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德國資訊 > 德國奧古特布倫茨鋼琴多少錢

德國奧古特布倫茨鋼琴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3-08-03 18:47:48

⑴ 貝多芬的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網路名片
貝多芬畫像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失聰
一七九六年,痛苦已在叩門,它一朝附在他身上之後便不再退隱。一七九六年至一八零零年,耳聾已開始他的酷刑。耳朵日夜作響,聽覺越來越衰退,自尊心使然,他竭力將自己的病情掩飾,終於一八零一年寫信給兩個朋友——韋格勒醫生和阿門達牧師:…「你的貝多芬可憐至極,我最高貴的一部分,我聽覺大大地衰退了…」失聰對他的摧殘,不僅在肉體,也在靈魂。在他的作品裡經常可以尋覓到生命的愁苦,如作品第十三號的《悲愴奏鳴曲》(一七九九年)。失聰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是災難性的,更何況在貝多芬憑頑強的意志花成月成月的時間拿音樂作品來換取麵包的動盪革命年代。「要以工作換取麵包是一件苦差事」。耳朵完全聾了。從一八一五年起,他和人們只有筆上的交往。最早的談話手冊是一八一六年的。在這悲苦的深淵里,貝多芬謳歌著歡樂。「可惜我在戰爭里,沒有在音樂里那麼在行,否則我將戰敗他(拿破崙)」再悲慘的命運,也要被他的意志征服了。
編輯本段大師風范的天賦
熱情奏鳴曲創作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 英雄交響曲總譜封面
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跡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的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賽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斗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貝多芬的朋友
美爾策爾(1772—1838),以發明和製造機械樂器著稱於世。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美爾策爾曾經在溫克爾(1776—1826)發明的基礎上,創制了今天通用的節拍器。貝多芬首先採用,並按照它每分鍾所打的拍數來標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爾策爾為他製作的。有一次,貝多芬在送美爾策爾出行時,寫了首富於風趣的卡農,來歌頌拍節機的創制者。這首象徵貝多芬和美爾策爾之間友誼的卡農,後來被貝多芬選進了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 申德勒是貝多芬晚年的密友。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瓦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設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出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欣然忘食的夜餐
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賬。侍者如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不!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日有進境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說。「我的?這么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絕不是偶然的,像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令敵手剽竊無門
貝多芬在18歲時(1788年)和波恩的勃勞寧一家交上了朋友,這一家的女兒埃雷奧諾勒(1772-1841)和兒子羅倫茨(1777-1798)跟貝多芬學習鋼琴。1792年11月,貝多芬離開波恩去維也納。由於離別前發生了一場爭吵,貝多芬到了維也納以後有一年沒有和埃雷奧諾勒通過信。1793年,他把在維也納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其中一部分是在波恩寫的)題獻給了埃雷奧諾勒。這部作品就是以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第一幕中費加羅的詠嘆調為主題的小提琴和鋼琴變奏曲。1793年11月2日,貝多芬寫給埃雷奧諾勒的信里,在談到尾聲中鋼琴部分技術艱難的顫音時說:「維也納有些人在晚上聽了我的即興演奏後,第二天就會把我的風格上有某些特色的東西記錄下來,算作他們自己的東西而沾沾自喜。要是我沒有看穿他們的這種行徑,我是不會寫這類曲子的。我知道他們的曲譜很快就要出版,所以我決定先發制人。但我還有另一個理由:我想難倒那些維也納鋼琴家,其中有幾個是我的死敵。我要用這個來回敬他們,因為我料到,我的變奏曲將會到處和那些所謂的先生們狹路相逢,使他們顯出一副狼狽相。」不久以後,貝多芬在大庭廣眾之下演奏了這個曲子,顯示了他那高超的鋼琴技巧。
嚴謹的作曲態度
門德爾松曾經將貝多芬的一份手稿公之於眾。在這張稿紙上,有一處改了又改,竟貼上了十二層小紙片。門德爾松將這些小紙片一一揭開,發現最裡面的那個音符(即最初的構想)竟然與最外面的那個音符(第十二次改寫的)完全一樣。想當初,我國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曾為一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煞費苦心,也曾設想過幾十種方案才最終定稿。正是由於古今中外的傑出藝術家們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精神,才使後人欣賞到如此動人的藝術精品。作曲對於貝多芬而言,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他寫作歌劇《費德里奧》時,為其中的一首合唱曲先後擬定過十種開頭。人們熟悉的《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題動機,也曾在他的草稿中找到過十幾種不同的構想。貝多芬常常揣著筆記本,在散步時也從不忘記將突發的靈感記錄下來。
編輯本段激進的性格
貝多芬與前輩
「交響樂之父」海頓曾是貝多芬的恩師,但這對師生之間由於見解不同,常常發生不和。海頓十分欣賞貝多芬的才華,但無法容忍貝多芬那種大膽的創新精神和桀驁不馴的性格。因此,兩人的分手是遲早的事情。德國大文豪歌德與貝多芬於1812年在波西米亞相會,共同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彼此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並未建立起友誼。貝多芬熱烈佩服著歌德的天才,可對歌德的某些做法卻不能容忍。一天,他們一同出去散步。在路上遠遠看到了奧地利皇後率領著一群皇室成員與他們相向而行,歌德不顧貝多芬的一再勸阻,立刻恭恭敬敬地站到了路邊。貝多芬對歌德說:「您大可不必這樣做。貴族們的派頭是愚蠢的,只能顯示出他們的庸碌無能。……他們可以把勛章別在任何一個人的胸前,但這人決不會因此變得更優秀些。他們也許能使一個人成為七品或三品文官,但在任何時候也造就不出歌德或貝多芬來……」然而歌德不僅仍拘謹地立在路邊,而且面部開始顯現出謙卑的微笑。貝多芬意識到,無論他再說什麼都是徒勞的。於是,他抬頭挺胸繼續向前走去。結果奧地利的皇後和皇太子認出貝多芬後,反倒率先向貝多芬打招呼、脫帽致敬。當他們經過歌德身邊時,歌德卻早已脫帽鞠躬,連頭都不敢抬一下。事後,貝多芬痛心地對歌德說:「……您對於他們過分尊敬了。」即便如此,貝多芬對歌德仍是十分崇敬的。人們在他晚年全聾時用的談話冊中發現,他不許別人用輕蔑的口吻談論歌德;並曾對人表示:為了歌德,他情願「犧牲十次性命」。然而歌德對貝多芬卻終生不能原諒,態度冷淡,有時甚至是無情的,令人十分不解。
「黑名單」上的人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歐洲的資本主義革命進入低潮,民主共和派遭到無情的鎮壓。維也納也是如此。但貝多芬無視特務、密探們的監視,經常去小酒店與從事地下活動的共和主義者們聚會。這使他成為維也納警察局嚴密注意的對象,他的名字出現在秘密警察的「記錄名冊」之中。面對這種狀況,貝多芬仍然敢於公開咒罵復辟回朝的奧地利皇帝:「他(指奧地利皇帝)首先應該被弔死在第一棵樹上!」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進步的思想意識給他了很多啟發,從而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鄣幕?——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憎恨封建專制的壓迫。盡管維也納古典樂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處的生活年代相當接近,但是貝多芬的思想同海頓和莫扎特顯然並不屬同一個「時代」。海頓一生備受凌辱,他雖也偶爾被激怒過,但卻總是逆來順受,當時進步的文學思潮和革命情緒都很少能使他激動,他的音樂同斗爭也是永遠絕緣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難並不比海頓少,他勇敢於反抗,寧願貧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樂中,從那充滿陽光和青春活力的歡樂的背後,往往還是可以感覺得到一絲痛苦、憂郁和傷感的情緒。只有貝多芬,他不但憤怒地反對封建制度的專制,而且用他的音樂號召人們為自由和幸福而斗爭。貝多芬在波恩時期(1782-1792)的創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鋼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這一時期可以說他還只是處於創作的准備階段。他在維也納最初十年(1792-1802)的創作,比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傷》、《月光》和《克羅采》奏鳴曲及《第三鋼琴協奏曲》等。但在這期間,他對社會與政治諸問題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識到他要努力探尋的目標。1802-1812年,他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時期,這段時間後來成為他的"英雄年代"。 貝多芬創作活動的成熟過程表面看來是相當遲緩的,但實際上卻非常穩固。他三十歲時才開始寫第一部交響曲,而在象這樣年紀的莫扎特已經寫了四十部左右的交響曲了。 貝多芬從1796年開始便已感到聽覺日漸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當他確信自己的耳疾無法醫治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給他的朋友。但是,他對藝術的愛和對生活的愛戰勝了他個人的苦痛和絕望--苦難變成了他的創作力量的源泉。在這樣一個精神危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他開始創作他的樂觀主義的《英雄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著貝多芬的精神的轉機,同時也標志著他創作的"英雄年代"的開始。 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後一階段,由於歐洲正經歷著嚴重的政治反動時期,即梅特涅的反動統治特別的猖獗的時期,他的創作也暫時呈現頹勢(1813-1817)。從1818年起,在貝多芬一生的最後十年當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聾、健康情況惡化和生活貧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況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創作了《第九(合唱)交響曲》,總結了他光輝的、史詩般的一生並展現了人類的美好願望。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時卻形成了群眾性的一個浪潮,所有的學校為他停課,題詞:"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偉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創作集中體現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進步思想,他的革命英雄主義形象可以用"通過苦難--走向歡樂;通過斗爭--獲得勝利"加以概括。
編輯本段貝多芬雕塑
《貝多芬》,銅像,作者埃米爾·安托萬·布德爾,創作於1888年。 貝多芬面部雕像
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一生創作了大量不朽的音樂篇章。他在1820年時雙耳失聰,然而命運征服不了這個堅強的人,這個在藝術上反封建反專制、為自由和解放而頑強奮斗的戰士,還繼續創作了大量充滿激情的樂曲,為全人類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布德爾十分熱愛貝多芬的音樂,在這件貝多芬的青銅頭像中傾注了極大的熱情。由於創作這件作品時,他仍在羅丹工作室工作,所以風格上與羅丹有些相似之處。整個雕塑充滿激情,線條粗獷,富於浪漫主義情調。雕像中的貝多芬似低頭冥想,又象是在專心演奏。作者善於抓住最能體現音樂家個性的外形特點加以詳細刻畫,比如貝多芬那亂蓬蓬如雄師般的頭發、緊閉的嘴唇、微簇的眉頭和下垂的眼瞼,甚至還有他不太美的大鼻子,這些都充分顯示了作曲家內心巨大的熱情,和即將爆發的力量。在雕像的底座,作者還刻了一句話:「為人類釀造美酒的酒神」,以表達他對貝多芬的景仰之情。布德爾在不同時期共為貝多芬創作了12件不同的雕塑作品,其中這一件是最為出色的。
編輯本段一生桂冠
貝多芬相關資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輕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音樂家莫扎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扎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扎特亦為之驚嘆。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莫扎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貝多芬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出生於德國科隆附近萊茵河畔的波恩。他的父親約翰庸庸碌碌,嗜酒如命,童年時代貝多芬毫無幸福可言。
慘遭鞭笞的童年聲聲疼
他的父親希望兒子成為第二個神童,以便讓他享受榮華富貴,所以強迫他學習洋琴,稍有不遂,即遭毒打。就在這樣凄慘痛苦的命運下,貝多芬度過了童年。貝多芬天賦過人,再加上後天刻苦的磨練,水平愈來愈高,連他的老師都自嘆不如。 十二歲時貝多芬受聘為宮廷古鋼琴與風琴樂師,也負起了養家責任。在宮廷中貝多芬逐漸受到重視,但他心懷遠大,在一七八七年遠赴維也納投拜莫扎特。但很不幸,他的母親在波昂病危,回家不久,母親就逝世了。這對貝多芬打擊很大,他又在波昂待了五年。為了實現理想,貝多芬於一七九二年再度前往維也納。此次華德斯坦伯爵援助甚多,為了報答,貝多芬日後寫出了鋼琴奏鳴曲作品五十三獻給了華德斯坦。 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受教於海頓門下一年,又向申克、阿布雷茲貝格與薩里耶里等名師求教,尤其是後者,他學了有十年之久。
掙脫束縛 追求自由
一七九五年貝多芬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當時他親自彈奏自己寫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維也納市民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聞遐邇。 他的《第一號交響曲》是後來才作的,同年他又出版了三首鋼琴三重奏貝多芬也奠定演奏者與作曲家的雙重聲譽。 此後五年,他又寫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一七九九年貝多芬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他憑著神奇的想像力,接連寫作了震驚樂壇的名作。在這些作品中,彌漫著生命的歡愉與熱情,而且表現了空前的自由意境,突破了連莫扎特都束縛的嚴格形式。 貝多芬在一帆風順之際,聲名如日中天,然而不幸的命運降臨到他身上——他有了耳聾的疾病。
聽不見聲音的巨人
這是很殘酷的打擊,為了怕人發覺他耳聾,貝多芬逐漸離群索居,自己變得愈來愈孤僻。 而在此時,他與一名十七歲少女朱麗葉塔·古奇阿帝相戀。著名的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他們相戀的作品。 一八零二年貝多芬遷到離維也納車程一小時的海利金寧靜村莊作曲,他在那裡完成了第二號交響曲。但耳疾惡化使他痛苦萬分,因而他寫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遺書,陳述悲慘遭遇與不幸。後來貝多芬又因康德的哲學觀重建信心。「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頭苦幹」。此時他回到維也納,樂思泉涌,一八零三年寫出了雷霆萬鈞的第三號《英雄交響曲》。此曲原想獻給拿破崙,但因拿破崙加冕稱帝,貝多芬憤而塗掉拿破崙的名字,改稱為《英雄交響曲》。 同年,貝多芬又寫作了極出色的第九號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一八零四年完成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隔年又接著完成第二十三號鋼琴奏鳴曲《熱情》與獨一無二的歌劇《費黛里歐》。在這一連串作品中他表現出真正的功力,如《華德斯坦》與《熱情》使世人如痴如醉。一八零六年他又作出《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一八零八年貝多芬同時發表了第五號交響曲《命運》與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一八零九年完成第五鋼琴協奏曲「皇帝」。這些全是永垂不朽的傑作。
藏著熱情的火山
貝多芬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感情,細膩、超凡、和諧、十全十美。貝多芬有意將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第五號《命運》,一開始的動機就是命運之神用力敲門,第六號《田園》更可察覺出貝多芬有意對大自然的描繪第一樂章他即標明了「令人心曠神怡的鄉間」字眼。 一八零九年拿破崙攻佔維也納,王子公孫紛紛逃難,貝多芬經濟陷入困境。在戰火彌漫的日子裡,他依然留在維也納,苦心創作,他的《皇帝》協奏曲就是在隆隆炮聲中寫出的。 由於《命運》與《田園》首次演奏並未獲得維也納人民的青睞,貝多芬有心離去前往德國,但因魯道夫公爵、羅伯高維茲王子與金斯基公爵三人極力挽留,他才留下。日後,貝多芬寫作《大公鋼琴三重奏》題獻給這些恩人。
《第九交響曲》之後的1825/26兩年,貝多芬集中精力創作弦樂四重奏,完成了12到16號5首作品,還有一部大賦格,而其中的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Op.135,是貝多芬的遺作。但可惜天不予壽,1826年貝多芬在跟兄弟爭吵後回家,在路上他著涼了。26年12月他帶著侄子去格內森道夫旅行,希望身體好轉。可惜旅行下來,他得到的卻是肺炎。後來加上慢性肝腸的疾病,又驚聞侄子試圖自殺的消息,使得他的健康迅速惡化。雖然如此,他想自己還是能再寫一些音樂的,他說:「我只希望自己能給這個世界一些美好的音樂,然後就像一個老頑童一樣,在各位體面的先生面前了結塵世上的事。」 貝多芬在1827年1月3日立下遺囑,3月份健康明顯惡化。這一年他為肝硬化動了4次手術。在他卧床之時,醫生安德雷阿斯·瓦烏希(Dr. Andreas Wawruch)給了他75瓶葯。雖然後世並不知道葯方是什麼,但辛德勒說到,正是瓦烏希「用葯物摧殘貝多芬」,而貝多芬也對醫生失去信心。當時一位德國指揮家費迪南·希勒,年方15歲,去看訪彌留之際的貝多芬。他說道,3月20日時貝多芬曾說:「我想我得准備上去了。」 1827年3月26日17:45貝多芬逝世。費迪南·希勒在貝多芬頭上取下一縷頭發。葬禮於29日舉行。對貝多芬早逝的原因,眾說紛紜。當時的醫生下結論,死因是肝硬化。有人認為他是死於梅毒。而貝多芬的頭發則成了了解其死因的重要線索。這縷頭發一直由希勒家族保存到20世紀。到了1943年,丹麥醫生凱·亞歷山大·弗萊明(Kay Alexander Fremming)醫治躲避納粹的猶太人,他的病人以頭發為診金,因而頭發易手。 洛杉磯的精神化學公司為貝多芬的頭發作過放射—免疫測試,以確定貝多芬在最後幾個月內是否服用過止痛劑,如阿片制劑。但是測試結果為陰性,即是這些樣本不含嗎啡之類的鴉片。 伊利諾伊州的HRI & Pfeiffer研究中心威廉·瓦施博士為貝多芬遺留下來的頭發進行金屬化驗,結果顯示,發中鉛含量很高。雖然這一發現對梅毒致死的推測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是現在普遍認為,這是由於當時工業污染了多瑙河的魚,而貝多芬又很喜歡吃該地段的魚,因此魚體內的鉛在其身上沉積。並非是貝多芬為了治療梅毒而將含鉛的葯物服用到體內所致。貝多芬性格方面狂躁,生理方面受慢性腹瀉和腹痛的折磨,甚至是其死亡,都可能是由鉛引起的。
編輯本段以貝多芬為原型的小說
《約翰·克里斯朵夫》,作者羅曼·羅蘭(1866—1944年),是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和評論家,出生於一個小職員家庭。他受家庭氛圍熏陶,酷愛音樂,並以一篇關於義大利歌劇起源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這部小說創作於1904年至1912年間,他因這部小說一舉成名,並獲得191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愛。這部小說共有十卷,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克里斯朵夫在充滿庸俗、傾軋的社會里的奮斗歷程。 貝多芬的故事(月光曲) 200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里,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⑵ 德國近現代是怎樣崛起的科技方面的

從17世紀到18世紀中期的德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比英國和法國都要落後,長期處於分裂狀態,300多個封建邦國各據一方。這些邦國,尤其是普魯士、奧地利等大的邦國,為了強化統治和擴大軍事實力,企圖通過教育造就忠順的臣民和得心應手的兵士,所以急於把國民學校管理權從教會轉到國家手中並大力提倡強迫義務教育。早在16世紀後半期,就有威登堡和薩克森等邦國頒布了強迫教育法令;從17世紀開始,大多數邦國都競相頒布這種法令。其中以1763年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頒布的法令最為著名,它進一步規定5~12歲的兒童必須到學校受教育,否則對家長要課以罰金。 實科中學在德國產生於18世紀初,較英法等國早一個世紀,使得德國人具備了自然科學索要求的嚴謹和內涵!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Zemmler)在哈勒創辦了"數學、力學、經濟學實科中學",以教授數學、物理、力學、自然、天文學、地理、法律為主,並輔之以繪畫、制圖。此後,德國各城市陸續有人創辦這類學校,有的實科中學則增設建築、商業製造、貿易、經濟等科目。這是一種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質,又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新型學校。它排除了教學科目、課程內容的純古典主義的傾向,適應了德國資本主義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需要。但由於它的畢業生不被允許進入高等教育,所以地位很低,所以學生也不多,很快被沒有門第觀念的美國超過,在科學應用方面輸給了美國。 受到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影響,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現是泛愛主義和洪堡德改革。泛愛主義是受到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尤其是盧梭思想和德國新人文主義的深刻影響而產生的。泛愛主義教育家如巴斯多(J.Basedow)、薩耳士曼、堪比等認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養掌握實際知識、具有泛愛思想、健康、樂觀的人,因此德育、體育、勞動教育、現代語和自然科學知識受到重視,採用讓兒童自由發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實物教學。他們熱愛兒童、肯定兒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對經院主義、古典主義教育,禁絕體罰,這種方法後來傳入美國,俄國和日本等國。 1807-1815年普魯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期間,新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歷史學家、政治活動家洪堡德(K.W.Humboldt)曾出任教育部長,他根據新人文主義的精神對各級學校教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積極貫徹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有所擴充、教學方法有所改進,出現了第斯多惠等著名的教育家。此後的美國發展的杜威教育方式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中等教育方面,實科中學進一步得到發展,增加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科目,通過考試選擇教師,打破了只由教士充任教師的局面。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德較早明確地提出大學的任務一方面是要向學生傳授各科知識,一方面是要發展科學(即辦成教學中心和科研中心),他創辦和領導的柏林大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由於德國較早地抓教育,國家強大也是來源於方法的更為先進、合理。這是素質教育的又一明例,和有的人吹噓的基因、染色體毫無關系!

⑶ 德國鋼琴品牌

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鋼琴製造機台設備都在德國企業里,並且目前在德國只有大小不等的10家鋼琴企業:

1、戈特里安-史坦威Grotrian Steinwey :世界歷史最為悠久的鋼琴品牌,世界最為著名的鋼琴,就是二戰之前的「施坦威」,通常被業內人士稱為「德國施坦威」,被譽為世界鋼琴之「靈魂」,產能低,音色柔和,手感重,選材苛刻。

2、施坦威Steinway & Sons:全世界最著名的鋼琴,是我們常說的「美國施坦威」,音色渾厚有力、手感重、用材苛刻。

3、貝希斯坦Bechstein,C:德國著名鋼琴製造企業,但是德國主要工廠已經關閉,現在主要在捷克斯洛伐克生產,低音區共鳴效果出眾,手感重,用材優秀。

4、門德爾松(Mendelssohn):德國著名的鋼琴製造商,先後收購了德國福里希鋼琴廠,與德國另一著名三角鋼琴生產商合並重組,擁有5萬平方的廠區,是現今德國最大的鋼琴廠,音色渾厚,柔和,手感重,用材優秀。

5、索特Sauter:德國著名的鋼琴公司,產量低,音色柔美,手感重,選材大眾化。

6、寧多夫Niendorf:德國著名的鋼琴製造企業,德國著名的三角鋼琴製造商,是德國盧肯瓦爾德的城市驕傲,音色渾厚有力、手感重、用材苛刻。

7、奧古斯特福斯特Forster August:德國著名鋼琴製造商,產量低,音色渾厚有力,手感重,選材優秀。

8、博蘭斯勒Bluthner:德國著名的鋼琴製造企業,98年經濟危機後已經淪為小工廠,目前其產品大部分在丹麥跟本哈根、印度尼西亞三益樂器、中國廣州做OEM貼牌。丹麥和印度尼西亞產針對歐美市場銷售,中國產只限定在中國銷售並不允許貼牌布魯斯納銷售,只被許可貼牌其副牌在中國正常銷售。產品差距太大,無法評價,但是真正的德國產博蘭斯勒鋼琴還是非常不錯的產品。

9、斯坦格雷伯索納Steingraeber & Sohne:全球著名的德國鋼琴製造商,年產量70台。音色渾厚有力,手感重,選材苛刻。

10、舒米爾Schimmel:德國著名的鋼琴製造商,在德國低端市場佔有率相對其他奢侈品牌有一定競爭力,音色柔和,手感中等。

⑷ 奧運英語手抄報的模塊和內容!!!!!急呀!!

所有的公司的供應商名單

美國
3M 公司
美國鋁公司(Alcoa)
阿姆卡斯特工業公司(Amcast)
美國車橋製造控股有限公司(American Axle)
美國江森控制有限公司(Johnson Controls)
美國標准公司(Standard)
安德魯有限公司(Andrew)
阿爾文美馳公司(ArvinMeritor)
ASC集團
本特勒汽車北美公司(Benteler)
博格華納公司(BorgWarner)
卡萊爾集團公司(Carlisle)
柯林-艾克曼公司(Collins & AikMan)
庫珀輪胎橡膠公司(Cooper Tire & Rubber)
庫博標准汽車公司(Cooper-Standard)
薩坦遜公司(Critation)
康明斯公司(Cummins)9
美國德納公司(Dana)
德科雷米國際有限公司(Delcoremy)
德爾福汽車系統公司(Delphi)
電裝國際美國公司(Denso)
底特律柴油機公司(Detroit Diesel)
唐納森公司(Donaldson)
道汽車系統公司(Dow)
杜邦公司(Dupont)
杜拉汽車系統公司(Dura)
意高-皮徹爾工業公司(Eagle-Picher)
伊頓公司(Eaton)
恩格爾哈德有限公司(Engelhard)
埃克賽德科技公司(Exide)
菲特爾莫古全球公司(Federal-Mogul)
芬德萊工業有限公司(Findlay)
F-N-G公司(Flex-N-Gate)
福麥克斯國際公司(Foamex)
恩福製造部(Freudenberg-NOK)
格卡姆公司(GECOM)
金庫普集團(GenCorp)
金泰克斯有限公司(Gentex)
吉布司模鑄公司(Gibbs)
格瑞得鑄造公司(Grede)
格爾德殿工業公司(Guardian)
蓋德公司(Guide)
哈曼國際工業公司(Harman)
哈福工業公司(Harvard)
海斯-萊莫茲國際控股公司(Hayes Lemmerz)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Honeywell)
伊利諾斯工具製造公司(Illinois)
美國英特爾公司(Intel)
英特梅特有限公司(Intermet)
英達博工業公司(Interparts)
ITT 工業有限公司
京濱印第安那精密科技公司(Keihin)
百利得安全系統有限公司(Key Safety Systems)
光洋美國公司(Koyo Corp. of USA)
LDM科技公司
李爾公司(Lear)
利特爾保險絲公司(Little Fuse)
馬格納—多納勒公司(MagnaDonnelly)
瑪格納國際公司(Magna)
馬克IV工業公司(Mark IV)
梅里殿汽車系統公司(Meridian)
戴恩金屬有限公司(Metaldyne)
三菱汽車電氣美國公司(Mitsubishi)
莫丁製造公司(Modine)
摩托羅拉有限公司(Motorola)
耐維斯塔國際公司(Navistar)
新文徹齒輪公司(New Venture)
NTN軸承美國公司
美國牛津汽車集團(Oxford)
派克漢尼汾股份有限公司(Parker-Hannifin)
皮爾金頓北美公司(Pilkington)
派勒特工業有限公司(Pilot)
普拉斯泰克工程產品公司(Plastech)
PPG 工業有限公司
瑞特北美汽車公司(Rieter)
羅伯特·博世(美國)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安全零部件國際公司
希洛克工業有限公司(Shiloh)
辛普森工業公司(Simpson)
SKD 汽車集團
SPX 有限公司
標准電機公司(Standard Motor)
斯通里奇公司(Stoneridge)
斯特泰克安全公司(Strattec)
薩米托姆電路系統公司(Sumitomo)
卓越工業國際集團(Superior)
塔隆汽車集團公司(Talon)
美國泰利福集團(Teleflex)
天納克汽車公司(Tenneco)
泰克斯鵲恩有限公司(Textron)
TG北美公司
徹里有限公司(Cherry)
道氏化工公司(DOW Chemical)
蓋茨橡膠有限公司(Gates)
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Goodyear)
瑪蒙集團公司(Marmon)
鐵姆肯公司(Timken)
TK 汽車公司
塔奧汽車公司(Tower)
飾品專家公司(Trim Masters)
天合公司(TRW)
泰科國際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文徹工業公司(Venture)
偉世通集團(Visteon)
美標集團威伯科汽車控制系統公司(WABCO)
華博羅工業有限公司(WALBRO)
采埃孚集團北美運作部(ZF America)
采埃孚薩克斯汽車美國公司(ZF Sachs)
日本
阿萊斯蒂株式會社(Ahresty)
愛知制鋼株式會社(Aichi)
日本愛三工業株式會社(Aisan)
愛信AW株式會社(Aisin AW)
愛信精機株式會社(Aisin Seiki)
曉制動工業株式會社(Akebono)
阿爾法株式會社(ALFA)
阿爾派電子有限公司(Alpine)
阿迪亞橋本株式會社(Altia)
亞樂克株式會社(Araco)
旭硝子株式會社(Asahi)
三菱電氣公司(Mitsubishi Electric)
旭科技株式會社(Asahi TEC)
蘆森工業株式會社(Ashimori)
阿斯卡株式會社(ASKA)
阿斯莫株式會社(ASMO)
五十鈴集團汽車鑄造公司(ISUZU Foundry)
日本博世汽車系統株式會社(Bosch)
博世制動系統株式會社(Bosch Braking)
普利司通株式會社(Bridgestone)
卡爾索尼克株式會社(Calsonic Kansei)
中央可鍛工業株式會社(Chuo Malleable)
中央彈簧公司(Chuo Spring)
日本歌樂株式會社(Clarion)
大同金屬工業株式會社(Daido)
日本電裝公司(Denso)
鷹工業株式會社(Eagle)
艾克帝株式會社(Exedy)
F.C.C株式會社
日本偉福技研株式會社(F-TECH)
富士機工株式會社(Fuji Kiko)
富士機械株式會社(FUJI MACHINERY)
富士歐茲克斯株式會社(FUJI OOZX)
富士優尼萬斯株式會社(FUJI UNIVANCE)
福口庫株式會社(FUKOKU)
富塔巴工業株式會社(FUTABA)
原田工業株式會社(Harada)
平田技術株式會社(Hirata)
日立汽車產品公司(Hitachi Automotive)
日立金屬株式會社(Hitachi Metals)
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Hitachi)
日立電線株式會社(HitachiCable)
市光工業株式會社(Ichikoh)
伊奇坦株式會社(Ichitan)
幾代株式會社(Ikuyo)
株式會社今仙電機製作所(Imasen)
伊諾艾克株式會社(Inoac)
岩田螺栓株式會社(Iwata)
泉工業株式會社(Izumi)
日本鍛工株式會社(Japan Forge)
日本電池株式會社(Japan Storage)
傑特科超技術株式會社(JATCO)
傑科株式會社(JECO)
自動車部品工業株式會社(JBK)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會社(JDK)
江森汽車控制系統株式會社(Johnson)
河西工業株式會社(KASAI KOGYO)
日本萱場工業株式會社(Kayaba)
株式會社京濱製造所(Keihin)
菊池工業株式會社(Kikuchi)
桐生株式會社(Kiriu)
株式會社小糸製作所(KOITO)
小島沖壓工業株式會社(Kojima)
國產電機株式會社(Kokusan Denki)
光洋精工株式會社(KOYO SEIKO)
京都模鑄公司(Kyoto)
共和皮革紡織品株式會社(KYOWA)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Matsushita)
明和工業株式會社(Meiwa)
麥塔拉特株式會社(Metalart)
三國株式會社(Mikuni)
三葉株式會社(Mitsuba)
三星傳動帶株式會社(Mitsuboshi)
村上開明堂株式會社(MURAKAMI)
武藏精密工業株式會社(Musashi)
那伯特斯科(Nabtesco)
日本火花塞株式會社(NGK)
日本彈簧株式會社(NHK Spring)
日輪公司(NICHIRIN)
托索克株式會社(NIDEC TOSOK)
尼福科株式會社(Nifco)
日本普拉斯特株式會社(NIHON PLAST)
日本氣化器製作所(NIKKI)
尼爾斯株式會社(NILES)
日本線纜株式會社(NIPPON CABLE)
日本密封工業株式會社(NIPPON GASKET)
日本活塞環工業(株)(Nippon Piston Ring)
日本精機株式會社(NIPPON SEIKI)
日本板硝子株式會社(Nippon Sheet)
西川橡膠工業株式會社(Nishikawa)
日清紡織株式會社(Nisshinbo)
日信工業株式會社(NISSIN KOGYO)
尼坦閥門株式會社(NITTAN)
NOK株式會社
日本精工株式會社(NSK)
NTN株式會社
小倉離合器株式會社(Ogura)
株式會社大井製作所(OHI Seisakusho)
奧力斯公司(Oiles)
奧特伊克斯株式會社(OTICS)
尾張精密零部件株式會社(OWARI)
太平洋工業株式會社(Pacific)
松下汽車系統公司(Panasonic Automotive)
派歐萊克斯株式會社(Piolax)
先鋒株式會社(Pioneer)
普萊斯工業株式會社(Press Kogyo)
理軒株式會社(Riken)
三櫻工業株式會社(Sanoh)
澤藤電機株式會社(Sawafuji)
新神戶電機株式會社(Shin-Kobe)
銀木工業株式會社(Shiroki)
昭和株式會社(SHOWA)
森特株式會社(SNT)
斯坦利電氣株式會社(Stanley)
住友電子工業株式會社(Sumitomo Electric )
住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Sumitomo Rubber)
住友電裝株式會社(Sumitomo Wiring)
三科株式會社(Suncall)
泰克伊斯株式會社(Tachis)
大豐工業株式會社(Taiho)
高田株式會社(Takata)
日本東京鍛造株式會社(TDF)
泰科諾爾·艾特株式會社(Technol Eight)
帝國活塞環株式會社(Teikoku)
泰托橡膠株式會社(Teito)
泰耐克斯株式會社(Tennex)
古河電氣工業株式會社(Furukawa)
力德株式會社(Lead)
橫濱橡膠株式會社(Yokohama)
櫪木富士產業株式會社(Tochigi)
東海理化株式會社(Tokai Rika)
東海橡膠工業株式會社(Tokai Rubber)
日本東機工株式會社(TOKICO)
東京部品工業株式會社(TBK)
東京散熱器株式會社(Tokyo Radiator)
東京燒結金屬株式會社(Tokyo SINTERED)
托普萊株式會社(Topre)
托普拉株式會社(Topura)
托陂工業株式會社(Topy)
東洋散熱器株式會社(Toyo Radiator)
東洋濾機製造株式會社(Toyo Roki)
東洋輪胎橡膠工業株式會社(Toyo Tire)
豐田紡織工業株式會社(Toyoda Boshoku)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Toyoda Gosei)
豐田工業株式會社(Toyoda Machine)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Toyota Iustries)
優尼沖壓株式會社(Unipres)
尤里歇傑科斯株式會社(Unisia Jecs)
臼井國際產業株式會社(U-SHIN)
臼井義美株式會社(Usui Kokusai)
八千代工業株式會社(Yachiyo)
安永株式會社(Yasunaga)
矢崎公司(Yazaki)
萬寶井株式會社(YOROZU)
湯淺株式會社(Yuasa)
尤塔卡技研株式會社(Yutaka Giken)
傑克賽爾法雷奧空調有限公司(Zexcel Valeo)
德國
艾泰克斯·曼內斯曼公司(Atecs MannesMann)
巴斯夫公司(BASF)
BBS 克拉夫特技術公司(BBS Kraftfahrzeug)
貝洱公司(Behr)
貝尼克-卡里克集團(Benecke-Kaliko)
本特勒有限公司(Benteler)
拜如股份公司(Beru)
博澤國際有限公司(Brose)
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德固薩公司(Degussa)
道依茨公司(Deutz)
布魯斯技術有限公司(Dichtungs)
戴納米特·諾貝爾公司(Dynamit Nobel)
愛德夏公司(Edscha)
愛爾鈴克鈴爾股份有限公司(ElringKlinger)
F.S.費拉爾公司(F.S. Fehrer)
富來極庫格菲舍爾公司(FAG Kugel fischer)
曼·胡默爾濾清器有限公司(Mann+Hummel)
費雷敦有限公司(Freudenberg)
格萊梅爾股份公司(Grammer)
海拉胡克雙合有限公司(Hella KG Hueck)
漢高集團(Henkel)
賀爾碧格控股公司(Hoerbiger)
霍富集團(Huf)
伊斯鈴有限公司(Isringhausen)
埃貝斯佩歇有限公司(Eberspacher)
約翰·博格集團公司(Johann Borgers)
凱邁克斯有限公司(KAMAX)
凱倍爾股份有限公司(Keiper)
凱科特公司(Kiekert)
克勞克耐爾·沃克公司(Klockner Werke)
諾爾·布萊姆斯股份公司(Knorr-Bremse)
科爾本施密特股份有限公司(Kolbenschmidt)
萊尼線束系統有限公司(Leoni)
科世達公司(Leopold Kostal)
德國路克公司(LUK)
馬勒有限公司(Mahle)
曼內斯曼·薩克斯公司(MannesMann Sachs)
奧斯拉姆有限公司(Osram)
福克斯公司(Otto Fuchs)
特卡塔佩特力股份公司(Takata Petri)
鳳凰股份公司(Phoenix)
歐萊卡羅有限公司(Recaro)
任克股份公司(Renk)
羅伯特博世公司(Robert Bosch)
魯特格斯股份公司(Rutgers)
薩克森鈴汽車技術股份公司(Sachsenring)
SAI汽車股份公司
席伯公司(Seeber)
西門子股份公司(Siemens)
西門子·威迪歐公司(Siemens VDO)
特米克微電子公司(Temic)
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ThyssenKrupp)
泰明頓摩擦材料控股公司(TMD)
瓦塔股份公司(Varta)
VAW 鋁製品股份公司(VAW)
維里塔斯股份公司(Veritas)
W.E.T.汽車系統股份公司
瓦爾特·阿爾夫邁爾公司(Walter Alfmeier)
偉巴斯特公司(Webasto)
威爾漢姆卡曼公司(Wilhelmkarmann)
澤納·斯塔克公司(Zeuna Starker)
采埃孚齒輪集團(ZF)
韓國
阿波羅工業有限公司(Apollo)
中央公司(CENTRAL)
昌源化油器有限公司(Changwon)
大善電器有限公司(Daesune Electric)
大圓鋼業株式會社(Daewon Kangup)
韓國電裝公司(Denso PS)
東煥工業有限公司(Dong Hwan )
東日橡膠皮帶公司(Dongil)
東洋機電集團(Dongyang )
斗源精密集團(Doowon)
德洋工業公司(Duck Yang)
環球湯淺有限公司(Yuasa)
GPS公司
漢拿空調系統公司(Halla)
韓一有限公司(Hanil Ehwa)
喜盛·恩格爾哈德公司(Heesung)
HS R&A 公司
和信有限公司(HWA SHIN)
現代莫比斯公司(Hyundai Mobis)
日進汽車系統有限公司(ILJIN)
仁旨控制公司(INZI)
卡姆公司(Kam)
凱費科有限公司(Kefico)
韓國汽車系統公司(Korea Automotive)
韓國比拉爾公司(Korea Beral)
韓國德爾福汽車系統公司(Korea Delphi)
韓國電子終端有限公司(Korea Electric)
韓國法蘭公司(Korea Flange)
韓國機電公司(Electromechanics)
京昌工業有限公司(Kyung Chang)
京邦機械有限公司(Kyungbang)
京信工業有限公司(Kyungshin)
萬都公司(Mando)
平和工業公司(Pyung Hwa)
三利工業公司(Samlip)
三星空調有限公司(Samsung)
世鍾工業株式會社(Sejong)
瑞進工業有限公司(Seojin)
升宇高科技公司(Seong Woo)
申昌電子公司(Shin Chang)
SJM有限公司
韓國星宇株式會社(Sungwoo)
通海電器工業公司(Tong Hae)
優尼克公司(Unick CO)
法雷奧平和有限公司(Valeo Pyeong HWA)
威迪歐漢拿(韓國)有限公司(VDO Halla)
威亞公司(WIA)
尹永有限公司(Yoon Young)
由星企業公司(Yoosung)
有進電子線路系統公司(Yujin)

法國
洛蘭碳基產品有限公司(Carbone Lorraine)
聖戈班公司(Saint-Gon)
佛吉亞集團公司(Faurecia)
哈金森公司(Hutchinson)
英那汽車系統公司(Inergy)
拉比納爾公司(Labinal)
米其林(Michelin)
蒙圖派特公司(Montupet)
派奇尼公司(Pechiney)
塑料製品公司(Plastic Omnium)
薩根公司(Sagem)
SNR公司(SNR Roulements)
薩默 阿里伯特公司(Sommer Allibert)
特安能工業集團(Trianon)
法雷奧公司(Valeo)
法勒萊克(集團)公司(Vallourec)
英國
艾爾費羅車身有限公司(Airflow)
汽車產品集團有限公司
艾文橡膠公司(Avon)
博斯特羅公司(Bostrom)
布里泰克斯國際公司(Britax)
康森曲克集團(Concentric)
第一工程技術公司(First Technology)
吉凱恩公司(GKN)
約翰遜·麥特西公司(Johnson Matthey)
錳銅控股公司(Manganese Bronze)
五月花有限公司(Mayflower)
麥基克里公司(McKechnie)
珀金斯發動機有限公司(Perkins)
皮爾金頓國際控股公司(Pilkington)
普雷賽克公司(Pressac)
雷納德公司(Renold)
史密斯集團公司(Smiths Group)
TI汽車有限公司
湯姆金斯公司(Tomkins)
特蘭斯傳動技術公司(TransTec)
TT 電子公司
尤尼帕特集團公司 (UGC)
瓦根公司(Wagon)
瓦德爾塗層有限公司(Wardle)
瑞典
艾比埃集團(ABA Group)
SKF 公司
奧托立夫集團(Autoliv)
霍爾戴克斯公司(Haldex)
巴克力特公司(Konstruktions-Bakelit)
薩帕公司(Sapa)
特雷勒堡公司(Trelleborg)
義大利
布萊姆柏公司(Brembo)
FIAMM 公司
瑪涅蒂馬瑞利公司(Magneti Marelli)
倍耐力輪胎公司(Pirelli)
索格費公司(Sogefi)
泰克西公司(Teksid)
加拿大
ABC 集團
阿爾肯公司(Alcan)
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Ballard)
戴克默國際公司(Decoma)
莉娜瑪公司(Linamar)
馬格納國際集團公司(Magna)
特斯瑪國際公司(Tesma)
文鵲集團公司(Ventra)
伍德布里奇集團(Woodbridge)
其他
阿爾法公司(ALFA)
戴斯克公司(DESC)
耐馬克公司(Nemak)
麥卡普拉斯特(Mecaplast)
喬治·費歇爾有限公司(Georg Fischer)
瑞特汽車管理公司(Rieter)
里特控股有限公司(Rieter)
賽阿-伯蓋斯電子控股公司(SAIA-Burgess)
凱米勒公司(Kemira)
PKC 集團
A/S勞倫茨公司(A/S Roulunds )
闊丹橡膠公司(Condan)
康斯堡汽車公司(Kongsberg)
諾斯克海爵公司(Norsk Hydro)
羅福斯公司(Raufoss)
博舍爾國際管理公司(Bosal)
格萊弗貝爾集團(Glaverbel)
N.V.貝克特公司(N.V. Bekaert)
雷克銻賽爾公司(Recticel)
索威公司(Solvay)
多哥公司(Doga)
格魯珀 安東琳-伊魯薩公司(Grupo Antolin-Irau)
麥厄斯公司(Maier S.)
蒙得拉根公司(Mondragon)
扎尼尼汽車集團(Zanini)
依納爾法公司(Inalfa)
波利諾姆公司(Polynorm)


⑸ 貝多芬介紹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祖籍荷蘭(也有傳說是波蘭的),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於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德國波恩。父親是該地宮廷唱詩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無常、嗜酒如命;母親是一個廚師,心地善良、性情溫柔。艱辛的生活剝奪了貝多芬上學的權利,他自幼表現出的音樂天賦,使他的父親產生了要他成為音樂神童的願望,成為他的搖錢樹。他不惜打罵,迫使貝多芬從4歲起就整天沒完沒了的練習羽管鍵琴和小提琴。8歲時貝多芬首次登台,獲得巨大的成功,被人們成為第二個莫扎特。此後拜師於風琴師尼福,開始學習作曲。11歲發表第一首作品《鋼琴變奏曲》。13歲參加宮廷樂隊,任風琴師和古鋼琴師。1787年到維也納開始跟隨莫扎特、海頓等人學習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獲得勝利後,一個光明的前途在貝多芬的面前展開。可是三四年來,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著他,貝多芬發現自己耳朵變聾了。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沒有比失聰更可怕的了。因而人們可以在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理解到這種令人心碎的痛苦。

貝多芬無時不沖滿著一顆火熱的心,可是他的熱情是非常不幸的,他總是交替地經歷著希望和熱情、失望和反抗,這無疑成了他的靈感源泉。1801年,貝多芬愛上了朱列塔•圭恰迪爾,他把《月光奏鳴曲》獻給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麗愛太不理解他崇高的靈魂。1803年與他人結婚,這是令人絕望的時刻,他曾寫下遺書。

1803年他從灰暗中走出來,寫出了明朗樂觀的《第二交響曲》。之後更多更好的音樂在他的筆下源源不斷的涌現。《第三交響曲》(英雄)、《第五交響曲》(命運)、《第六交響曲》(田園),還有優美動聽、洋溢著歡樂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絢麗多彩的鋼琴協奏曲和奏鳴曲。

1823年,貝多芬完成了最後一部巨作《第九交響曲》(合唱)。這部作品創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貝多芬患重感冒,導致肺水腫。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風雪中離開。終生未婚。29日出殯,送葬者有兩萬人,遺體葬於聖麥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間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響樂9部;管弦樂幾十首(《愛格蒙特序曲》最為著名);鋼琴協奏曲5首,小提琴協奏曲一首;其他協奏曲5首;鋼琴奏鳴曲32首(熱情、月光、悲愴、黎明、暴風雨等最為著名);室內樂80首;歌劇1部〈〈弗德里奧〉〉;另有神劇1部;彌撒曲2首等等。

【生平逸話】

童年
貝多芬的祖父與父親都是宮廷歌手。在大部分時間里,他的父親都喝得大醉,沒有對家庭和氣過一點,甚至連家人們是否有足夠的吃穿都從未過問。起初,善良的祖父還能使這個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過來,他最大的孫子的音樂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當小貝多芬只有四歲時,祖父就去世了。貝多芬的父親常把孩子拽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裡艱苦地練上許多小時,每當彈錯的時候就打他的耳光。鄰居們常常聽見這個小孩子由於疲倦和疼痛而抽泣著睡去。不久,一個沒什麼水平的旅行音樂家法伊弗爾來到這個市鎮,被帶到貝多芬家裡。他和老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個小酒館里喝酒到半夜,然後回家把小路德維希拖下床開始上課,這一課有時要上到天亮才算完。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個神童,父親謊報了他的年齡,在他八歲時,把他帶出去當做六歲的孩子開音樂會。但是天下哪有後天培養出來的神童,盡管費了很多事,老貝多芬始終沒有能夠把他的兒子造就成另一個年輕的莫扎特。與莫扎特相比,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練功時間是愉快而安靜的,有著一個慈愛的父親和一個被鍾愛的姐姐;而貝多芬則不然,雖然他的演奏贏得了家鄉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卻遠未象莫扎特那樣引起世人的驚嘆。

良師
父親把這個男孩子帶到一個又一個老師那裡,讓他學習不同的樂器和作曲的藝術。這些老師中沒有一個可稱為好的,直到他落到宮廷琴師和波恩劇院的經理尼費(Neefe)的手裡。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樂教師,友善、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這對貝多芬來說實在是一個幸運。因為雖然波恩城裡有最好的學校——連善良的老巴赫都會高興地送他的許多孩子們去學習的那種學校——但是貝多芬的父親從來也不認為值得送貝多芬去那裡學習哪怕是兩三個月,在他眼裡讀書遠不如學音樂那樣能掙錢。年輕的貝多芬有生以來第一次發現上課是愉快的。尼費先生對他很慈愛,不僅教音樂,而且還教他世界上許多別的事情。為了付他的學費,當尼費先生很忙或離開市鎮的時候,貝多芬就代替老師做風琴師。於是當他剛滿十四歲的時候,他就被任命為劇場的助理宮廷風琴師和古鋼琴師。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親看到他兒子的音樂終於掙了一些錢的時候,他是多麼得意啊!

訪問
莫扎特大約在這個時候,他生平第一次訪問維也納,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認為這個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為這種場合練過很久的賣弄技巧的展品,出於客氣,只好禮貌而冷淡地稱贊他一下。小貝多芬生氣了,要求莫扎特給他一個主題,然後他在它上面用了那麼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興變奏。莫扎特驚訝不已,馬上跑到隔壁房間門口,「注意這位年輕人,」他向裡面一群正在聚會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會聽到他的聲音!」

貝多芬終於明白,他在家鄉是不可能有更大進展的,於是決定再到維也納去尋求他的幸運。此時莫扎特已經去世了,但是海頓剛剛獲得他第一次在倫敦的勝利,正處於盛名的高峰。在經過波恩的時候,海頓已經聽過並且大加贊賞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貝多芬決定首先轉向海頓學習。海頓這時早已過了他的青年時代,並且在創作和指揮自己最偉大的作品時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勤奮。難怪他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學生們每一堂課只交兩毛錢,他大概覺得自己也沒有必要花太多時間在練習稿紙上。於是貝多芬常常發現他的練習中有些未改正的錯誤,他很生氣。當那年老的教師出發到倫敦進行第二次訪問時,貝多芬轉向一位天才較低但很嚴格的教師學習。後來他常常大聲宣告他從海頓那裡什麼也沒學到。不過,不久後,他一定會逐漸覺得,假如他沒有從改正練習方面得到什麼的話,他卻從海頓那裡獲得了靈感,因為他把他最初的幾首鋼琴奏鳴曲獻給了海頓。而且當海頓為他的《創世紀》的演出最後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幾個僕人扶出去的時候,貝多芬彎下腰來親切地吻了這位衰弱的老人。

我行我素
貝多芬不願做一個客廳里的寵兒,他寧願在自己的住所,能夠隨己意進進出出、起床、穿衣和吃東西。他喜歡按照自己的興趣為房間里的瑣事瞎忙。有一次,為了空氣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戶砍掉一塊。他總是同房東們發生糾葛,總是不斷地搬家。每當他處於創作高潮時,他總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潑到自己頭上來使它冷卻,直到水浸透到樓下的房間——我們可以想像那房東和其他房客的情緒會怎樣!有時他搬家搬得是這樣的頻繁,以致他甚至不願操心把鋼琴的腿支上,乾脆就坐在地板上彈奏它。由於他每次租新房時必須簽署一張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時為四個公寓付房租。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他雖然掙了不少錢,可總是沒有多少積蓄的原因吧!

失聰
當他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的耳朵越來越聾時,他幾乎絕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對一個音樂家來說,還有比聽不見他喜歡聽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聲音更不幸的事情嗎!起初,只有威格勒醫生和斯蒂芬.馮.勃羅伊寧等幾個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棄到各王宮去聽他如此喜愛的歡快的音樂會,他怕人們注意到他的耳聾,以為一個聽不見聲音的音樂家是寫不出好作品來的。不!他想起他想寫的一切音樂,「我要扼住命運的喉嚨!」也許對他來說,在耳聾的時候創作音樂並沒有別的音樂家那麼難。在他看來,音樂不僅是用迷人的聲音安排各種主題或音型,它也是表現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種語言。

貝多芬和他的朋友們
沒有一個音樂家像他那樣,在一生中有那麼多的成功和那麼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們是善良而忠誠的,但是他的該詛咒的耳聾把他同他們隔離開了。甚至他的助聽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們保持接觸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經常帶在身邊的「會話本」和鉛筆。他看見他們互相談話,以為他們總是談論他,說他的壞話,陰謀害他。有一天他這樣寫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條卑鄙的狗,一個不老實的傢伙!」第二天,當他發現自己的疑心是錯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誠的時候,他又寫了另外一個便條:「親愛的朋友,你是一個誠實的人,你是對的。我現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來我這里,接受你的貝多芬的愛吧。」而他的朋友們——他們是多麼好的人啊——總是原諒他那粗暴的吵嘴,並且和他相伴到最後。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終都是悲慘的:他從來也沒有結過婚。當他頭一次到維也納的時候,他向一個從他自己家鄉來的歌唱家瑪格戴林娜•威爾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絕了,因為貝多芬「太丑了」。從那以後,他曾先後愛上過好幾位貴族女子——有著可愛的名字的可愛的女子——他用音樂向她們傾訴,但她們接受了他的音樂,而拒絕了他的愛!

【大師風范】

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的心中充滿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熱烈擁護者。1798年,柏納多特將軍(1763—1844)出任法國駐維也納大使,貝多芬常到他的家裡,並和他周圍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貝多芬在柏納多特的提意下,動手寫作獻給拿破崙的《第三交響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崙是摧毀專制制度、實現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響曲》。正當他准備獻給拿破崙時,拿破崙稱帝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貝多芬從學生李斯(1784—1838)那裡得知這個消息時,怒氣沖沖地吼道:「他也不過是一個凡夫俗子。現在他也要踐踏人權,以逞其個人的野心了。他將騎在眾人頭上,成為一個暴君!」說著,走向桌子,把寫給拿破崙的獻詞撕個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許別人把它拾起來。過了許多日子,貝多芬的氣憤才漸漸的平息,並允許把這部作品公之於世。1804年12月,這部交響曲在維也納羅布科維茲親王的宮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維也納劇院的第一次公開演出,是由貝多芬親自指揮的,節目單上寫著:「一部新的大交響曲,升D大調,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先生作,獻給羅布科維茲親王殿下。」奇怪的是,貝多芬不說是降E大調,而說是升D大調。1806年10月總譜出版時,標題頁上印著:英雄交響曲為紀念一位偉人而作從此,《第三交響曲》就被稱為「英雄交響曲」。

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的《c小調交響曲》(作品67號)開始的四個音符,剛勁沉重,彷彿命運敲門的聲音。這部作品因此被稱作《命運交響曲》。《命運交響曲》作於1805至1808年。貝多芬在1808年11月寫給他的朋友韋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經說出:「我要卡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把我完全壓倒!」「命運敲門的聲音」在1798年所作《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10之1)第三樂章中就已經出現過,以後又出現於《D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樂章、《熱情奏鳴曲》(作品57號)第一樂章、第三《列奧諾拉》序曲(作品72號)、《降E大調弦樂四重奏》(作品74號)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見,通過斗爭戰勝命運,是貝多芬一貫的創作思想。《命運交響曲》所表現的如火如荼的斗爭熱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馬麗勃蘭第一次聽《命運交響曲》時,嚇得心驚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崙一個舊日的衛兵,聽了第四樂章開頭的主題,禁不住跳起來喊道:「這就是皇上!」柏遼茲把《命運交響曲》中驚心動魄的斗爭場景,看作是「奧賽羅聽信埃古的讒言,誤認黛絲德蒙娜與人私通時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認為:「盡管你時常聽到這部交響曲,但它對你總是有一股不變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現象雖然時時發生,卻總教人感到驚恐一樣。」1830年五、六月間,門德爾松在魏瑪逗留了兩星期,和歌德作最後一次會晤,在鋼琴上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聽了《命運交響曲》的第一樂章後大為激動,他說:「這是壯麗宏偉、驚心動魄的,簡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許多人一起演奏,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1841年3月,恩格斯聽了《命運交響曲》的演出。他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贊美這部作品說:「如果你不知道這奇妙的東西,那麼你一生就算什麼也沒有聽見。」他說,他在第一樂章里聽到了「那種完全的絕望的悲哀,那種憂傷的痛苦」;在第二樂章里聽到了「那種愛情的溫柔的憂思」;而第三、第四樂章里「用小號表達出來的強勁有力、年輕的、自由的歡樂」,又是那麼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幾句話,揭示了《命運交響曲》的精髓。

《月光曲》的傳說
「一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間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忽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交談。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麼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子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連忙說:『哥哥,你別難過,我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彈起盲姑娘剛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銀紗。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象面對著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處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寧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醒來時,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即興彈的『月光曲』記錄了下來。」這是我國小學語文課本第七冊里的一篇文章,講的是貝多芬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

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貝多芬的這個曲子(作品27之2——《#c小調鋼琴奏鳴曲》)描寫的是海上月光的說法,源出於德國音樂批評家雷爾施塔布(1799—1860)。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1829—1894)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里應該是暝想、沉思、安靜的,總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緒。《#c小調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用小調來暗示),是布滿雲彩的天空,是陰郁的情緒。末樂章是狂暴的、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東西。只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在德國,也有人稱此曲為「園亭」奏鳴曲。園亭是建築在樹蔭下的涼亭,顯然這標題對於這首奏鳴曲也同樣是不確切的。看來,這首曲子所表現的決不是一幅明凈的風景畫,而是一種內在的陰郁情緒。《貝多芬傳》的作者泰厄(1817—1897)說第一樂章是「少女為生病的父親祈禱」,這無論如何要比「月光」和「園亭」恰當一些。貝多芬的這首曲子作於1801年,當時他正和朱麗法塔•貴恰爾第(1784—1856)相愛,這個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貝多芬寫給韋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時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和他結了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系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里的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了。」羅蘭把第一樂章解釋為憂郁、哀訴和痛哭。俄國音樂學家奧立比舍夫(1794—1858)認為第一樂章是失戀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滅之火」。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貴恰爾第熱戀的時候,說這個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也許和事實不符。對於這個作品的解釋,也許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見解是比較合理的。他在回憶了聽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第一樂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時充滿陰暗預感的精神狀態。他在聽安東•魯賓斯坦的演奏時也有類似的印象:「……從遠處、遠處,好象從望不見的靈魂深處忽然升起靜穆的聲音。有一些聲音是憂郁的,充滿了無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紛至沓來的回憶,陰暗的預兆……」《#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特別出名。貝多芬有一次說過:「人們常常談論《#c小調奏鳴曲》,但我曾寫過比這更好的東西,象《#F大調奏鳴曲》(作品78號)就是一例。」可見貝多芬自己對《月光曲》是並不十分滿意的。

熱情奏鳴曲
興德勒有一次向貝多芬問起《d小調奏鳴曲》(作品31之2)和《f小調奏鳴曲》(作品57號)的內容時,貝多芬的回答是:「請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因此前者被稱為《暴風雨奏鳴曲》,而後者則由漢堡樂譜出版商克蘭茨(1789—1870)加上了《熱情奏鳴曲》的標題。(另一說,「熱情」的標題是由德國鋼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揮家賴內刻(1824—1910)所加,這似乎是沒有根據的。)「熱情」的標題沒有貝多芬的認可,但用於這部英雄豪邁、氣勢磅礴的作品,是相當恰切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有一次在莫斯科聽到俄國作曲家和指揮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這首奏鳴曲後,說道:「我不知道還有比《熱情奏鳴曲》更好的東西,我願每天都聽一聽。這是絕妙的、前所未有的音樂。我總帶著也許是幼稚的誇耀想:人們能夠創造怎樣的奇跡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戰爭中已經被普魯士軍隊包圍三個多月了。設在凡爾賽的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大本營里,鐵血宰相俾斯麥正同法國資產階級政府首腦梯也爾談判停戰條件。這天晚上,曾任德國駐義大利大使的格台爾,在凡爾寒的一架破舊不堪的鋼琴上,為俾斯麥演奏了《熱情奏鳴曲》。俾斯麥聽了最後一個樂章後說:「這是整個一代人斗爭的嚎哭。」他是從一個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場來領會貝多芬的「熱情」的。他曾說過:「要是我能常聽這個曲子,我的勇氣將不會枯竭」,因為「貝多芬最適合我的神經」。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說過:「我的藝術用以改善可憐的人們的命運。」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聽說他的音樂為俾斯麥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貝多芬的朋友
美爾策爾(1772—1838),以發明和製造機械樂器著稱於世。1813年秋,貝多芬為美爾策爾發明的萬能琴(即機械樂隊)寫作了一部戰爭交響曲,題為《威靈頓的勝利》或《維多利亞之戰》,描寫同年6月21日英將威靈頓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維多利亞大敗拿破崙的場景。美爾策爾曾經在溫克爾(1776—1826)發明的基礎上,創制了今天通用的拍節機。貝多芬首先採用,並按照它每分鍾所打的拍數來標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貝多芬的助聽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爾策爾為他製作的。有一次,貝多芬在送美爾策爾出行時,寫了首富於風趣的卡農,來歌頌拍節機的創制者。這首象徵貝多芬和美爾策爾之間友誼的卡農,後來被貝多芬選進了他的第八交響曲(作品93號),成為第二樂章的主題。

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響曲
瓦格納稱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作品92號)為「舞蹈的極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體運動的最妙的體現」。據說他曾設想在李斯特的鋼琴伴奏下,用舞蹈來表現《第七交響曲》。瓦格納的理想,後來由俄國舞劇編導馬辛實現了。1938年,他把這部交響曲編成了芭蕾舞,用來表現一個寓言式的故事情節——世界的創造和毀滅:第一樂章:創造——在創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變成了植物和動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現了男人和女人,還有危險的蛇。第二樂章:大地——地球上出現了憎恨和強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著被謀殺的少年。第三樂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對大地上的騷亂無動於衷,依然盡情歡樂。第四樂章:酒色和毀滅——人們沉湎於酒色。神看見他們惡劣地模仿上界的歡樂,因為憤怒而用火毀滅了世界。1938年5月,這出舞劇由巴西爾的俄國芭蕾舞團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歡樂頌與合唱交響曲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當時他住在波恩,只有23歲。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在1812年寫的《歡樂頌》主題,後來用於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調命名日節慶序曲》(作品115號)。貝多芬在1795年的前後為畢爾格的詩所作的歌曲《互愛》和《合唱交響曲》末樂章中《歡樂頌》的主題,在音調上有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是《歡樂頌》主題的前身。後來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調鋼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號)中又借用這個曲調作為主題,演唱庫夫納歌頌音樂魅力的詩。《鋼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為寫作《合唱交響曲》的終曲而作的一次嘗試。1824年3月,貝多芬在寫給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說過:「《合唱交響曲》的終曲,是按照《鋼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調寫的,但規模則遠較宏大。」由此可見,貝多芬為《歡樂頌》譜曲的意圖,從1793年開始,前後琢磨了30年,才最後在《合唱交響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響曲》完成於卡爾斯巴德決議後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運動都遭到殘酷鎮壓的反動時期。1824年5月在維也納刻倫特納托爾戲院初次演出時,聽眾反映的熱烈是空前的。貝多芬出場時,受到聽眾五次的鼓掌歡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樂隊中背對著聽眾的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爾牽著他的手轉過身,才「看到」了聽眾的歡呼。從初演所引起的異乎尋常的情緒可以看出,歌唱歡樂,也就是歌唱自由,在當時有著何等深切的現實意義。

【樂聖境界】

欣然忘食
一天,貝多芬來到一家飯館用餐。點過菜後,他突然來了靈感,便順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譜,在菜譜的背面作起曲來。不一會兒,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樣子,便不敢去打擾他,而打算等一會兒再給他上菜。大約一個小時之後,侍者終於來到貝多芬身邊:「先生,上菜嗎?」貝多芬如同剛從夢中驚醒一般,立刻掏錢結帳。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先生,您還沒吃飯呢!」「不!我確信我已經吃過了。」貝多芬根本聽不進侍者的一再解釋,他照菜單上的定價付款之後,抓起寫滿音符的菜譜,沖出了飯館。

日有進境
晚年的貝多芬有一次聽到一位朋友彈奏他的《c小調三十二變奏曲》。聽了一會兒,他問道:「這是誰的作品?」「你的。」朋友回答說。「我的?這么笨拙的曲子會是我寫的?」然後又補充了一句:「啊,當年的貝多芬簡直是個傻瓜!」歌德評論席勒的話,完全適用於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變化,在成長。我每次看到他時,總覺得他的知識、學問和見解比上一次進步了。」有一時期,貝多芬甚至想毀掉他青年時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萊苔》和《降E大調七重奏》(作品20號)。這決不是偶然的,象貝多芬這樣,真可以說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令敵手剽竊無門
貝多芬在18歲時(1788年)和波恩的勃勞寧一家交上了朋友,這一家的女兒埃雷奧諾勒(1772-1841)和兒子羅倫茨(1777-1798)跟貝多芬學習鋼琴。

閱讀全文

與德國奧古特布倫茨鋼琴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52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2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51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78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6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9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5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1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2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4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5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67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9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6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1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48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56