕駛員;1943年,他駕駛飛機執行任務時,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空被炮火擊中,墜機落地摔成重傷;幸虧當地土著—游牧波西米亞人解救,得以絕處逢生。戰後他在德國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學習雕塑。他參加了多種的流派,包括行為,裝置等藝術創作。
1961年,波伊斯成為了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地的教授,他認為教育是實現自己的藝術理念的最好地方;他以極其天真的嚴肅,把自己的民主思想和社會雕塑的理念投入到教育之中;他把教師教室變成一個向所有人開放的,並使得學生能全麵塑造自己的殿堂。他說 教育應該是兌對人的全麵塑。1967年,也就是在中國正在進行文化大革命時,波伊斯宣布成立了德國大學生黨,後來轉變成德國民主黨,目前依然活動。在法國學生運動高漲時,波伊斯領到德國學生造反,佔領了學校辦公室,後來他被警察抓走,學校接觸解除他的教職,長達六年,而不久波伊斯意境已經成為紅遍西歐的藝術大師。從1962到1967年,波伊斯多次舉辦激浪派的藝術展。1964年,他在亞圳工業大學,他在舞台上,向一家架鋼琴中添加洗衣粉和垃圾,讓鋼琴發出刺耳的沉悶聲;一個學生不解何意,上台毆打波伊斯;他仍不還手,鼻子流出血;只見他叢懷中拿出一個基督像,用左手高舉頭頂上,右手示意大家安靜;全長場頓時肅然了。這個形象後來成為他的標准像—體現出他的藝術具有精神治療作用的藝術觀。波伊斯世是一位積極的,甚至於有些狂熱的理想主義者;他聲稱 我沒有興趣去掩蓋疾病和弊端;我把喚醒和教育更多的人看作是我的民主義務。他所關注的是藝術所具有的人類學意義,以及藝術對於社會的影像影響,教化作用。他堅決反對美國的商業文化和藝術,不止一次地公開批評。
他還是一位環境保護運動積極分子;1980年他參加歐洲議會選舉大會時,帶頭組織清掃大街和森林;1982年,在第7屆卡塞爾文獻展上,他拿出一個題為《700 棵橡樹 》的行為展,號召藝術家和觀眾共同植樹;就在這時他親自動手種下第一顆橡樹;雖然,由於他的死亡,他未能看到700克樹苗種植的局面;但他終於喚醒了人們保護自然的良知:在1987年終於完成了計劃;來參加指書植樹的不僅是藝術家們,還有歐洲各國的元首,聯合國的官員,孩子,老頭,軍人和醫生們。現在,當人們觀看這一片茂盛的橡樹林世時,沒有人不懷念,波伊斯這個最具有人性的,偉大的藝術家。
新表現主義;
安理說,德國新表現主義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到了70年代末期,逐漸發展壯大,形成一個新流派。大多數新表現主義藝術家們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和戰爭之間。這一代人,已經拋棄了世紀初七期,那些前衛藝術家所具有的革命精神,而標變得要現實的剁多。他們不在乎什麼驚奇的藝術手法和孤高的理想;他們更加自由,放縱,從當代社會的五顏十色的現實中吸取創作的素材和源流:商業咨詢廣告,流行時裝,硬是影視圖像,廣告,插圖,攝影照片,雜志,什麼都行;飛利浦 葛斯頓(Philip Guaston )就是這樣的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他畫電燈泡,香煙,雪茄,寫字鞋子,成衣,襯衣襯褲,沒有鼻子和眼睛的肖像,鬼臉, 黨面罩,釘著釘子的木棒;這些暗含著個人寓意的具象繪畫。
此後出現的德國的新表現主義(Nouvelle Expressionism ),是以喬治 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 )和西格瑪 波克(Sigmar Polke )二人為兩大代表的新藝術運動。喬治 巴塞利茲(1938 - )出生在東德,在東德接受藝術教育,當時東德誒為蘇聯的社會主義聯盟的部分,前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藝術風格影響著整個東歐;把巴塞利茲不滿和反對當時東德的藝術潮流,被以政治部成熟為理由從東柏林藝術學校 開除。19歲時來到西德,馬上投入到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創作之中。他致力追求真理;但他個人是悲劇的,不幸的。他獨居在德國北部的一座修道院的古堡中。這里原是蒙斯特王子的府第;但經歷了戰爭的洗禮,和戰後的駐軍的摧殘,已經破爛不堪。在這里,巴塞利茲發展了自己的藝術風格;在他的作品中形象是倒置的。這種倒置不僅僅是針對觀眾的觀看,藝術家本人在創作時也是倒著畫的,用巴塞利茲自己的話,這種創作方式是為了「引發出迷惑和震撼,表現出一種挑戰的姿態。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他把觀眾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到畫面本身,而部專注於主題,巴塞利茲地的畫面中的形象是用強烈的色彩和闊大而粗狂的筆觸繪制而成,看起來很粗魯而悲悵。
西格馬 波克(1942- )是另一類藝術家,他熟悉幾乎所有的視覺媒介,可以任意選擇創作;他自己也說,他可以用任何一種伙或幾種方式進行綜合性的創作,他甚至使用過一種有毒的顏料進行繪畫,是一種含有砒霜成分的顏料。他以極端辛辣的態度,毫不留情地諷刺美國的商業藝術和學術霸氣,他以玩笑的態度用自己的藝術形象來抒發自己的理念。
德國年輕的新表現主義藝術家主要包括有 潘克,約爾格 伊門多夫, 安塞爾姆 基弗 等人。對於這些年輕一代人,波伊斯世是他們的精神領袖;的確波伊斯給於他們以巨大的影響。伊門多夫曾經是波伊斯的學生,他參加了波伊斯的許多藝術活動,也試圖通過藝術造成社會和政治影響;但總感到勢孤力單無法行事,最終選擇繪畫來表達自己對於德國的現狀的擔憂和不滿。基弗是戰後廢墟中誕生的一代,他一心想振興的德國的傳統繪畫藝術,而在他的創作中來體現出自己對於德國歷史的看法和思索;他的一個重達7噸的大型裝置藝術《打碎的容器 》就是一例:基弗用鉛鈑製成書的形狀,並且在上面印上一些歷史照片;排列在書架上,暑假書架前面散落著玻璃碎片。這個作品的靈感來自原始猶太教義:人把上帝擁有的10種神秘五物放置在容器內,包括有愛,知識,死亡,生存,性等;但人不安分,想知道上帝的秘密;在收集過程中打碎了6個器皿,因此,美德和邪惡就同時散落出來。而基弗的作品中有9種神秘的名稱被寫在架子上,漏掉的一種就是知識;這樣地上散落的玻璃象徵的就是散落在世界上的知識;藝術家正是通過這樣的醫書藝術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於人類弱點的亦即以及人類當前處境的批評和反思。
著名的藝術批評家盧西-史密斯對於德國新表現主義有這樣的感想:「 德國新表現主義 的存在與發展似乎形成一個完整的軌道—由完全的抵制到世界性的全盤接受。前輩們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最新一代德國藝術家行進更為艱難。新表現主義對他們來說已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學院藝術。」

㈧ 為什麼古典期的畫家都集中在義大利和法國,而音樂家都集中在德國和奧地利

之前有很多人都解答過這個問題,在這里我也談點個人看法。

的確,歐洲古典的著名畫家大都(不是都,在其他歐洲國家也有)集中在義大利和法國,而著名音樂家大都(不是都,在其他國家也有)集中在德國和奧地利,這是個有趣的現象存在。我想除了政治經濟歷史地緣方面的因素以外,跟這幾個國家民族的性格似乎也有很大的關系。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這一時期德國也產生過偉大的畫家。如巴洛克畫派的前期代表畫家魯本斯就是德國人。而另外一個國家俄羅斯,也產生過不少偉大的音樂家和經典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等等。

閱讀全文

與德國為什麼那麼多藝術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3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0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93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3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5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46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72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3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0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0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2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3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3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4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7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4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6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9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3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