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國的教育體系是怎樣的
很多家庭都把孩子送去德純碧國讀書,那麼大家對野哪德國的教育體系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就讓我給各位簡單的介紹一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德國教育體系嚴謹且多樣化,盡可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完善的社會保障、嚴格的稅收制度保證了無論是一名工廠員工,還是大型企業高管,子女都可以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
1.德國幼兒教育
德國幼兒園分為Kita(0-3歲組)、Kindergarten(3-6歲組)等不同概念。入學沒有特定時間,每個兒童都可以單獨約定哪天開始去幼兒園,家長也可陪同。
幼兒教育以地方或幼兒園為單位,不存在統一的教學目標與方案,教學活動主要包括講故事、唱歌、勞作、會話和接觸自然等。
2.德國基礎教育第一階段
德國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為小學,凡是滿七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小學就讀,此為義務教育不可拒絕。德國多數地區是一年級到四年級,柏林等地是一年級到六年級。
這個階段的最大特點即是不給予兒童功利性的分數成就導向,因此在小學低年級並沒有學科成績單,而是以教師評價作為考量。
3.德國基礎教育第二階段(初級)
小學畢業後的教育階段,主要分為三個類別:
職業預校(Hauptschule)
以職業教育為主,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
實科中學(Realschule)
以較高等的職業需求為主,可選擇繼續升學。
文理中學(Gymnasium)
頌褲碼以上大學為主要目的,也可以轉換方向。
4.德國基礎教育第二階段(進階)
類似於國內高中,主要包含文理中學高年級以及職業學校的再深化教育。
文理中學高年級(Die gymnasiale Oberstufe)
學生依據喜好與發展方向選擇學習課程,並以此作為進入大學院校的准備。
職業學校(Berufsschule)
即職業專科學校,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貼合社會對技術人才的要求。
5.德國高等教育
即是我們熟知的大學,主要分為三個類別:
綜合性大學(Universität)
以教學和科研為主,強調系統理論知識的高等院校。此類院校可授予本科、碩士及博士學位。
高等專業學院(Fachhochschule)
偏重於實踐應用教育,學生通過4-5年的專業學習,可取得高等專業學院畢業文憑。
藝術院校(Kunsthochschule)
專門針對藝術類學生的院校,其中包括音樂學院、戲劇學院和電影學院等。
綜合來看,德國的教育體系相對國內更為嚴謹復雜,這也是注重因材施教的必然結果。畢竟德國學校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考試,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生活。
② 德國人為什麼讓孩子學樂器
周末,帶孩子去聽了一場音樂會,回來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對那個在我心裡糾結了很久的問題:現在可以小心翼翼地說,我找到答案了。在德國,學鋼琴的孩子不少,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孩子學小提琴、大提琴、豎琴、橫笛、黑管、薩克斯管、吉他和架子鼓。樂器的選擇主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家庭的影響。任課老師不給孩子施加壓力,家長之間也不互相攀比。學不學樂器,學什麼樂器,都是個人的事情,是孩子課餘生活的一部分。這里不考級,老師授課時也不會強調進度,沒有練好的作業可以一周、兩周甚至三周反復練。學琴可以從任何年齡段開始,在音樂學校的廣告上常常印著:適合人群5-99歲。我碰到過德國人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從6歲開始學鋼琴,半年後,孩子嚷嚷說沒興趣了,要換樂器,換了小提琴後,只學了半年,又鬧著要換橫笛,父母沒有橫加自責,而是很合作,不到兩年的工夫,這家裡已經添置了三種樂器,真不知有多少家長能夠如此耐心。 跟德國老師學樂器,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德國人在初學階段不強調基本功的訓練。他們不會從一開始就糾正你的姿勢和指法,而是試圖引導你發現音樂的美妙,盡量讓你體會到學琴的樂趣。孩子們沒有大量的作業練習,老師們上課時也不會訓斥學生。他們認為,只有保持興趣,才能讓孩子們持之以恆地學習,靠興趣堅持學下來的孩子,必定願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周末的音樂會讓我感觸良多,因為,除了指揮,在近四十人的樂團中,沒有一個是專業搞音樂的。對樂團的成員們來說,演奏樂器只不過是興趣愛好而已,僅僅是副業。他們中有醫生、教師、學生和退了休的人。
③ 德國的教育體系如何
風靡全球的諾貝爾獎已經揭曉,但留給了我們很深刻的思考,為什麼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諾貝爾獎?答案竟然是—德國教育的快樂天性教育。德國教育學家支持兒童學前教育。他們認為,兒童到7歲之前的教育極為重要。但是不同於中國的學前班,德國學前教育的重點在於創造自主學習空間,培養孩子能力。
通過國家介入,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碟,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
那麼到底對於一個德國孩子而言,他們要在幼兒園里度過將近4000個小時。在這期間,德國孩子都學到了些什麼呢?
一位旅居德國的媽媽告訴我們,她兒子在幼兒園里受到的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個是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使用暴力、不大聲說話等。另外一個是語言能力的培養,但主要通過游戲的方式。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諸如傳話游戲、角色扮演之類的游戲卓有成效。
充滿趣味的情景藝術教室利用環境、情感、藝術等因素來調動寶寶無意識的心裡活動,以協調有意識的心裡活動,最大限度的發掘人的生理和心裡潛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拓展思維空間。
為2-6歲的孩子量身定製情景劇場與混齡語言開發場景,BBunion獨家引入韓國PDM情景藝術課程將認知、品德、藝術與探索完美融合在課程體驗過程中,在游戲中鍛煉孩子們的手眼協調能力,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對周邊事物的認知水平。在BBunion,孩子們永遠會在課程體驗中「發現」知識獲得知識,原本無聊的概念性學習變得令人充滿期待。下一堂課,又有什麼樣的驚喜在等著我呢?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BBunion汲取國際前沿幼兒教育實踐精髓,按照適齡發展原則,引進全球超39個國家1000多種品牌教具,源自德國、韓國、西班牙、英國、奧地利、荷蘭、法國、瑞士、美國等各地品牌教研團隊的成效,並結合BBunion專業課程體系,解鎖每個孩子的無限潛能。
BBunion全新概念店的設計理念完整的詮釋了我們對孩子的愛與責任,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讓孩子出生後不能錯過的一堂課。諾貝爾獎創造了一個可充電的世界,BBunion立志培養創造世界的人。
④ 德國學前教育年齡范圍
德國學前教育年齡范圍是3到6歲。
德國的學前教育源遠流長,文藝復興之前,德國學前兒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教育,母親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福祿貝爾1837年在家鄉附近的勃蘭根堡開辦了一所學齡前兒童教育機構,1840年將它正式命名為幼兒園,這成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幼兒教育機構,德國成為幼兒園的發祥地。
福祿貝爾在教育實踐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促進了德國學前教育事業質的飛躍,同時也對世界學前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標志著世界幼兒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德國學前教育目標有:
(1)培養幼兒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2)培養幼兒堅強獨立的性格,敢於面對困難、克服困難。
(3)幼兒能主動認識周圍環境。
(4)培養幼兒動手勞作的能力。
(5)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認識和學習。
(6)教會幼兒遵守社會規則,例如馬路上的交通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